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1597127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81 大小:4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镇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镇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镇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镇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8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镇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镇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年)镇 安 县 人 民 政 府二一年十二月镇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目录i目目 录录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则则 .1 1一、规划目的 .1二、规划任务 .1三、规划依据 .1四、规划范围 .2五、规划期限 .2第二章第二章 规划背景规划背景 .3 3第一节 县域概况 .3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 .6第三节 上轮规划实施评价 .8第四节 土地利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0第三章第三章 规划原则和目标规划原则和目标 .1212第一节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12第二节 土地利用战略 .12第三节 规划原则 .13第四节

2、 规划目标 .14第四章第四章 土地利用规模结构调整土地利用规模结构调整 .1515第一节 农用地 .15第二节 建设用地 .16镇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目录ii第三节 其他土地 .18第五章第五章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1919第一节 优先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 .19第二节 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 .20第三节 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用地 .24第四节 设定国土生态屏障网络用地 .25第五节 拓展城乡生产和绿色空间 .25第六节 构建土地利用景观风貌 .27第六章第六章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2828第一节 允许建设区 .28第二节 有条件建设区 .

3、29第三节 限制建设区 .29第四节 禁止建设区 .30第七章第七章 土地利用重点任务土地利用重点任务 .3232第一节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32第二节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34第四节 加强土地整治 .37第八章第八章 土地用途分区管制土地用途分区管制 .4141第一节 基本农田保护区 .41第二节 一般农地区 .42第三节 城镇村建设用地区 .42镇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目录iii第四节 独立工矿区 .43第五节 风景旅游用地区 .44第六节 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 .44第七节 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 .45第八节 林业用地区 .45第九节 牧业用地区 .46第九章第九

4、章 乡(镇)土地利用调控乡(镇)土地利用调控 .4848第一节 乡(镇)土地利用方向 .48第二节 乡(镇)主要用地调控指标 .49第十章第十章 重点建设项目安排重点建设项目安排 .5050第一节 交通运输项目 .50第二节 水利设施项目 .50第三节 电力能源项目 .50第四节 旅游与文物保护项目 .50第五节 环保项目 .51第六节 工业园区 .51第七节 其他重点建设项目 .51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5252第一节 执行规划管理法律法规,建立规划实施制度 .52第二节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行政手段 .52第三节 完善规划实施技术保障 .54镇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

5、划(20062020 年) 目录iv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附则附则 .5555附表附表附表 1 镇安县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表.56附表 2 镇安县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57附表 3 镇安县各乡(镇)土地用途分区面积表.58附表 4 镇安县耕地保有量变化情况表.60附表 5 镇安县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61附表 6 镇安县各乡(镇)规划控制指标表.69附表 7 镇安县各乡(镇)基本农田调整分析表.71附图附图1、镇安县土地利用现状图(2005 年) ;2、镇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20062020 年) ;3、镇安县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4、镇安县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图;5、镇安县土地整治规划图;6、镇安

6、县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布局图;7、镇安县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现状图;8、镇安县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图。镇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第一章 总则1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则则一、规划目的一、规划目的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统筹协调和合理安排镇安县各区域、各业、各类用地,保障县域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加强土地生态环境建设,构建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机制,促进县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商洛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7、 ,编制镇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二、规划任务二、规划任务1、落实上级下达的规划任务,协调市、乡(镇)级规划;2、研究制定土地利用的方针和目标,确定各类农用地、建设用地调控指标;3、统筹安排县域内土地利用结构、布局和主要用地规模;4、划定土地用途区,落实建设用地空间管制,明确管制规则;5、确定土地整治的规模、范围和重点区域;6、分解下达乡(镇)土地利用调控指标;7、制定实施规划的措施。三、规划依据三、规划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004 年) ;镇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第一章 总则22、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1999 年) ;3、

8、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通知 (国发200428 号) ;4、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 (国土资源部第 43 号令);5、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 (TD/T10242010) ;6、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 (TD/T10212009) ;7、 陕西省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要点 (2010) ;8、 商洛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9、 镇安县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5 年) ;10、 镇安县第十一个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各部门、各行业发展规划;11、 镇安县第十二个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各部门、各行业发展规划。四、规划

9、范围四、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镇安县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土地,包括永乐镇、回龙镇、铁厂镇、大坪镇、米粮镇、茅坪回族镇、西口回族镇、高峰镇、青铜关镇、柴坪镇、达仁镇、木王镇、东川镇、云盖寺镇、灵龙乡、西沟乡、关坪河乡、张家乡、龙胜乡、余师乡、杨泗乡、月河乡、黄家湾乡、庙沟乡、结子乡,共计 14 个镇 11 个乡,土地总面积3487.33 平方公里。五、规划期限五、规划期限规划基年期:2005 年;规划期限:20062020 年;镇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第一章 总则3规划近期目标年:2010 年;规划远期目标年:2020 年。镇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第二章

10、规划背景4第二章第二章 规划背景规划背景第一节第一节 县域概况县域概况一、位置及政区一、位置及政区镇安县隶属商洛市管辖,地处陕西省东南部、商洛市西南部,位于秦岭山脉中段南麓、汉江支流的旬河中游。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834161093655、北纬 330735334202之间。境内东西长 97.5 公里,南北宽 64.2 公里,总面积3487.33 平方公里。东毗邻山阳县和湖北省郧西县,南接安康市旬阳县、汉滨区,西连安康市宁陕县,北与柞水县接壤。县政府驻地永乐镇。二、自然条件二、自然条件1、地质:镇安县处于秦岭构造系,属秦岭褶皱带,印支褶皱带,褶皱较发育,区内地形以中、上泥盆统为主,并以大理岩沉

11、积为特点,岩浆活动以燕山期为主,地层为第四系细亚砂土,地表表现以砂性土为主。河流两岸坡呈不对称“U”型河谷,两岸山体高大,上部基岩裸露,下部斜坡第四系松散地层覆盖,高山所露地层岩性有灰色薄层千板岩,灰色瘤状灰岩;下部为第四系冲、洪、坡、残积以及人工堆积的砂砾石,砂质碎石粘土等。2、地形地貌:镇安县是一个以中低山为主体,切割十分严重的土石山区。境内山岭纵横,沟壑交错,坡陡谷峡。由北阳山系、大安岭系、朝阳山系三支山岭将境内分割为四大山系区域。最高点位于西部的木王镇与杨泗乡之间的鹰咀峰,海拔 2601.6 米,最低镇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第二章 规划背景5点处在柴坪镇的旬河至

12、旬阳县交界出境处,海拔 351.6 米,相对高差 2250.0 米。整个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高东南低。形成了“山川相间、谷峰互衬、纵横迭障”的地貌特征,呈现河谷、低山、中山三个地貌单元。3、气象气候:镇安县为北亚热带和暖温带接界处的过度气候带,属北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区。按地形和温差可分低热区、中温区、高寒区、老高山区四类气候区。各气候区间气候差异明显。年平均日照时数 1835 小时,年平均气温 12.5,极端最低气温12.6,极端最高气温 39.0,年平均10积温 3809.7,年均无霜期 217 天。年均降水量 816.0mm。风力年均 1.4 级,秋冬多西北风。气候温和、夏无酷暑

13、、冬无严寒、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是镇安县的主要气候特点。4、土壤:镇安县土壤划分为 6 个土类、14 个亚类、25 个土属、80 个土种。在土类中黄棕壤比重最大,棕壤次之,分别占土壤总面积的 71.7和 26.1。土壤在地域上呈现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土壤 Ph 值在 6.08.0 之间。农业土壤主要是粗骨性黄棕壤、粗骨性黄褐土、黄棕壤及黄褐土。土层薄、土壤贫瘠、质地差、结构不良,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障碍因素。5、水文:境内河流密布,纵横交错。共有地表河流及山沟5801 条,较大河流有旬河、乾佑河、冷水河、达仁河、唐家河、月河、镇安县河、小仁河、岩屋河、东川河、铁厂河、甘岔河、砂沟等 13 条。6、

14、矿产资源:境内矿藏资源丰富,目前已发现矿藏 36 种,已有月西铅锌矿床、金龙山金矿床等 10 个矿区列入陕西省储量表,其中的月西硫铁矿等 3 个矿床被列为陕西大中型富矿床。矿藏中有镇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第二章 规划背景6水泥灰岩等 19 种非金属矿产、金等贵金属资源、铅锌铜资源、铁锰钒等黑色金属资源四大优势矿产处主导地位。已开采矿种有金、铅、锌、铜、锰、钒、水泥灰岩等。7、生物资源:境内动植物群类现存有高等植物 200 余种,其中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等 50 余种。地表自然植被较好,依海拔高度不同植物分布有明显差异。境内分布有动物 300 余种,其中经济动物 20

15、0 余种,饲养畜、禽 10 余种,有国家和省级保护的珍稀动物熊、林麝、羚牛、大鲵、锦鸡等 27 种。8、土地资源:镇安县域内土地资源量 348733 公顷,以山地为主,占总量的 97%,平缓地很少。9、水资源:境内水资源年径流量 20 亿立方米。水力蕴藏量 22.6万千瓦,可开发利用 7.3 万千瓦。并提供生产、生活等用水。三、经济社会条件三、经济社会条件2005 年全县辖 25 个乡镇,204 个村民委员会、4 个社区居委会,1060 个村民小组,7 万余户,总人口 29.26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3 万人,城镇化率 15%。农业户数 6.47 万户,农业人口 24.96 万人。平均人口密

16、度 83.9 人/km2,人均拥有土地 1.19 公顷。2005 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 16.01 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4 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 5.17 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 6.30 亿元。人均生产总值 5640 元。2005 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4.54 亿元。粮食产量 11.4万吨,完成工业总产值 5.40 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7.03亿元,交通运输和电讯业完成增加值 3.03 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526 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6500 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576 元。镇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第二章 规划背景7第二节第二节 土

17、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现状一、土地利用规模、结构和分布一、土地利用规模、结构和分布2005 年,全县土地总面积 348733 公顷,其中:农用地 328237.2公顷,建设用地 3627.0 公顷,其他土地 16868.8 公顷,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 94.2%、1.0%和 4.8%。(一)农用地1、耕地:面积 28373.0 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 8.7。分为水田、水浇地、旱地 3 个三级类,面积分别为 163.6 公顷、252.1 公顷、27960.3 公顷,各占耕地面积的 0.6、0.9和 98.5。以旱地为主,主要分布于青铜关镇、米粮镇、永乐镇等 13 个乡镇。2、园地:面积 667.0 公

18、顷,占农用地面积的 0.2。以茶园、桑园为主,多分布在达仁镇等地。3、林地:面积 278200.0 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 84.7。以有林地为主,主要分布于永乐镇、木王镇、东川镇等 12 个乡镇。4、牧草地:面积 19660.0 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 6.0。绝大部分为天然牧草地,主要分布于茅坪回族镇、米粮镇等 6 个乡镇。 5、其他农用地:面积 1337.2 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 0.4。分农村道路、坑塘水面、农田水利用地、田坎等 4 个三级类,面积分别为 404.9 公顷、25.9 公顷、144.7 公顷和 737.0 公顷,各占其他农用地面积的 30.8、2.0、11.0和 56.2。以

19、田坎居多,主要分布于青铜关镇、米粮镇、永乐镇等 10 个乡镇。(二)建设用地1、城乡建设用地:面积 2754.0 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76.0。分建制镇、农村居民点、采矿用地 3 个三级类,面积分别镇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第二章 规划背景8为 192.0 公顷、2476.2 公顷、85.8 公顷,分别占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的 7.0、89.9和 3.1。主要分布于永乐镇、米粮镇、青铜关镇等 9 个乡镇。2、交通水利用地:面积 809.7 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22.3。分布于 25 个乡镇,以回龙镇、永乐镇、青铜关镇居多。3、其他建设用地:面积 63.3 公顷,占建设用地

20、面积的1.7。(三)其他土地1、水域:面积 4473.3 公顷,占其他土地面积的 26.5,主要分布于达仁镇、回龙镇、柴坪镇等 6 个乡镇。2、自然保留地:面积 12395.5 公顷,占其他土地面积的73.5,主要分布于永乐镇、木王镇、东川镇等 10 个乡镇。二、土地利用特点二、土地利用特点1、林地面积大。2005 年林地面积为 278200 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 79.8%。林地面积最大的为永乐镇,最小的为西沟乡,林地面积也在 2200 公顷以上。镇安是全省主要的林木生产基地,也是全国优质板栗、木耳、银杏等林特产品和中药材的主要生产地。2、建设用地比重小。2005 年建设用地占总土地面积的比

21、重仅为 1.0%,低于商洛市 1.9%和陕西省 3.9%的平均水平。城乡建设用地中,城镇及工矿用地仅占城乡建设用地的 10.1%,低于商洛市12.0%和陕西省 20.4%的平均水平。3、土地利用率高。2005 年土地利用率为 95.2%,耕地复种指数为 210%,商洛市同期水平分别是 94.1%和 150%,陕西省的平均水平分别是 93.7%和 146%。土地利用率最高的西沟乡达 97.4,最低的回龙镇也为 92.2。镇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第二章 规划背景9三、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三、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1、土地生产效率偏低。全县垦殖率均值 8.1%,最高的张家乡高达 2

22、0.1%,最低的东川镇仅为 1.9%。土地生产力水平低下,全县农业(农、林、牧)总产值 71328 万元,农用地平均公顷产值 2173元。2、山坡地多平缓地少,旱地多水浇地少。县域内土地 80处在山坡上。耕地中坡地占 96.2,平地仅占 3.8;坡地以陡坡为主,25 度以上的坡地占耕地的 80.5;旱地占耕地的 98.5。3、耕地质量差,后备潜力小。依全省耕地质量评定等级结果,全省共分 18 级,1 级最优 18 级最劣,镇安县耕地主要评定为 7 级至 15 级之间,处于较低水平。全县具备耕地开发条件的可供开发成耕地的后备资源仅 400 公顷。 第三节第三节 上轮规划实施评价上轮规划实施评价一

23、、上轮规划主要目标执行情况一、上轮规划主要目标执行情况(一)耕地保有量。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全县耕地保有量为 44840.5 公顷。截止 2005 年底,全县耕地保有量为 28373.0公顷,规划实施 9 年中耕地净减少 16467.5 公顷,实现耕地保有量的 63.6%。(二)基本农田保护。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全县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达到 23552.0 公顷。截止 2005 年底,全县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 27906.9 公顷,超额 18.5%实现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三)建设占用耕地。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全县建设占用耕地 456.5 公顷。截止 2005 年,实际建设占用耕地

24、210.4 公顷,年均建设占用耕地 23.4 公顷,实现规划指标的 77.0%。镇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第二章 规划背景10(四)土地整治。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整治补充耕地总面积为 667.0 公顷。19962005 年全县土地整治实际补充耕地 717.7 公顷,同期全县建设占用耕地 150.0 公顷,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有余。二、规划实施效果二、规划实施效果(一)社会效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提高了社会公众对规划的认识,树立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龙头”地位,节约集约意识增强,执行规划的观念正在形成。规划突出了耕地保护和用途管制,从严控制农用地转用,实现耕地占补

25、平衡,缓解了人均耕地少的矛盾,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规划有效保护了基本农田,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确保了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规划保护了南水北调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等生态资源。通过平整土地、配套农田灌排等工程措施施,改善了部分区域的耕地条件,减轻了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威胁。(2)经济效益规划实施保障了镇安县经济社会的平稳快速发展,保护了基本农田和生态用地,并且通过对建设用地结构的优化,提高了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用地效益,为镇安县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土地资源支撑,促进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实施后,土地利用率有所提高,单位土地生产总值有明显增长。每公顷土地生产总值从 1996 年

26、的 1126 元提高到 2005 年的 2247 元,提高了 1 倍。每公顷建设用地增加值由 1996 年的 7 万元提高到 2005 年的 16 万元,提高了 2.3 倍。每公顷农用地的农林牧渔业产值由 1996 年的 908元提高到 2005 年的 1501 元,增加了 65.6%。粮食单产水平由 1996镇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第二章 规划背景11年的 3.92 吨/公顷提高到 2005 年的 4.02 吨/公顷,增加了 1.9%。(三)生态效益规划实施期间,先后实施了水土保持国债流域治理项目、以工代赈流域治理项目、退耕还林、坡地综合治理、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治

27、理项目、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工程水源区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工程等水土保持重点项目。累积生态退耕面积 14868.9 公顷。森林覆盖率从 1996 年的 52.4%提高到 2005 年的 62.8%。每年输入长江的泥沙量减少了 400 多万吨。林地面积大幅度增加,林地面积和活立木蓄积增加,林分质量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增强,森林的生态效益显著。第四节第四节 土地利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土地利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一、发展机遇一、发展机遇1、国家政策倾斜的惠顾。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开发战略,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地位,加快交通、能源、信息、市政公共设施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财政资金分配、承接产业转移、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将

28、有所倾斜,政策必将惠顾镇安县。2、陕西经济发展的推动。陕西省委省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关中率先发展、陕北跨越发展、陕南突破发展”的区域发展战略,随着陕南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镇安县将会是该政策的受益者。3、区域战略的辐射。商洛作为关天经济的核心区之一,镇安不仅处于关天经济区的辐射区,而且处于西安经济圈带动区,未来一定时期内既是全县跟进西安、融入关天实现突破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镇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第二章 规划背景124、基础设施的改善。西康铁路复线、西康高速公路、丹宁高速公路的建设,从境内

29、纵横贯穿,为同县域外互通创造便利的条件。全面实施后,未来将形成三级公路、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错覆盖的交通网络。打破了秦岭的天然阻挡,缩短了交通的距离和时间,使县城融入了西安 1 小时交通圈,为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二、面临的挑战二、面临的挑战1、耕地保护与城镇化建设用地矛盾日益突出。县域优质耕地分布区,既要保护耕地,发展粮油生产,又要加快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增加建设用地量,耕地保护与城镇化建设用地的矛盾将日益突出。2、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土地用途管制面临挑战。受比较利益驱动和适应市场的需求,耕地栽培经济作物比重增加和养殖面积扩大,农业结构调整而致粮食作物面积减少趋势仍会持续,基本农田保护政策与农业结

30、构调整、林业用地发展、畜牧业发展的矛盾加剧,与现行的土地用途管制规则不相一致,给土地用途管制带来新的困难。3、土地资源自然属性差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县域内坡度大、沟壑深,有 30的土地处在高模流失区。据耕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全县现有耕地中,质量较好、生产力水平较高的仅占25.7%,中低产田占 74.3%。与全县以粮食生产为基础,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畜牧、绿色食品等主导产业,提倡绿色、生态、环保的现代农业生产要求极不适应。镇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第三章 规划原则和目标13第三章第三章 规划原则和目标规划原则和目标第一节第一节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围绕科学发

31、展一大主题,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科教兴县、开放活县四大战略,以绿色生态环境、绿色镇安山城、绿色交通风景线、绿色旅游景区、绿色产业基地建设为主体,发挥镇安生物、矿产、水力三大资源优势,突出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六大重点,构建“生态文明大县、旅游休闲名县、资源循环强县” 。实现经济繁荣、山川秀美、人民富裕、社会和谐。到 2020 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 123 亿元,财政收入达到 8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 200 亿元。总人口达 29.1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 10.6 万人,城镇化率达到 36%。综合经济实力处于全市前列并进入全省中游水平。第二节第二节 土地利用战略土

32、地利用战略认真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紧紧抓住国家继续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加快陕南突破发展的机遇,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根据土地资源的特点,充分利用南北通道的交通优势,重点保障基础设施用地、中心城区、午峪绿色工业园区、张米黄金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建设用地;以生态移民搬迁、扶贫搬迁以及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促进农村居民点的集中;加强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积极开展土地整治,挖掘建设用地的内部潜力,提高建设用地的效率;严格保护南水北调工程水源镇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第三章 规划原则和目标14地,保护好秦岭生态屏障,发展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达到经

33、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美好的目标。第三节第三节 规划原则规划原则一、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一、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严格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和管理,立足于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强化对基本农田的保护,促进耕地保护由数量为主向数量、质量、生态效益并重的全面保护转变,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保障科学发展用地二、保障科学发展用地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合理安排建设用地和生态环境保护用地,重点保障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以及战略支撑产业发展用地,保障民生用地,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三、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三、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实行最严

34、格节约集约制度。合理控制建设规模,严格执行建设用地标准,积极拓展建设用地空间,加快各类建设用地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挖潜、由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变,防止土地闲置浪费,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四、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四、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指导方针,正确处理土地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合理安排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加强对生态脆弱区的水土流失治理和地质灾害易发区的防治,促进土地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五、全面推进土地整治五、全面推进土地整治全面有序地开展土地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镇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第三章 规划原则和目标15改善农业生产条

35、件和提高农用地综合生产能力,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结构,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第四节第四节 规划目标规划目标一、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一、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规划到 2020 年,全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 32333 公顷。规划期间,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 30667 公顷。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用途不改变,布局总体稳定。二、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目标二、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目标规划到 2020 年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 4307 公顷以内,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 3073 公顷以内,城镇工矿用地控制在 654 公顷以内。新增建设用地

36、控制在 680 公顷以内,其中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 450 公顷以内。三、土地整治补充耕地目标三、土地整治补充耕地目标规划期内,土地整治补充耕地义务量不低于 450 公顷,任务量不低于 683.5 公顷。四、节约集约用地目标四、节约集约用地目标规划到 2020 年,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控制在 69 平方米以内。五、生态环境建设目标五、生态环境建设目标规划到 2020 年,全县园地、林地、牧草地总面积达到 308254公顷。其中,园地面积达到 667 公顷,林地面积达到 288000 公顷,牧草地面积达到 19587 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 68%,水土流失治理率 70%,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全

37、县土地利用主要控制指标见附表 1)镇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第四章 土地利用规模结构调整16第四章第四章 土地利用规模结构调整土地利用规模结构调整第一节第一节 农用地农用地2005 年,农用地面积 328237.2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4.2%。规划至 2010 年、2020 年,农用地面积分别调整到342904.5 公顷、342431.5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比例分别调整为98.3%、98.2%。规划期间农用地面积净增加 14194.3 公顷。一、耕地一、耕地2005 年,耕地面积 28373.0 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 8.7%。规划至 2010 年、2020 年,耕地

38、面积分别调整到 33000.0 公顷、32333.0公顷,占农用地比例分别调整为 9.6%、9.4%。规划期间耕地面积净增加 3960.0 公顷。二、园地二、园地2005 年,园地面积 667.0 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 0.2%。规划期间不作调整,维持基期面积。三、林地三、林地2005 年,林地面积 278200.0 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 84.7%。规划至 2010 年、2020 年,林地分别调整到 281333.0 公顷、288000.0公顷,占农用地比例分别调整为 82.0%、84.1%。规划期间林地面积净增加 9800.0 公顷。四、牧草地四、牧草地2005 年,牧草地面积 19660.0 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 6.0%。规划至 2010 年调整到 19587.0 公顷,占农用地比例调整为 5.7%,镇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第四章 土地利用规模结构调整17维持到规划期末。规划期间牧草地面积净减少 73.0 公顷。五、其他农用地五、其他农用地2005 年,其他农用地面积 1337.2 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0.4%。规划至 2010 年、2020 年,其他农用地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事务文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