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通病防治计划(共23页).docx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6325117 上传时间:2022-05-1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69.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通病防治计划(共23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质量通病防治计划(共23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量通病防治计划(共23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通病防治计划(共23页).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淮滨县公铁水一体化淮河淮滨港码头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计划中建港务建设有限公司淮滨县公铁水一体化淮河淮滨港码头工程项目经理部2018年07月目录专心-专注-专业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淮滨县公铁水一体化淮河淮滨港码头工程2、建设地点:本工程位于淮滨县老县城东侧,淮河主航道左岸,距县城约5km。3、地理位置:工程区域靠近王岗乡毛庄村,北临老省道S337,码头作业平台位于淮河大堤外侧,港区后方陆域位于淮河大堤内侧,工程上游约2km处为淮滨饮马港。4、建设单位:淮滨县淮上交通有限公司5、设计单位: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监理单位:南京公正工程监理有限公司7、建设规模:码头总长

2、度925m,其中散货码头长612.7m,宽15m;件杂货码头长312.3m,宽20m。码头后方设置4座引桥与大堤连接,长度分别为98.7m、95.3m、96.4m、92.6m,宽度均为12m。散货泊位码头装卸船:装船采用800t/h的固定式装船机,机座中心线距码头前沿线3.5m;卸船采用16t-25m的固定式起重机,机座中心线距码头前沿线3.5m。件杂货泊位码头装卸船:分别布置1台16t门机、1台40t门机和2台40t集装箱装卸桥,轨距均为10.5m,水侧轨道距码头前沿线2.5m。港池底长962.9m,底宽115m。进港航道起点(淮河主航道北岸)至终点(港池内航道西侧)航段全长3008m,航道

3、口门底边转弯半径为320m,进港航道底宽40m;港池内航道底宽115m。锚地:长520m,宽40m。陆域范围和纵深:港区后方陆域位于淮河大堤内侧,陆域面积46.9万,陆域纵深约413m。老省道S337(防洪大堤)后方设置4座接堤引桥,与陆域连接,长度为136.1m、132.5m、128.5m、125.1m,宽度均为12m。陆域设置1座跨河桥梁,长86.5m,宽12m。道路、堆场布置:港区布置四条横向道路,十三条纵向道路;堆场自西向东依次为散货堆场、钢材堆场、件杂货堆场、集装箱堆场。二、质量目标1、公司质量方针以人为本,保障安康,绿色施工,保护环境,铸造精品,铸就诚信2、项目总体质量目标一次性验

4、收符合现行国家及行业标准合格等级,同时通过有关政府职能部门验收。3、质量通病防治目的质量通病,是工程中经常发生显而易见的质量问题,它的存在轻则影响建筑物的美观,重则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结构安全,因此对质量通病,必须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加以防治和消除,以确保工程质量。我们将结合本工程可能出现的质量通病加以克服,已到达消除质量通病的目的。三、施工准备阶段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在施工准备阶段,需严格把关原材料质量关、实验检验关以及技术交底关。3.1、原材料的控制1、本工程所用的水泥、钢筋等材料进场时必须提供相应的质保书,水泥原材出具28天强度报告。我方需及时对进场原材料进行检验,并做好原材的复试检测,待

5、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2、碎石:项目部试验员需对碎石料场进行动态监控,确保碎石质量达到设计要求,不同型号的碎石使用不同的结构部位,以免混淆。3、砂: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清洁的中沙,对含泥量超限的严禁使用。4、混凝土外加剂和掺合料:严格控制外加剂和拌合料的产品质量。进场后根据相关规范及时做好复试检测,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5、其他原材料:所有进场的原材料必须提供合格证或质保书,进场后按相关规范规定及时进行复试检测,复试合格后才能予以使用。3.2、试验检测工作试验检测工作及原材料控制等由项目部试验员全权负责,项目部试验员对进场原材料及时做好进场台帐,并通知监理见证取样,做好复试检测工作。对于进

6、场原材有外观缺陷、生锈、尺寸不合格等质量问题的一律不得使用,并清理退场。各项材料的检验结论必须符合规范要求。钢筋、水泥合格率需达到100%。3.3、技术交底施工前所有施工队伍的技术交底由技术部总工负责下发,技术交底要求交底内容全面,记录规范,确保技术交底的准确性。并召开技术交底会,必要时进行现场技术交底,做到交底到人。四、过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针对本工程的施工特点,以及不同的结构形式采用不同的施工工艺,对各种施工工艺在施工中采用不同的预防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质量通病预防措施。4.1、测量施工质量通病防治项目部根据以往施工的经验结合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对测量施工可能影响到工程质量的原因进行分析,主

7、要有以下几种:1、施工控制点测设误差(1) 现象 施工基线、施工水准点测设误差过大或引测错误,使施工基线的方向角不能闭合坐标闭台差大,水准点不符合精度要求,不能进行施工。 (2) 原因分析 a测设时使用的仪器、量具精度未达标或仪器、量具未校验过。b量距与测角未按有关操作规程进行,测引时未用双面尺或未经往返观测。c平差计算有误。d基线、水准点布置不牢固。( 3 )预防措施a严格按照施工基线、水准点测设验收制度进行,班组计算、测设,逐级校核验收。第一步:通常的基线、基点验收制度首先由建设单位按要求将原点交给施工单位如所给的控制点是城市三角网点,或控制点是由建设单位从城市三角网点上引测的点,则应设法

8、对其基点进行复核。当满足有关精度要求后才能予以接收,并以此为原点进行测设基点。第二步:由项目部测量组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布设施工基线基点,由工段进行检查。第三步:在工段检查的基础上由项目部质量员负责验收,正确无误后,填写有关表格,报公司技术科验收。正确无误后方能开始施工放样测量。b使用的仪器量具必须由专人保管、定期校验。c测设时,必须按有关规定的标准和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操作。d计算人员认真计算复核人员认真复核。e测量基线应布置在近视条件好、地势较平坦、通行车辆少的地方。地面条件差的地方应设置基线板。控制点和水准点应设置牢固,并加以保护。2、基点(控制点)、基线、水准点发生位移(1) 现象在施工过程

9、中,基线、水准点发生位移、沉降,导致前后施工的建筑物位置、标高不吻合,甚至造成严重事故。 (2) 原因分析a由于基线、水准点设在填土上,因下雨湿陷引起沉降或位移。b附近地面加载。c行驶车辆的影响。d基线或水准点靠近深挖基坑,正在下沉的沉井或降水井点周围。e附近正在沉桩,受到振动或挤土影响。(3) 预防措施a在布置施工基线时,应对照总平面图选择不受影响或尽可能少受影响的地方进行布置。如布置在预计要受影响的地方时,则应在施工区域外不受影响的地方布置一条校核基线或控制点,对施工基线定期进行校核。b应在离降水井点深度十倍距离以外,下沉沉井的深度三倍距离以外,设置校核基点、水准点,定期对受影响的基点、水

10、准点进行校核。3、管桩与灌注桩计算错误(1) 现象 桩打错位置,而检查测量过程均无误。 (2) 原因a仅一人采用一种计算方法计算,计算错误未被发现。b原始数据和桩参数搞错,校核时未发现。 (3) 预防措施桩位计算必须按照一人计算、两人复核的办法进行。如采用微机计算,应编制两个不同程序进行计算,或分别采用两台微机两次输入数据进行计算,再用计算器进行复核无误方可施工。附:桩位计算的几个注意点桩位计算时,除正确使用桩位计算公式计算无误外,尚应注意正确确定桩位计算参数。控制桩的哪个角,是左角还是右角,明角还是暗角。如果搞错,将错位121根桩宽的位置。方向角(平面扭角)。俯打还是仰打。同一根桩俯打也可能

11、变为仰打,这时也会改变方向角(平面扭角)。打桩提高量。4、管桩与灌注桩定位错误(1) 现象 沉桩定位时三台仪器不能闭合,或桩位明显离开设计位置,或在做上部结构时发现桩偏位很大。(2) 原因分析除前条所述原因外还可能有下列原因:a放样角转错,或在转角时度盘被扭或碰动,度盘读数与实际转角度数不符。b三台仪器点位置不符合测量操作规程要求,角度太小或太大c斜桩的控制标高搞错。d后视点搞错。e仪器自身误差过大。f桩控制角搞错g扭角和倾斜度误差太大。(3) 预防措施a必须按正倒镜测角无误方可定位,后视点应明确,距离适中。b仪器应由计量部门验定合格,应经常检查仪器的正倒镜误差,并校正到规范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

12、。c每根桩定位前应由测量领班人员明确每台仪器控制哪个角(明角还是暗角,左角还是右角,一般以明角为准,尚应同计算一致。) d仪器控制点视角应控制在适当范围内,避免造成较大误差。5、桩基轴线、排架线与上部结构的轴线不在同一垂直平面内(1) 现象 当桩打完、或部分桩打完、或桩帽浇完,在测设预制构件位置时,发现其轴线和桩基轴线偏差较大,或有规律,或无规律。 (2) 原因 a沉桩基线已被陆上施工单位施工所破坏,测放上部结构轴线时系采用另一条基线,两条基线实际上存在较大误差。b测量错误。c仪器误差过大。d沉桩结束后桩基有位移。(3) 预防措施a当一条基线被破坏后,应从原始基线点再放一条基线,并以此基线对已

13、沉好的桩或已做好的桩帽进行复校回归,使该基线与已定位的码头轴线相符合,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当误差较大时应会同有关单位研究解决.b在测设沉桩基线时,各级都较重视,一般不易出差错,而在测设上部轴线和排架线时,测量人员应选择一种自检方法进行自我检查,以防出错。c见前第5节第(3)条h。d见前第3节第(3)条。4.2、原材料质量通病防治原材料的质量通病防治在施工中起到重要的作业,尤其是使用的结构中的材料,必须做到事前预控,紧抓材料质量关。项目部主要针对钢筋以及混凝土的配置材料制定了预防措施。1、钢筋(1)(1) 现象 钢材强度达不到规范要求标准。有的是钢材运到工地按规定进行抽样试验时发现,有的是在做

14、焊接试验时发现热影响区以外母材断裂,才进一步做试验而被发现。 (2) 原因分析 钢筋出厂时检验疏忽,以致整批材质不合格或材质不均。(3) 预防措施 收到钢筋原材料后,应仔细验收查看钢材的出厂证明书和材质试验报告单,发现可疑情况,每批钢材应立即按炉号进行复查,复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4) 治理方法 a将该批钢筋退回原厂。 b将该批钢筋降级使用,但应慎重处理。2、钢筋(2) (1) 现象 钢筋焊接后,或强度偏低,或焊接接头发生脆断,或焊接后抗弯性能差。 (2) 原因分析 a钢筋的化学成份不符合有关规定。钢筋焊接性能通常以碳当量(CE)来估价。钢筋采用闪光对焊其碳当量与焊接性的关系,大致如下:CE

15、066焊接性“好”;0.55 066 焊接性“差”; b焊接时顶锻压力太小,对各种直径钢筋对焊时预热-闪光时间及次数掌握不好。c钢筋有锈蚀、端部切割后不平整或焊工技术差。(3) 防治措施a当收到钢材后,根据质保书计算其碳当量,如是进口热轧钢筋,还需要先做原材料的化学分析,再计算其碳当量。根据计算结果,判断焊接性能,如焊接性能属“有限制”或“差”,则采用绑扎接头;如结构上一定需要对焊,则对于“有限制”一类的钢筋,宜采用闪光预热闪光焊,且频率低些为好;对于“差”一类钢筋,则应考虑调换使用,或采用冷接对接工艺b对焊时,应根据各种不同规格的钢筋施加不同的顶锻压力,调节好各个档次的电流强度,根据有关参数

16、和现场实际试验,掌握好各种不同直径对焊时预热闪光的时间及次数。c对焊工要定期进行培训、考核,取得合格证后持证上岗。d有锈蚀的钢筋应进行除锈处理后使用。3、砼的配制材料(1)(1) 现象 砼强度按标准养护的试块及实际构件均未达到设计强度。 (2) 原因分析(在砼配合比准确、施工正常的前提下)a水泥注明的标号高,实际标号低,生产厂家的质量不稳定。b水泥存放时间过长,受潮结块。e高、低标号水泥混放,而按高标号水泥使用。d骨科强度偏低。e砂、石料含泥量、含有机质杂物过多。f外加剂使用不当。(3) 预防措施a优先采用质量信得过的厂家的水泥,在水泥进料时应有质量保证书,并采用促凝压蒸法,对水泥强度进行快速

17、测试,达标者则使用,否则另行处理。水泥存放过期的应进行抽样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经技术部门鉴定,用于次要结构的工程中或非受力构件内,如基础垫层等内。b物资和施工管理部门应严格管理、挂牌堆放;仓储水泥不得受潮,存放时间不能超过保质期,高、低标号和不同品种水泥不得混放,更不能任意混用。c对砂、石科应事先进行强度,筛分级配、含泥量等试验,满足要求方能使用。d对于外加剂应根据有关规章,使用要求和气温选用,不得搞错。4、砼的配制材料(2)(1) 现象 原材料进库后因时间长,钢筋锈蚀,有的受到油、酸、碱的腐蚀和污染。 (2) 原因分析 a时间过长。b保管不妥。c周围环境有污染源,如附近有排放有害物质的工厂。

18、 (3) 防治措施a加强材料管理工作,先进库的料先用,迟进库的料后用。水泥库应满足防潮要求,钢筋应尽量堆放到棚内,并用垫木搁置。b钢筋受污、锈蚀后,须除掉污锈才能使用,锈蚀严重的应根据锈蚀程度降级使用。4.3、桩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1、灌注桩(1)(1) 现象沉桩困难,达不到设计标高(2)主要原因分析:a压桩设备桩选型不合理,设备吨位小,能量不足。b压桩时中途停歇时间过长。c压桩过程中设备突然出现故障,排除时间过长;或中途突然停电。d 没有详细分析地质资料,忽略了浅层杂填土层中的障碍物及中间硬夹层、透镜体等的存在等情况。e忽略了桩距过密或压顺序不当,人为形成“封闭”桩,使地基土挤密,强度增加。f

19、.桩身强度不足,沉桩过程中桩顶、桩身或桩尖破损,被迫停压。g.桩就位插入倾斜过大,引起沉桩困难,甚至与邻桩相撞。h.桩的接头较多且焊接质量不好或桩端停在硬夹层中进行接桩。(3) 防治措施a配备合适压桩设备,保证设备有足够压入能力。b一根桩应连续压入,严禁中途停歇。c进场前对设备进行大修保养,施工时进行例行检修,确保压桩施工时设备正常运行。避开停电时间施工。d分析地质资料,清除浅层障碍物。配足压重,确保桩能压穿土层中的硬夹层、透镜体等。e制定合理的压桩顺序及流程,严禁形成“封闭”桩。f.严把制桩各个环节质量关,加强进场桩的质量验收,保证桩的质量满足设计要求。g.桩就位插入时如倾斜过大应将桩拔出,

20、待清除障碍物后再重新插入,确保压入桩的垂直度。h.合理选择桩的搭配,避免在砂质粉土、砂土等硬土层中焊接桩,采用34台焊机同时对称焊接,尽量缩短焊接时间,使桩被快速连续压入。2、静压桩(2)(1) 现象桩偏移或倾斜过大(2)主要原因分析:a.压桩机大身(平台)没有调平。b.压桩机立柱和大身(平台)不垂直。c.就位插入时精度不足d.相邻送桩孔的影响。e.地下障碍物或暗浜、场地下陷等影响。g.送桩杆、压头、桩不在同一轴线上,或桩顶不平整所造成的施工偏压。h.桩尖偏斜或桩体弯曲。i.接桩质量不良,接头松动或上下节桩不在同一轴线上。j.压桩顺序不合理,后压的桩挤先压的桩。k.基坑围护不当,或挖土方法、顺

21、序、开挖时间、开挖深度不当等。(3) 防治措施a.压桩施工时一定要用顶升油缸将桩机大身(平台)调平。b.压桩施工前应将立柱和大身(平台)调至垂直满足要求。c.桩插入时对中误差控制在10mm,并用两台经纬仪在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校正其垂直度。d.送桩孔应及时回填。e.施工前详细调查掌握工程环境、场址建筑历史和地层土性、暗滨的分布和填土层的特性及其分布状况,预先清除地下障碍物、处理暗浜等。f.施工时应确保送桩杆、压头、桩在同一轴线上,并在沉桩过程中随时校验和调正。g.提高桩的制作质量,加强进场桩的质量验收,防止桩顶和接头面的歪斜及桩尖偏心和桩体弯曲等不良现象发生。不合格的桩坚决不用。h.提高施工焊接

22、桩质量,保证上下节同轴,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隐蔽工程验收。i.制订合理的压桩顺序,尽量采取“走长线”压桩,给超孔隙水压力消散提供尽量长的时间,避免其累积叠加,减小挤土影响j.压桩结束10天左右,待超孔隙水压力充分消散后方可开挖;且围护结构应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避免侧向土体位移;机械开挖至桩顶30cm时采用人工开挖,避免挖斗碰撞桩头。3、静压桩(3)(1) 现象桩达到设计标高或深度,但桩的承载能力不足(2)主要原因分析:a.设计桩端持力层面起伏较大,b.地质勘察资料不详细,古河道切割区未察清楚,造成设计桩长不足,桩尖未能进入持力层足够的深度。c.试桩时休止期没达到规范规定的时间而提前测试,或测试时

23、附近正在打桩,桩周土体仍在扰动中。(3) 防治措施a.当知道桩端持力层面起伏较大时,应对其分区并且采用不同的桩长。压桩施工时除标高控制外,尚应控制最终压入力。b.当压桩时发现某个区域最终压桩力明显比其它区域偏低时,应进行补堪以查清是否存在古河道切割区等不良地质现象。针对特殊情况及时和设计单位联系,变更设计改变布桩或增加桩数或增加桩长等措施来满足设计承载力。对开口桩,可考虑在桩尖端设置十字加强劲或其它半闭口桩尖等形式,以谋求增加尖端闭塞效应的方法,来提高桩的承载能力。c.试桩的休止期一定满足规范规定,试桩时桩周1.5倍桩长范围内严禁打桩等作业。4、静压桩(4)(1) 现象压桩阻力与地质资料或试验

24、桩所反映阻力相比有异常现象(2)主要原因分析:a.桩端持力层层面起伏较大。b.地面至持力层层间存在硬透镜体或暗浜。c.地下有障碍物未清除掉。d.压桩顺序和压桩进度安排不合理。(3) 防治措施a.按照持力面的起伏变化减小或增大桩的入土深度,压桩时以标高控制为主外,还应以压入力作参考。b.配备有足够压入能力的压桩设备,提高压桩精度,防止桩体破损。c.用钢送桩杆先进行桩位探测,查清并清除遗漏的地下障碍物。d.确定合理的压桩顺序及合适的日沉桩数量。对有砂性土夹层分布区,桩尖可适当加长,压桩顺序应尽量采用中心开花的施工方法,严禁形成“封闭”桩。5、静压桩(5)(1) 现象桩体破损,影响桩的继续下沉(2)

25、主要原因分析:a.由于制桩质量不良或运输堆放过程中支点位置不准确b.吊桩时,吊点位置不准确、吊索过短,以及吊桩操作不当。c.压桩时,桩头强度不足或桩头不平整、送桩杆与桩不同心等所引起的施工偏压,造成局部应力集中。d.送桩阶段压入力过大超过桩头强度,送桩尺寸过大或倾斜所引起的施工偏压。e.桩尖强度不足,地下障碍物或孤块石冲撞等f.压桩时桩体强度不足,桩单节长度较长且桩尖进入硬夹层,桩顶冲击力过大,桩突然下沉,施工偏压,强力进行偏位矫正,桩的细长比过大,接桩质量不良,桩距较小且桩布较密。(3) 防治措施a.吊桩时,桩体强度应满足设计施工要求,支点位置正确,起吊均匀平稳,水平吊运采取两点吊,吊点距桩

26、端0.207L。单点起吊时吊点距桩端0.293L(L为桩长)。起吊过程中应防止桩体晃动或其它物体碰撞。b.使用同桩径的送桩杆,保持压头、送桩杆、桩体在同一轴线上,避免施工偏压。c.确保桩的养护期,提高砼强度等级以增强桩体强度。桩头设置钢帽、桩尖设置钢桩靴等。d.根据地基土性和布桩情况,确定合理的压桩顺序。e.保证接头质量,用楔型垫铁填实接头间隙。提高桩的就位和压入精度,避免强力矫正。压入时应保证一根桩连续压入严禁中途停歇。4.4、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1、模板(1)(1) 现象 砼浇筑拆模后,砂线多,蜂窝麻面多。 (2) 原因分析a模板拼缝不密,未采取止浆措施。b旧模板上开的洞未进行修补,旧模板

27、未进行保养,模板上粘结有老砼,在下一次浇砼时,使砼表面形成麻面c模板拆除过早。d模板内积水未清除干净就浇筑砼。e砼振捣不密实。 (3) 防治措施a木模应采用较干的木板,在浇砼前进行浇水养护,并在模板背面钉板条钢模板则必须在每次浇完砼后进行除灰、刷油、维修、整形,才能再次使用。并在拼装时,在拼缝中嵌止浆材料。 b一般不要在钢模板上开洞,如开了洞应进行及时修补。 c侧模(非承重模板)一般在浇好砼3d后才能拆除砼强度不低于1.2MPa。d清除模板内积水遇雨尽量不要浇筑砼。2、模板(2)(1) 现象: “爆壳子”。 (2) 原因分析 a模板的拉杆螺栓计算错误,荷载算错,荷载组合不当,最大受力点搞错。b

28、操作人员偷工减料,减少了拉杆螺栓数量。c凭经验估计,未作计算。d砼浇筑速度大于设计速度。e拉杆、螺栓材质差,安全系数取得太小。f浇筑工艺改变。(3) 防治措施a正确选择模板的计算荷载,既保证安全又经济合理。侧模板的荷载有 (j)新浇筑砼的水平力,可按下式计算P=8+24KV12; 式中:p -混凝土对侧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2)K - 温度修正系数,按下表选用:V - 砼浇筑速度(mh)(ii)倾倒砼所产生的水平动力荷载,可按下表选用。注:当采用泵送砼时,如布料杆已伸直处于水平状态,则取2 ( kNm2 );如布料杆就近浇筑,高度较高时取46 ( kNm2)。铺硬管浇筑,落高小于1.0m,亦

29、取2 (kNm2);大于1 m时取值为2-4(kNm2 )。根据上述计算出的荷载按(i)、(ii)项进行组台计算模板的强度、刚度,再考虑风、浪荷载验算整体稳定。()风、波浪压力, 应根据施工地区实际风浪情况进行计算。b施工时必须按工艺图进行施工,不得随意改变方案。c没有可靠的经验数据一定要进行计算。d充分估计到砼的浇筑速度,如浇筑工艺改变应验算模板的牢固问题。e施工用料同样要使用合格材料,安全系数不应小于1.2。f局部“爆壳子”,断面尺寸变大时,如能重新振捣密实而不影响使用,可对模板立即进行加固处理再振密。如彻底爆裂,则将松动的砼清除,并立即认真计算,查出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后,重新立模再浇筑砼

30、。3、模板(3)(1) 现象 成型的砼表面凹凸不平。 (2) 原因分析 a模板表面凹凸不平。b模板强度和刚度小,受到砼侧压力后变形。 (3) 防治措施 a使用过的模板应经维修、整平后再用。b模板的强度和刚度应进行设计、验算,确保其强度和刚度。4、模板(4)(1) 现象 模板受砼侧压力后整体倾斜,甚至倒塌。 (2) 原因分析 a模板结构设计时,未按整体稳定要求验算,模板结构本身不稳定。b侧向支撑不牢或支撑太少。c未进行风压和波压验算,由于大风、大浪造成失稳。d其它外力作用造成失稳。如:施工船舶的碰撞、缆绳拉倒等。(3) 防治措施a要求对模板及支撑进行计算,并由他人验算、复核,施工时应按设计的模板

31、结构进行施工。b应根据所施工的本地区、本工程的实际水文、风况资料进行风浪压力计算,并必须按计算要求进行加固。c当发现模板倾斜后,应立即停止浇筑砼,力争在砼初凝时间内予以纠正并加固,把模板内钢筋扶正,再重新振捣密实,然后继续浇筑砼。d如全部倒塌则应将尚余在底板上的砼全部冲掉,整理钢筋,重新立模,加固妥当后再浇筑砼。4.5、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防治1、混凝土(1)(1) 现象 需一次性连续浇筑的构件,若中间不能连续浇筑,其间隔时间超过允许连续浇筑的间隔时间。 (2) 原因分析 a施工组织设计不当,组织砼浇筑能力不能满足构件连续浇筑需要。b突发性设备故障。c自然影响:因涨潮、下暴雨、刮大风而停止浇筑。

32、d底模脱落或侧模爆壳子。(3) 防治措施a砼浇筑前,应对砼浇筑强度进行测算,确定搅拌运输、浇筑能力,并根据浇筑规模设置材料及设备的储备能力。b浇筑砼前要弄清从砼开始浇筑到抹面结束的天气情况、涨落潮时间,以预计砼浇筑时间与涨潮时间差,并留有一定余量。c在某些结构和部位,可将接缝按施工缝处理。 d将砼全部冲掉,待模板安好后重新浇筑。2、混凝土(2)(1) 现象 砼构件顶面几厘米,乃至几十厘米高度内出现疏松不密实情况。 (2) 原因分析 a砼振捣不密买。b砼水灰比太大或大流态砼,由于泌水作用,顶层砼含水量高,石子沉降,砂浆上浮。c受冻疏松。(3) 防治措施a把握时间,进行两次振捣。b在保证正常浇筑的

33、前提下,尽量采用小坍落度砼。当砼落高大于1.6m时,需采用溜管、溜槽,防止砼离析。c最低气温低于4时,浇砼时间应控制在9:0014:00,浇筑后立即做好防风保温工作。d如发现砼被冻疏,应将冻坏部分凿除,重新浇筑。3、混凝土(3)(1) 现象 砼表面蜂窝、麻面甚至露筋、鼠洞、气泡多,有的部位多数是石子。 (2) 原因分析 a振捣不密实。 b砼配合比不佳,水灰比太大。c砼搅拌时间太短或静运时间过长形成离析。d砼坍落度小,天气热,未及时振捣 e砼浇筑下灰落高大于16m而未采取有效措施。f钢筋太密。g模板内有积水,或冒雨浇筑。h由于模板有缝隙而造成漏浆。i结构设计不当,而该设压浆板的地方未设。j一次下

34、灰厚度太大。(3) 防治措施a认真振捣,并掌握适当时间进行二次振捣。b选好砂、石级配,认真进行配合比设计,水灰比应控制在规范要求范围内。c砼应充分拌匀,如不是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距不要超过1km。d砼坍落度应根据气温变化、结构形式、振捣方法选定。如钢筋太密应注意选择骨科粒径。e消除模内积水,尽量避免下雨时浇筑。f做好模板防漏浆措施。g一次下灰高度一般不大于振捣捧振动头部长度。4、混凝土(4)(1) 现象 砼达不到设计要求强度或耐久性要求。 (2) 原因分析 a原材料质量差。b砼配合比设计错误或误配。c严重受冻。d水泥标号过低。 (3) 防治措施 a把好原材料质量关。b浇砼前掌握好天气情况,气温偏

35、低不应浇筑砼。c水泥应搞清标号,需做试验的经试验并合格后方可使用。d当砼标号低于设计标号,应会同设计单位研究处理。5、混凝土(5)(1) 现象混凝土干缩裂缝特征具有表面性,缝宽较细,多在0.050.2mm之间,其走向纵横交错,没有规律性。较薄的梁、板类构件,多沿短方向分布;整体性结构多发生在结构变截面处;平面裂缝多延伸到变截面部位或块体边缘,大体积混凝土在平面部位较为多见,但侧面也常出现,预制构件多产生在箍筋位置。(2) 原因分析a混凝土成型后,养护不良,受到风吹日晒,表面水分增发快,体积收缩大;而内部湿度变化很小,因而表面收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出现拉应力,引起混凝土表面开裂;或者构件

36、水分蒸发,产生的体积收缩受到地基或垫层(或底板)的约束,而出现干缩裂缝。b混凝土构件长期露天堆放,表面湿度经常发生剧烈变化。c采用含泥量多的粉砂配制混凝土。d混凝土受过度振捣,表面形成水泥含量较多的砂浆层。 (3) 预防措施a混凝土水泥用量、水灰比和砂率不能过大;严格控制砂石含泥量,避免使用过量粉砂,振捣要密实,并应对板面进行二次抹压,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减少收缩量。b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并适当延长养护时间;长期堆放的预制构件宜覆盖,避免曝晒,并定期适当洒水,保持湿润。c浇筑混凝土前,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c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早进行洒水养护;大面积混凝土宜一段,养护一段。(4) 处理方法a

37、此类裂缝对结构强度影响不大,但会使钢筋锈蚀,且有损美观。故一般可在表面抹一层薄砂浆进行处理。b对于预制构件,也可在裂缝表面涂环养胶泥或粘贴环氧玻璃布进行封闭处理。五、管理过程防控措施在质量通病治理实践阶段中,我项目部认识到只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才能产生规范的生产。首先必须树立项目部所有员工的质量意识,抛弃以往施工中的一些老经验,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分层次明确各相关责任人及责任内容。相关试验设施均按照合同设置,各实验仪器设备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认证。各项实验报告内容全面,结论明确。工程技术人员要各负其责,发现问题立即要求施工队伍解决,一定要盯着不放,紧抓不放,慢慢改变工人的质量责任意识,和以往形成的

38、惯有习惯。我们也正在积极优化管理方法,力争使管理更加规范、合理。项目部管理人员要统一思想,贯彻安全、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源头管理,强化责任落实,强化隐患排查,从而提高工程质量预控能力。从现场生产基础入手,扎实有效地开展质量通病防治工作。为有效地进行工程质量问题防控,我项目部制定了如下质量保证措施:a按照公司贯标要求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编制质量计划,进行职能分解,落实措施。b制定质量奖惩制度,落实各工序岗位责任制,遵循“谁施工,谁负责质量的原则”c各专业工种必须持证上岗。d建立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的台账,对已完成的工程及时进行验收,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分,并制定相应改进

39、措施。e严把原材料质量关,每批进料包括钢筋、水泥等都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材料质保书,及时做好材料抽样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f各分项工程开工前,要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并形成文件,对关键工序要加强技术指导,及时检查,施工中要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若有重大变更须向公司工程部审批。g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工程设项目总工主管技术质量工作,专职质量员持证山岗。h落实各岗位责任制,并编写各岗位的岗位职责。i抓好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督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杜绝重大质量事故。j雨天尽量避免砼作业,必要时要采取防雨措施。在高温季节砼作业尽量避开高温时段。k加强质量管理培训和学习,充实技术管理力量。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难题及时组织人员进行研讨、攻关,不断积累经验,同时树立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指导思想,虚心接受业主、监理工程师、设计单位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