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证风险防范开题报告(共6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6646586 上传时间:2022-05-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用证风险防范开题报告(共6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信用证风险防范开题报告(共6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用证风险防范开题报告(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用证风险防范开题报告(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太湖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论文(设计)题目浅析国际贸易中信用证的风险与防范作 者 姓 名所属学院专业年级 商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2009级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预计字数15000开题日期2012.12.1选题根据:一, 理论意义 信用证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它是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同时,它又是近代资本主义国际贸易商业信用危机的一个产物。信用证结算方式加入了银行信用,而银行信誉一般优于商业信誉,所以较好的满足了当时各方当事人减少交易风险的需要,可谓是19世纪末期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但是信用证并不是完美的,尽管信用

2、证方式是建立在银行信用基础上的结算方式,但由于此方式下的出口商、各银行以及进口商等相关当事人在业务处理的过程中以信用证条款为基础,以出口商提交的单据为中心,而且信用证项下出口商提交的单据与实际发运的货物相分离,因此信用证项下各当事人可能面临更多、更复杂的风险。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当事人通常位于两个甚至两个以上不同的国家,货款的收要涉及到各国的法律和国际惯例的适用问题;交易的环节越来越多,可能遇到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另外,国际上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影响较大的国际公约,仅以国内法及国际惯例UCP600加以规范。因此,信用证支付在促进贸易的同时,其本身是存在风险的。应如何防范风险,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

3、就成了国际性研究课题。研究信用证的风险与防范,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保障各国外贸企业的交易利益,具有深远的影响。二, 实际意义:随着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了外贸行业,而且在我国,进出口贸易结算的50以上采用信用证方式。但是,信用证业务自身的复杂性和独立抽象性加重了风险防范和金融监管的难度。在实际业务运作过程中,许多人常将信用证视为整个交易过程的保障工具,认为只要买家顺利收到货物,出口商就可凭借装船单据很快取得货款,既安全又方便。但是这种想法过于天真,信用证只是一种付款方式,而非保险工具,而且信用证自身存在的理论上的缺陷(即“独立抽象性”原则),以及贸易是在世

4、界各国间进行的,跨洋越界,涉及的范围极为广泛,一般涉及两个以上国家,若是转手贸易或转租船舶,则要涉及多个国家,这些都使得如果在业务操作过程中,稍不注意就可能给当事人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在我国不时有信用证欺诈案的发生,数额巨大,危害严重。所以,对于信用证的概念和特点以及信用证风险的原因,危害与特点进行深入的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是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的。三,信用证国内外的研究动态(一) 国外研究动态1. William H_ Widen和David Gray Carlson(2006)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阐述了信用证欺诈的成因在于信用证制度本身固有的一些漏洞,即信用证机制

5、存在的基石信用证独立原则,以及引申出的严格相符原则,是信用证欺诈问题产生的内在原因。2. Robert Bulger(2007)指出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是对信用证独立性原则的有限例外,基于维护信用证独立原则的宗旨,在适用信用证欺诈例原则时应怀着谨慎的外态度,防止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滥用。(二) 国内研究动态1. 乞海英:认为信用证作为国际贸易中最常用的结算方式并非毫无风险,反而由于手续烦琐常常面临各种风险情况。她结合信用证的特点以及信用证结算中出现的风险案例,对信用证中需要加以防范的条款进行分析,并给出合理规避风险的建议。(信用证结算的风险及防范措施研究.时代金融.2012)2. 张建深:认为信

6、用证支付方式是当今国际贸易中的主要的结算方式。但由于信 用证本身的缺陷及进口商的欺诈和银行的拒付等原因,出口商在信用证结算中 面临着很大的风险。他分析了信用证结算中出口商所面临的风险。提出了具体的防范措施。(信用证结算中出口商面临的风险及防范.现代商业.2011)3. 于辉:认为信用证结算目前是国际贸易活动中使用最广,同时也是最重要的结算方式之一。是属于银行信用的一种,故为广大国际买卖双方所信赖。但是使用风险是一贯并存的。他在文中拟研究了信用证的风险及防范,采对实际操作进行指导。(浅析信用证支付方式的风险防范.中国外资.2012)4. 吴伟岐,徐蕾:认为信用证在国际贸易中已被广泛使用,尽管我国

7、早已颁布了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但国内信用证的发展相对滞后。他们分析了国内信用证的业务现状,进一步提出了国内信用证业务的发展对策,以期发挥国内信用证在国内贸易结算中的作用。(国内信用证业务现状及发展对策.时代金融.2012)5. 商锐:认为外贸企业在口贸易中为能确保及时安全地收汇往往都倾向于使用信用证结算。但鉴于贸易双方商、资信风险和操作能力的限制,以及信用证纯单据交易的特点等原凶,也存在一些风险。他分析了在出口业务中信用证结算存在的风险,并有针对性地提防范措施。(浅谈出口业务中信用证结算的风险与防范.铝加工.2011)6. 周宏飞,姜碧薇:认为信用证是现阶段较为常见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他们主要

8、研究国际经济交往中信用证结算方式的常见的开证申请人欺诈、受益人欺诈、 开证申请人与受益人共同欺诈及从开证申请人、受益人和银行三方考虑风险防范,对保证国际贸易的正常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浅谈信用证结算方式的欺诈及风险防范.商场现代化.2012)7. 吴琼,王春花:认为从信用证制度本身来说,信用证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风险。给从事贸易的双方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他们从进口商、出口商和银行三个方面分析了信用证在国际结算中的风险以及对风险的防范措施。(信用证在国际结算中的风险与防范.现代经济信息.2012)四,我的见解 信用证相较于托收、汇付等结算方式来说,有了银行信用的介入,比商业信用更加的安全

9、有保障,有利于降低风险,促进交易的顺利进行,因此成为了当代国际结算方式中的主流选择。但是,信用证自身的特点及存在的缺陷,也是风险潜藏的巨大来源,使得信用证风险日益凸现。本文通过分析信用证风险的来源,表现形式及造成的影响,由进出口商及银行三个不同的角度阐述,进行风险评估,并提出各方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在实际贸易中,不论用何种结算方式都不能完全杜绝风险的出现,只能尽量降低风险。因其每种结算方式都有优势与劣势,所以信用证方式可与其他结算方式相结合,从而弥补纯单据性操作的缺陷,达到有效避免结算风险的目的。 主要内容:本论文将按以下思路结构完成:第一章 绪论1.1研究背景和意义1.2文献综述 1.2.1

10、国外文献 1.2.2国内文献1.3研究方法第二章 我国信用证的发展现状及其影响2.1我国信用证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2.1.1我国信用证的发展现状 2.1.2信用证的特点2.2信用证发展带来的影响 2.2.1信用证发展对我国外贸经济的促进作用 2.2.2信用证发展存在的问题2.3信用证风险的概述第三章 信用证风险产生的原因3.1出口方原因探析3.2进口方原因探析3.3银行原因探析第四章 信用证项下风险的防范研究4.1出口商对风险的防范措施4.2进口商对风险的防范措施4.3银行对风险的防范措施4.4信用证与其他国际结算方式结合运用的防范措施结论研究方法: 本论文主要运用国际贸易进出口实务,国际贸易学

11、与国际经济学,结合西方经济学以及国际金融学等作为理论基础,研究信用证的性质与风险的存在。采用文献研究法收集大量学者的研究成果,经过仔细阅读与深入思考后,综合分析各观点,然后用描述性研究法在已有成果上得出自己对信用证风险的看法。通过定量分析法与定性分析法相结合,从信用证的本质入手,逐条分析风险的来源,同时佐以经验总结法,根据已有案例与文献研究等提出风险的防范措施。完成期限和采取的主要措施:预计完成期限:1.2012年10月收集资料,初步研究确定选题方向2.2012年11月初步拟定目录提纲,分析并收集资料3.2012年12月完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及任务书4.2013年03月完成初稿5.2013年03

12、月完成第二次稿6.2013年04月完成第三次稿7.2013年05月定稿主要措施:1.在网上收集相关资料,主要有中国知网和百度文库 2.在图书馆查阅各类经济论文与相关文献卷宗,获取理论依据 3.请指导老师指点,根据老师建议不断完善修改主要参考资料:1Helfat. Jonathan and KohnRichard: New Letter of Credit Rules Go into Effect UCP600”M,Secured Lend,2007(7).2Anonymous: Trade Technologies Upgrades International Document Managem

13、ent PlatformM,Improved Tools Enhance Customer Experience,PR NewswireNew York,2008,(23).3Ron Katz LCC Publication No.b32.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J.New York, Investors Press Inc, 2009,(7-8).4常冬,张玮,李欣雨.国际贸易中信用证风险与防范J.现代商业,2010,(20):55-57.5高敬.信用证结算方式下出口企业的风险与防范J.金融与经济,2010,(01):34-37.6宋洁.对外贸易中软

14、条款的表征及其风险防范J.商业时代,2010,(10):56-60.7尤璞.UCP600对信用证结算业务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08,(2):44-47.8陈欢.大宗商品贸易支付风险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商贸,2012,(15):13-16.9陶绪翔.对国内信用证业务快速发展的思考J.行政与法,2012,(03):24-25.10孙聆轩.国际结算方式的组合运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0,(07):35-37.11吴伟岐,徐蕾.国内信用证业务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时代金融,2012,(04):67-7012向志国.对信用证结算性质的新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33):54-57.13

15、王奇.浅析信用证在国际贸易支付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2,(01):46-48.14周宏飞,姜碧薇.浅谈信用证结算的欺诈及风险防范J.商场现代化,2012,(05):22-24.15王芳.国际贸易中信用证的风险及控制研究J.中国商贸,2012,(02):33-36.16魏恒强,李晓凤.浅析信用证的风险及防范J.财经界,2012,(06):42-45.17吴滨.信用证在出口贸易中的风险与防范J.商场现代化,2007,(24):11-14.18吴琼,王春花.信用证在国际结算中的风险与防范J.现代经济信息,2012,(03):21-24.指导教师意见:签 名: 年 月 日 开 题 报 告 会 纪 要时间 地点与会人员姓 名职务(职称)姓 名职务(职称)姓 名职务(职称)会议记录摘要:会议主持人签名:记录人签名:年 月 日 指导小组意见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学 院 意 见负责人签名:年月日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