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共11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4694188 上传时间:2022-05-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共11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共11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共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共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湖南省冷水江市岩口镇中心学校2015届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一 语言的积累与运用(4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阴霾(mi)腼腆(din) 唾手可得(tu)B绮丽(q) 讪笑(shn) 岿然不动(gu)C狡黠(xi) 谄媚(chn) 言简意赅(hi)D阑珊(ln) 虬枝(qi) 毛骨悚然(sng)【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判断汉字注音的正误,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拼读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判断字形正误,要根据词义字义结合和形声字的特点注意偏旁部首来判断。本题用反选排除法,A“腆”读

2、tin;B“岿”读tu;C“黠”读xi,答案为D。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炫耀 真挚 撰文 崭露头角B憧憬 落漠 悬念 意想天开 C执著 潦亮 温馨 消声匿迹D宽怒 陡俏 寂寥 言简意该【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用反选排除法,有错就排除,B“漠”为“莫”;C“潦”为“嘹”,D“怒”为“恕”,答案为A。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3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3分)A2010年的“快乐男声”成了同学们课后风花雪月的话题。B一个人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做好自己的事,就能做出令人刮目相看的事来。C我们必须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实现全民族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D在全国范围内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这意味着我国的义务教育将成为名副其实的义务教育。【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判断成语使用是否恰当,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A句中“风花雪月”比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空洞的诗文或与爱情有关的生活之事,不符合句意。考点: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4、) (3分)A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B让孩子远离网吧,健康成长,这是许多家长的心愿。C在第49届世乒赛上,中国队囊括并包揽了五个项目的金牌。D“阳光体育活动”要求学生每天参加户外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少于一小时,这对青少年来说,无疑不是个好消息。【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有反选排除法,A缺少主语,C“囊括”与“包揽”意义重复,D“不是”否定

5、不当,答案为B。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日出的作者是现代剧作家曹禺。B白杨礼赞的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茅盾。C北朝民歌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D世说新语是南宋文学家刘义庆写的古代笔记小说集。【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文学常识判断的知识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本题抓住文字信息根据阅读积累来判断知识点的正误。D错,刘义庆是南北朝人。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6对下列长句表达的主要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分泗阳县为了充分挖掘悠久的文化底

6、蕴并显示“泗水古国”的历史文化特色,将在城区的两渠风光带两侧重建西汉泗水王国文化古城。A泗阳县挖掘文化底蕴并显示文化特色。B泗阳县挖掘底蕴并显示特色。C泗阳县重建泗水王国。 D泗阳县重建古城。【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解答要压缩句子的主干,即将句子划分成分,判断主谓宾的内容。答案为D“泗阳县”是主语,“重建”是谓语,“古城”是宾语。考点: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7按要求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书写2分)(1) ,草色入帘青。 ,往来无白丁。(2)君自故乡来, 。来日绮窗前, 。 (3)新市长上任后,全市面貌大变,社会安定,真是 , 。(用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填写) (4)过故人

7、庄中表明诗人希望再来探访的句子是,。【答案】(1)苔痕上阶绿。谈笑有鸿儒(2)应知故乡事,寒梅著花未?(3)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4)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8根据下面情境回答问题(4分)考试结束不久,你作为学校广播站一名小记者去采访一位英语考满分的同学,原先设想的问题是:“你的父母是否具有辅导你学英语的能力?”但看到他的父母也在场,你发现这个问题不合适,就改变了原先设想的问题。原先设想的问题不合适的原因是: (2分)答: 怎么问才比较恰当,请你重新设计这个问题。(2分)答: 8【答案】(2分)语言不得体,问得唐突,不礼貌;(2分)“请问你父母有没有

8、辅导你学英语?”或“你们一家是不是常常在一起讨论学习英语方面的问题?”【解析】试题分析:口语交际的语言是否得体,主要是考虑说话者的语言是否符合“身份”“场合”“情景”“情感(语气)”方等方面的要求。显然,原来的提问,当着对方父母的面是不礼貌的,所以要避开“有没有能力”这个内容,婉转地提问。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9完成下列综合性学习题(8分)(1)进入信息时代,很多学生认为,都用电脑打字了,字写得好不好无所谓,面对这一现象,初一某班准备开展以“写好汉字,学好汉语”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如果你是主持人,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开场白。(4分)【答案】(4

9、分) 参考:同学们,众所周知,语言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标志,而文字是语言的载体,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它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如何传承和发扬是我们的责任,下面,我宣布“写好汉字,学好汉语”主题班会正式开始。【解析】试题分析:活动的“开场白”要针对参与活动的对象使用适合的称谓,要点明活动的主题,简述活动的目的,引导、鼓励大家积极参与活动。语言要简短、生动,有鼓动性。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2)“五一”期间,王双华同学回到了家乡。家乡的山,家乡的水,使他陶醉,他很想把家乡初夏的美景描绘出来。请你用下面所给的词语,经过自己的想像,用比喻或拟人、排比的修

10、辞手法,描绘出王双华家乡的美景。(100字以内)(4分)山峦 翠竹 深潭 小溪【答案】(4分)示例:夜雨把山峦洗得明净葱茏,翠竹迎风摇曳,如青裙少女,飘逸一阵阵清香。山下的深潭,明镜一般,倒映水中的蓝天、白云和山峦汇成一幅绝妙的山水画。小溪便从这山水间流出,像一条长蛇,蜿蜒着流向远方。【解析】试题分析:抓住本题的要求,“描绘家乡初夏美景”“使用修辞手法”“运用所示词语”,按照这些要求来描写景物,要突出“初夏”的特点。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二 阅读理解(50分)(一)送东阳马生序宋 濂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11、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

12、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10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门人弟子填

13、其室(塞满,充满)B四支僵劲不能动(肢体)C右备容臭(臭味)D同舍生皆被绮绣(穿)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以中有足乐者”中的“以”意思和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以衾拥覆,久而乃和B无从致书以观C以塞忠谏之路也D以其境过清12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选文第一段讲述了作者年少时求学之艰难和用心之诚恳专一。B选文第二段中“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与第一段“行深山巨谷中”去求学形成对比。C选文最后说“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是为了进一步勉励马君则更加刻苦向学,实际上也是向更多的年轻人进行告诫。D本文主旨在劝学,写法上叙议结合,主要采用议论方式,直接表明观点,收到了很好的

14、说理效果。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6分)(1)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2)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4选文多次提到太学生学习条件优越,其用意是什么?(3分)【答案】10C(3分)11D(3分)12D(3分)13(1)(3分)又苦于没有大师、名人交游,(向他们请教)。(2)(3分)我求学时辛勤艰苦的情况大体就是这样。14(3分)业有所精,德有所成,关键在于用心专一。(用原文“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回答亦可)【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进行

15、比较。C项错“臭”为“香料”。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试题分析:先要根据本文内容了解例句中“以”的含义,再根据所学所记明确选项各句的出处,读懂句子内容,根据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各句中“以”的字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进行比较。A项介词,“用”的意思;B项连词,“来”的意思;C项连词,“以致”的意思;D项与例句中的“以”皆为“因为”,答案为D。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试题分析:根据所学所记,理解文章内容,了解写作方法,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梳理有关信息,比较判断正误。D错,本文是以叙事代说理,理在事中。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

16、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本题要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有:“患”“硕”“游”“盖”“勤”“且”“艰”,翻译后要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试题分析:本文为所学课文,根据所学所记,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从作者为了表现其求学的困难这个方面来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求学用心要专一”的观点和对比衬托的写法。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二)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唐)巴

17、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5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A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C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1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请发挥想像,用生动的语言说说这两诗句所描绘了怎样的画面?(3分)【答案】15B16(3分)波涛滚滚的大江之上,沉船之侧,

18、有成千上万的船只扬帆竞发;大自然中,枯死的树木前头千万棵树木竞相争春,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解析】试题分析:本诗为所学诗歌,根据所学所记,理解诗歌内容。抓住各项语句表述的要点,了解“四联”所指诗句,比较判断正误。B错,“怀旧空吟”显然没有“欣慰之情”。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试题分析:本题要注意答点要求,不是要求理解诗句的含义,而是要求解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抓住诗句中描写的景物,使用形容词,运用修辞手法,描摹诗句中景物的状态,突出画面感。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三)最后一堂课潘 炫直到今天,回想起那一段经历,我仍

19、心有余悸。那时候,她教古汉语,那是我们中文系一门很枯燥的科目。几堂课下来,我就在感觉索然无味之后,开始赶写自己的稿子。一次,她突然叫我起来,提了几个很费解的问题,在我的一阵沉默后,她铁青着脸说:“潘同学,请你到讲台边上站着听课。”几个同学露出幸灾乐祸的“笑脸”,甚至还发出了笑声,那尖锐的笑声像锥子似的扎在我的心上。我感到莫大的耻辱。我抬起脸,硬邦邦地说:“请问老师,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有!”她的脸更红了,一字一句地说,“那就是,你走出教室,这学期我的课你不用上了。”那几张“笑脸”不见了,他们一定开始为我担忧。在他们的注视下,我不假思索地推门而去。转眼几个月过去了,这期间,我常在自责与不安

20、中度过,心里再也没有那份骄傲与不羁了。只剩下最后一堂课了。那天,我早早地进了教室,心里是一片波动不止的湖。她走上讲台,我偷偷地看了她一眼,她显得有些苍白,我为自己当初的冲动而后悔不迭,她环视教室,就在那一刻我们的目光匆匆相对的那一刻,我看见她暗淡的眼神有了一丝光亮,而且脸上悄悄地绽开了一朵微笑,只有我能看见。那一堂课,她讲得很生动,我也听得很专注。就在离下课只有十分钟时,她说:“同学们,剩下的十分钟可不可以给我?”同学们都不解地看着她。 “几个月前我让潘炫同学走出教室的那一刻,我就后悔了,”她开门见山的表白让我无所适从,“几个月来,我无时无刻不在一份歉意中度过,看着他空空的座位,我常常自责。请

21、同学们原谅,因为我的错,更因为我不敢承担自己错误的后果,一再地推卸责任。感谢潘炫同学这节课能来,给我这个道歉的机会”而我呢?我又何尝不是在自傲与任性中一再地推卸我的责任。我流着泪走上讲台,朝她深深地鞠了一躬。几个月前我走出教室之后,这是第一次听她“讲课”,也是最后一堂课,庆幸的是,我没有错过。 17文中第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作用?(4分)18“我”庆幸没有错过最后一堂古汉语课的原因是什么?(3分)19文中的古汉语教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3分)21从文中找出能证明古汉语教师“几个月来,无时无刻不在一份歉意中度过,常常自责”的语句。(3分)【答案】17(4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22、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当时内心深深的痛苦和无助的孤独。18(3分)一是学习到了古汉语专业知识,二是当面向老师自己承认错误,表达深深的歉意;更重要的是从老师身上学到了宽容、博爱、知错就改、勇于担当的做人美德。19(3分)是一位热爱学生、尽职尽责、知错就改、勇于担当的老师。21(3分)她环视教室,就在那一刻我们的目光匆匆相对的那一刻,我看见她暗淡的眼神有了一丝光亮,而且脸上悄悄地绽开了一朵微笑。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试题分析:阅读全文,根据文题仔细了解“最后一堂课”具体的内容,从学到专业知识和“我”体会到老师的精神品质两个方面来概括作答。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

23、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试题分析:分析概括人物形象,要根据文中故事情节及人物的言行描写具体举例,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分析概括。本文中与了两件事,从两件事可以看出老师的“严格”和“敢于担当”。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试题分析:首先要理解“几个月来,无时无刻不在一份歉意中度过,常常自责”一句所表达的老师的心情,再从其心理的变化来梳理有关的内容。正因为“几个月处于自责之中”,所以教师在道歉后才会“脸上悄悄地绽开了一朵微笑”感到由衷的快慰。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四)最贵的蛋是“笨蛋”阿瓜是个弱智的小孩。在三年级(1)

24、班里,他的成绩是倒数第一。同学们常取笑他,说头大不中用。每天放学后值日生搞卫生,他都会主动地留下来帮忙倒垃圾。更绝的是,白天上课,每隔两节课,他就会条件反射似地把垃圾桶拿到洗手台前认真刷洗。原先最脏臭的角落,因为阿瓜的负责变成了教室内最醒目的净土。他总是微笑着,并纯真地看别人以怪异复杂的眼光看自己。有一次,老师出了一个脑筋急转弯的问题:世界上最贵的蛋是什么蛋?有人说是金蛋,有人说是原子“弹”,有人说是脸蛋,这时,阿瓜也举手发言,高兴地说:“是笨蛋,因为大家都叫人笨蛋!”同学们笑了,老师却没有笑,她走过去轻拍阿瓜的脑瓜说:“是的,你最贵!”阿瓜的母亲每天放学后都会骑摩托车到校门口接他。五个冬天下

25、雨的傍晚,在回家的路上,阿瓜看见一位踽踽独行的同学,他知道该同学的家离学校较远,便央求妈妈顺道 载同学回家,可惜因机车后座装了个铁篮子,无法再多载另一个人而作罢。回家后,妈妈忙着在厨房做饭,却隐隐约约听见门外传来一阵奇怪的声音,出门一看,原来是阿瓜正满头大汗地用老虎钳子在拆掉铁篮子妈妈深深地叹了口气但眼里却涌出了泪花。多么笨的孩子啊,又是多么善良的宝贝!是因为笨才善良,还是因为善良,才显得笨?21 怎么理解“他总是微笑着,并纯真地看别人以怪异复杂的眼光看自己 ”这句话(3分)22老师为什么会说阿瓜是最贵的?(3分)23妈妈的眼里为什么会涌出泪花?(3分)24在你的班级里,也许有“阿瓜”这样的同

26、学,我们应当正确看待他们?(4分)【答案】21 (3分) 阿瓜并不介意别人怪异复杂的眼光,说明他的善良和坦荡。22 (3分)因为阿瓜的品质和精神是很可贵的。23 (3分)因为妈妈觉得这个孩子很善良。24(4分)对“阿瓜”这样的同学应该尊重他们、爱护他们,使他们能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 【解析】试题分析:首先根据文章第一句了解“阿瓜”是个弱智的小孩,即可理解他对别人“怪异的眼光“总是抱以“微笑”,从中也可以看出他的善良。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试题分析:阅读文章内容,了解文中所写阿瓜想帮助同学一事,结合最后一句“是因为笨才善良,还是因为善良,才显得笨?”即可体会到阿瓜的善良

27、,从这个方面即可理解老师所说的话。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试题分析:本题解答同上,母亲亲历了阿瓜想帮助同学一事,又看到阿瓜所做的事,认识到自己的儿子善良的品质,所以眼里涌出泪花。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试题分析:本题为开放题,不难答,以“尊重”“关心”“理解”“团结”“温暖”这些词为中心,表达意见即可。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三 作文 (60分)25作文生活中,我们总在一刻不停地寻找。寻找人生的欢乐,令生活的空间没有阴霾;寻找人生的真谛,使心灵愈加坚强;寻找人生的道路,让脚步更加坚定寻找源于真情,寻找源

28、于思考。生活,因为不倦的寻找,变得更加生动而充实。请以“寻找”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章不能离开话题范围。2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答案】例文:寻找生活中的美好时光匆匆流逝 ,美好事物转瞬即逝,我多了一份细心,寻找生活中的美好。题记不知不觉中,我已经是一个初三的学生了。我有了很大的变化。相信,最大的变化就是多了那一份细心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曾听过这样一句话:“照相是把瞬间变成永恒的魔法。”确实,初2的我,拥有了一台属于我自己的照相机。我就等着它和那一份细心去寻觅。春日的清晨是美好的,透着一股微微的凉意,行走在乡间小路上

29、,寂静幽深,竟有几分“曲径通幽的韵味。小道两旁是大片的农田。淡淡的阳光,洒在我的身上,是柔软的触感。眼前一亮。一朵不知名的野花在慢慢绽放着。花瓣 渐渐地 舒展,上头的露珠顺着花梗向下流,最终隐觅在土壤之中。迅速的按下快门,留住这沁人的芳香和淡雅的色彩。夏日的中午让人感到烦躁和不安,蝉不厌其烦地叫着。烈日当头,地上的草叶也都耷拉下了翠绿的脑袋。抱着一丝丝的希望在草丛中寻觅。那一份细心让我发现了一个耀眼的亮点。一只小巧精致的蝴蝶停在草尖上,莹蓝色的漂亮翅膀,在阳光下微微颤动,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晃到了我的眼睛。多么美好的生命啊!随着闪光灯的亮起,它振翅一飞,只留下一个美丽的背影。消失在阳光下。照相机

30、只捕捉到了一个永恒的身影,不禁有些遗憾。秋初,天气转凉。农田披上了金黄的外衣。林间土地上铺上了棕褐色的地毯。踏着一地的落叶,找寻着属于我的美好。一朵残花静静的在角落里凋零,地上的几抺 残红显得格外刺目。慵懒的阳光下,花瓣躺在一地黄叶中,细数花的昨日伤悲。赶紧拿出照相机,想守住这永恒的唯美。照片保存在记忆卡中的同时,最后一片花瓣轻轻凋落在地,鼻尖竟出现了一股淡淡的芳香。南方的冬天通常不会很冷,这个冬天出乎意料的下了一场大雪。白雪铺满的路面上,留下的几个梅花般的脚印,格外明显,那是外婆养的猫留下的。它现在正在雪后的冬阳下睡着懒觉,时不时地用爪子轻抚一下胡须。可爱的瞬间自然也被我记录了下来。从初三以

31、来,我带着那份细心记录下了生活中许多飞快流逝的曾经美好。是那份细心带领着我寻找生活中的美好,是那份细心让我学会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上初三了,我多了一份细心,这份细心将一直陪伴我走过整个人生路途。【解析】试题分析:作文审题难度不大,一段提示语不仅为学生的写作打开思路,同时含义丰富,学生都有过“寻”的经历与体验、期待与愿望,不管是写人记事,还是议论抒情都有内容可写,也易于表达。本次作文整体还是不错的,均分在30分以上,有一批优秀作文突显出来,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提醒同学们注意:(一)扣题要紧。偏题,是作文的致命伤,不可掉以轻心。这次作文有的将作文要求完全推倒了写,分数会超低的,如开头就写“寻即是不

32、寻”;有的前面写了很多游玩和儿时回忆的内容,这些内容看不出“寻”的意味来,只在结尾处贴上“寻”字标签;有的前文与“寻”无关,后文一两段才入题写“寻”,详略处理严重不当;有的作文与“寻”若即若离,关系不密。如何扣题,怎样扣得更紧,老师们会讲,以后还会讲很多。(二)内容要丰富些、新颖些。有的同学写戏曲、写一个特定作家、写农民工子弟等等,就相比大部分同学写童年的记忆要好很多。平时阅读量要大,思考要多,别忘了勤于做笔记,同时,阅读就要有自己的阅读专长,如某一特定作家、某一部分名著等。(三)、立意挖掘要深。主题要深,切入点就要小。不能面面俱到,空泛地谈如何去“寻”、“寻”的艰难与意义等。可选择某一点而谈

33、,有针对性、有独到的见解和感受。在此基础上,追求“深”。你可以“寻”一件毫无感情寄托的物品,也可以“寻”一般的学习做事的方法途径,而这些是低层次意义上肤浅的“寻”,它注重的是“寻”的结果。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去“寻”高层次的东西,比如:好心情、真理、奥秘、知音、一方净土它更多的是注重“寻”的过程。对于那些具有美感和哲理的东西,我们也许能够找到,也许一时还找不到,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寻”的本身就带着思考,体现着人生的境界。这才是最有味道、最有价值的“寻”!(四)、情节安排要曲折。在安排情节方面,考生往往平铺直叙,就“寻”写“寻”,讲求所谓“一气呵成”。没有起伏曲折,难分高潮低谷。完全可以尝试一些内容上的变化。如:“你每天拥有新的东西,同时也必然失去一些东西,对于那些失去了的,你还愿意去寻回来吗?”“假如你用了很长时间、很多精力去寻找一样东西,可找到后却发现它已经面目全非了,这时候你会怎么想?”“在寻的过程中,你有过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体验吗?”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