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基础知识整理.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4987510 上传时间:2022-05-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基础知识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三化学基础知识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基础知识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基础知识整理.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初三化学基础知识整理第二章一、基本概念:1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没有固定的组成,各成分保持自己原有的化学性质。如:空气、合金、溶液等。2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有固定的组成(化学式)。如: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3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A + B + C4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 A B + C + 5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但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二、物质知识要点:1空气的主要成分:(体积分数:N2约4/5,O2约1/5)空气中各组分气

2、体体积占空气总体积的百分数(体积分数)大约是:N2 78%,O2 21%,He(氦)、Ne(氖)、Ar(氩)等稀有气体 0.94%,CO2 0.03%,水蒸气和其他气体 0.03%2认识氮气和稀有气体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N2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常温下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可用于医疗手术、灯泡填充气、食品保护气和制氮肥等。稀有气体 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可用于放电管、填充气球(He)、焊接金属的保护气和霓虹灯等。3了解典型的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 主要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粉尘 来源:机动车辆尾气的排放、工厂排放的废气、燃料燃烧排放的烟气和沙尘

3、等。 危害:温室效应、臭氧空洞的形成和酸雨等 计入空气质量周报的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SO2)和氮的的氧化物(NOx)4知道O2、CO2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物 质性 质用 途物理性质化 学 性 质O2通常状况下,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稍大,不易溶于水。其液态为淡蓝色液体,固态为淡蓝色的雪花状固体。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与非金属反应 木炭 碳 + 氧气二氧化碳 红磷红磷 + 氧气五氧化二磷 现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白烟。 与金属反应 铁丝 + 氧气四氧化三铁Fe O2 Fe3O4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与蜡烛反应 石蜡 + 氧气

4、水 + 二氧化碳 现象: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剧烈,发出白光,放出热量,集气瓶壁出现水雾,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供给呼吸,支持燃烧。可用于潜水、航天、焊接和切割、炼钢等。CO2通常状况下,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固态俗称“干冰”。 与水反应 二氧化碳 + 水 碳酸 CO2 H2O H2CO3 现象:二氧化碳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蒸馏水中,使石蕊变红。 碳酸不稳定,受热后使石蕊试液重新变成紫色。碳酸 二氧化碳 + 水H2CO3 CO2 H2O 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二氧化碳 + 氢氧化钙 碳酸钙 + 水 CO2 Ca(OH)2 CaCO3 H2O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

5、浊灭火(CO2密度比空气大;本身不可燃也不助燃),做温室大棚的气体肥料(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生产碳酸型饮料,干冰用于人工降雨.5初步学会在实验室制取O2和CO2气 体O2CO2化学反应原理药品 高锰酸钾(KMnO4);过氧化氢(H2O2)、二氧化锰(MnO2)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分碳酸钙CaCO3)、稀盐酸(HCl)反应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KMnO4 K2MnO4 MnO2 O2过氧化氢水 + 氧气H2O2 H2O O2碳酸钙 + 盐酸 氯化钙+二氧化碳+水CaCO3 HCl CaCl2 CO2 H2O实验装置发生装置高锰酸钾 双氧水二氧化锰 稀盐酸石灰石收集装置 排

6、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氧气不易溶于水) (氧气密度比空气稍大) 向下排空气法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检 验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则说明收集的气体就是O2。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如果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收集的气体就是CO2。验 满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则说明O2已经集满(向上排空气法)用燃着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火焰熄灭,则说明CO2已经集满。6认识水的组成 水是纯净物,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验证实验: 水的分解:水氢气 + 氧气 水的生成:氢气 + 氧气水现象:H2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罩在火焰上方的干冷烧杯内壁出现

7、水雾。7知道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等的区别 纯水是纯净物;矿泉水是混合物,除了水外,还含有多种可溶性的矿物质(无机物),可提供人体所需的一些微量元素。 溶有较多含钙、镁物质的水是硬水,加入肥皂产生的泡沫很少,会形成白色垢状物,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一些工业用水也不能用硬水;硬水经过处理去除过多的钙和镁后可以消除其不利的影响而成为软水。可用蒸发的方法来鉴别纯水和溶液,蒸干后如有固体出现,则是矿泉水或硬水;如无固体出现,则为纯水。蒸发操作注意:蒸发过程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蒸发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蒸干水分;加热后的蒸发皿用坩埚钳夹持。8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

8、常用方法 吸附:常用的吸附剂为活性炭,用于吸附有颜色或气味的微粒。 沉淀:常用明矾或石灰形成的一种粘稠的物质,促进水中的悬浮颗粒沉淀下来。过滤:可用于除去水中固体小颗粒。过滤装置要求: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沿;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倾倒液体时,烧杯嘴靠在玻璃棒上;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一边; 漏斗下端管口靠在烧杯内壁。滤纸也可用沙砾、棉花和纱布等替代。蒸馏:一种把水分蒸发并冷凝的方法,所得蒸馏水可视为纯净物。第三章一、重要概念1、构成物质的微粒特点:微粒是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温度升高,运动加快;微粒之间存在一定的有空隙。2、分子:保持物

9、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氧气和液氧都有助燃性是因为他们都是由氧分子构成;氧气、氢气、水的性质不同是因为他们是由不同的分子构成的。3、原子: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的一种微粒。原子是由带正电荷是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核外电子构成。二者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而原子呈中性。4、离子: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通常由原子得失电子而形成。原子得电子成为阴离子,原子失电子成为阳离子。5、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一基准的比,称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碳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2。6、相对分子质量等于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7、元素:同一种原子的总称。用元素符号表示。8、单

10、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包括金属单质,如Cu、Hg、Al等;非金属单质,如O2、N2、C、P等。9、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MgO、Fe3O4、KMnO4等,自然界中的物质大多数是化合物。10、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有一种元素是氧,这样的化合物叫氧化物。如MgO是氧化物也是含氧化合物,而KMnO4是含氧化合物而不是氧化物。11、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纯净物的式子。一种纯净物只用一个化学式表示。单质除了O2、N2、Cl2、H2外,大多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他们的化学式如Fe、Cu、Mn、Zn等;化合物的化学式要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来书写,一般办法是:正前负后,

11、交叉约简。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12、元素的存在:地壳中前四位O、Si、Al、Fe;13、元素与人体健康:Ca、Fe、Zn、Co(钴)、I为微量元素。缺钙:骨质疏松、畸形,易得佝偻病; 钙过量:引起白内障、动脉硬化缺锌:儿童智力发育停滞,智力低下,严重时会得侏儒症缺铁、钴:贫血症 缺碘:甲状腺疾病 硒过量:会致癌14、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关系原 子 结 合金属:铜、铁、钙等 非金属:金刚石、硅、稀有气体等分子 结合 聚集 分解 水、氧气、二氧化碳等 离子 失去或得到电子 结合 得到或失去电子 食盐、氯化钙、碳酸钙等分子和原子的不同在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实质

12、就是分子拆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变。二、化学用语1、 离子符号: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写上离子所带电荷数及其电性,离子所带电荷数与其元素的化合价数值一致,如果数值为1可省略。如钠离子Na+、镁离子Mg2+、氯离子Cl-、硫酸根离子SO42-等。2、 化合价的表示: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正上方标化合价的正负及数值,数值为1不可省。3、 化学用语的含义:元素符号:如O表示一种元素, 如氧元素; 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如1个氧原子化学式: 如H2O、Fe、NaCl表示一种纯净物, 如水、铁、氯化钠表示这种纯净物的宏观组成,如水组成元素是氢元素和氧元

13、素,铁的组成元素是铁元素,氯化钠的组成元素是钠元素和氯元素表示这种纯净物的微观构成(分子、原子、离子)如水分子,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铁是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钠离子和氯离子的个数比为1:1化学式的读法: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从右向左,读作“某化某”,如ZnS读作硫化锌(元素符号右下脚的数字也要读出来,如SO3读作三氧化硫)较复杂的化学式则要根据其特征来称呼。有CO3的读作“碳酸某”如Na2CO3读作碳酸钠;有SO4的读作“硫酸某”如K2SO4读作硫酸钾;有OH的读作“氢氧化某”,如Al(OH)3读作氢氧化铝。(4)化学用语中数字的含义例: +4 3CO

14、2 1 表示每个二氧化碳分子中有一个碳原子2 表示每个二氧化碳分子中有两个氧原子3 表示三个二氧化碳分子4 表示在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正四价 2O 表示两个氧原子 简单计算(关于化学式的计算)1、 求相对分子质量:2、 求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Ar)原子个数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 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Mr)3、 求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例:Fe2O3的相对分子质量=256+316=160 2Ar(Fe)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 Mr(Fe2O3) 256 = 100% 256+316 =70%Fe2O3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25631

15、6=73第四章一、概念1燃烧: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2物质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物质具有可燃性;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即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灭火主要有三种方法: 将可燃物撤离燃烧区,与火源隔离; 将燃烧着的可燃物与空气隔离; 使用大量的冷却剂使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3完全燃烧:氧气充足时可燃物发生的燃烧,可燃物中的碳、氢元素分别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放出的热量多。(C + O2 点 燃 CO2)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时可燃物发生的燃烧,可燃物中的碳、氢元素生成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有毒气体和小的炭黑颗粒等物质,放出的热量少。(C + O2 点 燃

16、CO)4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发生的急速燃烧。5可燃物的气体或固体粉尘在空气或氧气中达到一定比例遇火就会发生爆炸。这个比例也叫爆炸极限。6热值:一定量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7煤的干馏(或炼焦)是指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煤分解成焦炭、煤焦油和焦炉煤气等,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8石油的分馏是指根据物质的沸点不同从石油中分离出各种产品(汽油、煤油、柴油、液化气等),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9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微观解释: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10书写化学方程式所遵循的原则: 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符合质

17、量守恒定律。11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写出反应式中各物质的化学式;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反应前后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将箭头改写成等号; 在等号上注明反应条件,并在生成的气体或溶液中生成的沉淀物化学式的右边分别标上“”或“”。二、物质1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不溶于水的剧毒气体。吸入人体内的一氧化碳跟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了输氧的功能,人体就因缺少氧气而中毒。燃料的不完全燃烧、汽车排放出的废气、煤气的泄漏等都会增加空气中的一氧化碳的含量。2煤、石油、天然气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三种化石燃料。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18、是甲烷(CH4)。我国是世界上用煤最早,开采石油、天然气最早的国家。“西气东输”工程是指:将天然气从新疆塔里木输送到上海西郊,输气管道全长4200多千米。天然气、沼气、坑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甲烷是难溶于水、比空气轻、易燃烧的气体,点燃前要验纯。(CH4 + 2O2 点 燃 CO2 + 2H2O)三、计算1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设、写、列、比、算、答。例1: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若制备二氧化碳8.8 g,至少需要碳酸钙多少克?解:设需碳酸钙的质量为x。(未知数x后不带单位) 设CaCO3 + 2HCl CaCl2 + H2

19、O + CO2 写 100 44 列 x 8.8 g 10044 = x8.8 g 比 x = 20 g 算答:至少需碳酸钙20 g。 答第五章一、基本概念1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作用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这样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一变一 A+BC AC+B 化合反应 多变一 A+B+ C 分解反应一变多 A B+C+ 2合金:是由一种金属跟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形成的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大,大多数合金的熔点低于它的成分金属。 3描述金属的物理性质有(1)金属光泽(2)延展性(3)导电性(4)导热性二、物质知识要点1铁、铜、铝的化学性质比较铁铝铜与氧气的反

20、应(在纯氧中)3Fe+2O2点燃Fe3O4(在空气中加热,常温下也能反应)4Al+3O2=2Al2O3(在空气中加热)2Cu+O2加热2CuO与稀硫酸的反应Fe+H2SO4=FeSO4+H2 浅绿色溶液2Al+3H2SO4=Al2(SO4)3+3H2不反应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Fe+CuSO4=FeSO4+Cu蓝色溶液2Al+3CuSO4=Al2(SO4)3 +3Cu不反应2金属的用途(1)日常用的温度计内使用的是汞,热水瓶胆内一层银白色物质是银,香烟盒内一层金属是铝,家用导线内的金属是铜,储存液化石油气的瓶所用的材料是钢铁。(2)铁做炊具是利用铁的导热性好且能补充人体内的铁元素,武德合金用做保险

21、丝是因为它的熔点低,铝合金用于建筑的门窗是因为质轻而坚硬,钢材用于建筑材料是因为机械强度大,铝箔是利用铝的延展性好,钨丝用于电灯丝是利用钨的熔点低。3生铁和钢的比较生铁钢含碳量4.3%2%2%0.03%其它元素含较多C、P、S、Si等含较少C、S、P、Si用途铁锅、暖气片、机床的底座或用于炼钢制造机械、交通工具、武器,有较好的硬度、韧性和弹性,机械性能好冶炼原理3CO+Fe2O3高温2Fe+3CO2用氧化剂除去过量的C、S、P、Si设备高炉转炉4最早使用的合金是青铜,最广泛使用的合金是钢铁(铁和碳的合金),黄铜的成分金属是铜和锌,不锈钢是铁、铬、镍的合金,武德合金是由铋、铅、锡、镉组成的合金。

22、5铁的锈蚀实际上是铁和氧气、水等物质相互作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使铁转化为铁的化合物的过程。防止铁生锈的主要方法有(1)表面覆盖保护层,如涂防锈油、喷油漆、烧涂搪瓷、镀锡镀锌镀铬等(2)保持铁制品表面清洁干燥。 6废金属不但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会造成镉、汞等有毒金属对环境的污染,回收再利用废金属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之一。 7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的性质和用途物质石灰石(大理石、方解石、白垩、蛋壳贝壳、珍珠、水垢)生石灰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浆、石灰水主要成分CaCO3CaOCa(OH)2性质(1) 高温易分解 CaCO3高温CaO+CO2(2) 能与稀盐酸反应(用于实验室制二氧化碳CaC

23、O3+2HCl=CaCl2+H2O+CO2与水反应(放热反应)CaO+H2O=Ca(OH)2(1)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CO2+Ca(OH)2=CaCO3 +H2O(2)石灰水能使酚酞变红用途制玻璃、制水泥、炼铁、作建筑材料作干燥剂、常用一种建筑材料(制熟石灰)常用一种建筑材料9常用的纯碱是碳酸钠(Na2CO3),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钾(K2CO3),农业上使用的化肥碳铵是碳酸氢铵(NH4HCO3),这些物质统称碳酸盐。含碳酸盐的物质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这一原理可用于检验碳酸盐。 Na2CO3+2HCl=2NaCl+H2O+CO2 K2CO3+2HCl=2KCl+H2O+CO

24、2 三、涉及的实验及其现象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3Fe+2O2点燃Fe3O4 铜在空气中加热,亮红色的铜丝表面渐渐变黑:2Cu+O2加热2CuO 铝丝在空气中,表面会慢慢失去金属光泽:4Al+3O2=2Al2O32把铁丝浸入稀硫酸中,可以看见铁丝表面有气泡,溶液由无色渐渐变成浅绿色,铁丝渐渐变小:Fe+H2SO4=FeSO4+H23把2-3枚无锈的新铁钉放入少量硫酸铜溶液中,可以看到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逐渐由蓝色变成浅绿色:Fe+CuSO4=FeSO4+Cu第六章 一、基本概念 1一种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叫做溶解

25、。 物质溶解后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均一性就是溶液中各处性质完全相同;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改变时,溶液不发生改变。)如:食盐、高锰酸钾、蔗糖、酒精、氢氧化钠等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混合物都是溶液,碘酒也是溶液。 2油脂难溶于水,在油脂和水的混合物中加一些洗洁精(乳化剂)能使油脂以细小的液滴均匀悬浮于水中形成乳浊液,这种现象叫做乳化。如:用洗衣粉可以洗去衣服上的污渍,用洗发剂可以洗去头发上的油脂。 3物质溶解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中通常伴随热量的变化,有些物质溶解使溶液的温度升高,如:氢氧化钠、浓硫酸。有些物质溶解使溶液的温度降低,如:硝酸铵、硝酸钾、氯化铵。 4

26、加快物质溶解的方法有:溶解时不断搅拌,加热,把块状的固体粉碎。 5固体物质溶解于水,使水的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如:寒冷的冬季,人们常向公路上的积雪撒些盐,使冰雪很快融化;冬天建筑工人常在建筑料中加点氯化钙等物质以防冻;汽车的水箱中在冬天加入少量乙二醇之类的化合物以防水箱中的水结冰。 6某些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时能生成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这些物质(酸、碱、盐)的水溶液能够导电。如:食盐溶于水生成自由移动的Na+和Cl-,氢氧化钠溶于水生成自由移动的Na+和OH-,稀硫酸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H+和SO42-,所以这些物质的水溶液都能够导电。 7溶液都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溶质

27、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溶解溶质的物质叫做溶剂,最常用的溶剂是水。如:在蔗糖溶液中,蔗糖是溶质,水是溶剂;盐酸中,氯化氢是溶质,水是溶剂;碘酒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8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溶质的质量分数 = 100 (溶液质量 = 溶质质量 + 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说明溶液中溶质的相对含量越大。9浓溶液加水稀释时,溶质的质量不变。浓溶液质量浓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稀溶液质量稀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做溶解性。11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还能溶解某

28、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 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加入溶剂,升高温度(氢氧化钙例外,降低)。 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加入溶质,降低温度(氢氧化钙例外,升高),蒸发溶剂。1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影响固体溶质溶解度的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13结晶方法: 蒸发溶剂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固体溶质。 冷却热饱和溶液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固体溶质。三、与溶液相关的计算例1:25gKNO3溶解在100g水中,配成的溶液的溶质

29、质量分数是多少?解: = 100 % = 100 % = 20 %答:(略)例2:实验室欲配制质量分数为20 %的稀硫酸(=1.14 g/mL)500 mL,需质量分数为98 %的浓硫酸(=1.84 g/mL)和水各多少毫升?解:设需质量分数为98 %的浓硫酸的体积为V 500 mL 1.14 g/mL 20 % = 1.84 g/mL V 98 % V = 63.22 mL 需要水的质量为500 mL 1.14 g/mL - 63.22 mL 1.84 g/mL= 454 g水的密度= 1 g/mL 即水的体积V(水) = 454 mL第七章一、基本概念1酸性溶液(溶液中有H+):指PH小于

30、7、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的溶液。生活中常见的酸性溶液有汽水、食醋、酸果汁、酸奶、雨水。 2碱性溶液(溶液中有OH-):指PH大于7、能使紫色石蕊变蓝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的溶液。生活中常见的碱性溶液有肥皂水、石灰水、纯碱溶液、氨水。 3酸碱指示剂:能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液。石蕊和酚酞是常用的酸、碱指示剂。 名称酸性中性碱性石蕊红紫蓝酚酞无色无色红4溶液酸、碱度:指溶液酸性或碱性的强弱程度,常用PH来表示。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酸性增强 中性 碱性增强 5酸:溶于水后生成的阳离子全是H+的化合物称为酸。盐酸、硫酸、硝酸是工业上的三大强酸。 6碱:溶

31、于水后生成的阴离子全是OH-的化合物称为碱。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氨水。 7盐:由金属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食盐NaCl、纯碱(Na2CO3)、硫酸铜(CuSO4)、氯化铁(FeCl3)、石灰石(CaCO3)、小苏打(NaHCO3)。 8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9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以将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2、二、元素化合物知识 10健康人体的PH必须维持在一定范围内。除胃液(PH约为0.81.5)外,其它体液都接近中性。 大多数农作物适宜在接近中性的土壤(PH在6.57.5之间)生长,酸性太强(PH8)的土壤都不适合作物生长。通常的雨水里因溶有二氧化碳而略显酸性,PH约为5.6。PH5.6的雨水称为酸雨,一般是由于空气受二氧化硫及氮的氧化物污染而引起的。 11浓硫酸溶于水会放热,稀释浓硫酸时应把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棒不断搅拌。12常见碱的性质比较名称俗称化学式颜色状态溶解性在空气中的变化氢氧化钠火碱、烧碱、苛性钠NaOH白色块状固体易溶放热潮解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必须密封保存)氢氧化钙消

33、石灰 熟石灰Ca(OH)2白色粉末状固体微溶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氨水氨气的水溶液NH3H2O无色液体易挥发,质量变小13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区别:(1)分别取少量,暴露与空气中,能潮解的是氢氧化钠,无明显想象的是氢氧化钙。(2)分别取少量加水溶解,能溶于水渠放热的是氢氧化钠,微溶于水的是氢氧化钙。(3)分别取少量制成溶液,通入二氧化碳,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钙,无明显现象的是氢氧化钠。(4)分别取少量配制成溶液,滴加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氢氧化钙,无明显现象的是氢氧化钠。14检验长期使用的氢氧化钠固体(溶液)已变质的方法是:滴加稀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气体,说明已变质。 除去变

34、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Na2CO3方法是:逐滴滴加石灰水,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即可得较纯净的氢氧化钠溶液。(如要得到固体,只需在加热蒸发即可。)此方法也适用于实验室制取少量氢氧化钠。15烧碱常用于制人造丝、造纸、炼油、纺织、印染和橡胶工业;熟石灰在建筑上用于制造三合土,砌砖抹墙的石灰浆主要成分也是氢氧化钙,农业上还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石硫合剂和改良酸性土壤;硫酸用于制化肥、农药、火药、染料,用于冶炼金属、精炼石油、金属除锈。16根据化学肥料所含的植物营养元素可把化肥分为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料(含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等。铵态氮肥(如NH4HCO3 NH4NO3 (N

35、H4)2SO4 )不能和熟石灰一起混合使用。三、实验现象及反应方程式17将镁条分别放入稀盐酸和稀硫酸中,可以看到反应非常剧烈,镁条表面放出大量气泡,镁条一会儿消失了。Mg +H2SO4=MgSO4+H2 Mg +2HCl =MgCl2 +H2将铜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与稀硫酸中,都无反应。18将锌粒分别放入稀盐酸和稀硫酸中,可以看到反应很剧烈,锌粒表面放出大量气泡,锌粒逐渐减小。Zn +H2SO4=ZnSO4+H2 Zn +2HCl =ZnCl2 +H219将生锈的铁钉分别放入稀盐酸与稀硫酸中,可见铁锈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如果时间稍长也可看到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Fe2O3 + 3H2SO4

36、=Fe2(SO4)3 + 3H2OFe2O3 + 6HCl =2FeCl3 +3H2O20在表面皿中放一些固体烧碱,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固体表面变潮,滴加稀盐酸,可见表面有气泡冒出。CO2 +2NaOH =Na2CO3 + H2O Na2CO3 + 2HCl = 2NaCl +H2O + CO2 在试管中加一些固体少见,加入水,振荡,烧碱很快溶解,试管变热,其水溶液有滑腻感(实验完迅速用水将手冲洗干净)。第八章1 食品中含有哪些重要的有机物类别名称组成营养作用相应食品碳水化合物(糖类):淀粉、葡萄糖(C6H12O6)、纤维素、蔗糖等C、H、O通过化学反应产生人体所需的能量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

37、生糖类。注淀粉(米、面等主食)、葡萄糖(葡萄等)、纤维素(青菜等)油脂:植物性油脂(油)液态动物性油脂(脂)固态C、H、O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脂肪还是人体的储能物质花生、玉米、芝麻、瓜子、油菜、大豆、动物脂肪等蛋白质C、H、O、N、S、P、Zn、Fe、Cu等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肉、蛋、奶、豆制品等维生素促进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力,增强人体对其它营养元素的吸收水果、蔬菜、粗粮、面包、肝脏、维生素制剂。2 蛋白质受热、遇到浓硝酸、重金属盐、甲醛等化学物质,会发生化学变化(变性),失去原有的生理功。因此,重金属盐、甲醛能使人中毒。3 霉变大米含有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不吃霉变食物、不用霉变得饲料

38、喂养家畜,是杜绝霉菌毒素毒害的根本办法。干燥、密封可防霉变第九章1氢能是一种及其理想的能源:氢气燃烧放热量大,生成物不污染环境,制氢资源也很丰富;但制氢的成本高,安全贮运困难,因而氢气还不能广泛使用。2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方法:(1)原理: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 Zn + H2SO4= ZnSO4 + H2(2)装置:(3)步骤:检验气密性装药收集(收集前要验纯: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火焰,放开拇指点火,若听到轻微的响声,则表明氢气已经纯净,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表明氢气不纯净,还需要再检验。)(4)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法(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排水集气法(氢气难溶于水)3常见的材料分类种类举例金属材料青铜(商代)、钢铁(使用最广泛)、性能优异的合金(贮氢合金、记忆合金、特种合金)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玻璃合成材料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复合材料钢筋混凝土、玻璃钢4区别纯棉布、纯羊毛和尼龙: 分别取少量,灼烧,烧得很快,有烧纸气味的是纯棉布;燃烧时有烧焦羽毛味的是纯羊毛;烧时纤维先卷缩熔化再燃烧的是尼龙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