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摘要).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1594955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潍坊市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摘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潍坊市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摘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潍坊市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摘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潍坊市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摘要).doc(2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潍坊市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摘要) 来源: 潍坊市交通运输局 | 日期: 2017-03-28 15:41:53 | 浏览 2777 次 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四个全面”和省“两网两通”战略,充分对接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按照“四个交通”的要求,以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核心目标,编制潍坊市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潍坊市交通运输业健康发展,为潍坊市经济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提供有力支撑。一、发展基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十二五”期,潍坊市交通运输局坚持以科学发展

2、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积极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调整交通结构,拓展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交通运输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公路。截至 2014 年底(下同),公路总里程达到约 2.58万公里,密度达到 159.8 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达到 4400 公里,分别比 2010 年增加 2820 公里、16.3 公里/百平方公里、500 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到 427.7 公里,比 2010年增加 75.3 公里,基本形成“一纵四横”路网布局。普通国省道里程达到 1820 公里,较 2010 年增加 121 公里,基本形成“六横八纵七连”的路网布局,乡镇节点覆盖率达到 95

3、%。铁路。铁路线路全长达到 687 公里,复线率、电气化率均达到 50%。形成“三横一纵”铁路网络布局,其中“三横”为大莱龙铁路、胶济铁路、胶新铁路,“一纵”为益羊青临铁路。港口。潍坊港“一主两副”的港区分布格局基本形成,5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即将通航,2 万吨级泊位建成投用。生产性泊位达到 26 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 8 个,分别比 2010 年增加 9 个、5 个;港口总通过能力达到 1788 万吨,其中集装箱通过能力为 17 万标准箱,分别比 2010 年增加 896 万吨、17 万标准箱。民航。机场技术等级为 4D 级,总建筑面积 19182 平方米,航站楼建筑面积 8125 平方米,

4、2015 年首次实现民航对外开放。“十二五”期间,陆续开通宁波、杭州、沈阳等航线,客运航线达到 8 条,货运航线达到 3 条。2014 年,完成旅客吞吐量 39.43万人,货邮吞吐量 2.02 万吨,分别比 2010 年增加 28.7 万人次、1.17 万吨。与青岛、烟台、威海、日照等省内东部沿海城市及江苏省苏州市就交通基础设施现状比较(详见表 1),我市公铁水空多种交通方式发展不平均,陆路交通发展基础较好,公路、铁路建设总里程居各市首位,公路人口密度、面积密度、道路等级结构、国省道优良率、铁路现网密度等指标均居各市前列,但高速公路发展相对滞后,仍需大力发展。港航、民航发展存在较大差距,港口吞

5、吐量与青岛、烟台、日照等大港差距巨大,民航设施水平在设有机场的 4 市中处于末位。表 1 潍坊市与青岛等地市交通基础设施现状比较(2014 年)功能功能层层指标层指标层单位单位潍坊市潍坊市青岛市青岛市 烟台市烟台市 威海市威海市 日照市日照市苏州苏州市市公路总里程km2578716286181897060821013026高速公路里程km428729507125163609二级以上公路里程km44424133416717411507 人口密度km/万人29.3821.1728.0927.8228.3 面积密度km/100km2158.8147.2133.2121.8153.2153.0高速公路

6、网密度km/100km22.76.63.72.13.0 二级以上密度km/100km227.537.430.530.028.1 铁路线路总长度km687230330 138 206 357铁路线网密度km/万人0.50.30.47 0.49 0.7 0.5沿海港口综合通过能力万吨26034770131971711035324 沿海港口集装箱通过能力万 TEU171658236103242800网络规模机场等级4D4E4E4D-航站楼面积m28125120000 2400028000-普通国省干线二级以上占比%100.00% 90.31% 88.91% 96.92% 100.00% 农村公路县乡

7、道三级以上占比%12.49%15.91% 20.94% 15.56% 12.49% 等级客运站二级以上比例%1029.417.213.310 网络结构等级货运站二级以上比例%7.777.817.364.3100 网络养护国省道公路优等率%88.891.288.288.794.1 二、找准定位(一) 发展水平定位经过与国内外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对比分析研究,初步分析确定:到 2020 年,潍坊市基础设施网络、公众出行服务、货运与物流服务、支撑保障能力、行业治理能力硬件和软件的发展水平基本或初步现代化:表 2 2020 年潍坊市交通运输现代化性质分析类型类型属性属性功能层功能层预测预测 2020202

8、0 年性质年性质基础设施网络硬件网络规模基本现代化基本现代化基本现代化基本现代化网络结构网络覆盖(内河水运除外)软件网络养护基本现代化硬件运输装备基本现代化运输结构运输组织公众出行服务 软件运输服务初步现代化可基本现代化硬件运输装备基本现代化运输结构运输组织货运与物流服务 软件运输服务初步现代化可基本现代化硬件设备水平基本现代化安全应急绿色发展信息化水平支撑保障能力 软件科技创新初步现代化可基本现代化硬件设施、场地基本现代化 行业治理能力 软件知识、人才初步现代化可基本现代化(二) 发展阶段定位潍坊市交通运输发展目前总体处于全省前列,基于潍坊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交通运输发展的要求,结合山

9、东、江苏、福建等省关于交通运输现代化的研究结论,并结合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现代化路线图设计研究提出的我国交通运输现代化发展“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即“2020 年初步现代化、2030 年基本现代化、2050 年全面现代化”)。初步确定,到 2020 年潍坊市实现交通运输基本现代化,即基础设施能力充分、交通运输方式衔接顺畅、运输服务便捷高效、资源环境集约绿色、安全保障措施完备、治理能力持续提升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建立,建成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总体上达到全国先进水平,走在全省前列。三、方向和依据“十三五”期间,我市交通运输业将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

10、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服务“三区”建设,遵循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四个交通”发展理念,以提升交通运输服务品质、建设人民群众满意交通为导向,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质增效升级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潍坊市经济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提供有力支撑,为公众出行和货物运输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经济、高效的服务,充分发挥交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行官”作用。四、指标体系(一)基础设施保障能力立足设施规模、网络覆盖、设施结构、设施养护等方面,提升潍坊市基础设施规模、结构、质量和养护水平。1、设施规模公路总里程达到 28000 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

11、到 585 公里,普通国省干线达到 2000 公里,农村公路达到 25500 公里。港口综合通过能力达到 9100 万吨,其中集装箱通过能力达到 100 万 TEU。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到 40 公里。铁路线路总长度达到 870 公里。航空客运航线达到 12 条。综合客运枢纽达到 4 个,货运枢纽(物流园区)达到 5 个。2、网络覆盖农村物流配送乡镇节点覆盖率达到 100%。中心城区公交站点 500 米覆盖率达到 95%。3 、设施结构农村公路县乡道三级及以上占比达到 25%。沿海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数占比达到 55%。4、设施养护普通国省道总体技术状况指数(MQI)超过 90。农村公路 PQI

12、小于 70 的比重小于 15%。(二)综合运输服务能力从运输能力、运输装备、运输服务着手,提升综合运输服务能力。1、运输规模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 1 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达到 100 万吨。2、运输装备清洁能源及新能源公交车、出租车分别占比 47%、100%。万人公共交通车辆保有量为 18 标台。3、运输服务城市公交出行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 15%。城乡客运公交化率达到 45%。镇村公交化运营比率达到 60%。建制村通邮率达到 100%。(三)可持续发展能力从科技信息化、安全科技信息化、安全应应急、急、绿绿色色环环保保发力,确保全市交通运输高效、安全、绿色发展。1、科技信息化、科技信息化

13、普通国省道重要节点实时运行监测覆盖达到 70%。综合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及二级及以上客运站联网售票率达到 100% 。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使用率达到 80%。2、安全、安全应应急急营运车辆交通事故万车死亡人数下降率达到 50%、公路应急救援到达时间为 1.5 小时。3、 、绿绿色色环环保保交通运输碳排放强度下降率为 20%。(四)行业治理能力强化人人员员素素质质、行政、行政执执法、行法、行业评业评价价,为综合交通运输健康发展提供保障。执法人员文化程度大专以上占比达到 98%。行政执法机构标准化率达到 80%。公众对交通运输行业满意度达到 90%。五、瓶颈措施“十二五”期间,潍坊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取得

14、较大进展,但与经济发展需求及构建山东半岛交通枢纽城市相比,基础设施方面还存在以下不足:1、区位、区位优势发挥优势发挥不足,枢不足,枢纽纽地位有待提升地位有待提升潍坊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是山东省半岛城市群的中心,毗邻济青通道、德龙烟通道、滨临通道等多条综合运输通道,但有效衔接程度不高,制约了交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导作用。综合客运枢纽缺乏,衔接程度不高,集疏运体系不完善,物流园区规模依然不足。2、公路布局有待完善,等、公路布局有待完善,等级结级结构仍需构仍需优优化化公路网布局有待完善,中部地区缺少南向与日照等地市联系的快速大容量通道,中心城区绕城高速未形成。沿海地区没有高等级公路,寿光-寒亭

15、-昌邑中部、安丘-高密中南部、青州-临朐、高密-至诸城通道能力依然不足,干线路网仍需加密。S321 寿济线寿光侯镇大沂路交叉口至青州临淄界、S220 平日线高密律家村至诸城道口段等路段存在交通拥堵问题,技术等级有待提升。尚有 430 公里的穿城镇路段,制约了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较多道路“十三五”期将进入大修期,改造任务繁重。3 、港口基、港口基础设础设施仍施仍难难以以满满足腹地足腹地经济经济社会快速增社会快速增长长需求需求潍坊港码头基础设施仍需加强,深水、大型、专业泊位比重有待提高。腹地货运量快速增长与港口能力滞后之间的矛盾突出,制约港口发展。4、 、铁铁路布局尚不完善,制路布局尚不完善

16、,制约约区域区域经济协经济协同同发发展展潍坊市南北方向的铁路只有益羊和青临两条地方铁路,港区还主要依靠公路运输,缺少集疏运铁路。南北方向铁路的缺乏也制约了潍坊港与日照港之间的联系,限制了港区联动发展。潍坊与东营、烟台、日照等周边地市缺乏城际铁路,限制了区域间协同发展。5、机、机场设场设施水平限制民航施水平限制民航发发展,机展,机场场迁建亟需加快推迁建亟需加快推进进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建设与民航发展的相互制约日益加深,空间和设施水平等因素限制民航业快速发展,亟需加快推进机场迁建,实现民航业提档升级。六、体系构成“十三五”期,潍坊市立足于交通运输发展的阶段特征,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集中力量

17、加快推进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四个交通”, 努力构建公众出行服务体系和现代交通物流体系“两个体系”,着力提升行业治理能力“一个能力”。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心,以公、铁、水、空为主抓手,结合客运枢纽、物流园区、城市轨道交通等多元素,加大项目谋划力度,精选质量高、投资大、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大带动和支撑能力的交通项目,列入“十三五”期项目盘子重点推进。谋划项目投资总规模 5000 余亿元,推动交通运输业全面发展,加快潍坊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现代化进程。到 2020 年,初步构建能力充分、功能完备、内畅外联、水陆空立体衔接的现代化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一)完善综合运输通道1、区

18、域、区域综综合运合运输输通道通道结合山东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情况,规划潍坊市中长期形成“六射”区域综合运输通道,即潍坊烟台威海通道、潍坊青岛通道、潍坊日照通道、潍坊淄博济南通道、潍坊东营滨州通道和潍坊辽东通道,主要由干线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等组成。立足区位优势,完善通道能力,强化潍坊市在省内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圈间枢纽地位,向外延伸,密切我市与京津冀、长三角、辽中南、中原经济区等联系,提升城市竞争力。2、市域、市域综综合运合运输输通道通道结合市域城镇空间发展轴线,规划形成“一环六射”市域综合运输通道,其中,一环即中心城区“新外环”。六射即中心城区滨海新区运输通道、中心城区

19、寿光运输通道、中心城区昌乐运输通道、中心城区安丘运输通道、中心城区峡山运输通道和中心城区昌邑运输通道,主要由干线公路和远期建设的城市轨道交通组成。通过通道建设,提升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地位,加强中心城区与周边县、市联系。(二)优化网络结构1、 、实实施公路施公路畅畅通工程,通工程,优优化化调调整路网整路网结结构构(1)建设目标到 2020 年底,建成以 “两纵四横”高速公路为主骨架,以“九纵九横”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为支干,以农村公路为补充,布局完善、级配合理的公路网。(2)布局规划规划形成“两纵四横”高速公路网和“九纵九横”普通国省干线网。专栏一专栏一 高速公路高速公路“两纵四横两纵四横”布局布局“

20、两纵”G25 长深高速、G1815 潍日高速“四横”G18 荣乌高速、G20 济青高速、S16 荣潍高速、G22 青兰高速专栏二专栏二 普通国省干线普通国省干线“九纵九横九纵九横”布局布局“九纵” “九横” “纵一”下海线 “横一”G228 丹东线“纵二”S220 平日线 “横二”S320 新海线“纵三”S221 下小线 “横三”S321 寿济线“纵四”G206 烟汕线 “横四”S323 潍高线“纵五”S222 央赣线 “横五”G309 荣兰线“纵六”S223 潍九线 “横六”S805 潍胶线“纵七”S224 大沂线 “横七”S325 胶王线“纵八”S226 羊青线 “横八”胶沂线“纵九”S2

21、27 东红线 “横九”S329 薛馆线(3)重点任务高速公路。推进潍日高速滨海连接线、潍日高速潍城至日照段公路建设,尽快形成“两纵四横”的主骨架网络布局;建设潍日高速与荣潍高速连接线,形成主城区绕城高速环线,增强与周边区域衔接;加快青银高速青岛至济南段扩容改建,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缓解现状交通压力。积极推进济南至潍坊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十三五”期间共完成高速公路新建及改扩建 397 公里。普通国省道。加快推进“新外环”建设,新建 G206 威汕线寒亭北曹埠至安丘陈亭官庄段、S321 寿济线威汕线路口至大沂路口段和 G309 青兰线坊子留戈庄至潍城潘里段,分别形成新东环、新北环和新南环。完善市域主

22、干道布局,新建 G309 荣兰线石埠至奎文段,中港区疏港公路(黄海路与圣海路连接线)、东港区疏港公路(下小线北延伸)、西港区疏港公路(大沂路北延伸),土山至董家口公路潍坊段、胶州至沂山公路潍坊段。以生命安全工程为契机,实施改造提升工程,开展穿城镇路段和瓶颈路段改造, 包括推进 S325 胶王路青州绕城段、S102 济青线青州改线段、S325 胶王线安丘至青州段等建设。国省道养护。结合年度养护检测数据,综合考虑未来需求,及时组织实施公路大中修工程,实施老油路维修和安全设施提升工程,消灭服役 15 年以上老油路,同时及时进行预防性养护。完成 S224 大沂线临朐东红路口至沂山段、S227 东红线青

23、州荣兰路口至胶王路口及临朐亭子至陈家上庄段、等 156 公里老油路改造工程;完成 S221 下小线峡山张家埠至安丘贺戈庄段、G206烟汕线昌邑平度界至下小路口段等 588 公里正常养护路段工作。根据危桥发生及设计审批情况,实施 S223 潍九线弥河大桥等危桥改造工程。与国省路网调整工作相结合,完成国省干线公路网交通标志、标牌的更换和完善工作。农村公路全面完成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建设。基本完成农村公路简易铺装路面改造。完成县乡公路路网调整改造,并实现标志标线规范化。继续实施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工程。逐步实施通公交(班车、校车)农村公路提升工程(单改双或错车道)。专栏三专栏三 公路网重大建设项目

24、公路网重大建设项目高速公路:潍日高速滨海连接线、潍日高速潍城至日照段、青银高速公路青岛至济南段扩建工程(含济广线唐王立交至济南零点立交)、潍日高速与荣潍高速连接线、黄骅至莱州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济南至潍坊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普通国省道新改建:(1)新外环建设项目:G206 威汕线寒亭北曹埠至安丘陈亭官庄段新建工程、S321 寿济线威汕线路口至大沂路口段新建工程、G309 青兰线坊子留戈庄至潍城潘里段;(2)完善市域主干道布局项目:G309 荣兰线石埠至奎文段新建工程、中港区疏港公路(黄海路与圣海路连接线)新建工程、东港区疏港公路(下小线北延伸)新建工程、西港区疏港公路(大沂路北延伸)新建工程、土山至

25、董家口公路潍坊段新建工程 、胶州至沂山公路潍坊段新建工程;(3)改造提升项目:S325 胶王路青州绕城段新建工程、S102 济青线青州改线段新建工程、S323 潍高线寿光城区改线段新建工程、S220 平日线诸城绕城段新建工程、S224 大沂线昌乐绕城段新建工程、G206 威汕线安丘景芝镇区改线段新建工程、S220 平日线高密律家村至诸城道口段改建工程、S321 寿济线潍坊段改建工程、S325 胶王线安丘至青州段改建工程、S220 平日线青银高速以北至高密平度界改建工程、S223 潍九线滨海大家洼至潍高路段改建工程、G309 荣兰线青州段改建工程、S222 央赣线安丘至五莲界段改建工程、S320

26、 新海线寿光岔河至寿光东营界段改建工程、S220 平日线诸城皇华至诸城青岛界段改建工程。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工程2、实施铁路提升工程,构建现代铁路运输网(1)建设目标到 2020 年底,建成布局完善、覆盖范围广、通道能力强、技术结构合理的铁路运输网。(2)布局规划专栏四专栏四 铁路铁路“四横一纵四横一纵”客运网络布局客运网络布局“一横”环渤海快速铁路“二横”济青高铁“三横”胶济客专“四横”潍莱城际“一纵”潍日城际专栏五专栏五 铁路铁路“三横二纵三横二纵”货运网络布局货运网络布局“一横”德大铁路黄大铁路大莱龙铁路“二横”胶济铁路“三横”胶新铁路“一纵”益羊铁路青临铁路“

27、二纵”疏港铁路潍日铁路(3)重点任务以“完善布局,加强衔接”为重点,科学有序地推进铁路发展,积极推进青临铁路朐沂段、疏港铁路等建设,加快构建大能力运输通道,形成快速客运网,强化重载货运网。配合开展好京沪二线的论证工作。结合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配合推进环渤海快速铁路前期工作。专栏六专栏六 铁路重大建设项目铁路重大建设项目青临铁路朐沂段、疏港铁路,新建黄大铁路潍坊段、济青高铁潍坊段、潍莱城际铁路、潍日铁路,适时开展潍日城际铁路、环渤海快速铁路前期工作、京沪二线项目论证。3、实施港航扩能工程,推动潍坊港综合发展(1)建设目标到 2020 年底,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绿色环保、港城融合,对区域经

28、济发展具有持续推动力的综合性港口和物流枢纽。(2)布局规划专栏七专栏七 潍坊港潍坊港 “一港三区、一主两辅一港三区、一主两辅” 总体发展格局总体发展格局“一港三区”潍坊港形成西港区、中港区、东港区三个港区。“一主两辅”中港区是潍坊港的主要港区,也是重点发展的港区。今后潍坊港将形成以中港区为主,西港区、东港区为辅,相互协调、错位发展、分期开发的港区分布格局。(3)重点任务按照“一主两辅、功能互补、扬长避短、错位发展”的总体思路,以提升港口吞吐能力、完善港口整体功能为重点,提升潍坊港设施水平和服务能力。积极推进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新增万吨级泊位 31 个。 中港区以深水、专业化泊位建设为主,实现 5

29、0000 吨级航道贯通,西港区以 1000-5000 吨级泊位建设为主,实现“港区联动“快速发展。根据“一堤两用、内海外河、海河联运”的建设模式建设河海联运功能区,积极开展河海联运。积极推进小清河潍坊段通航工程。专栏八专栏八 水路重大建设项目水路重大建设项目中港区 50000 吨级航道二期工程,西港区 5000 吨级航道工程,航道防波堤项目;计划新增码头泊位 39 个,其中万吨级码头泊位 31 个,3 万吨级以上泊位 16 个,5 万吨级以上泊位 6 个,形成通过能力 6800 万吨;建成潍坊港航运中心,陆岛交通码头项目,适时开展河海联运,继续推进鲁辽大通道规划建设。4、实施民航振兴工程,打造

30、半岛特色机场(1)建设目标到 2020 年底,建成区域支线机场和半岛特色机场。 (2)重点任务加快机场设施改造,推进机场通信导航、助航灯光、停机坪扩建、航站区综合改造、民航 10KV 专用供电线路、特种车辆、消防系统等基础设施设备的更新改造和升级换代,完善机场设施功能,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机场适航。积极稳妥推进客运市场开发,陆续开通北京、上海、广州、大连、宁波、杭州、沈阳、深圳、成都、长春、哈尔滨、重庆、乌鲁木齐、西安、昆明、海口、厦门等国内航线;尽快实现机场一类航空口岸开放,力争开通首尔、大阪、新加坡、吉隆坡、香港、台北等国际和地区航线,形成沟通南北、连接东西的国内航线网络和连接港澳台、面向日

31、韩、辐射东南亚的国际航线网络布局。加大与顺丰速运的合作范围和深度,支持顺丰速运启动潍坊一级分拨中心二期扩建工程,在潍坊机场增加运力,打造山东区域航空枢纽的发展设想。“十三五”期,完成新机场搬迁。专栏九专栏九 机场重大建设项目机场重大建设项目民航设施改造升级。陆续开通北京、上海、广州、大连、宁波、杭州、沈阳、深圳、成都、长春、哈尔滨、重庆、乌鲁木齐、西安、昆明、海口、厦门等国内航线;力争开通首尔、大阪、新加坡、吉隆坡、香港、台北等国际和地区航线,支持顺丰速运启动潍坊一级分拨中心二期扩建工程。完成新机场搬迁工作。5、实施公交优先,提升城市公交服务水平(1)建设目标到 2020 年,公共交通出行分担

32、率达到 23%(不含步行)以上;公交准点率达到 95%以上 ;万人公交车辆拥有率达到 17 标台;500 米站点覆盖率,建成区达到 95%以上,中心城区达到100%;公交车辆平均运营时速达到 25 公里以上。(二)重点任务一是发展绿色公交。继续引进新能源或清洁能源公交车,淘汰安全性能差、排放标准低的老旧车辆,进一步优化运力结构,提升服务水平;论证推进 LNG 加气站、充电站或充电桩建设。二是优化线网结构。按照“中心城区减负、远郊扩网”的发展思路,五年新开线路 20-25 条,构建更为快捷高效的公交服务网络。三是推进智能公交。建成乘客智能服务系统,实现智能化调度、手机查询、电子站牌、热线服务等功

33、能,提升公交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水平。加强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换乘枢纽、场站等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公交发展后劲。四是发展城市快速公交,论证推进中心城区至滨海区 BRT 建设。五是建设潍坊到滨海轨道交通,论证推进城市轨道交通 M1、M2、M3 号线前期工作。(三)强化一体化衔接1、构建综合客运枢纽体系(1)布局规划基于“十三五”期间,潍坊市新机场、高铁站、城际铁路站规划,及潍坊市现有综合运输场站布局,综合考虑各县(市)的客运现状、经济发展趋势及各县(市)在交通运输中的地位和作用,全市规划形成以公铁联运为核心,以公路了客运为补充,兼顾空海的“两港六枢纽十场站”综合客运枢纽体系,“两港”即潍坊

34、新机场和潍坊港,“十三五”期完成机场迁建、建设潍坊港综合客运枢纽;“六枢纽”即依托济青高铁、京沪二通道等快速铁路项目建设的形成潍坊北综合客运枢纽、滨海客运枢纽、青州北客运枢纽、高密北客运枢纽和安丘客运枢纽及现状胶济客专潍坊站与潍坊公路客运总站组合形成的潍坊公铁联运客运枢纽;“十场站”即以现状潍坊汽车总站及县市区长途客运站构成的公路客运体系。在做好枢纽内的换乘关系的基础上,依托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着力做好各枢纽、场站间的衔接关系和客流集散体系,支撑和保障居民便捷出行。同时,引导发展综合客运枢纽综合开发,充分发挥地方政府能动性,论证推进潍坊北综合客运枢纽及周边片区综合开发,力争实现

35、交通枢纽与地方经济的双推动、双提升。(2)重点任务专栏十专栏十 客运场站重大建设项目客运场站重大建设项目潍坊北综合客运枢纽、潍坊港综合客运枢纽、滨海客运枢纽、青州北客运枢纽、高密北客运枢纽2、建设现代交通物流基地(1)布局规划规划形成 “一轴三港多组团”的潍坊市综合交通物流枢纽空间格局。”一轴“指潍日高速港口至济青高速段,“三港”指潍坊港的中西港区、空港以及公路港,“多组团”指围绕三港和潍日高速沿线而布置形成的产业集聚区与物流集聚区组团。临空产业园组团:包括保税区、快递电商分拨中心、航空货运中心、高端电子产品制造区、高端食品制造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中港区组团:包括高效临港产业园、生态渔业区、先进制造业产业园、中港区临港物流园;西港区组团:包括西港区临港物流园、临港工业园、产业物流园;潍日高速沿线组团:包括机械零配件产业园、医药产业园;公路港组团:包括公路港、城市配送中心。(2)重点任务专栏十一专栏十一 物流园重大建设项目物流园重大建设项目临空产业园、中港区港口物流园、西港区港口物流园、公路港物流园、城市配送中心3、促进邮政快递业健康发展深入推进村邮站建设工程、快递物流园区建设工程、智能快件箱建设工程、快递末端投递服务网络建设工程、快递车辆规范管理工程、寄递渠道安全监管“绿盾”工程六大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事务文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