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各章节重点(共8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4546537 上传时间:2022-05-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学各章节重点(共8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病理学各章节重点(共8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理学各章节重点(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学各章节重点(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病理学各章节重点第一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1,四种适应性改变:萎缩,肥大,增生,化生1. 五种病理性萎缩:(失去养分压) 失用性萎缩,去神经性萎缩,营养不良性萎缩,内分泌性萎缩,压迫性萎缩2. 化生(常考 名解):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称为化生3. 细胞水肿的特点:肉眼观,器官体积增大,包膜紧张;切面隆起,边缘外翻;新鲜标本色淡,浑浊无光泽。 光镜下,弥漫性细胞肿大,胞浆疏松,淡染;轻度为颗粒状物质,重度为气球样变4. 肝脂肪变的特点:肉眼观,肝脏体积增大,边缘钝,颜色淡黄,较软,切面油腻感,水中漂浮感; 光镜下,肝细胞

2、体积增大,胞浆中充满大小不等的脂滴空泡。 特染:苏丹3橘红色,锇酸染色黑色5. 虎斑心(名解):慢性酒精中毒或缺氧可引起的心肌脂肪变,病变常累及左心室内膜下和乳头肌,肉眼表现为大致横行的黄色条纹与正常心肌的暗红色相间,形成黄红色斑纹,形似虎皮斑纹,故称虎斑心6. 玻璃样变的好发部位(常考):细胞内;纤维结缔组织;细小动脉壁7. 坏死的类型和特点:(1)凝固性坏死,多见于心肝脾肾,镜下特点为细胞微细结构消失,而组织结构轮廓仍保存,干酪样坏死,镜下无结构颗粒状红染物,坏死部位原有组织结构残影消失 (2)液化性坏死,多见于脑,骨髓等,镜下特点为死亡细胞完全被消化,局部组织快速被溶解 (3)纤维素样坏

3、死,是结缔组织和小血管壁常见的坏死形式,病变部位形成细丝状,颗粒状或小条块状无结构物质8. 细胞核的变化是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标志,主要有三种形式(必考):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9. 坏疽的类型和特点:(1)干性坏疽,常见于动脉阻塞但静脉回流尚畅通的四肢末端 (2)湿性坏疽,多发于与外界相通的内脏 (3)气性坏疽,是深达肌肉的开放性创伤,合并产气荚膜杆菌等厌氧菌感染10. 坏死的结局(简答/多选):溶解吸收;分离排出;机化与包裹;钙化第二章 :损伤与修复1. 按再生能力分类的三类细胞(常考):不稳定细胞(表皮细胞):再生能力强;稳定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潜在较强的再生能力;永久性细胞(神经细

4、胞,心肌细胞):再生能力弱或无再生能力,2. 肉芽组织(必考名解):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细胞浸润,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新鲜的肉芽,故称肉芽组织3. 肉芽组织的作用(问答题):抗感染保护创面;填补创口及其他组织损伤;机化和包裹坏死,血栓,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4. 肉芽组织的结局(问答题):转化为瘢痕组织。主要标志:间质的水分逐渐吸收减少;炎性细胞减少并逐步消失;部分毛细血管官腔闭塞,数目减少;成纤维细胞变为纤维细胞5. 一期愈合:见于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无感染,经粘合后创面对合严密的伤口; 二期愈合:见于组织缺损较大,创缘不整齐,哆开,无法

5、整齐对合,或伴有感染的伤口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1.淤血的三种原因(常考多选):静脉受压;静脉腔阻塞;心力衰竭2肝淤血:左心衰竭肺淤血(可见心衰细胞),右心衰竭肝淤血 3. 血栓形成的三大条件(必考多选/简答):心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流状态的改变;血液凝固性增加4. 栓塞的四种类型:白色血栓,静脉延续性血栓的起始部(唯有白色血栓在动脉);混合血栓,多见于延续性血栓的体部;红色血栓,多见于延续性血栓的尾部;透明血栓,微循环小血管内5. 血栓的结局:软化,溶解,吸收;机化,再通;钙化; 影响:阻塞血管;栓塞;心瓣膜变形,广泛性出血6. 不同类型血栓的特点:血栓栓塞,来自于下下肢深部静脉;脂肪栓塞

6、,见于长骨骨折或脂肪组织挫伤;气体栓塞:多见于分娩时,颈部或胸部外伤或手术时;羊水栓塞:镜下见母体肺脏毛细血管内有角化上皮,胎毛,脂肪等7. 血栓对机体的影响(简答):阻塞血管;栓塞;心瓣膜变形;广泛性出血8. 梗死的原因(多选):血栓形成;动脉栓塞;动脉痉挛;血管受压闭塞9. 出血性梗死的发生条件:严重淤血,组织疏松10. 不同器官梗死灶的形态(填空题):(1)贫血性梗死好发脾肾心三脏,病变特点是梗死区与受阻血管分布的形态相一致,脾肾的贫血型梗死灶呈锥形,心肌梗死灶呈不规则地图形 (2)出血性梗死好发肺,肠等处,肺部梗死呈锥形,肠部呈节段形 (3)败血性梗死第四章 :炎症1. 炎症的定义:具

7、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针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复杂的防御反应2. 炎症三大基本病变:变质;渗出(炎症的重要标志);增生3. 炎症局部表现(常考):红肿热痛和局部功能障碍4. 常见的变质性炎症:变质性炎,特点:以组织细胞变性,坏死为主;好发部位心肝脑肾等;病因:细菌,病毒,如中毒性心肌炎,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等。常见急重肝(急性肝坏死),乙型脑炎液化性坏死5. 四种渗出性炎症(分类,特点,疾病) (1)浆液性炎:浆液渗出,疾病为单纯疱疹;(2)纤维素性炎:纤维蛋白渗出,疾病为白喉,细菌性痢疾,胸膜炎绒毛心,大叶性肺炎;(3)化脓性炎:中性粒细胞渗出,疾病为急性阑尾蜂窝织炎,急性化脓性脑膜炎;(4)出血性

8、炎:红细胞渗出,疾病为流行性出血热,鼠疫等6. 慢性肉芽组织炎:是一种特殊的慢性炎症,以由巨噬细胞局部增生构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的肉芽肿形成为特点7. 结核结节的成分:干酪样坏死;上皮样细胞;Langhans巨细胞;淋巴细胞;纤维母细胞8. (急性)炎症的结局:痊愈;迁延为慢性炎症;蔓延扩散第五章 :肿瘤1. 肿瘤的定义: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了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而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形成的新生物,常表现为局部肿块2. 异型性:肿瘤的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与相应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病理学上称这种差异为异型性3. 细胞异型性:表现 肿瘤细胞通常比相应正常

9、细胞大;肿瘤细胞的大小和形态很不一致;肿瘤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核的大小,形态和染色差别很大;核仁明显,体积大,数目也可增多;核分裂像增多,出现病理性核分裂像4. 肿瘤的命名: (1)良性肿瘤一般是在组织或细胞类型的名称后面加一个“瘤”字; (2)恶性肿瘤: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统称为癌;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统称为肉瘤;同时具有癌和肉瘤两种成分的恶性肿瘤称为癌肉瘤; (3)转移瘤的命名:被转移器官+转移性+原发肿瘤名称5. 肿瘤的生长方式(必考):膨胀性生长(良性肿瘤);外生性生长(良,恶性肿瘤);浸润性生长(恶性肿瘤)6. 肿瘤的扩散途径(必考):局部浸润和直接蔓延;转移(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种植性

10、转移)7. 良恶性肿瘤的区别(必考)良性肿瘤恶性肿瘤分化程度分化小,异型性小分化不好,异型性大核分裂像无或少,不见病理核分裂像多,可见病理核分裂像生长速度缓慢较快生长方式膨胀性或外生性生长浸润性或外生性生长继发改变少见常见,如出血,坏死,溃疡形成等转移不转移可转移复发不复发或很少复发易复发对机体的影响较少,主要为局部压迫或阻塞较大,破坏原发部位和转移部位的组织;坏死,出血,合并感染;恶病质8. 癌与肉瘤的区别癌肉瘤组织分化上皮组织间叶组织发病率较高,多见于40岁以后的人较低,发生于年轻的人和儿童或中老年人大体特点质较硬,色灰白质软,色灰红,鱼肉状镜下特点形成癌巢,实质与间质分界清楚,常有纤维组

11、织增生肉瘤细胞多弥漫分布,实质和间质分界不清,间质内血管丰富,纤维组织少网状纤维见于癌巢周围,癌细胞间无网状纤维肉瘤细胞间多有网状纤维转移多经淋巴道转移多经血道转移9. 癌前病变:某些疾病虽然本身不是恶性肿瘤,但其具有发展为恶性肿瘤的潜能,患者发生相应恶性肿瘤风险增加癌前病变常见例子(常考选择/填空):大肠腺癌;乳腺纤维囊性病;慢性胃炎与肠上皮化生;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粘膜白斑;皮肤慢性溃疡10. 非典型增生(异型增生):上皮细胞增生,具有异型性,但仍未达到癌的诊断标准11. 原位癌:指异型增生的细胞在形态和生物学特性上与癌细胞相同,常累及上皮的全层,但没有突破基底膜向下浸润,有时也称上皮内癌1

12、2. 上皮内瘤变:轻度非典型增生称为上皮内瘤变1级,中度非典型增生称为上皮内瘤变11级,重度非典型增生称为上皮内瘤变111级第七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1. 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累及大中型动脉,基本病变是动脉内膜的脂质沉淀2. 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变化的四个时期(常考多选)(1) 脂纹:光镜下,病灶处的内膜下有大量泡沫细胞聚集,泡沫细胞体积大,圆形或椭圆形,胞质内含大量小空气泡,苏丹3染色呈橘黄色,泡沫细胞来源于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2)纤维斑块,光镜下,斑块表面有一纤维帽,纤维帽下有大量脂质,平滑肌细胞,泡沫细胞,细胞外基质和炎细胞; (3)粥样斑块:亦称粥瘤,光镜下,在纤维帽下有大量不定形的坏死崩解

13、产物,胆固醇结晶和钙盐沉淀,斑块底部和边缘出现肉芽组织,少量淋巴细胞和泡沫细胞; (4)继发性改变:斑块破裂;斑块内出血;血栓形成;血管腔狭窄;钙化;动脉瘤形成六种继发性改变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好发分支(常考填空题):左冠状动脉前支(左前降支),右主干,左主干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三大症状:心绞痛;心梗死;心肌纤维化5.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七种并发症:心力衰竭;心脏破裂;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附壁血栓形成,室壁瘤;急性心膜炎6. 高血压累及全身细小动脉(体循环动脉);诊断标准:成年人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被定为高血压7. 高血压的三个分期:功能紊乱期;动脉

14、病变期;内脏病变期8. 离心性肥大:当左心室失代偿,心肌收缩力降低,逐渐出现心腔扩张,称为离心性肥大9. 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肉眼观,双侧肾对称性缩小,质地变硬,肾表面凹凸不平,呈细颗粒状,单侧肾可小于100g,切面肾皮质变薄,皮髓质界限模糊,肾盂和周围组织增多10. 脑出血好发部位及血管:常发于基底节,内囊,其次为大脑白质,桥脑和小脑11. 风湿病病因: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而非链球菌直接作用所致12. 风湿病病理变化三个分期:变质渗出期;增生期或肉芽组织期;纤维化期或硬化期13. 风湿性心膜炎好发瓣膜:主要侵犯心瓣膜,其中二尖瓣(位于左心)最常累及,其次为二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同时受

15、累14. 疣状赘生物镜下成分: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即白色血栓)第十二章 :泌尿系统疾病1. 肾脏滤过膜(填空/多选):由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膜,和脏层上皮细胞构成2. 肾病综合症:主要表现,大量尿蛋白;明显水肿;高脂血症和脂尿;低清蛋白血症3. 大红肾,蚤咬肾:两肾弥漫性肿大,包膜紧张,容易剥离,表面光滑,充血,色较红,称”大红肾“;如表面及切面有散在出血点,称“蚤咬肾”4. 大白肾:膜性肾小球病,双肾肿大,颜色苍白,有“大白肾”之称5. 小白肾:两肾对称性萎缩变小,重量较轻,颜色苍白,质地变硬,表面呈较均匀的细颗粒状。称为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又称“小白肾”6.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急性

16、肾炎综合征):光镜下,肾小球(1)增生:毛细血管系膜细胞显著增生,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轻中度增生。(2)变质,渗出:毛细血管纤维素样坏死,坏死处可形成血栓。 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玻璃样变性,脂肪变性,腔内可见各种管型。 肾间质:充血,水肿,中性白细胞浸润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所特有的: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弥漫性增生,上下驼峰状电子致密物沉积)7.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炎综合征):肾小球 肾小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和渗出的单核细胞构成新月体为主要表现(早期:细胞性新月体;后期:纤维性新月体)8. 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两肾对称性萎缩变小,重量较轻,颜色苍白,质地变硬,表面呈较均匀的颗粒状,

17、称为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又称“小白肾”9. 慢性肾小球肾炎镜下特点:大量肾小球纤维化,玻璃样变,相应的肾小管萎缩,纤维化,消失。肾小球相互靠近集中。残余的的肾小球,肾小管代偿性肥大扩张。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小动脉硬化,管壁增厚,管腔狭窄。 临床病理联系:多尿,夜尿,尿比重低,高血压,贫血,氮质血症,尿毒症10. 脂性肾病镜下特点:肾小球基本正常,近曲小管细胞明显脂肪变性11. 膜性肾小球病镜下特点:基膜弥漫性增厚,银染可见钉突12. 肾小球肾炎的五大临床表现:急性肾炎综合征;急进性肾炎综合征;肾病综合征;无症状性血尿或蛋白尿;慢性肾炎综合征13. 肾小球病的五大基本病理变化

18、:细胞增多;基膜增厚;炎性渗出和坏死;玻璃样变和硬化;肾小管和间质的改变第九章 :消化系统疾病1. 消化性溃疡:(1)肉眼观,胃溃疡多位于胃小弯侧,尤多见于胃窦部,溃疡边缘整齐,状如刀切,底部平坦,洁净,通常穿越黏膜下层,深达基底层甚至浆膜层;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病变相似,但十二指肠多发生在球部前壁或后壁(2)镜下观,溃疡底部由内向外分四层:炎性渗出层,坏死层,肉芽组织层,瘢痕层;(3)并发症:出血,穿孔,幽门狭窄,癌变 2. 肝炎临床病理分类及镜下特点:(1)急性普通型肝炎(黄疸型及无黄疸型)镜下特点:肝细胞变性, 肝小叶可见点状坏死,并见炎细胞浸润;(2)慢性普通型肝炎:a,轻度慢性肝炎镜

19、下特点:点状坏死,偶见轻度碎片状坏死,小叶结构清楚;b,中度慢性肝炎,肝炎镜下特点:重度碎片状坏死和大范围桥接坏死,小叶结构紊乱 (3)重型病毒性肝炎:a,急性重型肝炎,镜下特点:大片肝细胞坏死,小叶结构破坏,网状结构塌陷,无再生现象; b,亚急性重型肝炎,镜下特点既有大片肝细胞坏死,网架塌陷又有再生现3. 肝硬化的镜下特点:正常的肝小叶结构破坏,被假小叶取代,也可见再生的肝细胞结节;包绕假小叶的纤维间隔宽窄比较一致,内有少量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并可见小胆管增生。 肝硬化肉眼特点:质地较硬,表面和切面呈弥漫全肝的小结节,肝被膜增厚,切面见于圆形或类圆形岛屿状结构,其大小和表面结节一致,周围

20、有灰白色纤维结缔组织条索或间隔包绕。 临床病理联系:门脉高压症(慢性淤血性脾大,腹水,侧支循环形成,脾胃淤血水肿);肝功能障碍(蛋白质合成障碍,出血倾向,胆色素代谢障碍,对激素灭活作用减弱,肝昏迷)4. 假小叶(历年必考):假小叶是指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分割原来的肝小叶并包绕成大小不等的圆形或类圆形的肝细胞团,假小叶内的肝细胞排列紊乱,可有变形,坏死及再生的肝细胞,中央静脉常缺如,偏位或两个以上5. 胃癌的肉眼特点:胃溃疡,胃小弯进幽门部,75%集中在胃窦部;十二指肠:十二指肠球部,前壁或后壁多见;镜下:渗出层,坏死层,肉芽组织层,瘢痕层6. 肠癌的肉眼特点:隆起型,溃疡型,浸润型,胶样型; 镜

21、下特点:腺癌最多见 7. 肝癌镜下类型:肝细胞癌,胆管上皮癌,混合性肝癌8. 革囊胃:癌组织弥漫性浸润可导致胃壁普遍增厚,变硬,胃腔变小,状如皮革,故称之9. 早期胃癌:直径小于0.5cm者称为微小癌,直径0.6-1.0cm者称小胃癌;早期胃癌分散类型:隆起型,表浅型,凹陷型10. 早期肝癌(小肝癌):指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小于3cm或两个癌结节合计最大直径小于3cm的原发性肝癌11. 良恶性溃疡鉴别良性溃疡恶性溃疡外形圆形或椭圆形不整齐,皿状或火山口状大小溃疡直径一般小于2cm溃疡直径常大于2cm边缘整齐,不隆起不整齐,隆起底部较平坦凹凸不平,有坏死,出血明显周围粘膜粘膜皱襞向溃疡集中粘膜皱襞

22、中断,呈结节状肥厚深度较深较浅第八章 第八章系统疾病 1.大小叶性肺炎比较表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病因肺炎链球菌多种细菌混合感染年龄青壮年小孩,老人病前体健(受凉,嗜酒)体弱性质纤维素性炎症化脓性炎范围肺大叶肺小叶眼观单侧肺下叶多见,切面细颗粒状双肺背侧,下叶多见,病灶散在镜下纤维素性炎症,组织无坏死,肺泡壁完整化脓性炎,肺组织有破坏并发症肺肉质变,胸膜肥厚和黏连,肺脓肿和脓胸,败血症和脓毒败血症,感染性休克呼吸功能不全,心力衰竭,浓度败血症,肺脓肿,脓胸预后较好较差2. 大叶性肺炎的四个分期及各期特点(常考多选/填空题)四个分期充血水肿期红色肝样变期灰色肝样变期溶解消散期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23、,肺泡腔以浆液渗出为主。听诊两肺捻发音为主肺泡腔以红细胞,纤维素渗出为主。以肺实变体征为主,缺氧,胸痛,咳铁锈色痰肺泡腔以纤维素及中性白细胞渗出为主,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肺泡内纤维素被中性粒细胞的蛋白酶溶解,经气道咳出3. (自学内容)鼻咽癌好发部位:最常见于鼻咽顶部,其次是外侧壁和咽隐窝,前壁最少见;也可同时发生于两个部位,如顶部和侧壁 首发症状:局部粘膜粗糙或略隆起,或形成隆起粘膜面的小结节4. (自学内容)泡状核细胞癌:癌细胞成片状或不规则巢状分布,境界不如分化型癌清晰。癌细胞胞质丰富,境界不清楚,常呈合体状。细胞核大,圆形或卵圆形,空泡状。癌细胞或癌巢间有较多淋巴细胞浸润5. (自学内容

24、)肺癌大体类型:中央型(肺门型),周围型,弥漫型 肺癌的组织学类型:鳞状细胞癌,腺癌,腺鳞癌,小细胞癌,大细胞癌,肉瘤样癌.类癌和唾液腺癌6. (自学内容)燕麦细胞癌:癌细胞小,常呈圆形或卵圆形,似淋巴细胞,但体积较大;也可呈梭形或燕麦形,胞质少,似裸核,癌细胞呈弥漫分布或呈片状.条索状排列第十六章 :传染病1. 结核结节及镜下成分:干酪样坏死,上皮样细胞,langhands巨细胞,淋巴细吧,纤维母细胞2. 原发综合征:由肺原发病灶结核性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三种病变构成3. 六种继发性肺结核的病理特点类型病理特点肺源发综合征1.为起始病变,2.形成一个或多个小病灶,3.属非活动性肺结核,4

25、.病灶常发生纤维化,钙化痊愈浸润型肺结核1.部位:常见于肺上部,尤其是锁骨上下区,又称锁骨下浸润型肺结核;2.病变:干酪样坏死伴随广泛炎性渗出物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炎1.为成人肺结核的常见类型,2.多由浸润型肺结核恶化进展形成的急性空洞,经久不愈发展来。3.病变特征:有一个到数个厚壁空洞形成及新老并存的支气管播散病灶干酪样肺炎(奔马痨)1.发生于机体抵抗力较差,对结核杆菌敏感性高者。2。由浸润型肺结核恶化进展而来,或急。慢性空洞内细菌沿支气管播散引起,3.病变范围:肺小叶.段,大叶,4.病变:眼观酷似大,小叶肺炎,病灶处为干酪样坏死,可有急性空洞形成结核球(结核瘤)1.概念:是一种孤立的,纤维包裹

26、。境界清楚的干酪样坏死病灶,2.部位:肺上部。3.病灶大小:直径2-5cm ,4.结局:为相对静止的病变,手术切除效果最好,但可液化,破溃形成空洞结核性胸膜炎1.湿性(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2.干性(增生性)结核性胸膜炎第十章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自学内容)1淋巴结良性增生的分类:反应性淋巴结炎,淋巴结的各种特殊感染,原因不明的淋巴增生性疾病2滤泡性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NK/T淋巴瘤年龄多件老年人,中位年龄59岁老年男性,平均年龄60岁;也可见儿童和青年儿童。青年发病高峰年龄在40岁前后部位滤泡中心B细胞淋巴结淋巴结外的组织和器官2/3病例发生于中线面部;1/3发生于其

27、他器官和组织预后困难较差儿童,青年可自愈;成人预后较差镜下特点肿瘤细胞常呈明显滤泡样生长方式,滤泡大小形状相似,界限不清楚细胞形态多样,类似中心母细胞,免疫母细胞,间变大胞或浆母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边集,有单个或多个核仁瘤细胞间散在分布着胞质丰富而透亮的反应性巨噬细胞,构成“满天星”图像,胞质内有被吞噬的细胞残屑和核碎片免疫组化标记Bcl-2蛋白3. 霍奇金淋巴瘤分类及各类型镜下特点及免疫组化标记镜下特点免疫组化标记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病变淋巴结呈深染的模糊不清的结节状构象背景结构是由滤泡树突状细胞构成的球形大网B细胞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结节硬化型,混合细胞型,富于淋巴细胞型

28、,淋巴细胞减少型第十三章 :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1. CIN(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分级:(1)CIN I:子宫颈上皮异型增生I级;(2)CIN II:子宫颈上皮异型增生II级;(3)CIN III:子宫颈上皮异型增生III级/子宫颈原位癌2. 宫颈原位癌:异型增生的细胞累及子宫颈粘膜上皮全层,但病变局限于上皮层内,未突破基膜3. 浸润癌:癌组织向间质内浸润性生长,浸润深度超过基底膜下5mm者,称浸润癌4. 宫颈癌的组织学类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子宫颈腺癌;转移途径:直接蔓延,血道转移,淋巴道转移(最常见); 临床症状:5. 滋养层细胞疾病的共同特点:滋养层细胞异常增生肉眼观镜下特点临床症状葡萄胎病

29、变局限于子宫腔内,不侵入肌层。胎盘绒毛高度水肿,形成透明或半透明的薄壁水泡,内含清亮液体,有蒂相连,形似葡萄(1)绒毛增大。(2)绒毛间质内血管消失,或见少量无功能的血管,内无红细胞。(3)滋养层细胞有不同程度增生子宫体积明显增大;血和尿中绒毛膜促性激素HCG明显增高;子宫反复不规则流血,偶有葡萄状物流出侵袭性葡萄胎水泡状绒毛侵入子宫肌层,滋养层细胞增生程度和异型性比良性葡萄胎显著子宫肌层出血坏死绒毛膜癌癌结节呈单个或多个,大者可突入宫腔,常侵入深肌层,穿透宫壁达浆膜外,癌结节质软,暗红或紫蓝色由分化不良的似细胞滋养层和似合体细胞滋养层两种瘤细胞组成葡萄胎流产和妊娠数月甚至数年后,阴道出现持续不规则流血,子宫增大,血或尿中HCG显著升高6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