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单元综合提升-鲁教版(共7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6269411 上传时间:2022-05-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单元综合提升-鲁教版(共7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7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单元综合提升-鲁教版(共7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单元综合提升-鲁教版(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单元综合提升-鲁教版(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学生用书P210学生用书P211可持续发展措施类题目答题模板在高考命题中可持续发展措施类题目多以区域图或可持续发展模式图为载体,考查区域内的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在回答该类问题时应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016浙江宁波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冰糖心苹果”具有味甜汁多,含糖量高的特点,生长期在410月份,采摘上市时间较晚,严格控制在每年的10月25日霜冻期以后采摘上市。如图为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其中A地是著名的“冰糖心苹果”产地。下表为A地各月气温、降水量信息表。月份123456789101112最高均温()1.15.113.9

2、22.226.830.030.830.126.018.99.10.0最低均温()13.18.10.08.212.114.917.016.110.94.33.010.1平均降水量(mm)223391016136312(1)根据材料一,分析说明气候条件对A地苹果生产的有利影响。(2)简述图示地区过度发展苹果种植业可能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并为该地区苹果种植的可持续发展提几点合理化建议。审答流程标准答案(1)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晴天多,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苹果生长期平均气温高,有利于苹果的生长发育和结果;采摘时间晚,苹果生长周期长;冬季寒冷,病虫害少。(2)主要环境问题:土

3、地荒漠化(或盐碱化、土地退化);水资源锐减。建议: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产量、质量;走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道路,提高产品竞争力;发展苹果深加工工业,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思考方向满分术语气候变暖类清洁能源、保护森林、植树造林、产业结构、环保意识、国际合作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太阳能、风能等);保护森林资源,植树造林;调整产业结构,淘汰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加强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加强国际合作农业发展农业结构、生态农业调整农业结构,全面发展农业;发展生态农业;大力发展新能源,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工业发展节能、减排、产业结构、生产工艺、清洁生产改进

4、生产工艺,降低能耗;减少废弃物排放;加大对污染物的治理;加强对工业“三废”的综合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调整工业结构,大力发展高科技工业(2016广州调研)读图1、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图1中阴影甲地区是我国_(“冬”或“春”)小麦的主产区。阴影乙地区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绿洲农业区,说明乙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2)图中阴影甲地区人口稠密,工业发达,同时又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产区,但水资源的严重不足已越来越明显地制约着本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甚至对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产生重大影响。试分析造成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因素。(3)图2为甲地区某农庄的农副产品综合循

5、环利用示意图,该示意图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内涵有哪些?依据图中信息对应说明其在图2中的具体表现。(4)图中甲地区已形成目前世界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之一,试分析其原因和解决措施。解析: 第(1)题,甲地区位于我国华北地区,是冬小麦的主产区;乙地区位于我国西北河西走廊一带,气候干燥,水资源较为紧缺;应该采取的对策是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及恢复植被等。第(2)题,结合华北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分析。第(3)题,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属于基础知识。第(4)题,地下水漏斗区的形成与过度抽取地下水有直接的关系。答案:(1)冬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水资源较少且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土地盐渍化、荒漠化严重,土壤

6、贫瘠,生产结构不合理等。基本对策:节约用水,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节水农业,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实施退耕还牧、退耕还草等。(2)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导致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主要自然原因;人口增长过快,工农业发展迅速,加剧了水资源紧张程度;水资源综合利用率低,浪费和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干旱频率加大。(3)生态的持续发展。表现:利用秸秆、粪便制造沼气,沼渣、沼液为稻田提供肥料;地热供暖。经济的持续发展。表现:利用农产品、地热温泉等资源发展农产品加工、服务、旅游等相关产业。社会的持续发展。表现:客房、餐厅、酒厂等部门的开发增加了就业机会。(4)原因:大量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大幅度

7、下降。措施:雨水回灌、节约用水、合理开采地下水等。(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6山东日照测试)下图为不同社会阶段资源利用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智力资源、矿产资源、空间资源(主要指区位条件)。读图,回答12题。1图中数字与资源类型配对正确的一组是()A智力资源矿产资源B空间资源矿产资源C空间资源智力资源D矿产资源智力资源2工业文明阶段,曲线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是()A资源消耗总量不断增加B资源种类增多,利用率提高C区位条件增多,影响程度增大D劳动力数量增多,素质提高解析:第1题,根据不同社会阶段资源利用方式判断,智力资源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呈增加趋势;空间

8、资源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较小,工业社会时期逐渐增大,后期经济发达阶段逐渐减弱;初期,矿产资源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逐渐增大,但随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提高、交通条件的改善以及替代资源的开发,影响程度逐渐减小。所以为空间资源,为矿产资源,为智力资源。第2题,工业文明阶段,工业迅速发展,区位条件对工业的影响加大。答案:1.D2.C(2016杭州质检)读某沿海钢铁厂海水淡化流程图,完成34题。3海水淡化的浓盐水直接排入海洋,可能导致()A湿地萎缩B土地荒漠化C生物多样性减少 D水土流失4钢铁厂余热蒸汽用于海水淡化,有利于()A降低能源消耗 B增加海水淡化收入C减少工业联系 D增加流通环节解析:第3题,海水淡

9、化的浓盐水是污染物,直接排入海洋,导致海洋水体污染,生物多样性会受损。第4题,钢铁厂的余热蒸汽用于海水淡化,使余热得以再利用,降低了能源消耗。答案:3.C4.A(2016四川成都市模拟)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土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下图为贵州乌蒙山区各海拔地带2000年、2008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状况,读图,回答56题。52000年2008年,该地区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的地带是()A1 300米以下地带B1 3001 900米地带C2 500米以上地带D1 9002 500米地带62000年2008年,该地区1 900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及其原因可

10、能是()A大量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于缓和B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C大量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紧张D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紧张解析:第5题,人口耕地弹性系数越大表示人均耕地面积增大,人地矛盾缓解,反之则相反。第6题,由图可知,在1 900米以上的地带这8年来人地矛盾有所缓解,结合选项分析其中最有可能的就是这个高度上的人口向海拔低的地带迁移,所以人地矛盾缓解,故选择B。答案:5.A6.B(2016广东揭阳质检)下图是“我国某地社会可持续发展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7下列关于该地19851995年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A环境污染水平整体不变B资源能源消耗维持在较高水平C经济发展指

11、数保持在相同水平D人地关系协调发展8该地社会可持续发展趋势最好的时期是 ()A19851990年 B19901995年C19952000年 D20002005年解析:第7题,19851995年资源能源消耗指数保持在0.600.65,即维持在较高水平,B说法正确。而此期间,环境污染指数有降低的趋势,经济发展水平有上升的趋势。第8题,19952000年,经济发展迅速,环境污染指数处于较低的时期,资源能源消耗指数下降的速度较快,因此该时期属于社会可持续发展最好的时期。答案:7.B8.C(2016四川南充质检)读云南省某集团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完成910题。9由图可知,甲、乙两工业部门分别是()A建

12、材公司水电厂B建筑公司天然气公司C建材公司煤电厂D建筑公司水电厂10下列符合该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A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缩短了产业链B大力实施副产物的循环利用,完全没有污染C减小了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利用量及废气、废渣的排放量D体现了循环经济减量化、无毒化原则解析:第9题,根据甲的上下环节分析,应为建材公司或建筑公司;乙提供电力,且产生粉煤灰,故乙应为煤电厂。第10题,该循环经济产业链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延长了产业链;大力实施副产物的循环利用,减少了污染;循环经济的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化、资源化。故C项正确。答案:9.C10.C11下图为某农业生产模式图,该生产模式会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

13、影响,下列说法最可信的是()A改变自然带类型B保持土壤肥力C增大气温日较差D增加原生物种解析:选B。自然带类型与所在地的降水有关,该模式无法改变;由于将落叶和畜禽的排泄物进行了还田,故可以保持土壤肥力;人工草地改变了下垫面的物质,可以减小局部气温日较差;原生物种无法增加。二、综合题(共56分)12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30分)材料一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作了明确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要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材料二漫画“断指”。(1)可持续发展包括_的可持续发展、_的可持续发展和_的可持续发展。 (6分)(2

14、)公众参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你在日常生活中打算采取哪些有益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12分)(3)对于材料二漫画“断指”,有人这样认为“虽然断其三指,但是二棵新苗茁壮成长!”你同意这种发展方式吗?为什么? (8分)(4)为修复“断指”,必须采取多种措施,我国为此也做出了重大决策。我国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生态补偿力度的主要原因是()(4分)A西部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水源保护区B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需要大力扶持C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需要资金开发D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解析:(1)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实现共同持续发展。(2)结合生活的实例,运用所学知识,体

15、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如使用再生纸、垃圾分类回收、节约用水等。(3)充分领悟漫画的含义,联系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回答。(4)我国西部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答案:(1)经济社会生态(2)乘坐公交车;使用再生纸;垃圾分类回收;少用一次性用品;提倡重复利用;节约用水用电。(3)不同意。因为它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4)D13陕西省某县一中学的同学关注当地农村农业发展状况,他们搜集了以下材料。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6分)材料一下图为该地农业发展模式图。材料二在我国农村,大多数家庭都用煤炭取暖、做饭。但上图所示地区农村的人家不必拉煤,一头猪、一个发酵池、一

16、根输气管和一台发电机就可以供应一个五口之家生活用能,甚至还能把多余的卖掉赚钱。材料三下图为19802011年该地农业变化情况示意图。(1)由材料一可知,该地农业符合哪种农业发展模式?(4分)(2)该农业发展模式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有什么影响?(10分)(3)为了进一步促进该区域经济发展,还可以发展哪些生产部门?(4分)(4)我国是农业大国,试评价我国发展沼气的有利条件。(8分)解析:第(1)题,由材料一的农业发展模式可知,整个环节中没有废弃物的排放环节,符合生态农业的模式。第(2)题,种植业、养殖业等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既保持了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又促进了经济发展;通过物质的循环利用,增加了经济收

17、入,降低了污染,保持了土壤肥力。第(3)题,应立足当地实际提出今后发展的建议,如延长产业链、积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发展多种经营、提高产品技术含量等。第(4)题,我国发展沼气的有利条件可从气候、资源、市场、环境等方面分析。答案:(1)生态农业。(2)种植业、养殖业综合发展,并相互补充、相互促进,通过物质的循环利用,不仅增加了经济效益,而且降低了污染,改变农田施肥结构,保护土地资源,保持了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3)农产品加工业(饲料加工厂、食品加工厂)。(4)作为农业大国,我国不仅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能源,而且农村地区对清洁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为农村沼气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潜在的市场。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