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纪录片观后感800字(共17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6632651 上传时间:2022-05-1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镜子》纪录片观后感800字(共17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镜子》纪录片观后感800字(共17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镜子》纪录片观后感800字(共1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镜子》纪录片观后感800字(共17页).doc(1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镜子纪录片观后感800字 央视十二套三集纪录片镜子所反映的是当下备受关注的家庭教育问题,描述了几个问题孩子和问题家庭,揭示出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一定有一个问题家庭,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家庭教育的纪录片镜子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央视镜子纪录片观后感精选【1】 近期,央视12频道播出了教育记录片镜子,有多处的中小学校对家长统一做出要求,让孩子家长进行搜索观看。影片通过一个个鲜活的真实实例告诉我们,每个极端孩子的背后都存在一个问题家庭。孩子出了问题,首先家长难辞其咎。 人们认为: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身心健康,学有所成。家长往往就简单粗暴的用自己价值观来教育,甚

2、至是控制孩子,不自觉的就忽视了孩子的感受。可以说,没有去关心孩子内心是否快乐,是不是真的在健康成长。没有走进孩子内心的家长不是好家长,家长就要进家长课堂进行再学习、再提高。 家长认为:应该多照照镜子,找找自身原因,提升家长的水平。要和孩子交朋友,将心比心,交流沟通,变命令为商量。要以自己为表率,尊老爱幼,尊师重教,诚实守信,培养孩子乐于助人、关心集体、团结协作的好品质,不让孩子沾染不良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老师认为:家长和孩子不小心发生冲突时,要讲究方式方法,争取做到:态度不粗暴,语言不过激,从孩子角度来寻找对策,解决问题。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与目标有差距时,家长首先要安慰并告诉孩子比学不比强,尽

3、最大努力学习了就可以了,结果不如人意也算正常,逐步培养孩子正面应对挫折的勇气。 舆论认为:教育无定法,永远在路上。有老师的正确指导,有学校的科学管理,加上孩子家长谦虚谨慎的努力和配合,孩子们就一定会拥有快乐而又充实的学生生活,每个孩子的将来就能有一个光明的前程 央视镜子纪录片观后感精选【2】 大致把央视拍的镜子这部纪实的纪录片看完了。总长两个小时的纪录片的信息含量是相当大的。 有点题外话,这部纪录片已经相当震撼了,能够把很多不忍直视的问题披露出来,这个相当难得了。而且是在央视这样的主流媒体!是不是说明有关方面已经对当前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开始了反思,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啊!所以说是首都的一部分学校甚

4、至听课来看这部片子。其实这部片子跟我们大武汉有很大的关系,片中的这个学校就在咱们武汉,里面涉及的孩子就是武汉的孩子,很多场景画面都让人十分眼熟,比如光谷步行街这块。不知道我们武汉的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有没有看过这个片子,咱不停课看一看?其中的泽清的爷爷还是湖北大学的副教授,与我也扯的上一点点关系。可能这样的片子的负面信息太大了,让咱们武汉有点丢脸?也许吧,无论如何,这部纪录片确实是值得家长和孩子一起收看的。不光只是让家长反思,其实里面包含的内容囊括了方方面面。应该是值得整个社会的反思。 这个学校收录的都是所谓的问题少年逃学,叛逆,迷恋网络等等。家长和学校已经束手无策了,只能借助于第三方力量。而从

5、片中所透漏的信息主要是聚焦在家庭,孩子都是在对父母的控诉,这个是主线。家庭教育的缺失,这个其实不光是片子中的这些家庭的问题,应该来讲是代表了我们当前中国社会的主流的家庭教育的思维模式。只是这些孩子所遭遇的情况比较严重而已,走了一点极端而已,与他们的个性和性格也有一定的关系!其实不用庆幸自己的孩子没有向片中的孩子一样,个人感觉这个比例不会是少数,而心理问题都暗藏于很多类似遭遇的孩子心中,只是没有一个诱因和条件来爆发而已!或者是在一些情形下,在消解了一点。我们只能说是感到庆幸吧。而目前的所谓的安全问题形式的严峻,已经是我们当前教育的警报在拉响了!如果长此以往,只能会让家长和学校焦头烂额,会产生更多

6、的问题,更复杂的问题! 央视镜子纪录片观后感精选【3】 昨天晚上看了央视教育纪录片镜子,看后一声长叹,孩子都是好孩子,可是家长却不一定是好家长。今天看完学生的日记,再次印证我的想法,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纯真、善良,但家长却不见得。 陈雪媛的妈妈长期在国外,由爸爸带着。 刘雨荷的日记写的非常感人,妈妈的留言也是爱意浓浓。 江谢语哭得最伤心,从她的日记中可以看出,她完全看懂了爱心树中的那棵树就是一直在付出的妈妈。 姜淏月的日记让我一阵唏嘘。他说每次考试没考好,妈妈都打他,但是他一直默默忍受,即使如此,他依旧爱妈妈。多好的孩子啊,可是家长面对孩子纯真的爱,又是怎样的呢?我想,姜妈妈看到这封信,一定会

7、有所触动。 看完镜子后,结合同学们的日记,我觉得我不能把孩子们逼在读书这条路上,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给成功地人生设置了唯一的终点,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老祖宗告诉我们,各行各业都有成才之人。这次读书,不仅孩子们成长了,我也成长了。孩子和父母本是亲密无间的关系,自从进入学校,自从有了考试,多少伤痛和眼泪都是围绕成绩而来,我不能改变目前的教育形式,但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这种亲密的亲子关系。 摔跤吧爸爸不是大片,没有特效,但她却给了我们震撼!如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摔跤吧!爸爸的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摔跤吧!爸爸电影观后感【1】 多少人是奔着不老男神阿米尔汗去的,却带着对印度电影的敬意出来的

8、? 很多年不写影评了,久到快忘记我甚至还选修过影视鉴赏。就像我们一门心思扑在经济建设,甚至忘了我们是礼仪之邦。这或许是一个笑话,但我相信多年之后的某一天,当我们的子孙重新审视当年的我们时,会有一种尴尬的窘迫,会为我们买椟还珠的眼光而汗颜。 摔跤吧爸爸不是大片,没有特效,但她却给了我们震撼!如果只能用一句话表达我的尊重,我会给她这样的评价:看完之后我的第一反应是,我想忘了这部电影,这样我就可以重新再看一遍了! 当题材上升到一定高度的时候,演技反而成了次要的东西,在商业电影横行的年代,她选择了直面人生!这需要勇气,到更需要的是不忙从下的一份冷静的思考。能解决问题是出色,能发现问题是伟大,能预见问题

9、是先知! 印度的问题很多,我们呢?我相信只会更多!但能发现问题的未必敢说,敢说的未必能发现问题,既敢说又能发现问题的很可能又被同化在体制內。 如果你走心的话,别人是会看得到的。且不因你的寒酸或鄙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我知道,也相信。但钱应该有人去挣,精神追求也应该有人去引领。目前看显然不是这样,价值观在扭曲中挣扎。而这却是需要几代人才能板正的,这是后话,立字为证! 我们类似的题材不多吗?几乎每一位运动健儿都是类似的经历。但我想如果是我们来拍的话,应该也会很感人,但未必有这个深刻。 我们需要在一个相对宽松的文化氛围下形成一种文化自觉。钱,是路。因此会有平坦宽阔和颠簸崎岖之分;精神,是方向。

10、所以会有庸碌闲适与波澜壮阔之别。没有方向,走的再远也到不得目的地! 读懂别人总是比反思自己更容易。圣人尚且一日三省,况乎吾辈凡人!居下思己居上思国,方不误己误国。 最后我要做一个更正:将我之前对新时期电影下的一个结论,关于电影是浮躁社会里廉价的知识快餐加上一个限定:文化、反思范围之外的。 摔跤吧!爸爸电影观后感【2】 不知不觉已经进入夏天了,很多培训班、夏令营都在为暑假提前预热。最近在与几个家长闲聊的时候,都提到了孩子暑假报班的问题,有个妈妈还发来提高孩子抗挫力的夏令营宣传单,问我,像这样的活动,应不应该给孩子报? 作为一个妈妈,我也常常面临同样的问题。如何帮助孩子把自己的天赋和潜能发挥出来,

11、让他成为有特长、有个性的人,是每一位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里都会面临的问题。 正巧,最近上映了一部电影,印度的票房冠军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根据印度的真人真事改编,说的是,一位热爱摔跤运动的爸爸如何发现女儿在摔跤方面的天赋,并且,克服重重困难,把两个女儿推向世界级的摔跤比赛,为印度摘下首个摔跤比赛世界金牌的故事。 今天,我们结合这个电影,来说说如何帮助孩子展现天赋和潜能,把梦想照进现实。 一、 说到天赋和潜能,很多人的脑海里立刻就会出现跳舞、唱歌、数学、写作、画画等,似乎这些才是上得了台面的潜能。事实上,潜能和天赋远远不止这些。 每个孩子都有天赋,那些与众不同之处,可能蕴藏着孩子的天赋和潜能。 孩

12、子就像一块璞玉,需要经过确认、打磨等道道工序,才能变成一块闪闪发光的宝石。而成为宝石的第一步,就要看家长有没有慧眼发现孩子的潜能。 很多家长看不到孩子的潜能,或者,虽然看见了孩子的与众不同之处,但是因为自己的认识局限和文化、世俗等各种原因,不愿意承认这是一种潜能。 在摔跤吧,爸爸里,父亲阿米尔汗发现两个女儿的摔跤天赋非常有戏剧性。 有一天,两个很狼狈的男孩带着父母找上门来。女儿闯祸了,因为男孩出口骂人,两个女儿把他们打得鼻青脸肿。 这要是在普通家庭,父母肯定很不高兴,甚至责罚女儿。可阿米尔汗不一样,他表面上给男孩家长道歉,内心里却狂喜。他没有训斥女儿,而是问,你们是怎样打他们的? 两个女儿形象

13、地展示了打架的过程,阿米尔汗非常开心,他确认,两个女儿都是天生的摔跤手。 要知道,这是在印度的一个小村庄,按照当地的文化和习俗,女孩子除了干家务就是生孩子,她们根本没有其他的人生选择,更别提摔跤了,那是男人才干的事。 可阿米尔汗没有因为这些世俗的观点禁锢对女儿的判断,与这些习俗比起来,女儿的潜能更重要。 我曾碰到过一位家长,他的儿子特别喜欢开快车,经常被警察警告。 这位家长没有一味地批评儿子,而是耐心地与他沟通,并且帮助他找到了一个非常适合他的工作120救护车司机。 如果父母不承认孩子的优势和潜能,甚至采用打压的方式,那么孩子的这种天赋很容易就被阉割了。如果阿米尔汗训斥、责罚两个女儿,恐怕印度

14、的首个摔跤金牌不晓得推迟多少年。 二、 想要把潜力变成优势,最难的阶段往往是刚刚开始的时候。 由于孩子比较小,对自己的认识懵懵懂懂,并不能特别确认自己真正具有某种天赋。这时候,就需要父母告诉孩子,坚定地相信孩子,并且创造各种条件,帮助孩子展现出可能具备的天赋和能力。孩子会在展示的过程中,得到肯定,找到自信,从而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在摔跤吧,爸爸里,阿米尔汗一开始就碰到了不少困难,首先是妻子反对,村民嘲笑,然后,两个女儿也揭竿而起,反对练习摔跤。 可他没有就此收手,他说服了妻子,从不把村民的讥讽当回事。 为了训练方便,他给女儿自制了运动服,还逼迫两个女儿剪了短发。 为了增加营养,一贯素食的

15、家庭开始给女儿开小灶做鸡肉。 女人不能进专业比赛场地训练,他就自己搭建了一个泥地摔跤场。 找不到摔跤陪练,他就把侄子揪过来一起训练。 没有钱买专业的摔跤垫,他就用被子在房顶自制了一个。 在阿米尔汗的眼里,所有的困难都不是退缩的理由,而是必须越过去的障碍。 父母就是一面镜子,父母这样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女儿才能坚定信心,心无旁骛。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是无数个战胜困难的积累。 在积极应对困难的过程里,孩子不仅从父母那里学到了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更切身体会到了面对困难不抱怨、不气馁、不放弃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将是孩子一生的宝贵财富。 三、 学习一项技能,即使特别感兴趣,也

16、要经历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特别是刚开始打基础的阶段,往往是重复又枯燥的。 如何能够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阶段,发现和享受其中的乐趣,这是家长需要费心的事情。 时时鼓励和适度奖赏可以很好的强化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有些父母觉得,批评让人进步,表扬让人落后。他们习惯用批评和鞭策的方式表达对孩子的关注。 你这次考了98分,那两份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这么粗心? 你钢琴刚刚过了6级,可千万不能放松,你看人家小刚都8级了,你还是不够努力。 你这件事做的还算可以,可是,那件事你为什么没有做好呢?! 如果父母常常用这样的方式指责孩子,孩子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就会受到损伤。无论如何努力,父母的评价都是一样的。孩子体验

17、不到努力和进步带来的快乐,往往就会自我放弃。 在摔跤吧,爸爸里,阿米尔汗就很善于鼓励女儿。他告诉女儿,不管别人怎么说,我始终相信,你们是最棒的,你能赢。 他把女儿获奖的报道做成简报,把奖状和奖杯摆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他用他的言行告诉女儿,爸爸为你们骄傲。 父母的重视和鼓励是一种精神上的犒赏,是孩子进步的催化剂。孩子常常接收到这样的正向强化,会大大地激发他们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当来自外部的强化力量转变成了孩子自身奋发的动力,孩子就会感觉到,是自己喜欢,愿意去学,而不是为了父母,自己被迫去学。这时候,要我学就变成了我要学。 四、 父母是孩子的领路人,父母要站在孩子的前面,看的比孩子高一点,远一点。

18、当孩子看到1的时候,你要能看到3,当孩子看到3的时候,你要能看到10 在摔跤吧,爸爸里,阿米尔汗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领路人。 当女儿完全没有想到当摔跤运动员的时候,他发现了孩子的天赋。 他告诉女儿:如果可以得摔跤冠军,你就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不会像你的同学一样,14岁就被迫嫁给一个不认识的男人,只能任由命运摆布。 这时候,摔跤不仅是一场比赛,而是一种改变命运的方式。 当女儿展现出摔跤方面的特殊才能,阿米尔汗及时把她们推向更大的舞台,从邦冠军到全国冠军,一路过关斩将。 这时候,他告诉女儿:当全国冠军不算什么,每年印度都有全国冠军,你要做得是冲刺世界冠军,为印度夺得首个世界级的金牌,让全世界知道,印度也

19、有优秀的女摔跤运动员。 这时候,摔跤不仅是一场比赛,而是一种让世界认识印度的方式。 当女儿面对强大的国外选手,不知所措的时候,阿米尔汗告诉女儿,如果你明天赢了,胜利不仅属于你,胜利还属于千万个被认为不及男生的女孩。 这时候,摔跤不仅是一场比赛,而是一种影响更多人的方式。 正是有了阿米尔汗的这种高远的、超前的、积极的赋意,他的女儿才能更深入地认识摔跤运动,从内心里崇敬、喜欢和享受这项运动。如果没有父亲的这种引导,她的冠军之路可能走不了这么远。 我们都是平凡的父母,生活可能不会像电影摔跤吧,爸爸这么极致,这么有戏剧性,但是,每一个成功的故事都不是偶然的,这些闪闪发光的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吸收。 愿

20、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尽可能展现出他的天赋和独特之处! 如何的家庭教育才能教出健康的孩子?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家庭教育的纪录片镜子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央视镜子纪录片观后感精选【1】 没有必要过度担心孩子的未来,更不应该去剥夺和干预孩子自主的选择权力。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问题,重视和鼓励孩子的独立判断和选择,在他们无力的时候推一把,在他们跌倒的时候给予鼓励,相信他们自己成长的潜力,给它们足够的空间和自由去创造和实现自我的价值。 感悟生命存在的意义。 我们应该努力探索和追求自己的理想,活出生命自我的意义和存在价值。父母是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榜样,只有我们做好了自己,孩子自然会受益。事实上,很多

21、的家长不是在孩子身上投入太少而是太多,孩子幼小的心灵上承受了太多的期待、太多的要求、太多的担忧和太多的恐惧,这份厚重的爱压得他们透不过气,其实这都是家长缺乏自我价值的表现。 知子花为您提供一对一心智辅导,帮您自我提升,解决婚姻关系,为您困惑、焦虑、愤怒等情绪提供支持和疏导,改善家庭模式,缓解教育压力。让您和孩子良好的亲子关系和爱的连接滋养彼此的生命。 生活的过程,就是孩子受教育的过程,我们随时随地都在以自己的表现,为孩子示范我们希望在他们身上看到的品质和言行。如果说父母是原件,那么孩子就是复印件,家长朋友们只有活出自己的精彩,才能成就孩子真实的幸福。 张馨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应用心理学专业

22、毕业,心理医院实习经历,在校期间丰富的心理咨询与教育,团体辅导经验。擅长青少年成长,亲子沟通等心理健康问题的咨询与辅导。 央视镜子纪录片观后感精选【2】 简述 我是一面镜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实于父母,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与他们是多么相似。 我告诉你们,最好不要抓着我,你们抓着我是控制不了我的。 你让他跳,你看他敢吗,他每次说完这句话,我就想我要是再回家我就是孙子! 亲,你有多久没有叫我妈妈了? 4月19日晚,央视纪录片镜子首播,这部纪录片让问题少年说出心声:父母更需要改造。 这是一个关于心灵回家的故事。 纪录片只有三集,一共90分钟,央视社会与法频道花了10年策划、两年摄制。内容很简

23、单: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 父母对孩子满满的爱有时却造成了满满的伤害,这究竟是为什么?问题孩子的背后往往有一个问题家庭教育模式的存在。 影片以代际情感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客观冷静地真实纪录,呈现三个家庭的社会学样本,以情感教育缺失这一新视角,重新审视当今时代中国家庭面临的亲子关系、亲密关系等情感问题。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而家庭更是社会的一面镜子。纪录片在充分呈现社会生态复杂性的基础上,给观众提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心灵回家!让爱不再变成伤害。 孩子是家庭的镜子 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问题,有辍学的,有早恋

24、的,有网瘾的,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家庭教育模式上都存在问题。 当孩子出现迷失的行为,例如不想学习、情绪不稳定、有抵触性情绪时,他反映的很可能是父母间夫妻关系的失衡或模糊。 当孩子出现注意力分散、依赖、易结交坏朋友时,他所反映的往往是父母双重标准、夫妻关系分裂、在家中缺乏归属感。 当母亲的位置缺席时,孩子容易空虚忧郁、焦虑紧张、较优柔寡断,也比较容易发生人际关系问题,难以表达自己,也难与人连接。 当父亲的位置缺席时,儿子很容易发生成瘾行为,例如沉迷于电玩、抽烟、喝酒、吸毒;女儿则很容易发生早熟、暴食或厌食症、对成年男子有兴趣、期待有人保护。 当父母一方或双方想离开家或死去时,孩子在潜意识里会接

25、收到这个信息,并以逃家、重病、发生意外危险等方式反映,严重者甚至会死亡,因为他们小小的心灵里幻想着:我代替你走,这样你就可以留下来或是我会跟着你一起走,这样我们就永远不会分开。 改变孩子,父母就要改变自己 一位妈妈跟我谈起她的小女儿。小姑娘已经上小学了,平时听老师和同学反应孩子很聪明,大家还是很喜欢她的。但是最近一次春游中,妈妈发现孩子总是教训同学,而且有些刻薄,尤其对班里比她成绩差的学生表现出蔑视。 春游中,老师表扬一位同学:某某今天表现很好,一直帮助同学,还帮家长拿东西。 女儿就说:什么呀!我也会,有什么好表扬的!孩子表现出生气而且否认了同学的做法,还不承认自己没有做到。 女儿这样的表现,

26、让妈妈非常担心。 我由于对妈妈比较了解,就说:要知道孩子为什么这样,看看自己平时的言行举止,你平时对孩子是不是要求严格?你对老公的歇斯底里是不是造成了家庭氛围的紧张? 妈妈喟然而叹,说最近由于大女儿学习问题以及自己的工作有点脾气不好,确实对小女儿严厉了些,也经常训斥老公。 无论这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模仿学习还是心理学对应的镜子效应,孩子的言行常常可以反映出父母的言行。这位妈妈有所醒悟改变了自己待人刻薄和爱教训别人的毛病,还跟孩子进行了沟通,经常跟孩子聊聊学校、学习的事,渐渐地小女儿也发生了变化。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也是终身的老师。家长的改变也使得孩子发生了变化,教育就在无形中产生了效果。 欣赏

27、孩子内在的纯真。 作为家长,我们并不是一定要在所有方面懂得比孩子多,也不是要永远正确,其实我们需要学习谦卑,对人生、对生活,对孩子,我们可以做一个学习者,在自我的成长中带动孩子的发展。和孩子做朋友,尊重孩子对事物、对世界的理解和思考、想象与表达。 央视镜子纪录片观后感精选【3】 最近,有这么一部纪录片刷屏了。人大附中为它停课半天,新东方校长俞敏洪看完说:孩子都是好孩子,就看家长是不是好家长。 是什么样的片子让人大附中为此停课半天?是什么样的内容让学校下通知要求学生家长一起观看?它就是中国首部深度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纪录片镜子。 这部刚刚在央视教育与法制频道分三集播完的纪录片,因何引起教育界的强烈讨

28、论?答案就是:这是一个关于心灵回家的故事。 央视纪录片镜子于4月19日晚首播,这部纪录片让问题少年说出心声:父母更需要改造。纪录片只有3集,一共90分钟,央视社会与法频道却花了10年策划、2年摄制。内容很简单: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 父母对孩子满满的爱有时却造成了满满的伤害,这究竟是为什么?问题孩子的背后往往有一个问题家庭教育模式的存在。 影片以代际情感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客观冷静地真实纪录,呈现三个家庭的社会学样本,以情感教育缺失这一新视角,重新审视当今时代中国家庭面临的亲子关系、亲密关系等情感问题。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而家庭更是社会的一面镜子。纪录片在充分呈现社会生态复杂性的基础上,给观众提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心灵回家!让爱不再变成伤害! 10.镜子纪录片观后感800字 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