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推动农村城镇化_邵川.doc

上传人:88****9 文档编号:14602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60.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推动农村城镇化_邵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推动农村城镇化_邵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推动农村城镇化_邵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推动农村城镇化_邵川.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年 月 第 卷第 期 河北师范大学学 报 哲学社会科学 版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推动农村城镇化 邵 川 ( 中 国矿业大学 管理学院 , 江 苏 徐州 ) 摘 要 : 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及劳动力由农业部 门向非农业部门流动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 律 。 近年来 ,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在极大推动东部沿海地区 经济及城镇化发展的同时 , 农村经济社会出现了劳动 力供给结构失衡和农村社区空心化的问题 , 发 展现代农业 、 推动农村城镇化迫在眉睫 。 农村社区是农村社 会 的缩影 , 新 型农村社区通过村庄合并 、 征 地 拆 迁 、 产 业 带 动 、 旧 村 完 善 、 服务共享等方式带 动

2、农村居民集中居 住 , 是实现农地规模经营 、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平台 , 也是新型城镇体系的基础 。 关键词 : 农村劳动力转移 ; 新 型农村社区 ; 城 镇化 中图分类 号 : 文献标识 码 : 文章编 号 : ( ) : “ 十八 大 ” 明确指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城 镇化 , 人口城镇 化 不仅仅是将农村人口转化为城 市 人口 , 更是消除城乡二元结 构 , 推动农村居民聚居区 域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 , 完 善小城镇与农村 社区功能 , 让农村居民就地城镇化 , 即所谓的农村城 镇化 。 农村城镇化要求在农村地区实现现代农业 、 非农产业与城镇化发展的有机结合 ; 要

3、 求实现小城 镇 、 新型农村社区 建设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的有机结合 ; 要求转变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 , 让农民 不必远离家乡就能够实现 由农民到市民的转型 ; 更 要求将农村建设成为山水相伴 、 安 居乐业的美丽家 园 。 改革开放以来 , 农村剩余劳动 力转移极大地推 动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同时 , 农村的 经济社会发展也 因此产生诸如农村劳动力供给结构失衡和农村社区 空心化等问题 , 这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发 展与农村城镇化进程 。 问题是因为某些经济社会发 展要素的相对滞后与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不适应性或 者矛盾而产生的 , 具体来说 : 一是农村土地分散经营 的现状与现代农业

4、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 二 是农村社 区建设滞后与农民提高生活质量的诉求不相适应 。 农村城镇化的原始动力是现代农业 , 农 地规模 经济与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 传 统的农村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农村居 民在农业生产方式基础上所组 成 的 社 会 生 活 共 同 体 , 布局相对分散 。 新型农村社区是在农村地域内 , 通过村庄合并 、 征地拆迁 、 产业带动 、 旧村完善 、 服务 共享等方式形成的以村民集中居住为主要特征 , 社 区服务和管理功能较为完备的现代化新型农民聚居 点和社会生活共同体 ( 李 德虎 , )。 新型农村社 区不同于传统农村社区 , 是由若干行

5、政村合并在一 起 , 统一规划 , 统 一建设 , 目的是在农村营造一种新 的生活形态 , 配置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 缩小城 乡差距 ,实现农民就地城镇化 ;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将 推动土地集 中 、 农 民 宅 基 地 复 耕 , 实 现 农 地 规 模 经 营 , 引进机械化 、 自动化设施发展现代农业 , 将 自动 化 、 信息化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上 , 实行精准种植和 精细化管理 ( 郑风田, )。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 仅依靠大城市不能完全解决农村转移人口由农民工 向市民的转变 , 新 型城镇化需要依靠构建多层次城 镇格局 , 新型农村社区被纳入到整个城镇体系中 , 城 镇体系

6、从大 、 中 、 小城市 、小城镇拓展到农村社区 , 农 村社区便成为城镇体系的最基本单位 。 在我国中东 收稿日 期 : 基金项目 :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 项 目编号 : );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 项 目 ( 项 目 编号 : ); 江 苏省教 育 厅项目 ( 项 目 编号 : ) 作者简 介 : 邵 川 ( ) , 女 , 江 苏徐州 人 , 在读博士研究 生 , 徐州工程学院经济学院副教 授 , 主要从事城镇化及货币经济学研 究 。 部广袤的农村地区 , 农村社区星罗棋布 , 建设新型农 村社区就成为发展现代农业与推进农村城镇化的重 要底层设计 。 新型农村社区既是现代农业的平台

7、 , 又是新型城镇体系的基础 。 一 、 相关理论 经济增长推动了产业结构的演变与城镇化的进 程 。 依据配第 克拉克定理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 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 , 劳动力将从第一产业向第二 产业流动 , 然后流向第三产业 , 这种劳动力从农业部 门向非农业 部 门 的 转 移 体 现 了 产业结构的演变规 律 。 农业部门布局在 农村 , 非农业 部门主要布局在 城市 , 产业结构的 演变将推动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 市 , 推动城镇化进程 。 刘易斯 ( ) 在其论文 劳动 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 中指出 , 农业部门解放 出来的劳动力被重新配置到城市工业部门 , 对 城市 工业部

8、门的资本积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 这 种资本 积累推动了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进程 。 当劳动力供给 由过剩转为短缺时 , 就到达了 “ 刘易斯拐点 ”, 拐点意 味着劳动力成本上升 , 城市工业部门通过降低劳动 力成本获得资本积累的途径逐渐消失 , 经 济社会开 始由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过渡 。 刘易斯 对劳动力转移以及二元社会向一元社会 过渡的分析立足于发达国家 , 而在 经济发展相对落 后的发展中国家 , 农村劳动力向城 市转移的状况表 现出较大的不同 。 第一 ,“ 城 市偏向 ” 引 起的城乡二 元结构在过渡阶段将加剧 。 城乡差距最初来自城乡 经济发展要素的差异 , 差异的加剧 , 则是政

9、府的以城 市为中 心 的 自 上 而 下 的 发 展 政 策 引 起 的 。 将这种因政府对城市实施过分保护政策所导致的不 公平的城乡关系称为 “ 城市 偏向 ”( )。 以 城市为中心的 “ 自上而下 ” 的发展政策以及偏向 于城 市工业的投资战略 , 必然引起乡村地区技术的缺乏 , 医疗 、 教 育等基础设施的落后 ( , )。 第 二 , 农村人 口 源 源 不 断 地 流 入 城 市 导 致 农 村 “ 空 心 化 ”, 农业 部 门 因 劳 动 力 向 工 业 部门过度转移而萎 缩 。 第三 , 城 市 出 现 “ 城 市 病 ”, ( ) 撰 写 发展中国家的劳 动力转移模式和失业

10、问题 , 分 析 农村人口不顾面临失业的困境仍进入城市的原因 , 是比较利益的经济考虑和对城市较高的心理预期 , 使农民产生了一种对城市 的盲目向往和崇拜心理 , 仅仅把迁出农村地区 、 进入城市本身作为一种目标 , 而不去考虑在城市生存 、 发展的可能性 , 城市因此失 业率攀升 、 住房困难 、 交通拥挤 、 环境污染 ,“ 城市病 ” 严重 。 农村落后 、 农 产品供给短缺 、 城 市拥挤 , 必 然 导致城镇化进程停滞不前 。 城镇化既要防止出现 “ 城 市病 ”, 又 要避免农业 部门萎缩 。 解决以上问题 , 就 要转变 “ 城 市偏向 ” 的 城乡关系 , 在城乡 一体化的整体

11、框架下制定农村发 展规划 , 围绕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 , 重视农业规模 化与现代化 , 积极发展农村非农产业 , 围绕改善农 村 居民的生产环境和生存条件 , 加强农村的综合发展 与各项设施建设 , 均等配置城乡公共资源 , 最大程度 降低刺激城乡人口流动的经济 与社会 因 素 ( , )。 ( ) 从城乡一体化的视角 提出紧凑型社区的建设模式 , 即环绕一个中心城市 ( 万人口 ) 布置若干 个人口集聚社区 , 将 城市生 活的优点同乡村美好的环境和谐地结合起来 , 以 具 有城镇生活氛围 、 地方特色和文化气息的紧凑型社 区取代城市 “ 摊大饼 ” 式扩张的发展模式 , 以 “ 田园城

12、市 ” 缓解城市与自然隔离的矛盾 。 二 、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概况 城市与乡村始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改 革 开放以来 , 农村劳 动力转移贯穿着城乡社会经济的 发展。 人口流动将城市与农村紧密联系起来 , 此 涨 彼消 ,此起彼伏 。 大城市劳动力供给充足 , 而农村青 壮年劳 动 力 流 失 ; 大 城 市 繁 荣 , 而 农 村 发 展 “ 空 心 化 ”。 城乡二元差距日益扩大 , 大城市对农村劳动力 的吸引日益增强 , 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向大城市转 移 , 转移人口悄然 出现了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农村 主要劳动力演变的趋势 , 目前 , 农村转移劳动力达到 亿 , 占农 村劳

13、动力总量的 ( 陈 锡 文 , )。 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 , 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 也 导致部分农村出现 “ 空 心化 ”, 加剧了城乡经济二元 结构 。 改革开放初 , 我 国农村实施了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 , 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因此得到快速提升 , 农业劳 动生产力得到了巨大的释放 。 由于土地扩展受限 、 人口迅速增长 、 资 本性投入物少和农业技术发展等 因素影响 , 农业部门的劳动力相对丰裕 , 产生了农村 剩余劳动力 。 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乡贸易 的开放 , 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进入城市和小城镇 , 成 为城镇常住人口 。 年 , 学者费孝通提出 依靠发展小城镇来解 决农

14、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 要 “ 以 小城镇为主 , 以大中小城市为辅 ”, 这一观点在学界与政界得到了 广泛的认可 。 此后 , 直到 世纪末 ,“ 严格控制大城 市规模 , 合理发展 中等城市 , 积 极发展小城市 ” 成 为 我国的城镇化政策的核心内容 , 政 策鼓励农村剩余 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 。 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 , 年 年和 年 年两个时间段 , 我 国 建制镇的数量激增 , 共 增加 了 个 , 增 量占目前 我国建 制 镇 总 数 的 , 小 城 镇 数 量 从 年 的不足 个增 长到 年 的 个 。 小城 镇也逐渐放开了户籍管理 , 允许农 村人口在小城镇 办理常住户口

15、, 鼓励农民到小城镇居住和创业 。 不 难看 出 , 小 城镇一直以来是政策上主张的 农 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基 地 。 上世纪 年代 , 在农 民 “离土不离 乡 ” 的政策指导 下 , 以及建制镇数量扩 张 、 乡镇企业蓬勃 发 展 的背景 下 , 在 转 移农村剩余劳 动 力方面小城镇取得过显著的成 绩 。 小城镇的人口规 模 从 年 的 万 增 长 到 年 的 万 。 然而 , 由 于 小城镇的基础设施与公 共 服 务 水 平较低 , 产业集聚程度较 差 , 导致其人口增长主要依 靠扩张小城镇 数 量完 成 , 而不是依靠提高城镇品 质 完成的 。 所以 , 人口规模小是小城镇的显著特

16、点 , 全 国 建制镇的平均规模只有 约 多 人 , 镇 区人口 在 人以下的镇占总量 的 。 世纪 年代 , “ 随着 经 济和金融体制改革 的 深化 , 粗 放经营 的 乡镇企业面临资金短缺和市场 约 束增强 , 其经营机制优势减 退 ” , 到 年 , “ 乡镇 企 业亏损面达 到 以 上 , 比 上 年 增 加 了 ; 吸 纳的劳动力也逐 年减 少 , 八 五 期 间平均 为 万 人 , 年下降 为 万 人 , 年 又 降 为 万 人 ” 。 大量乡镇企业逐渐被市场所淘 汰 , 小 城 镇 发 展趋于停 滞 ,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引力持续减 弱 。 “ 年 , 小 城 镇 的 非 农

17、 业人口平均年增 长 率为 , 扣除人口的自 然 增长因 素 , 小 城镇的 非 农业人 口 迁移增长率实际上是很低 的 ” 。 由于 乡 镇企业亏 损 , 就业岗位大幅度缩 减 , 小城镇吸纳农村 剩余劳动力受到限 制 。 促使劳动力流动的基本力量 , 是 人们对比较利 益与成本的理性经济考虑 。 在出口贸易和固定资产 投资的推动下 , 大城市快速发展 , 创造了大量的就业 岗位 。 城市较多的就业机会以及城市现代产业与农 村传统农业工资较大的差距 , 构成 了吸引农村青壮 年劳动力 转 移 的 强 大 力 量 。 即使有严格的户籍限 制 , 农村 劳 动 力 仍 旧 持 续 向 大 城 市

18、 转 移 。 世 纪 末 , 尽管我 国 实 施 了 “ 控 制 ( 和 严 格 控 制 ) 大 城 市 规 模 ” 的城市化政策 , 大城市人口增长依然高于全国平 均水平 , 年 年 间 , 个 特 大 城 市 的 市 区人口 平 均增长 了 。 世纪 初 , 以 往 以 小 城镇发展为主 的 城市化方针发生了转 变 , 政 策调 整 为 “ 大中小城市 协 调 发 展 ” , “ 有 条件的区 域 , 以 特 大 城市和大城市为龙 头 , 通过统筹规划 , 形成若干用 地 少 、 就业多 、 要 素 集聚能力 强 、 人口合理分布的新 城 市 群 ” , 在政策 支 持和利益趋动 下 ,

19、劳动力等经济 要 素持续 向 城 市 尤 其 是 沿海大城市集 中 。 年 年 , 个 特 大 城 市 市 区 人 口 平 均 增 长 了 。 三 、 农村 劳 动 力 转 移 产生的主要问题及 原因分析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经济发展与城镇 化建设的必然规律 , 然而 , 在中国特定的农村土地制 度 、 户籍制度等背景下 , 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产 生了特定的问题 , 主要表现为农村劳动力供给结构 失衡 、 农业发展受到抑制与农村社会 “ 空心化 ”。 ( 一 ) 农 业劳 动力供给结构失衡 , 农 业可持续发 展受到影响 近年来 , 农村劳动力转移表现出增长速度快 、 年 龄结构轻

20、、 转移规模大的特 点 。 自 年第五次 全 国 人口普 查 到 年 末 , 转 移 劳 动 力 数 量 从 亿增加到 亿 人 , 增 长 了 , 年 统 计 显 示 , 转 移 劳 动 力 数 量 约 占 农 村 户 籍 人 口 总 量 的 。 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劳动力绝大部分是农村 青 壮年劳动力 , 平均 年 龄约 为 岁 , “ 后 ” 新 生 代农民工已占劳动年龄流动人口的近一 半 。 国家 统 计局数 据 ( 年 ) 表 明 , 农 村 户 籍 劳 动 力 中 , 岁年龄段近一半已经入 城 , 岁的农村劳 动 力 进城务工 , 岁的青壮年劳动力占 农 村 转移劳动力总量 的 。 此

21、外 , 接 受中高等 教 育的农村学生 毕 业后为了自身发展和学有所 用 , 会 选择留在城 市 , 不 再返回农 村 。 以上因素造成了 农 业劳动力供给的年龄结构失衡与知识结构失 衡 。 随着青壮年劳动力逐渐退出农业 , 务 农人口老 龄化趋势日益明显 , 多岁 的老年人成为农村的主 要劳动力 。 据中国老龄科学中心的调查 ( 年 ), 我国农村老人中 , 岁的老人有 的人从 事农业生产 , 岁的老人有 的人从事农 业生产 , 岁的老人有 的人从事农业生 产 。 务农人 口 老 龄 化 造 成 农 业 比 较 劳 动 生 产 率 较 低 , 我 国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在 之间 ; 还使得农业

22、生产出现了劳动力替代现象 , 即 在农业 生产中以农业机械和化肥农药的增加替代劳动力投 入的减少 , 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机械化 , 但 化肥替代有机肥和除草剂替代除草作业则加剧了农 村土地的污染 , 影 响到农产品的安全和农业的可持 续性发展 。 农村年轻人比例下降 , 农业生产效率的 提高无法得到保证 , 农业比较劳动 生产率持续下降 ( 表 ), 农村其他产业可持续发展受到抑制 。 表 年我国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 年份 产值占比 ( ) 就业占比 ( ) 比较劳动生产率 ( 二 ) 农村 “ 空心化 ”, 农民诉求得不到满足 农村适龄劳动人口大量转移出去 , 使 得农村经 济社会

23、的整体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 随着青壮 年劳动力退出农业和农村 , 转向非农产业 和城市 , 农 村出现了 “ 空心化 ”, 大部分农村地 区出现了无所依 靠的 “ 留守老人 ”、 和 “ 留 守儿童 ”, 以 留守儿童 、 留 守 妇女 、 留守老人 为中心的社会问题时有发生 。 农村 劳动力供给出现年龄结构失衡与知识结构失衡的问 题 , 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严重抑制 , 农村的养老 、 教育 、 医疗 、 安全等社会服务更是无法保障 , 城乡经济社会 发展的二元特性更为突出 。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相 对滞后 , 使得城 乡差异继续扩大而不是缩小 。 农民 有增加收入的诉求 , 有提高生活质

24、量的诉求 , 有与市 民均等待 遇 的 诉 求 。 当 城乡 居民 收入水平差异拉 大 , 城乡公共资源配置差距愈发显著 , 诉求得不到满 足时 , 农民就会不 计耕地抛荒 、 抛家舍子的后果 , 涌 入大城市 , 追求城市生活 。 图 农村劳动力持续流出引发的问题 ( 三 ) 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 但 持续多 年的大规模适龄劳动人口流出确实在农村 、 农 业等 方面产生了一些的问题 , 问题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原 因 。 一是农村社区建设滞后与农民提高生活质量的 诉求不相适应 。 农业发展滞后 ,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 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落后于城市 ,

25、滞 后于 农业经济发展 , 农 村社区不能满足农民提高生活质 量的需求 ,也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 二是农村土 地分散经营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 在 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下 , 土地归集体所有 , 农民拥有土地 承包权 、 经营权, 农业生产以家庭为单位 , 伴 随着改 革开放的深入 , 农村居民为了提高收入 , 家庭主要劳 动力进城务工 , 老弱妇孺经营农地的现象日益普及 , 所以 , 出现了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失衡 、 青壮年劳动 力不足 、 农业粗 放经营、 农业技术推广困难等问 题 。 以家庭为单位的土地分散经营直接导致了我国农业 经营规模小 、 家庭 农户无力进行农田水利等大

26、型基 础建设及农业科技研发 、田间管理成本较高等问题 , 更 不可能实现规模效益 。 四 、 建设 新 型 农 村 社 区推动农村城镇化 的路径分析 新型农村社区是对传统农村社区的改 造 与 发 展 , 在农村城镇化背景下 , 新型农村社区还是城镇化 体系的基础层面 。 新型农村社区将城镇体系延伸到 农村 , 社区成为城镇化的微观基础 。 首先 , 农业是城 镇化的第一推动力 ,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动了农业 现代化发展 , 进而推动了城镇化进程 。 第二 , 城镇体 系中 , 新型农村社区是级别最低的要素集聚区 , 当城 市文明和城市公共服务从大城市延伸到新型农村社 区 , 当后者拥有了与城市

27、均等的公共服务 、 基础设 施 和就业岗位 , 农村 剩余劳动力的流向将会从集中过 渡到分散 , 既避免了大城市出现 “ 城市病 ”, 又为小城 镇和农村社区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 、 资本与技术 , 促 进城镇化品质的提高 。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完成 , 农 村城镇化的目标也就基本实现 。 ( 一 ) 推动农业现代化 , 夯实农村城镇化基础 农业是城镇化的原始动力 。 与传统农 业 不 同 , 现代农业要求机械化耕作和产业化经营 , 要 求集中 耕地和增加资本投入 , 现代农业向技术要效益 , 向规 模要效益 , 传统的 包产到户式的农业生产格局越来 越不适应 现 代 农 业 发 展 的 要 求

28、。 建 设 新 型 农 村 社 区 , 通过农民集中 居住 , 复垦土地增加耕地面积 , 通 过耕地流转 , 将耕地集中到职业农民手中 , 奠定规模 农业和机械农业的基础 。 规模经济及农业技术促进 农业增产 、 农 民 增 收 , 使 农 业 再 投 入 的 资 源 更 为 充 足, 助推现代农业 , 农业进入良性发展 。 图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推动农村城镇化的路径 ( 二 )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 提升农业管理水平 现代农业的经营主体是新型职业农民 。 现代农 业的发展不是依靠农业劳动力数量的增加 , 而 是依 靠农业技术以及掌握农业技术 、 信息技术 、 市场运转 的高素质农业劳动力的投入

29、 , 这种懂技术 、 懂市场的 农民被称为新型职业农民 。 现代农业除了对土 地有 规模上的要求之外 , 还 对资本 、 农 民的技术与管理 、 产品的营销等都有较高的要求 , 因此 , 现代农业呼唤 职业农民 , 要求培养会决策 、 懂投资 、 会经营 、 懂管理 的新型职业农民 , 发 展市场化 、 商 品化 、 专 业化的大 农业 。 当前留守农业劳动力出现年龄结构失衡 、 整 体素质不高的问题 , 也不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 , 因此 建设农村新型社区 , 应该将培育新 型职业农民作为 社区教育的重点目标 。 ( 三 ) 完善农 村社区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 提 升 社区功能 构建新型的农

30、村社区就是引导村落合并 、 优 化 农民聚居区域 , 加 强道路 、 绿 地 、 供 电 、 供 排水 、 垃 圾 中转等基础设施建设 , 加 强学校 、 医 疗卫生中心 、 文 化中心等公共服务建设 。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城镇 化 , 推动农村城镇化 , 就是推动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 的均等资源化 , 让农民就地城镇化 , 就地分享城市文 明 。 农民向往的是有品质的城市生活 , 建 设新型农 村社区不是简单地在农村社区盖楼与农民上楼的问 题 , 而是相应资源的公平分配 , 生活环境的改善与生 活品质的提升 。 新型农村社区强调集中投入 , 据 点 建设 , 纠正了过去分散的 “ 撒胡椒面 ”

31、 式的财政补贴 , 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 在新型农村社区配置与城 市均等的公共资源 , 改善农村社区的医疗服务 、 教育 条件和基础设施 , 延伸城市服务 , 让农民不用远离家 门 , 就能过 上 城 市 生 活 , 实 现 由 农 民 到 市 民 的 身 份 转换 。 ( 四 ) 发展经济 , 支撑社区建设 新型农村社区在延续传统的农民聚居功 能 之 外 , 还有促进农 村经济发展的功能 。 促进农村经济 发展有多种途径 , 通过宅基地复垦整合土地 、 实现农 地适度规模经营 , 发展现代农业 , 依托自身优势和发 展条件 , 发展非农产业 , 宜工则工 , 宜商则商 , 宜旅游 则旅游

32、 , 培育乡村 特色经济 、 区 域集群经济 、 配 套经 济 , 为社区发展 提供产业支撑 。 利用建设新型农村 社区节约出来的土地 , 建设村民创业园 , 通过发展一 些有市场需求的 , 特别是和城市经济配套的劳动密 集型产业 , 或者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 , 给农民提供就 业岗位 。 ( 五 ) 保护环境 , 优化新型农村社区 城镇化的目标是城市更像城市 、 农村更像农村 , 繁荣的城市与拥有田园风光的乡村并存 。 新型农村 社区建设的核心目标是推动农业与非农产业的深度 分类与集中 , 使城市更像城市 , 农村更像农村 。 农业 的集中表现为土地规模经营 ,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 动了农地的

33、规 模经营 , 而 农地的规模经营是农业规 模化 、 现代化与产业化的必要条件 ; 非农产业的集中 表现为产业园区经济 , 园 区经济既给产业发展提供 完善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条件 , 促进产业发展 , 产 生规模效益 , 又有利于减少产业对环境的污染 , 更为 有效地保护环境 , 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冲 突 ; 新型农村社区承接传统的乡村文明 , 拥有旖旎的 田园风光 , 发扬现代的城市文明 , 具备完善的基础设 施与公共服务 , 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的最广阔的平台 , 实现 “ 房在林中 , 林在城中 ,人在绿中 ” 人与自然的和 谐相处 , 达到城乡共同繁荣 。 五 、 结束语 劳动力

34、从农业向非农业 、 从 农村向城市转移符 合经济发展的规律 , 是提高城镇化水平的重要前提 , 然而 , 在城市快 速发展的同时 , 乡 村发展相对滞后 , 城乡二元结构日益加剧 。 缩小城乡差距 、 消 除二元 结构就要在城乡一体化的框架下 , 制定农村发展规 划 , 重视农业 , 推 动农业规模化与现代化 ; 重 视非农 产业发展 , 提供就 业岗位 , 提高农村居民收 入 ; 重 视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 完善农村的基 础设施和公共服 务 , 均等配置城乡公共资源 , 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环 境和生活条件 。 通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 完 善其基 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职能 , 实现城乡保障并轨

35、 , 为农民 就业创业条件 , 推 动农民就地城镇化 。 考虑到我国 农村地域广阔 , 经济社会发展差异显著的特点 , 新型 农村社区目前适宜在条件比较 成 熟 的 地 方 先 行 发 展 。 一般来讲 , 有社区建设资金保障 、 有社区产业支 撑的地方具有良好的发展条件 , 靠 近城市 、 县 城 、 中 心镇 、 工业园区的地方具有良好的区 位优势 , 在这些 地方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 要注意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 尊重农民意愿 , 稳步开展试点 , 做到成熟一个启动一 个 , 启动一个成功一个 。 注 释 : 指 年 中国的 个 特大 城 市 , 包 括 上 海 、 北 京 、 天 津 、

36、 沈 阳 、 武汉 、 广 州 、 哈 尔 滨 、 重 庆 、 南 京 、 西 安 、 大 连 、 成 都 、 长 春 、 太 原 、 济南 、 青 岛 、 鞍 山 、 抚 顺 、 兰 州 、 郑 州 、 昆 明 、 淄 博 、 长 沙 、 杭 州 、 南 昌 、 齐 齐哈尔 、 石 家庄 、 乌 鲁木齐 、 唐 山和吉林 。 根据 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相关数据计算得出 。 参考文献 : 朱守银 中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改革问题研究 经 济研 究 参考 , ( ) 李若建 小城镇人口状况与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 人 口与 经 济 , ( ) 杨爱华 , 于 忠林 以规模效益推动小城镇建设 小 城镇 建 设 , ( ) 刘德军 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何处 巢 湖 学 院 学 报 , ( ): 李若建 小城镇人口状况与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 人 口与 经 济 , ( ) 国家人口计生委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 报告 ( ) 北 京 : 中 国人口出版社 , ( , , , , ) : , , , , : ; ; 责任编辑 陈 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毕业论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