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学填空题、病案题汇总(共9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5031393 上传时间:2022-05-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灸治疗学填空题、病案题汇总(共9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针灸治疗学填空题、病案题汇总(共9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针灸治疗学填空题、病案题汇总(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治疗学填空题、病案题汇总(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四、填空题(每空格05分,计10分)1、根据经络辨证,前额头痛属_阳明 头痛;偏头痛属 少阳头痛;后头痛属_太阳头痛;巅顶痛属_厥阴_头痛。2、八脉交会穴是:内关 公孙 列缺 照海 后溪 申脉 外关 足临泣。3、气的病症一般分虚实两大类。虚有_气虚、气陷_之分,实有_气滞 、气逆 _之别。出血的常见证型有_气不摄血 血热妄行 阴虚火旺 瘀血内积。4、眩晕临床可辨证分为_、风阳上扰 痰浊上蒙 气血不足 肝肾阴虚_等四型。5、腹痛宜取_任脉_和_足阳明胃_经腧穴为主。基本处方为_中脘 天枢 关元 足三里_。6、痹证,根据致病因素的不同分为 _行痹 痛痹 着痹 热痹。7、八

2、会穴是_章门 中脘 膻中 膈俞 阳陵泉 太渊 大杼 悬钟。8、糖尿病以阴虚为本,以燥热为标。9、支气管哮喘属于中医学咳嗽、咳喘 等范畴。10、消化性溃疡以 周期性发作 规律性上腹部疼痛 上消化道出血 为特征。11、泌尿系感染以尿频 尿急 尿痛 排尿困难 腰痛 为主要特征。12、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表现早期以剧烈疼痛为主,后期则以肩部功能障碍为主。13、慢性鼻炎属中医学“伤风 感冒 范畴,过敏性鼻炎属中医学“鼻鼽 范畴;针灸基本处方用穴迎香 鼻通 印堂 合谷14、面瘫眼睑不能闭合为足太阳和足阳明经筋功能失调所致,口歪主要为、手太阳 手阳明 足阳明经筋功能失调所致。15、急惊风以四肢抽搐 颈项强直

3、两目上视 牙关紧闭 神昏 为主症;俗称“抽风1. 盛则 泻 之,虚则 补 之,热则 疾 之,寒则 留 之,陷下则灸之, 不盛不虚 以经取之。2. 治疗小儿疳积的效穴是 四缝 。4. 五脏病多取 俞穴 ,六腑病多取 募穴 。5. 八脉交会穴中列缺通于 任脉 , 申脉 通阳跷脉。6. 痹证分为痛、 行 、 着 和 热 痹。7.痿证以肢体 软弱无力 , 筋脉弛缓 ,甚至肌肉萎缩或瘫痪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病证。临床以下肢痿弱多见,又称 。8.针灸的取穴原则是 近部取穴 、 远部取穴 、 对症取穴 。9妇女非周期性子宫出血,称为 崩漏 。10. 针灸的治疗作用主要有 疏通经络 、 扶正祛邪 、 调和阴阳 。

4、11.小儿急惊风具有突然起病的特征,可见有热、 痰 、 风 、 惊 四证。12八会穴中脉会 太渊 。13八脉交会穴中 列缺 穴和 内关 穴均为络穴相配。14.小儿遗尿是指 3 周岁以上的小儿在睡眠中 小便自遗 ,醒后方知的一种病证,俗称 尿床 。15八会穴中骨会 大杼 ,髓会 悬钟 。 五、名词解释题(每题4分,计20分)1.解结:即疏通经络。针灸治病就是根据经络与脏腑在生理病理上相互影响的机理,在腧穴部位进行针刺或艾灸,取得通其筋脉调其血气的作用,从而排除病理因素治愈疾病。 2. 子母补泻法:以五输穴与五行配合,结合脏腑的五行属性,运用时以“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为取穴原则的这种方法称子母

5、补泻法 3. 消渴:消渴由禀赋不足、阴虚燥热所致,以多饮、多食、多尿为主症其中口渴引饮为上消、多食易饥为中消、饮一溲一为下消,统称消渴 4. 表里经配穴法:以脏腑、经脉的阴阳表里配合关系作为配穴依据。即某一脏腑经脉有病,取其表里经腧穴组成处方施治。 5. 崩漏:崩漏是因肾虚、脾虚、血热、血瘀,导致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出现月经周期紊乱,子宫出血如崩似漏为主要表现的月经病。 6. 陷下则灸之: 指气虚下陷的治疗原则以灸治为主 7. 月经不调:月经不调是指月经周期异常的月经病,临床以月经先期或月经后期或月经先后不定期,常伴有经量、经质、经色的异常为特征,为妇科常见病证之一8主客配穴法:原穴与络穴

6、配合运用则称“主客配穴法”这是根据相表里的脏腑经络先病与后病而运用的,先病者为“主”,取该经的原穴,后病者为“客”,取该经的络穴。 9. 补母泻子法: ”。1、热则疾之:热性病症的治疗原则是浅刺疾出或点刺出血,手法宜轻而快,少留针或不留针,针用泻法,以清泻热邪。2、治神:一是在针灸施治前后注重调治病人的精神状态;二是在针刺操作过程中,医者专一其神,意守神气;病人神情安定,意守感传。3、郄会配穴:临床上,郄穴与八会穴可相互配合应用,称“郄会配穴法”4、着痹:风寒湿邪侵入机体,痹阻关节肌肉经络,导致气血痹阻不通,产生痹证。根据感受邪气的相对轻重,湿邪较重的为湿痹5.中经络:凡以半身不遂、舌强语蹇、

7、口角歪斜而无意识障碍为主症者属中经络。6、寒则留之:寒性病症的治疗原则是深刺而久留针,以达温经散寒的目的。7、交会穴:指2条或2条以上经脉相交会的腧穴。8、俞募配穴:针灸临床上,同一脏腑的背俞穴和募穴常配合应用,称9、痛痹:风寒湿邪侵入机体,痹阻关节肌肉经络,导致气血痹阻不通,产生痹证。根据感受邪气的相对轻重,寒邪较重的为痛痹(寒痹)。10、眩晕:“眩”是指眼花,“晕”指头晕,是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自觉症状。11癃闭:小便不利,点滴而出为“癃”;小便不通为“闭”,统称为“癃闭”。癃闭是指尿液排出困难,伴小腹胀满的病症。12、咳嗽:“咳”(指肺气上逆作声)有声无痰;“嗽”(指咯吐

8、痰液)有痰无声。 咳嗽是以咳嗽、咯痰为主要症状。13、行痹:风邪所致的(关节、肌肉疼痛为主的病症)痹症称行痹。14、哮喘:哮:喉中痰呜谓之哮;喘:呼吸困难谓之喘。 哮喘是以发作性喉中哮鸣、呼吸困难甚则喘息不得平卧为主症(肺部慢性过敏性)的一种病证。15、宛陈则除之:是“实则泻之”的一种。“宛”同“瘀”,有瘀结、瘀滞之义。“陈”即“陈旧”,引申为时间长久。“宛陈”泛指络脉瘀阻之类的病变。“除”即“清除”,指清除瘀血的刺血疗法。即瘀血闭阻或邪入营血郁结不解、久痛入络形成的血实证,应用刺血之法活血化瘀,疏通经络。16、八脉交会穴:八脉交会穴是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发生互通关系的八个腧穴。它们是列缺、后溪

9、、公孙、足临泣、内关、外关、照海、申脉。17、 陷下则灸之:“陷下”,有多种含义:一是指中气不足,失于固摄,而导致脏腑功能低下或有关组织下垂;二是指血络空虚;三是指脉象沉伏无力;四是指阳气暴脱、脉微欲绝之危象。针灸临床对于因脏腑、经络之气虚弱,中气不足,对气血和内脏失其固摄能力而出现的一系列气虚病证,常灸百会、神阙、气海、关元、中脘、脾俞、胃俞、肾俞、足三里等穴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对于失血过多、大汗不止、四肢厥冷、阳气暴脱、血压下降、脉微欲绝的虚脱危象,更应重灸上述腧穴,以升阳固脱、回阳救逆。18、痿躄:“痿”指肢体痿弱不用,“躄”指下肢软弱无力,不能步履之意。19、上下配穴法:上指上肢或腰部

10、以上,下指下肢或腰部以下。将上下部位所在腧穴相互配伍的方法。20、陷下则灸之:陷下则灸之虚则补之是指气虚下陷而引起的病症,灸治为主(补气举陷)。21、八会穴: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聚会的8个腧穴,称为八会穴。22、郄穴: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蹻、阳蹻、阴维、阳维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称为“郄穴”。23、辨位归经:辨位归经是直接按病变部位作为依据的一种归经形式。24、同名经配穴法:是在同名经“同气相通”的理论指导下,以手足同名经腧穴相配25、主客配穴法:病变经脉的原穴常与相表里经脉的络穴相配,以先病经脉(或主要病经)的原穴配后病经脉(或次要病经)的络穴。26、合治内腑:指下合穴主要

11、用来治疗六腑病变六、简答题(每题4分,计20分)1、写出治疗呕吐的针灸基本处方、基本病机。答:1)中脘、胃俞、内关、足三里;2)胃失和降,胃气上逆。2、写出治疗月经不调的针灸基本处方。关元、血海、三阴交3、什么是“经络望诊归经法”?答:经络望诊归经法主要是通过观察经脉循行部位在色泽、润燥及组织形态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病理变化来分析是属于何经的病变。4、有哪几种“按部配穴法”、“按经配穴法”?答:1)局部、上下、前后、左右、三部配穴法。2)本经、表里经、同名经、子母经、交会经配穴法。5、关于表里经原络配穴法组合中的原穴与络穴的选择,一般应遵守什么原则?答:按表里经脉病变之先后次序定原络;按表

12、里经脉病变之主次轻重定原络2、写出胁痛的针灸治疗基本处方。期门、支沟、阳陵泉、足三里5、什么是“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答: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并非病症本身无虚实可言,而是脏腑、经络的虚实表现不甚明显或虚实兼而有之。主要是由于病变脏腑、经脉本身一时性的气血紊乱,而不涉及其他脏腑、经脉,属本经自病。6、治疗应按本经循经取穴,以原穴和五输穴最为适宜。7、写出痿证的治疗大法。治痿独(多)取阳明经穴8、写出针灸配穴处方的“选穴原则”答:局部选穴、邻近选穴、远端选穴、辨证选穴、随症选穴。9、试述寒饮伏肺型哮喘的症状表现及针灸取穴。答:寒饮伏肺:可见遇寒触发,胸膈满闷,呼吸急促,喉中痰鸣,咯痰稀白,初起多兼恶

13、寒发热,头痛无汗,鼻流清涕,舌淡苔白滑,脉浮紧等。处方:肺俞 定喘 天突 中府 膻中 孔最 丰隆 配穴:风门、太渊10、试述气滞血瘀型痛经的症状表现及针刺取穴。答: 气滞血瘀: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胸胁、乳房胀痛,经行不畅,色紫黯,有血块,舌紫黯或有瘀斑,脉沉弦或涩。处方:关元 三阴交 地机 十七椎 配穴:合谷、太冲、次髎11、试述肝气犯胃型胃痛的症状表现及针刺取穴。答:肝气犯胃:胃脘胀满而痛,连及两胁,嗳气反酸,喜叹息,情绪不佳则痛作或痛甚,脉弦。 处方:中脘 内关 公孙 足三里 配穴:期门、太冲12、试述中风中经络肝阳暴亢型的症状表现及针刺取穴。答:肝阳暴亢: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角喎斜

14、,无意识障碍,兼见面红目赤,眩晕头痛,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舌红或绛、苔黄或燥,脉弦有力。处方 :内关 三阴交 极泉 尺泽 委中 配穴:太冲、太溪 13、试述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症状表现及针刺取穴。答:肝经郁热:皮损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伴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大便干或小便黄,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数。处方:支沟 阴陵泉 行间 夹脊穴 皮损局部 配穴:太冲、侠溪、阳陵泉14:、试述脾胃虚寒型胃痛的症状表现及针灸取穴。答:脾胃虚寒型:胃痛隐隐,喜暖喜按,空腹加重,食后痛减,劳累、受凉、生冷饮食后发作或加重,舌淡苔白,脉虚弱。处方:中脘 内关 公孙 足三里配穴:神阙、气海、脾俞、胃俞15、

15、试述肠腑湿热型泄泻的症状表现及针刺取穴。答:肠腑湿热型:腹痛即泻,泻下急迫,大便黄褐臭秽,肛门灼热,发热,腹痛拒按,泻后痛减,舌红、苔黄腻,脉濡数。处方:天枢 神阙 上巨虚 大肠俞 三阴交 配穴:合谷、下巨虚16、试述热秘的症状表现及针刺取穴。答:热秘:大便干结,腹胀腹痛,面红身热,口干口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处方:天枢 大肠俞 上巨虚 支沟 照海配穴:合谷、曲池17、试述根性坐骨神经痛的症状表现及针刺取穴、针刺治疗。答:根性坐骨神经痛主要表现为:自腰向一侧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直至足背外侧放射,腰骶部、脊柱部有固定而明显的压痛、叩痛,小腿外侧、足背感觉减退,膝腱跟腱反射减退或

16、消失,咳嗽等腹压增加时疼痛加重。处方:(1)足太阳经型:秩边 承扶 殷门 委中 承山 昆仑(2)足少阳经型:环跳 风市 膝阳关 阳陵泉 悬钟 足临泣 配穴:肾俞、大肠俞、腰阳关、腰夹脊、阿是穴针灸治则:疏经通络、行气止痛,针灸并用,泻法。针刺治疗:秩边、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用提插捻转泻法,以沿腰腿部足太阳、足少阳经向下放射感为度,不宜多次重复18、试述寒饮伏肺型哮喘的症状表现及针灸取穴。答:症状表现:遇寒触发,胸膈满闷,呼吸急促,或喉中痰鸣,咯痰稀白,初起多兼恶寒发热,头痛无汗,鼻流清涕,舌淡苔白滑,脉浮紧。针灸取穴:寒饮伏肺者,温肺散寒、止哮平喘,针灸并用,泻法;处方:肺俞、中府、天

17、突、膻中、孔最、定喘、丰隆。加风门、太渊疏风宣肺。19、试述血管神经性头痛的典型表现及针刺治疗。答:血管神经性头痛的典型表现: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一类有家族发病倾向的周期性发作疾病。表现为阵发性发作的偏侧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及羞明。经过一段间歇期后再次发病。在安静、黑暗环境内或睡眠后头痛可缓解。在头痛发生前或发作时可伴有神经、精神功能障碍。血管神经性头痛的针刺治疗:处方:百会、风池、太阳、列缺、合谷、太冲。头痛间歇期,对于虚证用补法,虚实兼见者补泻兼施,一般头痛发作阶段,针刺用泻法,并可配用电针。针刺风池时,针尖呈水平位刺入1寸,施捻转提插手法至病人前额有麻刺感。针风府穴时,令病人低头,针尖向

18、下颏方向刺入1.2寸,施小幅度提插捻转手法,若头部或四肢有触电感,则将针立即提起。太阳穴可用针刺法,也可用刺络出血法20、试述肾气不足型小儿遗尿的症状表现及针刺取穴。答:睡中尿床,数夜或每夜一次,甚至一夜数次,面色淡白,精神不振,智力迟钝,白天小便亦多,甚或形寒肢冷,腰腿乏力,舌淡,脉沉细无力。治则温补肾阳,针灸并用,补法;处方:中极、膀胱俞、三阴交、关元、肾俞。21、试述气滞血瘀型痛经的症状表现及针刺治疗。答: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胸胁、乳房胀痛,经行不畅,色紫黯,有血块,舌紫黯或有瘀斑,脉沉弦或涩。针灸治则:行气止痛,针灸并用,泻法。处方:关元、三阴交、地机、十七椎、合谷、太冲、次髎。四

19、、简答题1. 面瘫的针灸治法. 祛风活血通络。以手足阳明经、手足少阳经穴为主。2. 简述常用配穴法。 按部配穴 它有上下配穴法、前后配穴法、左右配穴法和远近配穴法四种。 按经配穴 有本经配穴法、表里经配穴法、同名经配穴法、子母配穴法和交会经配穴法。3头痛的针灸治疗分型.风寒头痛 风热头痛 风湿头痛 肝阳头痛 痰浊头痛 瘀血头痛 血虚头痛 阴虚头痛4. 痹证的针灸治法。 行痹 祛风通络,散寒除湿。以督脉、局部穴为主 痛痹 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以足太阳膀胱经、督脉和局部穴为主。着痹 除湿通络,祛风散寒。以足太阴脾经、督脉穴为主热痹 清热利湿,祛风活血。以督脉、手阳明大肠经穴为主。6. 八脉交会穴是

20、如何应用于临床的?在临床应用时,可以单独治疗各自相通的奇经病症,如督脉的脊柱强痛、角弓反张等症,可取通于督脉的后溪穴;冲脉的胸腹气逆而拘急时,可取通于冲脉的公孙穴。另外,还可根据两脉相合的腧穴,互相配合应用,又称“八脉八穴配穴法”,即将此八穴按其作用相合配为四对。如内关与公孙相配,主治心、胸、胃部的病症;外关与临泣相配,主治外眦、耳后、颊、颈、肩部的病症;后溪与申脉相配,主治目内眦、颈项、耳、肩部的疾患列缺与照海相配,主治咽喉、胸膈部疾患。 9.结合病因病机分析风寒感冒的针灸处方。寒邪外束,致毛窍闭塞,肺气失宣,故取手太阴络穴列缺配鼻旁的迎香穴,宣肺气利鼻窍。太阳主表,为一身之藩蓠,阳维脉主一

21、身之表,外感风寒先犯太阳,故用手太阳之支正、足太阳之风门、足少阳与阳维脉交会穴风池,疏风散寒。合谷祛风宣肺,解表退热。10. 针灸配穴处方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近部取穴,远部取穴,对症取穴和辨证取穴11. 月经不调针灸治法。 月经先期:气不摄血:补脾益气,调冲摄血。以任脉、足太阴脾经穴为主 血热内扰:清热凉血,调理冲任。以足太阴脾经穴为主。 月经后期:血寒凝滞:温阳散寒,行血调经。以任脉、督脉、足太阴脾经穴为主。 阴血亏虚:补气养血,益冲调经。以任脉、背俞穴为主。 肝气郁滞:疏肝行气,理血调经。以足厥阴肝经穴为主。 月经先后无定期:肝气郁滞:疏肝行气,理血调经。以足厥阴肝经穴为主。 肾气不足:补肾

22、调经。以任脉、足少阴肾经穴为主。12. 郄穴在临床上有哪些应用? 反映脏腑经脉病证。如:心绞痛、胸膜炎:郄门穴压痛。主治经脉脏腑的急性、发作性病证。如:肺病咯血,取孔最;心胸疼痛,取郄门。 13. 小儿麻痹后遗症的治法是什么?对病属下肢瘫痪者如何按部随证处方配穴?小儿麻痹后遗症的治法,以手足阳明经穴为主,辅以病位取穴根据病情不同采用泻法和补法,并可采用电针,也可按部位处方配穴。按部随证处方配穴是:病属上肢瘫痪者,主穴可选颈部夹脊穴、臑俞、肩髃、肩髎、曲池、手三里、合谷;配穴可随症酌定,举臂困难的则加天宗、举臂、臂臑;伸屈肘无力加肱中、臂中、内关、外关;手内外旋加阳池、阳溪、后溪、四渎、少海;腕

23、下垂加外关、四渎。属腹肌瘫痪者,选夹脊、天枢、梁门、带脉、章门。病属下肢瘫痪者,主穴可选肾脊(腰2夹脊)、环跳、殷门、伏兔、足三里、阳陵泉。随症配穴:抬腿困难配髀关、健膝;膝屈曲配阴市、健膝;膝反屈配承扶、委中、承山;足下垂配胫下、解溪;足内翻配风市、昆仑、丘墟、绝骨,纠内翻;足外翻配箕下、阴陵泉、三阴交、太溪,纠外翻;跟行足配承山、昆仑、太溪。15. 简述痿证的针灸治法。肺热津伤:清热润燥,益气生津。以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穴为主。湿热浸淫:清热利湿,通脉强筋。以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脾胃虚弱:补益脾胃,荣润筋脉。以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穴为主。肝肾亏虚:补益肝肾,填精补髓。以足少

24、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瘀阻脉络:行气活血,疏通经脉。以足太阴脾经、足太阳膀胱经穴为主。七、病案分析题(每题5分)1、金,男,52岁,公司职员。2005年5月26日初诊。患者近1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泄泻,晨起即泻,夹有不消化食物,未予治疗。近1周来泄泻加重,遂来就诊。刻下症见:晨起即泻,夹有不消化食物,脐腹冷痛,得温痛减,喜暖喜按,遇寒腹痛加重,形寒肢冷,面色晄白,舌胖而淡,苔白,脉沉细。 试析本病的诊断、证型、治则、针灸处方及方义。 答:诊断:泄泻。证型:肾阳亏虚型。治则:温肾健脾,涩肠止泻。 处方:神阙、天枢、大肠俞、上巨虚、三阴交、肾俞、命门、关元。方义:肾俞、命门、关元温

25、肾固本;三阴交健脾利湿止泻;天枢、大肠俞为俞募配穴,上巨虚为大肠的下合穴,三穴配伍可调理肠腑而止泻。2、李,女,20岁,学生。2006年1月2日初诊。患者近3月来月经周期为20天左右一行,量多、色深红、质稠,心烦口渴,尿赤便结,舌质红、苔黄,脉数。妇科检查:宫体前位,正常大小,附件未见异常。 试析本病的诊断、证型、治则、针灸处方及方义。答:诊断:月经不调。证型:血热证。治则:疏肝理气,清热调经,只针不灸,泻法。处方:关元、血海、三阴交、行间、地机。 方义:冲任失调是本病的主要病机,关元为任脉经穴,又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冲脉起于关元”,故是调理冲任的要穴;足太阴脾经血海与足三阴经交会穴三阴交均

26、为妇科调理冲任要穴,可养血调经;行间、地机可清泻血分之热。3、陈,男,32岁,公司职员。2005年5月26日初诊。 主诉:上腹部疼痛5天,加重2天。患者1周前因工件忙而与同事发生争执,没有按时进餐。继而感到上腹部胀痛不适,昨天感到疼痛加重,痛及两胁,食后痛甚,嗳气频作,喜叹息,心情烦躁,脉弦。检查:腹软,无明显压痛。试析本病的诊断、证型、治则、针灸处方及方义。答: 诊断:胃痛。证型:肝气犯胃型。治则:疏肝理气,和胃止痛。处方:中脘 内关 公孙 足三里、期门、太冲。方义:中脘为胃的募穴(腑之会穴),足三里为胃之下合穴,故凡胃脘疼痛,不论其寒热虚实,均可用之通调腑气、和胃止痛;内关心包经之络穴,功

27、擅理气降逆;(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脉)和胃降逆止痛;公孙为足太阴脾经之络穴,调理脾胃而止疼痛,期门、太冲疏肝理气止胃痛。4、徐,男,52岁,银行职员。2005年5月26日初诊。患者近1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泄泻,晨起即泻,夹有不消化食物,未予治疗。近1周来泄泻加重,遂来就诊。刻下症见:晨起即泻,夹有不消化食物,脐腹冷痛,得温痛减,喜暖喜按,遇寒腹痛加重,形寒肢冷,面色晄白,舌胖而淡,苔白,脉沉细。试析本病的诊断、证型、治则、针灸处方及方义。答:诊断:泄泻。证型:肾阳亏虚型。治则:温肾健脾,涩肠止泻。针灸并用,补法。处方:神阙、天枢、大肠俞、上巨虚、三阴交、肾俞、命门、关元。神阙穴用隔盐灸或隔

28、姜灸,其他腧穴常规针刺。方义:肾俞、命门、关元温肾固本;三阴交健脾利湿止泻;天枢、大肠俞为俞募配穴,上巨虚为大肠的下合穴,三穴配伍可调理肠腑而止泻。5、鲁,男,56岁,工人,1994年12月8日就诊。家属代诉:患者突然晕倒,不省人事一天。病史:平素经常头晕头痛,自觉近半月来日渐加重,胸部憋闷,精神不爽。昨日晨六时起床时突然晕倒,神志不清。检查:口角歪斜,昏迷不醒,牙关紧闭,喉中痰鸣,面部潮红,呼吸音粗,左侧上下肢偏瘫,舌质暗,苔黄燥,脉弦滑。血压28/13.3KPa。 试写出本病的诊断、病机、针灸治法、处方并分析方义。答:诊断:中风(中脏腑-闭证)。病机:肝阳上亢,化火动风,痰随风动,上蒙清窍

29、,脏腑功能失调,阴阳之气逆乱。治法: 醒脑开窍启闭,只针不灸,泻法;取督脉穴为主。处方:水沟 素髎 百会 内关 十二井穴 合谷 太冲 ( 内关用捻转泻法,持续运针13分钟;水沟用雀啄法,以患者面部表情出现反应为度;十二井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太冲、合谷用泻法,强刺激。) 方义: 脑为元神之府,督脉入络脑,素髎、水沟为督脉穴,可醒脑开窍,调神导气;百会位于头顶,属督脉,内络于脑,醒神开窍作用明显;心主血脉,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可调理心气,促进气血运行。十二井穴、合谷、太冲,开窍启闭。6、汪,男,60岁,退休,1995年9月12日下午就诊主诉:左侧肢体活动乏力,伴头晕12小时。 现病史:今日晨起时发现

30、左侧肢体乏力,同时觉头晕,家人急送至医院。神志清,精神不振,左侧肢体活动乏力,持物不能,独立行走不能,头晕,纳可,二便正常,舌质暗红,苔薄微黄,脉弦数。有高血压病史8年。体格检查:左侧上、下肢肌力3级,肌张力下降,上肢及下肢腱反射减弱,右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检查:血压190/90mmHg;头颅CT示:右侧基底节区脑梗塞。要求:写出本病的中西医诊断、病因病机、针灸治法、处方及方义。答:诊断:中风(中经络)脑梗塞(脑血管意外)病因病机:中风的发生是多种因素所导致的复杂的病理过程,风、火、痰、瘀是其主要的病因,脑府为其病位。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风妄动;五志过极,肝阳上亢,引动心火,风火相煽,气血

31、上冲;饮食不节,恣食厚味,痰浊内生;气机失调,气滞而血运不畅,或气虚推动无力,日久血瘀;当风、火、痰浊、瘀血等病邪,上扰清窍,导致“窍闭神匿,神不导气”时,则发生中风。针灸治法:疏通经络、行气活血,以针刺为主,平补平泻。处方:内关、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方义:心主血脉,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可调理心气,促进气血的运行;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滋补肝肾;极泉、尺泽、委中,疏通肢体经络。7、杨,女,48岁,职员。 1999年3月9日就诊 主诉:胃脘部疼痛3周,加重1天。 病史:近3周来因工作烦多,精神紧张,时感胃脘部胀痛不适,攻痛连胁,伴有呕逆酸苦,嗳气则舒,今天感到疼痛加重,二便正常。舌苔薄白

32、,脉象沉弦。检查:腹软,胃脘部有轻度压痛。血常规:正常。 要求:写出本病的中西诊断、病因病机、针灸治法、处方及方义。答:中医诊断:胃痛(肝气犯胃);西医诊断:慢性胃炎。病因病机:工作烦劳紧张,情志不畅,肝失条达,肝郁气滞,横逆犯胃,胃失和降,不通则痛。针灸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以针刺为主,针用泻法。处方:中脘、内关、公孙、足三里、太冲、期门。方义:胃为六腑之中心,以通降为顺,中脘为胃之募穴、腑之会穴,足三里为胃之下合穴,故凡胃脘疼痛,可用之通调腑气、和胃止痛;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沟通三焦,功擅理气降逆;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脉,“阴维为病苦心痛”,取之可畅达三焦气机,和胃降逆止痛

33、;公孙为足太阴脾经之络穴,调理脾胃而止疼痛,也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冲脉为病,逆气里急”,与内关相配,专治心、胸、胃病证。期门为肝之募穴,配肝经原穴太冲有疏肝理气止痛之功。 8.男,19岁。主诉;四肢瘫痪18小时。病史:1981年12月31日露天锻炼,汗出较多后自觉头部发紧,周身疲乏,翌日早晨感觉四肢无力。1982年病情发展,出现四肢瘫痪,自觉憋气。检查:语言清楚,心肺正常,腹部胀气,四肢呈完全性瘫,肌张力减弱,肌容量正常,四肢腱反射消失,未引出病理反射。舌黯,苔白腻,脉细数。请写出诊断、分型、治则、处方(包括刺灸方法)答:诊断:中医:痿证(湿热浸淫)西医: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治法

34、:清热利湿,通经活络取穴:华佗夹脊穴,大椎,曲池,鱼际,尺泽,极泉,委中,阳陵泉,肩髑,外关,环跳,十二井穴(点刺出血)。毫针刺用泻法9.女,4个月。患儿初生时即较弱小,母乳少而不能饱食,生后56日即放托儿所内。由于失于调养,至今虽已经4个月,仍不见发育,大便稀薄,每日数次,尚不会笑,哭时涕泪具无。检查:精神委靡,面色皓白,肌肤甲错,毛发稀焦,腹大肢瘦,青筋显露。舌淡,唇无华,指纹不明显。触按腹部膨胀而硬。请写出诊断、分型、治则、处方(包括刺灸方法)答:诊断:疳疾(疳积)治则:消积,理脾 处方:膻中、中脘、天枢、足三里、章门、气海。针用补泻兼施法10.男,67岁。主诉:左半身不遂伴语言欠流利1

35、3日。病史:患者于3日前(1980年9月11日)夜间感受风寒,翌日出现左半身不遂。神清,肢麻言蹇,足不能行,腰穿示脑脊液无色透明。症状:神清,口歪,患肢无自主运动,言语欠流利,无头痛、头晕,二便可控,血压32.0/16.0KPa(否认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舌红,苔黄腻而干,脉弦细。请写出诊断及分型、治法、处方(包括刺灸方法)答:诊断: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 治法: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处方:极泉、尺泽、合谷、肩髃、曲池、外关环跳、委中、阳陵泉、三阴交、昆仑、风市,哑门、廉泉、风池、通里、金津、玉液。平补平泻,以上肢或肘指抽动为度或以麻胀感达指端为度和以酸麻胀感传到足为度11.男性 39岁 司机。胃

36、脘部疼痛、反复发作12年,加重半年。于12年前无明显诱因而胃脘部疼痛,并反复发作。饥饿时痛甚,得食则缓,有夜间痛,服用抗溃疡药症状缓解。4年前开始疼痛发作更频,痛时喜按喜热。近半年来一直隐痛不适。近1个月来,进食时疼痛加重,并见腹胀纳呆食减,同时伴有恶心、呕吐清水,且倦怠乏力,大便溏泻,精神萎靡,唇色淡白,面白虚浮,畏寒,喜蜷卧。舌质淡嫩有瘀点,舌苔薄白,脉象沉而无力。否认肝炎病史,不嗜烟酒。请写出诊断及分型、治则、处方(包括刺灸方法)、方义答:诊断:胃痛(脾胃虚寒型) 治法:温中散寒,健脾和胃处方:脾俞,胃俞,章门,中脘,内关,公孙,关元。针用补法加灸方义:脾俞,胃俞与章门,中脘相伍为俞募配穴法,针加灸法,可温中散寒,健脾补胃。内关,公孙乃八脉交会穴相配,可健脾和胃。取任脉之关元以壮真火,助其温中补虚之效。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