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中考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4简单机械课件.pptx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16415324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PPTX 页数:47 大小:6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赢在中考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4简单机械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赢在中考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4简单机械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赢在中考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4简单机械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赢在中考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4简单机械课件.pptx(4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2020年中考物理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一轮复习讲练测第一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一分。1复习目标杠杆的基本概念;滑轮的概念;斜面的简单应用与计算。画杠杆示意图;分析杠杆类型;进行滑轮组的常规计算。杠杆平衡条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滑轮组的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实验探究;有用功、总功和机械效率的计算。:生活中常用杠杆。第二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一分。2一:杠杆1.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这根硬棒就叫杠杆。(1)“硬棒”泛指有一定长度的,在外力作用下不变形的物体。(2)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任何形状的。2.杠杆的七要素:(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2、用字母“O”表示。它可能在棒的某一端,也可能在棒的中间,在杠杆转动时,支点是相对固定;(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动力,用“F1”表示;(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阻力,用“F2”表示;(4)动力作用点:动力在杠杆上的作用点;(5)阻力作用点:阻力在杠杆上的作用点;(6)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1”表示;(7)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2”表示。第三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一分。2一:杠杆注意:无论动力还是阻力,都是作用在杠杆上的力,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正好相反。一般情况下,把人施加给杠杆的力或使杠杆按照人的意愿转动的力叫做动力,而把阻碍杠杆按照需要方向转

3、动的力叫阻力。力臂是点到线的距离,而不是支点到力的的距离。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的,其力臂为零,对杠杆的转动不起作用。3.杠杆示意图的画法:(1)根据题意先确定支点O;(2)确定动力和阻力并用虚线将其作用线延长;(3)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画垂线,并用l1和l2分别表示动力臂和阻力臂;第四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一分。2一:杠杆第一步:先确定支点,即杠杆绕着某点转动,用字母“O”表示。第二步:确定动力和阻力。人的愿望是将石头翘起,则人应向下用力,画出此力即为动力用“F1”表示。这个力F1作用效果是使杠杆逆时针转动。而阻力的作用效果恰好与动力作用效果相反,在阻力的作用下杠杆应朝着顺时针方向转动,则

4、阻力是石头施加给杠杆的,方向向下,用“F2”表示。第三步: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将力的作用线正向或反向延长,由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并标明相应的“l1”“l2”, “l1”“l2”分别表示动力臂和阻力臂。第五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一分。2一:杠杆4.杠杆的平衡条件(1)杠杆的平衡: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静止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2)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1)首先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这样就可以由杠杆上的刻度直接读出力臂实物大小了。由此,只有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我们才能够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因此本实验要求杠杆在水平位置

5、平衡。2)在实验过程中绝不能再调节螺母。因为实验过程中再调节平衡螺母,就会破坏原有的平衡。(3)杠杆的平衡条件:,或F1l1=F2l2。第六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一分。2一:杠杆5.杠杆的应用(1)省力杠杆:动力臂l1阻力臂l2,则平衡时F1F2,这种杠杆使用时可省力(即用较小的动力就可以克服较大的阻力),但却费了距离(即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大于阻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并且比不使用杠杆,力直接作用在物体上移动的距离大)。(2)费力杠杆:动力臂l1阻力臂l2,则平衡时F1F2,这种杠杆叫做费力杠杆。使用费力杠杆时虽然费了力(动力大于阻力),但却省距离(可使动力作用点比阻力作用点少移动距离)

6、。(3)等臂杠杆:动力臂l1=阻力臂l2,则平衡时F1=F2,这种杠杆叫做等臂杠杆。使用这种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即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时不存在的。第七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一分。2二:滑轮1.滑轮定义:周边有槽,中心有一转动的轮子叫滑轮。因为滑轮可以连续旋转,因此可看作是能够连续旋转的杠杆,仍可以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分析。根据使用情况不同,滑轮可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2.定滑轮(1)定义:工作时,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2)实质:是个等臂杠杆。轴心O点固定不动为支点,其动力臂和阻力臂都等于圆的半径r,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因为重物匀速上升时不省力。(3)

7、特点:不省力,但可改变力的方向。所谓“改变力的方向”是指我们施加某一方向的力能得到一个与该力方向不同的力。第八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一分。2二:滑轮(4)动力移动的距离与重物移动的距离相等。对于定滑轮来说,无论朝哪个方向用力,定滑轮都是一个等臂杠杆,所用拉力都等于物体的重力G。(不计绳重和摩擦)3.动滑轮(1)定义:工作时,轴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2)实质:是一个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3)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4)动力移动的距离是重物移动距离的2倍。对于动滑轮来说:1)动滑轮在移动的过程中,支点也在不停地移动;2)动滑轮省一半力的条件是:动滑轮与重物一起

8、匀速移动,动力F1的方向与并排绳子平行,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和摩擦。第九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一分。2二:滑轮4.滑轮组(1)定义: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匹配而成。(2)特点:可以,也可以改变力的。使用滑轮组时,有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即 (条件:不计动滑轮、绳重和摩擦)。注意:如果不忽略动滑轮的重量则: 。(3)动力移动的距离S和重物移动的距离h的关系是: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n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移动的距离就是物体移动距离的n倍,即S=nh。(4)绳子端的速度与物体上升的速度关系: 。5.斜面是一种可以省力的简单机械,但却费。6.当斜面高度h一定时

9、,斜面L越长,越省力(即F越小);当斜面长L相同时,斜面高h越小,越省力(即F越小);当斜面L越长,斜面高h越小时,越省力(即F越小)。滑物GGnF1物GnF1物绳nVV第十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一分。2三:机械效率.有用功:对机械、活动有用的功。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W总W额=W总;斜面:W有用= Gh。2.额外功:并非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公式:W额= W总W有用=G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斜面: W额=fL。3.总功: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公式: W总=W有用W额=FS= W有用;斜面:W总= fL+Gh=FL。4.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机械

10、效率计算公式: 。 %100总有用WW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一分。2三:机械效率5.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计滑轮重以及摩擦时)(1)滑轮组(竖直方向提升物体): (G为物重,h为物体提升高度,F为拉力,S为绳子自由端走的距离)。 (2)滑轮组(水平方向拉动物体): (f为摩擦力,l为物体移动距离,F为拉力,S为绳子自由端走的距离)。 6.斜面的机械效率: (h为斜面高,S为斜面长,G为物重,F为沿斜面对物体的拉力)。FSGhFSflFSGh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一分。3考点一:杠杆1.(2019天津)如图是用撬棒撬石头的情景,下图中关于该撬棒使用时的杠杆示意图正确的是

11、(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一分。3考点一:杠杆【点睛】知道动力的方向,根据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的效果相反可确定阻力的方向;力臂是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考查学生对力臂的画法掌握情况,明确力臂的定义是作图的关键。【解析】用撬棒撬石头时,动力为人对撬棒施加的竖直向下的作用力F1,从支点O向动力F1的作用线作垂线段,即为动力臂l1;阻力是石头对撬棒的作用力F2,方向竖直向下,反向延长F2,从支点O向阻力F2的作用线作垂线段,即为阻力臂l2;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一分。3考点一:杠杆2.(2019武威)如图所示是羊角锤的示意图,请画出用羊

12、角锤撬铁钉时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点睛】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当动力臂最大时,动力最小,即最省力。连接支点和力的作用点A即是最大动力臂,当作用力与之垂直时,作用力最小。求最小的力是常见的题型,关键是找到最大的动力臂,一般来说,支点与动力作用点的连线就是最大的动力臂。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一分。3考点一:杠杆【解析】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在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越长越省力;由图知,O为支点,A点离支点最远,则连接支点O和羊角锤的末端A即是最长的动力臂,过A点作垂直于动力臂向右的力F1。如下图所示。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一分。3考点一:杠杆3.(

13、2019武汉市武昌区中考一模)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1)实验前,小明同学发现实验装置处于如图甲所示的状态,使用时,首先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把图乙中A点的钩码取下,在A点用弹簧测力计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拉力F时,杠杆仍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丙,当拉力F向左倾斜时,要保持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拉力F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图丙中画出拉力F向左倾斜时,拉力F的力臂L;(3)小红同学采用了图丁的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当杠杆水平平衡时,与其他同学得出的正确的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可能的原

14、因是 。杠杆自身的重力对实验有影响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一分。3考点一:杠杆【点睛】(1)实验中为了便于测量力臂,消除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应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调节时,需将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一端;(2)当拉力F向右倾斜时,分析出力臂的变化结合杠杆的平衡条件判断力的变化;根据力臂的概念作图;(3)图丁中,支点位于动力和阻力的右侧,弹簧测力计不但提了钩码,而且还提了杠杆,杠杆的重力对杠杆转动产生了影响。此题是探究杠杆平衡实验,考查了杠杆的调平及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在利用平衡条件公式时,要注意分析力和对应的力臂。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一分。3考点一:杠杆【解析

15、】(1)图甲可知,杠杆的右端上翘,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便于测量力臂,并能消除杠杆自身重力的影响;(2)若拉力F向右倾斜时,此时F的力臂变短,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阻力和阻力臂一定,动力F的力臂变短,则动力F变大;在图丙中画出拉力F向左倾斜时,拉力F的力臂L,如图所示:(3)利用如图丁所示装置进行探究,杠杆的重心没有通过支点,杠杆的自重对杠杆平衡有影响。故答案为:(1)右;(2)变大;如上图;(3)杠杆自身的重力对实验有影响。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一分。3考点二:滑轮1.(2019岳阳)如图,动滑轮实质上是一个_(填“省力”或“费力”)杠杆,用6

16、0N的拉力将沙桶从地面提到9m高的楼上,拉力做的功是_J。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一分。3考点二:滑轮【点睛】(1)动滑轮实质上是一个动力臂等于2倍阻力臂的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为省力杠杆;(2)使用动滑轮,n=2,拉力端移动距离s=2h,利用W=Fs求拉力做的功。【解析】(1)动滑轮实质上是一个动力臂等于2倍阻力臂的省力杠杆;(2)使用动滑轮,n=2,拉力端移动距离s=2h=29m=18m, 拉力做的功: W=Fs=60N18m=1080J。答案为:省力;1080。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一分。3考点二:滑轮2.(2019河北)如图所示,重为G的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

17、,以v的速度匀速运动了s,已知物体在水平桌面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阻力为物重的n分之一,不计绳重、轮与轴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该滑轮组一定省力;B拉力的功率为2Fv;C额外功为 (2nFG)s;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一分。3考点二:滑轮【点睛】(1)由图可知,连接动滑轮绳子的股数n2,由于不计绳重、轮与轴间的摩擦,根据拉力F (f+G动)分析使用该滑轮组是否省力;(2)绳端移动的速度v绳nv,根据PFv绳求出拉力的功率;(3)先求出绳端移动的距离,克服摩擦阻力做功为有用功,拉力做功为总功,根据功的公式表示出有用功和总功,用总功减去有用功即为额外

18、功;(4)根据 求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一分。3考点二:滑轮【解析】A、由图可知,连接动滑轮绳子的股数n2,由于不计绳重、轮与轴间的摩擦,所以,绳端的拉力F (f+G动),由于f与G动的大小关系未知,所以无法比较F与f的大小关系,则使用该滑轮组不一定省力,故A错误;B、绳端移动的速度v绳nv2v,则拉力的功率:PFv绳2Fv,故B正确;C、由题意可知,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阻力f G;克服摩擦阻力做的功为有用功,则:W有fs Gs,绳端移动的距离:s绳ns2s,拉力F做的总功:W总Fs绳2Fs,则额外功:W额W总W有2Fs Gs (2nFG)s,故C正确;第二

19、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一分。3考点二:滑轮3.(2019海南)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时间t内,将重为G的货物匀速提升了h,人对绳子竖直向下的拉力恒为F。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F的功率为 ; B额外功为(2F-G)h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h的增大而增大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一分。3考点二:滑轮【点睛】(1)由图可知,连接动滑轮绳子的股数n,根据s=nh表示出绳端移动的距离,然后根据W总=Fs表示出拉力F做的功,最后利用 表示出拉力F的功率;(2)拉力做的有用功,额外功等于总功减去有用功;(3)根据 求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4)根据 可

20、判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提升的高度是否有关。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一分。3考点二:滑轮【解析】A、由图可知,连接动滑轮绳子的股数n=2,绳端移动的距离s=nh=2h,拉力F做的功:W总=Fs=2Fh,则拉力F的功率: ,故A正确;B、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Gh,则额外功:W额=W总-W有=2Fh-Gh=(2F-G)h,故B正确;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故C错误;D、根据 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提升的高度h无关,故D错误。故选AB。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一分。3考点三:机械效率1.(2019泸州)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竖直提升物体,不计一切摩擦和绳重。下列判断正

21、确的是( )。A.该滑轮组绳自由端拉力F的大小一定等于所提物体重力的三分之一;B.用该滑轮组提升不同的物体,物体越重,其机械效率越大;C.用该滑轮组分别提升水面下和水面上的同一物体,其机械效率相等;D.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滑轮组中的动滑轮重力变大,其机械效率变大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一分。3考点三:机械效率【点睛】(1)由图知,n=3,不计一切摩擦和绳重,拉力F=1/3(G+G轮);(2)不计一切摩擦和绳重,用该滑轮组提升不同的物体,= ;(3)用该滑轮组分别提升水面下和水面上的同一物体,好像滑轮组提升的物体重力不同,其机械效率不相等;(4)若只将滑轮组中的动滑轮重力变大,将同一

22、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其他条件相同),有用功相同、额外功增大、总功增大,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减小。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时拉力、机械效率的计算,注意利用好条件:不计一切摩擦和绳重。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一分。3考点三:机械效率【解析】A、由图知,n=3,不计一切摩擦和绳重, 所以拉力F的大小大于所提物体重力的三分之一,故A错误;B、不计一切摩擦和绳重,用该滑轮组提升不同的物体,可见提升的物体越重,其机械效率越大,故B正确;C、用该滑轮组分别提升水面下和水面上的同一物体,由于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就好比用滑轮组提升的物体重力变小,所以其机械效率不相等,故C错误;D、仅将滑轮组中的动滑轮重

23、力变大,将同一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其他条件相同),有用功相同,由W额=G动h可知额外功增大,则总功增大,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减小,机械效率减小,故D错误。故选B。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一分。3考点三:机械效率2.(2019遂宁)遂宁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组同学选择了如图所示的两种滑轮组进行多次实验,记录的实验效据如下表:实验次数钩码重G/N 钩码上升高度H/cm拉力F/N绳端移动距离S/cm机械效率10.510 30 21.5100.83062.5%30.5100.54025.0%41.5100.74053.6%第三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一分。3考点三:机

24、械效率(1)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判断出第一次实验所选择的是_(选填“甲”或“乙“)滑轮组。(2)在第一次实验中,当 拉动滑轮组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拉力F为_N;该次实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计算结果精确到0.1%)。(3)机械效率是机械性能好坏的重要标志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分析实验数据可知,下列提高机械效率的措施不可行的是_(选填符号)。A增加所提物重 B减轻机械自重C机械加润滑油 D增加重物上升高度第三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一分。3考点三:机械效率【点睛】(1)根据表中第一次实验数据可知钩码上升的高度和绳端移动的距离,根据s=nh求出绳子的有效股数,然后与甲乙装置绳子的有效股

25、数相比较得出答案;(2)实验中要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这样示数才与拉力相同,并有利于准确读数;根据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读出拉力的大小, 求出该次实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分析表格数据得出影响滑轮组的因素和利用 100%得出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本题考查了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涉及到实验的注意事项、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机械效率的计算等,分析数据得出有用的信息是关键。第三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一分。3考点三:机械效率3(2018枣庄)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安装成甲、乙两种装置,分别用FA、FB匀速提升重力为GA、GB的A、B两物体,不计绳重和摩擦。若GAGB,则甲 乙;若FA=FB

26、,则GA GB。(选填“”、“”或“=”)第三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一分。3考点三:机械效率【点睛】(1)不计绳重和摩擦,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为有用功,克服物体重力和动滑轮重力做的功为总功,根据 结合GAGB比较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关系;(2)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根据 ,结合FA=FB得出提升物体的重力关系。第三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一分。3考点三:机械效率【解析】(1)不计绳重和摩擦,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为有用功,克服物体重力和动滑轮重力做的功为总功,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所以,GAGB时,甲乙;(2)由图可知,n甲=2,n乙=3,由F=1/n(G+G动)可得,提升

27、物体的重力:G=nFG动,则FA=FB时,提升物体的重力关系为GAGB。故答案为:;。第三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一分。4考点一:杠杆1.(2017德州)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使用的工具属于费力杠杆的是()。第三十七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一分。4考点一:杠杆2.(2019河南)如图开瓶器开启瓶盖时可抽象为一杠杆,不计自重。下图能正确表示它工作示意图的是( )。第三十八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一分。4考点一:杠杆3(2019达州)轻质杠杆OABC能够绕O点转动,已知OABC20cm,AB30cm,在B点用细线悬挂重为100N的物体G,为了使杠杆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平衡,请在杠

28、杆上作出所施加最小动力的图示(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第三十九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一分。4考点一:杠杆4.(2019泸州)如图所示,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轻质杠杆上每个小格长度均为2cm,在B点竖直悬挂4个重均为0.5N的钩码,当在A点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动力F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对该杠杆此状态的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杠杆的动力臂为8cm; B. 该杠杆为费力杠杆;C.该杠杆的阻力大小为0.5N;D. 动力F的大小为0.5N第四十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一分。4考点二:滑轮1.(2019海南)如图,小谦想把被台风刮倒的树拉正。他把绳子的一端系在

29、乙树上,然后绕过甲树用力拉绳子,这样做有_段绳子拉甲树。如果不计绳重和摩擦,甲树受300N拉力,则小谦对绳子的拉力至少为_N。第四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一分。4考点二:滑轮2.(2017益阳)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四个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细绳组成甲、乙两个滑轮组,在各自的自由端施加大小分别为F1和F2的拉力,将相同的重物缓慢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一切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拉力F1小于拉力F2;B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C甲、乙两滑轮组中的动滑轮都是费力机械;D甲、乙两滑轮组中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相等第四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一分。4考点二:滑轮3.(20

30、19达州)救援车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当车载电机对钢绳施加的拉力F大小为2.5103N时,小车A恰能匀速缓慢地沿斜面上升。已知小车A的质量为1t,斜面高为2m,斜面长为5m(不计车长、钢绳重、动滑轮重、钢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和滑轮与轴间的摩擦,g10Nkg)在小车A由水平路面被拖上救援车的过程中,钢绳所做的有用功为 J,整个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小车A与斜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N。第四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一分。4考点二:滑轮4.(2019达州)如图所示,工人准备用一根最多能承受400N力的绳子(若超过绳子将断裂)绕成的滑轮组先后打捞水中材料相同、体积不同的实心物体A和B完全露出水面的物体A被

31、此装置匀速提起时绳子达到最大拉力。已知动滑轮的质量为20kg(绳的质量、绳与滑轮的摩擦、滑轮与轴的摩擦以及水的阻力均不计,连接动滑轮与物体间的钢绳不会断裂,g10N/kg)。求:(1)物体A完全露出水面后以0.5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物体A的重力和工人拉力的功率分别是多少。(2)在物体A浸没在水中匀速上升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物体A的密度是多少。(3)若用该滑轮组打捞体积为50dm3的物体B时,物体B最多露出多少体积时绳子将断裂。第四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一分。4考点三:机械效率1.(2017德州)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中,动滑轮重1N,小强用6N的拉力F通过该滑轮组匀速

32、拉起重10N的物体,物体沿竖直方向上升0.4m。此过程中,额外功和机械效率分别是( )。A0.4J、83.3% B0.8J、91.7% C0.8J、83.3% D0.4J、91.7%第四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一分。4考点三:机械效率2.(2019黔南州中考二模)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在10s内将重为40N的物体G匀速提升1m,每个滑轮的重均为20N,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甲和乙两滑轮组所做有用功相等;B. 甲滑轮组的效率大于乙滑轮组的效率;C. F甲小于F乙; D. F甲做功的功率小于F乙做功的功率第四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一分。4考点三:机械效率3.(2017天水)如图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钩码总重为6N。(1)实验时应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测得拉力大小为2.5N;(2)若钩码上升的高度为10cm,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3)若仅增加钩码的质量,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第四十七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四十一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