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必修二期末测试题.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4960209 上传时间:2022-05-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期末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期末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期末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地理必修二期末测试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下图示意我国近几年的劳动年龄人口变化及未来预测情况。读图,回答12题:1.20002020年,我国()A.年轻劳动力人口比重逐年提高B.中年劳动力人口比重逐年减少C.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持续上升D.老年劳动力人口比重持续上升2.根据劳动年龄人口变化的预测,未来几十年我国()A.就业压力越来越大B.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C.人口老龄化严重D.人口大量外迁读“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图7),完成34题。 3、反映的是A、城市化进入加速阶段 图7400206080100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B、城市化进入衰退阶段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第三产业人口下降4、与形成反映的现

2、象无关的原因是A、 郊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B、 城市居民追求更好的环境质量C、 农民工进城务工数量增多 D、 城区与郊区交通联系更加便捷5影响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是A人口迁移B自然条件C人口数量D经济发展6、下列中心地,服务范围最大的是:A、北京 B、杭州 C、南宁 D、西安7下列因素中,一般情况下往往对人口迁移起重要作用的是A较高的工资待遇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C家庭成员异地居住D迁入区优美的环境8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总人口数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B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都不可能扩大C在一定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是有可能扩大的D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应控制在16亿人左右9

3、下列属于决定人口增长状况最主要的因素是( )A自然条件B社会制度 C 经济发展D道德水平10既是密集农业,又是商品农业和种植业的农业类型是( )A我国南方的水稻种植业B潘帕斯草原的牧牛业C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D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小麦牧牛业图7为“美国和中国东北部分农业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11、甲、乙两幅图中的农业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混合农业12、影响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B热量充足,城市众多C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D工业发达,市场需求量大13、从投入-产出的工业联系看,下列宜靠近织布厂

4、的是 A、服装厂 B、轴承厂 C、化工厂 D、汽车厂图8是我国某种工业分布图。读图并结合有关地理知识回答1416题。图814、该种工业部门可能是 ( )A纺织工业 B煤炭工业C瓶装饮料工业 D制糖工业15、该种工业布局属 ( )A动力指向型 B原料指向型C技术指向型 D市场指向型16、下列工业布局与图示工业布局条件相同的是 ( )A水产品加工厂 B印刷厂 C制鞋厂 D精密仪表厂17当前,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大城市周围,其原因是A大城市周围有充足的牧草供应 B由于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贮藏,且运输不便C大城市周围劳动力充足 D大城市周围土地租金低18、调节我国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的主要办法是A跨流域调水 B

5、节约、合理用水 C修建水库 D大力开采地下水19、 我国政府2000年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 A、 沼泽地的土壤贫瘠 B、 开发的成本太高 C、 粮食过剩,价格偏低 D、 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A.B.C.D.20中国传统文化中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思想的是( )A“人定胜天”B“天定胜人”C“天人合一”D“天命主宰”21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期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有( )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发展绿色食品,避免“白色污染”,增强环保意识,是保护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

6、的重要措施。据此回答1517题。22.绿色食品是指:A.绿颜色的营养食品 B.有叶绿素的营养食品C.经济附加值高的的营养食品 D.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23.通常所说的“白色污染”是:A.冶炼厂的白色烟尘 B.石灰窖的白色粉末C.聚乙烯等白色塑料垃圾 D.白色建筑废料24.倡导“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木(竹)筷”的出发点是:A.减少个人经济支出 B.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C.减少固体垃圾 D.移风易俗18.下列言行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是:A.“只有一个地球”的公益广告 B.“盛世滋丁,永不加赋”C.提倡用塑料袋购物 D.靠山砍柴,靠水捕鱼25.下列叙述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A.注重人口增长,使人

7、类在地球上不断发展B.合理利用资源,使其不致退化或枯竭C.区域开发应以提高经济产值和提高经济利润为目标D.积累大量的资金,为子孙后代留下大量的财富二、综合题(5个题,共40分)26读我国某城市某住宅区在城市中的区位及其内部布局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1)A地区按城市功能分区属于 ,简要分析其区位优势。(3分)(2)如果B住宅区是高档住宅区,请你为该住宅区房地产开发商写一段广告词,说明该住宅区的区位优势。(2分)(3)该城市工业区分布有何特点?(2分)26(7分)(1)中心商务区(商业区)(1分)城市中心,交通便利;接近市场。(2分)(2)广告词:好风、好水、环境美(1分);区位优势:地处盛

8、行风的上风地带,位于河流上游沿岸;邻近风景区和教育区(1分);位于城市外缘,远离市中心和工业区(污染较轻);靠近环路或放射状道路,交通便利(绿色、自然、交通便利)(2分)(3)位于城市边缘,多沿交通线分布;位于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地带;位于河流下游沿岸(2分)。27(5分)下图表示了城市内部地租差别对地域结构的影响,根据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D属于_区,E属于_区,F属于_区。(3分)(2)土地租金高低取决于下列因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土地利用方式交通通达度 企业的支付能力,其中主要的是 ( ) (2分)A. B. C. D.27.(1)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3分)(2 )D(2分)

9、28、下面是影响人口迁移诸因素的知识体系结构框图,据此回答问题:(7分)(1)填出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A_B_(2分)(2)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 ( )(1分) 政治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 C社会经济因素D政策和矿产资源(3)美国很多老人退休以后向南方“阳光地带”迁移是因为 (1分) A淡水 B土壤 C政策D气候(4)深圳、珠海在20世纪80年代能吸引大量人口的迁入,主原因是 (3分)28.(共7分)(1)气候;经济发展水平(2分)(2)C(1分)(3)D(1分)(4)改革开放后,特区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城市化的推进,有大量的就业机会(3分)29.(16分)上海市无论从市区人口数,还是从城市

10、国民生产总值来说,一直稳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它的发展有其优越的区位条件:便捷的交通(海陆位置、铁路枢纽、长江出海口等)、广阔的经济腹地、高素质的劳动力、发达的农业、适宜的气候等等。上海市的国民生产总值自19521990年增长了23.5倍,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上海市的人口规模也在扩大,1992年的人口比1949年人口增加了350多万,比1980年增加了182万。由于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的迅速扩大,导致了上海市的用地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市区依托黄浦江西岸,向北、西、南三个方向延伸,此外还兴建了大批的卫星城市。就是这样,上海市还面临着急需解决的城市问题,因此,它决定建立浦东新区、改造老区来解决严重的城市

11、问题。根据材料,结合上海市地图回答下列问题。(1)上海市发展的优越区位条件是什么?(3分)(2)导致上海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扩大的根本原因是_ 。(2分)(3)随着城市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带来了严重的城市问题,试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城市化会带来哪些问题?(3分)(4)试着从城市规模的大小与服务功能的关系角度上来解释上海市对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影响。(3分)29. (共11分)(1)优越的区位条件:便捷的交通(海陆位置、铁路枢纽、长江出海口等)、广阔的经济腹地、高素质的劳动力、发达的农业、适宜的气候等等(3分)(2)城市化的推进(2分)(3)交通拥挤,人口稠密,环境质量差,住房紧张等。(3分)(4)上海市我国的经济中心,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四大直辖市之一,城市等级最高,长江三角洲区域内的其他城市等级没有上海市高,所以上海的服务范围最大,其他城市服务范围小,所以上海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最强(3分)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