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基本对策与分析(1)详解(共9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6313910 上传时间:2022-05-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基本对策与分析(1)详解(共9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基本对策与分析(1)详解(共9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基本对策与分析(1)详解(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基本对策与分析(1)详解(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基本对策与分析研究 以河南省高校为例 摘要:近些年我国各地区高校的盲目扩招致使各高校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也是逐年攀升,而且据相关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可谓是居高不下。河南省作为各高校云集地之一,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众多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严峻问题。本文将对河南省几所高校近五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详细而深入的调查,并从中找出影响大多数河南省大学毕业生成功就业的诸多重要因素。同时针对分析得出的河南省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对症下药探索研究出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基本且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 :河南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影响因素;基本对策高校大学毕业生作为

2、社会上存在的不容忽视的、数量比较大的一个群体倍受各界人士的关注。不得不说高校大学毕业生又是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肩负着发展经济和促进社会繁荣的巨大重任。但是寒窗苦读的大学生不能成功就业让无数大学毕业生和他们的家庭苦不堪言。所以,积极研究和探索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基本对策势在必行。一、河南省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河南省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每年都呈现出上升趋势。下面笔者将用一组数据向大家清晰地呈现出河南省高校从2010-2015大学毕业生历年的数量。我们重点对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等多所河南省高校大学生近五年大学毕业生数量向大

3、家展示出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的现状。根据对调查结果综合分析对比并且汇总得出:河南省各高校2011年高校毕业生总数量为44.6万人,2012年河南省高校毕业生总数量就上升为了50万,仅仅一年时间内,河南省各高校大学生的毕业生数量就增加了近6万人次。到了2015年9月再做统计,河南省各高校的大学毕业生数量已经悄然增加至了大约70万。以上河南省历年高校大学生毕业数量的真实数据很明显地告诉我们:河南省的高校毕业生一年比一年多。在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的严峻形式下,河南省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究竟如何呢?下面我们将以河南理工大学2014年毕业生就业情况为例,分析出河南省各高校大学毕业生的综合情况。我们此次调

4、查主要针对河南理工大学得本科生。2014年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面比较广泛,但是不得不说,2014年同时又是全国经济低迷得一年,大学生得就业多多少少受到了全国大环境的影响。河南理工大学面对举国上下就业难的严峻形式,率先让毕业生进行多重选择。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煤炭、有色金属等重要行业。同时河南理工大学积极做好本科毕业生的择业指导工作,并力求把工作做细。河南省的大学生就业市场规模较之过去有所增大,但是,受全国经济普遍低迷的影响,通过调查我们发现:2014年就业市场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较2013年就减少了将近20,这就意味着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范围和就业机会都在一定程度上变小了。除此之外,在河南

5、理工大学工作人员积极筹划大学生就业工作之时,事业单位招聘人员减少、企业招聘人数减少。毕业生就业的渠道一般为人才交流会。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2万个,但到最后统计看来,毕业生在校内找到工作的人数仅占毕业生总数的50左右。所以总体看来,河北理工大学乃至整个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虽然调查结果显示有一半左右的学生实现了成功就业,到就业质量明显不高,工资水平离大学生的预期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一般大学毕业生的预期待遇是5000左右,而实际上大学毕业生的薪资待遇一般在2000元左右(扣除各类保险后得实发工资)。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大学生文理科学生打頓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就业

6、,对于有就业前景的欠发达地区很少考虑,也使的就业选择有了局限性,另一方面理解也使自己的就业竞争更激烈。二、各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诸多原因全国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总体来说存在着困难。深究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种种原因,有利于我们找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症结所在,从而对症下药,提高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率的同时也提高我国多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为了找出并找准众多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笔者利用将近3个月的时间做了大量的相关调查。最后以2012-2015年河南省中的河南省理工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五所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为例总结出大多数高校毕业生

7、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在调查过程中,笔者运用了多种调查方法,在查阅大量参考文献后自制的“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问卷”、“大学生就业质量调查问卷”、“大学毕业生为成功就业的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等等。除此之外,笔者也利用现在发达得网络资源,除了查找论文所需的相关理论之外,也通过QQ在线和大学毕业生交流,笔者业曾亲自到大学毕业生的宿舍、图书馆与他们面对面交流。在这次具体的调查过程中,笔者总共发放了自己精心设计的调查问卷10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96份。这些有效调查问卷来自于河南省理工大学、河南省师范大学等五所大学中的建工专业学生、历史专业学生以及外语专业和信息专业等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五所大学毕业生填写调查问卷

8、时采用的是不记名方式,所以问卷调查结果比较真实。笔者对调查问卷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总结,最后通过问卷显示出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种类多多,但是归纳总结起来,可以有以下几方面比较具体而重要的原因:(一)大多数高校大学生择业观念比较淡薄,缺乏科学的职业规划在对河南省师范大学的大学生进行访谈交流时,占被调查总数50以上的大学生择业观念比较淡薄。即使是大三、大四的学生的择业观也不强,有的大学生坦言:即使想过以后要从事什么职业,但是也根本没有具体的职业规划,更不用说采用行之有效的职业规划措施了。在调查过程中,笔者还发现另一个严重而突出的问题:多数高校大学生对国外企业重的岗位、国家公务员岗位等羡慕不已甚

9、至说是趋之若鹜。这些大学生在盲目制定职业目标之时根本没有考虑自身的综合能力更适合从事何种职业。大学生在择业观上同时有这样一个误区,那就是自己寒窗苦读十多载,大多愿意就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对于比较偏远的乡镇企业或者个体企业都有一种轻视的态度。对于人才奇缺的西部地区,很多人坦言连考虑都不会考虑。与此同时,还有相当数量的高校大学生在择业时目的性不强,有很多大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选择工作的意义,有的人只是为了找一个能够解决温饱的工作,根本没有考虑选择的工作是否能够发挥自己的专业水平、是否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否能够促进社会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高校大学生择业存在着盲目性和随机性。

10、(二)高校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法律意识淡薄在高校中学习的大学生从入学之处大多数根本没有接触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法律学习。高校大学毕业生大多单纯无知。在选择工作得过程中大多只关心薪资待遇问题,根本不考虑用人单位的资质和实力。调查结果显示:有将近一半的河南省高校大学毕业生不能和用人单位签定对其有保护作用的合同,或者是有的大学生盲目和用人单位签订合同,不认真阅读合同条款,使得自己的个人利益最终受到损害。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有将近60的大学生在求职时和用人单位之间没有使用劳动、人事部门规定的合同样本。这样一来,当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发生纠纷时,大学毕业生的权益往往得不到保证。(三)社会经

11、济低迷使得国内整体就业环境不佳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处于低迷时期,经济的低迷使得很多企业和单位精简人员,让大学生就业陷入困境。高校大学生就业呈现整体性结构失衡,并且大学毕业生供过于求,近几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远远多余人才市场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作为众所高校云集地之一的河南也不例外,河南省众高校大学生的供给量与河南省乃至全国人才市场中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严重失衡。另外国内大学生就业体制的完善也使大学生就业困难加剧。 (四)大多数高校人才培养以及大学生就业指导机制不健全河南省各高校中包涵着各种各样的专业,但是高校中的这些专业有将近一半以上不能够与人才市场得需求相匹配。通过2015年就业情况分析,有将近

12、30的高校大学生在毕业后不能选择到与自己专业相一致的工作,有的只能被迫跨专业选择。所以说大多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不够健全。集中体现在大多数高校在学校软硬件设施都有改观的情况下不能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甚至于一些高校的教育思想观念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速度。大多数高校对高校大学生要求不严格,考试方式单一等等都使现在的多数大学生“眼高手低”,空有一纸大学文凭,有的大学毕业生在4年学习后居然对自己的专业知识一窍不通。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力度不够,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机制不健全也是大学生就业难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被调查的河南省五所高校都对本校大学生进行过就业指导。但是就业指

13、导工作开展的情况却不尽相同。稍好一点的学校从大学生入学起就开始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并由专门的教师负责此项工作,偏差一点的学校仅仅在大学生即将毕业之时才对其进行简单的就业指导。总体归纳总结起来,大多数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做的不够到位,有“敷衍了事”之嫌。大多数高校大学生就业体质不健全对大学生成功就业有着严重的阻碍作用。(五)招聘方无故提高大学生入职门槛通过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对于求职者要求越来越高。人才市场上稍好一点的职位就要求有3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这明显对高校大学毕业生不利。另外用人单位有时过分看中高校大学生的毕业文凭而忽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还

14、存在着严重的性别歧视,有很多较好的国企单位把优秀的女大学毕业生拒之门外。一些用人单位“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有的单位只招聘具有本市户口或本县户口的人才,使得很多有机会取得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也白白丧失了竞争的机会。三、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基本对策 (一)高校创新大学生教育培养模式的同时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要想实现高校大学毕业生成功就业,首先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其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让其在众多的同类毕业生中脱颖而出。那么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各高等院校首先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更新传统教育教学观念,在人才培养上下足功夫。高校在对人才培养之时要与用人单位建立广泛联系,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时刻

15、为把大学生培养成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合格专业人才而努力。除此之外,各高校在招收学生时就要严把质量关,不能在盲目扩招的大潮中迷失自己。对于大学生能力的考察不仅仅凭简单的成绩测试,还要增加实践考察和专业技能测试。培养“一专多能”、“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时每一所高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众多高校除了对大学生进行基础专业知识传授以外更要注重本校大学生就业的心理指导和技能指导。具体来说,各高校制定大学生就业指导计划,并成立就业指导中心,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制定的计划进行工作,从大一就开始让学生们系统学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课程,使大学生树立职业目标,并制定职业规划,同时做到校企联合,让学生在学校学习丰富

16、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有更多的社会实践,为以后成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二)用人单位、政府齐协力,助推大学生成功就业能够吸纳大多数毕业生的用人单位要多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和才华的机会,尽力给她们搭建成长和进步的阶梯。用人单位可以适当降低大学生的入职门槛,不仅大学生的毕业文凭决定大学毕业生的去留,对于更重要的实践能力、以及大学生的人品都要进行全方位考察。同时,用人单位要尽力为大学毕业生提供较好的就业环境,比如一些偏远地区,要尽力解决好大学生的食宿问题。政府适时出台鼓励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和西部地区就业得优惠政策同时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进行有力扶持。具体来说政府在金融政策、法律等方面都可以向大学毕

17、业生适量倾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和其他部门尽力为大学生做好就业信息服务工作,从多方面体现出政府对于大学毕业生的人文关怀。 (三)大学生及时更新就业观念、做好职业规划 众多的大学毕业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也是推动社会经济进步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中坚力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高校中的众多大学生自身的素质和水平决定着大学生的就业率。面对现如今举国上下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大学生应该“困则思变”,首先从提高个人素质和能力做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大学校园中学好专业知识,掌握过硬的专业本领,同时,转变自己的就业思想,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这里值得提出的是广大高校大学生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自己

18、短期发展目标和长期发展目标,并做到让自己制定的短期目标为长期目标服务。另外高校大学生要拥有灵活的就业观念,在就业形式如此紧张的当下,不局限于只关注大城市中的优秀用人单位,去挤万人都想过的独木桥,而是能够根据自身特点另辟蹊径,找到自己的归属,要把自己的眼光放长远,要充分考虑自己所选择的职业是否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对于偏远地区的用人单位也要全面衡量,不能因为地方偏远就放弃需要自己也能实现自己价值的用人单位。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更要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尤其是要有挑战自我的勇气。在就业形式严峻的当下,也可以充分考虑自身素质,在了解自身优势的基础之上,在做好相关的调查研究之后,勇敢创业。诚然,在创业

19、的过程中还不能只凭借自己的个人力量,要积极寻求政府、学校、亲属的帮助,让自己在不断的磨练中实现质的飞跃。结论广大大学生就业问题关乎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因此,无论是各级政府、肩负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的各类高校、亦或是求贤若渴的用人单位还是对未来有决定运用的大学生自身都应对这个问题高度重视,并且在高度重视的基础之上同心同德,共同努力,全面提高我国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从而促进我们整个民族的发展。参考文献:1 杨宇航.D. 大连理工大学 20102尚玉琴,杨占军,胡恩立.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2(07)3 赵书杰.D. 山东师范大学 20094 赵志伟.D. 河南大学 20115 王利迁.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2) 6孟庆子.D.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097 刘凤清.D. 河北师范大学 20088 周文梅.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 2011(03) 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