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精读 –.pdf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16229859 上传时间:2022-05-16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345.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精读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论语》精读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语》精读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精读 –.pdf(2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章问题:以下 哪个解释与“沦”相对应?()答案:小波问题:“论”可以理解为有秩序、有条理、有次第。()答案:正确问题:说文解字中对于语的解释是“直言曰言,论难曰语”。()答案:正确第2章问题:以下哪一位是论语正义的作者?答案:刘宝楠问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四书章句集注的三个层次?()答案:历史的还原与审视问题:论语集解的作者是何晏。()答案:正确问题:“沟通汉宋,网罗清人。为清代论语学之集大成者”是对论语正义的评价。答案:正确第3章问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春秋时期“学”的三个层次?()答案:学平等问题:以下对“学而时习之”的解读正确的是?()答案:以上都是问题:以下哪些选项属于古代的“六艺”?

2、()答案:礼#乐#射#书问题:六艺中“礼”指的是学习社会中待人接物的行为规范。()答案:正确问题:学的本质是一种精神的觉悟。()答案:正确第4章问题:“时”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按时,一种是()。答案:适时问题:论语义疏的作者是()。答案:皇侃问题:以下哪些属于论语义疏的三时?答案:人身中为时#年中为时#日中为时问题:“学而时习之”指的是适时地把内心的觉悟落实到外在的实践上,落实到自己的生命中。()答案:正确问题:“学”的统一指的是人生觉悟与知识体系的统一。()答案:正确第5章问题:以下哪一位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的经学家?()答案:王肃问题:“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3、出自以下哪一篇文章?()答案:桃花源记问题: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而乐则见于外。()答案:正确第6章问题:“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出自以下哪本书?()答案:史记孔子世家问题:古代私塾在大门两边,分别为东塾和()。答案:西塾问题:论语章句中对“朋”的注释是同门曰朋,指的是师门的同学。()答案:正确问题:“适千里者,三月聚粮”表现了古人出行的困难。()答案:正确第7章问题:“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出自以下哪本书?()答案:史记孔子世家问题:说文解字中对“人”的解释是“天地之性最贵者也”。()答案:正确问题:古人认为,“人”与

4、“民”的区别在于人在天地人中,人最珍贵,强调人的本质价值;而老百姓缺乏教育,处于愚昧无知的状态。()答案:正确第8章问题:爱莲说出自以下哪位学者?()答案:周敦颐问题:以下哪些属于解读论语的方法?()答案:以上都是问题:孔子能够把政治上的不得意忘却,不当回事,完全是依靠通过学和想两方面达到的。()答案:错误第9章问题:“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这句话出自哪里?( )答案:论语卫灵公问题: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他倡导仁、义、礼、智、信。( )答案:正确问题:“有教无类”是孔子的教育理念之一。( )答案:正确第10章问题:“鲁国三虎将”中,( )是孔子的父亲。答案:叔梁纥问题:子曰:( )而耳顺

5、。答案:六十问题:“有教无类”中的“类”是指阶层。( )答案:正确第11章问题:以下哪位是国故论衡的作者?()答案:章太炎问题:以下哪位不属于“孔门十哲”?()答案:曾子问题:以下哪些属于古代六艺的范畴?()答案:礼#乐#射#书问题:“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出自论语为政。()答案:正确第12章问题:论语雍也中提到:子见南子,( )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答案:子路问题:论语阳货中提到:子曰:予欲无言。( )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答案:子贡问题:“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出自以下哪部著作?答案:周易第13章问题:顾炎武是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

6、家和音韵学家,与( )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答案:黄宗羲#王夫之问题:朱熹认为:愤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答案:错误问题:子曰:不悱不启,不愤不发。( )答案:错误第14章问题:“夫子循循然善诱之,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句话出自()?答案:论语子罕问题:儒家推崇的修身次序正如大学中提到的一样,即依次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答案:正确问题: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答案:错误第15章问题:将孔子所说的“思无邪”理解为“归于正”的是东汉经学家( )。答案:包咸问题: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将(

7、)作为实现生命的超越、修身和道德构建的根本。答案:真实问题:“六艺”主要是指:礼、乐、书、数和( )。答案:射#御第16章问题:子贡,春秋末年卫国人,被孔子称为()。答案:瑚琏之器问题:“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出自尔雅释名。()答案:错误问题:“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表现了孔子对学生安慰之情。()答案:正确第17章问题:以下哪一部是中国研究诗经的著作,被简称为毛传?()答案:毛诗故训传问题:“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出自以下哪一篇文章?()答案:曹刿论战问题:“礼”的过度导致“制”的不足,这是孔子那个时代的通病。()答案:正确问题:“礼必以忠信为质,犹绘事必以粉素为先。”出自朱熹四书章句集

8、注。()答案:正确第18章问题:研经室集的作者是?()答案:阮元问题:以下哪个词语表现了子路的性格?()答案:仗义疏财问题:仲由字子路,鲁国卞人。不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答案:错误问题:车马衣裘在春秋时期是古代贵族身份的标志。答案:正确第19章问题:论语正义的作者是( ),他认为“施劳”与“伐善”对文。答案:刘宝楠问题:“早起,施从良人之所之”,这句话出自哪里?( )答案:孟子离娄问题: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朱熹认为其中的“施”是张大之意。答案:正确第20章问题:“老者食之以安,朋友与之以信,少者怀之以恩。”出自()?答案:朱熹问题:“颜子不自私己,故无伐善,知同于人,故无施劳,其志

9、可谓大矣,然未免出于有意也。”是()对颜回的评价。答案:程子问题:“夫子如天地之化工,付与万物而已不劳焉。此圣人之所为也。”是对孟子的评价。()答案:错误问题:弟子规文本最大的问题是过度看重规范。()答案:正确第21章问题:下列人物中,把“爱”解释为“隐”的有( )。答案:陈奂#马瑞辰问题: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答案:正确问题:孟子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存之,君子去之。( )答案:错误第22章问题:孟子认为,仁之实,()。答案:事亲是也问题:在论语宪问中,孔子回答其弟子( )所问,曰:勿欺也,而犯之。答案:子路问题:孔子是坚决不赞同犯上的人。答案:错误第23章问题:王

10、肃认为:有斯四者,近于仁。其中,“四者”包括( )。答案:刚#毅#木问题:以下选项中,确实出于论语宪问篇的是( )。答案: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问题:孔子认为,巧言令色一定是不仁。( )答案:错误第24章问题:“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以下哪一部著作?()答案:孟子梁惠王上问题:孟子滕文公上中提到,孟子道性善,言必称()()。答案:尧#舜问题:舜称帝是因为尧的“禅让”。答案:正确第25章问题:“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出自以下哪一本书?()答案:四书章句集注问题:食豆子是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禁忌之一,毕达哥拉斯一生都没有吃过豆子。()答案:正

11、确问题:曾子是孔子的晚期弟子之一。()答案:正确第26章问题:下列不属于左传中提出的三不朽的是()。答案:立仁问题:四十不惑是孔子“立”的哪一层面?()答案:思想自立问题:孔子的“立”表现为以“礼乐”为核心的全面实践。()答案:正确问题:“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出自论语雍也答案:正确第27章问题:“行不相遇”是说文解字对以下哪个字的注释?()答案:达问题:“达”是要在质直而好义的基础上学会理解别人。()答案:正确第28章问题:“恕”的实质是什么?()答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问题:实现“恕”道的心理机制是情和()。答案:礼问题:“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意思是自己想立身,也让他人能立

12、身;自己想事业通达,也让他人事业通达。()答案:正确问题:“礼”指的是对他者存在深切的理解。()答案:正确第29章问题:“忠”必须要有(“”)的思想来进行互补。答案:恕问题:我喜欢的东西一定要给别人,这样的恕会给人带来压抑。()答案:正确第30章问题:“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出自哪里?( )答案:论语为政问题:关于人的修养,孔子认为应该兴于礼,立于乐,成于诗。( )答案:错误问题:人对实践道德的必然性表现为人的道德意志。( )答案:正确第31章问题:宋明理学,是两宋至明代的( )。答案:儒学问题:孟子对“良知”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良知是( )。答案:恻隐之心#是非之心#羞恶之心#辞让

13、之心问题:冯友兰认为,良知是一种呈现。( )答案:错误第32章问题:在说文解字中,“克”被解释为什么意思?()答案:肩也,有担负的意思。问题:说文解字对于“复”的注释是“行故道也”。()答案:正确问题:“礼”的异化指的是形式主义,即在繁琐的仪式中丧失其精神内核和情感内核。()答案:正确第33章问题:“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是()问仁时孔子的回答?( )答案:仲弓问题:孔子所说的“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中的“五者”,其实是( )代代相传的贵族之德。答案:周朝问题:“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中的“家”是指家族,而非家庭。( )答案:正确第34章问题:仁者不忧的实质是()与外在世界不发生矛盾。

14、答案:内省不疚问题:仁者安仁是一种自然的境界。()答案:正确问题:知者利仁是一种理性的、自觉的、选择的境界。()答案:正确第35章问题:下列行为中,属于“孝”的行为是()。答案:晨醒昏定问题:在理解儒家的“孝”的时候,我们一般不会从以下哪个方面进行?()答案:神仙信仰层面问题:将古人的道德看作是日月经天不敢违背,或者将古人道德看作是野蛮道德,都是不准确的。答案:正确第36章问题:殷周制度论是()的经典论著,论述了殷周相关制度变革。答案:王国维问题:孔子回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针对齐景公问()。答案:政问题:据左传隐公元年记载,其对颍考叔的评价是不孝。答案:错误第37章问题:下列属于左

15、传隐公三年中提到的“六顺”的是()。答案:君义#臣行#父慈#子孝问题:“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其中“三年”是指实指三年,因为不能完全不改变父之道。答案:错误第38章问题:将“慎终追远”解释为“丧尽其哀,祭尽其敬”的是()。答案:孔安国问题: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答案:仁问题:古人对“孝”的理解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生前之孝,一是身后之孝。答案:正确第39章问题:下列属于古人身后至孝的体现的是()。答案:以上都是问题:孔子认为丧礼应该越奢华越好。答案:错误问题:理解儒家“孝”文化可以从情、俗、理、政四个层面进行。答案:正确第40章问题:说文解字对“德”的解释是()。答案:升也问题:白

16、公胜之乱是在叶公的努力下平息的。答案:正确问题:在儒家看来,父子亲情是不能被法律保护的。答案:错误第41章问题:送东阳马生序作者叙述的是()的求学经历。答案:宋濂问题:“父母在,不远游”中,“游”指的可能是()。答案:游学#游官#经商问题:儒家思想中的伦理观、孝道等是一种双向的情感。答案:正确第42章问题:“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中,“色难”指的是()。答案:和悦的态度问题:说文解字中对“情”的解释是实在。答案:错误第43章问题:下列不属于“礼”的训诂的是()。答案:德也问题:下列不属于儒家十三经中的“三礼”的是()。答案:礼仪问题:论语中的“礼”与政治关系密切。答案:正确第44章问题:下列

17、文字,在说文解字中归于“示”部的是()。答案:礼#神#祸问题:秩序的建立是人类进步的表现,意味着人类逐步摆脱野蛮,逐步走向理性。答案:正确问题:原始祭祀的过程,在古人看来体现了人与天的贯通。答案:正确第45章问题:按照孔子的想法,季氏不能使用八佾,只能使用()。答案:四佾问题:“礼”的异化一部分体现在太过拘泥与“礼”的外在形式。答案:正确第46章问题:卫灵公,姬姓,名元,是春秋时期卫国第( )代国君。答案:二十八问题:以下哪几项是孔子认为需要正名的缘由?( )答案: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问题:名、言、事、礼乐、刑罚、民,是孔子对正名的正向阐

18、释。( )答案:错误第47章问题:“礼之用,和为贵”出自哪里?( )答案:论语学而问题:“礼之用,和为贵”中的“和”,意指( )。答案:应声相合问题:情是礼的协调精神的来源,礼不违背人情,且是对情的节制。( )答案:正确第48章问题:“礼,与其奢也,宁检;丧,与其易也,宁戚”中,“易”是指()。答案:周备问题:“礼,与其奢也,宁检;丧,与其易也,宁戚”中,“戚”是指()。答案:哀戚第49章问题:“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中的“恂恂”意为()。答案:温和#恭顺问题:孔子生活时期,政治权力不断下移,故其提倡“还政于君”。答案:正确问题:东北话中“削”未保留古汉语的古意,属于古语遗存。答案:错误第50

19、章问题:“君子义以为质”中,“质”可以解释为()。答案:基础问题:“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中“畔”可以解释为背叛。答案:正确第51章问题:儒家对于政治秩序的理解是从()出发的?答案:参与者关系问题:春秋记载了鲁国()公?答案:十二问题:尊君抑臣的现实政治追求中,孔子认为君臣关系是的双向的关系,单向的义务。答案:错误第52章问题:论语“侍坐篇”中展现了孔子弟子的一些缺点,下列对应正确的是()。答案:子路-失之于鲁莽草率问题:“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中,“申”是指()。答案:整饬而不拘谨问题:儒家倡导自律的生活态度是因为主张守礼。答案:正确第53章问题:怀有“浴乎沂,风乎

20、舞雩,咏而归”理想图景的是()答案:曾点问题:“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体现出了一种循环的生命状态。答案:正确问题:中国传统中,“巫”与“舞”同源。答案:正确第54章问题:论语集解中“知时”的“时”最贴近下列哪种解释答案:天地问题:下列哪些是基于曾点的理想图景,可以总结出的三种儒家境界的张力关系?答案:规范与自由#修养与率性#礼仪与自然问题:孔子评价曾点的理想图景,认为“狂”是一种进取的态度。答案:正确第55章问题:以下哪些是论语“智”与“勇”中“智”所包含的内容?答案:知识#智慧#理性问题:论语中的“智”与“勇”可作“知”与“勇”。答案:正确问题:论语中并未提到切问、近思等内容。答案

21、:错误第56章问题:儒家往往把“知人”和以下哪项内容相提并论?( )答案:知言问题:论语中,孔子更强调知物,而非知人。答案:错误问题:论语的“知”更强调在人伦关系中的“知”。答案:正确第57章问题:从传统训诂来看,关于“神”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答案:形似闪电#闪电一样的速度#闪电一样的本质#可指有品德、有道德的修养素质问题:以下哪几项,是庄子齐物论中的内容?( )答案: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问题:从周代到春秋,是中华民族“自觉于理性”的时期。答案:正确第58章问题:孔子认为,自己的“知”来自于( )。答案:实践#好古问题:孔子强调的“知”,是每个人通过学可以达到的。答案:正确

22、问题:“知识是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来努力获取的”,即使放在孔子所处的时代,这也是一句没有营养的话。答案:正确第59章问题:“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是孔子对()提问的回答。答案:樊迟问题:义者,宜也。即做( )的事情。答案:合适#应该#合乎本位#合乎本分问题:古人对“义”的深入思考,即如何确定应当、应然。答案:正确第60章问题:孔子说:“( )而知天命。”答案:五十问题:关于儒家的性命之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人的命不可把握#人的性可以把握问题:在周代,道德化的天是“惩恶扬善的主宰”。答案:正确第61章问题:()是通向未来有知的内在依据。答案:无知问题:“人的知就像我们脚下

23、站着的这一块土地,除此之外的土地都是无知”,这是谁的观点?( )答案:庄子问题:“知”建立在对无知尊重与承认的基础之上。答案:正确第62章问题:以下哪个不是古人理解的“三达德”?答案:达者不畏问题:“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这句话出自( )?答案:论语里仁第63章问题:从“知者利仁”到“仁者安仁”是从()到自然的过程。答案:选择问题:“知皆扩而充之矣”出自()。答案:孟子问题:由“知”到“仁”是从价值的选择进入生命的投向和生命的熔铸。答案:正确第64章问题:说文解字对“儒”的解释为 :()也。答案:柔问题:下列哪部著作中对“儒”的解释为:儒,柔也。术士之称。( )答案:说文解字问题:论语中的智(

24、知),是指( )。答案:知识#智慧#理性问题:民间的“勇”主要是申张在程序中所不能申张的正义。答案:正确问题:古人对用的崇尚体现在两个层面,即:民间的战争之勇和贵族的侠士之勇。( )答案:错误第65章问题:“勇”字,与( )是相通的。答案:涌问题:游侠列传描写了哪个时期近二十位游侠的史实?( )答案:秦末汉初问题:“吾未见刚者”中的“刚”是指公道原则,是顺其天道自然的一种正义。( )答案:正确第66章问题:“子曰:勇而无礼则乱”出自哪里?( )答案:论语泰伯问题:“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中的“约”是指( )?答案:疾贫问题:勇而无礼则乱,指一个人虽然很勇敢,如果不受礼的约束的话,就会犯上作

25、乱。( )答案:正确第67章问题:“子路曰:君子尚勇乎”,这句话出自( )?答案:论语阳货问题:孔子认为,君子有勇而无义为盗。( )答案:错误问题:“乡原,德之贼也”中的“贼”是戕害的意思。( )答案:正确第68章问题:“鸟兽不可与同群”,这句话出自( )?答案:论语微子问题:以下哪几项是孔子对“仁”与“勇”的关系的阐述?( )答案: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必有德#勇者不必有仁问题:周易师卦中,将“师”解释为“众也”。( )答案:正确第69章问题:“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中的“反”的意思是( )?答案:反省问题:“说大人,则藐之,忽视其巍巍然”,这句话出自( )?答案:孟子尽心问题:孟子

26、认为,天下有达尊三,即为( )。答案:德一#齿一#爵一第70章问题:除儒行外,以下文章中属于礼记的有( )。答案:大学#中庸#乐记#学记问题:礼记儒行中“不更其所”的意思是不改变自己的居所。( )答案:错误第71章问题: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他是( )的代表。答案:仁问题:在孔子的众多弟子中,哪几位是孔子早期的弟子?( )答案:颜回#子贡#子路问题:“勇”是儒家的四个核心范畴之一。( )答案:正确第72章问题:“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这句话出自( )?答案:论语为政问题:颜回虽好学,但其常常迁怒于弱者,对弱者缺乏温暖的关怀之情。( )答案:错误问题:“颜渊曰:子在,回何敢死”,这

27、句话出自论语先进。( )答案:错误第73章问题: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孔子拒绝了,原因有二,即:( )。答案: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问题:以下哪几项,是颜回与孔子共同的道德追求?( )答案: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问题:在古代,啼比哭更加沉痛,指没有节制的哭。( )答案:正确第74章问题:当田常欲作乱于齐,孔子问二三子何为莫出的时候,哪一位弟子请行被孔子同意了?( )答案:子贡问题:大说并许诺送子贡金百镒的是( )。答案:越王问题:“大夫何以俨然辱而临之”中的“俨然”和“临”均是自高的意思。( )答案:正确第75章问题:“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28、”中的“加”是指( )?答案:欺凌问题:对子贡所问的“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回答说:( )。答案: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问题:以下哪几项,是子贡的核心的特点?( )答案:骄傲#好胜之心第76章问题:“师与商也熟贤”中的“师”指的是( )?答案:子张问题:“过犹不及”,这句话出自( )?答案:论语先进问题:“师与商也熟贤”中的“商”指的是( )?答案:子夏第77章问题:()曾被孔子称为“瑚琏之器”。答案:子贡问题:关于孔子的友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答案:朋友之间应亲密与信实#注重在友道中切磋琢磨问题:“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界限。()答案:正确

29、第78章问题:古圣先哲共有的气质是()。答案:在群体中担当责任#具有仁群之爱#在精神世界中,追求特立独行问题:儒家的群己观中提倡“离群索居”。()答案:错误第79章问题:“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由()从论语中提出,并作为其立身根本。答案:顾炎武问题:论语中的“斗筲之人”是指精神贫穷的人。答案:错误第80章问题:管仲让齐桓公“尊王攘夷”,其“攘夷”是指以()为核心的民族秩序。答案:华夏文化问题:子贡认为“管仲非仁者”是因为管仲没有殉主。答案:正确第81章问题:孔子对卫君的态度是()。答案:蒯聩、蒯辄都不赞许问题:子路通过询问孔子关于伯夷、叔齐的态度,得出孔子对卫君的态度。()答案:错误第82章问题

30、:子贡评价孔子“夫子()、让以得之”。答案:温#良#恭#俭问题:孔子说“下学而上达”,这里的“下学”是一种超越性的人格的诉求。()答案:错误问题:“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中的“营营”是指为利禄竞逐专营。()答案:正确第83章问题:“孔门十哲”中,()为人伉直,好勇力。答案:子路问题:论语中“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藏”是指()。答案:坚守问题:论语是孔门弟子在思想上进行交流、对话的实录。()答案:正确第84章问题:孔子认为君子的根本是修身,其精神实质是()。答案:常敬问题:从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子路的态度往往是勉之以大,利之以广。()答案:正确第85章问题:论语宪问中“子路问成人

31、”,这里的“成人”是指()。答案:完人问题:()晚年自诩“十全老人”。答案:乾隆问题:在论语宪问中,孔子认为“今之成人者何必然?”()答案: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第86章问题:儒家的“知其不可而为之”,这么做是为了追求()。答案:义问题:春秋时期“隐者”的来源包括()。答案:对现实不满的没落贵族#受道家隐士文化影响的人问题:“道不远人”“人能弘道”展现出的是儒家的群己观。()答案:正确第87章问题:关于冉求和子路的能力、性格对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答案:子路性格上容易退缩、妥协#冉求性格热烈,冲动问题:冉求帮助季氏做了哪些事情?()答案:僭越典礼#聚敛民财问题:孔子的核心政治主张是:还政与臣,尊臣抑君。()答案:错误问题:儒家最基本的经济态度是富民。()答案:正确第88章问题:子路结缨而死与()之乱有关。答案:卫国问题:子路死,孔子说:“天祝予”。这里的“祝”指()。答案:诅咒问题:子路之死体现了儒家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答案:正确第89章问题:()在孔子去世三年后,在孔子墓边筑室,独居三年。答案:子贡问题:子路死后,孔子歌唱道:“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这里的“萎”指()。答案:将要死去问题:子贡是当时名动天下的外交家,富可敌国的大商人。()答案:正确第90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