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浅谈幼儿科艺整合教育的实践探索.doc

上传人:88****9 文档编号:14896 上传时间:2018-01-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88.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_浅谈幼儿科艺整合教育的实践探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_浅谈幼儿科艺整合教育的实践探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_浅谈幼儿科艺整合教育的实践探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_浅谈幼儿科艺整合教育的实践探索.doc(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浅谈幼儿科艺整合教育的实践探索 张宜俊 (胜利油田胜利石油管理局第二实验幼儿园 山东 东营 257051) 艺术美学 Aesthetics 摘 要 幼儿时期是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创造力开发的关键期。幼儿科学与艺术整合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也 是幼儿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大趋势。文章通过设定主题明确切入点、营造氛围找准着力点、家园互动探索创新点,全 面实施科艺整合教育实验,有效促进家园、师幼之间的合作沟通。 关键词 主题设定 氛围营造 家园互动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 A Practical Exploration on Integration of Early Childhood A

2、rts Education ZHANG Yijun (Second Experimental Kindergarten of Shengli Oilfield Shengli Petroleum Administration, Dongying, Shandong 257051) Abstract Early childhood is an important period of thought development, but also the creative development of the critical period. Integration of children with

3、social science and art trends, but also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and development trend. Theme by setting clear starting point, identify the focal point to create an atmosphere, home interactive exploration innovation, fully implemented arts integration educational experiment, the

4、effective promotion of their homes, co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teacher and children. Key words theme settings; create an atmosphere; home interactive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 “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 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 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 它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而科学与艺术整合教育正是 顺应这一思想,以素质教育思想为宗旨,把科学教育与艺术教 育诸要素组合起来,使科学与艺术教育内容相互渗

5、透、有机结 合,让幼儿了解、热爱、探索科学,并通过艺术手段,把科学的理 论进行创造性地表现,从而为幼儿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 础。现结合工作实际,浅谈科艺整合教育活动的实践探索。 1 明确 “ 切入点 ” ,科学制定教研计划,灵活运用实验内容 科学和艺术两个不同学科的辩证统一性,使科学的艺术教 育特点与艺术的科学教育功能具有了交叉与相融关系,这是幼 儿科学与艺术教育整合实验的理论基础。教师在实际教学时, 只有明确好教材中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两学科间的 “ 切入点 ” , 科学制定周密的教研计划,通过不同活动主题的组织整合过程, 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才能极大地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关注兴趣、主题活

6、动,力求贴近幼儿生活。开学初,我们 都会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认真制定教育教学计划,在主题设定 上,以贴近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力求拓展幼 儿的经验和视野。如: “ 三八 ” 节来临之际,我们首先引导幼儿 了解节日的 由来,明白 “ 三八 ” 节的意义,知道妈妈工作的辛苦, 然后以此为主线,展开一系列的艺术活动:幼儿自己动手制作 邀请卡,邀请妈妈来联欢;充分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稚嫩的小 手为妈妈精心制作小礼物;引导幼儿大声说出对妈妈的感谢, 为妈妈唱歌、跳舞、朗诵诗歌等,向妈妈表达衷心的祝福。活 动中,幼儿情绪高涨,表现的特别积极,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家 长们也都很高兴。 尊重意愿,随机教

7、育满足幼儿需要。教育活动的组织形 式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的运 用。在具体的活动实践中,教师结合教学的实际和活动进程 , 酌情增加一些随机生成的内容去补充、修改,往往使活动更贴 近实际,效果更好。如:在 “ 拉链 ” 主题活动中,本来我们是根 据教材上的音乐游戏设计的教案,但发现幼儿对图案各异的 拉链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换一个画面他们都会发出惊叹 的议论:这个像船舵,那个像巴布狗 于是我们就临时增添 了艺术活动:设计拉链头。孩子们设计的拉链头各具特色,取 得了很好的效果。 2 找准 “ 着力点 ” ,注重营造教学氛围,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纲要中提出: “ 环境是重要

8、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 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 环境创设是科艺主题 活动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能够达到对幼儿进行隐形指导的目的。教师在科艺活动中, 只有找准着力点,善于营造浓厚的教学氛围,通过生动具体的 场景,才能激发孩子对科艺活动主题的好奇心和兴趣感,为教 学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加强科学设计,激发探索兴趣。科学教育和艺术活动有 机结合起来,把枯燥、深奥的科学知识变成具体、生动的艺术 作品,使很难理解的科学现象,转化为幼儿感兴趣的活动。科 学活动 “ 奇妙的透镜 ” ,发给幼儿每人一个凸透镜、凹 透镜、平 面玻璃和一本图书,让孩子自己去摆弄,孩

9、子们的积极性很 高,争着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同伴。这时,就引导幼儿观 察, “ 小朋友,你们发现了什么? ” 孩子们争着说: “ 有的字看上 去很大,有的字看上去很小,有的字看上去不(下转第 150 页) 2012 年 1 月(中) 科 教 导 刊 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魅力,长久以来,可以说盖茨比都是遥望着黛西,把黛西视为 人生的梦想与追求,这无疑会给黛西蒙上一层神秘而美好的 光辉,而这与现实中真实的黛西是截然相反的,当腰缠万贯的 盖茨比用财富将黛西打动得 “ 嚎啕大哭 ” 时,盖茨比潜意识里 意识到了一点,尽管其时这点意识仍然模模糊糊,却也足以使

10、“ 灯光失去原来的意义 ” ,原本所遥望、渴望的东西 “ 失去往日 那令人神往的魅力 ” ,这时失去魅力的 “ 绿灯 ” 象征着梦想与现 实 间的差别,突出了主题当中美国梦在想象中的美好及现实 中的脆弱。 在小说结尾处 “ 绿灯 ” 第三次出现。盖茨比死后,信仰黛 西家码头这盏 “ 绿灯 ” 的人不复存在,这盏灯或许已经无足轻 重,但作者此时巧妙的借助尼克的叙述,再次呈现了 “ 绿 ” 与 “ 绿 灯 ” 这一贯穿全文始终的重大意象,并以此象征给小说情节的 完整与主题的深化划上最后一抹浓重的色彩。盖茨比死后, 关于这盏灯,尼克回想道 “ 盖茨比第一次认出对岸黛西码头上 那盏绿灯时。他是多么的惊

11、奇 他不知道那个梦已经远他 而去,把他抛在后面,抛在这个城市后面那一片无垠的混沌之 中 ” “ 盖茨比相信那盏绿色的灯,它是一年年在我们眼前 渐渐远去的那个美好未来的象征。 ” 在文中的重大场景中,作 者多次将绿这一颜色与与绿有关的事物联系起来,无疑是在 证实 “ 绿 ” 所象征的是盖茨比的希望与梦想以及梦想最终必然 破灭这一注定的悲剧结局。盖茨比本人终身只追求这一个梦 想,此志不渝,从不停歇。然而他这个梦却注定要破灭,因为 盖茨比至始至终都没弄清楚梦想到底是什么?他简单的把梦 想、爱情、财富结合在一起,而这一切最终能否实现又是寄托 在自私、贪婪、冷漠的黛西身上的,这就注定了盖茨比梦想最 终的

12、幻灭,在当时的美国这样一个物欲横流,人人追求享乐的 社会,盖茨比对精神层次的梦想追求与社会流行思潮格格不 入,而这样的社会也不可能为盖茨比的精神梦想提供生根发 芽的土壤,脱离了社会大环境,盖茨比对梦想的追逐注定只能 是梦一场。 2 结语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作者在人物刻画、情节描写、渲染氛 围、突出主题方面巧妙的通过了一系列色彩来表现,而绿色在 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使故事情节完整而引人入 胜,在深化主题方面也起到了无可质疑的重大作用,小说中通 过最开始的 “ 破旧绿衬衫 ” 到后面屡次出现的 “ 绿灯 ” 象 征着盖 茨比从野心勃勃的 “ 梦起 ” 到矢志不渝的 “ 追梦 ” 直至最终无

13、可 避免的 “ 梦碎 ” ,而通过盖茨比个人 “ 梦 ” 的过程,我们可以洞悉 到美国梦的实质以及当时美国社会的现实。菲茨杰拉德用 “ 绿 ” 这一颜色意象,将个人升华到社会,正是这一是神来之笔 为了不起的盖茨比成为不朽的经典做出了极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Fitzgerald, Fmncis Scott The Great Gatsby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Ilg and Research Press,1992 2 汪海洁 .浅析色彩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意义 J.平顶山师专学报 , 2003(3):43-44 3 李艳 .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

14、颜色词的象征意义 J. 时代文学 , 2008 (2): 83-84 4 粱亚平 .美国文学研究 M.上海 :东华大学出版社 ,2005 5 菲茨杰拉德 .不起的盖茨比 .M.姚乃强 ,译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上接第 137 页)变。 ”“ 为什么用它们看东西不一样呢,请你们 看一看,摸一摸,它们有什么不同? ” 孩子们发现凸透镜边上 薄中间厚,凹透镜边上厚中间薄,平面镜是平的。及时对孩子 的发现给予肯定,让孩子们在试一试中饱尝了发现的快乐。 整合教育资源,培养认知兴趣。观察是幼儿认识周围事 物的最佳途径。真实的情景教学可以充分刺激、调动幼儿的 各种感官,要善于把教育活动

15、延伸到大自然和生活中,创设与 幼儿互动的活动 环境,积极引导幼儿在观察中思考、学习。 注重动手操作,强化创造兴趣。为了充分调动幼儿的积 极性,增强幼儿对科学的兴趣,设计科艺活动时,要特别注重 动手操作这一环节。如 “ 认识蚂蚁 ” 主题活动,为了让幼儿更 好地了解蚂蚁的习性,课前在教室外投放了许多蚂蚁爱吃的 食物,吸引了不少蚂蚁,然后带幼儿去院子找蚂蚁。观察时, 孩子们发现蚂蚁会爬树、会排队走、会搬东西。通过让幼儿画 一画、捏一捏、贴一贴等方式,引导孩子们进一步加深了解蚂 蚁的特性。实物教学与实践操作的自然融合,不但让幼儿进 行探索、创作,用艺术的语言表现自己对认知的感受,尊重了 幼儿的意愿,

16、而且允许幼儿按自己的设想进行探索,既巩固了 知识,又发挥了想象力、创造力。 3 探索 “ 创新点 ” ,发挥家园合作效应,共促幼儿全面发展 纲要中强调: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 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庭是幼 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长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资源,在科艺 主题活动中,加强科艺整合教育的宣传,引起家长对活动的重 视、理解和支持,通过不断探索 “ 创新点 ” ,赢得家长的理解与信 任,才能实现有效的家园合作,共同完成教育教学目标。 创新沟通平台,实现家园协同教育。我们不断创新与家 长联系沟通的渠道,开通了家园互动网络平台,及时晾晒孩子 的学习成长成果

17、;通过互动桥、家长开放日、家园联系册等形 式,向家长介绍和宣传主题活动及幼儿在活动中的情况,还不 时布置一些小任务和作业,请家长在家协助和支持幼儿完成 任务。如在种花生的科艺活动中,我们请家长辅导孩子观看 种花生、管理花生的过程,耐心为孩子做相应的解释,帮助他 们进行记录,并介绍给他人等。请家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放手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 及的事,增加孩子的生活经验,提高 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 总之,科艺整合教育是幼儿发现、探索和思维的肥沃土壤, 是幼儿学习知识、探索世界、表现自我的重要阵地。科艺整合 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不仅使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 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幼儿身体、认知、情感、人格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燕 .让幼儿科学教育回归生活 .教育艺术 ,2011(1). 2 杨巍 .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可能性探索 -以幼儿园手工制作活动为 例 .学前教育研究 ,2005(5). 科 教 导 刊 2012 年 1 月 ( 中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期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