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1604508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93 大小:1,0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荆门市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荆门市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荆门市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荆门市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规划.doc(9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荆门市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二一五年十二月目 录一、背景与环境.1(一) 产业趋势.1(二) 产业布局.4二、现状与问题.9(一) 发展现状.9(二) 存在问题.11(三) 发展条件.13三、目标与思路.16(一) 发展思路.16(二)主要目标.17(三)发展路径.19四、发展重点.20(一)食品制造业.20(二)农业生物质产业.27(三)油脂深加工.32(四)果蔬饮料加工.36(五)纺织业.41五、空间布局.45六、招商对象.48(一) 食品制造业招商对象.48(二) 生物质产业招商对象.49(三) 油脂深加工招商对象.51(四) 果蔬饮料加工招商对象.52(五) 纺

2、织业招商对象.54(六) 粮食精深加工招商对象.55(七) 禽畜精深加工招商对象.56(八) 水产品精深加工招商对象.57七、政策建议与保障措施.58(一) 健全产业发展组织保障体系.58(二) 助推企业快速健康发展.58(三) 推进产业创新体系建设.59(四) 加强农产品加工原材料基地建设.59(五) 完善农产业发展服务平台.60(六) 从机制上推进重大项目的落地实施.60(七) 完善投融资体制,强化资金支持.61(八) 建立健全产品质量保障体系.61附件1:重点推进项目.62附件2:重点招商项目.72 1 荆门市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规划一、背景与环境(一)(一) 产业趋势产业趋势1 1、产业

3、规模实现平稳较快发展、产业规模实现平稳较快发展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2014年,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扣除价格因素),增速较2013年回落1.7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4754.9亿元,同比增长8.2%,比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主营收入增速高1.2个百分点。三大食品行业中,食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持续增长,增速为12.3%,较上年回落3.6个百分点;农副食品加工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速均为7.0%,分别较上年回落7.4和5.0个百分点。2 2、政策持续支持产业健康发展、政策持续支持产业健康发展从国家、地方对农产品加工的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增加。

4、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2年关注三农,其中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是重点,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基调。国家设立了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发展资金项目、农产品加工业金融支持产品创新等财政补贴、金融创新、税收优惠、投资建设等方面的支持政策。湖北省、荆门市持续深入实施“四个一批”工程,全力推进龙头企业、专业园区、产业 2 品牌、重点县市区发展。3 3、产品精深加工比例日益提高、产品精深加工比例日益提高目前,主要发达国家均把农产品深加工作为重大战略来抓,平均70%的农业投资用于农产品的产后加工,农产品加工已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和自动化,其深加工的程度和副产物利用水平较高。如美国的玉米深

5、加工技术,日本的稻谷加工技术与装备,欧美的油脂精炼及副产物精细化工产品制取技术等均著称于世。在发达国家,以初级农产品上市的比例越来越低,农产品的产后加工能力达到70以上,加工食品约占饮食消费的90;在欧美、日本等国家,90以上的蔬菜都是经过商品化加工处理后进入流通领域的;德国的苹果加工量占总产量的75.2,美国、巴西的柑桔加工量占柑桔总产量70以上。中国农产品精深加工还相对较弱,未来将主要沿着纵向和横向深加工发展,纵向即沿产业链延伸,使农产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横向即赋予农产品更多的文化、休闲和生态功能。4 4、高新技术实现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实现广泛应用瞬间高温杀菌技术、微生物发酵技术、真空冷冻

6、干燥技术、无菌贮存与包装技术、膨化与挤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等一批高新技术,特别是基因工程技术等生物技术的应用,为将农产品加工成为新能源、新材料、新食品、新医药提供了成熟工艺。此外,信息技术、纳米技术的逐步推广,加工设备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精细化程度不断提高,使产品的品质和生产效率 3 均得到大幅度提升。如法国已建立了较大规模的高效浓缩发酵剂生产车间,发酵剂的接种量从2-3降为0.02-0.03。美国FMC公司利用膜分离技术,把橙汁浓缩到60Bx以上,既降低了能耗又保证了产品的色香味,而一般分离只能把橙汁浓缩到25-30Bx。日本利用超高压技术,生产出与食品原料相同色、香、味的产品。美国的压力

7、气调保鲜技术,在5下,可使莴苣保鲜期长达12个月。5 5、“互联网互联网+”+”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国家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后,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将进一步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向着信息化方向发展。一方面,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的商业模式将极大拉动农产品加工等相关行业高速发展。农产品通过网络平台销售,打破了时间的限制,扩大了产品的流通半径,使生产者能够及时掌握市场需求而避免盲目生产,同时也更快的联系到消费者,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逐步实现农产品的产-供-销一体化。2013年阿里巴巴各平台农产品及食品销售额达500亿元,2015年有望达到1500亿。另一方面,新一代信息技术将

8、在农产品加工领域深度应用。物联网技术能对农业种植和农产品加工环节实现实时动态监控,根据需求自动播种、自动喷水、自动调节温度、湿度,进行高效管理。以大数据、云计算、GIS等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化物流更将为农产品流通、销售和物流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4 6 6、资源综合利用受到更高重视、资源综合利用受到更高重视发达国家重视农产品加工的综合利用问题,许多农产品加工企业都做到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深度加工和精细加工,有的甚至达到了“无废加工”的完美境界。如利用食品厂(淀粉厂)和造纸厂废水,经酵母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已建成万吨级菌体蛋白加工厂。美国、日本、韩国、欧洲等国家利用棉子饼粕(日韩、欧洲等国原料靠进口)

9、提取棉子蛋白,用做饲料添加剂和生产抗生素药品的氮源。美国利用废弃的柑桔果籽榨取32的食用油和44的蛋白质,利用葡萄皮渣提取葡萄红色素,从桔子皮、苹果渣中提取和纯化果胶质、柠檬酸,并已形成规模化生产。7 7、食品安全是农产品发展的前提、食品安全是农产品发展的前提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一个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世界性问题。如1996年英国爆发的疯牛病、1997年香港禽流感、1998年东南亚猪脑炎、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2014年的上海福喜事件等。食品安全成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基础前提,这对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提出了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履行社会责任的高要求。2015年4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

10、了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亟需在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上实现质的突破,这有利于保证产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克服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同时,这也是满足最广大人 5 民群众需求,保障人民利益的需要。(二)(二) 产业布局产业布局1 1、全球产业转移、全球产业转移农产品加工业产业转移表现为全球农业巨头的全球产业链农产品加工业产业转移表现为全球农业巨头的全球产业链布局。布局。全球来看,农产业加工业都是重要的基础性行业,是各国的重点发展领域,在全球化背景下,农产品加工业呈现出农业巨头主导的全球布局态势。美国 ADM、美国邦吉、美国嘉吉、法国路

11、易达孚四大国际粮商是全球农产品转移的代表。四大粮商依托粮食、谷物贸易的强大基础,不断拓展产业领域,进而在全球布局产业链。ADMADM在各国布局完整产业链。在各国布局完整产业链。ADM旗下产业涵盖面粉工业、食品加工业、饲料业、特殊食品业、可可业和营养品工业等等领域,通过组建的益海(中国)集团,AMD实现了产业在中国的迅速布局,目前该集团在国内直接控股的工厂和贸易公司已达38家,另外还参股鲁花等多家国内著名粮油加工企业,工厂遍布河北、山东、江苏、福建、广东、广西、等沿海各主要省份及四川、湖北、湖南、新疆、宁夏、黑龙江、等内陆地区,贸易公司及办事处已覆盖除西藏和港、澳、台地区外的全国各省。路易达孚则

12、积极利用国外原料基地布局新兴产业。路易达孚则积极利用国外原料基地布局新兴产业。近年来,路易达孚积极发展全球性活化燃油的生产和经营制造和交易,经由发酵或合成方式生产乙醇,制造发酵式乙醇的主要原料则 6 是蔗糖和谷类等农作物。为此,路易达孚在巴西建造了两处巨大的发酵式乙醇制造厂,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布局产业,伦敦、纽约等地的办事处则负责价值更高的交易环节,不断开拓乙醇全球市场。2 2、国内布局、国内布局农产品加工向产区和大城市郊区集中,产业区域梯次发展农产品加工向产区和大城市郊区集中,产业区域梯次发展格局正在形成。格局正在形成。沿着突出特色建基地、依托基地育龙头、壮大龙头兴加工、精深加工创名牌的思路,

13、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布局持续变化。农业部在全国认定了350个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命名了580多家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积极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优势产区集聚发展。目前,东部发达地区和大城市郊区培育了一大批外向型、规模骨干型的农产品加工业,成为提升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国际竞争能力的骨干力量;中部地区积极发展粮食、畜产品等加工业,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产业支撑;西部欠发达地区初步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农产品加工优势产业集群,带动了小城镇的发展。全国农产品加工规模企业大批涌现,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全国农产品加工规模企业大批涌现,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2013年,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达到7万多家,实现主

14、营业务收入17万亿元,利润超过1.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和16%。 7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优势地区布局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优势地区布局粮食生产核心区。粮食生产核心区。以原料为依托,我国粮食加工产业呈带状分布,形成了黄淮海、西北地区优质强筋小麦加工产业带,长江中下游地区优质弱筋小麦加工产业带,东北及黄淮海地区玉米、大豆加工基地,东北及南方地区稻谷加工产业带,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马铃薯加工产业带,中原、西南地区甘薯加工产业带,西北、西南、华北地区杂粮加工基地。典型粮食加工基地包括:河北、河南的优质专用小麦加工基地,吉林的玉米加工基地,黑龙江的稻米和大豆加工基地。油脂加工优势区。油脂加工优势区

15、。大豆油脂加工重点分布在东北以及沿海地区;油菜籽加工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花生油加工主要分布在山东等主产区;油茶籽加工主要分布在湖南、广西、江西等主产区;其他油料加工,包括核桃、油橄榄、棉籽、葵 8 花籽等油料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黑龙江等地区。果蔬生产优势区。果蔬生产优势区。在区域优势果蔬原料基础上,全国形成了桂中南、滇西南、粤西、琼北地区甘蔗加工产业带,中南、西南地区柑橘加工产业带,环渤海和西北黄土高原地区苹果加工产业带,华南地区热带水果加工产业带,以及一些地区具有特殊优势的果蔬作物加工基地。从典型省份上来看,山东主要发展以番茄、黄瓜、辣椒、茄子等为代表的蔬菜产业。陕西主要发展果品贮

16、藏与加工,水果储藏面积已发展到990万亩,水果总产量达497万吨,年加工鲜果70万吨以上。内蒙古主要发展果蔬加工业,主要产品有浓缩番茄酱、脱水蔬菜、果蔬汁、速冻蔬菜、红干椒、葡萄酒等绿色、多元化深加工产品。畜禽产品生产优势区。畜禽产品生产优势区。依托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全国形成了中原、西北、东北地区牛羊肉加工产业带和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乳品加工产业带。以代表省份来看,内蒙古主要发展乳品加工和绒毛(皮革)加工,形成了以伊利和蒙牛为龙头的乳品加工基地。吉林主要发展肉类加工业,产业规模居全国之首,形成了从初级加工到精深加工相对完整的产业链。黑龙江积极发展乳制品加工业,已经成长为全国第二大乳制品制造工业

17、省份。水产品加工优势区。水产品加工优势区。黄渤海、东南沿海、长江流域是我国三个水产品加工优势产业带。其中,黄渤海地区在来料加工及对虾、贝类、海藻加工具有较强优势,并向海洋功能食品领域 9 延伸;东南沿海地区在鳗鲡、对虾、贝类、大黄鱼、罗非鱼、海藻加工领域形成较强优势;长江流域在河蟹、斑点、鳗鲡、小龙虾、海藻加工领域具有优势。内陆省份开展淡水产品加工。形成了全国沿海一条线、内陆局域成片、产业一条链的水产品加工产业格局。方便食品优势区。方便食品优势区。主要分布在大城市周边,京津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主要是方便主食以及中餐菜肴、休闲食品。中原地区,以河南为重点发展面粉原料为主的方便主食和杂粮食

18、品。东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以稻米为主的方便主食食品、三餐食品和休闲食品。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发展以杂粮为主的休闲食品、副食以及三餐食品。食品添加剂优势区。食品添加剂优势区。上海、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沿海地区具有技术优势,在食用香精、功能糖制造等形成了产业规模;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具有原料及能源优势,黄原胶、变性淀粉、氨基酸、有机酸等产品具有优势;新疆、云南、河北、江西、安徽等具有特色原料优势,发展色素、甜菊糖等天然植物提取物产业。二、现状与问题(一)(一) 发展现状发展现状1 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2014年,荆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07家,占规模工业四成,

19、完成产值1153亿元,比上年增长16%,比2010年增772 10 亿元,增长189.7%,连续多年位居湖北省第五位,成为荆门市第一大支柱产业。2014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90亿元,利润51亿元,税金24亿元,就业人员6.8万人,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8.4%、37.8%、20.8%、40.9%。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3.31。2 2、产业门类基本齐全、产业门类基本齐全荆门市农产品加工业涵盖了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12个大类中的11大类(烟草制品业除外)。2014年,农副食品加工业731.5亿元,占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的63.4%,其中,稻谷加工是主要构成,约占到农产品加工的50%;酒

20、、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总产值34.6亿元,占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的3.0%;纺织业总产值136亿元,占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的11.8%;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总产值39.5亿元,占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的3.4%;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总产值22.1亿元,占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的1.9%;造纸和纸制品业12.7亿元,占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的1.1%;中药材制造业总产值10.6亿元,占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的0.9%;橡胶制品业总产值4.8亿元,占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的0.4%。3 3、龙头企业不断壮大、龙头企业不断壮大中粮、汇源、雨润、联想控股、中兴科技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先后落户荆门。现有

21、产值过50亿元企业2家,20亿元企业6家,亿元企业227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28家,其 11 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6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71家。国宝桥米、洪森粮油、宝源木业等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建设配套基地,不仅提供了企业优质原料,还增加了农民收入。在龙头企业带动下,荆门形成了一批农产品质量品牌,包括中国驰名商标11个,湖北名牌产品68个,“三品一标”认证389个,品牌战略持续升级。4 4、“中国农谷中国农谷”建设成效初显建设成效初显以屈家岭核心区、荆三角先行区、杨竹流域示范区三大重点区域,集中打造“现代农业示范、体制机制创新”样板,形成了集农业产业化、农业科技、农业文化、农业旅

22、游于一体的“中国农谷”品牌。2014年,“中国农谷”核心区吸引了多个项目落地,包括总投资6亿元的新建15万锭紧密纺和300台织机织布项目,总投资达30亿元的LNG天然气储库及转运中心项目和保健食品和医疗器械制造及机电制造、农产品加工项目,此外,荆门市先后连续成功举办了中国农谷油菜花旅游节、中国农谷长寿文化节、中国荆门紫薇花旅游节、中国农谷屈家岭桃花节、中国农谷蜜蜂文化节等活动,积聚了人气,扩大了对外的吸引力,品牌知名度持续提高。(二)(二) 存在问题存在问题1 1、产业集中度不高,企业实力相对较弱、产业集中度不高,企业实力相对较弱尽管荆门拥有400多家食品加工企业,但整体来看,产业集中度不高,

23、企业小而分散,社会化、专业化水平较低,缺乏能 12 引领行业健康发展的大企业。金龙泉、广源等食品制造企业与杭州娃哈哈集团、河南漯河双汇集团等省内外大型食品加工企业的400多亿元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招商引资的知名企业数量少,生产规模不大,缺乏大型企业和大型项目支撑。2 2、精深加工不足,全产业链模式发展缓慢、精深加工不足,全产业链模式发展缓慢荆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在新技术、新产品自主研发上投入少,产学研合作不够紧密,创新能力相对偏弱,转化能力亟待进一步提高。受限于此,荆门市农产品加工业整体上处于以初级产品、传统产品为主、高端产品不足,向精深加工领域延伸不足的初级阶段。本地原料“红利”没有在产地释放,

24、产品附加值低,税收贡献度不高,代表精深加工的食品制造业产值仅占6%。尤其是水产、畜禽加工业发展相对滞后,离精深加工、循环发展还有很大一段距离。3 3、配套支撑不够,产业环境尚不完善、配套支撑不够,产业环境尚不完善农产品加工产业配套环境尚不完善,尚未建立服务于企业的多元化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融资体系;对加工企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组织体系还不完善,创业辅导、融资担保、信息服务、法律援助、人员培训、技术推广、质量检测等方面支持乏力。全行业外延关联性不够紧密,农产品生产、流通、营销协调发展机制不健全,以冷链物流为特征的农产品加工专业化服务网络不完善,产业级和子行业级的交易信息共享平台尚处初创,

25、对市场发展预期存有盲目性。 13 4 4、特色产品认知度不高,品牌建设有待提升、特色产品认知度不高,品牌建设有待提升目前,荆门农产品加工产业虽然打造出金龙泉啤酒、国宝桥米、洪森香米、广源饼干、玉树油脂、宝源木业等一批本土企业名片,但品牌知名度局限于荆门、湖北区域内,尚未完全打开全国市场。同时,鱼糕、蟠龙菜等地方特色食品,没有形成较大的生产规模和品牌效应。这种品牌投入不足的现象限制了荆门农产业加工业的市场开拓、渠道和持续发展。(三)(三) 发展条件发展条件1 1、农产品资源量大质优、农产品资源量大质优荆门市农业种植资源、养殖资源极为丰富,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商品油、商品猪生产基地,为农产

26、品加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上游原材料。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优质水稻、“双低”油菜、优质棉花、优质水果、优质蔬菜、优质三元猪、优质水产品、速生丰产林等八大优势产业和花生、食用菌、家禽、牛羊、蜂产品、花卉苗木、板栗等八大特色产品,可年产50亿斤粮食、出栏500万头生猪、出笼5000万只家禽,上市50万吨水产品。已建成优质稻生产基地188.45千公顷,优质油菜基地114.7千公顷,优质经济林13.33万公顷,优质菜基地50.32千公顷,优质水产基地76千公顷,速生丰产林13.33万公顷,花卉苗木基地2万公顷。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商品油料生产基地,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30多亿斤,商品率达75%以上

27、。2 2、农产品加工底蕴深厚、农产品加工底蕴深厚 14 产业规模突破千亿,知名品牌近百个,加工门类齐全,精深加工正在推进,重点行业、新兴产业异军突起,昭示着荆门农产品加工的深厚底蕴和广阔前景。荆门市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商品油生产基地,是湖北“一袋米”、“一壶油”、“一块板”工程的主要基地,为国家提供了大量优质、生态农副产品。京山县、钟祥市、沙洋县,京山、钟祥、沙洋农产品加工园区,国宝桥米、洪森粮油、广源食品、宝源木业等企业先后数次被授予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先进县(市、区)、先进园区和先进企业称号。3 3、转型发展动力强劲、转型发展动力强劲两大战略带动作用更加显著。中国农谷建设及柴湖振兴发展两个省级

28、战略的加快实施,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荆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战略机遇。科技支撑更加有力。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并不断更新升级,互联网、物联网在农产品加工业中推广应用,这些都为改造传统产业提供了动力。国家和地方财政支持更加强化。荆门市财政也加大了对“四个一批”工程的投入,这些都为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4 4、市场增长空间广阔、市场增长空间广阔农产品加工业是湖北省具有发展优势和增长潜力的产业,其增长的市场空间十分广阔。从总体上看,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还处在增长阶段,由于产业发展起步晚,其经济规模、 15 发展速度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例如,湖北居民食物消费中,工业化生

29、产的食品仅占20左右(发达国家一般占70),且大都是粮油盐糖和调味品,餐桌食品极少。如果全省食物消费的50转由工业化生产提供,就可为食品工业提供近400亿元的销售市场。荆门作为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重要地区,在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5 5、创新平台资源丰富、创新平台资源丰富荆门初步形成了较好的农业科技平台,一批重点企业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科院、武汉工业学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建立了傅延栋、张启发、陈焕春、朱国英、曹文宣等24家院士工作站。生物技术企业发展加快,神地、欣胱等项目前景广阔。同时,荆门能够充分利用湖北丰富的农业科研创新资源,为其技术创新和品牌

30、拓展提供支撑,包括以中国农业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武汉工业学院、武汉粮食科学研究设计院、武汉油料作物研究所、湖北省农科院等单位为主的科研队伍,以及以“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与转化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淡水鱼加工工程中心”、“湖北省稻米加工工程中心”、“湖北省油料加工工程中心”为代表的创新平台。6 6、物流运输条件便利、物流运输条件便利现代物流发展迅速,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 16 流运输条件。荆门众诚物流园一期建成并投入营运,二期完成场地平整;钟祥现代交通物流园完成一期物流运营调度区和仓储区主体工程建设;屈家岭中国农谷农产品物流园

31、基本完成一期物流交易区主体工程建设;荆门市腾飞达物流园完成9000平方米的钢构仓库、5000平方米高位仓库和2.67公顷大型停车场等设施建设;荆门市杨家桥物流中心和京山物流中心分别于2012年8月和12月开工,即将竣工投入运营。全年全市完成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6588万元。荆门中心城区在工商部门注册物流企业266个,物流从业人员3000多人。全市有198个物流企业登录使用湖北交通物流信息平台,占全市企业85%,有10个企业使用TMS货运、仓储管理软件。7 7、“互联网互联网”引领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引领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重点龙头企业纷纷加盟电商平台,构建农产品加工业零售新业态。中兴农谷电商

32、平台、京山金瑞物流电商平台、众诚物流、多辉农产品交易中心等建成并投入运行,彭墩电商一条街、京山县“村掌柜”农产品电商网络都为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推广销售提供了便利。三、目标与思路(一)(一) 发展思路发展思路坚持充分发挥我市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按照“资源整合、链条延伸、品牌建设、网络经营、提升效益”的总体战略思路,围绕重点产业,依托龙头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着力培育 17 产业集群,不断完善产业配套,切实抓好品牌创建,实施“五个转型”,即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向精深加工转型,向互联网+转型,向全产业链发展转型,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型,向注重质量安全转型。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瞄准生态、有机、长

33、寿、富硒目标建设特色园区,打造“中国农谷”生态农产品加工聚集区。(二)主要目标(二)主要目标力争到2020年,荆门市建立起规模较大、特色鲜明的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培育出一批具备核心竞争力、创新能力强的骨干企业,并打造一批国内外知名大农产品品牌。具体发展目标如下:1 1、产业规模目标、产业规模目标到2020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力争突破2500亿元,年均增长14%左右,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5:1。建成3个年产值超300亿的农产品加工园区,6个年产值过100亿元园区,实现产品加工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品牌竞争能力、综合服务能力和带动农民增收“五大提升”;到2025年,总产值力争突破3000亿元,

34、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传统产业得到提升,新兴领域得到快速发展。2 2、企业发展目标、企业发展目标培育形成一大批具备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高技术企业群体,到2020年,年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公司达到5家以上,年 18 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15家以上,各类上市企业数达到5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15家以上,新增国内驰名商标、著名品牌10个以上。3 3、自主创新目标、自主创新目标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到2020年,全市农产品加工创新机构和平台建设迈上新台阶,建设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10家;高端创新人才和团队带动作用突出,院士工作站达到30家以上;创新创业

35、环境显著改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技术储备能力明显增强,培育重大科技成果10项,专利授权量年均增幅达到15以上;科技投入力度持续提升,规模以上农产品企业R&D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1.5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以上。4 4、生态环境目标、生态环境目标产业集约高效发展,新材料规模以上企业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2014年降低15以上,水耗、污染排放量等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达到或超过省下达的任务目标;农产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循环利用率达到100%。荆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目标荆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目标一级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二级指标单位单位20202020年目标年

36、目标20252025年目标年目标工业总产值亿元25003000总收入亿元27003500经济规模利税亿元400600 19 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高于1.5%高于2%参与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个1015年收入过100亿元的企业家510年收入过50亿元的企业家1530年收入10-50亿元的企业家4080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个1525上市企业数量家610企业发展新增知名品牌个1020万元增加值能耗较2014年下降幅度%15%25%生态环境废弃物循环利用率%100%100%(三)发展(三)发展路径路径加快资源整合,实现集约化发展。加快资源整合,实现集约化发展。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参股、联合等

37、方式,整合各自产业领域资源要素,实现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和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并积极打造集团化、整体竞争力强的行业领军企业。以国宝桥米为龙头,壮大提升“一袋米”工程;以中粮祥瑞为龙头,壮大提升“一壶油”工程;以金龙泉、广源为龙头,实行产品开发和资产重组,加快发展食品制造业;以宝源木业为龙头,壮大提升“一块板”工程,加速发展森工产业。强化链条延伸,提升产品附加值。强化链条延伸,提升产品附加值。立足农业产业资源基础,以农产品精深加工及产品高端化为方向,加快建立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国内外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推进产业链的延伸和资源综合利用,提升产品附加值,全力打造全国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基

38、地和产业化示范基地。 20 鼓励科技创新,提升科技附加值。鼓励科技创新,提升科技附加值。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自主或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组建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中心,建立产学研机构,实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与两院院士合作,建立院士工作站,攻克重大关键技术难题,提升农产品加工企业创新能力。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业知名度。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业知名度。加快知名企业全国布局与品牌宣传,以实力提升品牌,积极通过网络媒体、会议展览等形式拓宽品牌宣传渠道,提高品牌知名度。突出招商引资,全力培育新引擎。突出招商引资,全力培育新引擎。利用“中国农谷”品牌优势,加强品牌整合和推介,突出生态绿色要素

39、,形成特色品牌竞争优势。立足既有资源,优化发展环境、采取政策支持,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世界500强、全国500强落户荆门,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品牌知名度高和科技含量高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和食品制造企业入驻荆门农产品加工行业。推进电商发展,开拓销售新业态。推进电商发展,开拓销售新业态。结合互联网发展趋势,推进互联网与农产品加工业深度融合。积极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及物流信息化,建设食品安全及追溯系统服务平台,创新销售运输模式,实现农产品加工业产-供-销一体化发展。四、发展重点(一)食品制造业(一)食品制造业充分依托荆门市农业资源优势,依托国宝桥米、洪森粮油、广源食品、京山神地、盛老汉、沙洋楚玉、新美

40、香等企业,打 21 造富硒、长寿、生态品牌,积极引导传统农副食品加工业向现代食品制造业调整,整合品牌、市场、技术等资源,发展一批上规模、上水平的现代食品企业集团,重点发展具有荆门特色的功能食品、保健食品、休闲方便食品,丰富产品种类,加强产品创新。到2020年,确保食品制造业在农产品加工业中的比重提高到25%,产值达到600亿元。 22 产业链条:产业链条:食品制造业产业链食品制造业产业链1 1、功能食品、功能食品(1)(1)发展趋势:发展趋势:经过30年发展,我国功能食品规模逐渐扩大,产品种类日益丰富,新产品开发卓有成效。目前,我国共有功能食品企业2000余家,通过国家食药监局批准的产品达10

41、000多个。2014年,我国功能性食品产值约1500亿元,居全球第二。但当前我国功能性食品行业仍存在着消费地区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省市;产品主要集中在免疫调节、排毒养颜、健脑益智、减肥、补肾等方面,与目前一些发生率较高的亚健康类疾病相关的保健品很少,大部分还处于研究阶段;以及产品质量参次不齐、国外品牌产品强势进入中国市场等问题。(2)(2)发展重点:发展重点:挖掘荆门本地特色食品原料优势,加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重点开发以大米、薯类、蛋制品、虾类、食用菌等为原料,生产生物活性物质食品、优质蛋白食品、膳食纤维食品、特殊膳食食品,加快研发适合不同消费群体的功能 23 性

42、产品。到2020年,确保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优质米为原料,以优质米为原料,利用碎米、糙米中含量较高的淀粉,采用酶制剂,葡萄糖异构、发酵等工艺,加快果葡萄糖浆、麦芽糖醇、麦芽糊精粉、山梨醇、液体葡萄糖、饮料等高附加值功能产品的生产;研究开发米糠酶、米糠营养素、米糠保健食品、大米胚芽油、食品基料和添加剂等食品。以薯类产品为原料,以薯类产品为原料,重点研究薯类蛋白、膳食纤维和果胶的物化、功能特性,开拓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途径。以小龙虾等水产品为原料,以小龙虾等水产品为原料,推进甲壳素、壳聚糖、壳寡糖、氨基葡萄萄糖盐酸盐等功能产品开发。以食用菌为原料,以食用菌为原料,培育发展银耳雪花膏、香菇多糖粉针剂等化妆美容、药品类产品。2 2、保健食品、保健食品(1)(1)发展趋势:发展趋势:保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