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遭遇导学案(教师版)(共3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5130672 上传时间:2022-05-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个人的遭遇导学案(教师版)(共3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一个人的遭遇导学案(教师版)(共3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个人的遭遇导学案(教师版)(共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个人的遭遇导学案(教师版)(共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一个人的遭遇(第一课时) 班级 小组 姓名 【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心理描写、细节描写二能力目标:研读作品,分析人物形象 ,感知人物的心灵世界,,探讨作品主旨及现实意义。 三情感目标:正视战争,反思战争,珍爱和平。【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战争给人带来的深重创伤。难点:对本文主旨的理解。【学法指导】一、通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人物的遭遇及心理变化。二、通过研习文本,把握文章主旨。【预习思考】一、 对于肖洛霍夫,你了解多少?二、 本文的题目叫一个人的遭遇,这里的“一个人”指谁?他有哪些遭遇呢? 三、除了索科洛夫的遭遇外,还写了谁的遭遇?【重点难点

2、探究】主题一:整体把握,自学成果展示(展示中突出情感朗读体验) 这是一篇小说,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释题:一个人的遭遇题目点明了人物和情节,其中 “一个人”指的是索科洛夫,“遭遇”即“故事情节”。题目:索科洛夫有怎样的遭遇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并找出每个阶段对应的他的心理情感,根据情感起伏用曲线标明故事情节。成功逃亡 找到儿子 领养凡尼亚兴奋激动 重燃希望 心轻松变软妻女炸死 儿子牺牲 出车祸 穿心的悲痛 埋葬欢乐 悲愁的心小结:曲折的情节,突出表现出人物命运的不幸。造成主人公悲惨命运的根源是什么:战争。所以,本文主题鲜明:反战,揭露造成幸存下来人的悲惨命运的战争的罪恶。主题

3、二:研读文章的重点情节(研习文本突出主旨):题目:“领养凡尼亚”部分。这一部分也可以用题目一个人的遭遇来概括,只不过主人公变成了凡尼亚。或者索科洛夫遭遇中的遭遇。齐读12-16节,请同学们简单说说凡尼亚的遭遇。文章为什么安排这一情节并详写?从主人公索科洛夫方面入手研读(一生有感情朗读18、19节):他领养凡尼亚前后心理情感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由于自己的不幸更能同情别人的不幸,对孤儿的爱;做父亲的幸福,心灵的慰藉,精神的寄托。这部分是索科洛夫情感变化的重要转折,是索科洛夫从战争创伤中走出来的重要契机。两个饱受战争创痛的人就像被飓风卷到一起的树叶,凡尼亚是索科洛夫余生的精神慰藉。引用苏联德勃拉果

4、依的评论:两个各自流浪的、“孤苦伶仃的”、失去了一切的人,彼此在对方身上赢得了他们融为一体的共同命运,互相确定了对方在生活中应有的地位。因为不单是这男人使得这个孩子确实像个孩子那样生活下去,而且这孩子也可以使这男人“刚强起来”永远有信心、永远是一个男子汉。从主题方面入手研读:凡尼亚的遭遇能说明什么问题?说明战争不仅给战争的经历者带来灾难,同样给无辜的人带来痛苦这就是战争中人的遭遇。从而突出战争的罪恶。(3)作者是如何刻画凡尼亚这个战争孤儿的?为什么要写凡尼亚的遭遇?分别从外貌、语言和动作等方面来描写: 外貌“脸上溅满西瓜汁,尽是灰土,头发蓬乱,脏得要命,可是他那对眼睛呀,却亮得像雨后黑夜的星星

5、!” 语言“走到哪儿,睡到哪儿。”爸爸“在前线牺牲了”,“妈妈当我们来的时候给炸死在火车里了” (凡尼亚成了流浪儿!) 动作“他扑在我的脖子上,吻着我的腮帮,嘴唇,前额,响亮而尖利地叫了起来”,“他贴住我的身体,全身哆嗦”,“他用两只小手勾住我的脖子。一直没有松开。他又把自己的小脸蛋,贴在我那没有刮过的腮帮上,好象粘住了一样。” 来源:Z.xx.k.Com(凡尼亚的动作近似疯狂,可以看出他对于亲情和父爱的渴望,反衬出战争的罪恶) 凡尼亚年纪还小,本来应该生活在父母的关爱和呵护中,可是战争先后夺去了他父母的生命,现在只能过着流浪儿的生活,这就反衬了战争的罪恶和残酷,它不仅给战争的经历者带来灾难,

6、同样,给无辜的人们,尤其是下一代带来伤害,从而深化了文章的主题这不仅仅是战争中一个人的遭遇,而是战争中所有人的遭遇,表达了对战争的控诉! (4)最后一节中,凡尼亚举手向“我”告别时,“仿佛有一只柔软而尖利的爪子,抓住了我的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我”为什么不想让孩子看到眼泪? 凡尼亚是战争孤儿,小小年纪的他还不明白命运的悲惨,不明白战争的苦难,不理解别人的怜悯与同情,挥动着的“小手”触动了有良知者的悲悯之心。孩子越是天真可爱,就越发显示出战争的罪恶与残酷。“我”之所以不想让孩子看到经历过战争的人的眼泪,是不想让孩子知道这样的痛苦,不想让孩子知道真相,让不幸的儿童能保住一些童心。 主题三:

7、合作探究(拓展内容升华主旨)题目:题目一个人的遭遇能否改为索科洛夫的遭遇或凡尼亚的遭遇?主人公索科洛夫是个普通军人,但他在战争中的遭遇却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希特勒入侵苏联,给全体苏联人民造成的灾难是无法描述的。据说,经过四年的残酷战争,在苏联几乎没有一个家庭没有亲人牺牲,因此他们的餐桌上总有一个或不止一个位子家着,而空位子上仍摆着一副餐具,以表示没有忘记他们。这是一幅多么悲惨的景象!据说,苏联在战争中牺牲的人数达到两千七百万。当然,这个数字是否绝对正确也很难说,但肯定是一个可怕的数字。苏联人民在战争中牺牲如此惨重,这在人类历史上也是罕见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人类蒙受空前灾难。l还有一组数据:战火蔓

8、延到40个国家,有56个国家参战。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死亡者达5500万人,是历次战争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死亡者中有一半是无辜的平民。 这就是一个人的遭遇!这就是战争中千千万万普通苏联人的遭遇!这就是战争中人的遭遇!而不仅仅是索科洛夫的遭遇或凡尼亚的遭遇。通过二战家庭的悲剧,揭露了战争给人的生活、心灵造成的巨大伤痛,控诉了战争的罪恶。肖洛霍夫196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在瑞典的发奖仪式上说: “我希望我的书,能够帮助人们变得更完美,心灵更纯洁,能够唤起对人的爱,唤起人们积极地为人道主义和人类的进步理想而斗争。如果我多少能做到这一点,我就是幸福的。” 小结:死者长已矣,生者常戚戚。即使像索科洛夫

9、这样坚强的人也难以抚平心头的创伤。男儿有泪不轻弹,而人们能够做到也应该做到的是不能伤了孩子的心。所以题目:小说的结尾说,“要及时地转过脸去”,不能让孩子看到脸颊上滚动着的“吝啬而伤心的男人的眼泪”,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要求同学们一段感言,多角度思考战争、孩子、苦难、和平等与课文相关的话题。凡尼亚是战争孤儿,小小年纪的他还不明白命运的悲惨,不明白战争的苦难,不理解别人的怜悯与同情,挥动着的“小手”触动了有良知者的悲悯之心。孩子越是天真可爱,就越发显示出战争的罪恶与残酷。“我”之所以不想让孩子看到经历过战争的人的眼泪,是不想让孩子知道这样的痛苦,不想让孩子知道真相,让不幸的儿童能保住一些童心。 【

10、拓展提升】一(2012.山东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B. 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C. 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D. 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二(2012.全国新课标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位姑娘天生就眼睛深凹,鼻梁挺直,头

11、发卷曲,身材苗条,好似芝兰玉树,在黄皮肤黑眼睛的国度里,很容易被人认出。B为化解部分旅客的不满情绪,他们设立了“旅客投诉中心”,此举说明他们不光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还有闻过则喜的雅量。C.一名惯偷在车站行窃后正要逃跑,两位守候多时的反扒队员突然拦住他的去路,二人上下其手地将他摁倒,结果人赃俱获。D旧的梦想总是被新的梦想代替,很少有人能从一而终地记住自己做过的华丽缥缈的梦,因为现实需要人们不断调整梦想。 【课堂检测】一 (A级)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1)梗概( ) (2)邂逅( ) (3)和睦( ) (4)刹那( )(5) 狙击( ) (6)嗜好( ) (7)粘住( ) (8)哄骗( ) (9)栖

12、息( ) (10)窒闷( ) (11)胡诌( ) (12)翘首( )二(B级)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他那对眼睛呀,却亮得像雨后黑夜的星星!B他扑在我的脖子上,吻着我的腮帮,嘴唇,前额,同时又像一只太平鸟一样,响亮而尖利地叫了起来。c他贴住我的身体,全身哆嗦,好像风下的一根小草。D有时候,它收缩和绞痛得那么厉害,眼睛里简直一片漆黑。三(B级)选出对文中理解正确的两项( )A小说采用第二人称叙述的方式,叙述语言体现了强烈的个性色彩。B一个人的遭遇是节选,小说用的是口述式,与常见的“口述实录”不同。作者是受到一位老兵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有纪实小说的味道。C一个人的遭遇是通过一位老兵对战争的回忆,讲述战争的创伤。D索科洛夫饱受战争痛苦,他的叙述始终是伤感的,然而又流露出逆来顺受、几近麻木的心情。E领养凡尼亚这一部分写得不够细,因为这件事是索科洛夫从战争创伤中走出来的重要转机。凡尼亚是索科洛夫余生的精神慰藉。 【思维导图】【课后反思】一自己的收获二问题及思考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