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产业扶贫发展思路及实践(共4585字).doc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16468431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旅游产业扶贫发展思路及实践(共4585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乡村旅游产业扶贫发展思路及实践(共4585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村旅游产业扶贫发展思路及实践(共4585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旅游产业扶贫发展思路及实践(共4585字).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乡村旅游产业扶贫发展思路及实践(共4585字)摘要: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扶贫以新兴的产业活力、强大的市场优势、强劲的造血功能、广泛的带动作用,成为扶贫攻坚的生力军。文章在梳理三亚市旅游扶贫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四个机制、三个原则、两个工程、一个体系、一个网络”为主线的旅游产业扶贫发展思路,认为三亚市实施政府主导、政策引领,因地制宜、多元发展,整合资源、立体扶贫,创新机制、多样带动的乡村旅游扶贫成功经验值得推广、学习和借鉴。关键词:三亚市;乡村旅游产业扶贫;发展思路乡村旅游扶贫是指在挖掘贫困地区旅游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带动作用,促进第一、第二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带动贫困村的村民参

2、与休闲农业生产、带动贫困村经济发展,是一种“造血式”的产业扶贫模式。三亚市通过全域旅游统筹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挖掘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潜力,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推进贫困地区旅游精准扶贫工作,有效带动和促进群众脱贫致富,在不断地实践中形成了以“四个机制、三个原则、两个工程、一个体系、一个网络”为主线的旅游产业扶贫开发思路。1精准识别,完善四个旅游扶贫机制1.1建立乡村旅游扶贫精准识别机制乡村旅游扶贫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产业融合发展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因此建立精准的贫困户识别机制是开展旅游扶贫工作的第一步。目前,三亚市旅游与文化广电体育局通过逐户调查摸

3、底、村民民主评议等方式开展16个旅游扶贫村贫困户精准识别和建卡立档工作,目前已经完成了1713户、7689人的建卡立档。为了便于实时更新和动态管理动态管理,16个扶贫村的基本信息、旅游产业信息和扶贫成效都已经录入海南省乡村旅游系统1-2。1.2建立乡村旅游扶贫结对帮扶机制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分析贫困户致贫的原因,引导旅游、文化或体育企业进行结对帮扶。三亚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制定结对帮扶实施方案,重点组织全市33家旅游企业、行业协会与16个旅游扶贫村现场签订及对帮扶协议,组织市各有关旅游行业协会、企业开展旅游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系列活动。三亚市的建卡立档户目前主要通过在景区或酒店工作、种植

4、和销售有地方特的的农副产品、参与旅游商品开发或旅游商品原料供基地生产、土地分红、入股旅游项目的等多种形式参与乡村旅游,获得收入,实现脱贫3-4。1.3建立乡村旅游扶贫管理机制三亚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制定了三亚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旅游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方案2019年脱贫攻坚工作方案三亚市旅游产业脱贫攻坚实施计划,成立了旅游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旅游扶贫工作的协调、督查、推进等工作。充分发挥村“两委”班子的带头作用,通过构建系统的沟通机制、监督约束机制、问责追责机制打造务实高效的脱贫致富集体,促进三亚脱贫攻坚工作见实效5。1.4建立乡村旅游扶贫激励机制三亚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制定了产业扶贫资

5、金管理办法,对旅游扶贫中表现突出的企业会给予相应的资金奖励,并在申报各类先进单位或奖项时优先考虑旅游扶贫贡献大的企业。为了促进贫困村招商引资,对旅游扶贫项目,政府给出额外的用地奖励政策。同时对来自贫困的旅游商品,将享受免租金政策在3A级以上的旅游扶贫销售点进行售卖。政府通过多种渠道激励企业或是个人积极参与乡村旅游扶贫6。2有序开发,遵循旅游规划三个原则2.1调研先行、分类开发原则三亚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组织专业机构编制了16个村的旅游扶贫摸底调查报告,采用三种模式分类实施旅游扶贫工作,精准开展旅游扶贫:1)对旅游资源较好的立新村、抱前村、扎南村、抱古村、那会村、抱安村等六个旅游扶贫示范村,计

6、划打造乡村旅游点、旅游商品,创造更多贫困户就业岗位。2)对旅游资源一般的台楼村、抱龙村、那受村、马脚村、雅亮村等五个旅游扶贫重点村,为景区、酒店、乡村旅游点提供土特产、农副产品、黎苗文化演艺等配套服务,增加贫困户收入。3)对旅游资源贫乏的明善村、青法村、雅林村、马亮村、龙密村等五个旅游扶贫重点村,引导贫困家庭劳动力到旅游企业就业。2.2保护性开发,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统一原则在进行贫困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过程的过程中,要处理好保护和开发之间的关系,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三亚市在乡村旅游规划方案充分体现了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既重视新型基础设施、休闲农业

7、和景点的打造,又注重古民居建筑、古栈道等文化遗产的修缮。2.3龙头带动,旅游产业扶贫示范项目先行原则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要积极引进有实力的企业进贫困村,通过项目发展、能人带户促进乡村产业发展。三亚市抱前村红掌扶贫产业项目、抱前村香水莲花项目和扎南村的红豆杉种植项目,分别以“村集体+公司+农户”“农户+公司+供销社”“农头企业+农户”的运作模式带动了当地贫困村居民脱贫致富。3多层次设计,构建乡村旅游目的地体系和人才培训体系3.1景村融合一体化发展,构建乡村旅游目的地体系为了实现从贫困村到乡村旅游胜地的转变,有必要以“乡村和景区一体化”的思想建设新的乡村社区。景观与乡村

8、的融合是乡村社区的新模式,是“旅游环境+乡村设施”并存的旅游社区发展新观念。景观与乡村的融合不是在乡村建立新的旅游景点,而是充分利用贫困村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发掘特色,将生产和服务旅游化。通过各种项目和政策资源的整合,形成特色养殖业,生态观光农业,民俗文化产业和农村服务业相结合的乡村旅游产业,通过产业融合的积极发展功能价值:通过农业旅游业的整合,体育旅游和文化旅游,建立农村产业多元化融合的发展道路,支持一批产品,一个家庭和一个特色产业的发展,加强农村绿色产业经济,带动当地村民脱贫致富。3.2注重人才,构建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和培训体系乡村旅游扶贫需全面提高乡村人员整体素质,帮助贫困户更新观念,克服“

9、自身动力不足”的缺陷,激发贫困人口致富的斗志。三亚市围绕着乡村旅游服务与技能、农副产品包装销售、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塑造良好的乡村旅游环境等方面内容因村制宜,多层次多样化设计,构建了系统的乡村旅游人才培养方案,2019年共开办了11场三亚乡村旅游讲坛和中式面点、中式烹饪、黎锦制作、社区绿化等旅游扶贫技能培训班,在促进村民立志脱贫致富、实现自我发展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4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推动旅游商品扶贫工程乡村旅游要发挥扶贫的作用,最主要的是需要通过旅游业发展带动乡村传统的农业、林木业、工业等产业供给结构的改革,利用乡村特色打造旅游新业态、延长产业链发展、延伸农副产品的价值链,实现第一、第二和

10、第三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4.1三亚市旅游扶贫商品开发实践三亚市将野蜂蜜、南药、椰雕、彩雕画、黎锦、水果面条、糯米酒等特色农副产品进行再加工、包装和质量认证,已开发“抱安 野乡蜜”“后靠苗寨 山兰酒”“后靠苗寨 彩虹粽”“黎陶、黎锦”“育才农庄 藤编工艺”“育才农庄 黎锦”“香水莲花”“黄金椰子面”等10余种特色的旅游商品,进行市场促销。2019年通过旅游商品开发和销售,三亚市旅游扶贫村受益贫困人数达1002人,旅游销售收入435万元。4.2三亚市旅游商品原料供应和生产基地建设实践三亚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各区政府、育才生态区管委会根据16个旅游扶贫村的资源特色,引进社会资本建设旅游商品原料供

11、应和生产基地。目前已经建成抱安蜜蜂养殖基地和蜂蜜加工、那会村山兰酒和彩棕原料供应、马脚村山地苦瓜种植等三个旅游商品原料供应和生产基地,旅游示范村受益贫困人数189人,带动贫困村民增收78万元。4.3推进“旅游+”模式,创新网络营销三亚积极推广“旅游+”模式,培育乡村旅游新的业务形式和模式,促进乡村旅游经济发展。联系省内外旅行社开发旅游线路,以各种形式和渠道开展旅游线路宣传和营销。三亚市育才生态区合作社打造了“海南人自己的电商平台”,对旅游扶贫商品进行线上宣传和销售。通过“乡村旅游+互联网”模式,建立乡村旅游营销合作社,形成乡村旅游“智能”服务业务模式,开展旅游产品的在线预订和销售,并提高乡村旅

12、游的影响力和美誉度。5结束语乡村旅游扶贫是一种“造血”扶贫。为了脱贫致富,必须充分发挥乡村旅游的综合驱动作用,促进农村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提高旅游业的经营效率。三亚乡村旅游扶贫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战略指导,创新机制和制度,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帮助贫困村民脱贫致富,使乡村旅游真正成为新一轮农村扶贫开发的主要渠道和骨干。参考文献:1李会琴,侯林春,杨树旺,等.国外旅游扶贫研究进展J.人文地理,2015,30(1):26-32.2邓小海,曾亮,罗明义.精准扶贫背景下旅游扶贫精准识别研究J.生态经济,2015,31(4):94-98.3毛峰.乡村旅游扶贫模式创新与策略深化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10):212-217.4黄渊基,匡立波,贺正楚.武陵山片区生态文化旅游扶贫路径探索:以湖南省慈利县为例J.经济地理,2017,37(3):218-224.5王慧.旅游扶贫背景下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3):198-201.6杨柳.海南省乡村旅游扶贫绩效及实证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5):217-221.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汇报体会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