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草案(共9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5133008 上传时间:2022-05-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草案(共9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草案(共9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草案(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草案(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草案)为规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的最低要求,适用于医疗行政部门对本技术的管理。本规范所称的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是指除颅内血管疾病和心脏冠状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之外,对以血管疾病诊断或治疗为目的的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的总称。主要为在医学影像学设备引导下,运用介入器材进入人体血管腔内进行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一系列技术。一、对医疗机构基本要求鉴于血管介入诊疗技术涉及技术繁简和风险系数不一,本规范对医疗机构开展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提出以下基本要求和与血管疾

2、病介入诊疗技术难易程度相关的特殊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的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和条件相适应。(二)具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医学影像科(介入专科)、普通外科(血管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心、胸外科)的诊疗科目。1. 对医学影像科(介入专科)开展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的要求:开展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工作5年以上,至少有2名符合本规范要求的执业医师,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1名。2.对普通外科(血管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心、胸外科)开展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的要求:开展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工作5年以上,至少有2名符合本规范要求的执业医师,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1名。(

3、三)介入手术室1.符合卫生主管部门的放射防护要求和无菌操作条件,有菌区、缓冲区及无菌区分界清晰,有单独的更衣洗手区域。2.配备有数字减影功能的血管造影机,配备心电监护。3.有存放介入耗材及其他物品、药品的存放室或专用柜,有专人负责登记保管。4.配备专业的介入手术室护士/师和技士/师,后者应考取大型影像设备(DSA)上岗证。(四)对开展风险高、难度大的34级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手术的医疗机构,在满足以上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还应当满足以下要求:1. 医学影像科(介入专科)开展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工作5年以上,三级医院应有独立的介入病房,床位20张以上,年收治以血管疾病诊断或治疗为目的的病人不少于150人次,

4、其中介入治疗不少于90人次,34级手术不少于30人次;二级医院应有相对固定的介入病房,床位8张以上,年收治以血管疾病诊断或治疗为目的的病人不少于80人次,其中介入治疗不少于50人次,34级手术不少于15人次。至少有5名符合本规范要求的执业医师,其中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至少各1名。学科整体技术水平达到所在的省/市/县放射或介入专业重点科室技术标准。同时承担血管疾病介入诊断和治疗任务。2. 普通外科(血管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心、胸外科)开展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工作5年以上,三级医院应有独立的血管外科病房或心脏大血管外科(心、胸外科)病房,床位20张以上,年收治以血管疾病诊断或治疗为目的的介入诊疗病

5、人不少于150人次,其中介入治疗不少于90人次,34级手术不少于30人次;二级医院应有相对固定的血管外科病房或心脏大血管外科(心、胸外科)病房,床位8张以上,年收治以血管疾病诊断或治疗为目的的介入诊疗病人不少于80人次,其中介入治疗不少于50人次,34级手术不少于15人次。至少有5名符合本规范要求的执业医师,其中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至少各1名。学科整体技术水平达到所在的省/市/县相应专业重点科室技术标准。同时承担血管疾病介入诊断和治疗任务。 3.具有相关的配套科室:1)介入手术室必须配备大型C臂DSA设备,并具有数字减影功能和“路径”功能。影像质量和放射防护条件良好。配备血压、血氧心电监护、带

6、有穿刺探头的超声诊断仪。能够进行心、肺、脑抢救与复苏,有氧气通道、麻醉机、除颤仪、吸引器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2)开展3级以上血管疾病介入手术的科室,病区内应有符合对三级以上介入手术危重病人术前和术后救治要求的重症监护室,对属于医院统管的重症监护室其病床不应少于6张,每病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并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具备5年以上重症监护工作经验的专职医师和护士。3)医学影像科具有磁共振(MRI)、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核医学/超声及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4)麻醉科、外科手术室及能开展血管疾病介入诊疗需中转外科手术或复合手术的相关外科科室。二、人员基本要求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

7、围为影像医学专业(介入放射专业),或者外科专业(血管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专业)。2.影像医学专业应有2年以上影像学科工作经验,并经外科专业培训半年以上,且考核合格。外科专业应有2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并经影像专业培训半年考核合格。3. 经过卫生部认定的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在医疗机构满足本规范的基础上,可开展14级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手术;经过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在医疗机构满足本规范的基础上,可开展12级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手术。三、技术管理基本要求(1)严格遵守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根据患者病情、可

8、选择的治疗方案、患者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综合判断治疗措施,因病施治,合理治疗,严格掌握血管疾病介入疾病诊疗技术的适应证。(2)12级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手术应由1-2名具有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称的本院在职医师决定,术者可由副主任医师以下的本院医师担任。3级以上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手术应由1-2名具有主、副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称以上的本院在职医师决定,术者应由副主任医师以上的本院医师或职称相当并有资质的外请专家担任。(3)在实施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前,应由术者亲自向患者和其家属告知手术目的、手术风险、术后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4)建立健全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后随访制度

9、,并按规定进行随访、记录、上报。 (5)三级医疗机构每年应完成的血管疾病介入诊疗病例不少于150人次,其中介入治疗手术不少于90人次;二级医疗机构不少于80人次,其中介入治疗手术不少于50人次。无与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手术相关的医疗事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12级手术低于2.0%,34级手术低于5.0%;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相关死亡率12级手术低于1.0%,34级手术低于5.0%。(6)医疗机构和医师按照规定定期接受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评价,包括病例选择、手术成功率、严重并发症、死亡病例、医疗事故发生情况、术后病人管理、病人生存质量、随访情况和病历质量等。(8)器材、收费管理要求1.使用经

10、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的介入诊疗器材,不得通过器材谋取不正当利益。2.建立介入诊疗器材登记制度,保证器材来源可追溯。在血管疾病介入诊疗病人住院病历中手术记录部分留存介入诊疗器材条形码或者其他合格证明文件。3.不得违规重复使用一次性介入诊疗器材。4.严格执行国家物价、财务政策,按照规定收费。四、培训拟从事血管疾病介入诊疗的医师应当接受不少于6个月的系统培训。(一)血管疾病介入诊疗资质培训基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指定本辖区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基地,负责开展12级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资质医师的培训。负责开展34级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资质医师培训的培训基地,由卫生部指定,且具备下列条件:

11、1.三级甲等医院2.培训基地每年完成各类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手术不少于500例,其中三级及以上手术不少于300例。3.培训基地医学影像科(介入专科)和普通外科(血管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心、胸外科)病床总数不少于100张,或影像科(介入专科)、普通外科(血管外科)专科病床不少于35张。4.培训基地至少有6名指导医师,其中至少2名为主任医师。5.具有与开展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工作相适应的人员、技术、设备和设施等条件。6.近3年在国内核心专业杂志和科学引文索引(SCI)期刊发表有关血管介入诊疗的学术论文不少于10篇,其中发表在SCI不少于2篇,或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二等奖一项以上。7. 举办过全国

12、性的相关专业学术会议或承担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二)培训基地的基本任务1.编写卫生部认可的培训教材和培训大纲。2.保证接受培训的医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培训。3.培训结束后,对接受培训的医师进行考试、考核,并出具是否合格的结论。4.为每位接受培训的医师建立培训及考试、考核档案。(三)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医师培训要求1. 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参与完成不少于30例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手术,其中3级及以上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手术不少于10例,并经考核合格。2.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参加对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患者的全过程管理,包括查体、病历书写、值班、术前评价、诊断性检查结果解释、与其它学科共同会诊、血管疾病介入诊疗

13、操作、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操作过程记录、围手术期处理、重症监护治疗和手术后随访等。3. 在境外接受血管疾病介入诊疗系统培训6个月以上,完成规定病例数的医师有培训机构的培训证明,并经培训基地考试、考核合格,可以认定为达到规定的培训要求。五、其他管理要求本规范实施前对具备下列条件的医师,可以不经过培训和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审核,而直接获得开展血管疾病介入诊疗的资质:1.职业道德高尚,同行专家评议专业技术水平较高,并获得2名以上本专业主任医师的推荐,其中至少1名为外院主任医师。2.在医疗机构连续从事血管疾病介入诊疗临床工作5年以上,已取得主治医师或以上职称。3.近5年累计独立完成血管疾病介入

14、诊疗病例200例以上,其中二级或以上介入手术不少于100例,且未发生二级以上与介入诊疗相关的医疗事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于3.0%,介入诊疗相关死亡率低于3.0%。4.对拟获得开展34级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手术资质的医师应具备副主任医师或以上职称,从事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工作10年以上,近5年累计独立完成血管疾病介入诊疗病例500例以上,其中3级或以上介入手术不少于100例,且未发生二级以上与介入诊疗相关的医疗事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于5.0%,介入诊疗相关死亡率低于5.0%。并获得2名以上本专业主任医师的推荐,其中至少1名为外院主任医师。附件:血管介入诊疗手术分级目录一级手术三级手术1 除颅内血管、

15、心脏血管外的一般动静脉造影术1 肺动脉溶栓/取栓术、支架植入术2 经皮体表一般畸形血管硬化术2 肢体动脉血管成形与支架植入术3 肢体静脉血管成形与支架置入术4 肢体动静脉瘘栓塞、腔内修复术5 肺动静脉畸形栓塞术6 血管内异物取出术 7 除颅内血管、心脏冠状血管外的动脉瘤、假性动脉瘤栓塞、腔内修复术8 除颅内血管外的血管瘤、血管畸形栓塞术9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10肾动脉(含其他内脏动脉)血管成形与支架置入术二二级手术11上/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术1 四肢动静脉血管内溶栓术12肝移植术后血管吻合口狭窄血管成形术2 除颅内血管、心脏冠状血管、肺动脉、支气管动脉外的外周动脉栓塞术(止血为目的)3 上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4 精索静脉曲张硬化、栓塞术5 盆腔静脉曲张硬化、栓塞术6 透析瘘管再通术7 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硬化、消融术四级手术1 主动脉成形术2 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3 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4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5 布-加综合征血管成形、支架植入术6 颈动脉血管成型、支架植入术7 颅面部血管瘤硬化、栓塞术8 颈外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栓塞术9 干细胞移植术10其它新技术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