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论文】论艺术设计教学中的文化传承.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6365130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设计论文】论艺术设计教学中的文化传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艺术设计论文】论艺术设计教学中的文化传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艺术设计论文】论艺术设计教学中的文化传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设计论文】论艺术设计教学中的文化传承.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艺术设计论文】论艺术设计教学中的文化传承一、将传统美学融入艺术设计教学中艺术依托于文化,从青铜纹样、金石篆刻、蓝印花布到当代招贴、建筑雕塑等,无论是远古的还是当代的,任何优秀艺术作品的文脉无非是上古礼乐、孔孟人道、庄生逍遥等传统哲学思想的再现,在知足群众精神需要之余不失其“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教育功用。固然在不同的时代呈现不同的艺术表现形态,但其精神本质却代代相传,就如在当代景观设计中,无论是从材料还是形态上都是从自然中寻找创造的;一样,这不仅仅是“自然的人化而且还是“人的自然化,其根源仍在儒fo道互补的中国传统思想中。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造就了深厚的文化根基,“为善不同,同归于美是中

2、国人世代相传的文化链条。在审美活动中,艺术形象是“根据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凝聚和物化了人对现实社会的审美关系,体现出民族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意识。对于艺术设计而言,熟练把握设计各类软硬件的使用只是提高效率的工具,设计的关键还是其创意所体现的艺术观念和传承的文脉。艺术设计教学不仅仅是视觉美感的培养和技艺的教授,更重要的是从精神层面上陶冶人的情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质,帮助他们构成健康的价值观念。中国传统的美学观,带给老师丰富的美学思想、多元的文化给予老师新的启发。所以,在进行艺术教学时,老师要以传统美学文化背景为前提,注重对传统文化溯本求源的解读,带领学生认识和熟悉传统艺术的文化内涵,

3、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知识的兴趣与认知能力。帮助学生将传统文化的美学特征与当代审美定位融合,寻找突破口,鼓励学生在设计作品中充分体现传统美学,创造出富有文化内涵的设计形象。二、对传统文化进行当代诠释和有效重构传统文化是前人留给老师的精神给养,但社会在不断的衍变,远古时代的文化思想适用于当时,但未必符合今日的价值观念。每个时代都会衍生新的文化与思潮,继承传统不是僵化的保持,而在于怎样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这是一个扬弃的经过。怎样使传统具有新的生命力,这就要请教师在艺术教育中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当代诠释和整合重构,寻求最好的契合点,创造新的艺术语言。“继承发展一切优秀的传统,不是融入在古物之中,而是在于

4、继承保全作为传统精神的创作者理念,即创造。创意,是艺术设计的永久的主题,是文化蕴积和修养的综合体现,是艺术设计发展的不竭动力。对于艺术设计教育来讲,创造就是“求新求异,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与创新冲动,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想象力与创新精神。在艺术设计教学中,注重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老师要看到,不是所有的传统元素都合适用在当代设计里,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设计融合并非是对传统文化进行纯粹的生搬硬套,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当代诠释和重新解构,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启发学生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中对其进行整合,找到其与时代的对接点,运用当代的设计原理和审美趋向对传统元素加以提炼和运用,进而

5、在当代环境中作为创作的新的创意点得以延伸与发展。如在靳埭强先生的作品里,老师就能感遭到强烈的中国文化气息,他擅长将传统文化与当代美学融为一体,用当代人的审美重新品评传统,将传统绵延到当下,这种设计语言是当代的,国际的,但核心是中国的。他在教授学生时讲得最多的就是心手合一和传统文化的修养,他的这种对传统的传承与创新无疑是当下艺术设计教育最需要的。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老师的艺术资料宝库,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创作灵魂,汲取营养,结合当代设计手法表现,呈现出具有当代感的民族化作品是时展的需要。所以,老师要把“传承、融合、创新贯穿其设计教学经过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在保持民族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创造出

6、一些符合当代审美的设计语言,使其个性化、时髦化,让设计作品在延续民族文化的同时又能体现由创新带来的国际化。三、艺术设计教学中注重专业知识与传统人文精神结合文化传承不仅仅是体如今对传统文化艺术表现形式的继承与创新,同时也体现对传统人文精神和价值体系的传承上。“人文精神的本质就是以人为本,强调要尊重人,充分肯定人的价值,重视文化教育,优化人性,提高人的素质和精神境界,树立高尚的人格理想和道德追求,使人得到自由的全面的发展。艺术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同文化的符号性载体,记录着人类进步的经过,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在艺术创作经过中不仅要考虑个人思想情感,还要考虑本土人文思想、民族意识和时代精神。艺术设

7、计作为人文学科,它本身就承载着深切的人文关心,这就要求艺术设计的创造者本身必须具备深厚的人文情怀,拥有用专业知识表达和体现这种人文精神的能力。设计作品的优劣取决于设计者的文化品格和素养等因素。对于艺术设计,技艺的继承相对容易,但老师的目的不是培养一个适用的“工匠,能否以本人的审美理想、人格特征表达对社会的感受和认识,真正继承和发展文化精神才是关键。如在教学中讲到传统纹样时,老师不能仅从外表教授传统纹样的色彩体现、装饰特点、形式美的规律,而应站在历史的、文化的、民俗的角度系统的梳理中国传统思想独特的艺术观念对不同时代的工艺风格的影响,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深化研究传统纹样的精神领域,通过让学生对传统纹

8、样的文化背景、功能应用、审美需求及工艺材料进行系统的收集考察和调研分析后领会其象征意义,探求民族文化的“意,加强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与关注,使他们能够在历史和文化发展的整体背景中了解艺术,认识人类社会文化的丰富性,把握其精神功用,关注多元文化内涵,为设计创作提供最具实据性的参照和铺垫,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而正是在认识这些丰富的艺术信息的经过中,培养了学生的人文哲学思维,构成他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对多元文化的尊重,无形中提升了本人的文化素养。所以,当代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学宗旨应该为专业知识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启迪创意,培育个人视野和素质发展;在教学经过中注重民族人文精神的

9、传承与体悟,将传统人文的精华浸透到设计作品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引导他们以中国文化为本,通过当代的设计手段,在作品中融合中国元素和人文精神,为他们以后的设计创作奠定良好的文化根基。正如徐悲鸿所言:“广博其知识,完美其专业,高尚其志趣,澄清其品格。老师要培养本身的修养,不仅要学习各种门类的艺术,也要学习各种门类的文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艺术教育作为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应根植于本土传统文化这块土壤,汲取营养,培养具有民族个性文化的人才,构成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教育体系。“师古、师自然、师自我,艺术设计教学承传古人,修养身心,启导将来,以学生为主导;启导创新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启导创意,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和创新欲望;以中国文化为本,陈旧立新,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创新文化,这样,才能创作出既具有民族精神又符合时代要求的优秀设计作品,才能够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才能使中国的设计作品真正的“国际化。本文刘静单位:铜陵学院文学与艺术传媒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期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