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针织品》行业标准及检测方法的 编制过程、背景及国内.ppt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1617990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4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菌针织品》行业标准及检测方法的 编制过程、背景及国内.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抗菌针织品》行业标准及检测方法的 编制过程、背景及国内.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菌针织品》行业标准及检测方法的 编制过程、背景及国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菌针织品》行业标准及检测方法的 编制过程、背景及国内.ppt(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抗菌针织品行业标准及检测方法的编制过程、背景及国内外状况介绍,深圳市北岳海威化工有限公司 邹海清,一、抗菌针织品行业标准的编制过程简述,1、 任务来源:根据中纺协科200316号文的 “抗菌针织品标准及抗菌性能检测方法” 项目制定本标准。2、 协作单位: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智总牵头负责起草单位:深圳市北岳海威化工有限公司,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参加起草单位:上海三枪集团有限公司,江苏AB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上海帕兰朵高级服饰有限公司,浙江浪莎袜业有限公司。3、 编制过程:2003

2、年10月2005年12月,历时两年多,起草单位共作了4000多组试验,六易其稿。4、 审查评价:2005年4月,针织品标委会秘书处在天津组织了审查评议及函审,审查意见是:抗菌针织品标准,经与会专家及厂商代表审查评议,一致认为,该标准的抗菌测试方法,安全性评价方法,抗菌效果评价指标及安全性评价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内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二、抗菌针织品行业标准的制定背景,1、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抗菌纺织品市场相当混乱。假冒伪劣产品招摇过市,严重影响市场声誉。有的厂家滥用抗菌药物,忽视对抗菌剂的安全要求,对健康带来潜在威协。缺乏行业自律,“真李逵斗不过假李鬼”,有苦难言。抗菌检测方法标准参数不

3、统一,同一试样不同测试单位测试结果差异很大。消费者缺乏相关知识,缺乏法规正确引导,严重影响消费者的信心。2、制定本标准的意义规范市场,引导消费,促进我国抗菌产业的健康发展。抓住消费的主流诉求,对抗菌产品标准化体系建立起先锋示范用。学习国外的行业管理经验,并结合我国目前的行业管理体制,有了可操作的规范。,三、抗菌针织品行业标准相关参数的确定,1、影响抗菌织物测试结果的几个关键问题 (结合国内外情况述评)洗涤剂、洗涤方法及空白对照样的标准化问题(关系试验结果的可比性)接种菌的营养问题(非溶出抗菌剂很敏感)接种菌的活性问题(还包括转种,纯度问题)接种菌的合适加菌量问题(影响精度)试样与试验菌的作用时

4、间问题(关系合理利用实验室资源)试液的冷藏问题(稀释液、缓冲液、菌液)试验的有效性判断问题(综合反映),2、 抗菌效果的测试菌种、耐洗性次数及抑菌率指标 (结合国内外情况述评),指标比较先进合理,部分考核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抗菌针织品的抑菌率指标,3、 抗菌性能的试验方法(结合国内外情况述评),本标准附录规定了三种方法:一是奎因法(将美国的Quinn试验方法加以改良); 二是吸收法(将美国AATCC-100法及日本的JIS1902定量法相结合的方法);三是振荡法(将美国ASTM E2149-01振荡烧瓶法方法加以改良)。起草小组成员针对不同的试验方法的自身特点,通过试验,寻求解决抗菌效果评

5、价方法目前存在的上述几个关键问题,从而科学地得出本标准附录所示的三种方法的重要操作程序及相关参数。 (另有专家专题讲述),4、 试验方法的分析比较及仲裁方法确定(结合国内外情况述评)1)、同一试样在不同测试单位抑菌率测试结果比较,2)、同一试样采用奎因法在不同测试单位抑菌率测试结果比较,注:试样统一为非溶出型抗菌整理纯棉白袜。,3)、三种测试方法的特点总结,A、奎因法;操作简单,但测试精确度受样品的颜色及操作者的熟练程度影响较大,主要适用于吸水性较好的浅色织物、或与试验菌易于形成颜色反差读出试验结果的织物。对浅色布较好应用,对深色布有时使用受限,读菌过程中易加入主观因素,但此方法简单易行,若运

6、用得当,可与其他定量方法相媲美。易与在工厂普及使用。适用于溶出型及非溶出型抗菌织物。B、吸收法:对生长较慢的菌种,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很好用,能精确地反映其抗菌效果。但对大肠杆菌、肺炎杆菌等生长迅速的菌种,易受电解质,营养,PH值,接种液分布是否均匀,布样的组织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故不同的操作者误差较大。特别是对洗涤次数较多的非溶出型抗菌织物,大肠杆菌,肺炎杆菌等重现性不理想,测试数据往往偏低,并且对布样的吸水性要求也较高。对完全不吸水的纤维,特别是纱线状物或粉状、块状物品,不仅难测试,而且重现性更差。适用于溶出型抗菌整理织物,或吸水性较好且洗涤次数较少的非溶出型抗菌整理织物。C、振荡法:对试样的

7、要求不高,对于粉未状、有毛或羽的衣物、凹凸不平的织物等任意形状的试料都能使用。试验的重现性好,对试样的吸水性要求不高,能用机器模仿衣物的实际穿着条件,实践证明,对非溶出型抗菌织物抗菌性能的评价,目前尚无其他试验方法能与之媲美。该法特别应注意标准空白样、阳性对照样的试验不能省略,二者的活菌浓度应接近,否则要重新试验。D、仲裁方法:A级产品采用吸收法、AA级产品及AAA级产品采用振荡法仲裁。,5、 抗菌针织品的安全性(结合国内外情况述评),抗菌产品的安全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不能为了抗菌效果而忽视人体安全。国外对抗菌产品的安全性有严格规定及审查措施。(如日本等)。(另有专家从卫生学角度讲述安全指

8、标的确定) 安全性考核指标包括如下四个方面:事后预防措施:规定抗菌针织品洗涤一次后,抑菌圈不得大于5mm。事前预防措施:选择符合安全性指标的抗菌剂:一是口服毒性,LD50应大于1000 mg/kg;二是皮肤刺激性为阴性;三是一次眼刺激性试验为阴性;四是致突变性,Ames试验为阴性,微核试验为阴性。另外,规定抗菌针织品不得对人体皮肤有刺激性,也不得过敏,规定应有人群斑贴试验结果。这些检测报告由抗菌剂厂家提供给抗菌针织品生产厂家。抗菌针织品生产厂家在抽查或审查时,应提供权威医疗检测机构出具的所用抗菌剂的这些最基本的安全性数据,由专家组审查,确认合格才可销售。抗菌针织品应符合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

9、规范的规定,主要是满足直接接触皮肤用品的甲醛含量,PH值等生态环保指标。,6、 抗菌织物所用抗菌剂的溶出性的检测方法:晕圈法(结合国内外情况述评)用途:对抗菌织物所用抗菌物质是否为溶出性物质作出判断:洗涤然后测试,抑菌圈宽度D 1mm,可判定为溶出型抗菌织物;反之判定为非溶出型抗菌织物。从而为选用合适的试验方法及仲裁方法提供依据;为安全性提供判定依据:抑菌圈不得大于5mm。,四、抗菌针织品行业标准的先进性与创新性1、先进性抗菌针织品耐洗涤次数高于国外的考核水平。汇集国内外最新成果,反映国内专家的经验和智慧,具有可操作性及普及应用性。借鉴日本的先进经验,产品标准、测试方法、管理办法相结合,配套实施。2、创新性突出生态环保的主题,引导抗菌产业可持续发展。首次将抗菌产品的考核指标与人体皮肤微生态平衡的要求相结合。首次将晕圈法用于溶出性的判定及安全性判定。对三种测试方法,通过大量试验,得出了易于操作的试验参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x模板 > 校园应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