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师课堂问答调查分析_谭莹莹.docx

上传人:88****9 文档编号:14762 上传时间:2017-12-22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82.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英语教师课堂问答调查分析_谭莹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高中英语教师课堂问答调查分析_谭莹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英语教师课堂问答调查分析_谭莹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英语教师课堂问答调查分析_谭莹莹.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宄工 作及取得的研宄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 中不包含他人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重庆师 范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 作的同志对本研宄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落良 签字日期 :如 年,月 /: 5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重庆师范大学 有关保留、使用 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 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重庆师范大学 可 以将学位论文的

2、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釆用 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 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4 S震 签 字 日 期 : 年 月丨 J日 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高中英语教师课堂问答调查分析 硕士研究生:谭莹莹 指导教师:李军副教授 学科专业:学科教学(英语 ) 所在学院:外国语学院 重庆师范大学 二 一 五年四月 A Thesis Submitted to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The Analy

3、sis of English Class Questioning and Answer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Candidate: Tan Yingying Supervisor: Professor Li Jun Major: Subject-centered Instruction (English) Colleg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April, 2015 高中英语教师课堂问答调查分析 摘要 随着英语高考的改革,对高中英语教学的方方面面

4、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英语 基础的作用就是用来交流。而课堂提问作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重要方式在当下 则显得更加重要,能否科学合理的课堂提问关系到能否达到高考英语改革对英语 教学提出的新的要求。本文以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归纳总结法对高中英语 阅读课堂中教师的提问模式进行了调查研宄。本文将从以下部分进行展开: 第一部分是文章的引言,从研宄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部分是关于国内外相关研宄的综述 第三部分是相关理论简述。简要介绍输入假说和输出假说的理论依据以及文 中各分类的理论依据。 第四部分是相关研究设计的的介绍。包括了研究假设和调查方法 第五部分是高中英语课堂中教师提问的现状调

5、查以及结果呈现,对万州第二 高级中学的五位高中英语教师的课堂进行了录音,将结果制作成表格。 第六部分是对得到的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的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出 造成各 种现象的原因,将教师的教学模式和高考英语改革提出的要求进行对比。分析出 教师们可取的地方以及不符合高中英语改革的地方,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本文以万州二中为研宄对象,从等候时间、提问类型、反馈形式以及问题承 担者等方面对五位高中英语教师进行调查研宄。得出结论:高中英语教师的课堂 提问还停留在学生的低水平理解,导致学生运用英语交流明显不足。在等候时间 上,教师等待时间偏长。由于提问类型的局限性也导致了学生回答问题以全班回 答比较多,

6、而且教师的反馈形式也常用复述,元语言反馈等。建议教师们应该从 根源 解决问题,也就是要使提问多样性,加大综合性问题、分析性问题、评价性 问题以及应用性问题的比例。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思考和交流的能力,达 到英语改革提出的要求。 关键词:英语教学,课堂问答,高考改革 The Analysis of English Class Questioning and Answer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ABSTRACT With the revolution of the English University Entrance Examination. English te

7、acher is required more and more in many aspects. The basic function of English is communicating. As an important way for communication, questioning in English class is more and more significant. The thesis will invest the pattern of senior high school class questioning from the following parts. The

8、first part will give a brief introduction for the background, significance, goal, content, methods of the research. Then the thesis will give an introduction of the related theories. The third part i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methods used in the article. The fourth part is a research of the recen

9、t situation of se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class. The thesis will record the class of 5 se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of Wanzhou NO.2 senior high school, and make a table according to the record. The last part is the analysis of the table. The thesis will analyze the cause of the situation and

10、give some suggestions. In this thesis, four elements will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hey are the type of question, the waiting time, the type of feedback, responder. And draw the conclusion: the questions asked in the senior high English teachers5 class remain on low level cognition. The waiting

11、time for students given by teacher is a little long. The advice is that solving the problems from the source, which are the types of questions. Teachers should use more high level cognition questions. In this way, the students can cultivate their ability of thinking in English and communicating in E

12、nglish. So that the goal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will be achieved. Keywords : teaching of English, communication, CEE revolution 目录 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 . II 1弓丨胃 . 1 1.1研究背景 . 1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 1 1.3研究内容和方法 . 2 2文献综述 . 3 2.1课堂提问类型 . 3 2.2等候时间 . 4 2.3反馈形式 . 5 2.4问题承担者 . 5 3基本理论简述 . 7 3.1输入假说 . 7 3.2输出

13、假说 . 7 3.3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 . 8 3.4纠错性反馈 . 9 3.5提问等候时间 . 9 4研究设计 . 10 4.1研究假 设 . 10 4.2研宄方法 . 10 4.2.1 抽样 .10 4.2.2课堂观察及结果统计 .10 5高中英语课堂提问现状调查结果 . 12 5.1教师提问类型结果 . 12 5.2教师提问等候时间结果 . 13 5.3教师所提问题承担者结果 . 15 5.4教师问题反馈形式结果 . 16 百录 _ 6高中英语课堂提问现状调查结果分析及对策 . 20 6.1教师提问类型调查结果分析及对策 . 20 6.2教师提问等候时间结果分析及对策 . 22 6.3

14、教师所提问题承担者结果分析及对策 . 23 6.4教师问题反馈形式结果分析及对策 . 24 7 雜 . 26 . 27 至夂谢 . 29 1引言 1.1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融入世界和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国的英语热已经持续了二三十年。 很多孩子小学一年级甚至幼儿园就已经开始学习英语,许多家长为了 “ 不让孩子输 在起跑线上 ” ,给孩子报名参加英语辅导班。然而,英语教育低龄化、过度注重英 语的考试功能等,时常被诟病和质疑,尤其是应试化的英语教学没有让英语应有 的作用充分发挥。于是,英语高考有了新一轮的改革,对于英语考试改革,一些地 方已经有所动作。重庆市宣布,从 2014年起,高考英语科目统考笔试部

15、分不再含 听力。英语听力将采取 PETS-2也就是公共英语二级考试听力试卷,考生可在高 三参加 2次考试,将最好公共英语二级考试听力考试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PETS-2 作为中、英两国的教育交流合作项目,通过公共英语二级考试的考生,英语水平基 本满足进入高等院校继续学习的要求,同时也基本符合一般银行人员、 宾馆前台服 务人员、对外企业一般员工,以及同等水平的其他岗位在对外交往中的基本需求。 另外,重庆高考改革后完形填空与写作的比重有所增加。重庆改革动作表明今后 的英语教学将更注重英语的运用,减少了对语法的考核,注重对语言的理解和语 篇的掌握以及运用英语进行日常的交流。英语学习应该由三个维度构成

16、,跨文化 学习、语言学习和思维模式。即便是英语语言知识本身学得很好,也不见得就能 和外国人顺畅的沟通。原有的英语学习一直处于教育目的与目标分离的畸形状态, 目标是为了获得高考高分,但目的确是为了掌握一门可以运用语言。英语 的改革 对英语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老师将更多的时间放在英语的应用和理解 上,而不是一味追求语法和词汇的掌握。这对教师已经形成的教学惯式提出了新 的要求。教师只有对自己的教学模式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更好的达到英语改革提 出的新的要求。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对于我国中学生来说,对于英语的学习只是为了一味的应付高考。很多学习 英语多年的学生甚至不能运用应用英语做简单的日常交

17、流。英语既然作为一门语 言,那么它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供人们进行沟通交流。导致我国英语学习应试化的 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本文将从课堂提问这一 方面探讨英语学习应试化的原因。重 庆地区新的英语高考改革政策已经出台,本文将对五位高中英语老师的课堂提问 进行研究,以期发现目前高中英语老师在英语课堂提问中的现状,发现其中的问 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通过本文的调查研究,能够从一定程度上了解重庆地区 英语教学现状,并给出相应建议,给重庆地区的英语教师在课堂提问上一些参考 依据,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为高中学生营造更良好的课堂问答环境,能使学生 尽可能多的应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思考,促进学生对英语应用能力的全面提升,促

18、 进 英语课堂交际化,形象化。 1.3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文通过案例研宄法,文献研究法,归纳总结法对高中英语课堂进行研宄, 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研宄: 第一方面是对课堂提问类型的调查研宄。将课堂提问类型分知识性提问,理 解性提问,评价性提问,综合性提问,分析性提问以及应用性提问。并依此分类 对教师课堂提问类型进行统计分析。 第二方面是对课堂提问等候时间进行调查研宄,把等候时间按每 3秒为一个 时间段分为五个时间段,再对每个教师在各个时间段中所占的比例进行调查研宄。 第三方面是对课堂提问问题承担者进行调查研宄,并主要研宄在有人回答的 情况下点名回答,全班回答和自愿回答的分别所占比例。 第四方面是对教

19、师给予学生答问的反馈形式进行调查研宄。分为消极反馈和 积极反馈两种形式。将消极反馈形式分为诱导、重复、明确纠错、重述、请求澄 清以及元语言反馈。并依此分类对教师的反馈形式进行调查研宄。 2文献综述 对于教师课堂提问最早可以追溯到 20世纪初在 1912年,美国学者 R.Steven 对老师的提问做了系统的研究,发现老师提问和学生回答占取 80%的课堂时间 ” (张玉梅, 2011)。在 1975年 Sinclair和 Coulthard对课堂言语活动进行了研宄分 析 , Towards An Analysis of Discourse : The English Used by Teacher

20、s and Pupils 一文中提到最常见的交流模式为 IRF, 既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们回答教师的问题 和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 IRE能帮助教师持续控制课堂交流结构。有效的 课堂提问能够使课堂更高效。申继亮和李茵在 1998年对课堂提问的心理功能进行 了研宄。他们认为课堂提问能够获取教学的反馈信息,使学生的积极主动思维和 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得到培养(申继亮,李茵, 1998)。对于课堂提问的功能,国 外也有很多研宄,比如帕特等通过研宄调查总结出了 5种作用,瑞格归纳出了 12 种作用。综合国内外的研究,可以总结出提问可以检查教学,检查学生对所学内 容的掌握程度以及技能的程度,作为老师改进

21、教学的参考,为后续的教学提供指 导,管理学生上课的秩序,改变教学的进度,内容以及方式等。从学生的 角度分 析,课堂提问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更感兴趣,和学生之间 的互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引起他们的好奇心。通过课堂提问学生对自己所学 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有更好的把握,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国内外对课堂提问的实践研究主要是从课堂提问分类 ,课堂提问反馈形式, 提问等候时间和问题承担者等四个方面进行研宄。 2.1课堂提问类型 Long 和 Sato 在 Classroom foreigner talk discourse: Forms and functions of teac

22、herss questions 文的研宄中 ,发现教师课堂类型中需要学生作答的问题 79% 为展示性问题(胡青球, 2007)。 在胡青球 2007年对中外教师英语课堂话语对比分析中发现外籍教师的参考性 问题比例为 56.2%,展示性问题为 43.8%.中方教师参考性问题比例为 92.4%,展 示性问题比例为 7.6% (胡青球, 2007)。 徐立群在 2010年对南京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的课堂观察研宄中得出教师的 展示性问题为教师所学问题总量的 63.3%,参考性问题为 36.7% (徐立群, 2010)。 童安剑和蒋馨在 2011年对文山学院三位英语精读教师的课堂研宄中,发现参 阅性问题

23、和展示性问题的比例分别是 14.4%和 85.6心并且在对学生的调查中 69.3%的学生认为展示性问题为教师倾向的问题类型, 61.9%认为喜欢参阅性问题 (童安剑,蒋馨, 2011)。 郭飞燕在 2012年对贵州高校的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研宄中,发现己知信息类问 题是大学英语教师课堂上最常见的提问模式。其他类型的提问方式都用得较少而 修辞性问题是比较少用的提问方式(郭飞燕, 2012)。 路欣和张淑霞在 2008年对一位获得过全国高中优质课一等奖称号的教师课堂 调查研宄时发现参考性问题比例为 26%,展示性问题为 74%(路欣,张淑霞, 2008 )。 何苗在 2011年对湖南某大学的大学英语教

24、师进行课堂观察时发现十位英 语教师的展示性问题比例为 80.1,而参考性问题比例为 19.9%。在对教师的访问 中发现教师认为参考性问题能够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激发,并且能够提高学 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然而在教学中,教师认为导致参考性问题偏少的原因是因为 教学任务以及教学时间的局限性 ( 何苗, 2011)。 从国内外的 研宄可以看出,英语教师的提问类型中参考性问题和展示性问 题普遍占有较大比例。 2.2等候时间 等候时间由美国心理学家 Rowe首次提出。 Rowe把等候时间分为第一等 候时间和第二等候时间。第一等候时间指的是教师提问后与学生回答问题前的那 段时间。第二等候时间指的是在学生回答

25、问题后与教师评价前的那段时间。 Rowe在 1986年的研宄中发现,教师在提出问题后给予学生的候答时间比 学生能够给出回答的时间平均少一秒。而且,在学生停止回答后,教师会在一秒 之内以另一个问题做出回应。 ( Rowe, 1986)。 郭飞燕在 2012年对贵州高校的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研宄中,发现在提问后教 师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在学生不能很快做出回答时,教师会马上重复问 题或者叫其他同学回答,而不是考虑到学生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导致学生不愿 意思考他们的观点(郭飞燕, 2012)。 潘晓琳在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课堂的调查研宄中发现四位教师的平均 第一等候时间为 5.35秒,学生反映老师

26、给予的提问等候时间不足。 胡青球在 2004年对广东外贸外语大学四位英语教师课堂的调查研究中,发 现四位英语教师平均候答时间为 5秒,得出这四位教师能够耐心的 等待学生回答。 并且在对学生的调查中也发现 71%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提问后给予了足够的等候时 间(胡青球, 2004)。 在等候时间上,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教师给予的等候时间普遍不足。 2.3反馈形式 林正军在 2011年对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基础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的中学课堂话语 语料库的研宄中,在随机选出的 9位教师的调查中,发现 9位教师的课堂中有 9 种单一型反馈语以及 7种混合型反馈。而在中学教师的课堂上重复反馈以及积极 反馈为出现频率最

27、高的单一反馈语。积极加重复反馈与则是出现频 率最高的混合 反馈语。教师的反馈与使用中多用形式反馈,而在意义的反馈上的使用则有待提 高(林正军, 2011) 滕冰冰在 2013年对两名英语教师课堂的调查研宄中发现,教师越能熟练的运 用反馈语,学生语言量的输出量就越大。然而很多教师对自己反馈语的使用并没 意识,并没有根据具体情况清楚地了解该使用何种反馈语。在反馈语的使用中重 复反馈语以及简单认可反馈语所占比例都较高而感谢、请求澄清、先忽略稍后纠 正以及安慰鼓励的反馈语都没有使用(滕冰冰, 2013)。 黄丽燕在 2010年对 6位大学英语专业教师的调查研宄中发现, 在积极反馈 语中,表杨型反馈语的

28、比例为 64.2%,而鼓励反馈语的比例仅有 5.1%。而 69.7% 的学生表示对鼓励反馈语有需求 ( 黄丽燕, 2010)。 胡青球在 2004年对广东外贸外语大学四位英语教师课堂的调查研宄中,发 现四位英语教师反馈形式多采用积极的反馈形式,然而总的来说教师给的反馈并 不多,教师多采用自己回答以及不反馈 ( 胡青球, 2004)。 Nugrahenny T. Zacharias在 2007年对 100名学生以及 20名教师的调查研 宄中发现。学生们更倾向于教师使用明确的反馈语,因为这样有利于他们修正自 己的回答。相对于对内容的反馈,学生倾向于教师在形式上的反馈。而教师得反 馈语的主要作用是让

29、学生更有积极性 ( Nugrahenny T. Zacharias, 2007)。 2.4问题承担者 胡青球在 2004年对广东外贸外语大学四位英语教师课堂的调查研宄中,发现 在四位英语教师课堂上, 38.9%的问题由教师自己回答。自愿回答占 17%。集体 回答占 18.2% (胡青球, 2004)。 原翠娜在 2014年对学生回答方式的调查研宄中,发现学生的回答中 ,全班回 答的比例高达 95% (原翠娜, 2014) 综合国内外的文献,理论研宄较多,实践调查较少。大多研宄只是针对课堂 提问某一方面的理论研宄,分析课堂某一方面的利弊 在实践调查中,国外的调 查研宄是在母语环境中的提问,本文研

30、宄的是把英语看作外语教学中的提问。并 且国外的师生关系注重平等,而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在注重人伦的中国社会里, 人们很重视师生的伦理关系,体现着在中国社会里的人伦精神。师可以和天地、君 亲并称,中国古代社会中老师的地位可见一斑。这些不同对研宄结果都会有影响。 在国内的实践调查中大多是对大学英语老师提问模式的调查,很少对高中教师的 调查。并且在英语改革提出后,对课堂提问的研究就更少。本文将综合课堂各方 面的理论研宄对具体地方的英语课堂进行实践性的研宄和分析,根据这些理论研 宄高中英语课堂提问中的优缺点,并给出相应的意见,所以本文更综合也更加符 合当前英语改革形势,是一次将理论应运于实践的综合调查和

31、分析。 3理论基础 3.1输入假说 斯蒂芬 克拉申是 著名的美国语言教育家,毕生致力于对第二语言习得的研 宄,克拉申在第二语言习得的研宄中提出了一系列假说,归纳为监控假说、自然 顺序假说、习得与输入假说、学习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等五个系列假说,总称为 输入假说。本文将以输入假说作为理论依据之一。 输入假说为克拉申语言习得理论中的核心部分。 1985年他在其著作输入 假说:理论与启示中论述他的这个假说。克拉申发现,只有当学习者接触到 “ 可 理解的语言输入 ” ( comprehensive input ),也就是略高于学习者现有语言技能 水平的语言输入,而且他又能把注意 力集中在对意义或者对信息

32、的理解而不仅仅 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能够产生习得。而理想的语言输入则具备多个特点,本文 将采用以下几点作为理论依据: (1) 可理解性 ( comprehensibility)。 理解输入的语言材料是语言习得的必 要条件,不可理解的输入对于学习者而言,仅仅是一种噪音。所输入材料要语言 学习者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理解 (Krashen 1985)。学生能否有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 在课堂上则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提问类型以及反馈形式。 (2) 要有足够的输入量。学生要想学习新的语言结构,仅靠几道练习题或 者几篇短 文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连续不断地输入有内容有趣味的广泛的阅读和 大量的会话才有效 (K

33、rashen 1985)。老师的提问类型和反馈语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 影响输入量。 3.2.输出假设 Swam以加拿大沉浸式语言教学项目中的儿童为研宄对象,根据自己的观 察提出了输出假设这一假设在二语习得研宄和语言教学及语言心理学领域受到极 大的重视和研讨。 Swam提出输出假设对语言习的得有三大功能: (1) .注意功能。注意功能指的是在用目标语表达的过程中,学习者会注意到 想表达与能表达的能力间的差距,这就使学习者意识到自己不知道或知道一部分 的语言知识。这时就会刺激到学习者的认知过程,这样学习者便有机会巩固他们现 有的语言知识或学习新的语言知识 ( Swain 1995)。 Swain发现

34、当学习者在使用目 的语时,来自外部的压力会使他们将要输出的语言进行句法加工,他们的语言输 出就会更加准确、恰当和完整。那么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答问的反馈有时就会对 学生的语言使用造成一种压力,可以让学生的回答更准确、恰当和完整。 (2) .检测假设功能。语言的输 出给学习者提供了一种方式来检验在理解过程 中提出的假设。研究表明,在学习者的言语输出中,尤其是输出中出现的错误,可以 证明: “ 学习者已经形成了关于语言运作的假设,而输出是在验证这种假 设 ( Selinker,1972)。这和教师对学生答问的反馈形式有很大的联系。 3.3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 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动作和情感三个

35、领域,并进一步将认知领域 的教育目标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 Bloom, 1986)。 (1) .知识性提问 一 知识性提问考察的是学生是否对已经学过的材料达到了 有效保持,即对学生的识记的检测。具体表现为提问学生能否记忆具体的事实、过 程、方法、理论等,它只能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最低水平。其提问的表现形式为 : 说出、举例说明、写出、什么叫做、复述、标注出等。 (2) .理解性提问 一 理解性所考察的是学生对所学材料的意义的把握。其还 是对学生较低水平的理解的考察。其提问的表现形式为 :概述、转换、解析、区别、 比较、分类、推断等。 (3) .应用性提问 一 应用性问题考

36、察的是学生是否能够将所学习的知识运用 到其他的情境。应用性提问己经是较高水平的理解。它表现在检测学生是否能够 应用规则、概念 、方法、原理等。其提问的表现形式为 :计算、示范、解答、修改 等。 (4) .分析性提问。分析性提问考察的是学生语言学习的两个方面 ,一 方面是 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是对材料的结构的理解。提问所考查的是一种比应 用性问题更高的智能水平,表现为对学生能否从整体出发去把握材料的组成要素 及其彼此间的联系的考查。分析性问题的提问表现形式为:分析、证明、作结论、 找原因等。分析性提问要求的是学生能够分析出知识间的联系和关系,要求学生 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从事物错综复杂的联系

37、网中寻找出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 (5) .综合性提问 一 综合某些观点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观点,综合性问题考 察的是学生能否把之前所学过的材料或所习得的经验组合从而形成新的整体。综 合性问题的表现形式为提问学生能否制定出可操作的计划;是否能概括出一些抽 象关系;是否能以书面或口头形式表达自己新的见解等。其提问的表达形式为 :计 划、设计、归纳、创造、组织等。 (6) 评价性提问 一 评价性问题考察的是学生能否评定所学材料的合理性,例 如材料本身的组织是否合乎逻辑 ;它还能考察学生是否能够判断出所学材料的意 义性 ,如材料对社会的价值,它能够检查出学生对所学材料是否己达到了最高的掌 握水平。评价性

38、提问的表现形式为:论证、判断、评价、说出价值等。 3.4纠错性反馈 Lyster 和 Ranta 六类纠错性反馈: ( Lyster, Ranta, 1997) 1) 明确纠错 (Explicit Correction),教师直接指出学生回答中的错误,然后提供 正确形式。 2) 重述 (Recast), 教师重新表达学生的回答,但是保持意思不变。 3) 请求澄清 (Clarification request),教师向学生提出学生回答难以理解或者回 答中所存在的错误 ,并且要求学生纠正或重复。 4) 元语言反馈 (Metalinguistic feedback),教师提供评语 ,让学生查找自己的

39、语 言错误。 5 )诱导 (Elicitation),教师通过停顿、提问诱导等方式使学生改正自己的语言 错误。 6)重复 (Repetition),教师用升调来重复学生的错误,以此来引起学生的注意。 3.5提问等候时间 等候时间由美国心理学家 Rowe首次提出。 Rowe把等候时间分为第一等 候时间和第二等候时间。 “ 第一等候时间指的是教师提问后与学生回答问题前的那 段时间。第二等候时间指的是在学生回到问题后与教师评价前的那段时间 ( Rowe, 1986) ” 。而关于最佳第一等候时间, Rowe认为低认知水平问题等候时间以 1到 2秒时间最佳,而需要学生归纳总结大意等高认知问题,则应该适

40、当延长到 3到 5秒最佳,过短或过长的等候时间都将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过长会影响学生思维 的敏捷性,而过短会引起学生的紧张而影响学生的言语输出。 4研究设计 4.1研究假设 (1) 五位教师的提问是否涵盖知识性提问、理解性提问、应用性提问、分析 性提问、综合性提 问以及评价性提问?每种问题所占比例是否合适? (2) 五位教师是否能根据不同类型的问题给与不同的等候时间? (3) 五位教师是否能对学生正确的回答给予积极反馈,而对学生错误地回答 相应的消极反馈形式? (4) 五位教师所提问题承担者形式是否多样? 4.2研究方法 4.2.1抽样 本文采用的抽样方法为单纯随机不重复抽样。抽取的样本总体为万

41、州第二高级 中学 2017级 1到 23班的学生。以单个班级为样本单位。随机抽取五个班级所选 样本为高一学生,是重英语高考改革后的第一届新生。万二中作为重庆区中等高 中,其老师的教学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当地平均的教学水平。所以所选样本可 以很好的反应英语高考改革后重庆万州地区的英语教学现况。 4.2.2课堂观察及结果统计 本文将采用课堂观察的形式进行对老师提问模式的研宄,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对五位教师的课堂分别进行录音。 (2) 将课堂提问类型、反馈形式、等候时间、问题承担者分别制定成表格。将 课堂提问类型分为知识性提问、分析性提问、综合性提问、应用性提问、理解性 问题、评价性提问制定

42、成表格,在精听过程中,每种提问类型出现一次,记录一 次。反馈形式首先制定积极反馈和消极反馈所占 比例表格,然后将消极反馈形式 单独制定表格,以诱导、重复、重述、明确纠错、请求澄清以及元语言反馈分类。 出现一次,记录一次。将等候时间分为 0到 2秒、 3到 5秒、 6到 8秒、 9到 11 秒以及大于 11秒五个时间段制定成表格。在精听过程中,出现一次,记录一次。 将问题承担者首先分为有人回答和无人回答两大类,再将有人回答分为教师点名 回答,自愿回答,全班回答三类制定成表格。在精听过程中,出现一次,记录一 次。 (3) 统计出不同问题类型、反馈形式、等候时间以及问题承担者所占比例,完 善表格。 5高中英语课堂提问现状调查结果 5.1教师提问类型结果 根据第三章所提出的理论依据,本文将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毕业论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