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x

上传人:得****n 文档编号:16232461 上传时间:2022-05-16 格式:PPTX 页数:14 大小:175.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x(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学习目标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2探讨影响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高中历史必修2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重点从衣、食、住和社会风俗等方面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人们生活发生的变化难点认识影响中国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重点难点高中历史必修2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前预习教材知识清单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1原因(1)鸦片战争以后,_逐步渗透到国民生活中。(2)政府的政策推动。2表现(1)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衣:鸦片战争后,“洋布”“_”进入百姓生活;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设计了_;20世纪

2、二三十年代,服装五花八门,有西装、粗布大衫、_、学生装和裙子等。西方文化 洋装 中山装 旗袍 高中历史必修2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食:吃_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住:西方建筑样式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引人注目;一些官员和商人也建起欧式洋房或_的豪宅。社会习俗:戊戌变法时维新派主张“_”“废止缠足”,改革传统婚姻制度;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有了_的色彩;民国时期政府颁布_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婚丧仪式改为简约文明。(2)广大农村仍处在落后、封闭的状态,传统的风俗习惯沿袭下来。西餐 中西合璧 断发易服 反清革命 剪辫易服 高中历史必修2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二、新中国社会

3、生活新风尚120世纪5070年代(1)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2)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_计划供应。(3)人们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水平较低。2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把实现_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1)衣:服装颜色从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_。票证 小康 多样化 高中历史必修2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食:到1987年,中国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政府还倡导“_”。(3)住:城市高楼鳞次栉比,农民纷纷建新房。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_”。(4)社会风尚_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也在逐步形成。菜篮

4、子工程 安居工程 休闲娱乐 高中历史必修2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问题探究一、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史料研读高中历史必修2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史料二 照得编结毛辫,向非汉制所遗。自从满清入主,强迫人民为之。现已实行改革,积习自当力除。惟直光复伊始,剪否听民便宜。衣服暂可仍旧,并非必仿泰西。凡我大汉民族,切勿误会惊疑。辛亥革命四川军政府取缔编结发辫告示高中历史必修2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得出结论:影响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鸦片战争后: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近代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同时,其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传入中国,影响

5、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政府政策的影响。中华民国政府在不同程度上推行的各种改革,促使中国社会生活进一步变化。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的不断传播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也促进了近代社会生活的演变。近代先进中国人的努力。一些先进的中国人积极主动地借鉴国外的生活方式,引领时代潮流。(2)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是推动社会生活巨变的根本原因,直接推动了物质生活的变化。新中国的成立和政治体制的改革使人们获得了自由和平等地位。国家政策的影响。如统购统销政策、“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婚姻法等。高中历史必修2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二、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

6、特点有哪些?应当怎样认识社会生活的变迁?1.特点(1)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2)随着中国民主化进程的发展而不断加深。(3)在地域、城乡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性。(4)东西方生活习俗不断碰撞和交融,但始终保持着民族特色。2.认识(1)一定时期社会生活的变化本质上体现了其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变化。(2)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体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体现了工业文明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冲击。(3)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但也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烙印。高中历史必修2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走向高考考场1(2018海南高考)1949年

7、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人出境多限于公务。80年代中国出境旅游兴起,旅游目的地逐步由东南亚扩大到世界各地,据统计2017年出境游超过1亿人次。这一变化主要反映的是我国()A进出口贸易增长B改革开放成效显著C公务出境人数减少D人民文化水平提高B高中历史必修2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2018海南高考)1903年,上海一些新式学堂学生剪发辫,江浙许多城市青年加以效仿,他们在发辫四围留短发,覆于额头,与道教人物刘海蟾的发式相似,故得名“前刘海”。“前刘海”并没有剪掉发辫,官府仍视为大害,严令禁止。这表明当时江浙地区() A道教的地位被否认 B扫除封建陋习成为潮流 C官府反对政治革新 D

8、革命思潮影响社会习俗D高中历史必修2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堂练习1 2019安徽黄山高一检测 20世纪初,有竹枝词反映京城一些酒店风貌:“不供匕箸用刀叉, 世界维新到酒家。短窄衣衫呼崽子, 咖啡一盏进新茶。”这反映了当时的北京()A先进习俗取代落后习俗 B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C民众普遍接受西式餐饮 D西方餐饮文化逐步渗透2. 2019河北唐山高一检测 辛亥革命时期,因女子参军而出现了女子国民军、女子北伐光复军、女子军事团、女子经武练习队等团体。与此同时,还涌现出了女子参政同盟会,女子参政同志会、中华女子共和协进会等团体。这表明()A国民政府重视对女性权利保护 B政治变革推动

9、了社会风气变化C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D社会转型期女性平等地位确立DB高中历史必修2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3 2019山东临沂高一检测 清末上海郊区中等以上人家的婚礼流程大同小异,一般由九个步骤,需时多天。到了1919年,当地棉纱厂女工,大多数周日结婚,周一就去上班了。这主要说明()A西方文化传播促使婚俗简化 B经济因素深刻影响婚俗形态C社会各阶层的婚俗出现趋同 D工业发展颠覆传统婚俗形态4. 2019河南郑州高一检测20世纪60年代,中国城市中的许多街道、老字号商店、学校的名称被修改为“反修路”“东风商店”“红卫战校”。这一现象反映出()A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展 B革命者应保持朴素作风C城市民众提倡革命理想 D国家政治影响社会生活B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