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应急分析测试技术手册.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1659037 上传时间:2019-10-21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震救灾应急分析测试技术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抗震救灾应急分析测试技术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震救灾应急分析测试技术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震救灾应急分析测试技术手册.doc(4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抗抗震震救救灾灾应应急急分分析析测测试试技技 术术 手手 册册科学技术部科学技术部二二八年五月十四日八年五月十四日- 2 -抗震救灾应急分析测试技术手册抗震救灾应急分析测试技术手册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等地方发生特大地震灾害,党中央国务院组织全国力量竭尽全力抗震救灾。科技救灾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灾后重建的重要支撑手段。围绕灾后受损房屋安全质量评估,饮用水安全、危险化学品、不明危险物、疫病疫情、公共卫生、食品安全、地质灾害、环境污染等方面分析测试技术需求,科技部紧急行动,组织国家应急分析测试平台相关单位,一批国家级分析测试中心、地方分析测试中心,整理了若干检测技术及其他相关

2、技术知识供抗震救灾有关方面参考。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抗震救灾仪器设备检测支撑系统抗震救灾仪器设备检测支撑系统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震灾地区建筑结构安全性快速评估技术震灾地区建筑结构安全性快速评估技术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水质安全、微生物、危险气体泄漏等快速检测技术水质安全、微生物、危险气体泄漏等快速检测技术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苯、氯、氨等危险化学品泄露应急处理措施苯、氯、氨等危险化学品泄露应急处理措施第五部分第五部分 地震灾后重大疫情的预警与防治技术地震灾后重大疫情的预警与防治技术第六部分第六部分 特种设备及钢结构设施的损伤性检测和评价技术特种设备及钢结构设施的损伤性检测和评价技术第七部分第七部分 灾后空

3、气和建筑物废墟中粉尘和石棉排放监测与防控灾后空气和建筑物废墟中粉尘和石棉排放监测与防控第八部分第八部分 公路快速修复检测技术公路快速修复检测技术第九部分第九部分 应急测试分析机构和专家库应急测试分析机构和专家库关于“食品安全应急分析技术资源食品安全应急分析技术资源,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分析技术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分析技术资源库源库,生物安全生物安全应应急分析技术资源库急分析技术资源库,金属材金属材料料应急分析和安全预警技术资源应急分析和安全预警技术资源”的相关技术资料详细内容,可登陆中国应急分析网中国应急分析网(网址:)查询。中国应急分析网还拥有应急分析测试机构和专家库,应急分析测试标准

4、及应急分析测试机构和专家库,应急分析测试标准及方法库,方法库,重大安全事故案例库,应急分析图谱库,相关法律法规库,以及 200200多种危险化学品的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及详细应急处理处置方法。多种危险化学品的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及详细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 期望相关的分析测试的知识和技术能够对灾区的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提供有效支持。- 3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抗震救灾仪器设备检测支撑系统抗震救灾仪器设备检测支撑系统一、功能与用途一、功能与用途为科学评价灾情,灾后重建提供监测、检测服务。二、技术简介二、技术简介2007 年 11 月,科技部联合有关部门开通了全国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该网络包括由全国

5、 31 个省、市、自治区组成的环渤海、长三角、泛珠三角、西南、西北、东北、华中七个区域性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平台,拥有质谱、核磁、色谱、材料试验机等各类可开放共享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近 1.3 万台,总价值 100 多亿元。可为受损房屋安全质量评估,饮用水安全、危险化学品、不明危险物、疫病疫情、公共卫生、食品安全、地质灾害、环境污染等方面等提供重要的仪器设备检测服务。三、技术来源三、技术来源该网络以互联网为依托,可在如下网站上查询并预约所需仪器设备。1.1. 西南地区大型科学仪器共享网西南地区大型科学仪器共享网(由四川、云南、贵州、重庆、西藏组成)网址:http:/2.环渤海大型科学仪器装备信息展

6、示服务系统(由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山东、山西组成)网址:http:/www.hbh- 4 -网址:http:/www.xbdy.org8全国大型科学仪器门户(总门户)网址:http:/- 5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震灾地区建筑结构安全性快速评估技术震灾地区建筑结构安全性快速评估技术一、震灾地区建筑结构安全性快速评估技术一、震灾地区建筑结构安全性快速评估技术(一)功能与用途(一)功能与用途用于快速评估汶川震灾地区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确定灾民是否可以进入受到一定程度损坏的建筑物内居住,以缓解灾区人民流离失所的困难处境。(二)技术简介(二)技术简介该项技术主要由抗震专家或结构专家,根据多年积累的

7、专业经验并借助简单的测量工具,对震区建筑物的安全性做出快速评估。根据住宅与城乡建设部要求,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已经组织了一支快速评估小组,并正在起草快速评估技术的指导文件,随时准备奔赴灾区。准备在适当的时间,对建设行业质量监督系统的结构工程质量监督检验鉴定人员进行快速评估技术的培训,以应对大范围灾后建筑物快速评估的急需。 (三)技术来源(三)技术来源单位名称: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工程检测中心联系地址:北京北三环东路 30 号 邮编:100013联系人:李丛笑 联系电话:010-64517909e-mail: 二、地震灾害后建筑材料的可靠性分析二、地震灾害后建筑材料的可靠性分析(一)功能与用途(

8、一)功能与用途对地震灾害后建筑结构件的失效分析,可以快速有效地了解灾害后建筑材料的性能状况,有效及时地进行后期保养、更新处理。(二)技术简介(二)技术简介针对我国建筑上大量使用的钢筋、混凝土等材料,汇总有关地震灾害后建筑材料各方面性能的检测技术,从源头上对地震灾害后建筑物设施质量状况进行监控,有利于提出有效防护措施。主要技术特点如下:1对材料的结构进行检测,对其进行可靠性分析;- 6 -2规范材料产品的检测工作程序。(三)技术来源(三)技术来源单位名称: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 27 号,邮编:100089联 系 人:周素红 高原联系电话:010-88417670

9、- 7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水质安全、微生物、危险气体泄漏等快速检测技术水质安全、微生物、危险气体泄漏等快速检测技术一、地震灾区水质快速检测技术一、地震灾区水质快速检测技术(一)功能与用途(一)功能与用途利用便携式水质快速测定仪器箱,可在地震发生后受灾区域内现场对饮用水质进行快速检测,对其中的碱金属、碱土金属元素、阴离子等成分进行分析测定。(二)技术简介(二)技术简介大级别地震发生后,不仅会造成房屋坍塌、道路受损等破坏性事件,还可能使受灾地区的水质受到污染。因此可以利用便携式水质快速测定箱现场对受灾区域的水质进行快速检测,该仪器可以测定水中的六价铬、氰化物、氨氮、亚硝酸盐、氯化物、氟化物、硫化

10、物、总铬、总铁、总锰等 29 个参数。主要技术特点为:采用光谱扫描定量测定,可以现场快速得到测定结果。(三)技术来源(三)技术来源单位名称: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 27 号 邮编:100089联系人:陈舜琮联系电话:010-68419656 ;13501211834二、地震灾区微生物试纸快速检测技术二、地震灾区微生物试纸快速检测技术(一)功能与用途(一)功能与用途利用微生物快速测定试纸,对地震发生后受灾区域内的水质、食品等微生物污染进行现场快速检测,可将常规微生物检测时间由 24 小时缩短至 6 小时,且无需其他仪器设备或能源。(二)技术简介(二)技术简介大级别

11、地震发生后,受灾区域的生态环境遭到大规模的破坏,人、畜尸体腐烂等会造成卫生环境急剧恶化,有害微生物滋生等会引发疾病传播。因此,在没有其他仪器设备或能源的极端条件下,可以采用微生物快速测定试纸对某- 8 -些微生物进行快速测定。目前可检测的项目为:菌落总数、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快速检测、大肠菌群、高灵敏度大肠菌群、肠道内菌群、霉菌、酵母菌、单增李斯特菌等。该项技术操作简便,将常规的微生物检测时间由 24 小时缩短至6 小时,可在震灾现场无需其他设备即可使用,从而辨别水质、食品是否受到有害微生物严重误染。(三)技术来源(三)技术来源单位名称: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 2

12、7 号 邮编:100089联系人:陈舜琮、张小莉联系电话:010-68419656 ;13501211834三、地震引发的危险气体泄漏快速检测技术三、地震引发的危险气体泄漏快速检测技术(一)功能与用途(一)功能与用途大级别的地震发生后,可能引起来自当地煤气管道、化工厂的气体泄漏。危险气体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指导灾区尽快找到危险源,进行相应的防护和补救,减少灾情的进一步扩大。同时为人群卫生防护距离提供科学依据,指导灾民撤离路线和路径。减少人民健康受到威胁。(二)技术简介(二)技术简介采用 TVOCs 检测仪、复合多气体检测仪、便携式气相色谱仪 PID、XP-308II便携式甲醛检测仪、便

13、携式 SO2检测仪、便携式 NOX检测仪等现场检测设备,进行气体泄漏的跟踪检测,判断泄露源的确切位置。确定卫生防护距离。技术特点如下:1现场检测,快速给出数据;2及时确定泄露位置,确定卫生防护距离和措施。(三)技术来源单位名称: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 27 号,邮编:100089联 系 人:刘艳菊 王欣欣- 9 -联系电话:010-68419609;13671287860- 10 -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苯、氯、氨等危险化学品泄露应急处理措施苯、氯、氨等危险化学品泄露应急处理措施一、危险化学品泄露应急处理方法查询一、危险化学品泄露应急处理方法查询(一)功能与用途(一

14、)功能与用途危险化学品泄露事故会对人的生命造成极大威胁,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从而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地震等自然灾害极有可能造成危险化学品泄露事故。如何在发生事故后快速采取应急措施、控制泄露事故的发展,把损失降到最低点迫在眉睫。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简称MSDS)即可解决这一难题,在发生危险化学品泄露事故后,通过查询 MSDS 即可获得应急处理措施、人员防护措施、消防措施、急救措施等重要信息。( (二二) )技术简介技术简介MSDS(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亦称物质安全资料表,化学品安全信息卡,或者材料安全数据表,是化学品生产商和进口商用

15、来阐明化学品的理化特性(如 pH 值、闪点、易燃度、反应活性等)以及对使用者的健康(如致癌、致畸等)可能产生的危害的文件。是关于危险化学品的燃、爆性能、毒性和环境危害以及安全使用、泄漏应急救护处置、主要理化参数、法律法规等方面信息的综合性文件。MSDS-化学品安全说明书的主要作用:1. 提供有关化学品的危害信息,保护化学产品使用者2. 确保安全操作,为制订危险化学品安全操作规程提供技术信息3. 提供有助于紧急救助和事故应急处理的技术信息4. 指导化学品的安全生产、安全流通和安全使用5. 是化学品登记管理的重要基础和信息来源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下属的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北京危险化学品应急技术

16、中心、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均具有高素质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及应急预警预案相关专家,可提供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具体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可通过如下网站进行查询:http:/ 11 -(三)技术来源(三)技术来源单位名称: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 27 号 邮编:100089联系人: 陈舜琮联系电话:010-68419656 ;13501211834二、苯泄露应急处理措施二、苯泄露应急处理措施(一)功能与用途(一)功能与用途用于地震发生所导致的苯泄露事故,主要涉及到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露处理和个体防护。(二)技术简介(二)技术简介1

17、泄露发生后可采取如下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眼睛,至少 15 分钟。就医。吸入:迅速撤离现场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如呼吸及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术。就医。忌用肾上腺素。食入:误服者给充分漱口、饮水,尽快洗胃。就医。2泄露发生后可采取如下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吹源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18、。灭火方法及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3泄露发生后可采取如下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切断火源。迅速撤离泄露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地带,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露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露:尽可能将溢漏液收集在密闭容器内,用砂土、活性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残液,也可以用不- 12 -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露: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气、保护现场人员。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所处理。4泄露发生后可采取

19、如下个体防护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也可使用皮肤防护膜。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前避免饮用酒精性饮料。工作后,淋浴更衣。进行就业前和定期体检。(三)技术来源(三)技术来源单位名称: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 27 号 邮编:100089联系人: 陈舜琮联系电话:010-68419656 ;13501211834三、氯泄露应急处理措施三、氯泄露

20、应急处理措施(一)功能与用途(一)功能与用途用于地震发生所导致的氯泄露事故,主要涉及到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露处理和个体防护。(二)技术简介(二)技术简介1泄露发生后可采取如下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 2泄露发生后可采取如下消防措施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 13 -式 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

21、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 3泄露发生后可采取如下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 150m,大泄漏时隔离 450m,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用管道将泄漏物导至还原剂(酸式硫酸钠或酸式碳酸钠)溶液。也可以将漏气钢瓶浸入石灰乳液中。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三)技术来源(三)技术来源单位名称: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 27 号 邮编:100

22、089联系人: 陈舜琮联系电话:010-68419656 ;13501211834四、氨泄露应急处理措施四、氨泄露应急处理措施(一)功能与用途(一)功能与用途用于地震发生所导致的氨泄露事故,主要涉及到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露处理和个体防护。(二)技术简介(二)技术简介1泄露发生后可采取如下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应用 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 14 -2泄露发生后可采取如下消防

23、措施 危险特征: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氮、氨。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3泄露发生后可采取如下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 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高浓

24、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储罐区最好设稀酸喷洒设施。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4泄露发生后可采取如下个体防护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5. 废气回收液氨整理加工过程有废气排出,其组成有水蒸气、空气和氨气,其中氨气是有害气

25、体,影响健康污染环境,为此要减少排放,加强回收,一方面可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可保护环境。氨的回收有吸收法,把来自液氨整理机排出的气体,通过管道输送至回收装置的洗涤塔(吸收塔) ,把混有空气的氨气在此塔内用水吸收成氨水,此时空- 15 -气被清洗并排出塔外,然后通过蒸馏塔将氨和水分离,氨被蒸馏吸收制成浓氨水,浓氨水经精馏即成浓氨气,再将浓氨气经压缩机加压和冷凝冷却成液氨,最后输入贮存罐。在氨的回收装置中,洗涤塔顶部有排气口,要控制排放气体中的含氨量,要低于环保要求。澄江纺机厂和南京化工大学协作创制的氨回收系统,是吸收和压缩相结合的方法。当年 2000 年 1 月由中国纺机器材协会组织的专家现场考察

26、,一致认为该氨回收循环系统是成功的,在整个回收系统是创造性地运用了低压吸收、低压精馏、低温除水、压缩冷凝的“三低一压”技术,既简化设备又节约能源,该法是在低温低压下操作运转,安全系数大,还有利于减少维修力量。主要有洗涤塔(吸收塔) 、精馏塔、压缩机、冷凝器、液氨贮存罐。(三)技术来源(三)技术来源单位名称: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 27 号 邮编:100089联系人: 陈舜琮联系电话:010-68419656 ;13501211834- 16 -第五部分第五部分 地震灾后重大疫情的预警与防治技术地震灾后重大疫情的预警与防治技术一、不明成分

27、危害物的分析检测技术一、不明成分危害物的分析检测技术(一)功能与用途(一)功能与用途地震是一种突发的自然灾害,震后生态环境和生活条件受到极大破坏,卫生基础设施损坏严重,供水设施遭到破坏,饮用水源会受到污染,是导致传染病发生的潜在因素。采用不同的样品制备技术,选择不同性能的分析仪器,实现对未知样品的定性分析,为危险物的处置提供依据。本技术可用于不明原因的突发事件原因分析等。(二)技术简介(二)技术简介1. 利用不同的样品制备技术,选择带 EI 源的高分辨质谱,实现对以不挥发有机物为主成分的未知样品的定性分析。难挥发的有机物,直接选择带 EI 源的高分辨质谱进行分析,然后进行数据库检索,结合样品分

28、子量,碎片质量实现未知样品的定性分析,必要时选用标准品进行验证。2. 对于不挥发有机物为次成分的未知样品,采用酸碱处理或三氯甲烷,甲醇分步提取,去除主成分,富集次成分,难挥发的有机物,直接选择带 EI 源的高分辨质谱进行分析,然后进行数据库检索,易挥发的有机物,采用 GC-TOF-MS 分析,然后进行数据库检索,最后实现未知样品的鉴定。3. 利用不同的样品制备技术,选择 GC-TOF 质谱,实现对未知样品中可挥发物的定性分析。 样品:固体、液体、气体、组织、体液、细胞等,易挥发有机小分子直接采用 GC-TOF-MS 分析,不易挥发的有机小分子可进行衍生化处理,衍生后挥发的有机小分子可以采用 G

29、C-TOF-MS 分析,GC-TOF-MS 数据进行数据库检索,实现样品鉴定,必要时选用标准品进行验证。4. 无机金属毒物采用 ICP-MS 分析;5. 利用不同的样品制备技术,选择不同性能的质谱仪器,实现对未知样品中蛋白质和核酸的定性分析。a) 蛋白质:蛋白提取出来后,采用电泳分离,然后进行消化处理,LC-MS/MS 分析,利用 LC-MS/MS 数据实现鉴定,必要时采用 IR,UV 技术进行佐证。- 17 -b) 核酸:核酸从样本里提取出来后,电泳分离,然后进行序列分析,实现鉴定,必要时采用 IR,UV 技术进行佐证。(三)技术来源(三)技术来源单位名称:军事医学科学院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

30、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太平路 27 号,邮编:100850联 系 人:杨根锁 联系电话:13910292130二、二、 肠道传染病防治技术肠道传染病防治技术(一)功能与用途(一)功能与用途主要为疫区人群易发肠道传染病的防治提供技术支持,防止肠道传染病的暴发与流行。(二)技术简介(二)技术简介1.主要病症:霍乱、甲肝、戊肝、伤寒及副伤寒、细菌性及阿米巴性痢疾、感染性腹泻、肠炎等2.主要症状:肠道传染病通常的症状有呕吐、腹痛、腹泻等,还会引进并发症,如脱水、毒血症等,严重的会造成死亡。3.传播形式:肠道传染病是通过“病人或带菌者肠道中病原体排泄物水、食物、手、苍蝇等易感的健康人口新病人或带菌者”的

31、形式传播。4. 传播途径: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经水传播;经食物传播;手及日常生活用品传播;苍蝇、蟑螂等非吸血性节肢动物传播。5. 诊断技术诊断技术包括:(1)临床诊断:易感人群的特点,疾病的潜伏期,典型的临床症状;(2)实验室诊断技术:病毒 PCR 检测技术,复合 PCR 体系的建立微- 18 -孔板杂交技术,实时荧光 PCR 技术,UCP 标记免疫层析技术,未知病毒核酸的提取及富集方法与核酸筛查技术。6. 预防措施任何一种肠道传染病都是通过被污染的食物、水源、生产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品(如衣服、玩具、餐具等)、手和蟑螂、苍蝇等媒介侵入肠道而发病,并能从粪便中排出病原体,是典型的“病从口入

32、”或吃出来的疾病。防控要点严格消毒饮用水及食物。病人及时隔离治疗,严防病从口入,密切接触者服药或应急接种疫苗。应急处理:进行床边隔离、对吐泄物消毒;吐泄严重者,适量饮用盐开水;及时到医院就诊,遵医嘱治疗;饮用开水和食用蒸煮熟的食物;消毒餐饮器具;密切接触者服药或应急接种疫苗。疾病预防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净,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生食海、水产品;熟食要严格蒸煮;消灭苍蝇、蟑螂及老鼠;高危人群可接种甲肝疫苗、伤寒疫苗等。一旦有人患上肠道传染病,首先要管理好传染源,立即对患者和带菌者予以隔离,不准他们与别人共同进餐,并把他们用过的餐具进行高温消毒。其次,应尽量保存好可疑不洁食物的标本

33、,以便提供给卫生部门检疫。如果身边没有食物样本,也可保留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因为明确发病原因对及时和有效的救治来说非常重要。如有多人同时发病,则应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及时联系医院就诊,明确病情,早期治疗。(三)技术来源(三)技术来源单位名称:军事医学科学院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太平路 27 号,邮编:100850联 系 人:杨根锁 联系电话:13910292130- 19 -三、虫媒传染病防治技术三、虫媒传染病防治技术(一)功能与用途(一)功能与用途主要为疫区人群易发虫媒传染病的防治提供技术支持,防止虫媒传染病的暴发与流行。(二)技术简介(二)技术简介1.主要

34、病症:包括恙虫病、疟疾、鼠疫、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等。2. 传染源:虫媒传染病的传染源主要以感染上病原体的脊椎动物,包括野生的脊椎动物和牧养的家畜和家禽为主,尤其啮齿动物,人类作为传染源的较少。 在自然疫源性疾病中,动物感染后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向外排出病原体,如粪便、尿液、唾液、乳汁以及鼻腔、生殖器或溃疡的分泌物均携带病原体,再通过一定的媒介感染另一易感动物,如人类食人各种感染动物的组织、昆虫以及被宿主排出物污染的食物、水等经消化道而感染;吸入含有病原体的飞沫、尘埃等经呼吸道而感染;接触带有病原体的疫水、土壤、排泄物、分泌物、物品等,经破损的皮肤、粘膜而感染等。3. 传播形式:在

35、自然界传播形式是以动物一昆虫一动物的形式传播。而在疫情时可能以人昆虫人的形式传播。4. 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节肢动物媒介的刺叮吸血而感染为传播途径,媒介有蜱、螨、蚊、蠓、虱、蚤、白蛉等节肢动物,除外,一些虫媒传染病还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及破损的皮肤粘膜等途径感染。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热、虱传斑疹伤寒等均可通过上述多种途径传播。5. 诊断技术包括:(1)临床诊断:易感人群的特点,疾病的潜伏期,典型的临床症状;(2)实验室诊断技术:病毒 PCR 检测技术,复合 PCR 体系的建立微孔板杂交技术,实时荧光 PCR 技术,UCP 标记免疫层析技术,未知病毒核酸的提取及富集方法与核酸筛查技术。6. 预防措

36、施:虫媒传染病与其他传染病一样,预防原则是强调控制传染源- 20 -和切断传播途径,并通过多种途径改善与提高人群免疫力,特别控制传播媒介这一环节。应采取灭虫、防虫和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措施。因虫媒传染病通过媒介传播,所以对媒介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并且效果也常常十分明显。但因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过程受到复杂的社会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因此,必须重视因地、因时制宜进行综合防治。根据各种传染病发生的时间性,适时地进行卫生教育,普及传染病预防知识,提高民众的防病意识也很必要。为了有效地防止虫媒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应采取以下措施:环境治理:在查清虫情的基础上采取以改造环境为重点,控制和清除媒介孳生地,减少媒介栖

37、息地,改善人们的居住条件和生活习惯,减少人虫接触机会,做到“标本兼治、治本为主” 。野外临时驻地多为农村或山区,环境复杂,蚊虫孳生场所多,不能清除时,也要尽可能进行室内外卫生整顿。实行 24h 值班和疫情网络零报告制度,控制和管理传染源,家畜家禽圈棚要经常洒灭蚊药,病人要隔离。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指利用天然或合成的杀虫药,以不同的剂型(粉剂、乳剂、油剂、悬浮剂、颗粒剂、缓释剂等),通过不同的途径(胃毒、触杀、熏杀、内吸等)毒杀或驱避或引诱媒介节肢动物。具有快速、高效,施行方便等优点,其缺点是大量使用易使昆虫产生抗药性和污染环境等。对其选用的药物和使用方法因防治对象而异。物理防治:清除孳生水体或

38、集中捕捞卵块、幼虫和蛹,可大大减少蚊虫孳生。此外,发动广大群众,采用捕打、兜捕、灯光诱杀等方法减少昆虫搔扰。个人防护:常用的措施有:戴防虫帽、头部和四肢使用防蚊网和涂擦驱避剂等。采用氯菊酯、氯氰菊酯或溴氰菊酯浸泡蚊帐,也是有效的防虫、灭虫方法。另外,在住地周围 100 米内清除杂草和昆虫孳生地;并做到室内通风明亮,使用蚊帐,安装纱门、纱窗。 预防接种:震区常见的流行病以流感、流脑、痢疾、伤寒、乙脑为多见,根据疫情监测动态,及时给对灾区群众及支援灾区人员进行普遍预防接种,使人体产生免疫力,是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有效措施。同时做好斯锑黑克、喷他脒、乙胺嘧啶、伯氨喹等紧缺药物的储备,一旦发生黑热病和疟

39、疾方可有效治- 21 -疗。目前我国研制成功并在人群应用的虫媒病疫苗有乙脑疫苗、森林脑炎疫苗、黄热病疫苗、流行性斑疹伤寒疫苗和鼠疫菌苗等。以往经验:在震区防疫具体工作中,除上述消毒灭蚊蝇工作外,要大范围喷洒药物,要利用汽车在街道喷药,用喷雾器在室内喷药,不给蚊蝇留下孳生的场所。在有疟疾发生的地区,要特别注意防蚊。如果发现病人突然发高烧、头痛、呕吐、脖子发硬等,就应赶快找医生诊治。进行大范围的喷药杀灭蚊蝇的工作,一是飞机喷药具有效、速效、面广、费用低的优点。但因受气象、地面建筑植被的限制,还要同时与汽车喷药、室内及个别角落的喷雾器喷药相配合。所用药物有马拉硫磷、杀暝松、辛硫磷、倍硫磷、害虫敌乳剂

40、,六六六、敌敌畏、敌百虫、西维因、速灭威等烟剂,或野生植物熏杀。(三)技术来源(三)技术来源单位名称:军事医学科学院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太平路 27 号,邮编:100850联 系 人:杨根锁 联系电话:13910292130四、人畜共患病防治技术四、人畜共患病防治技术(一)功能与用途(一)功能与用途主要为疫区人畜共患传染病的防治提供技术支持,防止人畜共患传染病的暴发与流行。(二)技术简介(二)技术简介1.主要病症:目前,全世界已证实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和寄生性动物病有 250 多种,其中较为重要的有 89 种,我国已证实的人畜共患病约有 90 种。按病原体种类进行分类如下:由

41、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如鼠疫、布氏杆菌病、鼻疽、炭疽、猪丹毒、结核病等;由病毒引起的人畜共用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狂犬病、口蹄疫等;由衣原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如鹦鹉热等;由立克次氏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如恙虫病、Q 热等;由真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如念珠菌病等;由寄生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如弓形体病、旋毛虫病、绦虫病等。其中:- 22 -属于原虫有弓形体、肉孢子虫、隐孢子虫;属于吸虫有东毕血吸虫、肝片吸虫、中华双腔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华枝睾吸虫;属于绦虫有猪囊尾蚴、棘球蚴、多头绦虫、牛囊尾蚴、犬复殖孔绦虫、微小膜壳绦虫;属于线虫有旋毛虫、弓首蛔虫、肾膨结线虫;蝇蛆有羊狂绳蛆。在人与动物共患的疾病之中,

42、当前最重要的传染病是狂犬病、炭疽病、布氏杆菌病、结核病、鼻疽、钩端螺旋体病、土拉杆菌病、沙门氏菌病、鹦鹉热、日本吸血虫病、日本乙型脑炎和禽流行性感冒等。2. 传播途径:人畜共患病有多种传播途径:通过唾液传播,如患狂犬病的猫、狗,它们的唾液中含有大量的狂犬病病毒,当动物咬伤人时,病毒就随唾液进入体内,引发狂犬病;通过粪溺传播,粪便中含有各种病菌这是众所周知的。结核病、布氏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等的病原体,都可借粪便污染人的食品、饮水和用物而传播。大多数的寄生虫虫卵就存在粪内。钩端螺旋体病的病原是经由尿液传播的;有病的动物在流鼻涕、打喷嚏和咳嗽时,常会带出病毒或病菌,并在空气中形成有传染性的飞沫,散播

43、疾病;动物的全身被毛和皮肤垢屑里,往往含有各种病毒、病菌、疥螨、虱子等,它们有的就是某种疾病的病原体,有的则是疾病的传播媒介。某些宠物爱好者如果不注意个人防范,任意与动物拥抱、亲吻、食同桌、寝同床,是有可能从它们身上染上共患病的。3. 实验室诊断快速筛查技术:炭疽芽孢杆菌实时定量 PCR 快速检测试剂盒,鼠疫耶尔森氏菌实时定量 PCR 快速检测试剂盒,SARS 实时荧光定量 PCR 试剂,胶体金检测试剂,上转发光免疫层析试剂。病毒 PCR 检测技术,复合 PCR 体系的建立微孔板杂交技术,实时荧光 PCR 技术,UCP 标记免疫层析技术。未知病毒核酸的提取及富集方法与核酸筛查技术,SARS 冠

44、状病毒蛋白质芯片技术,鼠疫菌蛋白质芯片技术,炭疽感染动物模型技术,立克氏体感染动物模型技术,出血热感染动物模型技术。涂片镜检,分离培养,PCR 菌型鉴定。4. 预防措施:对于人畜共患疾病的控制,不仅要考虑人与人之间的预防控制,还要考虑对有关动物及其媒介昆虫的设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对于来自动物尤其- 23 -是家畜病患的威胁,抵御更为不易。历史上,鼠疫、疯牛病、结核病、流感、口蹄疫等许多人畜共患疾病,已经给人类造成了灾难性危害。因此,我们有必要初步了解主要人畜共患疾病的预防知识,才能有效控制和消灭它。大力开展防鼠、灭鼠和杀虫、灭蚊为主的环境整治活动,降低蚊、虫、鼠等传播媒介的密度;灭鼠对于

45、防止传染病流行的意义非常重大,利用各种工具捕杀,如关、夹、扣、套等,药物灭鼠存在污染环境、破坏生物平衡等问题,不主张使用。及时为易感人群和易感动物接种疫苗。对狂犬病高危人群定时使用狂犬疫苗,同时给爱犬每半年注射一次狂犬病灭活菌等。对已受传染病威胁,已处于潜伏期、发病者必须进行被动免疫接种。要管好家禽家畜,猪、狗、鸡应圈养,不让其粪便污染环境及水源,猪、鸡粪发酵后再施用,死禽死畜要消毒后深埋。对于患病动物和可疑患病动物应加强管理。要进行房舍隔离,严密消毒(用具、饲料、粪便等等),严防人与动物、动物之间相互接触。管好粪便厕所,禁止随地大小便,病人的粪尿要经石灰或漂白粉消毒后集中处理;临时居所和救灾

46、帐篷要搭建在地势较高、干燥向阳的地带,在周围挖防鼠沟,要保持一定的坡度,以利于排水和保持地面干燥。床铺应距离地面 2 尺以上,不要睡地铺,减少人与鼠、蚊等媒介的接触机会。不要滥食野味和病死动物。不少从深山老林中捕捉到的野生动物,身体中很有可能潜藏有不知名的病毒,一旦误食含有病毒的野味,很有可能导致新的传染病流行。而病死动物更是人畜共患疾病的祸根,决不可食用。要做好鼠疫疫苗、出血热疫苗和有关药物的储备,以便应急使用。5. 以部分病种为例具体说明如下: 破伤风:破伤风梭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主要经动物伤口侵入,在厌氧情况下生长发育,产生对神经系统有破坏力的毒素,动物呈现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咀嚼吞咽困

47、难,躯体僵硬。预防本病的有效办法是每年进行一次疫苗注射,一旦家畜有了外伤,可注射破伤风血清防止感染,动物得了破伤风要尽早请兽医治疗。- 24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人畜共患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它在土壤里能存活数十年。牛、羊、马和猪最容易感染。人在接触病畜尸体,或屠宰、制革中防护不当,或食用炭疽畜肉而感染,会出现淋巴结肿疼等症状。疫苗接种是唯一有效的预防办法。饲养马、牛、羊的农户要主动配合兽医部门每年进行一次防疫注射。结核病:由结核杆菌引起人和动物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在多种组织器官形成肉芽肿和干酪样、钙化结节病变。牛、猪、人最容易感染,要经呼吸道、消化道以及交配传染,畜间、人间、人畜间都能互

48、相传染。布氏杆菌病:由布杆菌引起人、畜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牛、羊、猪最易感染。病畜看似健康,只有经过采血检疫才能查出来。偶有临床症状表现为公畜睾丸炎,母畜流产,人接触病畜及其产品后可经皮肤感染。食用未经煮熟透的病畜肉,饮用生牛奶可经肠道感染,表现为乏力、关节疼痛,不易治愈。狂犬病:俗称疯狗病,人畜患病是因被患畜或带毒动物咬伤而感染。临床症状是神经兴奋和意识障碍,继而局部或全身麻痹而死亡。人被疯狗或带毒动物咬伤,可在百日左右发病,初似感冒症,后出现咽部痉挛,呼吸困难,恐水症,怕风怕光,惊恐狂躁,最后麻痹而死。人得此病,无一生还。人一旦被犬咬伤,千万不能麻痹侥幸,应迅速用 20肥皂水冲洗伤口,并及早在医生指导下接种疫苗。(三)技术来源(三)技术来源单位名称:军事医学科学院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太平路 27 号,邮编:100850联 系 人:杨根锁 联系电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