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DMA原理解析.ppt

上传人:恋****泡 文档编号:1461397 上传时间:2019-10-12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WCDMA原理解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WCDMA原理解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WCDMA原理解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CDMA原理解析.ppt(6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WCDMA初中级培训WCDMA原理,提纲2 WCDMA物理层过程,提纲1 WCDMA移动通信基础知识,提纲4 纠错编码技术,提纲2 WCDMA需要解决的问题,提纲5 交织技术,提纲1 WCDMA移动通信环境,提纲8 分集技术,提纲3 多址接入技术,WCDMA移动通信基础知识,提纲6 复用技术,提纲7 扩频技术,WCDMA移动通信环境信道环境,直射,反射,绕射,无线传播方式,WCDMA移动通信环境信道环境,无线传播特性,无线传播过程中,遇到的最主要问题有:,干扰,此外还有因传播频率的扩散而引起的多普勒效应等。,时延,0 2 3, + ,发送信号,接收信号,抖动,WCDMA移动通信环境信道环境,衰

2、落,无线环境中的信号衰减分成三部分:幅度衰减较大的路径损耗伴随中等幅度衰减的具有对数正态分布特性的慢变化成分大尺度衰落,也被称为遮蔽。衰减幅度较小的快变化成分小尺度衰落,也被称为多径衰落。两类典型小尺度衰落包络分布的描述方法瑞利(Rayleigh)分布不存在视距传播,衰落很深。莱斯(Rician)分布存在视距主径,衰落较浅。,WCDMA移动通信环境信道环境,典型信道划分室内或静态信道,微微蜂窝很小的发射功率基站和用户都位于室内路径损耗依赖于墙体、地板材料和金属结构的布局典型时延为50250ns,WCDMA移动通信环境信道环境,典型信道划分户外到户内步行信道,微蜂窝小功率低速度天线一般低于建筑物

3、顶室内覆盖依靠室外基站存在穿透损耗(典型值为12dB)同时存在视距传播和非视距传播路径损耗波动较大典型时延为0.2us,WCDMA移动通信环境信道环境,典型信道划分车速环境,宏蜂窝大功率高速移动存在阴影多路反射路径损耗和环境有关,WCDMA移动通信环境业务环境,数据业务将占很大的比重不同的业务具有不同的QoS大量的突发业务业务在不同地理位置分布密度不同用户业务速率相差很大存在多址干扰(MAI),WCDMA移动通信环境基本要求,信息传输速率:提供多速率的业务,最高可达2 Mbps 根据带宽需求实现的可变比特速率信息传递 一个连接中可以同时支持具有不同QoS要求的业务 满足不同业务的延时要求(从实

4、时要求的语音业务到尽力而为的数据业务) 二代、三代系统共存和不同系统之间的切换和负荷平衡 支持上行和下行非对称业务 高的频谱效率,WCDMA需要解决的问题,提高无线资源利用率无线资源包括频率、功率、时间、空间和特征码等消除无线信道传输产生的不良影响,使对端尽可能收到满足要求的信息满足业务环境的要求,提供不同QoS要求、不同速率的多媒体业务,多址接入技术,频分多址技术 业务信道在不同频段分配给不同的用户。如TACS、AMPS。,时分多址技术 业务信道在不同的时间分配给不同的用户。如GSM、DAMPS。,码分多址技术 所有用户在同一时间、同一频段上、根据不同的编码获得业务信道。CDMA,多址接入技

5、术 FDMA,信道一次只能传递一个电话。如果某一信道空闲,也不能够被其他 用户使用以增加容量。符号时间比平均时延扩展大很多,故平均时延扩展造成的符号间干扰低。FDMA比TDMA简单,同步和组帧比特少,系统开销小。FDMA需要精确的RF滤波器。非线性效应:许多信道共享一个天线,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会产生交调频率(IM),产生额外的RF辐射。,多址接入技术 TDMA,多个用户共享一个载波频率,分享不同时隙。可以实现不连续发送,利用空闲时隙监听其他基站,实现切换处理。需要自适应均衡;需要保护时隙。分组发射需要额外的系统开销,如保护数据同步。按照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带宽。质量控制通过频率规划来实现,多址

6、接入技术 CDMA,多用户同时共享同一频段无线资源。系统容量大,无线频谱效率率高。自干扰性,远近效应。不相关码的选择和功率控制非常重要。易于实现宽带可变速率通信。支持多用户检测、软件无线电等新技术。,Frequency,Time,Power,多址接入技术 WCDMA系统的优势,采用RAKE接收机,有效利用了信道相干时间形成的时间分集效应;宽带传输系统,利用了信道的频率分集效果信号在信道中传输功率低,降低了干扰,提高了保密性扩频因子灵活变换,又助于多媒体等多速率并发业务的传输频谱效率高,优于以往的AMPS和GSM支持软切换和更软切换支持新技术的应用,如多用户检测,纠错编码技术 卷积码,纠错编码技

7、术是在发射端按一定规则引入冗余信息,从而使得即使空中传输引入了误码,也能利用冗余信息将此错误纠正回来的技术。 在WCDMA系统中主要用于话音信道和控制信道,编码速率为1/2和1/3。卷积码特点:译码简单,时延小,一般采用维特比算法,信道误码率在103,适合实时业务,如话音和视频业务的传送。,纠错编码技术 Turbo码,在WCDMA系统中主要用于数据业务信道,编码速率为1/3,分组长度最大到5114比特,可以实现大分组,时延长的业务传送。TURBO码的特点:译码复杂,常采用LOGMAP算法,信道误码率可以达到106,非常适合对误码率敏感,而对时延不敏感的非实时分组业务,如WWW,FTP,EMAI

8、L等多媒体业务传送。,交织技术,在通信系统中,为了减少突发干扰对连续数据造成的大面积差错,常采用交织来将突发干扰造成的连续差错化解为随机独立差错,使其适合于译码器的错误纠正。交织,就是打乱原来的数据排列规则,按照一定顺序重新排列。,缺点: 带来了附加的额外延时 在特殊情况下,若干个随机独立差错有可能交织为突发差错。,交织技术(续),交织器根据采用的技术不同,又可分为多种,如分组交织器、随机交织器、循环移位交织器、半随机交织器、奇偶交织器、均匀交织器等。WCDMA系统采用了分组交织器(又称矩形交织器)和均匀交织器两种技术。分组交织器在第一次交织(帧间交织)和第二次交织(帧内交织)中用到,特点是方

9、式简单、对短序列交织效果较好,但交织后码元的去相关不彻底。均匀交织器在Turbo编码中用到,其特点是交织算法复杂,但去相关较彻底。,复用技术,复用技术是指将具有相同或不同QoS要求的业务复用到一个物理信道中进行传输的技术。由于业务种类及其QoS要求千变万化,但物理信道的能力只是有限的几个等级。如何在保证各种业务QoS要求的前提下高效地复用到一个物理信道中传输是复用算法首要考虑的问题。这就牵涉到速率匹配的问题,它是复用技术的核心之所在,同时还牵涉到信道编码方案等其它技术的选用问题。,扩频技术,扩频通信就是将信号的频谱展宽后进行传输的技术。其理论解释为Shannon定理: C=Wlog2(1+S/

10、N),信号,脉冲干扰,白噪声,扩频通信示意图,扩频通信的特点,抗多径干扰能力强抗突发脉冲干扰保密性高低发射功率对其他通信系统和人体的影响较小易于实现大容量多址通信占用频带宽实现复杂在时变信道中实现同步较为困难,直接扩频(DSSS)通过将伪噪声序列与基带脉冲数据相乘来扩展基带数据,其伪噪声序列由伪噪声生成器产生误码率受限于多址干扰和远近效应的影响用功率控制来克服远近效应,受限于功率检测的精度WCDMA采用的是直接扩频方式跳频扩频(FHSS)数据以发射机的载波频率跳变的方式发送到表面上随机的信道中每个信道上,在发射机再次调频之前,数据用传统的窄带调制方式发送一些小的突发无远近效应的影响,因为多个用

11、户不会同时使用同一频率(Bluetooth技术、快、慢调频),扩频的方式,直接扩频与解扩示意图,分为扩频和加扰两个步骤:,符号速率 SF = 3.84MbpsWCDMA中,上行信道码的SF为:4256 下行信道码的SF为:4512,WCDMA系统的扩频,正交可变扩频因子(OVSF)码,同一级的任意两个分支两两正交 某一分支被使用后,则其直系祖先级和直系子孙级分支均不能使用,WCDMA直接扩频方案的优点,采用正交可变长度的扩频序列,支持多速率传输采用自相关特性好的扰码与互相关特性好的扩频码配合使用,每个用户有唯一的扰码与扩频码的组合,保密性高。所有用户、基站都使用相同的频率,可以简化频率规划工作

12、良好的抗多径干扰特性:RAKE接收机利用多径分量同时由于宽带信号的频率选择性衰落,反映在时域上,多径干扰导致传输延迟的PN信号和原PN序列的互相关性减弱,导致延迟信号对接收机的影响减弱,分集技术,是通过利用和查找自然界无线传播环境中的独立(或至少高度不相关)多径信号来实现的可简单解释为:如果一条路径中的信号经历了深度衰落,而另一条相对独立的路径中可能仍包含着较强的信号。两重含义:分散传输;集中处理优点: 易获得相对稳定的信号可获得分集处理增益,提高信噪比投资低廉,假设输入的分集信号分别为:r1(t), r2(t), r3(t), rk(t), rm(t)则,合并后的输出为:其中K 为第 k 个

13、分量的权重。选择不同的加权系数,就构成不同的合并方式。通常所用的方法有三种: 选择合并、最大比合并和等增益合并。,分集原理,空间分集又称天线分集,如果天线间的距离大于半个波长,则从不同的天线上收到的信号包络基本上是不相关的时间分集以超过信道相干时间的时间间隔重复发送信号,以便让再次接收到的信号具有独立的衰落环境,从而产生分集效果频率分集在多个频率上传送信号,其理论基础是在信道相干带宽之外的频率上不会出现同样的衰落极化分集信号在空中传播进行了多次反射,由于不同极化方向的反射系数不同,使得信号在不同的极化方向上是不相关的,分集的分类,开环发射分集使用空时编码对信号进行处理,并从两根天线上发射,综合

14、利用了时间分集和空间分集技术闭环发射分集由接收端反馈参数控制两根发射天线的加权,是带反馈技术的空间分集交织技术是一种隐含的时间分集技术,与WCDMA系统选用的编码方案配合使用。RAKE接收技术也是一种隐含的时间分集技术。认为:一个码片时间 信道的相关时间,RAKE接收利用的多径信号被认为是发射机多次发送过来的信号,WCDMA使用的分集技术,技术的选用是围绕要克服的问题来进行的,WCDMA多址接入方式纠错编码技术交织技术复用技术扩频技术分集技术,高速率、大容量无线传播中的干扰深衰落多媒体业务抗干扰提高系统容量,提纲3 同步过程,提纲2 编码与复用,提纲4 随机接入过程,WCDMA物理层过程,提纲

15、1 物理信道特征与帧结构,专用物理信道(DPCH),下行物理信道,上行物理信道,公用物理信道,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物理公共分组信道(PCPCH),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P-CCPCH),捕获指示信道(AICH),寻呼指示信道(PICH),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专用物理信道(DPCH),公用物理信道,物理信道,物理信道分类,辅助公共控制物理信道(S-CCPCH),CPCH状态信道(CSICH),同步信道(SCH),接入前缀捕获指示信道(AP-AICH),碰撞检测/信道指配指示信道(CD/CA-ICH),公用导频信道(CPICH),上行专用物理信道帧结构(DPCH),物理随机接

16、入信道(PRACH),下行专用物理信道帧结构(DPCH),下行DPCH的多码传输,发射预先定义好的已知序列,A1j固定传输速率30Kbps, SF=256发射分集时,两根天线上发射的信号使用相同的扩频码和扰码,但传送序列有所不同。主要用于信道估计,公共导频信道(CPICH),主CPICH使用相同的信道码,即Cch,256,0扰码为主扰码一个小区只有一个主CPICH在整个小区广播辅助CPICH可以使用任意信道码,只要满足 SF=256扰码可以使用主扰码,也可以使用辅助扰码一个小区可以有0、1或几个辅助扰码可以在小区内部分发射,主CPICH与辅助CPICH的区别,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P-CCPCH

17、),固定为30Kbps (SF=256)的传输速率,用于承载BCH。 每个时隙的头256chips为空,到时候由SCH填充;或者说P-CCPCH与SCH时分复用。,辅助公共控制物理信道(S-CCPCH),用于承载FACH和PCH,可分别承载FACH和PCH,也可两者同时承载。 TFCI可有可无,由上层决定;没有TPC,采用开环功控;导频为8或16比特。 传输能力比下行DPCH稍逊,SF为2564。,同步信道(SCH),SCH用于小区搜索,分成主同步信道( P-SCH)和辅助同步信道(S-SCH),两者并行发射。 SCH占用每个无线帧的前256个码片,与P-CCPCH时分复用。主同步码 (PSC

18、) 以时隙为周期发射,用于时隙同步;辅助同步码以无线帧为周期发射,用于帧同步,并指出小区主扰码的组号。a为一个指示调制信号,用于指示P-CCPCH是否采用了STTD。,PDSCH承载 DSCH, 被多个码分用户分时共享。 PDSCH 总是与一个 DPCH相伴随,所需控制信息在所伴随的DPCH的DPCCH上传输。DSCH上传的是纯数据,效率很高,适合处理短时高速率突发业务,是特殊形式的多码传输,但高层控制起来比较复杂。,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捕获指示信道(AICH),AICH每一帧为20 ms,分成15个接入时隙AS, 每个时隙有20个符号(5120码片)。每个时隙包括两部分,捕获指示

19、AI部分(4096码片)和空部分(1024码片) 。 16个AI分别对16种签名进行应答,AI1、1和0分别代表同意接入、不同意接入和没有听到请求。 aj是由16个AI和16个签名进行矩阵运算得到。,寻呼指示信道(PICH),PICH为固定速率(SF=256)的物理信道,用于承载寻呼指示 (PI). PICH 总是与S-CCPCH 相伴随,如果某一帧中的 PIi 被置为1,说明Pii所对应的UE应对S-CCPCH的对应帧进行解调。 PICH一帧为10ms,包括300bits。其中,288 比特用于传送 PI, 其余12 比特尚未定义,不发射。 一帧内传送N 个寻呼指示PI,N=18, 36,

20、72, or 144。,各物理信道之间的时序关系,d a t a,Coded data,Rate matched data,Data before 1st interleaving,Data after 1st interleaved,CCTrCH,DTX,CCTrCH,Ph-1,Ph-2,Ph-P,TPC,TFCI,pilot,下行信道编码与复用,同步过程小 区 搜 索,三步搜索法第一步 时隙同步:搜索P-SCH的主同步码,与信号最强的基站取得时隙同步。第二步 扰码码组识别和帧同步:利用S-SCH的辅助同步码码组实现帧同步,并识别扰码码组号。,第三步 扰码识别:利用扰码码组中的8个主扰码与捕

21、获的P-CPICH的主扰码比较,得到该小区的主扰码。 根据主扰码可以检测出P-CCPCH,从而可以收到系统及小区的广播信息。,同步过程小 区 搜 索(续),通过小区搜索,可获得SCH帧同步和帧头的位置。根据下行物理信道时序关系,有下述信道与SCH帧头对齐:P-CPICHS-CPICHP-CCPCHPDSCHS-CCPCH和PICH等信道的帧头与上述信道的帧头的时间差由高层配置参数确定。,同步过程公共信道同步,专用信道DPCH同步定时关系:不同下行DPCH定时可以不同,由高层参数配置决定,但其与P-CCPCH的帧定时的偏置将是256码片的整数倍,即有tDPCH,n=Tn*256码片,其中Tn=0

22、,1,.149;在UE侧上行链路DPCCH/DPDCH帧发射大概在接收到对应的下行DPCCH/DPDCH帧的第一个检测径后T0(1024码片)处;同一UE的所有UL DPCCH/DPDCHs有相同的帧定时。,同步过程专用信道同步,对专用物理信道,采用同步原语指示上下行无线链路的同步状态,一般采用基于接收到的DPCCH质量或CRC校验确定。下行同步原语:UE的层1将测量下行专用信道的每一物理帧的同步状态,并向高层报告。上行同步原语:Node B的层1将测量所有无线链路集合的每一物理帧的同步状态,并向RL失败/恢复触发函数指示,因此在每一个链路集中只有一个同步状态指示。,同步过程专用信道同步(续一),Node B无线链路同步状态图如下,每一个无线链路可以存在3种不同的状态:初始状态、非同步状态和同步状态。初始状态到同步状态的转移可通过“同步过程A”和“同步状态B”两个过程实现。同步状态到非同步状态的转移可通过“RL失败”和“RL恢复”两个过程来实现。,同步过程专用信道同步(续二),RACH随机接入过程MAC传输控制,RACH随机接入过程层一接收参数,前导扰码消息长度(10或20ms)AICH发射时序参数各ASC的可用签名集与可用RACH子信道集功率爬坡因子前导最大重传次数前导初始功率前导与消息控制部分的功率差传输格式集传输格式ASC待传数据,RACH随机接入过程层一前导接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