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4.1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ppt

上传人:得****n 文档编号:14954215 上传时间:2022-05-09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5.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4.1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20版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4.1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4.1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4.1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ppt(3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一、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一、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1.1.原因:原因:(1)(1)北宋初年,北宋初年,_对兼并土地采取放任态度,导致对兼并土地采取放任态度,导致部分自耕农沦为佃农。部分自耕农沦为佃农。(2)(2)为解决财政困难,政府不断为解决财政困难,政府不断_,导致中小农,导致中小农户赋税沉重。户赋税沉重。宋太祖宋太祖增加赋税增加赋税(3)(3)连年战事和频繁的自然灾害,加重了人民的苦难。连年战事和频繁的自然灾害,加重了人民的苦难。2.2.表现:北宋中期,农民生活困苦,各地农民反抗不表现:北宋中期,农民生活困苦,各地农民反抗不断发生。断发生。【状元有话

2、说状元有话说】(1)(1)社会矛盾激化是北宋中期面临的三大问题之一。社社会矛盾激化是北宋中期面临的三大问题之一。社会矛盾的激化具体表现为阶级矛盾激化、民族矛盾尖会矛盾的激化具体表现为阶级矛盾激化、民族矛盾尖锐、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锐、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2)(2)北宋实行北宋实行“不抑兼并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使贫富分化更的土地政策,使贫富分化更为严重,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导致农民阶级为严重,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导致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和北宋统治集团的矛盾日益尖锐。与地主阶级和北宋统治集团的矛盾日益尖锐。二、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二、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1.1.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

3、措施: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1)(1)集中军权:设立不同的机构管辖军队;经常换防各集中军权:设立不同的机构管辖军队;经常换防各地驻屯的军队。地驻屯的军队。(2)(2)集中行政权:设立几位宰相和集中行政权:设立几位宰相和_,以互相,以互相牵制。牵制。参知政事参知政事(3)(3)集中财政权:三司管财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削弱集中财政权:三司管财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削弱宰相权力。宰相权力。2.2.空前强化的皇权专制的负面影响:空前强化的皇权专制的负面影响:积积弱弱军事上军事上造成军队战斗力削弱;在与辽和西夏的战造成军队战斗力削弱;在与辽和西夏的战争中败多胜少,签盟约求苟安争中败多胜少,签盟约求

4、苟安行政上行政上降低了政府的工作效率降低了政府的工作效率财政上财政上增加财政负担,造成财政困难增加财政负担,造成财政困难积积贫贫冗兵冗兵扩充军队和扩充军队和“荒年募兵荒年募兵”,使军队数量增,使军队数量增加加冗官冗官_,官职混滥,官职混滥冗费冗费军费猛增,岁币和官费开支庞大军费猛增,岁币和官费开支庞大机构重叠机构重叠【状元有话说状元有话说】赵匡胤加强专制集权以后,空前强化赵匡胤加强专制集权以后,空前强化的皇帝专权虽然有利于巩固统治,但也导致北宋中期的皇帝专权虽然有利于巩固统治,但也导致北宋中期的的“三冗三冗”现象和积贫积弱局面。现象和积贫积弱局面。三、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三、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1

5、.1.背景:背景:(1)(1)社会矛盾激化,封建统治出现危机。社会矛盾激化,封建统治出现危机。(2)(2)范仲淹认为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根本原因是范仲淹认为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根本原因是_。吏吏治不整治不整2.2.推行:推行:10431043年,宋仁宗任用主张改革的年,宋仁宗任用主张改革的_、富、富弼等人进行改革。弼等人进行改革。3.3.措施:措施:(1)(1)改革文官升迁办法,定期考核政绩,依照政绩提拔改革文官升迁办法,定期考核政绩,依照政绩提拔官员,淘汰冗员。官员,淘汰冗员。(2)(2)严格严格_,防止权贵子弟亲属垄断官位。,防止权贵子弟亲属垄断官位。范仲淹范仲淹“恩荫恩荫”制制(3)(3

6、)改革改革_,令州县立学;改变专以词赋、墨义,令州县立学;改变专以词赋、墨义取士的旧制,着重策论和操行。取士的旧制,着重策论和操行。(4)(4)慎选地方官吏。慎选地方官吏。(5)(5)减轻徭役,重视减轻徭役,重视_等。等。贡举制贡举制农桑农桑4.4.结局:结局:(1)(1)失败:庆历新政仅推行了一年多就夭折。失败:庆历新政仅推行了一年多就夭折。(2)(2)原因:因触犯了原因:因触犯了_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强烈反对。大官僚大地主大官僚大地主【状元有话说状元有话说】恩荫制度指官宦之子弟、亲属及门客恩荫制度指官宦之子弟、亲属及门客不必通过科举即可做官。其影响是使官员人数增加,不

7、必通过科举即可做官。其影响是使官员人数增加,出现冗官现象;造成政府效率低下,加重财政负担,出现冗官现象;造成政府效率低下,加重财政负担,进一步激化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阶级矛盾。【素养探究素养探究】1.1.北宋中期社会危机。北宋中期社会危机。史料一史料一今则今则西戎已叛西戎已叛,屡丧边兵;,屡丧边兵;北虏愈强北虏愈强,且增,且增岁币。岁币。国用殚竭,民力空虚国用殚竭,民力空虚,徭役日繁,率敛日重。,徭役日繁,率敛日重。官吏猥滥,不思澄汰;人民疾苦,未尝省察。百姓无官吏猥滥,不思澄汰;人民疾苦,未尝省察。百姓无告,朝廷不与为主,告,朝廷不与为主,不使叛而为寇不使叛而为寇,复何为哉?,复何为哉? 枢

8、密副使富弼上疏枢密副使富弼上疏思考:思考:(1)(1)根据史料,分析北宋中期出现的社会危机。根据史料,分析北宋中期出现的社会危机。( (史料实证史料实证) )【点拨点拨】根据史料画线部分内容,从军事、财政、政根据史料画线部分内容,从军事、财政、政治、阶级矛盾等方面归纳。治、阶级矛盾等方面归纳。提示:提示:面临辽和西夏的威胁,出现财政危机,吏治腐面临辽和西夏的威胁,出现财政危机,吏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等。败,阶级矛盾尖锐等。史料二史料二宋史宋史食货志食货志记载,北宋记载,北宋“势官富姓,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兼并冒伪、习以成俗,重禁不能止重禁不能止”。(2)(2)史料二

9、反映北宋中期出现了什么社会问题?史料二反映北宋中期出现了什么社会问题?( (史料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实证、时空观念) )【点拨点拨】根据史料二画线部分可知土地兼并,矛盾突根据史料二画线部分可知土地兼并,矛盾突出。出。提示:提示: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激化。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激化。 2.2.北宋的积贫积弱。北宋的积贫积弱。史料一史料一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辟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辟之广,恩荫之滥,杂流之猥,祠禄之多,日增月益,之广,恩荫之滥,杂流之猥,祠禄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遂至不可纪极。真宗咸平四年。真宗咸平四年(1001(1001年年) ),有司言:减,

10、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者如此,未减者可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者如此,未减者可知知也。也。清清 赵翼赵翼廿二史札记廿二史札记 思考:思考:(1)(1)史料一主要反映了北宋中期怎样的现象?结史料一主要反映了北宋中期怎样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史料实证、历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史解释) )【点拨点拨】现象由画线信息现象由画线信息“其后荐辟之广其后荐辟之广”“”“祠禄之祠禄之多,日增月益多,日增月益”及后文中及后文中“冗吏冗吏”归纳。原因由画线归纳。原因由画线信息信息“设官分职,尚有定数设官分职,尚有定数”“”“恩荫之滥,杂

11、流之猥恩荫之滥,杂流之猥”总结归纳。总结归纳。提示:提示:现象:官员数量增加,人浮于事,形成现象:官员数量增加,人浮于事,形成“冗官冗官”的弊端。的弊端。原因: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科举取士多;原因: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科举取士多;“恩荫恩荫”制制度授官多。度授官多。 史料二宋仁宗年间,史料二宋仁宗年间,各级官员达到两万多人,比三各级官员达到两万多人,比三十多年前的真宗景德年间增加了一倍十多年前的真宗景德年间增加了一倍;仁宗后期,;仁宗后期,“募天下骁雄横猾以为兵,几至百万募天下骁雄横猾以为兵,几至百万”,比北宋建,比北宋建国之初增加了五倍。在仁宗国之初增加了五倍。在仁宗10501050年前后,当时

12、的两税年前后,当时的两税收入:钱收入:钱493493万贯,绢帛万贯,绢帛376376万匹,粮万匹,粮1 8071 807万石;国家万石;国家总支出:钱总支出:钱3 3173 317万贯,绢帛万贯,绢帛725725万匹,粮万匹,粮3 0473 047万石。万石。当时当时“养兵之费,在天下十居七八养兵之费,在天下十居七八”。 (2)(2)根据史料二,概括王安石变法的背景。根据史料二,概括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时空观念时空观念) )【点拨点拨】背景由画线信息分别得出冗官、冗兵、背景由画线信息分别得出冗官、冗兵、冗费问题,然后结合所学回答即可。冗费问题,然后结合所学回答即可。 提

13、示:提示:北宋冗官、冗兵、冗费的社会问题导致国家财北宋冗官、冗兵、冗费的社会问题导致国家财政入不敷出,造成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政入不敷出,造成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 3.3.庆历新政的失败。庆历新政的失败。史料对于庆历新政的失败,从古到今,学术界有不史料对于庆历新政的失败,从古到今,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南宋人叶同的看法。南宋人叶适认为范仲淹实施适认为范仲淹实施“明黜陟明黜陟” ” “抑侥幸抑侥幸”这两项失之这两项失之“太猛太猛”,以致,以致激起激起“庸人庸人”的反对的反对;现代史学家邓广铭认为由于范仲淹等人;现代史学家邓广铭认为由于范仲淹等人招致朋党之讥招致朋党之讥。本就对。本就对范仲淹等人有戒

14、心的宋仁宗范仲淹等人有戒心的宋仁宗,最终下决心将范仲淹等人逐出朝廷。最终下决心将范仲淹等人逐出朝廷。 思考: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庆历新政失败的原思考: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因。( (唯物史观唯物史观) )【点拨点拨】从画线部分从画线部分“太猛太猛”“”“激起激起庸人庸人的反的反对对”“”“朋党之讥朋党之讥”“”“有戒心的宋仁宗有戒心的宋仁宗”等角度分析失等角度分析失败的原因。败的原因。提示:提示:改革措施过于激进;触及官僚地主既得利益;改革措施过于激进;触及官僚地主既得利益;最高统治者反对。最高统治者反对。【史论阐释史论阐释】北宋中期面临的统治危机及带来的影响北宋中期

15、面临的统治危机及带来的影响1.1.财政危机:财政危机:(1)(1)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北宋统治者实行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北宋统治者实行“不抑兼并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土地买卖得到保护,从而加剧了土地兼的土地政策,土地买卖得到保护,从而加剧了土地兼并。并。(2)(2)冗官、冗兵、冗费。冗官、冗兵必然导致官俸、军冗官、冗兵、冗费。冗官、冗兵必然导致官俸、军费开支增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造成财政困难,形费开支增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造成财政困难,形成积贫局面。同时,兵员素质低下,操练不勤,战斗成积贫局面。同时,兵员素质低下,操练不勤,战斗力削弱,形成积弱局面。力削弱,形成积弱局面。(3)(3)每年送给辽

16、、西夏大量银绢,也是造成北宋财政困每年送给辽、西夏大量银绢,也是造成北宋财政困难的原因。难的原因。 2.2.政治危机:土地兼并造成广大农民流离失所,生活政治危机:土地兼并造成广大农民流离失所,生活恶化。财政困难又使北宋统治者加重对农民的剥削,恶化。财政困难又使北宋统治者加重对农民的剥削,加剧了阶级矛盾,导致农民起义不断爆发。人民的反加剧了阶级矛盾,导致农民起义不断爆发。人民的反抗斗争,极大地威胁着北宋的封建统治。抗斗争,极大地威胁着北宋的封建统治。 3.3.民族危机:北宋中期,政府不仅面临着内忧,而且民族危机:北宋中期,政府不仅面临着内忧,而且面临着外患,辽、西夏不断进攻北宋。北宋在战争中面临着外患,辽、西夏不断进攻北宋。北宋在战争中进一步消耗了财力,积贫、积弱局面加剧,北宋统治进一步消耗了财力,积贫、积弱局面加剧,北宋统治面临全面危机。面临全面危机。【深化点拨深化点拨】这些背景一方面表明宋朝中期社会危机这些背景一方面表明宋朝中期社会危机四伏;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王安石变法与时俱进,顺应四伏;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王安石变法与时俱进,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要求。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推了历史发展的要求。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推动力。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