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培荣针灸验桉汇编(完整版)(共106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5060566 上传时间:2022-05-10 格式:DOC 页数:106 大小:4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孙培荣针灸验桉汇编(完整版)(共106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孙培荣针灸验桉汇编(完整版)(共106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孙培荣针灸验桉汇编(完整版)(共10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孙培荣针灸验桉汇编(完整版)(共106页).doc(10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目 录头部2耳部6眼部8鼻部12口部16舌部20喉部21颈项部25肺部27心部30胸部32乳部33胃部34三消39腹部40大便部44小便部48疝部50前阴部51妇女部53小儿部61中风部63厥部65霍乱66伤寒部70汗部73痒部74贫、吐、充血部75疔部78杂病部80孙培荣针灸验案汇编(完整版)头 部案例编号 001 主治病名 头痛异常 歌诀 头痛异常疾因多,昏沉痴呆久成屙,须针关元有奇效,太冲丘墟病即瘥。 特效主治 头痛异常 特效穴道 关元奇效,太冲,丘墟 穴位介绍 太冲:在足大趾次趾、趾缝间以上寸许。 丘墟:在足外踝下微前陷中,骨缝中。 关元:在脐下3寸。 病因病

2、理分析 【分析一】:头痛异常病,经余医治者众,其原因不一,患者多自感脑中似有乱草一握,刺扎难忍,似麻非木而难以形容,晕眩疲惫,二目难展,精神不振,昏沉痢呆,经年累月不愈,此症与各种头痛不同。 【分析二】:难经日:头心之病,有厥痛,有真痛,何谓也,然手三阳脉,受风寒伏留而不去者,则名厥头痛。入连在脑者,名真头痛。其五脏气相干,名厥心痛:其痛甚,但在心,手足青者,即名真心痛。其真心痛者,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分析三】:厥者逆也。真者无他杂也。手之三阳从手至头,风寒客于头,则雍逆而不流通,所以作痛,谓之厥头痛。厥头痛有六种,头痛而若肿起而烦心一也;头脉痛心悲善泣二也;真头痛重而痛三也;头痛意善忘按

3、之不得四也;头先痛而腰脊应者五也,耳前后脉涌有热六也,灵枢言之详也。脑为髓海,风寒之气,入于泥丸宫,而连于脑,谓之真头痛。 【分析四】:古人谓:此痛或属内伤,或属外感,其外感头痛,多属三阳络,太阳头痛,在正中与项部,少阳头痛,多在两侧,阳明头痛,多在项部。内伤头痛,多见气怯精衰,遇劳即发,或头痛如破:或时常作痛,昏重不安。外邪袭入三阳络,或头部血管充血,或郁血,皆致头痛,以头部属阳经也。然有因风、寒、暑、湿、热等之差别。或受风寒而痛者,则兼恶风恶寒,或倦怠无力。因于热者,只见发热而心烦口渴:因于暑者,或有汗,或无汗,身恶热。如血分不足,阴火攻冲,则痛连鱼尾,善惊惕,或五心烦热。因七情恼怒,肝胆

4、火郁,上冲而痛者,则头疼如破,或疼引胁下。因痰饮而疼者,则昏重而痛:闷闷欲吐。头疼自有多因,不可不辨也。 医疗案例 【案例一】:秦先生,50岁,山东日照县人,侨居日本横滨市中区山下盯一零五番地,患异常头疼,掐之不觉,烫之不晓,类似麻木,经年累月,昏昏沉沉,神志不清,如醉如痴,因此病失业年余,衣食无着实万般无奈,幸经同乡,以银钱相助,于民国55年12月1日,返同台湾,住于台北市博爱路203巷,来所求治,即取关元、丘墟、太冲,先后施针数次,其病如失矣。 【案例二】:秦君另有一病,据其自言,于17年前,右耳后似被蚊虫咬伤,起一小泡甚痒,抓破流黄水,而后愈发愈大,渐成一瘤,大似核桃扁而圆,痛痒难熬。瘤

5、后生一条小筋,卧不能近枕,动之即疼痛大汗直流,至今已17年之久,广求中西医治疗,均属罔效。余视此处,系属足少阳胆经部位,即于足临泣穴紫脉上,用主棱针,放出黑血甚多,数年沉屙,从此而愈矣。 【案例三】:刘君46岁,江西省进贤县人,住台北市中正路,患头疼病,民国57年11月1日,请予诊治。并亲笔自述云,自民国50年,就有头疼紧张病,头脑中似有乱草一握,刺痛难忍,二目难睁又终日昏沉,如在梦中,以后年比一年加剧,因病退伍后,在各大医院,神经科,都已看遍,均无效果,只疼痛无可忍,请予诊治。节取关元、丘墟、太冲,继续施针数次,七年沉屙,霍然而愈。 【案例四】:王君,58岁,山东省平度县人,住台北市南海路。

6、患异常头痛已卅一年,虽经中西医长期治疗,均未好转,经其友人介绍,于民国59年10月16日,请予诊治,依上穴施针数次而愈。 案例编号 002 主治病名 前脑痛 歌诀 前脑疼痛实难当,昏晕疲惫目惚恍。只取中脘名胃募,妙用金针效自彰。 特效主治 前脑痛,前头痛 特效穴道 中脘 穴位介绍 中脘:在脐上四寸。 病因病理分析【分析一】:大成有云:此病多属阳明经,亦有痰饮,停滞胸膈,贼风串入脑户。偏正头风,发来连臂内疼,或手足沉冷,久而失治,惟恐变成瘫痪。 生理分析 头盖骨:生理学名词,保藏脑髓之骨也,以八枚扁平骨合成,各骨相接合甚坚,不能运动,其名有六:一曰前头骨,一枚,在前额,作蛤壳形,其一部即为眼窝;

7、二曰后头骨,一枚,在头顶后面,亦作蛤壳形,底有一孔;三曰颅顶骨,一对,在头顶旁,略作四角形,两片相合而为头顶;四日颞颥骨,一对,在头盖下旁;五日蝴蝶骨、一枚,在头腔之前下部,形如蝴蝶、脑髓即位于其上;六日筛骨,一枚,在蝴蝶骨之前,作立方形,质粗松。脑,外有脑膜包之,分大脑、中脑、小脑、延髓等。 医疗案例【案例一】:于君五十五岁,山东青岛人,住台北市长春路,患前脑疼多年,病况剧烈,有歇有止,发时二日难睁,眼眶黑乌,昏沉如醉,睡卧不宁,民国五十五年十一月十六日求予诊治,经施针中脘,先后三次而愈。 【案例二】:刘君,四十二岁、,山东人,住台北市建国北路,患前脑疼痛,历经三年,有疼有正,每日夜发作三五

8、次不等,头脑昏晕,二目难睁,精神倦怠不堪,民国五十七年八月廿九日,请予诊治,施针上穴三次而愈。 案例编号 003 主治病名 后脑痛 歌诀 后脑疼痛苦心烦,暴痛如破近枕难。束骨阳辅针有效,大椎陶道肝俞痊。 特效主治 后脑痛,后头痛 特效穴道 束骨,阳辅,大椎,陶道,肝俞 穴位介绍 束骨:在足小趾外侧,本节后赤白内际陷中其穴在骨下。 阳辅:在足外踝上四寸,辅骨前。 大椎:在第一椎之上陷凹中。 陶道:在第一椎之下。 肝俞:在第九椎之下,去脊一寸五分。 病因病理分析【分析一】:头疼有虚实之分,暂疼多为实邪,久痛则兼正虚。正头痛多是风热,偏头痛多事痰火。脑后疼痛有此病多属太阳经与督咏,突然发作疼痛,重若

9、石压,头不能抬。 医疗案例 【案例一】:海先生四十六岁,河南人,住台北市西园路,患后脑疼,三月之久,颈不能抬,两耳似有气攻,卧不得安枕:经宋先生偕同,于民国五十二年十月三十日,请予诊治,即取束骨、阳辅、陶道、大椎,先后施针主次而愈。 【案例二】:李君三十六岁,湖南人,住台北市光复路,后脑疼痛,四月之久,精神疲惫,二目难睁,民国五十六年七月二十六日,求针诊治,经针上穴,三次而愈。 案例编号 004 主治病名 顶心痛 歌诀 顶心痛在正当中,重若石压目难睁。穴从足掌陷中取,寻到涌泉用针攻。 特效主治 顶心痛 特效穴道 涌泉 穴位介绍 涌泉:在足掌陷中,屈足卷指宛宛中。 古人治疗经验 肘后歌:顶心头痛

10、眼不开,涌泉下针足安泰,鹤膝肿劳难移步,尺泽能医筋骨疼。 玉龙歌:偏正头疼有两般,有无痰饮细推观,若然痰饮风池刺,倘无痰饮合谷安。 医疗案例 【案例一】:黄小姐二十五岁,台湾人,住台北市中正路,患头顶痛,在头顶正当中疼(即百会)重若石压,三日夜未止,只觉目闭颈缩,痛苦难忍,民国五十三年五月三十日求予诊治,经针涌泉,两次痊愈。 【案例二】:赵君五十五岁,山东高密人,住台北市中华路,患头顶疼数月之久,经数度服药注射,均未见效验民国五十三年四月二十八日,经朱、孔二位先生介绍,请予诊治,即取上穴,施针两次而疼止。 【案例三】:栾太太,五十四岁,山东人,住台北县新店镇太平路。十二岁时即感觉头顶痛,似受重

11、压。而后期每逢气愤,过劳,或头部受风及遇阴雨天则必剧痛三两天,手足冰冷,不思饮食,日益严重。虽经中西名医诊断治疗,均毫未见效。经其友人武先生介绍,于民国五十九年七月二十日,求予诊治,经施针前穴三次,四十余年沉屙,竟霍然而愈。 案例编号 005 主治病名 哑门风府痛 歌诀 哑门风府痛何堪,强直怎能面仰天。委中静脉分三股,依照患路刺便安。 特效主治 哑门风府痛 特效穴道 委中放血 穴位介绍 委中:在膝腘窝之正中。 孙培荣临床经验【经验一】:曾经换此病者,在颈后哑门风府部位疼,须于委中紫脉放血,按照此法使用,奏效迅速。 医疗案例【案例一】:马君四十岁,浙江人,住台北市南仓街,脑后哑门风府部疼,民国五

12、十二年二月四日,求予诊治逐即取委中,放出恶血,旋即而愈。 【案例二】:杨君,四十岁,山东日照县人,住台北县新庄镇,患哑门疼,历经八月于,颈不能转,头不能仰视民国五十六年七月十六日请予诊治,施针上穴,旋即痊愈。 案例编号 006 主治病名 偏头疼 歌诀 偏头疼痛苦难忍,耳鸣眼花相继来。夺刺太阳率谷透,头维丘墟任君裁。 特效主治 偏头疼,偏头痛 特效穴道 太阳透率谷,头维,丘墟,丘墟 穴位介绍 太阳二穴::眉后陷中紫脉上。 率谷二穴:在耳上入发际一寸五分。 头维:在额角入发际,神庭旁四寸五分。 丘墟:在足外踝下微前陷中,骨缝中。 病因病理分析 【分析一】:偏头痛,病因由遗传、神经衰弱、房事过度、月

13、经异常、贫血、萎黄病、脏躁症、悲哀、愤怒、疟疾、风寒湿痹、便秘、扁桃腺疾患等。患者女子居多,有不快、眩晕、耳鸣、眼花闪发、恶心、欠伸等前驱症,偏侧头痛,对于音响光线而知觉过敏、恶心呕吐、撞孔缩小、患侧头部潮红、温度上升或动脉怒张、亦有瞳孔散失、患侧头部苍白,颞颥动脉呈硬索状隆起者,病难根治,然有至高龄及月经闭止而愈者。 古人治疗经验 玉龙歌:偏正头疼最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 医疗案例 【案例一】:余君五十八岁,江苏人,住台北市,常患偏头疼,因而眼胞肿胀,目眶发黑,夜不得眠,民国五十五年元月二日,求予诊治,当施针头维、丘墟、太阳透率谷,先后医疗两次而愈矣。 【案例

14、二】:马先生七十四岁,安徽人,住台北市爱国东路,患偏头疼,三日夜未得安眠,民国五十六年十月三十一日,请予诊治,经针太阳透率谷,旋即痊愈。 案例编号 007 主治病名 偏头近耳痛 歌诀 偏头近耳痛如裂,阵阵疼痛似锥撅。调气阳辅肩井先,次寻风池用针揭。 特效主治 偏头近耳痛,偏头痛 特效穴道 阳辅,肩井,风池 穴位介绍 阳辅:在足外踝上四寸,辅骨前。 肩井:在肩上陷中(以三指按取,中指下陷中,适当大椎穴与肩颙穴联机的终点。) 风池:在脑空之下部,发际陷中,按之引于耳中。 孙培荣临床经验【经验一】:此症属足少阳胆经部位,疼在耳根近处,阵阵继续不止,类似锥撅,苦难忍受,有时痛、有时止是以最为痛苦。 医

15、疗案例【案例一】:杜君四十一岁,山东人,住台北市仁爱路三段,耳根上部疼痛,类似锥撅,已两月余,民国五十三年五月十三日,请予诊洽,即取肩井、阳辅、风池,先后施针两次痊愈。 【案例二】:刘君六十二岁,四川人,住台北市安东街,两耳后根疼,寝食不安,历时半月,民国五十八年元月九月,求予诊治,施针前穴,旋节痊愈。 案例编号 008 主治病名 头痛眩晕 歌诀 头痛眩晕如盹困、昏迷不醒似梦中、针取关元并中脘、涌泉行间及中冲。 特效主治 头痛,眩晕,头晕 特效穴道 关元,中脘,涌泉,行间,中冲。 穴位介绍 关元:在脐下三寸。 中脘:在脐上四寸。 中冲:手中指端、去爪甲如韮叶。涌泉:在足掌陷中,屈足卷指宛宛中。

16、 行间:在足大趾次趾合缝后五分,动脉应手陷中。 病因病理分析【分析一】:金鉴云:头痛眩晕,有一切头风兼热者,有一切头风兼湿者,头风,风盛时发,日久不愈,则令人目昏、头晕之虚实寒热诸证,其有因血虚、气虚,有气血两虚,有上盛下虚等。 医疗案例【案例一】:程君,男四十二岁,江苏人,其夫人黄女士,年三十三岁,台湾省台南县人,现住台北市和平东路三段。在六十年五月六日忽患头痛眩晕,昏迷不醒之症,初期三十多天不省人事,程君在警界服务多年,其友帮忙送往台北各大医院,利用各种科学仪器,多方检验,并经各专家及大名医医治毫无结果。住院七个月,而未见效,程先生特地于六十年十二月八日上午十时请余前往诊治,经详细诊之。即

17、针关元、中脱、涌泉、行间、中冲,于中冲放血。经十分钟后程太太就会微笑,当天下午六时程先生来电话,谓其妻病已好了八成以上。九旺第二天早上十时再来接余前往。计施针三次而愈。 案例编号 009 主治病名 头晕 歌诀 头晕多属肝火攻,昏旋眼花呕逆生。风池头维连百会,太冲丘墟配上星。 特效主治 眩晕,头晕 特效穴道 风池,头维,百会,太冲,丘墟,上星 穴位介绍 风池:在脑空之下部,发际陷中,按之引于耳中。 头维:在额角入发际,神庭旁四寸五分。 百会:在头之正中,正坐从两耳尖直上取之。 太冲:在足大趾次趾,趾缝间以上寸许。 丘墟:在足外踝下微前陷中、骨缝中。 上星:在鼻尖直上人发际一寸。 病因病理分析【分

18、析一】:金鉴,注:真头风痛连脑内,手足青冷至肘膝之节,朝发夕死,凡头痛眩晕、时时迷冒、目猝然大痛,目视不见,或泻多之后,皆凶证也。 【分析二】:头晕之症,眩晕虽系小病,然大病起于眩晕者众多,眼目一时昏花,猝然跌倒,而不可救者,往往有之。(见验力) 【分析三】: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逆冲上,皆属于火。其中有肝火内攻者,亦有湿痰壅遏者,头旋眼花,亦有肾水不足,虚火上冲者,亦有命门火衰,真阳上泛者。 医疗案例【案例一】:杨君,广东人,住台北市仁爱路三段,其夫人四十一岁,患头晕病,羞见日光,行动赖入扶持,民国五十三年八月,求予诊治,经施针风池、头维、百会、太冲、丘墟、上星,先后医疗五次

19、而愈。 【案例二】:白君,山东人,四十九岁,住台湾省高雄市新兴街,患头晕病,历经三年,民国五十六年十二月十九日,求予诊治,复针前穴七次而愈。 案例编号 010 主治病名 头晕恍认 歌诀 头晕恍认痛且眩,二目昏花站立难。风池头维循丘墟,百会施针大敦燃。 特效主治 头晕恍认 特效穴道 风池,头维,丘墟,百会,温灸大敦 穴位介绍 风池:在脑空之下部,发际陷中,按之引于耳中。 头维:在额角入发际,神庭旁四寸五分。 丘墟:在足外踝下微前陷中,骨缝中。 百会:在头之正中,正坐从两耳尖直上取之。 大敦:在足大趾端,去爪甲如韮叶及三毛中。 病因病理分析 【分析一】:经云:诸风掉眩,皆属肝木。故眩量之病,多属于

20、肝肾阴虚,不能涵阳,而虚阳上越,致成头眩眼花及五心发热等症,眩谓眼黑,晕为头旋,俗称头旋眼花是也。因于内风者,多兼耳呜、心悸、或夜间盗汗,五心常热,其因于外风者,间亦有之、盖风邪外袭,激动痰涎上干,而成眩晕,然属内风者为多也。 医疗案例【案例一】:陈君三十五岁,河南人,住台北市基隆路,患头痛眩晕,二眉昏花,站立不能自主,行动须人扶持,民国五十六年元月三十日,求予诊治,经施针风池、百会、头维、丘墟、大敦,数次痊愈。 【案例二】:盛君四十八岁,江苏人,住台化市克难街,患头晕,心悸、耳鸣,民国五十七年元月二日,来所就诊,经取上穴,施针九次而愈。 案例编号 011 主治病名 暴热头痛 歌诀 暴热头痛心

21、燥烦,耳鸣目涩谰狂言。风池外关循合谷,头维百会对涌泉。 特效主治 暴热,头痛 特效穴道 风池,外关,合谷,头维,百会,涌泉 穴位介绍 风池:在脑空之下部,发际陷中,按之引于耳中。 外关:在阳池后二寸两筋间。 合谷:在手大指次指歧骨间陷中。 头维:在额角入发际,神庭旁四寸五分。 百会:在头之正中,正坐从两耳尖直上取之。 涌泉:在足掌陷中,屈足卷指宛宛中。 病因病理分析【分析一】:金鉴,注:三阳谓太阳、阳明、少阳也。头痛身皆热,谓三阳头痛身皆热也。三阳经头痛,当从三阳经治也。厥阴头痛,则多厥而无热,呕吐涎沫,是厥阴挟寒,邪上逆也。三阴经无头痛,惟厥阴有头痛,三阴经无发热,厥阴少阴亦有发热,谓之皮发

22、热。烦燥头疼,幷出狂言,痰嗽胸闷、口干舌燥、甚则喘促,此病起于秋令者多,燥烈之气大行,人感之则成病!或暑热内伏,复感外邪而发。凡燥气伤人,首先犯肺,次传于胃,燥邪伤肺,故痰喘胸闷,甚则气促咳逆,肺热过重,肺络破裂,可能咳血。 【案例一】:李女士五十一岁,浙江人,住台湾省基隆市刘铭传路,患暴热头疼,徧体发烧,耳红面赤、狂言乱语,民国五十二年六月五日,求予诊治,施针外关、百会、涌泉、合谷、风池,继续医疗而愈。 【案例二】:任女士二十九岁,浙江人,住台北市南京东路五段,患暴热头疼,徧身高热,颜面红赤,二目昏花,满头皆痛,饮食不思,恶心呕吐,睡卧弗宁,民国五十六年六月十五日,请予诊疗,复针前穴,而热退

23、痛止。 案例编号 012 主治病名 头面肿胀 歌诀 头面肿胀大头瘟,口干咽痛风热昏。当刺太阳并诸井,患部须用梅花针。 特效主治 头面肿胀 特效穴道 太阳,十井穴,患部用梅花针扣打 穴位介绍 太阳:在眉后陷中,太阳紫脉腿上。 诸井:在手十指、少商、商阳、中冲、关冲等穴。 病因病理分析【分析一】:大头瘟病:此症头面肿大,自颈至顶,肿成一桶形,其咽喉闭塞者有之。(见验方) 【分析二】:按大头瘟症:多由风热之邪,袭入三阳络,初起于鼻额,延至面目,红肿如人灼热,面有光泽,或壮热气粗,口干舌燥,咽喉肿痛不利,或寒热往来,甚则大便不通,若不急治,肿处必致腐化成脓或更有传染之可能。虾蟆瘟,则肿于颈项部,亦属风

24、热为病,其兼见之症状,与大头瘟相类,亦能传染。治此二症,急于太阳穴之紫络,用棱针去恶血,应就静脉出血为主,或在患部用棱针点剌即可,均以出血为上。(见针灸学) 孙培荣临床经验【经验一】:余曾经诊治患此病者,头面肿胀,二目难睁,喘气迫促,身体疲惫,精神恍惚,针取十二井穴,委中,曲泽,于肿处用棱针排刺出血,间日再刺,继续施治,渐渐肿消而愈。 医疗案例【案例一】:民国三十四年秋,余住连云港时,有王太太,山东曹州府人,住海州新埔新市街四十号,戚先生家中。其子小成,八岁,患大头瘟病,头面肿胀,二目难睁,身微浮肿,已至昏迷状态,求予诊治,经施针,患部用针排刺,十二井、曲泽、委中,均出血,针后大便下黄水甚多,

25、约治五次许,肿消渐愈。 耳部案例编号 013 主治病名 耳聋 歌诀 耳聋气闭形似呆,听而不闻语多猜。合谷后溪足临泣,翳风听会金门开。 特效主治 耳聋,重听 特效穴道 合谷,后溪,足临泣,翳风,听会,金门 穴位介绍 合谷:在手大指次指歧骨间陷中。 后溪:在手小指外侧,本节后陷中,握拳取之。 足临泣:在足小趾次趾本节后陷中,去侠溪一寸五分。 金门:在申脉之前一寸许,骨下陷中。翳风:在耳根后,距耳约五分之陷凹处。 听会:在耳珠微前陷中,开口得之,上关下一寸。 病因病理分析 【分析一】:中脏经曰:肾者精神之舍,性命之根,外通于耳。然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皆络于耳。凡伤寒邪热耳聋者,属足少阳胆症;有暴

26、发耳聋者,乃气火上冲,名曰气闭耳聋。若久患耳聋,则肾虚,精气不能上通于耳,或脓水淋漓,或痒极疼痛,此皆足厥阴肝经,风热所致。 医疗案例 【案例一】:王君年三十七岁,山东宁阳人,住台湾台北县深坑乡。患耳聋很久,他人与之讲话,两眼直视,只笑而不知所言,于民国五十三年八月十七日来寓求治,经询清其病源,即予施针合谷、后溪、足临泣、翳风,听会、金门等穴,继续轮流施治,月余而告痊愈矣。 【案例二】:高君,五十四岁,山东人,住台北县景美镇万盛街,患耳聋症,历时三年余,形似呆痴,友与共语,两眼直瞧,不知所言,民国五十九年五月八日,求予诊治,经施针上穴月余,而告愈矣。 案例编号 014 主治病名 耳中蝉鸣 歌诀

27、 耳中蝉鸣不停声,多属肝胆火上冲。行间阳辅地五会,风池三里到听宫。 特效主治 耳中蝉鸣,耳鸣 特效穴道 行间,阳辅,地五会,风池,足三里,听宫 穴位介绍 行间:在足大趾次趾合缝后五分,动脉应手陷中。 听宫:在耳前珠子旁。阳辅:在外踝上四寸,辅骨前。 风池:在脑空之下部,发际陷中,按之引于耳中。地五会:在足小趾次趾,本节后陷中,去侠溪一寸。 三里:在膝眼下三寸,胻骨外廉。病因病理分析【分析一】:大成治症总要,第三十五,耳内虚呜。问曰:此症从何而得。答曰:皆因房事不节,肾经虚败,气血耗散,故得此症。 古人治疗经验席弘赋:耳内蝉呜腰欲折,膝下明存三里穴,若能补泻五会间,且莫向人容易说。 孙培荣临床经

28、验【经验一】:按耳鸣之症,有虚实二种,耳中蝉噪不休,以手按之愈呜者属实,乃肝胆之火上逆也。若时呜时止,以手按之则不鸣,或减少者属虚。乃肝肾之阴不足也。 医疗案例 【案例一】:秦君,五十岁,山东日照县人,住台北市博爱路二零三巷,患耳中蝉呜,历时三年,有时呜得难过,有时轻微。民国五十五年十二月二十日,求予诊治,经施针、行间、阳辅、地五会、风池、三里及听宫、继续针治数次,而告痊愈。 案例编号 015 主治病名 耳中疼 歌诀 耳中疼痛最难忍,连结牙齿目(目巟)(目巟)。风池小海针有効,继刺合谷力更彰。 特效主治 耳中疼,耳疼,耳痛,耳朵疼,耳朵痛,中耳炎,慢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聤耳 特效穴道 风池,

29、小海,合谷 穴位介绍 风池:在脑空之下部,发际陷中,按之引于耳中。 小海:在肘后大筋外,去肘端五分陷中。 合谷:在手大指次指歧骨间陷中。 病因病理分析【分析一】:大成云:此病皆因热气上壅,或因激耳触伤,气不散,及伤寒不解,故有此症。 孙培荣临床经验【经验一】:经诊治之患者,疼得二目(目巟)(目巟),连结牙齿皆疼,甚则流脓流水,倘若失治,有渐成耳聋之虞。 医疗案例 【案例一】:郑君年四十八岁,湖北人,住台北市嘉兴街二段。患左耳内疼痛难忍,已十月余,重时夜不得眠且头脑轰轰,二目蒙蒙。民国五十六年六月十八日,来诊所求治,即予施针、风池、后溪、合谷、继续医治而愈。 案例编号 016 主治病名 耳中生疮

30、 歌诀 耳中生疮多着伤,腐烂疼痛脓汪汪。听宫外关足窍阴,关冲少泽刺便康。 特效主治 聤耳,耳中流脓的病证,耳中生疮,急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 特效穴道 听宫,外关,足窍阴,关冲,少泽 穴位介绍 听宫:在耳前珠子旁。 外关:在阳池后二寸两筋间。 窍阴:在足第四趾外侧,去爪甲角,如韮菜。 关冲:在无名指外侧,去爪甲角如韮菜。 少泽:在手小指端外侧,去爪甲角一分陷中。 病因病理分析【分析一】:大成治病总要,第三十七,聤耳生疮出脓水,尝闻小儿有此症,乃洗浴水归耳内之故,大人或因剔耳触动耳黄,亦有水误入耳内故如此。 医疗案例【案例一】:秦君五十二岁,山东人,住台北市博爱路203巷,左耳内红肿生疮,常流血水

31、,脓浆汪汪,痛苦难忍,民国五十七年九月十六日,请予诊治,取穴听宫、外关、关冲、少泽、足窍阴,施针三次,痛止肿消矣。 【案例二】:张君,五十五岁,浙江人,住台北市木栅沟子口,因剔耳着伤,致成疮疡,腐烂疼痛,脓水汪汪不断,已成半聋,历经五年之久,名医求遍,均无好转,经其至友武先生推荐,于民国五十九年五月十一日,请予诊治,施针前穴三次,肿消痛正而愈。 眼部案例编号 017 主治病名 两目频频流泪 歌诀 两目频频常流泪,眵眼膜糊往往沾,穴取至阴头临泣,针明补泻病即安。 特效主治 两目频频流泪,迎风流泪,经常泪流不止,两眼流泪不止,泪囊炎,砂眼、慢性结膜炎、慢性泪囊炎 特效穴道 至阴,头临泣 穴位介绍

32、至阴:在足小趾端外侧,去爪甲角如韮叶。 临泣:在目上直入发际五分陷中。 病因病理分析【分析一】:金鉴:注,冲风泪出之证,见风泪出,初起则冬月甚,夏月轻,久则冬夏皆然,此乃肝脏虚风邪热所致,若泪出不赤不痛为虚,泪热肿赤疼痛为实。 古人治疗经验 兰江赋云:眼目之症诸疾苦,更须临泣用针担。 百症赋云:泪出刺临泣头维之处。 通玄指要赋云:眵(目蔑)冷泪临泣尤准。 医疗案例【案例一】:尹女士,年五十七岁,河南人,住台北市,士林忠勇街,患两眼流泪,十有余年,中西医求遍,并无好转,民国六十一年二月一日,求予诊治,经施针至阴,临泣一次而愈。 工作小组加注【中医病名解释】:迎风流泪:病名,症状尤其在冬春季节严重

33、,不但总是眼泪汪汪,特别是冷风一吹,双眼就泪流不止。迎风流泪原因有以下多种原因,(1).有些是对寒冷刺激比较敏感的人,当眼睛受到冷风的刺激时,泪腺分泌功能增强,便分泌出较多的泪液。(2).有的老年人是由于皮肤老化、肌肉松弛,泪腺和泪道的功能有所退化,出现迎风流泪的现象。(3).更多的人是由于患有砂眼、慢性结膜炎、慢性泪囊炎等,导致泪道的狭窄或阻塞,使泪液的排出受到障碍,遇到寒风而泪流不止。由于鼻泪管堵塞导致泪囊炎,更由于经常拭泪,使眼睑皮肤潮红或形成湿疹,影响美观,且易导致很多严重的并发症,如:眼部反复感染,尤其是当角膜受外伤时,易引起角膜溃疡,甚至发生角膜穿孔造成失明,或甚至会引发角膜炎、白

34、内障等眼部疾病。 案例编号 018 主治病名 眼睑下垂 歌诀 眼睑下垂目难睁,形似迷茫蔽双睛。三阴交配临泣效,阳陵针到精神增。 特效主治 眼睑下垂,先天性眼睑下垂,眼睑提肌发育不良,神经性眼睑下垂,腱膜性眼睑下垂,机械性眼睑下垂,肌生性眼睑下垂,创伤性眼睑下垂 特效穴道 三阴交,足临泣,阳陵泉 穴位介绍 三阴交:在足内踝上三寸,胫骨后陷中取之。 临泣:在目上直入发际五分陷中。 阳陵:在膝下外侧,尖骨前之陷凹处。 生理分析眼睑,生理学名词,保护眼球之器官也,由皮肤筋肉腺、结膜等所组成,分上眼睑与下眼睑,其游离缘曰睑缘,各有一列睫毛,上下两眼睑之裂隙曰睑隙,其外隅曰外眦,内隅曰内眦。 古人治疗经验

35、 兰江赋:眼目之症诸疾苦,更须临泣用针担。 玉龙赋:睛明太阳鱼尾,目症凭兹。 针灸经穴之运用:三阴交可治眼睑下垂。眼科锦囊,上睑低垂,轻症者灸三阴交。 医疗案例 【案例一】:连女士五十岁,台湾人,住台北市民生路,患眼睑下垂病,两眼皮下垂,看不见物,民国五十五年八月二十五日,请予诊治,施针三阴交、临泣、阳陵,三次而愈。 【案例二】:刘君,三十四岁,台湾人,住台北市新生南路二段,两眼皮下垂,并视双影,民国五十六年六月间,求予诊治,经取前穴,施针六次痊愈。 案例编号 019 主治病名 目视双影 歌诀 目视双影目惚恍,览观一物便成双。天柱养老头临泣,光明络却肝俞康。 特效主治 目视双影,视物双影,复视

36、,双重影像 特效穴道 天柱,养老,头临泣,光明,络却,肝俞 穴位介绍 天柱:在项之后部发际大筋外廉之陷中。 养老:在手腕后一寸,踝骨上陷中。 头临泣:在目上直入发际五分陷中。 光明:在外踝上五寸。 络却:在百会后一寸去中一寸五分。 肝俞:在第九椎下,去脊一寸五分。古人治疗经验大成载:天柱能医目冥视,养老可医双影。 标幽赋:王纂针交俞而妖精立出,取肝俞与命门,使瞽士视秋毫之末,眼痒眼痛,泻光明于地五。 医疗案例【案例一】:冯女士,三十一岁,山东人,住台北市水源路,患目视双影病,看一物成两个,满心烦燥不安,经宋先生介绍,民国五十四年三月二日,求予诊治,经施针天柱、养老、头临泣、光明、络却,肝俞,先

37、后施针三次痊愈。 【案例二】:吴X华,男,九岁,山东潍县人,住台北县南港镇中南街,患双影病,三月有余,遍求中西医,均属罔效,经李先生介绍,民国五十八年二月九日,求予诊治,经施针上穴,数次而告痊愈。 工作小组加注【中医病名解释】:视物双影:两眼所视为双重影像,也就是现代医学所称的复视,diplopia,一种症状,表现为将一个物体看成两个影像。最常见的原因为眼肌麻痹。如果用手分别将左眼及右眼遮起来,会发现其实两眼所接受的影像并不完全相同,在正常情况下两眼所接收的影像会透过大脑的整合,产生单一且具有立体感的画面。复视的症状又分成单眼复视及双眼复视。如果闭起一只眼,而重迭影像仍然存在的话,那问题便出在

38、眼球本身,如角膜不规则、严重散光、角膜不整、白内障、水晶体脱位、黄斑部病变等,这种现象以单眼视物复视仍然存在,就称为单眼复视。所谓双眼复视,就是两眼同时看会有双影出现,但遮住一眼时,复视就消失,通常是因为控制眼球运动的神经或肌肉异常所造成,女性要特别注意是否有甲状腺功能异常或糖尿病,男性则要注意是否为糖尿病所引起的第三或第四对脑神经麻痹,此外脑瘤的可能性也不可忽略。尤其过了中年以后,若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可能因为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其血液循环有障碍,两眼因神经麻痹造成双眼运动失调会突然发生影像重迭的现象。 案例编号 020 主治病名 两眼红肿 歌诀 两眼红肿泪眵多,满目乱丝难消磨。攒竹

39、头维丝竹空,耳尖太阳病可瘥。 特效主治 两眼红肿,眼睛红肿,眼睛痛痒,眼睛分泌多,流眼泪,结膜炎,角膜炎,角膜溃疡,针眼,眼睑的皮脂腺细菌感染发炎,砂眼,结膜充血,眼睛灼热,刺痛,雾视,易流泪,有异物感,怕光流泪,结膜严重充血水肿,眼屎过多,眼睛充血痒痛 特效穴道 攒竹,头维,丝竹空,耳尖,太阳穴 穴位介绍 攒竹:在两眉头陷中。 头维:在额角入发际,本神旁一寸五分,神庭旁四寸五分。 丝竹空:在眉梢外端陷中。 耳尖:在耳翼上尖端,折耳取之。 太阳:在眉后陷中,太阳紫脉上。 病因病理分析 【分析一】:审视瑶函玉:目有五轮,属乎五脏,上下眼胞属脾土,脾主肉,故曰肉轮。大小眦属心火、心主血,故曰血轮。

40、白睛属肺金、肺主气,故曰气轮。青睛属肝木、肝主风,故曰风轮。瞳神属肾水、肾主水,故曰水轮。是知目者,五脏精华之所系也,凡暴赤疼痛,畏日羞明,名曰外障、实症也。久痛昏花,细小沉陷,名曰内障,虚症也。实者由于风热,虚者出于血少也,两目红赤,色似胭脂,或赤脉贯睛,怕日羞明,甚则泪下,此病多属风热上乘,或火郁于上,以致目球充血,故目赤而疼,若因肝热上凌者,则多赤而不甚疼也。 医疗案例【案例一】:宋君四十五岁,山东人,住台北市基隆路一段,患两眼红肿,目胞似铃,红丝满目,畏光怕日,痛苦难忍,民国五十四年三月十六日,求予诊治,经施针:攒竹、头维、丝竹空、耳尖、太阳,均刺血二次,其病节止。 【案例二】:邵女士

41、二十五岁,台湾人,住台北县三重市过圳街,患两眼红肿,满目乱丝,眵泪模糊,怕日羞明,历经七年余,民国五十七年十月六日,即古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经高先生介绍,请予诊治,即取前穴,先后施针二次而愈。 案例编号 021 主治病名 近视 歌诀 近视清明远视昏,覩物蒙胧似云侵。复溜侠溪迎天柱,目窗光明曲泉针。 特效主治 近视 特效穴道 复溜,侠溪,天柱,日窗,光明,曲泉 穴位介绍 复溜:在足内踝上二寸,筋骨陷中。 侠溪:在足小趾次趾歧骨间,本节前陷中。 天柱:在项之后部发际大筋外廉之陷中。 目窗:在头临泣后一寸五分。 光明:在外踝上五寸。 曲泉:在膝内辅骨边,屈膝横纹大筋上小筋下陷中。 病因病理分析【分析一

42、】:金鉴:近视清明远视昏,阳光不足被阴侵。注:能近怯远者,非生成近视,谓平昔无此证,忽视物近则明了,远则昏暗也,由其人阴气偏盛,阳气不足,阳被阴侵,是以光华不能发越于远也。 【分析二】:此症有先天性,有后天性,先天性者,医治较难,后天性者,或因目力使用过度,精血受损,以致目失所养,内经曰,目得血而能视,本症多因血液虚少,光华亏损,致使肝血不足,而成此疾矣。 医疗案例【案例一】:汤小姐,十九岁,湖南人,住台北县土城长风三村,患近视,戴眼镜一百度,民国五十九年四月二十曰,求予诊治,施针目窗、侠溪、天柱、复溜,光明、曲泉,先后医治两次而愈。 【案例二】:又民国五十九年四月二十五日滕君介绍台湾籍家住土

43、城乡员林村吕氏兄妹四人同来诊治近视,吕小霞十六岁患近视二百度施针十六次,吕x华十三岁,一百余度,施针七次,吕x美十一岁八十度,施针两次,均已视力复原。惟其兄年十八岁,七八百度,戴近视眼镜已三年,施针二十余次,未见显著效果。轻度近视者施针有效,配戴眼镜之高度近视者,治疗效果较差。 案例编号 022 主治病名 青盲 歌诀 青盲失明不见物,瞳孔无损眸如常。肝俞络却循天柱,曲泉养老灸商阳。 特效主治 青盲、眼底退行病变、或继发于多种眼病的视神经萎缩、或黄斑变性、皮质盲、脑部肿瘤等引起的视物不清,患者视力逐渐下降,但眼睛外观正常 特效穴道 肝俞,络却,天柱,曲泉,养老,温灸商阳 穴位介绍 肝俞:在第九椎下,去脊一寸五分。 络却:在百会后一寸,去中一寸五分。 天柱:在项之后部发际大筋外廉之陷中。 曲泉:在膝内辅骨边,屈膝横纹大筋上小筋下陷中。 养老:在手腕后一寸,踝骨上陷中。 商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