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设计论文】日本枯山水在中国园林设计中的应用.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6363908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设计论文】日本枯山水在中国园林设计中的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园林设计论文】日本枯山水在中国园林设计中的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林设计论文】日本枯山水在中国园林设计中的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设计论文】日本枯山水在中国园林设计中的应用.docx(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园林设计论文】日本枯山水在中国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摘要:枯山水是日本庭院的瑰宝,是集我国禅宗文化与日本本土文化于一体的微缩式园林景观,以小巧,精炼与静谧出名海内外。中国古典园林同样博大精深,独具特色,在传统与当代共存的背景下,怎样将中国园林的精华发扬光大,同时汲取日式枯山水的养分,融入当代庭院的设计手法中去,进而提升景观品味。关键词:枯山水;微缩;汲取;设计;手法;提升1枯山水之感悟11枯山水要“见山、见水自然界本来只存在有真山水,造园家小中见大,创造了假山水,中国造园家都以假山假水出名,禅家以为真假不二,遂才有了枯山水之讲。枯山水以假乱真,以真彰假,真假不二。怎样审视枯山水,首先要见山,见水。

2、地形凸凹成山水,禅家来讲山水也是不二的,我们画地形线假如不标明增减,其实画水与画山是一个道理,而且他们本身是一体的,只是由于有水面界开,只是枯山水把水界改为沙界、土界或者植物界。笔者以为枯山水有下面表达:海山海水,湖山湖水,池山池水、溪山溪水。依次概念,其沙石比重大小不同,植物比重也是不一样:海山海水来讲,海水平而波浪无,海山低植物无,海岛远而渐渐无。海浪以直条纹和规律性的条纹表达,海岛常以龟背状,有若几只神龟浮游海上;湖山湖水,湖水平而波浪直,一面去而一面聚,湖山高而两相望。湖水要流入大海,所以表达时有侧重,一面峰峦相聚,一面平湖入海;池山池水,山水比例各一半,山环水抱林木多,土石相加驳岸奇

3、。更侧重山水边界的营造,驳岸入水的方式等;溪山溪水。水在其中有若无,山林驳岸桥相通,有如假山水抽干。依假山营造法式,只是最后在溪道中铺设河沙,其沙纹变化多样。12枯山水之精神枯山水庭园,其形式沙石草木,以沙石为绝对多。其目的,澄养身心,悦人耳目。知其然者众,知其所以然者少。山水之;,万法自然。枯山水也不例外,初为真山真水,中为假山假水,后为枯山枯水。禅宗曰:看山是山,岂非真山;看山非山,岂非假山;看山还山,遂作枯山。枯山水之精神,终落在一个枯字上。枯者,物之将死。死者,万物恒静。静观而知天地无常,世情烦扰,世之造园,虽有动静不同,境界之上者,终落在一个静字。息心求静乃造园之根本也。枯山水之静法

4、,以枯化园。枯者,衰減之意。一则枯山,山枯则石出。真山木旺成林,假山土旺多石,枯山土去石残。一则枯水,水聚沙沉,水枯沙出。真水可濯缨,假水可濯足,枯水但濯心。枯山水怎样打造?先造山水,加以枯法。造山水,须知何为山,何为水。高者为山,低者为水,山低者亦水,水高者亦山,山水之态,尽乎高低。故石亦可水是为岛,沙亦可山是为堤。山水无分,沙石合一。于此境前,掇山理水。山水成,何处以枯?枯者減也,減水之不平,減山之太繁,減波之太转,减岛之太浮,減色之太暗,減光之太明。终减几近无,空无妙有出,一沙即世界,一石一菩提。13禅学与枯山水枯山水为什么这么玄密?由于是园林艺术与禅学结合在了一起。或者讲它是禅学家造园

5、,是有思想的园林。枯山水从园林世俗观而言,枯山象天法地,沙为水,石为岛,赋予了众多象征意义。这对于普通观者来讲是非常有趣的,给枯燥的园林增添了趣味。另一个是从禅修观而言。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的禅学,就是要破除人们的概念固执,不要以沙为水,不要以石为岛。沙就是沙,石就是石。从起念到无念,进而到达禅修的目的。从园林艺术来讲,它以沙石为元素象天法地小中见大。从禅修来讲,它从无相入有相,再从有相入无相,即心即禅。从这个意义来讲,枯山水园林是禅的表相,禅是枯山水园林的深层构造。这是个连环套,牵引园林就引出了禅,讲禅也离不了园林。2独具中华特点的枯山水景观设想随着我们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环境要求也逐年提

6、高。但是狭小的住房条件成了民众享有绿色空间的屏障。幸而日本枯山水的特点恰恰正是在狭小的地域内营造大景观。所以你不需要一个很大的庭院,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天井,都能够享受枯山水景观带来的视觉冲击,进而缓解了住房与环境这对矛盾。要创造出具有中华特点的枯山水景观,能够不拘泥于中式造园手法,由于两国在文化、气候上的差异,对于选材和意境把握上都能够加以创新,进而体现中华特点。2.1砂、石就地取材,不必舍近求远。日本枯山水的水其实就是用砂石代替,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谓的砂砾,是具有一定体量与重量的载体,过轻的材质往往容易被风吹散,影响整体。而中国地大物博,可供选取的砂砾品种余地更多,如卵石、蛭石等,同样能够到达

7、似水的感觉;其次,日本枯山水的山基本以青石,石灰石居多,而反观中国,亦是名山大川不可胜数,可供选择的山石品种诸多,就拿江南一带而言,太湖石、黄石也是不错的选择。在枯山水中参加独具中华特点的太湖石,何尝不是一种新的尝试与感觉;再次,江南一带江河湖泊诸多,河网密集,水源丰富。枯山水景观广义上讲是以枯水为基调,但在中国未必一定要墨守成规沿用枯水,在条件允许的地方完全能够引入真水,甚至能够将活水引入,构成贯穿的景观水系。在看惯了枯山水以砂代水的今天,真水元素无疑在观感上要强于假水,甚至能够在水系中增加涌泉等元素,丰富水面景观。22意境把握上可汲取中国本土文化。日式枯山水讲究对龟鹤的崇拜,我们经常能够看

8、到一些龟鹤的形象,但是反观中国古典园林,一池三山是最著名的典型,讲究巧妙布局的中国园林在意境方面丝毫不会逊色于日本。在园林植物的选取方面,日式枯山水的植物较为单一,以枫树和修剪成型的球类为主,体现了一种静谧淡雅的格调。而中国园林在植物配置上讲究意境,突出四季之美,松竹梅也是大家所熟知的经典组合,在枯山水植物选择上,完全能够不照搬日式的风格,而是遵循中国古典园林的配置法则来营造。此外,由于日本是一个暖和湿润的岛国,非常适宜苔藓的生长,我们看到枯山水的山石往往都被苔藓所覆盖,而中国则不然,气候条件不适宜苔藓很好的生长,我们能够选用矮小色美的地被植物如扶芳藤、花叶络石等加以代替,同样能够到达覆盖的效

9、果。23增添适当的中华特点的景观小品枯山水景观元素基本上为我们所熟知的砂、石、树等,而独具中华特点的景观小品若置于枯山水中,大家一定会喜闻乐见。将具有中国文化元素的小品如水车等结合日式枯山水的意境,必将引起国人的共鸣。3枯山水在我国园林公共空间的设计随着国人对于环境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公园、绿地以及以景观绿化为卖点的楼盘如雨后春笋般席卷而来,人们对于户外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无论是决策者还是开放商都对环境景观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独具特色的枯山水就被搬上了舞台。对于公共区域的寓居小区、公园等环境,面对的是群众的目光和爱好,假如一味的把传统的日式枯山水搬过来,那么就与静谧雅致的枯

10、山水的精华相悖了。所以在公共空间布置枯山水景观,就必须迎合群众的口味和考量。31增加园林小品,与枯山水融为一体总所周知,枯山水合适远观,享受的是一种意境,但是在公共空间,不可能像在日本寺庙那样宁静,熙熙攘攘的人流和枯山水会显得不搭,那么就应该在砂砾中增添如小桥,汀步等小品横跨砂砾,就等于穿过了河流,有一种飞越和进步的感觉,与原先驻足赏景,固步不前构成了反差。人们融入其中就有了和大自然接触的时机,而不是简单的观赏,同时增添了游玩的乐趣。32加强植物比重,展现新的生命力。日本枯山水庭院的植物显得比拟精致,或一株,或三株,是一种让人静心,安静冷静僻静的气氛。而中国的小区、公园则不同,讲究的是四季分明

11、的绿化景观,所以枯山水在中国的公共空间则需要改变其本来的相貌,尤其是作为背景部分,能够通过植物的层次,色彩的变化来体现枯山水的新的活力,展现欣欣向荣的一面。此外,枯山水周边能够通过灯光装饰,使其在夜晚也能绚丽夺目,而不像在日本那样显得迟暮。4枯山水在我国私密空间的设计尝试与在公共空间不同,私密空间如别墅、小庭院等枯山水景观则与日式枯山水本来相貌显得有些相近了。首先,枯山水在日本最早出现于寺庙中,随着茶道的兴起,枯山水景观与茶文化一起走进了日本的民众视野。但是枯山水毕竟是日本的产物,来到中国就必须赋予其新的特色,与中国的文化相结合。41采用新材料、新技术丰富枯山水内涵。相比日式庭院枯山水的元素,

12、无非就是白砂,山石等自然材质。但是私家庭院不同于户外空间,很多新材料能够在此应用,能够考虑尝试新的材料或者是中国传统材料,如塑料制品,瓦片,青砖,陶瓷等材质代替抽象的山体,用蓝色玻璃代替白砂表现大海,新式材料和中国传统材料的结合,使得庭院内增添了几分创意与新意。42功能性元素的新尝试庭院的功能在景观没有参与的时代就是简单的休憩、喝茶、聊天等功能。在引入枯山水的庭院内,能够布置一些成品的木制或藤制的伞椅,营造一个既能赏景,又能饮茶聊天的私密空间。枯山水作为日本传统园林的代表,其意义已经远远超过其本身宗教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已经悄悄地将枯山水融合为具有本国特色的园林景观。日本园林继承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发明了枯山水并将其传播海外,这是世界园林的遗产,怎样巧妙的将枯山水的精华再重新与博大精深的中国园林结合起来,创造出新的为人类所喜欢的园林景观,正是我们这代人所要为之奋斗与坚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期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