08级财政学的复习题(共15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6686858 上传时间:2022-05-1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8级财政学的复习题(共15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08级财政学的复习题(共15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8级财政学的复习题(共1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8级财政学的复习题(共15页).doc(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简答题(23个)1,简述财政的双重属性的涵义。(P14-16)答:财政具有公共性和利益集团性(阶级性)这两种基本属性。(1)财政的公共性是指财政活动所具有的满足社会成员公共需求的属性。它是财政活动的共性,是不同社会形态下国家财政所共同具有的性质。财政的公共性又具有历史性公共产品的构成随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而变化公共产品的构成可能因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差别(2)财政的利益集团性指财政反映着参与财政分配活动的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互动关系,这一属性是财政的个性。在不同社会形态下,财政体现出不同的利益集团性。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中,财政均体现着阶级性,但随社

2、会形态的演进而减弱。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阶段性位于次要地位,利益集团性变得显著。2,简述公共财政理论关于政府经济作用的主要理由。(P20-27)(1)提供法治制度。确保法制是政府的首要职责。(2)确保市场竞争。保持和保护竞争性的市场是政府的首要职责。(3)克服市场无效。市场无效的原因大致有3个:一是公共产品,二是外部性,三是信息不充分(即信息不对称)(4)促进社会和平。市场本身是无法自动实现经济平等的,在公共政策的实践中匡正了经济中的不平等。(5)保持经济稳定。宏观经济的稳定有很多含义:一是就业率的稳定,即实现充分就业。二是物价水平的稳定。3,公共财政和国有资本财政的根本差异主要有哪些?(P32

3、-34)(1)两者的基本构成要素不同1)从财政活动的主体看,公共财政的主体是作为政治权利行驶者的政府;而国有资本财政的主体是作为资本所有者的政府。2)从财政活动的目的看,公共财政是以为市场提供平等的公共服务为目的的,者决定了它追求的是社会利益目标;而国有资本财政则以国有资本总体的保值增值为目的,者决定了它追求的是市场盈利目标,由此导致了两者在活动内容、方式、手段、范围和领域等方面呈现出显著区别。3)从收入基本来源和支出内容看,公共财政已税收作为基本的收入来源,它所安排的是非营利性支出,服务于全社会的企业和个人;而国有资本财政则以国有资本收益作为基本的收入来源,由于其所具有的市场营利性目标,决定

4、了它以营利性支出为基本内容,并且仅以营利性国有经济作为服务对象。(2)两者活动领域和范围不同公共财政以市场失灵来限定自身的活动范围,国有资本财政则在市场有效范围内开展自身的活动。(3)两者的财力运用不同国有资本财政的财力运用,必须以企业为单位,具有保值增值能力;而公共财政则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满足这一要求。(4)两者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不同在宏观调控上,国有资本财政通过直接的市场活动,调控市场经济的宏观运行状态。而公共财政则不具备这种能力,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是间接的和外在的。4,简述林达尔均衡的含义及其局限性。(P46-47)含义:林达尔均衡指个人对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以及它们之间的成本分配进行讨价

5、还价,并实现讨价还价的均衡。局限性:林达尔均衡的达成存在两个问题:(1)它假定每个社会成员都披露自己关于公共产品的偏好信息,而不存在隐瞒信息以逃脱相应税收的动机。但这一条件很难具(2)在涉及人数众多的情况下,要找到一个让大家都满意的纳税份额,可能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因此,尽管一致同意规则保证了大家达成协议的自愿性,但由于决策成本较高的原因,经常会造成无法做出决策的局面。5,简述阿罗不可能定理的主要内容。(P51-52)在相当弱的条件下,达成投票均衡的公共决策机制是不存在的。这些条件包括:(1)个人理性条件:对于可供选择的任何两个备选方案x和y,每个成员或者认为x优于y,或者认为y优于x,或者认

6、为x和y无差异,除此之外,别无选择。此外,在有三个方案x、y、z可供选择的情况下,如果某个成员认为x优于y,y优于z,他一定认为x优于z。(2)无限制领域条件:个人选择的自由不受限制,允许集体成员持有任何可能的偏好。(3)帕累托条件:如果每个成员都认为x方案优于y方案,那么公共选择的结果也是x优于y。(4)无关备选方案的独立性:如果在两个备选方案之间选择,那么公共选择的结果仅仅依赖于集体成员对这两个方案的偏好顺序,而不受第三种方案的影响。(5)非独裁性:投票结果应该由多人决定而不是一个人。以上五个条件被认为是应当被民主社会所普遍接受的基本条件,因此被称为合理的条件。阿罗不可能定理实际表明,当至

7、少存在三种备选方案时,任何集体决策过程都无法保证能够同时满足民主社会的合理条件。因此,不应高估民主的公共选择过程的效率.民主并不足以保证达到“公共意志”,它最大的积极之处是防止了“最坏”情况的发生。6,简述公共财政理论对于政府失灵的原因的描述。(P58-59)政府失灵的原因:来自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1)财政决策形成过程:不足以反应选民对公共产品的真实偏好1)因投票成本而导致选民的理性放弃投票的行为2)投票悖论3)间接民主的问题(2)财政决策的实施:政治家受现实的控制能力和领导力量的限制(3)利益集团的寻租行为7,简述转移性支出对经济的影响(P64)转移性支出,政府将其所掌握的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

8、转移给居民,企业和其他受益者,政府既不直接购买商品和劳务,也不直接占有并消耗与该支出等价的经济资源。直接购买商品和劳务,直接占有并消耗与该支出所对应的经济资源的主体是该支出的直接接受者,他们消耗经济资源的量将受其边际消费倾向大小的影响,所以转移性支出只能被间接、部分地列入当期总需求中,因此,这类支出对国民收入的分配会产生直接影响,而对生产和就业产生的影响则是间接的。8,简述瓦格纳法则的主要内容。随着社会经济日益发展,国家职能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大,从而导致政府经济活动不断增加,所需的公共支出将不断增加。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不可避免的长期趋势。(1)市场失灵和外部性的存在需要政府的活动

9、增加(2)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以及从事的生产性活动,也会随着经济的工业化而不断扩大(3)城市化以及高居住密度会导致外部性和拥挤现象,这些都需要政府出面进行干预和管制9,简述购买性支出对经济的影响。政府以商品和劳务需求者的身份出现在市场上,运用其所掌握的财政资金与其他经济主体所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相交换,直接占有并消耗一部分经济资源,其本身就是当期社会总需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这类支出对于整个社会的生产和就业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虽然它对于国民收入的分配也会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是间接的。10,从现实角度简述财政支出增长的必要性。(P76-77)(1)政府职能的扩张1)经济干预的加强2)社会福利事业

10、的扩大3)工业化和都市化的影响4)政府机构的扩增5)人口的增加(2)物价的上涨(3)科技技术的进步11,简述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P337-339)在公共产品,外部效应,市场垄断等诸多非完全竞争的经济环境中,市场机制是无法有效配置资源的,这就需要依靠政府和财政的力量,通过非市场手段来直接配置资源,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从而达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12,简述财政的调节收入分配职能(P339-340)收入分配职能是财政本质的集中反映,也是财政存在的直接动因,是财政固有的基本功能,它包括集中组织收入和公平分配收入两方面的功能。(1)所谓集中组织收入功能,是指财政为实现国家职能,参与部分

11、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的功能,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代表国家以财政行使者和国有资产代表者两种身份参与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形成国家财政收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与计划经济时期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体现在分配领域、分配形式及分配结构等都有所改变:财政的收入分配对象由较为单一的国有经济转向面向市场、面向各种经济成分和各类经济组织,收入分配的领域大为拓宽。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财政最基本的功能。如果没有这一功能,财政就失去存在的必要性及其基础。没有集中组织的收入,就不能集中安排支出,就难以发挥财政的资源配置、调控和监督管理的职能。这样看来,资源配置、调控经济和监督管理职

12、能,只是收入分配职能的派生职能。(2)所谓收入分配功能,是指财政通过收入再分配来调节收入悬殊、贫富不均,促进社会公正,改善社会福利,达到社会稳定的功能。我们知道,市场活动之所以能够实现经济效率,是依靠市场的充分竞争和自发运行获得的。而市场的有效运行,要求各种经济主体在市场交换过程中,遵循自愿对等的交换准则。因此,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提供者是凭借他们所提供的要素投入数量和质量来获取相应的报酬的。然而,在进入市场之前,各种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分布是不均等的;市场有效运行的结果,不禁无法改变既定的收入分配格局,反而常常会扩大收入、财富和社会福利在社会成员中的不平等分布状态。具

13、体说来,第一,私人能力和天赋的差异,以及这些不同的能力和天赋的不同价格,形成了私人不同的劳动收入,产生了分配上的差距。但劳动收入的差距一般不会很大,即便加上后天受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差异因素,劳动收入的差距也很少会产生社会难以接受的贫富悬殊状态。第二,私人资本收益的差距。资本的差距将导致资本收益的差距,而资本收益的差距和劳动收入的差距逐渐拉大社会成员在财富占有份额上的差距。反过来,因财富差距而产生的资本收益差距,又进一步加大劳动差距和加剧财富的两极分化速度。第三,遗产和赠与使得收入和财富差距拉大的过程,从一代人扩展到不同代人之间。它加速财富差距的积累程度,将社会推向两极分化的贫富悬殊状态之中。 由

14、此可见,社会分配不公恰恰是市场有效运行的结果,因此,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通过非市场机制的途径才能实现。这可以由个人和某些社会团体进行参与来实现,如个人的慈善捐款,社会的慈善机构,等等。但是,由于这类具有私人性质的收入再分配活动不仅具有自愿性,而且在再分配规模和范围上往往十分有限,因而难以有效改变社会的贫富悬殊状态。而只有在政府和财政的直接干预下,才有可能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规模较大的收入、财富和社会福利的再分配活动,使社会财富能够按照公正的原则进行分配和使用,以消除社会与自然的偶然因素对社会成员生活前景、发展前途的不利影响。这样,通过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活动,维持和实现社会的相对公平状态,便构成了政府

15、和财政活动的又一只能,这就是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又称公平只能。 财政的收入再分配活动,一般采用如下做法:一是通过正手超额累进税率的个人所得税、财产税、遗产税和赠与税来缩小财富差距;二是通过政府的济贫支出直接将收入转移给贫穷阶层;三是通过政府的社会保险支出和其他社会保障支出来保障个人的基本生活,公平社会福利;四是政府通过干预自然垄断行业和进行公共投资性支出来改善社会福利分布状态。13,简述税收公平原则的含义。(P152-154)公平原则是现代税收原则体系中与效率并列的最重要的原则,可以大致分为两种受益原则和支付能力原则。(1) 受益原则所谓受益原则,是指根据纳税人从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中受益的大小

16、来分摊,受益多的纳税多,受益少的纳税少。受益原则的核心为:人们之所以纳税,是因为人们能从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中受益。受益原则实际上是把公民缴纳税款与政府提供服务看成是一种类似于市场效益的过程。税收被视为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价格,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偏好来评价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并按边际效用支付。受益原则的突出特点是直接把政府收入和支出联系起来,其本身就体现了税收的公平。(2)支付能力原则所谓支付能力原则,是指以纳税人的支付能力作为征税依据,能力强的多纳税,能力弱的少纳税。从财政理论的发展来看,主要有两类看法:一是“主观说”;二是“客观说”。“主观说”是比较每个人在课税过程中所牺牲的效用或边际效用进行

17、分析的。主要有三种:绝对均等牺牲、比例均等牺牲和边际均等牺牲。支付能力原则在现实中一般是按照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进行的。所谓横向公平,是指具有相同纳税能力的人,交纳同样数额的税,所谓纵向公平,是指具有不同的纳税能力的人,交纳不同数额的税,能力高的多交,能力少的少交。综上所述,从衡量税收公平的标准看,受益原则和支付能力原则各有优点,但这两种原则都不能单独解释税制设计的全部问题,也不能单独实现税收政策的全部职能。因此,公平税收制度所谓设计有赖于这两个原则的配合使用。14,简述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的含义。(P149-150)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可以从两个层次来讲:第一,从宏观层面来说,税收应有利于优化资源

18、的宏观配置,也就是税制设置需保证税收的总体规模应符合整个社会资源在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最优分布的效率要求。第二,从微观层面来说,税收的经济效率应使得税收对微观经济活动所谓效率损失最小。税收取走纳税人拥有的收入和财产,直接减少了企业和个人从事经济活动的资源。15,简述商品税的含义和特点。(P169-170)(1)商品税的含义:商品税是对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流转额课征的税种统称,由于这种税是在流通过程中征收的,所以也称流转税。商品流转额是指在商品生产的经营过程中,由于销售或购进商品而发生的货币金额,即商品销售收入额或购进商品支付的金额。非商品流转额是指因非商品生产经营的各种劳务而发生的货币金额,即

19、提供劳务取得的营业服务收入额或取得劳务支付的货币金额。我国现行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都属于商品税的范畴。(2) 商品税的特点1)商品税具有政策调控的直接性2)商品税具有累退型3)商品税的征收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4)税收征管的相对简便性5)商品税税源普遍、收入稳定16,简述企业所得税的经济效应。(P216-218)(1) 对资源配置的影响企业所得税只对企业课征,这样容易导致资本从企业部门流向非企业部门。作为资源配置的结果,某些非企业部门的增长速度会快于企业部门。(2)对投资的影响企业所得税的另一重要经济效应是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而其累积效应之总和就构成了对社会总投资的影响。(3)对企业

20、财务决策的影响公司所得税对企业的财务决策有以下影响:1)企业股息支付2)课税对股息方针的影响3)债务筹资和增股筹资(4)对经济稳定的影响公司所得税被视为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起到了自动稳定器的功能,可以促进经济稳定增长。17,简述我国政府预算转向“全口径预算”改革的难点和相应对策。(P308-310)(1)目前要推行全口径预算管理还有不少难点,主要包括:1)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对政府收支范围的界定2)分税制体制下政府财力与事权的匹配3)与其他相关领域改革相互协调4)政府部门财政统一和预算监督问题等(2)实现全口径预算管理的对策建议1)明确划分政府间的财力和事权,为地方政府开源节流,适当开征能够给地

21、方政府提供稳定收入的税种。2)建立多层健全的预算管理系统,借鉴国际经验,合理有效地对有效地对预算收支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的监督控制方式。3)继续推进以部门预算改革为中心的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将部门的各种财政性资金、各单位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编制;同时,进一步推进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政府收支分类等改革,在行政层面进一步强化控制,使预算收支管理权集中统一与财政部门。4)修改相关法律关系,明确人民代表大会的预算主导权。5)同步协调其他社会经济领域的改革。18,简述蒂伯特的分权理论-“用脚投票理论”的内容。(P336)在市场经济中,政府有三大财政职能: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而我们关心的核心在

22、于如何在各级政府间形成适当的职责分工,即如何进行财政分权。蒂伯特的分权理论“用脚投票理论”假定人们又自由的迁移权,在竞争性的地方辖区之间,人们出于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考虑,会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地方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与所征税收之间的最佳组合,选择他们最偏好的社区。这个过程就是所谓的“用脚投票”。19,简述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含义及其作用。(P345-346)转移支付是指发生在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资金无偿转移,通过财政补助制度完成。财政间转移支付的目标是要保证各级政府正常运转的财力需要,以及推动政府整体目标的视线,它的作用有:1,保证下级政府的支出需要;2,有助于地方财力均等化;3,有助于地区间利益的

23、协调;4,有助于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控制。20,简述财政政策目标的主要内容。(陈共版P346-348)财政政策就是政府为达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水平所做出的决策,宏观财政政策就是运用政府开支和收入来调节经济。它的目标包括两方面内容:1,在经济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这时政府要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和减税;2,在经济膨胀时期,存在过度需求,经济过热会引起通货膨胀。这时,政府应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即减少支出,增加税收以便缩减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21,简述自动稳定财政政策的作用原理的主要内容。自动稳定

24、器,也称为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这种自动稳定器主要有三种:1,自动改变的税收。这种自动改变的税收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这两种税收都有一定的起征点和固定的税率。经济萧条时,GDP减少,失业增多,个人和公司的收入下降,纳税人和公司减少,应交的税额也下降,这样税收便自动减少,从而抑制了消费和投资的减少,即将总体需求拉高,有助于经济复苏;反之,在经济过热时,由于经济搞涨,就业增多,个人和公司的收入增加,纳税人和公司增多,应交税额上升,税收自动增加,特别是在实行累进

25、税的情况下,税收的增长率往往超过国民收入的增长率。税收的增加意味着个人可支配收入减少,公司再投资的缩减,因而起到遏制总需求扩张和经济过热的作用;2,转移支付,经济萧条期,失业人数和需要不住的人数上升,这类转移支付上升,从而抑制了消费和投资的减少,有助于减轻经济萧条的程度,经济过热期,失业人数和需要不住人数下降,这类转移支付下降,从而抑制了消费和投资的增加,有助于减轻由于需求过大而引起的通胀;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在萧条时期,国民收入减少,农产品价格下降,政府按照农产品价格推行制度,按支持价格收购农产品,维持农民既定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抑制总需求的下降,在膨胀时期,国民收入上升,农产品价格下降,

26、政府抛出农产品,增加攻击,抑制农产品价格的上升,这就一直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从而也就减少了总需求的增加量。22,简述财政政策传导机制的含义及作用机理。财政政策传导机制就是通过运用财政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时,财政政策工具并不是直接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的,而是通过一系列介质间接地发挥作用,这一系列介质就是传导机制。作用机理如下政府支出:1,政府购买:当经济萧条时,政府购买上升,总需求水平随之增加,经济衰退减弱,反之亦然。 2,政府转移支付:经济萧条时,失业增加,转移支付增多,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增加,社会有效需求上升。反之亦然。政府收入:1,经济萧条时,税率降低,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上升,总

27、需求上升,反之亦然。 2,政府公债:政府公债的发型,一方面能增加财政收入,影响财政收支,另一方面又能对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的扩张和紧缩起重要作用,影响货币的供求,从而调节社会的总需求水平。23,如何理解财政活动的主体是政府?财政是以国家(或者政府)为主体的收支活动,它是一国政府采取某种形式,以一部分社会产品和服务为分配对象,为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需要而实施的分配行为。财政活动在其本质上体现着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因此,我们说财政活动的主题是政府。名词解释:(22个)1.税收支出:是国家为了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通过制定与执行特殊的税收法律条款,给予特定的纳税人或纳税项目以各种税收

28、优惠待遇,以减少纳税人税收负担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财政支出。2.财政:财政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收支活动,它是一国政府采取某种形式(实物、力役或价值形式),以一部分社会产品与服务(即一部分国民收入)为分配对象,为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而实施的分配行为。财政在本质上体现着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它具有公共性和利益集团性两个基本属性。3.瓦格纳法则:由于国家职能的不断扩大,从而国家活动的不断扩张是财政支出不断增长的根本原因所在,又被称为“政府活动扩张法则”。4.税收收入: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需要,凭借政治权利并按照特定的标准,强制、无偿地向纳税人征收的收入。5.税收制度:税收制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

29、义的税收制度是国家各种税收法令和征收办法的总称,包括税法,实施细则,税收的计划、会计、统计工作制度,税收管理体制,征收管理办法,专责管理制度等;狭义的税收制度是指各种税的基本法规,包括已完成立法手续的各种税法和虽未完成立法手续,但起税法作用的各种税收条例。6.课税客体:又叫征税对象,即对什么进行征税。征税对象规定了征税的范围,是税收制度最基本的要素,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税的主要标志。7.税率:是指征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额或税基之间的比例。8.税收原则:是制定、评价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的标准,是支配税收制度废立和影响税收制度运行的深层次观念体系,反映一定时期、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治税思想。9.国有资产:

30、广义的国有资产是指由国家代表全民拥有所有权、属于国家所有的一切财产;狭义的国有资产为国家所有的投入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存在于各类国有及国家参股、控股的企业中并能为国家提供未来经济效益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10.国有资产管理:是指国家以产权为基础,以提高国有资产运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以资产所有者为对象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一系列管理活动。11.税利分流:是指国家在参与国有企业纯收入分配过程中,开征一道所得税(这一道所得税对所有经济成分企业而言都是一样的),然后再通过适当的形式参与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12.政府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

31、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取得并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或准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13.政府预算:是在一定时期内,政府为实现特定目标所必须完成的各种项目的计划,即按照一定的发露程序编制和执行的政府财政收支计划。14.部门预算:是由各级政府的各个部门编制的,将原来按支出功能分散在各类不同预算科目的资金,统一编制到使用这些资金的部门,并经财政部门审核后,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反映各个政府部门所有的收入和支出情况。15.财政体制:是指为了处理

32、政府间的财政关系,规定政府各科层组织应承担的职责以及相应的财权财力的基本制度。16.赤字财政:财政,也就是一国政府的收支状况。一国政府在每一财政年度开始之初,通常会制定一个当年的财政预算方案,若年度内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则成为财政赤字。17.粘蝇纸效应:由于参与公共决策的人的偏好不同,而且在公共决策中的影响力也不同,一些人可以通过对公共决策的影响便得到中央的补助“粘”在政府部门中,而不是理论上分析的那样,像一个人在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寻找一个效用最大化的配置状态。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成为“粘蝇纸效应”,即上级政府的一般定额补助被“粘”在公共产品上。18.财政政策:指为促进就业水平阿提高,减轻

33、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财政之一。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包括税收,预算,国债,购买性支出和财政转移支付等。19.汲水政策:按照汉森的财政理论,汲水政策是对付经济波动的财政政策,是在经济萧条时靠复出一定数额的公共投资使经济自动回复其活力的政策。20.财政政策传导机制:是财政政策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各政策工具通过某种媒介体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财政政策发挥的作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财政政策工具变量经由某种媒介体的传导转变为政策目标变量的复杂国政。21.财政补贴:是指在既定的经济

34、体制下,政府为达到一定的优化资源配置的政府目标,改变某些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相对价格,在经常性支出之外,采取不同的支出形式对企业,单位和个人的无偿支出。辨析题:(14个)1,财政的产生与国家机关的存在和实现其职能有直接关系。P7 正确财政是一个古老的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继而伴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私有制和社会阶级分裂,客观上需要国家权利的产生。而国家机构的实现其职能,必然要消耗一定的物质资料,但国家作为一种凌驾于社会至上的力量,本身并不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无法通过自身的生产为自己提供这部分的物质资料。因此国家利用其公共权力,采取捐税(最早的财政范畴)等形

35、式,强制、无偿地在物质生产领域以外再分配一部分社会产品,以满足其实现社会职能的需要,从而在整个社会产品的分配中,独立出一种由国家凭借其公共权力直接参与的社会产品的分配。这是财政作为一个独立的范畴诞生了。由此可见,财政的产生与国家机关的存在和实现其职能有直接关系。2,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P13正确、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关系,是从财政活动背后所体现的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的。具体说来包括俩个方面的基本分配关系“一是在经济系统中,个人、企业与国家之间的分配关系,主要是个人与国家之间、企业与国家之间的分配关系。(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个人、企业与国家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

36、但对不同的经济利益主体来说,他们有着不同的利益。基于企业和家庭侧重于个人利益、局部利益、当前利益得特点,财政更注重于通过支持公共产品的生产与提供等方面的活动,弥补私人经济活动的缺陷,国家利用其政治权力,强制性地从家庭和企业创造的国民收入中取走一部分,以促进集体利益、整体利益、长远利益的提高,实现其职能。这一点构成了财政活动的基本缘由。)二是在国家机构系统的内部,各级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主要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关系。 (政府系统内部也同样交织着各种利益的复杂矛盾,对于不同事务的的各级政府而言,由于行政区域、人口、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对财力的要求各不相同,因此,各级政府之间的

37、分配关系就又构成了财政关系的另一个主要组成部分。)3,一般来说,利益集团的贿赂行为本身并不构成社会浪费。P55正确利益集团的贿赂行为本身并不构成社会浪费。真正的社会浪费是在于伴随着贿赂的三个方面:行贿的交易成本、院外活动分子的酬金以及官员进行的额外努力。就贿赂本身来说,拿某个航空公司完全通过贿赂获得垄断地位做例子,该贿赂可以无成本地转到授予该公司垄断权的官员手里,那么贿赂不过是从乘客经由航空公司直至政府官员的一种收入转移支付而已,其本身并不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4,目前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费用居高不下与我国现行政府管理体制有直接关系。(不知道怎么答搜来的一些 大家将就着看吧 欢迎修改提供正确答案

38、)P84-88正确行政管理支出影响要素有六点:1、政府管理范围及相应的机构设置。2、经济增长水平3、人员配备4、内部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外部监督体系。5、物价波动6、行政管理的现代化正确。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费用,行政成本过高与我国现行政府管理体制有直接关系。1) 财政管理制度不完善2) 人员经费支出超出预算3) 公务用车私用。滥用造成的浪费4) 会议费用的繁多,没有定额标准5) 公务接待,因公出国管理方面。等等都存在着许多体制问题造成行政管理费用超标。5,所得税是一种直接税,其税负不能够转嫁。(声明:此题答案个人观点,课本原话是“难以转嫁”,具体案例没有,仅供参考)P199错误理论上,所得税是一种

39、直接税,一般认为,税负难以转嫁,纳税人同时也是负税人,体现了税收公平原则。但是在实际实际经济生活中,所得税也并非不能够转嫁。所得税是直接税,理论上不易转嫁,但是在实务中,某些经济行为应考虑所得税负税义务的转移,但纳税人在应用税负转嫁进行筹划时不宜僵化,一方面当供求关系发生改变时,应及时调整筹划策略;另一方面,应超越理论上可转嫁税种的限制,立足于经济行为的本来目的,立足于企业价值最大化来灵活运用。6,所得税是一种富有弹性的税收,具有“自动稳定器”的功能。P200 正确所得税是只有咱纳税人在扣除生计需要之后还有盈利的情况下才能征收,因而在保证税收收入方面不如商品税。但是,所得税的累进税率相对于比例

40、税率而言,更能根据经济情况自动增加或减少税收,对经济形势的变化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现代经济发展到全球化的阶段,开放的经济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冲击,因而各国的经济波动也更加频繁。在经济过热时,居民收入和企业利润都大幅增加,相对于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制的所得税可以更高比例地增加税收、减少有效需求,为经济过热装上“刹车”。在经济紧缩时,居民收入和企业利润都大幅减少,累进税率制的所得税可以更高比例地减少税收、增加有效需求,刺激经济增长,从而实现经济运行自动稳定器的功能。7,行政事业性收费对经济的经济效应主要体现在抑制对公共品的过度消费。P282 错误行政事业性收费对经济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41、。行政事业性收费对经济的积极效应主要体现在来两面:一是避免“搭便车”现象,抑制对公共品的过度消费。二是降低公共品筹资成本,增进社会福利。(行政事业性收费对经济的消极效应体现在三个方面。可不答,若要答必须P283)8,政府预算的直接表现形式就是“计划”。P300 正确“预算”就是预先的计算,是事先对活动进程所安排的计划。因此,所谓“政府预算”,就是一种事先确立的收支计划,就是政府开展收支活动必须遵循的计划。换而言之,政府预算的直接表现形式就是“计划”。9,资源配置效率职能的政府间职责分工应该是以地方为主,中央为辅。P339 正确由于各地区受益范围的限制,使得中央政府不能包揽所有不同范围和层次的公

42、共产品供应,如果各地对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存在差异,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由各地自己提供公共产品。但实际上,中央政府要获得地方公共产品的实际需求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一般认为,当地政府接近当地人民,比中央政府更熟悉民情,因此在提供地方性公共物品上,地方比中央拥有更多的信息优势,能够按照当地人民的偏好提供产出,有助于合适的公共产品数量的提供以及社会福利的最大化的实现。因此,资源配置效率职能的政府间职责分工应该是以地方为主,中央为辅。10,稳定职能的政府间职责分工应该是以地方为主,中央为辅。P340 错误市场经济下的稳定功能叶应由中央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稳定功能就是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功能,一般涉及总需求和总供给

43、的调节问题。如果由某个地方政府单独行使宏观调控权,以期实现当地的稳定目标,但因一地政策运作很可能无法与其他地区的稳定政策运作相配合,从而难以达到全国统一协调稳定的目的。所以在一个统一的国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资源在地方的宏观调控下限制了其有效性,形成了大量的贸易漏损。所以由中央为主实行的财政政策可以有效地实施稳定功能,是财政目标可以更好地实现。当然,地方政府在经济稳定方面的能力受到限制,并不意味着地方政府与稳定经济之间没有任何关系。事实上,地方政府的财政决策作为总体经济的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状况是有影响的。因此,宏观经济的稳定问题需要地方政府的参与,以便辅助中央政府的作用。稳定职能的政府间

44、职责分工应该是以地方为主,中央为辅。11,所谓“财政平衡”,就是指在一个预算年度内财政收入与支出数量相等的状态。P362 正确(偏向于个人看法,仅供参考)“财政平衡”是指在一个预算年度内财政收入与支出数量相等的状态。如此表述是正确的,但是也不能做绝对化的理解。应该看到,由于现实生活中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是相对独立的,因而在一个预算年度内,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很难完全相等。一般认为,当财政收支差额不大时,均可以视为实现财政平衡。12,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政府利用本身财力有意识干预经济运行的行为。P正确。是指政府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状况,主动灵活地选择不同类型的反经济周期的财政政策工具,干预经济运

45、行,实现财政目标。实行相机抉择的三个货币政策,公开市场业务,调整法定准备金率,改变贴现率。这样能有效有意识的让政府干预经济运行。13,一般来说,需求弹性越大,通过提高售价把税负前转给购买者就越容易。P161 错误一般来说,需求弹性越大,通过提高售价把税负前转给购买者就越困难。因为需求量对价格变动很敏感,价格上升一点,会引起需求量的大幅度下降,导致卖者的销售量减少、利润下降。相反,需求弹性越小,通过提高售价把税负前转给购买者就越容易。比如说生活必需品,及时价格再高,人们为保证基本的生活需要也要购买。在这种情况下,购买者和消费者的选择余地不大,税负很容易转嫁。14,政府加大对教科文支出,有利于经济

46、增长的外生变量转变为内生变量。P94 正确教科文支出虽然属于非生产性支出,但并不意味着这些支出与物质财富的创造毫无关系。事实上,教科文事业的发展,可以为社会生产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可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政府加大对教科文的支出,有利于科学,教育,文化事业这些外生变量的发展,而这些外生变量又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等等诸如此类的与经济发展有关的内生变量。所以说,政府加大教科文支出,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转变为内生变量。论述题 4个(答案样本一)1 “中央工作会议提出来,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在改善民生上为老百姓做几件扎扎实实的实事。大家每天离不开衣食住行,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20

47、10年11月份CPI同比上涨了5.1%,不仅创下了28个月以来的新高,而且首次“破五”。当前我国经济也面临着严峻的通胀压力,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民生问题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说到民生问题就涉及到很多其它相关问题,比如收入分配、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等等。”结合所学过的专业知识,我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财政政策措施,能够切实解决人们群众的民生问题。答:(1) 促进教育优先发展,健全投入机制,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公平。具体政策包括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政策,支持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实施好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及专

48、业学生免学费政策等。 (2)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落实近期重点实施方案,积极稳妥推进改革试点。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提高参保率,并提高各级财政补助标准。促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3)扎实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建立与物价变动相适应的城乡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 (4)就业方面,加大资金投入,促进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鼓励普通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基层和中西部地区就业,鼓励劳动者自兼职业和自主创业。支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大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