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方钢管自密实混凝土纯弯力学性能研究.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5042094 上传时间:2022-05-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w方钢管自密实混凝土纯弯力学性能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w方钢管自密实混凝土纯弯力学性能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w方钢管自密实混凝土纯弯力学性能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方钢管自密实混凝土纯弯力学性能研究.doc(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w方钢管自密实混凝土纯弯力学性能研究.精品文档. 方钢管自密实混凝土纯弯力学性能研究摘要:通过对6根方钢管自密实混凝土纯弯试件的试验研究,考察了方钢管自密实混凝土的纯弯力学性能。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方钢管自密实混凝土纯弯试件进行了受力全过程分析,并和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最后将设计规程ACI(1999),AISC-LRFD(1999),AIJ(1997),BS5400(1979)和DBJ13-51-2003(2003)对抗弯承载力和抗弯刚度的计算结果与方钢管自密实混凝土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 关键词:自密实混凝土 方钢管混凝土 纯弯 初始抗弯刚度

2、 使用阶段抗弯刚度  1.   前言钢管混凝土具有承载力高,塑性和韧性好的特点,所以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在少振捣或不振捣的情况下就能自密实成型,对方便施工、减少噪音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钢管混凝土结构在工程实践中的大量应用,对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但是对钢管混凝土纯弯试件的研究仍然相对比较少。文献5对钢管混凝土抗弯性能方面的有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但目前对于方钢管自密实混凝土纯弯力学性能的研究还未见报导。本文拟通过对6根方钢管自密实混凝土纯弯试件的试验研究,考察方钢管自密实混凝土纯弯力学性能,并将现有规程DBJ13-5

3、1-20033,,AISC-LRFD(1999)6,AIJ(1997)7,BS5400(1979)8和ACI(1999)9对抗弯承载力和抗弯刚度的计算结果与方钢管自密实混凝土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2.   试验概况试验的6根方钢管自密实混凝土试件的参数,B为试件截面高度,t为钢管厚度,Lo为计算长度,实际试件长度L=1500mm。试件的剪跨比为3.5和1.75。在进行试件加工时,钢管由四块钢板拼焊而成,采用坡口焊形式,并保证焊缝质量。钢材强度由标准拉伸实验确定。平均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及泊松比分别是282MPa、358.3MPa、2.015105 MPa和0.263。

4、自密实混凝土水灰比为0.293,配合比按重量比,单位为kg用料如下:水泥:粉煤灰:砂:石:水=350:220:815:815:166.8原料采用炼石牌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河砂,细度模数可在2.5-2.8之间,不应小于2.5;碎石,石子粒径5-15mm;矿物细掺料:采用福建华能电厂级粉煤灰;普通自来水。UNF-5早强型减水剂掺量为1%;混凝土的塌落度为270mm,铺展度600mm,流动速度19.3米/秒。浇捣混凝土时的室内温度24.2度,测得混凝土的温度26.5度。混凝土28天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为fcu=76.7MPa,实验时fcu=81.3MPa、弹性模量Ec4.26104 MPa。混凝土

5、浇灌时先将钢管竖立,使未焊盖板的一端位于顶部,然后从开口处灌入混凝土。采用了二种混凝土浇灌方式:1,常规的分层灌入法,用50振捣棒伸入钢管内部进行完全振捣,在试件的底部及外部同时用振捣棒侧振;2,混凝土自密实,未采取任何振捣。试件核心混凝土顶部与钢管上截面抹平,并在试件自然养护两周后用高强水泥砂浆修补混凝土表面与钢管表面的不平整处,然后焊上另一盖板。试验采用四分点加载方法,在每个试件中截面四个面的中部纵向及横向各贴一片电阻应变计测量应变。在支座及四分点位置各设置一个机电百分表,在跨中位置设置大行程的位移计测量试件变形。同时在试件底部还设置两个曲率仪。试验的加载及测量装置图和曲率仪示意图参见文献

6、2。13.   试验结果分析及数值计算试验得到的试件跨中弯矩(M)跨中挠度(um),跨中弯矩(M)曲率()和弯矩(M)应变()的关系曲线,可以看出:试件的受力经历了弹性变形、弹塑性变形和塑性强化三个阶段。试件跨中挠度达到L/20时,作用在试件上的外荷载还能增加,表明试件具有很好的延性。试件破坏时受压区钢管均出现数处局部外凸的现象,钢管外凸部位较均匀的分布在试件四分点与跨中之间,部分试件受拉区钢管破坏时出现撕裂。数值计算采用文献1中方钢管混凝土的钢材和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及数值计算方法,对试件进行了受力全过程分析。从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可见数值计算结果总体上低于试验结

7、果。除弯矩应变的关系曲线,由于试件宽厚比较大,钢管较早出现局部屈曲,使曲线在塑性强化段有所偏差,其余的曲线二者总体上较为吻合。由此可见文献1中应力应变关系不但适用于方钢管普通混凝土,也适用于方钢管自密实混凝土的全过程数值模拟。4.   实用计算方法比较为了便于分析方钢管自密实混凝土纯弯试件承载力的变化规律,将试件的试验实测承载力和设计规范(规程)DBJ13-51-2003 3,AISC-LRFD6,AIJ7,BS54008,ACI9的计算结果以及数值计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见表1,其中Me为试验实测承载力,Mu为计算获得的承载力,极限弯矩取受拉区最大应变达到10000时的

8、弯矩。由表1极限承载力计算值Mu和试验实测值Me的比值的比较可以看出,五本规范(规程)的计算值与试验实测值相比都偏于安全。其中以DBJ13-51-20033计算值与实测值最为接近。BS54008和ACI9计算值比实验值低10-15%左右,而AISC-LRFD6和AIJ7计算值比实测值低30%以上。表1   纯弯构件承载力规范计算值和试验值比较序号试件编号实验值ACIAISC-LRFDDBJ13-51-2003AIJBS5400数值计算Me(kN.m)Mu(kN.m)Mu /MeMu(kN.m)Mu /MeMu(kN.m)Mu /MeMu(kN.m)Mu /MeMu(kN.m)Mu /MeMu(kN.m)Mu /Me1SSA100-110.839.730.907.740.729.920.927.810.729.390.879.450.872SSA100-29.969.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