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消毒制度(精选30篇).doc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16445314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消毒制度(精选30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精选消毒制度(精选30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消毒制度(精选30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消毒制度(精选30篇).doc(4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消毒制度(精选30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消毒制度篇1根据消毒管理办法规定,制订本制度:一、成立消毒管理组织,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定期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工作。二、按照批准的诊疗范围购置必须的消毒、灭菌设施,并保证正常使用。三、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消毒技术培训,掌握消毒知识,并按规定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四、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应一人一用一灭菌。凡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到达消毒要求。五、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采购消毒产品时,应当索取加盖鲜章的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产品备案表或者卫生许可证复印件。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用后应当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六、治疗换药处置工作前

2、后均应洗手,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感染性敷料应放在黄色防渗漏的污物袋内及时焚烧处理。七、发现感染性疾病暴发、流行时,及时报告当地卫生局,并采取有效消毒措施。消毒制度篇21、建立健全室内外环境清扫制度,每一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2、幼儿玩教具要坚持清洁,每周清洗消毒一次。3、经常坚持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备有防蚊蝇、防暑、取暖设备,活动室每周用84消毒液消毒。4、室内桌椅、楼梯、扶手、护栏、户外大型玩具定期清洗消毒。5、厕所清洁通风,每日打扫并消毒。6、幼儿一巾一杯,定期清洗消毒。7、幼儿饭前便后须用流水洗手,饭后漱口。8、保护幼儿视力,室内注意采光。

3、9、教师及食堂工作人员要坚持仪表整洁,饭前便后要用肥皂洗手。10、幼儿及工作人员患传染病立即隔离治疗。所在班级活动室、卧室必须彻底消毒。患者待隔离期满痊愈后,经医生证明方可回班。11、对患传染病的幼儿所在班级与传染病患者接触过的幼儿进行检疫,检疫期间受检疫班不收新幼儿,不参加团体活动。检疫期满无续发患儿方可解除隔离。12、幼儿离园一个月以上回到时,需查肝功及乙肝系列,合格方可回班,工作人员及幼儿家中发现传染病人,应及时报告医务室,采取必要措施做好各项卫生消毒登记。消毒制度篇3为规范餐饮服务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工作,保障学生餐饮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4、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管理制度。一、设置专用的'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区域(或专间)及设备,清洗消毒设备设施的大小和数量应能满足需要。二、餐饮具清洗消毒水池应专用,与食品原料、清洁用具及接触非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容器清洗水池分开。采用化学消毒的,至少设有3个专用水池。各类水池应以明显标识标明其用途。三、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餐饮具使用前应洗净并消毒,不得使用未经清洗、消毒的餐饮具。不得重复使用一次性餐饮具。四、餐饮具做到当餐回收,当餐清洗消毒,不得隔顿、隔夜。五、餐饮具应首选热力方法进行消毒,严格按照“除残渣、碱水(或洗涤剂)刷、清水冲、热力消、保洁”的顺序操作。使用化学药物消毒的严格

5、按照除残渣、碱水(或洗涤剂)刷、清水冲、药物泡、清水冲、保洁的顺序操作,并注意要彻底清洗干净,防止药物残留。六、消毒后的餐饮具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无泡沫、无不溶性附着物,贴合GB1493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七、消毒后的餐饮具及时放入保洁柜密闭保存备用。盛放消毒餐饮具的保洁柜要有明显标记,保洁柜应当定期清洗,坚持洁净。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饮具要分开存放,保洁柜内不得存放其他物品。消毒制度篇4一、根据食品卫生法第八条规定,餐具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应设兼职消毒员,负责餐具的洗涤、消毒。二、从事餐具消毒的人员,必须坚持个人卫生,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不合格者不得从事餐具消毒工作。三

6、、餐具根据不一样消毒方法,应按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四、餐具的洗涤池与消毒池应分开,并有明显的标记和足够的容积,不得一池混用或一池多用。池子内,外壁要完整、光洁,下水道通畅。污物要有盛装容器,并加盖,当日清除。五、消毒剂的使用量,作用时间,应根据所用消毒剂的性能和要求浓度进行配制和操作。使用含氯浓度必须在100200毫克升,坚持35分钟。六、消毒柜应无油垢、霉斑、异味。七、经热力消毒后的餐具,感官检查到达光、洁、涩干。药物消毒后的餐具,感官检查到达光洁、无味。消毒后的餐具应置于保洁柜或其他保洁容器中,避免污染,坚持清洁。八、消毒人员应严格按操作程序进行消毒,并理解监督部门检查和监督。消毒制度篇5

7、为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做好学校传染病发生后的消毒工作,防止学校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和蔓延,特制订消毒制度。一、消毒时间每一天放晚学后,消毒人员对学校重点部位进行消毒。持续一周。二、消毒范围学校所有教室(地面、桌椅、门扶手等)、走廊、宿舍、厕所以及手能够触摸的地方都要进行彻底消毒。三、消毒药品浓度配置、使用1:100的84消毒液或用二氯异氰尿酸钠每20克(1小袋)兑8000毫升水(浓度为0、05%)。四、消毒方式方法放晚学后消毒员对地面、桌椅、门扶手先用消毒液进行第一遍擦拭,第二天早晨学生到校前再用清水进行第二遍擦拭。五、消毒员设置学校指派专人负责每一天消毒工作。学校分管领导监督、指导消毒员消毒工作

8、。六、消毒员要每一天将消毒情景填入学校消毒情景登记表。消毒制度篇6餐具清洗消毒制度1、餐具、菜具、熟食容器等餐后应立即清洗消毒,做到使用一次,清洗消毒一次。2、负责餐具消毒工作的专职人员应身体健康、工作认真。3、餐具清洗消毒必须严格按规定的程序操作。热力消毒程序:一刮、二洗、三冲、四消毒、五保洁;药物消毒程序:一刮、二洗、三消毒、四冲、五保洁。4、餐具消毒应做到下列要求:热力消毒:煮沸蒸汽100蒸30分钟。远红外120度,1520分钟。药物消毒:有效氯浓度250PPM,消毒时间5分钟。5、消毒完毕的餐具、茶具等应立即放于清洁的橱、柜内保洁,防止再污染。6、厨房内使用的食品容器、用具,必须在指定

9、的容器洗刷槽内洗刷,洗刷后置于指定的消毒器内进行消毒,未经清洗消毒的容器、用具不得使用。食品原料采购登记制度食堂的原料采购是保证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环节。为了保证食品卫生安全,按照食品卫生法的规定,特制定食堂原料采购登记制度:一、为保证食品卫生安全,食堂采购人员采购原辅料时,必须定点采购食品。二、不采购不贴合食品卫生标准的食品和原料。三、不采购无卫生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供应的食品及原材料。四、采购农贸市场的食品及原材料应当新鲜,价格合理,并按每一天食谱所定数量合理采购,严禁购买病死畜禽等动物食品。五、采购食品,必须向食品经营者索取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和食品检验合格证复印件,有的食品要有QS标志

10、(质量安全认证)。六、食品采购回来,要有二人以上的人验收,每次采购食品原料必须逐一登记。包括日期、品名、数量、质量、购买地、出售人姓名等。七、凡无人验收或无验收记录,均视为不贴合卫生标准的食品,食堂不得加工、使用。八、食堂负责人对每次采购的食品原料必须严格验收把关,不贴合要求的一律不进食堂。消毒制度篇71、设立独立的餐饮具洗刷消毒室或专用区域,消毒间内配备消毒、洗刷保洁设备。2、洗刷消毒员必须熟练掌握洗刷消毒程序和消毒方法。严格按照“除残渣碱水洗清水冲热力消保洁”的顺序操作。药物消毒增加一道清水冲程序。3、每餐收回的餐饮具、用具,立即进行清洗消毒,不隔餐隔夜。4、清洗餐饮具、用具用的洗涤剂、消

11、毒具必须贴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要求,餐具消毒前必须清洗干净,消毒后的餐饮具表面光洁、无油渍、异味、泡沫、不溶性附作物,及时放入保洁柜密闭保存备用。5、重复使用的餐具必须先用清水洗刷,去除残渣,进而用清洗剂清洗,用清水冲洗过后,再进行消毒。(1)煮沸消毒:将洗好的餐具放入100的水中煮沸10分钟。(2)红外线消毒:将洗好的餐具放入消毒柜内,温度坚持100,消毒时间不少于15分钟。(3)药物消毒:对不宜用热力消毒的餐具应使用消毒液进行消毒。消毒液的浓度和消毒时间必须严格按消毒液的使用说明进行。6、定期清扫室内环境卫生,坚持清洁。消毒制度篇8幼儿园卫生消毒制度及措施为了幼儿身体健康,根据国家卫生部颁

12、发的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要求,幼儿园特制定以下消毒卫生制度:一、坚持室内空气流通,每一天开窗通风两次,每次不少于20分钟,幼儿教室、寝室、活动室每一天用紫外线灯消毒两次,每次35分钟,紫外线灯每周擦一次浮尘,以免影响消毒效果。二、口杯消毒。每日早晚用流水清洗口杯,消毒柜每日消毒一次40分钟。三、加强幼儿一日生活管理,坚持幼儿个人的清洁卫生,饭前、便后洗手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四、幼儿用餐桌子、三餐擦嘴毛巾每餐一消毒,擦手毛巾每日消毒一次,用包含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五、桌椅、床头、门把手、水龙头、楼梯扶手消毒。每日用包含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擦洗一次。六、幼儿寝室、活动室

13、、厕所地面随时清扫。每日用包含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拖把擦洗消毒一次。七、玩具消毒。幼儿玩具每周用包含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一次30分钟,并晒干。八、厕所要清洁通风,随时清扫,做到无异味,每日用包含效氯500mgL的消毒液冲洗、浸泡消毒一次。九、床上用品消毒。被套每月清洗、消毒一次,床单、枕套每月两次。被子、床单、枕头每周爆晒一次,时间不少于2小时。十、工作人员要坚持仪表整洁,要勤洗澡,勤剪指甲。给幼儿开饭前要用肥皂洗手。十一、如遇传染病毒传播时期等特殊情景,将另行通知加强卫生消毒工作。消毒制度篇9(一)严格把握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二)医务人员应着装整齐,不戴戒指、手镯,不留指甲,不涂

14、指甲油。(三)接触病人前后要洗手,擦手毛巾每日更换,接触特殊感染或传染病人后要用消毒液浸泡双手。(四)注射时做到一人一针一带一垫一擦手。(五)经常开门开窗通风,坚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治疗室空气每日消毒1次,各种操作台面每日消毒液擦拭1次,受到病原菌污染时随时消毒。地面湿式清扫,每日消毒液拖地1次,受到病原菌污染时随时消毒。体温计在清洁的基础上用消毒液浸泡,凉开水冲净擦干备用。血压计袖带坚持清洁,有污染时随时用消毒液浸泡,清洗晾干备用。听诊器用75%酒精擦拭。(六)注射器、输液器用后毁型分类装箱送固定回收点龙首西北社区卫生服务站安全管理制度(一)社区卫生服务站员工必须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

15、”的观念,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二)药品管理人员要严格依照规范管理和使用药品,站长要严格把关,定期检查,作好记录。(三)医务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做好自我防护,防止自我损害的发生。(四)严格执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各项防火措施。(五)搞好内部水、电管理,落实专人负责。做好值班和防盗工作。(六)严格计算机管理制度,专机专用,安装杀毒软件并定期更新。(七)按规定要求进行医疗固体废物处置,防止外流造成污染。消毒制度篇10酒店消毒卫生制度一、做好个人“五勤卫生”勤洗澡、勤理发、勤换衣服、勤剪指甲、勤洗手。二、认真做到餐具、茶具、饮具的消毒操作程序:1、案板每一天清洗消毒一次;刀具每一天沸煮一次;冰

16、箱每一天清洗一次,十天用热碱水冲洗消毒一次。2、熟食应做到“专人、专室、专工具、专消毒、专冷藏”,紫外线每餐消毒强度不低于70微瓦。3、严格执行“一洗、二消、三冲、四保洁”的程序。洗用4050的温水加碱(或清洗剂)刷洗;清用清水侵泡或冲洗余污和碱液;消毒A物理消毒:一般可用蒸汽或100的沸水消毒,时间应当在15分钟以上;B化学消毒:a可用高锰酸钾撒入冷水中,浓度为10002000,水溶液呈樱红色即可,浸泡不少于5分钟;b新洁尔灭,用10002000的水溶液,侵泡时间510分钟;cTC101消毒剂,每公斤水放入TC101两片,侵泡15分钟;d84消毒液,器皿、果菜及除残留农药消毒,按1:200侵

17、泡1030分钟(即一瓶盖原液加3kg水)。公共卫生设施消毒按1:50喷雾擦洗1030分钟。传染病患者污染物消毒按1:50侵泡60分钟。冰箱、电话、浴缸、消毒除臭,按1:250作用1030分钟;C电子消毒柜消毒:a热力消毒为80,时间为12分钟。b臭氧消毒为2030分钟;保洁经消毒后的餐具、茶具、饮具必须由专人保洁,防止交叉感染,不能除指渍印。4、香巾卫生:A香巾用过一次要用洗涤剂洗净,用蒸或煮消毒后洒上数滴香水;B每条香巾使用110次后即不再使用,以免宾客感到陈旧和不卫生。三、严格执行一客一消毒制度1、餐厅台布、餐布、口布、香巾、餐具、茶具、饮具等;2、客房卧具、五大巾、茶具等;3、茶楼各部位

18、的茶具、饮具等。四、对客房卫生间、公共卫生间必须坚持一日一消毒和随时保洁。五、环境卫生及阴阳沟每年定期消毒撒药。六、所有的卧具、布草、工装洗涤后,34次均要用高温消七、对违反以上制度的部门和个人,严格按员工手册处理。消毒制度篇11一、学校环境卫生及消毒制度。1、学校各班级教室每日由值日生打扫卫生,办公室每天安排工作人员值日,学校每周进行一次大扫除。办公室和教室每天要有充足时间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2、学校定期喷洒消毒液或石灰水进行喷雾消毒,防止病菌的滋生和传染。(总务处负责)3、各班清洁卫生打扫学生每天负责进行公共环境卫生打扫,定期做好灭“四害”工作。4、各班饮水机每天由专人进行保洁工作

19、,由供水部门进行定期消毒工作。5、如发现校外、社区有类似“非典”、“禽流感”、“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病例,全校各部门按照“防非”、防治“禽流感”时期学校消毒制度进行责任区内的消毒工作。6、如发现班内有类似“流感”、“禽流感”、“手、足、口病”的现象,则班主任应及时做好监控和上报工作,并做好相应的消毒措施。7、星期三为学校清洁卫生大扫除时间(包括消毒)。二、个人卫生、消毒制度。1、饮水必须自带独用茶杯,不喝生水、凉水,不吃生菜、凉菜。2、学生应做到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勤剪指甲,饭前便后要洗手,防止病从口入;日常生活中要勤洗澡、勤换衣服,保持清洁卫生。3、洗手设施要放置消毒肥皂。(总务处负

20、责)三、厨房卫生消毒制度。1、为加强学校饮食安全,防止病从口入,对食堂的餐具、炊具、室内设施作如下规定:2、食堂对炊具、餐具,坚持每次用餐后,用消毒水清洗。每天对餐具用开水蒸煮1020分钟。对消毒后的炊具要有保洁措施。3、采购回来的肉、菜一定要洗干净。菜要洗3次,做到无杂物;食物要煮熟,坚持不出不卫生食品。4、炊事用具要经常保持清洁,每餐要清洁干净,每天用消毒水抹熟食柜。5、食品过夜要加盖放好,厨房人员分饭要坚持戴口罩。6、生熟食物严格分开,盛放及使用不同的用具,盛放要加盖,防止蚊蝇等叮、爬及污染。7、每餐后对食堂的地板、水沟用漂白的粉消毒。消毒池不洗食品和污物,溲水桶应保持清洁,并加盖。8、

21、采购灭鼠、灭蚊、灭蝇的药物,加强除“四害”工作,清除有害生物的繁殖的场所。9、使用药物消毒时,必须使用经国家批准使用的药物,正确的配制使用,保证消毒有效。消毒制度篇12为了有效的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保证师生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贯彻预防为主的防病原则,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要求,制定本校通风消毒制度。一、加强教室、环境卫生的打扫和保洁,尤其是卫生死角的清理,消除病原的滋生地。二、做好病媒生物防治工作。三、教室的通风和消毒一样,是防止传染病发生的重要措施,各班要安排专人,做好教室的通风工作和消毒工作,杀灭病原菌,从根本上杜绝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并做好消毒记录。四、教室应在每节课后开窗通风,每天

22、保持通风2小时以上,其他教学用房每天开窗通风23次。五、楼道、厕所、教室、各功能室、办公室等公共场所的消毒工作由总务处安排专人负责,每天下午师生离校后进行全面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六、班级每天要对班级内的公共设施进行全面擦拭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七、使用药物消毒时,必须使用经国家批准使用的药物,正确的配制使用,确保消毒效果。消毒制度篇13消毒隔离制度1、医务人员上班时间要衣帽整齐,下班就餐,开会时应脱去工作服,进行前戴口罩。工作服及口罩要定期清洗、更换,保持清洁。2、诊疗,护理操作诊疗、换药、处置工作前后均应洗手,必要时手消毒,无菌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3、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

23、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感染症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械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4、各种医疗用具,使用后均须消毒后备用。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的管道、早产儿暖箱的湿化器等器材,必须每日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湿化液应用灭菌水,药杯、餐具必须消毒后再用。5、患者的安置原则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6、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可消毒。7、病人衣服、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12次,枕

24、芯、棉褥、床垫定期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下来的衣物。8、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位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9、治疗室、换药室、配餐室、病室、厕所等应分别设置专用拖布,标记明确,分开凉干,定期消毒。10、对感染性疾病患者及其用物按感染性疾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和处理措施。11、传染病人应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准互串病房和随意外出,到他科诊疗时,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门诊病人应在指定地点就诊。12、护理部、院感科、各科院感控制小组成员,定期或不定期对消毒隔离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

25、题及时解决,对重大问题提交院感委员会研究解决。治疗室、换药室、处置室消毒隔离制度1、室内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志清楚,有流动水洗手设施。2、进入室内时应衣帽整洁,带口罩,操作前洗手,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3、器械物品放在固定位置,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防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4、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5、各种药品分类放置,标签明显,字迹清楚,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名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6、碘酊、碘伏、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无菌敷料罐应每天更换并灭菌;置与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7、治

26、疗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入病室的治疗车、换药车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8、坚持每日清洁、消毒制度。室内每天空气消毒两次,有记录。每做完一项处置,要随时清理,地面湿式清扫,清洁用具要专用,除工作人员及治疗病人外,其他人员不许在室内逗留。消毒制度篇14产房消毒隔离制度1、产房非限制区、半限制区、限制区划分明确,标志明显。2、所有人员进入产房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口罩及换鞋。3、一般产妇根据标准预防的原则实施消毒隔离,保护产妇和工作人员的安全。4、对感染症产妇或疑似感染症的产妇,应隔离待产、分娩,按隔离技术规程护理和助产。所有物品严格按消毒灭菌要求单独处理;用过的一次性用品

27、及胎盘必须放入黄色污物袋内密闭运送,无害化处理,房间应严格进行终末消毒处理。5、产房所用物品,应按规定定期消毒,每月做细菌监测,保留监测结果。ICU消毒隔离制度1、工作人员进入ICU应换专用工作服,换鞋,戴帽子、口罩、洗手,患有感染性疾病者不得进入。2、病人的安置应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诊疗活动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控制交叉感染。3、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日用消毒液拖地两次,对室内空气应定期进行消毒监测。4、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认真洗手或手消毒,必要时带手套。5、注意病人各种留置管路的观察,局部护理与消毒,加强医院感染监测。6、加强抗感染药物应用的管理,防止病人发

28、生菌群失调,加强细菌耐药性的监测。7、加强对各种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及病人用物的消毒与管理。8、严格探视制度,限制探视人数;探视者应更衣、换鞋、戴帽子、口罩,与病人接触前要洗手。9、对特殊感染或高度耐药菌感染的病人,严格消毒隔离措施。新生儿病房消毒隔离制度1、工作人员入室前应严格洗手,消毒、更衣。患有皮肤化脓及其他传染病的工作人员不得入内。2、室内保持安静、整洁,工作人员做到四轻,病室应定期通风、换气、消毒,湿式擦拭物体表面及地面,洁具专用,每月做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细菌监测并记录结果。3、各种医疗用具用后必须消毒,新生儿用具每日消毒,每月食具细菌监测一次。4、严格探视制度,探视者应着

29、清洁服装,洗手后方可接触婴儿。在感染性疾病流行期间,禁止探视。5、新生儿出院后,其床单元、保温箱等,应彻底清洁、消毒。消毒制度篇15检验科消毒隔离制度1、工作人员上班时间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带口罩,手套。2、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对每位病人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4、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使用后的废弃物品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5、各种器具应及时消毒、清洗;各种废弃标本应分类处理

30、。6、报告单应消毒后发放。7、检验人员结束操作后应及时洗手,毛巾专用,每天消毒。8、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对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常规消毒。在进行各种检验时,应避免污染;在进行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进行消毒,遇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时,应立即处理,防止扩散,并视污染情况向上级报告。洗衣房消毒隔离制度1、洗涤区、压熨、折叠区、清洁衣物存放区布局合理,洁污分开,通风良好。物流由污到洁,顺行通过,不得逆流。2、指定地点收集污物,避免在病房清点,专车、专线运输。运送车辆洁污分开,每日清洗消毒。3、认真执行衣物清洗的规章制度,分类清洗。被血液、体液污染的衣物应单独消毒、清洗。消毒采用含氯消毒剂

31、,消毒时间不少于30分钟;消毒一般物品有效氯含量500mg/L,消毒污染物品有效氯含量500mg/L,煮沸消毒为2030分钟。洗涤剂的洗涤时间为1小时。传染病污染的衣物,封闭运输,先消毒后清洗。4、清洁被服专区存放。5、工作环境保持卫生,每日清洁消毒,每周大扫除。6、工作人员作好个人防护,每日洗澡更衣,接触污物后洗手。消毒制度篇16一、医务人员洗手的方法采用流动水洗手,使双手充分浸湿;取适量肥皂或者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

32、,交换进行;(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4)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5)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6)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7)7、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掌心对掌心搓揉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搓揉手指交叉,掌心对掌心搓揉双手互握搓揉手指拇指在掌中搓揉指尖在掌心中搓揉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二、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当洗手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

33、敷料之后;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注意事项】1、洗手时应当彻底清洗容易污染微生物的部位,如指甲、指尖、指甲缝、指关节及配戴饰物的部位等。2、洗手使用皂液、在更换皂液时,应当在清洁取液器后,重新更换皂液或者最好使用一次性包装的皂液。禁止将皂液直接添加到未使用完的取液器中。如使用固体肥皂,应保持肥皂干燥,盛装肥皂的容器保持清洁。3、手洗净后应用一次性纸巾、干净的小毛巾擦干双手,或用干手器干燥双手,小毛巾应一用一消毒。4、手无可见污染物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三、医务人员在

34、下列情况下应当进行手消毒检查、治疗、护理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之前;出入隔离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烧伤病房、新生儿重症病房和传染病病房等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前后;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双手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人污物之后;需双手保持较长时间抗菌活性时。四、医务人员手消毒的方法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严格按照洗手的揉搓步骤进行揉搓;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使双手达到消毒目的。【注意事项】1、手被感染性物质污染以及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病人污染物之后,应当先用流动水冲净,然后使用

35、手消毒剂消毒双手。2、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应当戴无菌手套,戴手套前后应当洗手。一次性无菌手套不得重复使用。五、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不同环境下工作的医务人员,手卫生应达到如下要求:1、类和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类和类区域包括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普通手术室、产房、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洁净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等。2、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类区域包括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及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等。3、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类区域包括感染性疾病科、传染病科及病房。4、各区域工作的医务人员的手,均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36、六、手卫生设施和用品的配备1、处置室、换药室、病房等应设有流动洗手设施,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室等重点部门应当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2、用于洗手的肥皂或者皂液应当置于洁净的容器内,容器应当定期清洁和消毒,使用的固体肥皂应保持干燥。提倡使用皂液。如使用固体肥皂,应保持肥皂干燥,盛装肥皂的容器保持清洁。3、洗手后的干手物品或者设施应当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可使用一次性纸巾、干净的小毛巾擦干双手,或用干手器干燥双手。小毛巾应一用一消毒。消毒制度篇17导管室消毒隔离制度在执行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的基础上,做好以下工作:1。如果导管为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不得重复使用。2。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的产品,

37、说明书未界定一次性使用的导管,应按去污染、清洗、灭菌的程序进行处理3。传染病人用过的导管不得重复使用。门、急诊消毒隔离制度门、急诊治疗室、换药室、观察室、ICU、手术室应执行相关部分的消毒隔离制度外,做好以下几方面:1。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应到指定隔离诊室疹治,并及时消毒。2。建立健全日常清洁、消毒制度,病人呕吐物、排泄物要及时消毒处理。3。医务人员的手要随时流水清洗和消毒。4。急症抢救室及平车、轮椅、诊察床等应每日定时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及时消毒处理。5。急诊抢救器材应在消毒、灭菌的有效期内使用,一用一消毒或灭菌。输血科消毒隔离制度1、布局合理,区域划分明确,

38、应有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血液储存、发放处、成份室、采血室和输血治疗室设在清洁区,血液检验和处置室应设在污染区,办公室设在半污染区。2、管理要求:1)进入输血科的血液及试剂必须有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许可证。2)必须严格按卫生部颁发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的程序进行管理和操作。3)储血冰箱应每周进行清洁和消毒,防止污染。每月对冰箱的内壁进行生物学监测,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和霉菌。5)工作人员上岗前应注射乙肝疫苗,定期检查乙肝病毒抗体水平。接触血液必须戴手套,脱手套后洗手。一旦发生体表污染或锐器刺伤,应及时处理。6)废弃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

39、品、废血和血液污染物必须分类收集后集中处理。消毒制度篇18感染性疾病科消毒隔离制度1、医务人员上班时间根据工作流程穿戴隔离衣、防护用品,只能在限定的区域操作,不能随意违规走动。2、诊查不同病种的病人间应严格洗手或手消毒,必要时带手套。3、不同感染症病人应分开安置,挂隔离标志,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教育病人在限定的区域内活动,不互串病房,食品、物品不混用。4、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械及用品要先消毒,后清洗,再根据要求消毒或灭菌。5、每日按常规做好病室的空气、物体表面及地面的消毒工作,病人出院后严格终末消毒。6、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病房污水经消毒后排放,固体污物防入双层感染性污物袋,封闭后送焚烧炉焚烧

40、。7、严格探视陪伴制度,减少探视、陪伴人员,并做好安全教育和防护措施。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1、手术室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各区域间标志明确,符合功能流程。2、进入手术室要换工作衣,戴帽子、口罩、换鞋,外出时必须更换外出衣及外出鞋。3、手术器具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能压力蒸气灭菌的应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不耐热物品如:各种导管、精密仪器、人工移植物等可选用低温灭菌法。4、麻醉用具应定期清洁、消毒,接触病人的用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严格遵守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规定。5、洗手刷应一用一灭菌。6、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7、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必须

41、湿式清洁,每周固定卫生日。8、严格控制参观人员,手术间尽量减少流动人员,减少手术间开关门的次数。9、隔离病人手术通知单上注明感染情况,严格隔离管理,术后器械及物品双消毒,标本按隔离要求处理,手术间严格终末消毒。10、手术废弃物品放入黄色垃圾袋内,封闭运送,无害化处理。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1、布局合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三区划分清楚,路线及人流、物流由污到洁,强制通过,不得逆行。2、根据各房间的功能、大小等特点,选用有效的消毒方法,确定消毒时间,同时要做好消毒效果的监测。3、无菌区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规则,室内门窗及无菌柜要洁净无尘,每天上班后用含氯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和地面,然后空气消毒,定

42、期做空气培养,记录监测结果。4、灭菌合格物品应有明显的灭菌标志和日期,专室专柜存放,在有效期内使用。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拆除外包装后,方可移入无菌物品存放间。5、下收下送车辆,洁污分开,每日清洗消毒,分区存放。6、洗涤间工作完毕后,将洗涤池内外刷洗干净,清理滤水杂物,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池内外,地面及近地墙面。7、各区域清洁用具应区分,用后消毒处理后备用。消毒制度篇19为了有效的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保证师生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贯彻预防为主的防病原则,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要求,制定第一初级中学通风消毒制度。一、学校环境卫生消毒制度:1、加强教室、环境卫生的打扫和保洁,尤其是卫生死角的清理,

43、消除病原的滋生地。2、做好病媒生物防治工作。3、实践证明,教室的通风和消毒一样,是防止传染病发生的重要措施,各班要安排专人,做好教室的通风工作和消毒工作,杀灭病原菌,从根本上杜绝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并做好消毒记录。4、教室应在每节课后开窗通风,每天保持通风2小时以上,其他教学用房每天开窗通风23次。5、楼道、厕所、备课室等公共场所的消毒工作由总务处安排专人每周两次进行。6、班级每星期一次用喷雾消毒剂,喷洒教室,进行对教室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二、个人卫生要求:1、学生应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2、学生饮水必须自带水杯。3、保持居住房间的通风换气。4、避免和来自疫区的人员来往,如要接触,应做好

44、个人防护措施(戴口罩),尽量缩短接触时间,不要直接面对,并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在接触后及时做好必要的消毒工作(医用酒精擦拭)。5、咳嗽和打喷嚏时不要正对别人。应使用纸巾保护遮掩口鼻。消毒制度篇20为切实作好我校传染病防治工作,把传染病防治工作落到实处,做好消毒工作,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1、各教室、办公室以及楼道等,每天安排卫生值日,每周大扫除。每天按时(或按实际需要)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安排固定的消毒通风人员,按时消毒通风,并做好消毒通风记录。2、校园公共环境(功能室、垃圾池、厕所等),责任人每周用消毒液消毒一次,防控小组进行监督检查。3、各班要勤打扫卫生,保持室内整洁、清净,

45、不要随地吐痰,以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4、加强学校饮食安全,防止病从口入。5空气:开窗通风,课间10分钟定时,定人开窗。班级每星期一次用喷雾消毒剂,喷洒教室,进行对教室消毒。6体温表用3%碘伏浸泡30分钟,取出后,放入7。5%酒精备用。(稀释液再每天调换)。7发现疑似病人:需给体温在38摄氏度以上病人戴口罩,由学校、卫生老师急送医院就诊。消毒制度篇21在没有明显传染源存在时,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场所、工作台、物品、空气进行预防性消毒。所使用的消毒剂必符合要求,并在有效期限内使用。一、环境消毒:每天开诊前后应做好室内清洁卫生,对桌面、墙壁和地板进行消毒,地板湿式打扫,遇污染时即刻清洁消毒。二

46、、空气消毒:开诊前后应启用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每次照射3060分钟,每次消毒必须有记录,紫外线灯管每23周用酒精保洁一次,照射强度<70duw/cm2应更换。三、棉球消毒:棉球(或棉签)经高压消毒后方可使用。四、器材消毒(如持物钳镊、温度计、压舌板)用3新洁尔灭或75%酒精或其它消毒溶液浸泡,每星期更换一次。五、诊床、诊桌:铺设消毒台布,台布每星期换洗更换1次。六、注射器材管理与使用:有采购验收记录,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应严格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使用后必须毁形、消毒、焚烧(或深埋),处理应记录备查。七、医疗废物处理:有医疗废物专用容器并分类存放,废物应无害化处理,不得与生活垃圾混放。八、

47、注射消毒:注射部分皮肤用2%碘酊棉签(球)从里到外呈螺旋形涂擦(直径5cm),后用75%酒精棉签(球)以同样方法脱碘,待干后方可注射(皮试、预防接种不用碘酊)。九、工作人员:穿戴工作衣帽口罩,勤剪指甲,勤消毒洗手。消毒制度篇22清洁范围以及注意事项:1。目的:保持整个医院清洁、优美、舒适的工作环境,辅助控制病源传播速度工作,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环境。2。各清洁组负责医院环境的清洁工作,每个医院员工有义务保持环境的清洁。医院职工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2。1清除肉眼可见的积灰、斑点、污垢、油渍、垃圾等,用消毒剂对部分所清洁的物品进行消毒。2。2在清洁工作的同时,发现室内建筑、设施有所损坏,应及时报告有关人员。2。3根据不同要求,处理生活垃圾、污染垃圾及其它垃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汇报体会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