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5“奇妙的透镜”质量检测练习题(共13页).docx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5006535 上传时间:2022-05-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28.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5“奇妙的透镜”质量检测练习题(共13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5“奇妙的透镜”质量检测练习题(共13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5“奇妙的透镜”质量检测练习题(共13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5“奇妙的透镜”质量检测练习题(共13页).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绝密启用前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5“奇妙的透镜”质量检测练习题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小红画了图中的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红画的光路是正确的 B蜡烛通过透镜成的是虚像C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 D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2下图中的透镜属于凹透镜的是A B C D3如图所示,通过透镜的光路图正确的是A B C D4

2、小军对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正确的是()A水中的月亮光的直线传播B路灯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C用镜子增大空间感平面镜成像D近视眼镜的镜片凸透镜5如图是德国设计师设计的一个球形透镜太阳能系统,太阳光通过透镜聚光之后再发电此透镜是一个( )A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B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C凹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D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6如图,小明对观看3D电影的眼镜产生了兴趣,他用眼镜观察正在工作的液晶显示屏幕,透过A镜片看到的屏幕正常,透过B镜片看到的屏幕漆黑;将眼镜在竖直面内转过90,透过B镜片看到的屏幕正常,透过A镜片看到的屏幕漆黑小明对3D眼镜的光学特性的推断,符合事实的

3、是AA镜片是不透光的 BB镜片是不透光的CA、B具有不同的光学特性 DA、B具有相同的光学特性7正午时,太阳光垂直照射水平地面,取一直径是15cm的圆形的薄透镜正对阳光,在距透镜12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其直径是5cm,若将透镜向上移动少许,光斑变小,则透镜的焦距是A6cm B12cm C18cm D24cm8下列关于图中所示的四种光学现象,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图甲中,小孔成像时所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图丙中,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9如图所示,有一塑石英正方体,内有一空气层,当一束平行光垂直通

4、过石英正方体时,光在空气层中发生的现象是A光束在空气层中将变的发散B光束在空气层中将变的会聚C光束在空气层中传播方向不会发生变化D光束在空气层中将发生反射10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从透镜处缓慢远离透镜,如图,这时在白纸上可看到的现象是 A白纸上有缩小的光斑(小亮点),光斑大小不变B白纸上的光斑先变大,再变小C白纸上的光斑先变小,再变大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1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线通过凹透镜一定不会相交 B光线通过凸透镜一定能会聚于一点C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D一个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将蜡烛放置在某一位,调节透镜另一侧的光屏,

5、成一倒立缩小清晰的像,此时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为10cm,移动蜡烛的位置,并再次调节光屏,当光屏距离透镜16cm时,成一倒立放大的像,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6cm B8cm C10cm D12cm13如图所示是几种光学器材的示意图,其中能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A B C D14如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A BC D15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的良好习惯,物理老师倡导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 进行估测,以下是他们交流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估测数据中符合实际的是A25 寸彩电的功率约 25W B正常人的步行速度约 4 km/hC洗澡水的温度约 60 D探究凸透镜成像规

6、律时凸透镜的焦距约 50cm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16小华的奶奶用的是200度老花镜,这样的镜片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这样的老花镜片对光具有_作用(填“会聚”或“发散”)17从空气射入凹透镜的平行光,经凹透镜后变得_,因此,凹透镜也叫做_透镜18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前,这就是近视眼。矫正的方法是戴一副由_(填“凸”或“凹”)透镜片做的眼镜。矫正前成像离视网膜越远,所配眼镜的“度数”越_。(填“深”或“浅”)19如图所示,是一款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它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像与系统数据库中

7、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比对。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它对光线有_ 作用。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为_ cm。20某同学让太阳光通过透明的镜片照射到白墙上,如图所示,从图中现象可看出,此镜片对光有_作用,用这镜片磨成的眼镜可以用来矫正_视眼21在一个空的透明饮料瓶(瓶身呈圆柱状)内封闭一支铅笔将瓶子横着按入面盆里的水面下,人眼从水面上观察瓶中的铅笔会发现铅笔_(变粗/变细/不变)这是因为瓶子周围的水相当于_镜。22把一个凸透镜正对阳光,在镜下白纸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这点叫_,某同学在测该透镜的焦距f时,用太阳光垂直照射该透镜,另一侧白纸上出现一个较大的光

8、斑,测得光斑到透镜距离是L,他得出该透镜的焦距一定小于L,他的判断_(选填“正确”、“不正确”),理由是_23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_处一束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此透镜的焦距为_ cm;当把烛焰放在此凸透镜左侧12cm处时,如图乙所示,则从该凸透镜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_(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_(填:“实”或“虚”)像 评卷人得分三、作图题24如图所示,(两透镜焦距相同)根据已知光线画出原先的入射光线和后来的折射光线。25在如图中画出光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_)26请在图中画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

9、镜折射后的光线_。 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27物理课上,张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一只透镜,不知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你能想出判别的方法吗?”爱动脑筋的甲同学:“这还不简单,直接用手摸一摸就可以了嘛!”,同桌乙同学也不甘落后:“将它放在太阳下照一照也可以判断出来哦!”请你回答如下问题: (1)甲同学判断的依据是:_ (2)乙同学判断的依据是:_评卷人得分五、实验题28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实验前,让平行光束垂直镜面射入杯中(如图甲),从烟雾中可以观察到凸透镜对光有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2)实验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

10、清晰倒立、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29某同学探究“视力的矫正”原理,如图所示他实验观察到如下现象:将眼镜甲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只将光屏远离透镜移动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将另一只眼镜乙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也变得模糊了,只将光屏靠近透镜移动时,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1)分析实验现象可知:甲乙两个眼镜中,_是凸透镜,_是凹透镜 (2)在实验现象和中,属于近视眼矫正原理的是_,属于远视眼矫正原理的是_(填写实验现象序号)专心-专注-专业参考答案1C【解析】【详解】由图知,物距为20cm,已知物体经凸透镜折射后成

11、倒立、缩小的像,说明物体在二倍焦距之外,即20cm2f,所以f10cm,故C正确、D错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而f2f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D【解析】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又叫发散透镜,图中的D符合要求。故选:D.3D【解析】选D.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A、B选项错;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C选项错,D选项正确.4C【解析】A、水中的月亮,是平面镜成像现象,属于光的反射造成的,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路灯下出现人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用镜子可以增大空间感,这是由于平面镜成像造成的,故该选项

12、说法正确;D、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5A【解析】试题分析:两种透镜对光有不同的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太光线有发散的作用。透镜太阳能通过透镜聚光后发电,故为凸透镜。选A。【考点定位】透镜对光的作用6D【解析】【详解】根据题意知道,在用眼镜观察正在工作的液晶显示屏幕时,透过A镜片看到的屏幕正常,透过B镜片看到的屏幕漆黑,则说明A是透光的;当将眼镜在竖直面内转过90时,透过B镜片看到的屏幕正常,透过A镜片看到的屏幕漆黑,则说明B是透光的,故AB错误;由以上分析知道,当放置角度不同时,镜片的光学性质发生了同样的改变,即说明A、B具有相同的

13、光学特性,故选D。7C【解析】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最小、最亮的光斑就是该凸透镜焦点的位置,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就是焦距。在距透镜15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说明太阳光经凸透镜未过焦点会聚的,或已过焦点会聚的光斑。将透镜向上移动少许,光斑变小,说明太阳光经凸透镜是没过焦点会聚的光斑。光斑的直径是透镜直径的13,说明太阳光经凸透镜形成的光斑是焦距一半,即焦距是3212cm18cm.故选C.8C【解析】试题分析:A、小孔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可以用光屏接收到,符合实像的特征,不是虚像,此项错误;B、近视是因为晶状体曲度过大,折光能力太强使像成在视网膜前面,用凹透镜矫正,此项不正确;C、白

14、光由七色光组成,不同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偏折角度不同,所以被分解成七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此项正确;D、只要是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此项错误故选C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漫反射;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点评:本题考查对简单光现象的理解,要求掌握的知识有小孔成像、两种反射、色散、近视远视的矫正9B【解析】【详解】(1)由于空气层的形状中央薄,边缘厚,所以其周围的石英是中央厚,边缘薄,这样空气层两边的石英就构成了两个凸透镜。(2)当平行光无论是从左边进入还是从右边进入石英正方体,都会经过凸透镜会聚,从而在空气层中形成一个会

15、聚光束。综上分析故选B.【点睛】(1)根据正方体内空气层的形状可以确定,空气层的左边和右边的石英体部分构成了两个凸透镜(2)当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时,根据凸透镜的光学性质可以确定空气层中的光束情况10C【解析】【详解】如太阳光射向地球,可以认为是平行光,太阳光正对凸透镜,此时的太阳光平行于主光轴,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从透镜处缓慢远离透镜,在白纸上的光斑会逐渐会聚,所以光斑变小,但当白纸上在凸透镜的焦点上时光斑最小,再缓慢远离透镜时会聚的光就开始发散,所以光斑又变大11D【解析】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但是光线通过凹透镜有可能相交,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但是光线通

16、过凸透镜也不一定能会聚于一点,一个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正确选项为D12A【解析】【分析】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来解答此题。【详解】因为实验将蜡烛放置在某一位,调节透镜另一侧的光屏,成一倒立缩小清晰的像,此时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像到透镜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所以:f10cm2f,则5cmf10cm;当移动蜡烛的位置,并再次调节光屏,当光屏距离透镜16cm时,成一倒立放大的像,此时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像到透镜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之间

17、;则16cm2f,由此得到:f8cm;由得:5cmf8cm;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掌握程度,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必须牢固掌握。重点是学生要熟记规律并能灵活应用规律分析问题。13D【解析】试题分析:(1)透镜有两种:凸透镜、凹透镜;(2)凸透镜中间比边缘厚,对光线有会聚作用;(3)凹透镜中间比边缘薄,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解:A、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不合题意;B、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不合题意;C、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不合题意;D、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1)掌握凹

18、透镜、凸透镜的特点;(2)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14C【解析】试题分析:光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两侧,折射光线总是向镜较厚的一侧偏折,由图知:选项A、B、D折射光线向两侧偏折,故中间薄丙侧厚,是凹透镜;选项C折射光线向中间偏折,故中间厚两侧薄,是凸透镜;本题选项是C。考点:透镜对光的作用15B【解析】【详解】根据生活经验及对生活常识知道,25寸彩电的功率在100W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1.3m/s,4km/h=41/3.6m/s1.1m/s,故B符合实际;洗澡水的温度稍高于人的正常体温37,所以,60水的温度太高了,故C不

19、符合实际;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选用的是薄透镜,焦距为5cm或10cm,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16凸透镜 会聚 【解析】老花镜的特点是中间厚,边缘薄,因此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17发散 发散 【解析】【详解】凹透镜是指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交于一点,叫做凹透镜的焦点,且是虚焦点,故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凹透镜也叫做发散透镜【点睛】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为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18凹 深 【解析】解: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会聚能力过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要戴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使像成在视网膜上。矫正前成像

20、离视网膜越远,说明近视的程度越严重,则所佩戴眼镜的“度数”越深(或大)。点睛: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会聚能力过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要戴一个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像离视网膜越远,矫正时眼镜的“度数”应该越大。19会聚 大于20 【解析】试题分析:摄像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对光线不会聚作用,当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制成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人脸和摄像头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也就是大于20cm时,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点评:本题考查了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和应用,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搞

21、清每种情况下的应用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寻找规律,学着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20会聚 远 【解析】试题分析:(1)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2)近视眼佩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佩戴凸透镜矫正解:由图可见,该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因此是凸透镜;远视眼是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要想使像呈在视网膜上,应戴一会聚透镜,即凸透镜,所以该眼镜可以用以矫正远视眼故答案为:会聚;远21变细 凹透镜 【解析】将空的透明饮料瓶横着按入面盆里的水面下,此时瓶子和水相当于是一个凹透镜,铅笔反射的光线经过凹透镜时成正立、缩小的虚像故答案为:(1). 变细 (2). 凹透镜22焦点 不正确 光斑可

22、能是在焦点之前,也可能在焦点之后。 【解析】【详解】(1)太阳光是平行光,凸透镜正对阳光,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到主光轴上一个最小、最亮的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2)会聚成较大的光斑可能是在焦点之前,也可能在焦点之后。如果光斑在焦点之前,焦距小于L,如果光斑在焦点之后,焦距大于L.【点睛】(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到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2)会聚成较大的光斑可能是在焦点之前,也可能在焦点之后23焦点 15 正立 虚 【解析】【详解】(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到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

23、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2)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烛焰放在此凸透镜左侧12cm处,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点睛】(1)根据凸透镜焦点和焦距的定义进行判断(2)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进行判断: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4【解析】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如图所示:【点睛】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

24、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25【解析】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如下图所示:点睛:仔细观察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特点,根据凸透镜的光学特点作图26见解析【解析】根据凸透镜焦点的定义可知,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会经过焦点,据此画出折射光线,如图:点睛:涉及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光路作图,应牢记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在画图中灵活运用,像这一类的作图即可迎刃而解。27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凸透镜对光

25、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解析】判断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用手摸使用的是根据透镜的结构特点进行判断,故判断的依据是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将它放在太阳下照一照判断,利用了太阳光,故根据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进行判断的,依据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点睛:本题考查透镜的类型判断,解题关键是透镜的结构特征和对光线的作用学生要掌握。28会聚 缩小 【解析】分析:(1)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2)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解答:(1)由图可知,让平行光束垂直镜面射入杯中时光线会会聚,故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2)凸透镜的

26、焦距是10.0cm,由图乙可知,物距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故答案为:(1)会聚;(2)缩小;【点睛】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也是实验中常用到的常识性问题,要掌握并能利用其解决碰到的有关问题。29(1)乙、甲 (2)、【解析】分析:此题是探究“视力的矫正”实验,那么必然要和近视、远视眼的成因联系起来图中所示的实验器具中,蜡烛发出的光相当于物体反射的光,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移动前的光屏位置相当于物体成像的位置,移动后的光屏位置相当于视网膜然后结合近视、远视眼的相关知识进行解答解答:解:由图知,蜡烛相当于物体,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当眼镜甲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时,要想得到清晰的物体的像,就必须将光屏远离凸透镜;这和近视眼的情况类似,我们知道,近视眼的晶状体折光能力强,物体的像只能成在视网膜的前面,因此用凹透镜纠正后,可以有效的发散光线,使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当眼镜乙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时,要想得到清晰的物体的像,必须将光屏靠近凸透镜;这与远视眼的情况类似,我们指的,远视眼的晶状体折光能力弱,物体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所以用凸透镜纠正后,可有效的会聚光线,使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故答案为:(1)乙是凸透镜,甲是凹透镜;(2)属于近视眼矫正原理的是,属于远视眼矫正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