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七年级语文说课稿合集九篇.docx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15733892 上传时间:2022-05-14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53.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七年级语文说课稿合集九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关于七年级语文说课稿合集九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七年级语文说课稿合集九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七年级语文说课稿合集九篇.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七年级语文说课稿合集九篇关于七年级语文说课稿合集九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语文说课稿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语文说课稿篇1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马,它是新课标人教版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学法、教学设计与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谈一谈我的教学思路。 一、教材: 马和珍珠鸟、斑羚飞渡、华南虎、狼同属于第六单元。这个单元都是描写人类的生存伙伴动物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仅反映了人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2、而且还试图从动物世界里折射出人类的生活轨迹。 布封的马是一篇介绍马的科学小品,语言文字优美,又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用文学的笔调,描绘了马在两种生存状态下的不同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在无限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的由衷赞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人驱使”的马的深刻同情。 二、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设计(教材的处理)。 新课标指出学生阅读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获得思想启迪,形成积极、正确的人生态度。 根据单元教学重点结合本文特点,制订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品味积累文章中的精彩词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欣赏能力。 2、。过程和方法:深入领

3、会文章的深刻含义,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领悟和初步掌握对比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情感,引导学生初步思考和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感悟动物身上所折射出来的可贵精神。 对比是本文写作的一大特色,其中“家马”与“野马”的对比贯穿文章始终。通过品读分析,得出“野马比家马更美”,并探究概括出两种马的特征。通过形象鲜明的对比,可以感受到家马的苦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抓住后半部分疑难重点句深入品读探究,进一步感受家马被人类摧残、劳役,沦为人类恶性的奴隶的悲哀,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这一情感态度、价值

4、观层面上的教学目标。另外一处对比是描写“野马”外形美部分,作者把它和另外七种动物作了对比,盛赞马的高贵姿态,突出野马的外形的美,从而反衬人类扼杀了马的自然的天性的美,引人深思。 在教学中,把领悟和初步掌握对比手法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把疑难句的理解以及培养学生的感悟和表达能力做为本课的难点。 采用一课时完成。 三、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学法的点拨与指导: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词汇丰富,对动物的描写精当、传神。语言文辞优美,含义深刻,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准备采用:创境激趣法、问题引导法、指导归纳法等方法进行教学。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训练,全面提高语文

5、能力。我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和内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出发,应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以创境激趣法、问题引导法、指导归纳法进行教学。使他们在教师的主导下围绕中心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相互交流,相互争议,激发他们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的指导,采用了圈点批注法(预习笔记)、主体思维法、小组讨论法和语言赏析法。在指导过程中,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根据一系列紧扣教学目标的问题,使学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并在课文赏析后完成迁移性练习进行巩固,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

6、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会学,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 四、教学设计: 首先,创设情境,导入激趣,听背景音乐二胡曲赛马,问学生脑海中浮现出了什么画面?然后用幻灯片打出辽阔草原上万马奔腾的壮观场面,出示课题及作者,让学生从听觉、视觉各方面获得直观感受,激发学习本文的兴趣,为文章的感知理解打下基础。 其次,感知文章,把握主题。 第一步,在二胡曲赛马的背景音乐下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通过配乐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情激情。 第二步,然后检查学生预习(预习时要求学生读通文章,并画出自己喜欢语句,作批注写出喜欢的原因,即采用圈点批注法做预习笔记),疏通字词,本文

7、生字词较多,须落实。这是读通课文的前提。 第三步,接着课堂提问:文中为我们介绍了几种马? 这两种马各有什么特征,文中具体表现在哪里? 第四步,让学生带着疑问自由读,主体思维,组织语言回答。 第一个问题较简单,可点名让学生直接回答,第二个问题较难,可提示学生从文章中找重点词句回答。因答题信息较广,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后共同汇总归纳的形式,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培养了合作精神。(学生充分交流反馈后归纳,用幻灯显示出来)。 第五步,紧接着提问:如果你是一匹马,你会选择哪种生存方式,为什么? 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作者布封也与我们一样,在文中,无不显现出他对“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的由衷

8、赞美,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人驱使“的马的深刻同情。 再次,质疑探究,深入品读。 在学生基本把握文章主题及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进一步领会重点词句含义,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自由表达能力。出示四个问题: 1、如何理解文中“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这句话? 2、第二段中为什么说“它们额上覆着妍丽的一撮毛,项鬣编成了细辫,满身盖着丝稠和锦毡,这一切之侮辱马性,较之它们脚下的蹄铁还有过之无不及”? 3、家马的苦难表现在哪些地方?找出文中有关语句说说。 4、本文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找出来,并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写“家马”部分的几个句子是难点,只有品读这几个难句,才能深入领会

9、家马的苦难,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及本文主题。让学生细读,从读中品,从品中读,教师可巡视并寻机参与其中点拔引导。回答前两句的基础上,从部分到整体,整理出第3题答案,最后用幻灯片归纳打出。对比是本文最为突出的写作方法,最后一题培养对这种手法的把握能力。 接着,赏析语言,积累迁移。 、赏析精美语言。用“我喜欢一句,因为”的句式,回答交流(有预习的圈点批注充分准备)。再由文本迁移,通过问题的思考,再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 2、有人说,马是人类的朋友,而人类却不是马的朋友,结合本文谈谈的你的看法?(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延伸练习(课外小作文)。 介绍你熟悉的一种动物,请抓住其特征(可仿照文中用对

10、比手法),并在描述中渗透自己的情感。通过此练习,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五、板书设计: 家马:勇毅、驯良、同情 七年级语文说课稿篇2 一、教材分析: 本文描述了世界顶级建筑大师、美籍华人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上的杰出成就,赞扬了他高超的建筑艺术和一片爱国心。 二、学情分析: 本文内容较长,词语较多,引导学生通读全文,查字典,给生字注音,对不熟悉的词语加以解释,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引发学生兴趣,熟悉内容采用答记者问的方式。教师先作示范,让学生模仿。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读课文了解贝聿铭在建筑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2.习课文精心选材、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3.受贝聿铭的爱国之心,并从中获得启迪。 教学重

11、点、: 1.通过读课文了解贝聿铭在建筑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2.学习课文精心选材、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中所表现出来的革新创造精神和他的一片爱国心。 四、教学过程: 1、导入:由歌曲我的中国心导入,让学生自己谈谈歌中的感情。 2、整体感知:读书后填表,了解贝聿铭的巨大成就和成长轨迹。(学生互相交流) 3、研读课文: (1)作者在介绍贝聿铭这些伟大成就时,全文是按照一种什么结构和顺序来介绍的呢?有什么好处? (2)观察图片,说说贝聿铭的建筑特点。 4、拓展讨论: (1)既然是介绍贝聿铭和他设计的建筑,为什么会以“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为本文的标题?联系课文谈谈你的理解。 (

12、2)从贝聿铭这位世界级的建筑大师身上,你能学到些什么? (3)现代汉语词典对“根”一词的解释是:“高等植物的营养器官,能把植物固定在土地上,吸收水分和养分,贮藏养料”。请你说说下面句子的“根”该如何理解? A.我的根在中国。 B.中国建筑的根还在,还可以发芽。当然,光寻历史的根还是不够的,还要现代化。 C.有了好的根可以插枝,把新的东西、能用的东西,接到老根上去。 (4)现代汉语词典对“和谐”一词的解释是:“(几种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配合得很恰当”。 “和谐”也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之一。请你根据课文内容,说说贝聿铭的建筑设计是如何体现“和谐”的特点? 七年级语文说课稿篇3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13、!我叫xx,我说课的内容是骆驼寻宝记第一课时,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材处理、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说说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骆驼寻宝记是语文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从教材编排的意图看,作为单元首篇课文,它对单元教学起着举一反三的示范作用。从内容上看,这是一篇具有时代特点的童话,文章浅显易懂,叙述的是骆驼历经艰险寻宝成功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坚忍不拔、勇敢无畏、造福他人的艺术形象,歌颂了无私无畏的精神。从艺术上看,这篇童话想象丰富,情节生动,结构很严谨,有着清晰的故事发展脉络(起因、发展、高潮、结局),适合学生借

14、鉴模仿,同时在语言和写作技巧上也很讲究,值得学生学习。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并且是知识的源泉。”而学习童话正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落实课程标准规定的“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要求。同时,将语文知识和思想教育、人文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教学目标及依据。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注重培养创造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我拟定教学目标为: (1)知识和能力目标 理解课文丰富内涵,学习本文鲜明、生动、准确、富有感染力的语言。 学习本文精巧的构思。 通过片断练习

15、,培养学生想像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读”、“议”、“讲”、“演”使学生感受学习童话的快乐,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童话的兴趣。 通过阅读资料,了解治理沙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学习骆驼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说明:确定以上的三个目标是要体现“新课标”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并重及其有机联系、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教学理念。 3、重点与难点: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课文内容特点,确定教学重难点如下: (1)教学重点:分析骆驼形象,品析本文语言特点,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2)教学难点:分析

16、精巧的文章结构,品析本文语言特点。 二、教材处理。 1、学生状况及对策: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新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知识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某些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学对策。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对童话的把握程度大都还只停留在了解故事内容的水平上,而对语言特点、形象刻画、情节安排以及文章的思想内容等的理解、领悟能力还比较低,并且他们的想象能力尚在进一步形成中。所以在教学本文时,我通过“读”、“议”、“演”、“练”使学生掌握、运用语言;通过片断练习,叙述骆驼的心理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大胆想像。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资料,

17、节省学生查阅资料的时间,降低学习难度。 2、内容的组织安排: 第一,充分预习。要求学生课下借助工具书和相关辅助用书进行预习,内容包括:作家作品;写作背景;掌握生字生词;熟读课文、理清层次。 说明:学生在课前认真、充分地预习本文学习内容,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也是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自主学习的具体措施。 第二,分解重点、难点。我将课文教学分三课时进行:第一课时,导入激思,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拓展延伸;第二课时,理清课文结构;分析骆驼形象;探究课文写法;第三课时,学习文章语言;片断练习;研究拓展。 说明:分解重难点,目的是确保学生真正做到一课一得。 三、教法与学法。 (一)教

18、法。 1、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应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在教学时,我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法,师生互动法等,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了本课的知识。具体做法为:第一课时:以朗读、训练、交流为主;第二课时:以合作讨论、探究为主;第三课时:以讨论、交流、训练为主。 2、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扩大课堂教学容量。 说明:这样既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又通过直接感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直观性原则。 (二)学法。 教是为了不教。在教学中我着力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的学习,先让学

19、生在学习小组内自由朗读,合作分角色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然后让学生思考几个问题,在自主研究的基础上共同探讨,对有争议的问题作进一步讨论,让他们各抒己见,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敏锐的思维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我还设计了两个拓展创新题,让学生自由想象,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具体做法为: 自学、自读、自悟占主导。让学生在充分的朗读过程中,自由地、有个性地感悟人物形象,有自己的思考过程,有自己感悟的空间。充分体现了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原则。 对比思考,引导深入感悟。在学生自主思考的基础上,教师充分引导学生把不同动物前后的各种变化进行对比。例如:如骆驼与其他动物寻宝目的的对比,途中情形

20、的对比,在这种对比中感悟故事的思想内容。 展开想象法。通过想象故事中没有表述出来的情节,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体会骆驼寻宝的行动和心理,进一步感悟文章的中心。 品词析句,从字里行间搜索信息,感悟文章的中心。 四、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主要教学内容:导入激思,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拓展延伸。 (一)导入新课。(约5分钟) 1、猜谜:(出示幻灯片1:谜语)四腿长长脖子弯,背上驮着两座山,一次吃饱水和草,几天不饿口不干,驮着重担走沙漠,不怕烈日和风寒。 说明:此谜语难度不大,学生基本上能猜出谜底是骆驼。让学生猜谜,调动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让学生都很有信心地进入课堂,消除课堂中紧张情绪,同时对骆驼的形

21、象、生活习性等有个大致了解,有助于学生理解、学习课文。 2、学生答出谜底后,教师便在黑板正中板书:骆驼。然后接着问:课文中的骆驼做了一件什么事呢?待学生答出“去寻宝或寻到宝”,便在“骆驼”后板书“寻宝”二字,最后再加上“记”使课文标题完整。 说明: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理解标题与内容的关系(概述事件),为今后作文拟标题提供借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约25分钟)(出示幻灯片2:导读提纲)。 1、初读课文,理解文意。 教师范读课文前三自然段,然后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 说明:教师的范读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对文章产生兴趣。 2、让学生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选

22、择第4至第10段中自己喜欢或读得好的内容),在朗读的过程中,模仿文中描写的动物的样子,学动物的叫声,表演动物们争相上路和纷纷半途而废的情景。 说明:给你一个舞台,展示你的风采,把主动权让给学生。学生唱主角,真正把课堂的舞台还给学生,七年级的学生既好动又有强烈的表现欲,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充分展示他们的朗读能力、表演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同时营造宽松、和谐、融洽、开放、富有情趣的课堂氛围,调动一切可调动的积极因素,充分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过程的乐趣,从而去追求学习的成功。 3、根据学生朗读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如:注意朗读语气童话阅读的主体是孩子,它充满了想像和

23、夸张,读时要注意语气的抑扬顿挫。如“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件无价之宝”一句中“遥远”一词要拖长声音,“无价”重读,)最后,让学生个别示范朗读(第4至第10自然段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段落)。 说明:采用多样的朗读形式,有利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设计的方式有利全体学生的参与,这样也落实了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自主全面发展的原则。 4、学生复述故事。(先在学习小组内互相复述,然后推荐到班上发言交流) 说明:此项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故事内容,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小组内互相复述可增加训练的广度,符合全面发展的原则。 (三)随堂练习(约4分钟)(出示幻灯片3)。 1、字词积累,给加点字注音。 嗥_獾_瘸_

24、踽踽_淙淙_携手_ 说明:通过此题,落实生字读音,达到积累词语的目的。 2、根据各种动物特征填空 (1)大公象扇动着两只_的耳朵。 (2)金丝猴听到这个消息,二话没说,穿上_,又摘了十来个_,装进_口袋里,往肩上一搭,也上路了。 (3)孔雀心疼自己_,也打个盘旋飞回去了。 (4)长颈鹿是个巨人,_,可是他已经跑了两天,这条路还是望不到尽头。 说明:通过此题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把握金丝猴等一些动物的形象,为完成下一环节“拓展延伸”提供借鉴,也为下节课分析骆驼的形象和衬托的写法打下基础。 (四)拓展延伸(约10分钟)(出示幻灯片4)。 同学们学习课文中对动物的描写方法,列举文中没有出现的动物比如老

25、鼠、猫等等,如果它们去寻宝,又会怎样上路,怎样退场呢? 要求:一定要抓住这种动物的特点;学习小组内交流,然后推荐到班上发言交流。 说明:此项活动目的是落实“知识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再现生活阅历,密切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即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 (五)课堂小结。(约1分钟)(出示幻灯片5) 课文叙述了众多动物纷纷踏上寻宝的道路又全都半途而废,而骆驼历经艰险寻宝成功的故事。请同学们课后继续熟读课文,探究一下骆驼寻宝成功的原因。 (六)布置作业。(出示幻灯片6) 1、课文题目是骆驼寻宝记,为什么用近一半的篇幅来写众多动物在寻宝途中的表现呢? 说明:学生结合板书内容思

26、考此题,为下一节课分析课文的精巧结构作铺垫。 2、个性练习设计(选做题)。 (1)仿照下列例句来造句。 隐隐的青山,峰峦起伏,像座翡翠的绿屏风。 (2)说说下列加点词的作用。 可是他很谦虚,从不大喊大叫,只是默默的走着 骆驼以最大的耐性,强行穿走这两里长的“夹扁谷” 说明:选做题,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符合分层导学的教学原则。 (七)板书设计: 骆驼寻宝记 众多动物:半途而废失 寻宝宝 骆驼:历尽艰辛得 说明:课堂小结时板书,直观地表现了众多动物与骆驼不同的行动产生不同的结果,让学生对课文的主体内容一目了然,符合直观性的教学原则。 八、教学

27、评价: 本节课的教学,紧扣学生既好动又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表现欲的心理特点,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根据学生情况营造出平等、民主、开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和训练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学生思维创造能力。 以上就是骆驼寻宝记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谢谢,各位评委的指教。 附:第二、第三课时的教学内容概要。 第二课时 主要教学内容:理清课文结构;探究课文写法;分析骆驼形象。 一、复习引入。 二、理清课文结构。 课文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110段):写各种动物纷纷踏上寻宝的道路又全都半途而废的经过。 第二部分(1119段):写骆驼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寻到了宝贝 三、探究课

28、文写作手法。提问:文中都写了哪些动物?为什么要写这么多的动物? 四、分析骆驼形象。提问:骆驼寻到宝的原因是什么?课文是如何描写的? 五、课堂小结。 骆驼寻宝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他有着坚定的信念、战胜困难的勇气和百折不挠的毅力。骆驼寻宝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改变沙漠的面貌。 六、当堂训练。 七、作业布置。 第三课时 主要教学内容:学习语言进行特色;片断练习;研究拓展。 一、学习文章语言特色。 语言赏析:结合课后练习二,说说作者是怎样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 (为了便于学生描述,老师可先做一个示例:作者用了“一群”、“挤在一起”来表现鸭子喜群居的特点。把鸭子寻宝的动机说成是“买个清水池塘洗澡

29、”,写出了鸭子喜欢戏水的特点) 学生浏览课文根据提示,思考讨论,然后交流明确。 二、片断练习。口头作文:寻宝的路上骆驼会想些什么? 要求:用第一人称,根据骆驼的行为合理想象。 策略: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培养想象能 三、研究拓展。 1、如何治理沙漠。(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搜集的相关资料。) 2、啄木鸟的宝在树林,骆驼的宝在沙漠,你的宝又在哪儿呢,用你的宝给你自己设计一条成功之路。(学生课堂合作讨论,然后交流)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七年级语文说课稿篇4 一、说教材 课题: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选自版语文实验教科书十一册第2课。下面我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教学板书以及课后

30、联系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在他21岁的时候,突然得了一次重病,导致身体发烧,高位截瘫。也就是在那一年,他的母亲也去世了。后来,在他的许许多多的文字里,都写到了他的母亲。母爱这个主题,史铁生一直是牵肠挂肚的,纵观他的成长之路,其实就是母亲用生命的代价铺就的,因为他对母亲的理解是在母亲去世以后,这使沟通成为永远的不可能,也成为作者心中永远的痛。在一种迫切的愿望中,使他对母亲的理解升华为世界上最为动人的诗篇。 秋天的怀念便是这样一篇怀念母亲的,作者通过回忆的方式,将零零碎碎的细节串联起来,写出了自己在瘫痪时,怀着博大无私之爱的母亲是怎样

31、细心、耐心、小心地照顾自己,以此来表达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之情。的语言朴素、真切,却又意味深远,寄悲观于从容,蓄智慧于认真的人生思考之中。 教学目标: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的主题并不难,但如何使学生的内心真正受到震撼,从而感恩母亲,热爱生活呢?我把教学目标定为: 1、认知目标:联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操作目标:一是让学生理解文中生词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二是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态这些细节描写来感悟母爱无私、博大、宽容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三是通过品悟菊花的描写深刻理解母亲“好好儿活”的含义。 3、情感目标:一是体会作者对母亲

32、的深深的愧疚与怀念之情,二是要懂得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母亲的语言、动作、神态这些细节描写来体悟母爱。 教学难点: 通过品悟菊花的描写深刻理解母亲“好好儿活”的含义。 二、教法学法 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的阅读训练重点,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对话为主线的教学思想。通过“抓细节之美,品言语之情,悟人生之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品中读, 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运用“剖析重点词句,理解内容”的方法,自读、自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掌握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导读 教

33、师先简介史铁生的生平再出示他在作品合欢树中怀念母亲的句子: (幻灯片合欢树片段) “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就召他回去了。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 合欢树 让学生默读这段话,并说说从中读懂了什么?这一教学设计的思想是为了更好的让学生“走进文本”对史铁生的作品、对本文的主题有一个初步但印象深刻的感知。 从这一段话引伸到本文的学习,教师板书课题。 (板书:12秋天的怀念) (二)初读 检查学生的读书预习情况为后面的学习作好准备。首先检查学生对文中四个生词的认读理解 (幻灯片词语:

34、(1)瘫痪整宿整宿 (2)诀别好好儿活), 再指名分段初读课文,最后教师进行全文的范读。在这里教师一开始就范读全文是想为后面文本的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也为学生的朗读、理解做好一个方向指引。 (三)品读 这一部分主要是通过对母亲语言、动作、神态的品析来体会母爱的伟大。首先,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幻灯片学法指导) (1)我们要读懂一个人,无非是听其言,观其行,察其色。大家从这三方面认真去思考,就能读懂。请同学们默读、节哪些是写母亲行动的?哪些是写母亲的话?哪些是写母亲的神色的?边读边做好记号,圈出重点的词、句。 (2)好好体会你所画的词、句的意思。边读边想,从画的词句中你读懂了什么? 通过学生

35、的交流,引导学生明白母爱就是一个又一个的细节。这里教师顺势进行学习的引导过渡到后面的学习。 (幻灯片学习引导) 母爱就是一个行动、一句话语、一个神色。概括地讲母爱是一堆细节,一堆不起眼的细节。如果把母爱比做大海,那细节就是一滴水,一滴水汇成了大海,一堆细节聚成了母爱。 史铁生通过一个个细节描写了母爱,细节往往是不起眼。我们来好好品位细节,想想“母爱”究竟是什么? 新课标指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本环节中教师组织学生谈感受,通过感知母爱是一个个细节这个问题巧妙地引导学生进入下一个重要环节的学习,教师的引导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主体地位。 然后再让学生读描写母亲语言、动作、神

36、态的句子,通过交流、讨论、对话等多种学习方法好好地品悟这些细节,如文中的“挡、躲、扑、抓、笑、悄悄地”等字词,来感受母爱是理解、是宽容、是牵挂、是呵护、是担忧、是细心。从而感受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愧疚与怀念之情。新课标指出阅读的过程就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进行对话的过程。文中作者对母亲的描写是朴实的、真切的。如何让学生从真切的话语中感受到母爱,读出文字背后所隐藏的伟大母爱,这就需要教师的巧妙引导,精当点拨,让学生目透纸背读出文字中包含的意思,包含的感情。这个过程看似在咬文嚼字,实质上是让学生在读中品、品中读,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一步步走进作者的心灵。 板书: 12秋天的怀念 爱(细节)

37、母亲我 怀念 (四)悟读 这一部分主要透过作者对最后一段中菊花的描写来领悟“好好活”的意义,明白生命的真谛。首先让学生明白母亲临终前未说完的话就是希望兄妹俩好好活。如何体会这个“好好活”是怎样的活?教师布置学习活动: (幻灯片学习活动) 请同学们认真读读他俩去看菊花的这段话,结合平时学习、理解的方法来体会文中菊花描写所隐喻的话语,讨论究竟该怎么活才是好好活。 学生讨论、交流懂得“好好活”三个字既是母亲临终前的无尽嘱托,又是作者对生命存在终极意义的探询思考,更是对我们所有活于世上之人的告戒。 这个问题对于学生而言既有开放性又有创设性,由菊花可以想到人、想到精神、想到生命的价值意义,无论学生怎么回

38、答,只要其人生观是正确的就是可取的,并且是值得称赞的。就如新课标所所提出的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的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板书: 12秋天的怀念 爱(细节) 母亲好好活!我 怀念 (五)回读 这一部分主要是让学生回顾全文、全课的学习,对文本的主题有一个感性的认知,情感得到升华。 首先教师郑重的向学生推荐史铁生的几部作品 (幻灯片作品) 史铁生作品我与地坛病隙随笔务虚笔记 告诉学生当史铁生用笔在他那残疾的身体之外找到一份延展的时候,他终于好好活了用他的笔在书写着好好活。这是他对生命意义的探询,更

39、是对“好好活”三个字的诠释。 接着让学生回顾全文、全课说出自己的理解:这秋天的怀念到底是怀念什么呢? 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学生再次齐读课题 最后教师总结 从史铁生的身上我们受到了启发,世界上有看得见的残疾也有看不见的残疾,身体的局限这辈子我们改变不了,但我们可以改变的是我们的心灵。为此,作为一个健康的人,作为站着的活着的我们必须好好活! 四、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是本着简练、直观、大方的原则来设计的。板书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母亲对我的爱和我对母亲的怀念,这是本文的主要内容,也是贯穿全文的情感线索。其中母爱是通过细节来表现的,而怀念也更是在这些细节中一步步加深体现。第二层次“好好活三个

40、字是本文的精神主旨,无论是母爱还是怀念都是“好好活”的延伸这三个字也是作者要告诉世人,世人要向作者学习的一种宝贵的人生态度。同时这则板书也将本文学习的重点、难点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一目了然,明白易懂。 板书: 12秋天的怀念 爱(细节) 母亲好好活!我 怀念 五、课后练习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通过语文学习,要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课后我为学生布置了三项练习,力求让学生在说、读、写三方面能力得到发展。 1、表达练习:结合你对史铁生的了解及今天你在课堂上的所学,把这篇课文讲述给你的父母听,一定要说说自己学后的感受。 2、写作练习:回顾母亲爱你的点点滴滴的细

41、节写一篇习作,体裁不限但一定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阅读练习:在课余时间,阅读史铁生的其他作品 七年级语文说课稿篇5 一、说教材分析 1、教材简析 (本说课内容在学科知识体系中所处地位和作用) 莫怀戚的散步这篇课文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第五单元的学习要求是要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所以,教学这篇散步,要在学生学习前面课文所掌握的方法的基础上,在老师的启发指导下,学生的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运用所学方法,继续巩固单元要求。 2、教学目标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为: 1、知识和技巧目标:准

42、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目标:揣摩词句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3、思想感情和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的确定是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目标及学生的实际;至于教学难点,则是就学生接受而言,学生经过预习,还存有疑问,理解还存在困难的地方。所以,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 a、教学重点:1、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揣摩精美词句,品味语言的美 b、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具有象征意义的文章最后一句话。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在教师有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探究主旨、品味语言。 教师还可借用多媒体来

43、辅助教学,有利于扩大教学的容量,并且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有利于调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2、学法 先让学生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在学习时,我认为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说教学过程 (一)、如何导入 结合日常生活,引入学习。 出示问题:你们一家人经常一起散步吗?散步过程中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 请两位同学讲述经历,与大家共享。 (新知识的学习往往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以学生现有的生活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