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程延园(共74页).docx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5060314 上传时间:2022-05-10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356.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关系》程延园(共74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劳动关系》程延园(共74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关系》程延园(共74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关系》程延园(共74页).docx(7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加入WTO,劳动关系各主体的地位进一步明晰,同时劳资矛盾不断增加,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劳动关系调节的一些制度也在纷纷建立起来,社会和市场对懂得劳动关系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人才需求开始增加。在劳动关系课程体系建设已经有些兄弟院校基础的情况下,学院领导捕捉和顺应了这种时代发展的需要,并且比较有效率地将其纳入本科生教学体系中去。2001年3月到7月的这一学期,学院首次开设了劳动关系课程。授课对象是1999级劳动保障专业的本科生,当时课程被定名为“劳工关系”。为了和国内的其他院校保持一致,经任课教师提议,学院批准在当年下半年将此课

2、程更名为“劳动关系”。课程刚刚开设时引起了很多学生和同事的误解,认为已经有劳动法课了(劳动法课程在本学院开设较早,已经有十几年的开课历史了),没有必要再开内容相近的劳动关系课程。经过课程组的教师的解释工作,课程开展起来并进行了一个学期的试验,学生和其他教师逐渐了解了这门课程的内容和框架,并且从主观的不熟悉带来的抵触,化为客观的接受和认可。回顾劳动关系课程的历史发展,从2001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的需要率先在全日制本科生教学中对本院的劳动保障专业和人力资源专业两个专业的学生开始劳动关系的教学至今近十年的时间里,劳动关系课程从无到有;从部分专业的部分本科生的考察课,直到

3、目前成为全院四个专业本科生的重要基础考试课;教学对象从本科生,转变为覆盖本科、硕士、博士所有大学各学历层次的多层次和多深度的课程。在这一发展时期,我们也在全国最先在劳动保障专业下开设劳动关系方向,进而在2005年经国家教育部审批成立了劳动关系专业,这十年间的发展和变革,课程的两个重要特色不容忽视。1.我校是全国最早开设劳动关系学的院校之一我校是全国最早开设劳动关系专业的院校之一,也是全国最早进行劳动关系学课程教学与科研的院校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我校劳动关系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该课程历经数十载锤炼,几代劳动关系教学工作者的辛勤耕耘,积极开拓和创新,形成今日理论根基扎实,科学

4、体系完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一流课程。我校劳动关系教学,自创立以来,不仅在本校本科广泛开设,而且在博士、硕士和大专等层次开设。我校的劳动关系学课程,在全国有关院校推广应用,共同推动劳动关系学课程广泛和深层次的发展,成为全国本课程的领军先锋。2.该课程是国家重点学科的主干课程2001年,我校劳动经济学博士点开始招收劳动关系方向的博士生,同年,劳动关系学成为劳动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的必修课。2005年,在劳动关系教学与研究者的积极推动下,我校开设了劳动关系专业,是第一批开设此专业的全国2所院校之一,该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之一就是劳动关系学。2008年,我院劳动经济学获得国家重点学科的称号,

5、在这一坚实的学科基础上,劳动关系课程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劳动关系学或者劳动关系学(双语)课程成为了我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以及经济类和管理类等其他专业开设的专业课或专业选修课。随着我国和谐社会发展目标的最终完全确立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劳动关系相关各项制度的深入推进,其教学研究将会变得更为重要。我们肩负着为祖国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劳动关系学者和管理部门的人才的重要任务,将劳动关系课程列为重点建设课程,将为更好地实现劳动者的权益、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做出我校独有的贡献。理论课或理论课(含实践)教学内容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

6、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遵循“崇德尚能,经世济民”的校训,发扬“自强不息,求实创新”的校风,突出办学特色,加强内涵建设,推动教育创新,促进科学发展,为成为国内一流的财经大学而奋斗。劳动关系专业是一门新兴的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与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诸学科都有密切联系,其培养目标是掌握现代管理技术与方法,具备扎实的管理学和经济学的专门知识,能够在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各级工会组织以及社区工作部门中,从事劳动关系政策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在我国,我院是率先提出开设劳动关系专业的高等学校之一,并于2006年招收第一批本科生。我院劳动关系专业的优势和特色是:

7、一方面沉淀了原有劳动经济专业的许多精华课程;另一方面积聚了在劳动关系领域新创设科目,成为横跨劳动经济学,劳动法学,管理学等学科的新型综合性专业。劳动关系专业的人才需求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各级政府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工会、非政府组织、劳动争议处理机构;二是各类企业和事业单位对劳动关系专业的人才需求也愈益迫切。另外,随着劳动关系研究和教学的不断升温,政府有关研究部门、各类学术研究机构以及高等院校,也亟需劳动关系理论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奠定基础。随着实践需要的不断突出,劳动关系课程逐渐成为了劳动关系专业、社会保障专业、劳动经济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等专业基础课,也是社会学、经济学、

8、保险学等学科的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充分认识劳动关系协调发展在国家社会运行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了解劳动关系相关制度的内容、特点,准确把握、分析劳动关系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从而运用劳动关系学的独特视角,对经济社会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序号章节内容学时分配讲课讲课讲课讲课1劳动关系导论3142劳动关系理论3143劳动关系的实质冲突与合作4244劳动关系的历史和制度背景445管理方1126工会3147政府228集体谈判4489劳动关系模式比较22410劳动关系的发展和问题22合计191534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课程的重点、

9、难点第一章 劳动关系导论本章重点、难点:1、劳动关系主体的表现形式,尤其是双方力量对比。2、劳动关系的整体框架。3、邓洛普的“产业关系系统”相关内容。本章的考核要求: 1、准确掌握劳动关系概念。2、熟练掌握劳动关系的主体以及各种表现形式和变化。3、了解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具有的一些重要性质,以及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劳动关系的类型和划分依据。4、掌握五大环境因素,并且掌握这些环境因素是通过怎样的作用方式来影响劳动关系的,以及这些环境因素所能影响劳动关系的程度。5、熟练掌握传统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变化6、了解劳动关系的调整模式的含义,了解“投入产出”模式的具体内容,掌握邓洛普模式以及劳动关系系

10、统的组成、机制、问题以及发展。并对劳动关系系统的内部构成有进一步的思考。第二章 劳动关系理论本章重点、难点:1、新保守派的理论和政策主张2、管理主义学派的理论和政策主张3、正统多元学派的理论和政策主张4、自由改革主义学派的理论和政策主张5、激进派的理论和政策主张6、卡尔马克思及资本主义理论、埃米尔迪尔凯姆及工业主义理论、马克思韦伯及工业资本主义理论7、劳动关系调整的四种模式本章考核要求:1、掌握劳动关系的五个学派的理论观点2、了解劳动关系五学派理论观点的依据、立场和方法3、了解劳动关系调整的四种模式第三章 劳动关系的实质冲突与合作本章重点、难点:1、冲突的四个根本根源2、冲突的三个背景根源3、

11、合作的两个根源4、冲突与合作的影响因素本章考核要求:1、理解劳动关系无论其形式发生如何的变化,它的实质冲突与合作这两个方面却不会改变2、掌握冲突的根本根源和背景根源3、掌握合作的根源4、了解冲突和合作的表现形式5、了解沟通和共同协商的基本内容和作用6、掌握冲突与合作的影响因素第四章 劳动关系的历史和制度背景本章重点、难点:1、早期工业化时代的劳动关系特征与时代背景2、管理时代的劳动关系特征与时代背景3、冲突的制度化时代劳动关系的特征与时代背景4、成熟的劳动关系时代劳动关系的特征与时代背景5、劳动关系发展的新阶段遇到的新矛盾和问题本章考核要求:1、了解劳动关系发展的历史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2、掌

12、握各个阶段劳动关系的特征和相应的时代背景3、理解劳动关系发展的一般规律4、了解当今世界劳动关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第五章 管理方本章重点、难点:1、管理方的概念和特征2、雇主协会的概念、类型和作用3、新古典经济理论、权变管理理论、劳动过程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决策过程理论和战略选择理论对管理方角色和作用的不同看法4、管理模式和策略的四种分类5、企业管理模式、独裁/剥削管理模式、集权/宽容管理模式、自主/合作管理模式的含义、特征、主要策略本章考核要求:1、熟练掌握管理方的定义2、掌握雇主协会的概念、类型和作用3、了解管理方的角色与作用4、理解四种管理模式及各自的特点5、能够运用四种管理模式理论解释实

13、践中管理方的策略第六章 工会本章重点、难点:1、工会的概念和性质2、工会的结构分类3、工会化的主客观原因4、工会的职能包括经济职能、民主职能、整合职能、社会民主职能、阶级革命职能5、工会的行为方式包括互保互助、集体谈判、劳动立法、直接行动和政治行动本章考核要求:1、熟练掌握工会的概念、职能和作用,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工会职能的内容和实现方式2、了解工会的结构分类3、了解工会的承认和工会化的原因4、了解工会的组织结构5、了解工会民主第七章 政府本章重点、难点1、政府角色的定义2、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五种角色:保护者、促进者、调停者、规划者和雇佣者的内容。3、五种学派对政府作用的不同认识本章考

14、核要求:1、了解政府作为广义的劳动关系的主体的意义和作用2、掌握政府五种角色的内涵和具体实现策略,并能够根据所学,分析中国政府在劳动关系协调中的角色实现3、了解五种学派对政府作用的不同观点4、了解政府制定劳动关系战略的内容第八章 集体谈判本章重点、难点:1、集体谈判的概念、作用和范围2、集体谈判中双方的权力和权利3、集体谈判的结构和进程4、集体谈判结果的主要原因本章考核要求:1、熟练掌握集体谈判的概念和作用2、掌握集体谈判的范围3、掌握在集体谈判中双方的权力和权利4、了解罢工权力的行使与限制,5、掌握集体谈判的结构和进程6、了解集体谈判的立法目的和原则7、掌握影响集体谈判结果的主要原因第九章

15、劳动关系模式比较本章重点、难点:1、劳动关系各学派的政策主张2、劳动关系模式应用3、主要国家劳动关系模式评价4、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之间的替代规律5、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瑞典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劳动关系模式本章考核要求:1、了解劳动关系各学派的政策主张,掌握劳动关系模式应用2、了解主要国家劳动关系模式评价3、了解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之间的替代规律第十章 我国劳动关系的发展和问题本章重点、难点:1、我国的工会制度2、我国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3、目前我国劳动关系发展的特点4、我国劳动关系的发展趋势本章考核要求:1、了解我国劳动关系的发展演变,了解中国工会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2、理解目前我国劳动关系

16、发展的特点3、理解并掌握中国劳动关系面临的挑战,加入WTO后劳动关系发展的趋势2.重点难点的解决针对课程的重点、难点,理论基础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学队伍采用全方位、立体式的教学方法,营造学练结合、学用结合的学习氛围,通过小组案例讨论和展示、头脑风暴、多媒体教学、完成小论文、观看录像等等一系列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系统思考、准确阐述来达到关注热点、分享心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同时使教学内容具有理论性、现实性、实践性、系统性、知识性、前沿性、时代性等优点,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1)课程内容设计集中体现理论性、现实性与实践性的结合,利于学生理解难点重点问题。劳动

17、关系课程建设始终突出理论与现实的结合,知识与实践的统一,既要兼顾课程的理论深度,又要知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通过树立劳动关系的专业定位理念,熟悉劳动关系相关政策与制度的实施与演变,分析现实案例,把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劳动关系研究和实践工作的热点、重点和难点,使学生能够在知识性、系统性的基础上,具有视角的前沿性、分析的缜密性、见解的独到性。(2)选择多样的教学方法解决课程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中更多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密切关注学科热点问题,结合本课程创新启发式、案例式、互动式、讨论式、研究式、情景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

18、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更有效地消化所学的知识并有所创新。(3)高专业素质的师资队伍有利于解决教学难点问题。在教学队伍上,该课程负责人文魁教授是劳动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从事劳动关系教学研究几十年,与相关业务部门关联密切,在全国学术团体以及同类院校中有一定的知名度,主持和参与北京市以及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等多项,是一名具有深厚理论造诣,教学经验丰富,致学严谨、课堂内容丰富的教师。从事该课程教学的团队是一支结构多样、成熟又有朝气的教学团队,成员多为教授和副教授,在劳动关系领域研究积累多年,部分年轻教师既有在

19、国外进修和学习的背景,自身的学术水平也成长很快。(4)运用与实习基地良好的合作关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针对劳动关系这门课程的特点,仅靠课堂教授的理论知识还不足以使学生接受到劳动关系学的全方位教育,深刻体会和理解部分知识重点和难点,因此学院探索和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辅助资源。从实验室设备分析,为了配合教学,我院早在1996年就建成了劳动科学实验室,现有设备的利用,可以为学生理论上的理解和提高以及与实践的及时结合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学生可利用计算机设备分析数据、作方案、写研究报告、上网查阅资料、网上递交作业和与教师讨论。从实践教学基地来看,劳动经济学院与北京市宣武区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签约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

20、系,合作时间长达20年,其业务管辖机构每年可以劳动关系课程提供大量的实践教学支持。同时,除了可以利用学校图书馆外,我院也设有资料室,拥有丰富的有关劳动经济、劳动关系等专业藏书,尤其是近几年学院利用劳动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的平台也为教师和学生教学和研究提供了多项支持。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实践教学的目的是要创造出大多数学生都可以接受的学习环境和问题情景,在教学中重视个人间的差异,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引导学生去联想所学、所闻、所见的知识,从而引导学生一步步提高。根据我们对本科学生劳动关系教学的基本要求,劳动关系这门课程应该在掌握劳动关系理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重点培

21、养本科大学生的劳动关系专业意识和理论功底、劳动关系管理能力以及对劳动关系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方面的能力。劳动关系实际上也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应用性课程,故实践教学环节是必不可少的。教学队伍十分重视实践教学活动,来真正达到理论性与现实性的结合,知识性与实践性的统一。让学生通过实践教学活动,达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充分培养。小组案例讨论和展示、头脑风暴、多媒体教学、观看录像、沙盘演练、定期举办劳动关系方面的系列讲座,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专家以及实际部门的领导针对劳动关系的某些具体分支来讲学和座谈,帮助学生更充分地理解劳动关系的理论知识,学会分析现阶段遇到的劳动关系相关问题,达到

22、知识性与实用性相结合。总之,这些实践教学活动的充分开展,得到了学生的认同和赞扬,提升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自觉度,收效显著。实验(践)课教学内容课程设计的思想、效果以及课程目标本课程在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还希望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有机整合与运用的水平,使得人才培养能够贴近社会现实。就本课程而言,学生只有首先具备了劳动关系的基础知识,才能在面对现实问题的时候,创造性地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但同时,劳动关系基础知识的学习最终是要服务于实践的,因此实践教学就显得必不可少。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既可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也可为学习新知识提供条

23、件。1.课程设计的思想通过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应用音像视频等材料,开展专家学者讲座等方式,力图引起学生思索与兴趣,为系统、全面、准确地阐述劳动关系的基本原理和实务,让学生学习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分析学习专业的实用性与现实性提供基础。2.实践教学的效果目前的教学实践表明,本课程采用的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不仅符合实践课程的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了劳动关系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还通过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实践课程的授课形式生动活波,内容丰富多样,极大地促进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3.实践教学的目标通过实践课程,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达到理论性、现实性、

24、实践性、知识性、实用性的统一。课程内容(详细列出实验或实践项目名称和学时)1.培养与锻炼学生的劳动关系学科意识,每节课前15分钟,3学时(1)劳动关系专业意识培养的实现方式劳动关系作为一门新兴专业,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和认可度都不是很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劳动关系专业意识,是一项不能间断的任务。在介绍过劳动关系是什么、包括什么主要内容和模块、能够指导实践做些什么等基本知识之后,要求学生在阅读报刊、看电视的过程中,发现和关注属于劳动关系的问题,并且在以后大约10周的课堂教学中,每次课安排15分钟左右的时间,由学生采用“我来评论XX事”的方式给大家介绍最新的劳动关系领域内的新闻事件及

25、其背后的深层内容以及点评,既培养学生的劳动关系意识,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2)具体组织形式首次安排这种方式时,建议教师先给学生指导一下,让第一个同学起到示范作用。每次课,由1名同学或多名同学介绍劳动关系领域内的重大事件、新闻,教学周结束要保证每名学生都参与进来。具体组织形式可以根据学生人数、学生专业、以及教学周次等内容决定。在每次课前,学生需要关注相关新闻和热点问题,将与教学内容或者最近的劳动关系有关的新闻等具体内容做准备和研究,选出一个或几个事例,对该热点问题做出分析。上课时,学生要将准备好的问题和相关分析介绍给同学,教师可根据需要组织同学对此热点问题进行讨论,通过教师的引导挖掘问题的原因

26、,引起同学们的进一步关注。2.对学生集体谈判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在集体谈判与集体合同章节安排,3学时3.对学生处理劳动争议的能力进行培养和训练,在劳动争议处理章节安排,3学时4.对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分组训练,3学时(1)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实现方式可以根据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安排适当的方式,如辩论赛、角色扮演、头脑风暴等,建议只在联系社会现实问题的章节采用这种方式。在每章,可事先安排一组的同学,根据本章内容重点和难点所在,收集相关的信息和资料或者社会热点问题,如劳动合同法的争论、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劳务派遣中的劳动关系等问题,运用已学的知识分析热点问题背后隐藏的原

27、因,试着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2)具体组织形式建议根据班级人数多少,事先根据章节的题目和需要分为几个小组,教师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准备议题,确定思路和具体实现方式,给学生最少1周的时间准备,要求小组同学开动脑筋,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将该问题的来龙去脉说清楚,并明确值得争议和难点问题是什么,之后开展分析与研究,最后将研究的结果告诉同学们。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可以增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锻炼学生的理论研究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协调组织能力、以及配合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在课下要收集准备很多相关资料,在课堂上才能各抒己见,也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1)案例分析讨论教师指导:帮助

28、学生更充分地理解劳动关系的理论知识,学会分析现阶段遇到的劳动关系问题,达到知识性与实用性相结合;(2)热点事件评论教师指导: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系统思考、准确阐述来达到关注劳动关系热点、分享学习心得等能力的培养;(3)定期举办讲座教师指导: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专家以及实际部门的领导针对劳动关系的某些具体分支来讲学和座谈,让学生充分开拓思维,扩展知识面,丰富知识结构,学习专家智慧;(4)学生角色模拟扮演教师指导:鼓励学生自我安排身份,采用新颖的形式,通过角色扮演方式介绍给大家,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5)与实践单位合作教师指导:安排学生去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以及相关的服务机构去参

29、观访问和实习,以便形成总体直观的认识,了解具体的劳动关系管理机构和服务流程。考核内容与方法1.课堂实践教学的考核主题是否明确,是否与课程内容联系紧密,是否具有讨论价值。对热点问题的描述是否客观清楚。学生是否对问题进行了分析,有没有挖掘到问题背后隐藏的问题。学生是否充分理解了自身所扮演角色的立场和行为规律。学生语言是否明确,简洁,发言是否得体,大方,口齿清楚。我们认为,对学生课堂实践教学的考核,应该结合教学大纲中教学目标的要求,把考核的重点放在对于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上。首先要保证每个人都完整地经历了实践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教学环节,在此基础上才去考核学生参与的程度、所做的工作以及实际的收获

30、。要鼓励学生在课堂实践教学中发挥各自的优势,积极创新,让更多的同学分享其研究成果,同时也促使其在研究中实现自己的价值。2.课堂实践教学的评定课堂实践教学的教学考核成绩采用考查方式。分数采用百分制或五级记分制(五级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二者相互对应为:优秀(100-90分)、良好(89-80分)、中等(79-70分)、及格(69-60分)、不及格(59分以下)。对团体演讲与专题论文的评分标准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观点的清晰性; 内容安排的合理性与逻辑性; 材料与论证的充分性; 演讲条理性、语言组织、身体语言和口头语言的匹配和自然度以及风度; 小组成员间团队合作精神; 回答问题的灵

31、敏性和说服力; 团队时间安排和综合印象; 教学条件(含教材选用与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1.教材选用与建设(1)劳动关系,程延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教材的特点:(a)理论性与现实性的结合:教材在每章之前精心设计和编排了一个与本章内容有关的现实案例,引出学生对本章内容的思考和兴趣。全书共编排20个资料与案例,贯穿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更充分的理解书中的理论知识。(b)中西思想融合:本教材介绍了大量的西方理论和国外研究成果,同时非常注意这些理论内容的本土化,以中国学生的视角和理解方向为基本的出发点,辅以国内的典型案例对这些

32、西方理论进行阐释和扩充。(c)系统性,新颖性,有趣性的统一:本教材在内容丰富的基础上,注意将劳动关系的科学性、知识性、系统性和相对稳定性相结合。语言力求准确精练,资料与案例部分基本用提问的方式引出讨论,语言生动形象,使学生既能准确深刻理解又能引起学习兴趣。(d)指导性和概括性:本教材每章开始配有本章学习目的,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概括性,便于学生在预习时对该章的内容有整体的把握;在每节配有资料与案例的基础上,每章后,还配有针对该章重点内容的小结以及复习思考题,有很强的总结性和启发性,便于学生在该章授课完毕能够充分理解掌握所学内容,进而为学生深刻领会全书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e)适用面广:本教材适用面

33、广,由于理论知识以及实务全面,难易安排具有层次性,能够在满足为学生打好理论基础的同时也适用于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不仅适合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及与劳动科学有关的各专业的学生学习,还适用于其他经济类、管理类及人口与社会学类专业学生的教学使用,同时亦适合所有对劳动关系有兴趣的人士阅读。(f)先进性和启发性相结合:本教材的观点,在注重科学性的同时,将先进性和启发性相结合。将不同的观点以讨论的形式融入,让学生不仅知道是什么,为什么,还将引发思考,使学生了解问题将来会怎样。2.阅读书目情况:常凯,劳动关系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常凯,中国劳动关系报告:当代中国劳动关系的特点和趋向,中国劳

34、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9石先广,劳动合同法下的员工关系管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冯同庆,劳动关系理论,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塞尔、易定红等,欧洲劳动关系:共性卷 (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肖传亮、童丽、王贵军,劳动关系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托马斯寇肯、哈瑞卡兹、罗伯特麦克西、常凯,美国产业关系的转型,中国劳动出版社,2008余云霞、王祎、林燕玲,国际劳工标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刘元文,职工民主管理理论与实践,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宋湛,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宋湛、詹婧,企业员工关系管理文案

35、全程指引,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3.实践教学环境(1)良好的实验教室:劳动人事科学综合实验室,配备了80多台先进的计算机,并有专人值守,可以让同学们进行劳动就业预警与分析、集体谈判、劳动争议协调处理等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实务,理解理论。(2)专业的实践基地:劳动经济学院与北京市宣武区和朝阳区劳动局正式签约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其业务管辖的街道办事处和几十个社区每年可以劳动关系课程提供大量的实践教学支持和部分数据提供,为学生的实践性资料提供了保障。目前学院已建有10个实习基地为本专业学生提供实习服务,通过与企事业单位合作,组织学生从事具体的专业业务,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

36、目标。主要的实习基地有宣武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朝阳区组织部、北京市人事局、朝阳区双高人才中心、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外企服务公司等。(3)丰富的专家讲座:邀请国内外劳动关系领域的知名人士进行演讲,激发知识的火花,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如邀请德国哥廷根大学劳动法研究所所长Krause 教授教授、长江商学院王一江教授、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杨宜勇研究员、中国劳动社会保障研究院的田小宝院长、何平研究员等。4.学校教学资源情况(1)实验室设备:为了配合教学,我院早在1996年就建成了教学实验和计算中心,并且又已建立了劳动人事科学综合实验室,可以为学生理论上的理解和提高以及与实践的及

37、时结合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此外,计算机机房能保证一天5小时的开放,并配有专门教师监管,学生可利用计算机设备分析数据、作方案、写研究报告、上网查阅资料、网上递交作业和与教师讨论,据我学院统计,实验室目前地利用率达到了80%。(2)图书馆资料:学生除了可以利用学校图书馆外,我院还拥有独立的专业资料室,设专职管理员1人。资料室订有中文期刊30种,外文期刊6种。藏有中文图书2万余册,外文图书2千余册。这些丰富的有关劳动经济、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关系课程的专业藏书,尤其是近几年学院利用重点学科资金大大充实了资料室的图书和设备,为同学们自主学习,扩展知识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3)数据库资料:学校数据库资源

38、丰富,有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万方数据资源库等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 GALE全文数据库、EBSCO数据库、PROQUES学位论文数据库、EMERALD数据库等外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等;还有方正电子图书、书生之家、超星电子图书、新东方网络数据库、重要年鉴数据库、中国财经报刊数据库等众多电子资源。并且学校还拥有专门的社科类专业参考数据库,像中国学术期刊、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4)网络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电脑、投影仪、音响系统、空调等,为学生教学实践活动的进行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同时网络课程的建立与完善,电子教案、习题库、教学大纲、师生互动、作业提交系统为一体的局域网教学平台。实况教学录像的时

39、点时播,和及时的网上答疑都能充分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兴趣。劳动关系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总 学 时: 48 讲课学时:48 实验(上机)学时:0学分:3适用对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劳动关系方向)先修课程:管理学、社会学、西方经济学一、课程的教学目标劳动关系课程是劳动经济学院各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本课程注重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突出基本理念、理论、方法和手段。本课程系统地介绍现代西方劳动关系理论与相关制度,以及处理劳动关系事务的现代组织手段和科学技术方法,使学生能够从理论到操作的各个层面了解现代西方劳动关系理论和发展的整体状况,同时注重这些内容与中国劳动关系

40、的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培养学生用劳动关系的理论方法来分析解决现实劳动关系问题的能力。为社会培育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各级工会组织、研究机构以及非政府组织中从事劳动关系协调处理实务以及理论政策研究的人才。二、教学基本要求1.教学内容要求:注重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劳动关系理论框架的系统性,从总体的视角来把握教学的各部分内容。突出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时代性。随着国际劳动关系理论的不断深化发展,国内劳动关系状况的不断变化,课程内容必须紧贴时代发展脉络,如增加了国际劳动关系大会上提出的全球化下的劳动关系模式的一致性与多样性;SA8000认证介绍;在讲集体谈判部分时介绍目前我国的外资企业劳

41、动关系和集体谈判情况等。教学内容的包容性和开放性。除了一些基本的原理、既成事实和概念之外,学生可以有自己独特的观点见解,鼓励学生发当众发表见解和互相辩论。案例分析和考试主观题都不做唯一答案。2.教学方法与手段:由于劳动关系课程要求是多层次的,所以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也尽量服务于多层次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与学生的互动。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避免灌输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指导者。教学形式的多样化都离不开最基本的自主学习模式: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阅读教材(或搜集资料)在教师的引导下回答问题。在传授重点难点内容或理论性强的内容时,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法,辅之以练习题和思考题

42、,而在传授其他内容时则采用尽可能灵活多样的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自主学习的愿望。例如,案例分析可以有多种方法,在分析一个工会主席的一天时,用头脑风暴法,为该工会主席献计献策;在分析是煽动罢工,还是正当维权时,采用正反两方辩论的方法,各抒己见;在分析集体谈判四个案例的时候,结合多媒体素材,分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分析案例中角色表现的过程中自己寻找集体谈判的技巧。3.考试形式:平时出勤和案例研讨等教学环节占30%,结束时答卷考核占70%,采用百分制。答卷考试形式为开卷,答题时间为2小时。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序号章节内容学时分配讲课其他(案例分析与讨论实验小计1劳动关系导论3142劳动关

43、系理论3143劳动关系的实质冲突与合作4244劳动关系的历史和制度背景445管理方1126工会3147政府228集体谈判4489劳动关系模式比较22410劳动关系的发展和问题22合计191534四、教学内容第一章劳动关系导论第一节 劳动关系导论1. 劳动关系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意义2. 劳动关系的概念、称谓、主体3. 员工、员工团体、管理方、雇主协会等概念4. 劳动关系的四种表现形式: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力的具体内容。本节要求:对劳动关系概念有整体的把握,掌握相关概念,理解各表现形式的具体内容和变化。第二节 劳动关系的性质和类型1. 劳动关系的性质包括表面上的平等和事实上的不平等2. 经济

44、和社会属性3. 劳动关系的类型可以分为均衡性、不均衡型和政府主导型。本节要求:了解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具有的一些重要性质,以及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劳动关系的类型和划分依据。第三节 劳动关系的外部环境1. 影响劳动关系的五大外部环境因素2. 经济环境3. 技术环境4. 政策环境5. 法律和制度环境6. 社会文化环境7. 直接和间接的方式作用于劳动力市场和劳动组织本节要求:掌握五大环境因素,并且掌握这些环境因素是通过怎样的作用方式来影响劳动关系的,以及这些环境因素所能影响劳动关系的程度。第四节 劳动关系的调整模式1. 劳动关系的调整模式的含义2. “投入产出”模式3. 邓洛普模式以及劳动关系系统的组成

45、、机制、问题以及发展4. 劳动关系系统的内部构成的思考。本章教学重点、难点:1. 对劳动关系主体的表现形式的理解,尤其是双方力量对比的理解。2. 对劳动关系的整体框架的理解3、掌握邓洛普的“产业关系系统”相关内容。本章的考核要求: 1. 准确掌握劳动关系概念。2. 熟练掌握劳动关系的主体以及各种表现形式和变化。3. 了解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具有的一些重要性质,以及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劳动关系的类型和划分依据。4. 掌握五大环境因素,并且掌握这些环境因素是通过怎样的作用方式来影响劳动关系的,以及这些环境因素所能影响劳动关系的程度。5. 熟练掌握传统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变化6. 知道劳动关系的

46、调整模式的含义,了解“投入产出”模式的具体内容,掌握邓洛普模式以及劳动关系系统的组成、机制、问题以及发展。并对劳动关系系统的内部构成有进一步的思考。 本章复习思考题:1继续本章前面的引例,王君决定首先要做的是了解各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包括:1国家关于工会的法律和政策,2管理方对于同工会合作的可能性,3工人们对于工会的支持程度,4该厂的产品的销售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5工会现有的经费和处理信息的工具6员工对于理想的劳动关系的描述请将这些信息中与环境要素有关的信息进行分类。2.谈谈你对劳动关系性质的理解。3.如果可以将足球产业中的足球运动员当作一个特殊的劳动力市场的话,那么请说说在何种情况下运动员的劳动力市场的力量、三种关系的力量会比较大些? 第二章 劳动关系理论第一节 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