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设计论文】传统文化在人物形象设计中运用.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6362846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形象设计论文】传统文化在人物形象设计中运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形象设计论文】传统文化在人物形象设计中运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形象设计论文】传统文化在人物形象设计中运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形象设计论文】传统文化在人物形象设计中运用.docx(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形象设计论文】传统文化在人物形象设计中运用摘要:人物形象设计作为艺术设计的核心内容构成,在世界设计领域占据重要位置。我国人物形象设计起步相对较晚,尚未构成健全的专业体系,整体发展也相对滞缓,导致当代人物形象设计作品的现状,急功近利、粗糙和浮躁特别鲜明,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和民族精神的作品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包括缺少文化内涵支撑、设计工作者本身不具备文化融合意识、民族个性凸显缺乏等。因而,本文从传统文化元素入手,通过融入人物妆型、发型、服饰设计,深化人物形象设计的文化底蕴,促进传统文化元素的现代应用和发展。关键词:传统文化元素;人物形象设计;运用中国传统文化是历史发展下传承的文化遗产,其中传统文化

2、元素是具有代表性的精华,是从悠久历史文化中提取的意向符号。传统文化元素包罗万象,不仅内容特别丰富,且形式与题材多样化,体现着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在展开人物造型设计的经过中,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两者互相关联,能够进一步深化当代人物形象设计内涵,提高设计作品的美学价值。一、人物形象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概述一人物形象设计人物形象设计本质是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通过对人物妆型、发型以及服饰的设计等外在形式彰显人物的内在性格,如生活习惯、性格特点以及文化素质。人物形象设计的根本目的在于对详细形象的重新设计来优化整体的设计效果,需要设计师能够结合设计主体的实际情况,充分了解新形象的设计,才能

3、在人物形象设计经过中彰显人物个性。将我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人物形象设计中,能够体现出愈加多样化的风格。在该领域的研究,我国起步相对较晚,西方国家已经逐步构成相对完善的人物形象设计体系。我国最早的人物形象设计主要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历,缺少自主创新。然而近年来我国设计领域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深度挖掘传统文化元素,将其有效应用于人物形象设计,为人物形象注入更多新鲜的生命力,所呈现的设计作品更具有东方艺术美感,并且与国际人物形象设计接轨。但基于文化内涵的挖掘以及设计创意角度,我国人物形象设计仍然存在众多缺乏,如过度注重追求经济效益、难以将本土文化元素挖掘和传承等。所以现代背景下,在开展人物形

4、象设计经过中,怎样挖掘并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呈现出富有文化特色的设计作品,已然成为重点研究内容。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国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的传承与发展是特别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中蕴含的意象符号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这些意象符号,同样是在几千年的文化发展中淬炼和提取的,是最能彰显历史文化精华的内容。将其融入当代艺术设计对提高艺术设计的整体内涵与价值,具有积极意义。传统文化元素蕴含特别丰富的内容且表现形式多元化,如具有代表性的剪纸、书法、刺绣均是传统文化元素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在代代相传中保留至今的中国文化精神脉络。在2020年北京奥运会,借助奥运场馆设计以及开幕式节目编排,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推向世界舞

5、台,体现出浓厚的中国韵味与特色1,让世界各国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化地了解。二、中国人物形象设计发展的局限与缺乏人物形象设计是通过专业技术改变个体本身的形象,依托专业指导和设计,提高形象设计的美学价值。在人物形象设计的经过中,能够改变其本身的妆容、发型和服饰。但人物形象设计的发展,离不开专业的设计人才,需要通过设置专业的形式,培育更多高技术水平的设计人才。纵观当前我国人物形象设计行业发展现状,所涉及的范畴相对较为狭窄,如个体的日常生活造型、职业造型、舞台表演造型、主持人造型、影视人物造型等,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且在人物形象设计从业人员上,主流群体的入门点相对偏低,将大多数侧重点放在了专业知识和技

6、能的提高层面,却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传统文化浸透教育,缺少充足的文化底蕴支撑,很难实现长远的发展。且呈现出的设计作品,通常是大量借鉴西方人物形象设计理念、方法、经历等,甚至存在部分抄袭现象,创新性明显缺乏。除此之外,人物形象设计在高等教育中,并未实现专业普及,缺少健全的人才培育体系。三、传统文化元素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运用策略一人物妆型设计我国传统文化经历悠久的历史,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和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例如,古代的书法、雕刻、京剧脸谱、莫高窟壁画、古文字等,众多珍贵的传统文化元素,均能够结合当代人物形象设计来深化其文化内涵。在古代,我国女性就特别注重面部妆型,通太多种方式进行修饰,如胭脂水粉、粉

7、脂妆、眉装,且在逐步发展的经过中构成了花细、面靥、额黄。其中花细这种修饰方法,放在额头、眉心等部位,均能够增添整体妆容的亮点,彰显女性的美丽动人。传统妆型元素融入当代人物形象设计,在加以改良和优化的基础上,能够愈加适应当代审美价值取向。以当前我国影视作品中人物的化装造型为例,在当前演员形象构建的经过中,都是为了让演员形象更好地知足角色构造的需求,或将角色的性格职业以及身份更好地凸显出来。在影视作品中人物的化装造型会根据剧情变化以及角色性格改变而变化,不仅能够增加人物形象的辨识度,同时也能够让观众感受角色变化。例如,在北京2020年奥运会中,礼仪小姐的造型,就是通过一定的妆容技巧,呈现中国女性古

8、典美韵味,将传统文化元素与妆型设计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因而,妆型在现代人物形象设计经过中的综合运用,加之化装师与设计师融合的技术技巧,有助于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二人物发型设计将传统文化颜色巧妙运用于人物发型设计中,能够提升整体人物形象的设计感。历史上,女性的发型和发饰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特点,不同的发型使得人的风格也会有所差异。例如,在汉唐时期,女性发饰主要应用花朵,而在宋代时期,女性发型的装饰则主要以丝绸和玉器为主,发展到明清时代后,女性的发型开场用金银珠宝等发簪。在现代人物形象设计的经过中,对于发型设计具有更高的要求。为配合不同的造型,有近百种发簪以及多样化的发饰。根据相关统计的结果,当前月染以

9、及凤纹等造型正是巧妙结合了传统文化元素,高度契合群众的审美口味,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依托形象设计将美妙的寓意传递出来,彰显不凡的气韵。所以在当代人物形象设计经过中,选用的传统文化元素要注重深度挖掘内涵,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基本原则,保证所选用的内容高度契合形象设计需求。例如,传统戏曲人物造型为了知足观众的审美,进行人物发型的巧妙设计,引入了传统文化元素。(龙女)这部电影中,龙女的发型巧妙地融入了传统女性发型特点,增加了银龙造型的发饰。这一巧妙的设计,让观众能够直观了解龙女身份,并且在龙女转化成人形以后,该发饰也变成了凤钗。观众能够跟随发型的变化,了解人物形象的身份转变。在当代人物发型设计的经过

10、中,想要巧妙地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需要设计师具备创新理念,并勇于在实践中尝试,让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加强整体人物形象设计的美感与艺术价值。除了发饰设计,在人物发型设计的经过中,同样能够点缀传统文化元素。我国古代时期,人们对头部造型设计特别关注和重视,十分是在王权富贵人家发型设计多样和端庄。在当代人物形象设计的经过中,能够结合艺术设计的流行发展趋势以及人物详细的场景,将古代传统发型元素融入造型设计,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更好彰显传统文化元素的同时,体现当代流行韵味。三人物服饰设计在我国传统服饰中,纹样和图案的种类非常丰富。例如,纹、中国结、祥云以及如意,均是传统服饰中较为常见的图案。传统文化在服

11、饰中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且愈加注重传承寓意和意境。我国各朝各代的衣冠配饰均有各自的风格,服饰的造型与款式是当下经济文化与生产力水平的直接呈现。因而,了解古代服饰能够解读当时人民的生活习惯与状态,以及不同时期的文化风俗。古代的服饰造型为现代人物造型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参考和借鉴。在人物形象的服饰设计经过中,主要是通过不同的服装款式、色彩以及面料来体现人物的身份、社会地位与文化品格。历史中,不同身份与社会地位的人在服饰上有着本质的差异。我国古装影视作品中不同朝代与角色的服饰,也是广大观众重点关注的内容。所以能够将古代服饰文化元素融入现代人造型设计,基于当代设计与审美视角,挖掘传统服饰中蕴含的文化元素,进一步深化人物形象服饰设计的艺术内涵与魅力。具有代表性的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当代人物服饰设计的案例,就是2020年戛纳电影节中国演员范冰冰身着的龙袍礼服。它是著名法国华裔设计师设计的作品,整体服饰的设计灵感;于中式刺绣龙纹。四、结语综上所述,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国家之间的文化沟通日益密切和频繁,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了良好途径。而当代人物形象设计则是传统文化元素传播的重要载体,将两者有机融合,愈加适应现代审美价值取向,彰显传统文化内涵和精华,促进人物形象设计获得新的突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期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