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物理知识点全突破系列专题49----液体密度的测量(共23页).docx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6268949 上传时间:2022-05-1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762.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中考物理知识点全突破系列专题49----液体密度的测量(共23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9中考物理知识点全突破系列专题49----液体密度的测量(共23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中考物理知识点全突破系列专题49----液体密度的测量(共23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中考物理知识点全突破系列专题49----液体密度的测量(共23页).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液体密度的测量一、实验探究题1.小刚同学利用弹簧测力计等器材测量液体密度主要步骤如下:把塑料杯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然后再将测力计的指针调整到零刻度线处;在塑料杯中装入一定体积的水后,弹簧测力计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将塑料杯中的水倒尽,再向塑料杯中注入体积相等的待测液体,弹簧测力计指针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塑料杯中待测液体重_N;密度为_kg/m3 ,如果小刚同学把这个弹簧测力计面板上的物理量的单位改为“kg/m3”,他改造的这个“液体密度计”的最大测量值是_kg/m3 他计算待测液体密度所依据的原理是_ 2.在深圳科技活动月中,某校开展了实验操作小能手竞赛活动

2、。 (1)“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如图甲所示,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把杠杆右的平衡螺母向_(选填“左”或“右”)调节;如图乙所示,保持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测力计从a位置转到b位置,其示数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实验中,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得到多组数据的目的是_(填序号)A使测量数据更准确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C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2)“测量橙汁的密度”实验为了测量结果更准确,下列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用字母表示)A计算橙汁的密度B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C烧杯中盛适量的橙汁,用天平测出橙汁和烧杯的总质量D调节天平平衡E将烧杯中的橙汁全部倒入量筒中,读出

3、橙汁的体积测量橙汁和烧杯总质量时,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总质量为_g。不用量筒,只需添加一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也可以完成该实验。实验步骤如下:a用已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记为m0;b向一个烧杯倒入适量橙汁,用天平测出橙汁和烧杯的总质量,记为m1;c向另一个烧杯中倒入与橙汁等深度的水(如图乙),用天平测出水和烧杯的总质量,记为m2;d橙汁的密度橙汁=_(水的密度用水表示) 3.如图所示,小陈同学为测量某液体的密度,准备了天平、玻璃杯等器材,在实验时发现没有准备量筒,于是从身边找来了一个体积为20cm3的金属块和一些纸张。(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_刻度线

4、上。 (2)此时,如果天平指针偏左,小陈同学应向_(填“左”或“右”)调节_使天平横梁平衡。 (3)在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该液体,用天平称量液体和玻璃杯的总质量m总时,向盘中加减砝码要用_,不能用手接触砝码,称得m总=123.2g (4)将金属块浸没在液体中且不接触玻璃杯,液体无溢出,如图所示,天平平衡后,砝码的总质量加上的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刻度值为m=_g,则液体的密度=_g/cm3。 4.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取了适量这种液体的样品,进行了三种方案的实验:(1)实验前小明将天平放在_台上,把游码放在零刻度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选填“右”或“左)调

5、节。 (2)实验记录数据:m130g,m252g,m352.8g,m4_g(如图甲),V1=_ml(如图乙),V210ml,V319ml,其中方案3中液体密度大小为_g/ cm3.(3)分析比较上述三种实验方案,你觉得比较合理的应该是_(选填“方案1”“方案2”或“方案3) 5.在用天平,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了如下三种实验方案:方案一:1调节天平平衡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3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被测液体,测出总质量m24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液体的体积V5算出液体的密度液方案二:1调节天平平衡2在烧杯中盛被测液体,测出它们的质量m13将烧杯中的适量液体

6、倒入量筒中,读出液体的体积V4测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5算出液体的密度液方案三:1调节天平平衡2将适量的液体例入量筒中,读出液体的体积V3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4将量筒中液体倒入烧杯,测出总质量m25算出液体的密度液 (1)请观察图,简要说明调节天平平衡的步骤(2)写出以上三种实验方案密度的表达式 (3)分析评估以上三种实验方案,指出哪种方案最合理 6.下面是小阳同学测量食用油密度的主要实验步骤: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1。将烧杯中的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中,并测出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V。测出烧杯和杯内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2。计算出食用油的密度油。请根据以上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7、(1)画出本次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 (2)实验中m1、V的测量数值分别如图甲、乙所示,测出m2=40g;则食用油的体积V=_cm3 , 食用油的密度油=_g/cm3 7.用天平和量筒等器材测量食用油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1)天平调好后,将盛有食用油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中添加砝码并拨动游码,天平平衡时,游码位置和所加砝码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是_g; (2)将烧杯中食用油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倒出的食用油体积为_mL; (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质量为41.0g,则该食用油的密度=_kg/m3 (4)若将食用油倒入量筒时,量筒壁上沾上了少量食用油,则

8、食用油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_(选填“大”、“小”或“不变”)。 8.学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想知道所喝的早餐奶的密度于是和小刚到实验室,分别用不同的器材进行了测量(1)小明利用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测量早餐奶的密度过程如下: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_,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早餐奶,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早餐奶的总质量为76.2g;将烧杯中的早餐奶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则量筒内早餐奶的体积是_cm3;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早餐奶的质量,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早餐奶的质量为_g;经过计算可知,早餐奶的密度为=_g

9、/cm3 (2)实验中小刚发现自己桌上没有量筒,思考了一会儿后,他利用天平、水(水的密度用水表示)、烧杯测量早餐奶的密度,操作过程如下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m0;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装满水的质量m1;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装满早餐奶的质量m2 请你根据他测得的物理量计算出早餐奶的密度表达式=_(用字母表示) 9.如图所示,小陈同学为测量某液体的密度,准备了天平、玻璃杯等器材,在实验时发现没有准备量筒,于是从身边找来了一个体积为20cm3的金属块和一些纸张。(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_刻度线上。 (2)此时,如果天平指针偏左,小陈同学应向_(填“左”或“右”)调节_使天平横梁平衡。 (3

10、)在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该液体,用天平称量液体和玻璃杯的总质量m总时,向盘中加减砝码要用_,不能用手接触砝码,称得m总=123.2g (4)将金属块浸没在液体中且不接触玻璃杯,液体无溢出,如图所示,天平平衡后,砝码的总质量加上的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刻度值为m=_g,则液体的密度=_g/cm3。 10.为了测量某种食用油的密度,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调节使橫梁平衡(选填“左”或“右”) (2)用天平称量出空烧杯的质量m1=28.4g;然后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称量出烧杯和食用油的

11、总质量m2=65.6g;把烧杯中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所示,其示数为_mL。(3)测出食用油的密度为=_kg/m3 , 比实际密度值偏_(选填“大”或“小”)。 11.八年级一班的同学们为了测量醋的密度,进行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1)测量前,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先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 (2)接下来进行了以下操作:A 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醋的总质量m1(如图甲所示)B 将待测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醋的总质量m2(如图乙所示)C 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醋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醋的体积V(如图丙所示)

12、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填字母代号)。 (3)由图可得:量筒中醋的质量为_g,醋的密度是_。 (4)小雨组的同学们发现实验器材少了量筒,但大家开动脑筋,在没有量筒的情况下,设计了实验方案巧妙地利用天平、小烧杯和水来测量醋的密度。请你写出小雨组测量醋的密度的步骤_,用所测量写出醋的密度的表达式_。(已知水的密度为水) 12.在测量某种液体密度时,物理兴趣小组讨论形成了以下方案:A将量筒中的液体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B将适量的液体倒入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VC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2D计算出液体的密度 (1)以上方案中的步骤,其正确顺序是_(只填写序号即可)。 (2)用所测物理量的符

13、号写出液体密度的表达式=_。 (3)在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空烧杯的质量时,往右盘中加入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4)在对实验方案进行论证时,老师指出该方案误差较大,请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及结果。_ (5)请结合(4)中的分析,对该物理兴趣小组形成的方案进行完善。 _ 13.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1)小明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前,应该讲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_处; (2)如图是小明测量液体密度实验的正确操作过程,则该液体的体积_cm3 , 密度为_g/cm3。(1mL=1cm3 ) 14.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品牌牛奶的密度。天平放在水

14、平台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指针位置如图甲,应向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横梁平衡;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牛奶,测得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106g;将烧杯中部分牛奶倒入量筒,如图乙,再测出烧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如图丙;算出牛奶的密度为_g/cm3;若操作第(3)时,不慎将少量牛奶护着在量筒内壁上,测得的牛奶密度将会_(选填“偏小”、“不变”或“偏大”);两个相同的杯子分别装满水和牛奶,总质量较大的是装_的杯子。(水=1g/cm3) 15.在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小明找来大小不同的塑料块和某种液体做实验(1)图甲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使用托盘天平的情景,他的错误是_ (2)改正错误后,小

15、明正确操作,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画出了塑料块和液体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选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学中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密度,塑料的密度为_kg/m3 往烧杯内倒入10cm3的液体,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_g,若烧杯内液体的体积为20cm3 , 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应为_g 16.在“测量牛奶密度”的实验中。 (1)大山先将牛奶倒入量筒,如图所示,则牛奶的体积为_ cm3;接着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调节_,使

16、天平平衡;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3g,然后将量筒中的牛奶全部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所示,则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_g。(2)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牛奶的密度为_kg/m3 , 用该方法测得的牛奶的密度比真实值偏_。 (选填“大”或“小”)17.嘉嘉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她和安安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1)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将游码放在_处,若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_。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

17、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_g,酱油的密度为_kg/m3. (3)嘉嘉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_(填“偏大”或“偏小”) (4)嘉嘉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安安认为只用天平也能测出酱油的密度,于是他添加了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a. 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m0;b. 将一个烧杯_,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c. 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d. 酱油的密度表达式 _(已知水的密度为 ) 18.小明奶奶从市场买回一桶色拉油,怀疑是地沟油,小明为消除奶奶的疑虑,展开实验探究 小明查阅资料得知:色拉油的密度范围是 ;地

18、沟油的密度范围是 (1)将托盘天平放于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_,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向分度盘左侧,如图甲所示 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 左 右 调,使横梁平衡 (2)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色拉油,如图乙所示,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杯内色拉油的总质量为_g (3)把烧杯中的色拉油全部倒入量筒,如图丙所示,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_g;如图丁所示,用量筒测出色拉油的体积是_ (4)该色拉油的密度为_ ,色拉油的品质_ 合格 不合格 19.小明要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取适量液体进行如下实验:(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调节横梁平衡前,必须的操作是_。 (2)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其示数如图甲所示;把烧杯中的部分液

19、体倒入量筒中,其示数如图乙所示;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26g。据此可计算该液体的密度为_kg/m3。 20.实验题 (1)同学们在做“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a.调节天平,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当游码移至左端的零刻度线时,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要使天平平衡,他应该_。(选填字母即可)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在天平右盘的放一些砝码 D向右移动游码b.当天平平衡后,同学们开始测量,测量时正确的步骤如图所示:将待测盐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盐水的体积;用天平测量烧

20、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则量筒中盐水的质量是_g,盐水的密度是_kg/m3。c.测量盐水的密度还可以用_直接测量。 (2)同学们在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甲 乙a.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_N。b.老师告诉同学们,物体在2s到6s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在数值上等于三角形A和矩形B的面积之和,则物体在2s到6s间的平均速度是_m/s。 (3)某实验小组在做“研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的实验时,设计了如甲图所示的实验电路。a.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时,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没有示

21、数,则可能出现的故障原因是:_或_。b.故障消除后,他们用此电路来测量电阻。若某次实验时观察到两个电表的示数如乙图所示,则此次测得R的电阻是_欧。c.在做“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应将R更换成不同阻值的电阻。当将R的阻值从5换成10时,应向_移动(选填“左”或“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调节滑动变阻器的过程中,眼睛应观察_。(选填“变阻器滑片的位置”“电流表的示数”或“电压表的示数”)d.对于“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和“伏安法测量电阻”的这两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选填字母即可)A连接电路时,开关都必须断开 B它们都是采用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C前者多次测量是分析多组数据,得出普遍规

22、律 D后者多次测量是取电阻的平均值,减小误差 21.牛奶密度是检验牛奶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小明为了比较市场上两种不同品牌牛奶的密度,设计了如下实验:(1)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牛奶的密度时,最初测得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是37.4g,图(甲)显示的是他将烧杯中一部分牛奶倒入量筒后,烧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图(乙)显示的是从烧杯中倒入量筒内牛奶的体积。量筒中牛奶的质量为_g,牛奶的密度为_kg/m3; (2)小莉同学却按以下步骤来测量牛奶密度;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向烧杯中倒入一些牛奶,测出它们的总质量是m2;再将烧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中,测出牛奶的体积V;根据= 算出牛奶密度。你认为,小莉这

23、种方法测出的密度值可能偏_(大/小),原因是_。22.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天平调节平衡后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_g,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酱油的密度为_kg/m3。 (2)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_(填“偏大”或“偏小”) (3)小华认为不用量筒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在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把烧杯中的水倒尽擦干,再装满酱油,用天平

24、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 = _(已知水的密度为水)。 23.小刚同学想测酱油的密度,但家里只有天平、空瓶,而没有量筒他按照图甲中设计的思路进行了测量(1)请按照图甲中的思路写出对应的实验步骤:用天平测出小空瓶的质量m1;_;_ (2)他第三次测得物体的质量如图乙所示,则m3=_g (3)根据测量数据计算酱油的密度酱=_g/cm3 (保持小数点后1位) 24.在“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中:(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零刻度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移动;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金属块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

25、位置如图甲所示,金属块质量m为_g; (3)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放入装有20mL水的量筒内,水面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体积V为_cm3; (4)计算出金属块密度=_kg/m3; (5)在上面实验基础上,利用弹簧测力计和该金属块,只需增加一个操作步骤就能测出图丙烧杯中盐水的密度,增加的步骤是_,盐水密度表达式盐水=_(选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 25.小陆物理实验小组在测量酸奶的密度时,准备了量筒(如图甲所示)和天平(1)他先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接着他将酸奶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m1=_g然后他打算将烧杯中的酸奶倒入量

26、筒中,由于酸奶比较粘稠且不透明,容易粘在筒壁上,对测量影响较大;于是他找到了5ml针筒(如图丙所示),用针筒抽取5ml酸奶,测量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m2=57.6g;则酸奶的密度为_ kg/m3 (2)同组的小昊同学在实验中发现了一个“问题”,他发现5ml针筒的刻度线前的尖端还是有一点小“空隙”,这会导致测得的酸奶密度比实际值_ (偏大/偏小/不变);于是,小昊和小陆想出了一种正确测量方法,小陆接着做出了正确的操作:将此时抽满酸奶的针筒中的一部分酸奶返回烧杯,测量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m3 , 记下此时_,则酸奶密度表达式:_ 26.为确定某种未知液体的“身份”,小明所在的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

27、操作: (1)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称得烧杯和液体的质量m为_g。(2)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液体的体积V为_mL。 (3)尽管体积测量方法正确,但大家在对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时,发现液体的体积测量值比它的实际值要_(选填“偏大”或“偏小”)。 (4)他们对测量方法进行修正后,测出了几组实验数据,并根据测量结果作出了“mV”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烧杯的质量为_g,该液体的密度为_g/cm3;通过查表对照,该液体可能是_。27.小明学习了“探究物质的密度”以后,来到实验室测

28、量牛奶的密度。(1)他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需将平衡螺母向_调节,使横梁水平平衡。然后测出了空烧杯的质量为15g。 (2)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牛奶,将装牛奶的烧杯放在左盘,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_g。 (3)将烧杯中的牛奶全部倒入量筒中,量筒内牛奶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该牛奶的密度为_ 。 (4)分析小明同学的实验过程,你认为测量结果_(选填“偏大”或“偏小”)。 28.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取适量该液体的样品进行了如下实验:(1)他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测量前,为调节天平横梁在

29、水平位置平衡,他将游码置于标尺左端_位置,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上。 (2)天平调好后,小明将盛有适量待测液体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当右盘中所放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天平横梁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是_g。 (3)小明将烧杯中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量液体的体积,如图乙所示,量筒中液体体积是_cm3 , 接下来小明称得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为29g。 (4)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得出待测液体的密度=_g/cm3。 29.小芳在一端封闭的均匀圆玻璃管中装入适量的小铅丸,制成一支密度计。密度计能在液体中竖直漂浮,如图所示,根据它在液体中浸没的深度

30、得知这种液体的密度。小芳的设计和制作过程如下:a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及物体漂浮条件,推导出密度计在纯水中浸没的深度h的表达式。b根据h的表达式,测量这支密度计自身的某些物理量,算出密度计在水中浸没的深度,在管上画上纯水的密度值线A(如图)。c把密度计放入纯水中,验证刻度线A的位置是否准确。请你根据上述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设纯水密度为,装了铅丸的玻璃管总质量为m,玻璃管底面直径为d。请用本题的物理量符号表示步骤a中的表达式h=_ (2)若纯水密度已知,请你写出b步骤中所需用的测量仪器有_和_,对应测量的物理量_和_; (3)若把校准后的密度计放在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中,液面的位置

31、在纯水密度值刻度线_ (选填“上方”或“下方”)。 30.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选填“右”或“左”)调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_ g,酱油的密度为_kg/m3 31.在实验室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的左侧零位。发现天平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该将平衡螺母向

32、_侧调节(选填:“左”或“右”)。 (2)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如图乙所示,液体的体积为_cm3; (3)用调节好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将盛有液体的烧杯放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左盘里,天平平衡时,右盘里的砝码及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已知烧杯质量为30g,则液体的质量为_g; (4)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出液体的密度为_g/cm3; 答案解析部分一、实验探究题1.【答案】1.6;0.8103;2.5103; 【解析】【解答】(2)读图甲可知,水的重为2N,塑料杯中水的体积为:;读图乙可知,塑料杯中待测液体的重为1.6N;其密度为: ;(3)当测力计示数为1.6N时,液体的密度是0.8103kg/m

33、3 , 测力计的最大量程为5N,设其改造后可测的最大密度为,由题意得:,解得=2.5103kg/m3;(4)在本实验的过程中,我们所依据的原理依然是密度的公式 。【分析】在没有量筒的情况下测液体的密度时,利用水来等效替代求出液体的体积是最常用的方法,但整个实验依据的原理还是密度的公式。对于将弹簧测力计改造成“密度计”则可借助已有数据,列出等量关系,进行求解.2.【答案】(1)左;变大;C(2)DCEBA;61.8;【解析】【解答】解:(1)由图甲知杠杆的左边高,将平衡螺母向左边调;测力计从a位置转到b位置是力臂变小,力变大;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得到多组数据的目:防止实验出现偶然性,通过多组数据才

34、能总结出普遍规律,C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2)先测出烧杯中盛适量的橙汁,用天平测出橙汁和烧杯的总质量,再将烧杯中的橙汁全部倒入量筒中,读出橙汁的体积,最后测出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时误差较小,所以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为:DCEBA;物体的质量m=50g+10g+1.8g=61.8g;由= 的变形式V= 、V水=V橙汁得 ,即 ,橙汁= 。【分析】(1)调节天平时,天平哪边高向哪边调;先判断力臂的变化,再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分析判断;只有通过多组数据才能总结出普遍规律;(2)分析减小误差的主要步骤,再综合得出实验步骤;天平左盘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质量之和;根

35、据= 和V水=V橙汁求解。3.【答案】(1)零(2)右;平衡螺母(3)镊子(4)150.6;1.37 【解析】【解答】解:(1)(2)用天平测质量时,应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使天平平衡;若发现指针偏左端,则平衡螺母向右调;(3)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拿;(4)将金属块浸没在液体以后,读图可知砝码的总质量加上的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刻度值为m150.6g,金属块排开的液体的质量为:m150.6g123.2g27.4g,因为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所以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金属块的体积V20 cm3 , 所以液体的密度 g/cm3。【分析】测量液体的密度,涉

36、及到天平的使用(a.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b.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c.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d.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和量筒的使用(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4.【答案】(1)水平;右(2)41.4;20;1.2(3)方案2 【解析】【解答】(1)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可知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零刻度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要使横梁平

37、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2)实验记录数据:m130g,m252g,m352.8g,由甲图可知m420g+20g+1.4g41.4g,乙图中量筒的分度值是1ml所以V120ml,V210ml,V319ml,从图可以看出方案3中杯子的质量是30g杯子和水的总质量是52.8g,所以液体的质量是22.8g,液体的体积是19ml所以液体的密度大小 1.2g/ cm3;(3)第一种方案中将液体倒入烧杯时量筒内壁有残留,所以质量偏小,根据密度公式可知求得密度偏小;第三章方案中将液体倒入量筒时烧杯内壁有残留,所以体积偏小,根据密度公式可知求得密度偏大;第二种方案误差较小,所以比较合理的是方案2.【分析】测

38、量液体的密度时,利用天平测量质量,由于液体在烧杯中有剩余,所以只把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可以减小误差,利用量程测量体积,质量和体积的比值计算液体的密度.5.【答案】(1)解:调节天平平衡的步骤: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2)解:液体的密度,基本原理是= ;方案一:液体的密度液= = ;方案二:液体的密度液= = ;方案三:液体的密度液= (3)解:方案一:当把液体由烧杯倒入量筒时,烧杯上会沾有少量液体,导致称量的液体体积偏小,根据= 知测量的液体密度偏大,误差较大;方案三:当把液体由量筒倒入烧杯时,量筒上会沾有少量液体,导致称量的液体质量

39、偏小,根据= 知测量的液体密度偏小,误差较大;方案二避免了方案一和方案三中的这些问题,实验误差较小,故方案二较合理 【解析】【分析】测量液体的密度,涉及到天平的使用(a.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b.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c.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d.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和量筒的使用(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在满足测量要求的前提下,一般选择分度值较

40、小的测量工具,好处是准确程度高,测量误差小6.【答案】(1)(2)60;0.9 【解析】【解答】(1)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应包括:食用油的总质量m1、食用油的体积V、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2、食用油的质量m、食用油的密度油 , 所以表格为:;(2)如图实验中实验中食用油的总质量为: ;如图乙所示,量筒中油的体积为: ;测出m2=40g,则油的质量为: 食用油的密度为:。【分析】测量液体的密度,涉及到天平的使用(a.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b.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c.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

41、复平衡;d.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和量筒的使用(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7.【答案】(1)73.4(2)40(3)0.81103(4)大 【解析】【解答】(1)由图甲知道,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是:m1 =50g+20g+3.4g=73.4g;(2)由图乙知道,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是:V=40ml=40cm3 ;(3)根据题意知道,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是:m=m1 -m2 =73.4g-41.0g=32.4g;所以,该食用油的密度是:=m/V=32.4g/40cm3=0

42、.81g/cm3 =0.81103 kg/m3 ;(4)由以上实验步骤知道,所测量的油的质量m是真实的;若将食用油倒入量筒时,量筒壁上沾上了少量食用油,则所测食用油体积V会偏小;由=m/V可知所测油的密度会偏大。【分析】测量液体的密度,涉及到天平的使用(a.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b.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c.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d.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和量筒的使用(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8.【答案】(1)平衡螺母;40;42;1.05(2)【解析】【解答】解:(1)天平的基本使用: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量筒的分度值为1ml,量筒中的示数为40ml=40cm3;读取天平的示数为,20g+10g+4.2g=34.2g;量筒中牛奶的质量m=m1m2=76.2g34.2g=42g;牛奶的密度= = =1.05g/cm3 牛奶的质量m牛奶=m2m0 , 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