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论文】长根菇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探究.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6362784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虫害论文】长根菇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探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病虫害论文】长根菇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探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虫害论文】长根菇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探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虫害论文】长根菇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探究.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病虫害论文】长根菇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探究长根菇商品名黑皮鸡枞菌,是近年来我省发展最快、生产量最大的高端珍稀菇种,其菇品和菌包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50%,深受市场欢迎,是工厂化菌类高效生产的后起之秀,但随着长根菇栽培面积的迅速扩大,霉菌重度污染及病虫危害逐年上升,导致其低产低质甚至绝产绝收,成为制约产业持续发展的瓶颈。笔者经调查并分析其发生原因,特提出长根菇病虫害绿色防控关键技术。一、选用抗霉品种,加强种源维护,优繁液体菌种一要不断引进、挑选、选育抗霉抗杂性强的优良品种和新菌株,做好出菇品比试验;二要在扩繁经过中对长根菇母种经常进行纯化优选和均一性、稳定性检测维护,保持其遗传特性和栽培性状稳定

2、一致;三要采用拮抗、抗温培养、组织分离、尖端菌丝和更换培养基等多种方法对生产用种定期复壮,防止菌株种性退化;四要通过对其液体菌种培养参数的挑选优化,杜绝各种杂菌,保障菌种活力,加强抗霉性。二、菌包采取适温、低限培养,降温、慢速后熟长根菇菌丝生长适温范围为2026,发菌室温应调控在2224,菌包料温控制在2425,一般不宜超过26;菌包后熟培养阶段菌料适温范围应降至2123,后熟室温可调控在2022,后熟期一般不少于28天。总培菌时间应在6570天,保持菌丝强健活力。菌包成熟合格的标志:菌丝体满袋强健、黄白色,菌棒有一定的弹性,菌料外表局部出现褐色菌被、黑褐色微凸斑块或密集的白色菌丝束,无任何杂

3、菌着生。如菌包培养后熟完成后未及时脱袋覆土栽培,应将长根菇菌包储放于1215、阴凉枯燥的环境场所,储存时间不超过1个月。三、菌包储运经过避免高温“烧菌长根菇菌包脱袋前,在运送经过及前后储存期间一定要采取冷藏措施,应建立标准化储运操作流程,避免菌料生热“烧菌。尤其在高温季节,如运输时间超过2小时,应实行冷链物流方式运送,包装采用网袋或透气周转筐,菌包过夜采取冷藏1518库存。较长时间的储运应控制环境温度在1215,保持其稳定抗性,预防霉菌感染。储运环境要求消毒、枯燥、无杂菌源。四、脱袋栽培时对菌床、菌棒和覆土材料严格消毒在菌床底部土壤上撒一层生石灰粉,用40%二氯异氰尿酸钠可溶性粉剂800倍液全

4、面喷洒消毒设施地面环境和走道。老菇房换茬处理可用66%二氯异氰尿酸钠烟雾剂34g/m3熏蒸消毒空间。脱袋菌棒及时于消毒液中进行全面浸沾处理,注意接种穴内部也要经过消毒,随即取出,接种口向下,竖放于菌床上。覆土材料选用不沙不黏、颗粒均匀、质地疏松、持水性好的肥沃壤土,用低毒无残留药液均匀调配处理,覆土后雾化喷施适量石灰水上清液,保持覆土层湿润,预防霉菌、黏菌、土传病菌及其他有害生物侵袭。五、科学设计菌床、排放菌棒和覆土培育,合理调控促菇长根菇大棚地栽冬季菌床应高出地面走道,呈“凸型阳畦,菌棒间隙23cm,外表覆土层厚2.53cm,夏季菌床应低于走道,呈“凹型阴畦,菌棒间隙35cm,覆土层厚33.

5、5cm;控温棚层架立体栽培低温季菌棒底部覆土层厚度应不少于5cm,菌棒间隙不小于2.5cm,外表覆土层厚3cm,高温季菌棒底部覆土层应加厚至68cm,菌棒间隙加大至45cm,外表覆土层厚33.5cm。脱袋菌棒覆土栽培时,可根据菌床条件采取接种穴口向下竖放、菌棒切段断面向下立放或菌棒切段断面相间2.5cm左右横排等方式排放。在覆土前应将菌棒及覆土材料全面、均匀、彻底消毒处理,以防霉菌污染。覆土培育期控制菇房温度2329,昼夜温差不超过8,覆土及菌料温度2124;当覆土外表有少量白色菌丝出现时,适量喷水并加大通风,控制菇房空气温度2428,昼夜温差不超过5,覆土及菌料温度保持在2224,空气相对湿

6、度保持在85%90%,并保持一定的光照,以促进健康出菇。勿要高温闷棚、光照太强和通风不良,控制覆土及菌料温度不能过高,切忌“欲速不达。大棚地栽覆土培育期如土壤温度长期处于18下面,出菇期可延迟2540天,期间须预防积水浸泡菌棒或覆土层过于枯燥,以防霉菌和虫、螨滋生蔓延。六、加强管控出菇环境,绿色防控霉菌病虫在适宜条件下覆土培育2530天,长根菇进入原基分化阶段,应保持菇房内温度、湿度相对稳定,缩小温差和湿差,降低通风强度,控制光照强度在200500lx,光照时长610小时/天;待菇蕾在土层中陆续构成时,初期适度增加通风,至幼菇生长期逐步减少通风,菇房内CO2浓度控制在0.2%以内即可。大量出菇

7、期菇房温度保持在2528,最高不超过29,覆土及菌料温度保持在2325,最高不超过26,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左右,下层菌床外表CO2控制在0.3%下面,菇房内光照强度保持在100300lx即可。大棚地栽长根菇夏季高温出菇阶段,可在菌畦中定期、均匀、适量喷灌大水以降温保湿;层架立体栽培要注意菇房温度和菌床温度之间的温差管理,防止高温季节覆土菌料温度高于菇房空间温度,切勿强迫菇房快速、大幅降温,以免造成菌床温度和菇体外表温度构成反差,导致长根菇生长发育不良、削弱抗性,造成枯蕾死菇。每隔57天在菌床上可喷洒1%石灰水上清液、40%二氯异氰尿酸钠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防控长根菇霉菌、黏菌等危害。如出菇期覆土层和菇体出现霉菌、黏菌等危害,在其发生处撒施适量生石灰粉或食用碱粉,营造强碱性环境加以控制。菌蚊类害虫采用物理措施防控其成虫,菇房门口设置缓冲防虫网棚,通风口安装60目防虫纱网,出菇房设置吊挂黄色粘虫板、电子杀虫灯等。跳虫类的防控,在出菇阶段注重清洁地面及走道环境,可撒施一层生石灰粉,防止积水或长时间过于潮湿。蛞蝓等土生有害软体动物可用5%的食盐水针对性喷杀。长根菇螨虫防控应避免覆土层高温枯燥,定期用石灰水上清液喷洒保湿,或使用诱杀剂集中灭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期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