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训练指南(共69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4546516 上传时间:2022-05-05 格式:DOC 页数:69 大小:2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棒球训练指南(共69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棒球训练指南(共69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棒球训练指南(共6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棒球训练指南(共69页).doc(6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棒球防守训练指南接球和传球是防守技术的统一体,两者不能分开。没有传球,就谈不上接球、没有接球,也谈不上传球,接球是为了传球;有传球,必有接球者。因此,接球是防守队员处理基础和传出的球、阻止击跑员上垒、进垒或进分,以及进行局部或全场战术配合必不可少的技术。 手套接球部位和正确使用a、接球部位应在虎口和掌心之间,是手套的最深处。b、用掌跟接,球易弹出、用虎口接,向后缓冲突然、部安全、皮条易打断;夹不紧,球易掉。c、手套掌心和手臂基本成直线;手套的正面和来球应垂直。无论来球方向如何,均用手套的掌心对着球。d、接球时,务必做到球在手套之上,否则易掉球。e、接球好的人有响声,主

2、要是缓冲好和空气压力起作用;f、戴手套不宜过深或太浅。过深则不灵活,太浅则易被球打掉。g、戴手套是可将食指放在手套背后。接手和游击手用此方法较常见,主要是接球多,食指放在手套背后,以防伤痛。h、尽量用双手接球第一节 传球1、球的握法在学习传球之前,首先要学会握球。(1)要领:中指食指握在球的上方,与球线相垂直,两指略分开(约一指之距),中指放在球缝最宽处;拇指内侧放在球的下方,三指窝点呈等腰三角形;其余手指自然弯曲置于球的一侧。注意虎口之间留出一空隙。(2)注意点:握球的松紧要适当,太紧则手腕僵硬,不易鞭打;太松则球易滑脱2、传球基本技术(以右手传球为例)(1) 肩上传球特点a 以肩为固定点,

3、用力顺序为:肩、肘、腕、手指、最后为中指b 用力方式符合人体结构、运作自然,不易受伤c 球走直线,易接d 适合中、远距离的传杀。如接力、外场转向内场、垒间传等技术要领a接到球后,右脚马上垫步,使右脚、伸踏脚、左肩、两眼对准传球方向,重心在右脚上,右腿微曲。b接到球的同时,马上取球,右臂后摆,使球落到最低点,手背朝前,整个右臂微曲(决不能僵直)c左后臂自然弯曲置于左侧,手套向后。d左脚向传球方向伸踏,使左脚落点处在传球目标和右脚趾间构成的连线上。e 当左脚内侧一着地(这是身体的七分重心仍在右腿),右脚马上蹬伸、转髋、送髋、转腰、转体,稍挺胸。f 同时右手臂提肘、肘外伸、送肘、腕后曲,掌心向上,形

4、成肩肘腕手指依次在后,并依次发力,鞭打出手,最后球从中指切线方向出手。另外球出手前肘部至少和肩同高。g 这时重心由右腿过渡到左腿,右手臂垂直地面随摆,左手的手套贴于前胸处。同时右肩对准传球方向,最后进入防守状态。注意点:a要利用重心移动传球,发力的顺序要从右脚掌内侧开始由下至上。b左脚落地时要内扣。c传球时,左肩要有固定原位感觉,右肩要下压;左手臂不要乱甩动。注意顺势收手并将手套固定在左胸处。d球出手的位置要基本固定,约与地面呈25度夹角,出手时手臂要直。e全身发力要协调、自然、动作节奏由慢快慢。f传球步法:两脚掌落地的连线成平行四边形。(2) 侧手传球特点a 适合较短距离传球(20m以内)和

5、需要快速出手时。b 以肘关节用力为主。c 接球点在腰部以下时采用。d 传球动作幅度小,球路平直和侧旋,但易传偏(左右偏)。e 多用于双杀配合或较近距离的传杀,如2-3、5-3、4-3、1-3、6-5技术要领a 接到球后,眼睛马上注意传球目标。b 重心起伏要小;上体稍向右倾。c 传球时,要先转髋,这样不易传偏。d 右手臂的轨迹在肩腰之间,能够与地面平行。(3)下手传球特点a适合近距离的传球(15m以内)和需要快速出手时。b以手腕手指用力为主。c传球动作幅度更小,速度快d接慢速地滚球时采用e球路由低至高,有侧上旋,运用时要注意f多用于双杀配合或较近距离的传杀,如2-3、5-3、4-3、1-3、6-

6、4、6-5等。技术要领a接到球后,眼睛马上注意传球目标。b左肩对准传球目标。c上体保持前俯的接球姿势;重心绝对不能起来,保持平稳。e 传球时,距离较远,可垫一步,否则就不用垫步。f 右手臂的轨迹从后摆开始动作由下之上的快速鞭打动作,主要是手腕用力。g 接球点最好在右脚前方,出手点在左膝关节处。注意点:a重心不要起伏。b右脚一般不做伸踏动作。c右手臂不要后摆过大,动作要简练、快速、干脆。d转髋要及时。(4)正手抛球特点:a 适合更近距离的传球(7m以内)。b 以掌心或指根推力为主。c 动作更简练、球速更慢、球不旋转。d 易控制球路技术要领a 接到球后,顺势跑动几步,两手马上分开。b 上体正对传球

7、目标,右手臂引球于体测。c 同时,右手臂稍直,臂由手径下向目标前摆,动作要柔和、轻巧。d 球出手后右腿要顺势跟进。注意点:a 球出手时,不要屈肘、屈腕和勾指。b 球离手时,手指要有下沉感觉。c 不要原地静止抛球。d 不要合掌抛球,以免影响接球者的视线。(5)反手抛球特点:a 适合相当近距离的传杀(5m左右)。b 以手腕手指用力为主。c 动作简练、球速较慢、球转速相当慢。技术要领a 接到球后,眼睛马上注视传球目标。b 上体右侧(右肩)对准传球方向。c 右手臂引球时,屈肘于体前,掌心向下。d 利用重心移动(由左脚到右脚)并靠手的微力将球抛出。注意点:a 重心保持平稳。b 接球点在腰以下,上体要弯曲

8、前俯;接球点在腰以上,上体可稍正直。c 球出手时,不要扣腕,球出手后五指指向接球者。(6)前交叉步反手抛球特点:a 适合相当近距离的传球(5m以内)。b 以手腕送球用力为主。c 球速较慢,球几乎不转动。d 多适用于二垒手的双杀配合,有时也用于6-5、1-5的配合e 动作简练、球速较慢、球转速相当慢。技术要领a 接到球后,上体顺势提起。b 同时,左腿顺势作向右的前交叉步法,并指向传球目标;这时上体正面也指向传球目标。c 这时,右手臂的手腕右转,掌心向上,靠掌心和指根将球送出。d 重心由右脚移到左脚。注意点:a 接到球后,要顺势将球抛出,决不能原地将球抛出。b 决不能扣腕3、较高难的传球技术(以右

9、手传球为例)(1)上手跳传特点a 在前冲接各种小飞球和反弹球时采用,也适用于二垒手的双杀配合。b 需快速处理局面时采用(如高飞球离垒过早、双杀),动作和排球的扣球技术相似。c 接球点多数再在腰部以上。d 适合5-3、1-3、6-4、4-3等技术要领:a接到球后,调整步法,以左腿为制动腿。b制动的同时,由重心的水平移动马上改为重心的垂直移动,即垂直地面向上起跳。c在跳起的最高处马上把球传出d右腿在左腿制动的同时迅速提起,起到提高重心和平衡作用注意点:a接到球后马上转体,使正面对准接球人,两眼注视目标。b同时分手要快,动作要简练、干脆。c且勿前冲传球。(2)侧手跳传特点a 在前冲接腰部以下球时采用

10、。b 需快速处理局面时采用。c 适合5-3、1-3、6-4等技术要领:a接到球后,调整步法,迅速分手引球。b以左腿为支撑腿,利用前冲的惯性,将球迅速传出。c右腿前跨,在球出手的瞬间,右脚着地。d右手臂的轨迹在肩和腰之间。注意点:a 动作要连贯迅速,步法正确、球要及时出手。b 接到球后身体要稍转向传球方向。(3)下手传球特点a 在前冲接慢速地滚球并需要快速传杀时采用。b 多用于5-3、1-3、6-4等c 技术特点和下手传球相似技术要领:a接到球后,迅速调整步法和分手引球。b以左腿为支撑腿,利用前冲的惯性,将球快速传出。c右腿前跨,在球出手的瞬间,右脚着地。d右手臂的轨迹由低至高。注意点a 动作要

11、连贯迅速,步法清楚b 在腾空阶段迅速、及时地将球传出c 接到球后身体要稍转向传球方向。(4)退后跳传特点a 向右侧快速跑动接反弹球时采用。 b 需要快速处理局面时采用。c 多用于双杀,如6-4、4-6。d 传杀距离约10-15m。技术要领:a接到球后,迅速调整步法和分手引球。b以左腿为支撑腿。c当左脚一落地,迅速转体面向传球目标,利用退后跳起的惯性,马上将球传出。d球传出后,右脚迅速落地,保持平衡。注意点:a 动作要连贯迅速,协调。b 球要及时出手。c 球出手后,注意保持身体平衡,以防摔倒受伤4上手传球时,持球臂的运行轨迹(以右手传球为例)(1)内场手a 先原地分腿站立b轨迹:双手接球取球分手

12、持球臂随体转沿体侧后引球,上臂小壁保持90度左右同时,左手臂前伸,保持平衡当球引到腰的右侧时,迅速将球上提并靠近右耳同时肘外展,肘和肩至少同高,上臂和小臂约90度左右左手臂后收,手套贴在左肩处。(2)外场手: a先原地分腿站立。b轨迹:基本同内场手动作,不同之处是:持球臂随体转沿体侧后引球时,将球落到体后,球和臀部的距离约40厘米左右,上臂和小臂的夹角约160度左右,手掌心朝后,掌背朝前。5.传球基本步法的种类:(以右手传球为例)。(1)跑几步再垫一步特点和目的:a 适合接快速地球时采用。b 仅适用于三垒手、游击手等。c 目的是缩短传球距离,提高传球准确性。技术要领:a 接到球后,快速向目标跑

13、几步交并手。b 在传球前一瞬间,再垫一步。c 球出手后,右脚向前跨一步,并指向目标。(2)三步传特点和目的:a适合外场手和远距离传球。b各种来球方向均可采用。c目的是提高传球前的初速度,充分利用传球前的惯性传球。技术要领:a接球前,尽量调整左脚在前时接住球。b接任球后,右脚前交叉跨一大步,用脚伸踏指向目标。c传球时右脚用力蹬地和上提。d。球出手后,右脚可在腾空阶段利用前移惯性向前跨一大步,以保持平衡和缓冲力。(3)向前垫一步特点:a适合内场手用6-2、5-2、4-2、6-3等b多用于接慢速地滚球又需快传时。技术要领:a接到正面地滚球时,右脚迅速向前垫一步。b左脚指向目标,重心保持乎稳。(4)前

14、交叉步特点:a多用于内场手或外场手远传时,如:内场手深防远传或外场直接传向垒位时采用。b传球目标在正前方或右前方。技术要领:a 接到球后,身体重心迅速由右脚移到左脚。b同时右脚经体前侧交叉,一落地立即向传球方向蹬地,左脚从身后向传球方向踏出一步并将球传出。c做前交叉步时,上体要保持侧对目标移动。d由于前交叉步比垫步的距离大,故身体向前的惯性也大,故传球的距离较远。(5)前交叉垫一步特点:a臂力较差的内场手或外场手常采用。b这种步法的移动距离最长,身体前移的惯性较大,易发挥传球的速度。c步法的过程长,球出手较慢。技术要领:a和前交叉步的步法差不多。b不同之处是:右脚前交叉步后身体略后倾斜,这一交

15、叉步要快,赶在身体重心的前面。c同时右脚一着地,快速向前垫一步。 (6)后交又步特点a 传球目标在身体左侧、左后侧或背后。b 左侧球,传球目标在前方时也采用这种步法。适合5-4或内外场接力等。技术要领:a 接到球后,身体重心移到左脚,右脚向身后目标方向后交叉或后撤。b 后交叉的同时,上体左侧要转向传球目标,左脚向目标伸踏一步6传球或传杀时应考虑的问题:(1)传球的方法有多种方式,要根据距离的远近、方向、是否急需快杀等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2)少儿队员一般要求稳中求准,少年以上队员一般要求快中求准。(3)上手球时,球速相对快,但应力量不大,这样才易接。这要求传出的球要有鞭打动作,会利用小臂、腕

16、、指的巧力和制动缓冲;只有多传、多动脑筋,加强手感练习,才熟能生巧,恰到好处。(4)封杀时,传出的球路要平直,在接球者的胸前;触杀时,球路相对要低,在接球者的膝盖处;夹杀时,跑垒员离垒包远,可平传或抛球,离垒包近则要传低,触杀跑垒员的脚。(5)传球时,步法要简练,减少多余脚步,以免影响球出手时间。(6)传球是否准确,关键看步法和重心。(7)若接球者处于跑动的情况下,要根据接球者的跑速、方向传球;掌握好提前量,最好一伸手就能接到。尤其是接球者背向时(如回垒),绝不能急传。(8)传球前准备活动要充分,尤其是腰腹、肩、肘、腕等关节要拉开。若手臂受伤,要禁止传。第二节 接 球 接球和传球是防守技术的统

17、一体,两者不能分开。没有传球,就谈不上接球;没有接球,也谈不上传球,接球是为了传球;有传球,必有接球者。因此,接球是防守队员处理击出和传出的球、阻止击跑员或跑垒员上垒、进垒或进分,以及进行局部或全场战术配合必不可少的技术。1手套接球部位和正确使用(1)接球部位应在虎口和掌心之间,是手套的最深处。(2)用掌根接,球易弹出;用虎口接,向后缓冲突然、不安全、皮条易打断;夹不紧,球易掉。(3)手套掌心和手臂基本成直线;手套的正面和来球应垂直。无论来球方向如何,均用手套的掌心对着球。(4)接球时,务必做到球在手套之上,否则易掉球。(5)接球好的人有响声,主要是缓冲好和空气压力起作用。(6)戴手套不宜过深

18、或太浅。过深则不灵活,太浅则易被球打掉。(7)戴手套时可将食指放在手套背后。接手和游击手用此方法较常见;主要是接球多,食指放在手套背后,以防伤痛。2接球的手法(以左手接球为例)(1)五指朝上:适合腰部以上的来球。(2)五指朝下:适合腰部以下的来球。(3)五指朝左:五指约与地面平行,适合单手接左侧较远的来球,用正手接。(4)五指朝右:五指约与地面平行,适合单手接右侧较远的来球,用反手接。(5)五指朝前:适用前伸接球。(6)五指朝后:适用于接过头球或背后球。3接球前的准备姿势(1)先选好自己的防守位置。(2)两眼注视投手,投手踏板暗号时,两腿半蹲,两膝略内扣,两脚左右开立,两手撑膝盖。(3)投手投

19、球动作开始,两眼转移注视击球员(直到球中棒),重心进一步下降。身体前倾,臀部略提起,脚跟离地,下肢保持一定紧张状态,如同受压的弹簧,一触即发;两手自然下垂。(4)投手投球出手,内场手可向前走1、2步碎步这有利于接各种来球和启动。(5)外场手两手撑触膝盖即可,不一定要两手下垂。4接球的基本技术:接球的技术由接球的准备姿势、接球点、接球的手法、接球的步法四部分组成。根据来球方向、球路、接球基本技术包括接高空球、接地滚球、接平直球。(以左手接球为例)(1) 接高飞球(1)接球点:弧度大的来球,接球点在左额前方(约20厘米左右);弧度小的来球,在胸放接(约30厘米左右),若正对太阳时,注意双手遮住阳光

20、,同时眼睛观察球路和落点。外场手可戴专门的太阳镜。(2)手法:手套五指朝上,双手拇指相靠,右手注意护球。接球前瞬间两手要主动前伸迎球接;接球的同时右手要翻腕护球并缓冲和取球;左手要夹紧球(3)外场手步法:有三大类型。a原地正面接高飞球时,两脚前后开立,左脚在前,重心在两脚之间。若判断落点准确,可先后退几步,再向前做三步接传球步法,这有利身体的前移速度和惯性,提高传球距离。b左侧接高飞球时,左脚先转动,这有利左转体快速侧身跑;最好调整左脚在前时接任球,这有利于步法简练和快速出手球偏左不大时步法(a)3-5步能接住球。(b)接球点在第3或第5步上。(c)若第5步接住球,第6步做后交叉(右转),然后

21、再向前交叉步传球。球偏左较大时的步法(a)一般第五步以后接住球。(b)如图示,若第七步接住球,第八步做左侧前交叉(左转)。然后再向前交叉步传球。(c)左脚指向传球方向。(d)右侧接高飞球时,右脚先转动,这有利右转体快速侧身跑。球偏右不大时的步法(a)最好接球点在右脚上,如图第三步或第五步上。(b)接到球后,右脚要制动住身体的惯性,然后再向前做前交步传球。(c)左脚指向传球方向。球偏右较大时步法(a)最好接球点在左脚上,右脚向前顺势缓冲和制动一步,再做前交叉步传球,左脚指向目标。(b)若接球点在右脚上,则顺势向前缓冲二步,再做前交叉步传球或右脚撑住身体缓冲1至2步,再做前交叉步传球。 (4)内场

22、手步法:因内场手接到高飞球后,传球的距离相对较近,故一般用垫一步或后交叉步法即可。(5)接高飞球应注意的问题:a尽快判断球路的类型和落点,球在上升的阶段就判断好。根据抛物线原理,上升球路和下降球路是基本一致的(当然也受风向、球旋转方向等因素影响)。b球路是大抛物线的,则落点较前;球路是小抛物线的,则落点较远。c无论球路如何,应尽量对正来球方向,并在球的下面双手接住球。d不要边跑动边过早伸手找球。e,若判断落点准确的话,外场手可先后退几步,再向前跑几步接球,这有利身体的前移速度,提高传球距离。f若时间允许,力争把身体调整到球落点的后方一两步,宁愿在前面接住球,也不要背后接住球。g若球落点在两人或

23、三人之间(即三角地带),接球能力较好和跑速快的外场手要大胆出声我的;尤其前冲接的球要勇敢扑接,因漏接也有人补接。若落点在边线附近并较难接住的球,这时中外场手往往来不及补位,因此是否扑接要根据双方的比分多少、垒上情况等因素决定。如双方比分接近,三垒有人,球落点在边线外,则最好不用接(二出局前);若垒上无人,二出局以前,球落点在边线内,则以堵接为主。h若来球是高抛物线的,待判断准确移动身体;若来球是小抛物线的,则要求快速移动身体接球,决不犹豫。i接球后尽快处理局面或尽快传给内场手,绝不能持球过久。j顺风球要靠后防守;逆风球稍靠前防守,接球时可背向内场接。(2)外场手接地滚球的姿势(1)接球点接球位

24、置是以自己的左右脚和接球点来设定三角形,左右脚的连结线为底线,就在三角形的顶点位置接球(最好是等腰三角形的顶点),且接球点与眼睛应在一条垂直线上。(2)手法:手套五指朝前,指类触地,两掌根相靠,右手张开注意护球。接球前的瞬间两手耍主动前伸接球(有利缓冲),接球同时右手要盖球、缓冲,取球(参见图2-22)。同时,两肘稍内收,不能外展。(3)步法:有二类a内场手接地滚球步法两脚跨在球前进方向两侧,比肩稍宽,先定轴心脚(右脚),后定伸踏脚,两嫁关节弯曲90度和稍外展,稍提臀,重心压在两前脚掌上。胸部靠近大腿。右脚向外,与来球方向约成45度。b。外场手接地球步法:有四种(a)半蹲式:接慢速地滚球时采用

25、,步法和内场手接球步法相同(b)站立式:接中速或慢速地波球并急需处理局面时采用。特点是两脚分开较大,可采取单或双手接球,接球后快速做三步接传球步法。(c)跑式:这种步法较常用。适用于接快速或中速地滚球。特点是右腿下跪,右膝和右脚跟在一直线上,基本和肩同宽,接球点对着左脚,身体前倾。(d)全蹲式:适用于接快速或中速地滚球。特点是两腿全蹲,大腿和小腿相靠,两膝关节外展;两脚跟离地并相靠,臀部贴近两脚跟,身体前倾,接球点在两脚正前方(20厘米左右)。(4)接地滚球应注意的问题:a,无论来球方向如何,应尽量对正来球和用双手接球。b两眼紧盯来球,随时注意球路的变化,若是反弹球,力争反弹的一瞬间把球接住。

26、切忌因伯球而养成高姿势或侧身躲球的坏习惯。c要积极主动迎球接,切忌等球接。大脑的反应时间快于球的来速,才能处于主动地位,因此要求思想高度集中,绝不能分心。d球进手套的瞬间,左手要稍向上做捏球的动作,并立即用中指和食指去抓球和取球。e. 若球突然反弹高球,双膝伸直,两肩上提收臂,也可用身体阻挡,以免漏接。f. 接球时切忌两膝内扣,以免影响身体的快速移动。g. 接球前和移动要先快后慢。h接球时只要按正常的姿势接球,是不会打中头部的,尤其注意身体要前倾;因球不可能垂直反弹打中头部,若身体不前顷则易打中头部。(3)接平直球(1)接球点:一般在胸部、头部附近、腰部、大腿前方或身体的左右侧,因来球快,接球

27、点是随意的。(2)手法:平直球的球速较快,接球时,一般用单手接;球进手套的一瞬间,要有缓冲动作。接腰以上的平直球,手套五指朝上或稍偏右,两拇指相靠;接腰以下的平直球,手套五指朝下,两掌根相靠,右手注意护球;若来球刚好在腰部,则可降低重心,用手套五指朝上的方法接住球。(3)步法:两脚移动迅速灵活,尽量使球在身体的正前方接住。来球稍偏左或右,左脚或右脚向来球方向跨一步;若来球偏左较大,则右脚作向左的前交叉步;左脚顺势跨一步接住球;若球偏右较大,用反手接球技术(4)接平直球注意的问题:a因来球速度快,故反应要敏捷,勇敢不眨眼。b注意缓冲。c切忌手套指尖朗前,以免挫伤手指和打中身体。d若来球特快,反应

28、已来不及,可用手套背面挡球,待落地后再拾球传杀。5较高难接球技术 (1)单手反手接球(1)特点:来球速度度快,较远离身体右侧,用双手接已来不及。一、三垒手及内场手常采用此技术。(2)接球点:离身体右侧15米左右的空中球或地球。(3)手法:反手使手套五指朗右,因球速较快,注意缓冲,同时眼睛始终注视来球。(4)步法:右脚先转动,并使重心过渡到右脚;左脚快速前交叉向右侧跨出一步,同时右转体,使背部对着来球方向,左手快速向来球向前伸按球。(5)注意点:若球离身体右侧不远(1米内),则只要转动右脚、右转体,左手快速向来球方向前伸接来球即可;左脚不要向右侧跨步。(2)单手接左侧球(1)特点:来球速度快,较

29、远离身体左侧,用双手接已来不及。内场手常采用此技术。(2)接球点:在身体左侧15米左右。(3)手法:手套五指朝在,接球时注意缓冲。(4)步法:右脚向左做前交叉步(后交叉步也可以),重心过渡到左脚;当右脚落地的同时,左脚顺势向左跨出一步接球。(5)注意点:若球离身体不远(1米内),则只要左脚向左跨出一步接球即可。(3)接反弹球(1)接球点:接球最佳点是在球刚落地瞬间的位置,其次是球上升到最高点的瞬间位置,再其次是在球下降阶段接住球。最差的接球阶段是在球上升阶段。(2)手法:球刚落地的瞬间,手套要积极做稍向上捏球(或找球)的动作,同时右手护球、取球。(3)步法:两脚跨在球前进方向的两侧,尽量对正来

30、球。上体前俯,臀部稍提起。(4)注意点:a 眼睛始终注视球的弹跳规律。b积极寻找球落地时机,若来不及,可迅速后这,在球上升的最高点把球接住。c若来球反弹阶段较多,要积极迎球接;若是体前的一跳球,则要靠经验和反应处理;若反应能力较好者,可积极上步接,反应能力较差者,可后退接。d尽量用双手接球。(4)前伸接球和坐滑接球(1)特点:离防守队员前面较远的高飞球,来不及用双手接。(2)手法:在向前跑过程中j不要过早伸手接球,两手臂要正常前后摆动,在接球时才迅速伸手接球,手臂尽量前伸,五指朝前。(3)步法:尽量左脚在前接球,这有利于步法调整和快速出手。若前伸已无法接到球,可采用应急办法,即坐滑接球。(4)

31、注意点:a若落点在外场,并在两人或三人之间,应大胆前伸接球,即使漏球后面也有人补位。b若落点在外场的边线附近,无把握接的,最好堵接为主,因漏球后往往补位来不及;若是边线外的球,则大胆大前冲接(二出局时);二出局前,三垒有人,则要根据双方比分、比赛局数等因素决定是否接。c若落点在内场或内场附近,接球后要迅速急停,做好传杀准备。若落点在外场或外场附近,接球后用三接传球步法把球传出。(5)单手接慢速地滚球(1)特点:来球速度很慢,或球停止,又需要及时处理局面时,一般内场手较常用。(2)手法:接球时,右手掌心向前,五指自然发开,指擦地,顺着或逆着来球方向接球,不要用手直接去抓球(当然,球是静止的,可去

32、抓球)。(3)步法及身体姿势:两脚跨在来球方向两侧,接球点最好靠近右脚,这有利于快速出手;重心要低,两眼注视球滚动的方向、速度。(6)右扑接球(1)特点:来球速度快,远离身体右侧,双脚不蹬离地面接球已来不及;内外场手常采用此技术接远离自己身体的平直球、空中球或地球。(2)接球点:离身体右侧2米左右的空中球或地球,远度至少和充分伸展的身体同等。(3)手法:左手反掌,使手套掌心对着来球五指朝右;球进手套的瞬间,注意缓冲,夹紧球;然后顺势收手和左转手套,使球在手套掌心的上面;若是贴地的空中球,接住球后要上提给裁判看清楚是空中球接住的。右手自然弯曲于体侧,半握拳,起身并右手用力撑地并快速取球处理局面(

33、4)注意点:a 要勇敢、果断、决不犹豫。b 眼睛始终盯住球;重心要低,这有利于蹬地。c,右手掌不要分开,要半握掌。d少年、儿童尽量不学此技术。e落地顺序最好:大腿、大腿、腹部、胸部。 f快速跑动接远离身体右侧的慢速球也可采用此技术(10米以上)。(7)左扑接球(1)特点:来球速度快,远离身体左侧,双脚不蹬离地面已来不及接球;内外场手常采用此技术接远离自己身体的乎直球、空中球或地滚球。(2)接球点:离身体左佃2米左右的空中球或地球,接球点和左脚蹬地点的距离至少和充分伸展的身体同等。(3)手法:左手手套攀心对看来球,五指朝左,球进手套要夹紧球。若是贴地的空中球,接住球后要上提手套,示意是在空中接住

34、的右手自然弯曲于体佣;半握拳。(4)步法:左脚先向左转,重心过渡到左脚,同时两脚用力左蹬(向来球方向);若来球确实很远,有脚可身左前交叉一步再两脚蹬离地面。(5)身体姿势:身体左转,身体左绷对着地面(也可身体正面对着地面),充分伸展身体,左佣落地顺序:小腿、大腿、腰、腋侧。(6)注意点:a落地要高度紧张、闭气、保持侧弓形落地,这样不易受伤。另重心要低,这有利于蹬地。b要勇敢,果断,眼睛始终盯住球。c落地后,右手撑地快速起身处理局面。d快速跑动接远离身体左侧(10米以上)的慢速球也可采用此技术。e少年、儿童队员尽量不学此技术。(8)前扑接球(1)特点:高空球(包括小飞球)的落点远离体的正前方,不

35、前扑接已来不及。接手采用此技术。(2)接球点:离身体前方2米左右的小飞球,接球点和蹬地点的距离至少和充分伸展的身体同等。(3)步法和身体姿势:一定要保持低重心姿势,身体前倾,两脚前后自然分开(两脚平行也可以),两脚向球的方向蹬地,蹬地角度尽量小些,双手臂尽量前伸找球,身体正面对着地面并充分伸展身体,落地顺序:小腿、大腿、腹部、胸部、手套背部。(4)注意点:a,空中接住球后,尽量上举,示意是空中接杀。b要挺胸抬头,眼睛始终盯住球;c要勇敢果断,决不缩手缩脚。d接球后,右手快速取球和起身,并迅速处理局面。(9)前跃滚动接球(1)特点:高速跑动接落点很远的空中球,落点方向在左方、右方、前方均可采用此

36、技术,外场手常采用此技术。因此技术难度大、危险性大,务必技术正确、熟练才采用。(2)技术要领:在高速跑动过程中,尽量使身体正对来球方向;单手接或双手接均可,但手臂不能伸直,保持微屈状态;两脚向来球方向蹬地腾空,但不能太高。落地顺序:手套背部、手臂外侧、左肩颈头佃、颈后、右启、双脚。(3)注意点:a团身、含胸、侧低头。b,多在海绵垫上练习,熟练掌握正确技术。c掌握好距离感,保持侧滚动。d夹紧球,右手护球,快速起立。e少年、儿童绝不能学此技术。(10)左侧体后接球(1)特点:过头的高飞球,落点在身后1米处,用双手接已来不及。内外场手可采用此技术。(2)技术要领:在后退接球过程中,注意判断球的落点,

37、若落点确实在身后,应尽快左转体,以右脚为支撑脚,左脚向后撤,左手手套顺着球路在身后把球接住,一般左转体至少90度,右手快速护球和取球并调整步法,作好传杀准备。(11)单脚跳起接球。(1)特点:来球速度较快的平直球,若不起跳接球则接不到,单双手接均可;内野手常采用此技术。 (2)技术要领:以右脚为支撑脚,左脚用力上提,右脚向上跳起(垂直地面),形成腾空状态;在跳起的最高点把球接住。落地时右脚为先,左脚为后。落地时,最好左脚鞋斜上对准传球方向,这有利于快速处理局面。6接球应注意的问题(1)接球前的移动或跑动路线主要决定于本人的移动能力、判断能力、来球速度、方向、角度、距离。一般来说:慢速球:主动迎

38、上前,直线向着来球跑动。中速球:侧移动接。 快速球:后移动弧形接。无论接何种球,应尽量对正球,移动先快后减速。(2)若是来球离较远,可采取弧形跑动接球。(3)三垒手防触击的移动路线应先靠着三垒边线跑动,这有利快速传杀。(4)垒上有人时,一垒手防触击的跑动路线同三垒手方法。(5)接球时,最好脚先到位,手才到。(6)棒球初学者,先教接球,后教传球,原因是:a传球技术较易学,接球技术较复杂。b从安全角度考虑,若接球技术不正确易受伤(如伤指、中身、中面)。e最后接传结合,相互提高。(7)不断提高反应能力、判断能力,做到球一击出或一传出就能正确判断球的路线和落点,并采取最快动作,最短的路线去接球和处理局

39、面。第三节 投手1.重要性:投手是一个队的灵魂,培养出好的投手群,就等于队伍成功了一半。两个队的综合水平接近时,投手可起60-70作用;两个队的击球水平相差较远时,投手可起80一90作用。在比赛中,只有投手可直接控制和削弱进攻队的击球能力,减轻本队的防守负担,增加本队制胜的可能性,否则就会增加失败的可能性。一个队里,仅有一、二个好的投手是不够的,必须有特点不同的投手群,才能在整个联赛或赛季中提高赢球率。国际上,如美国队1/3以上都是投手,即一个队若18 人,至少有6个是投手,交替使用,发挥特长减轻投手的压力和负担,延长投手的投球寿命。2.投手的任务和要求:(1)投球:投手的第一主要任务是投好球

40、,这是和其它防守队员的根本区别,棒球比赛的每一个攻守行为(除了偷垒)都是从投手投球开始,而且只有投手可以主动、直接控制击球员,配球好,可增加本队的赢球机会。(2)防守:投手投球后就是防守队员了,随时做好接球、传杀、补位、补垒、补潜心、夹杀、接力、拦接、封杀、触杀等的防守行为。投球好而防守能力差,不能称为优秀投手。(3)牵制球:垒上有人时,要运用好牵制球;主要任务是牵制跑垒员的离垒距离,其次才是牵杀离垒过早的跑垒员。牵杀一定要有信号配合、动作隐蔽、果断、正确。防止犯规;尤其要抓住跑垒员的离垒重心或二垒跑垒员和游击手、投手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瞬间传杀。(4)做好全场阶础的调动和协助指挥工作。由于投手在

41、内场的中心和最高处,因此,球被击出来后,一定要协助接手做好全场的调动工作,指挥队员的移动、传杀方向和拦截,当然自己也要做好补漏、补垒、接力等准备。投球好而指挥意识差,也不能成为优秀投手。(5)协助接手把球配好由于接手面向全场,纵观全局,又离击球员最近(对击球员特长、弱点一目了然),故投什么球一般都由接手发暗号,但投手当时的投球状态,信心只有投手自己最清楚,因此,投手有时也可以反馈投球信号给接手,决定投何种球。(6)不要过于相信天才、运气,要勤学苦练、善动脑筋。(7)要有团体协作精神,勇挑重担、笑迎困难,充满信心。(8)好的投手原则是让对方打出来,但打的不好否则,快球、变化球投得过多,易受伤;而

42、且击球员都是老K,棒球比赛就不会精彩,无生命力,球迷市场就没有。(9)投手必须掌握和熟悉规则才能自如地发挥技术特长和不易犯规。(10)掌握完整、正确的各种基本投球技术,有自己的风格特长,至少能投出2-3种变化球。总的技术风格应是:快准变。(11)要和接手高度默契配合,机智灵活地把击球员的击球能力控制在最小范围。(12)尽可能多投好球部位的两个低角;投点和变化点要散在四个角,不要集中在中部。(13)随时了解场上的情况:几人出局、几垒有人、跑垒员是谁、比赛第几局、比分多少、击球员第几棒、下一棒是谁、接住球往哪里传、无球如何补垒、补漏。(14)要记住每一击球员的安打点和弱点,要了解本队各队员的防守能

43、力及优缺点;对自己的目前状态要了解,要留意队友的防守位置是否对等,知已知被,才能百战百胜。(15)善于从每投一球、每一击球、每投一局、每投一轮、每投一场比赛中,总结出对方的进攻和击球规律,以便不断地改进投球技巧,丰富自己的战术意识。(16)比赛中,如遇投球能力降低,又切实需要你继续投球时,就要沉着冷静,设法调整自己的心理、步幅、落地点、球种、球速等。(17)充分利用握法、球的线缝、球的重心来控制球的旋转和球路。(18)因投手身后的空当较大,故要善于防守自己身体两侧的平直球、一跳球、快速地滚球接不住也要把球挡住,再拾球传杀。身体前面的慢速地滚球、触击球要积极防守,不要被动等待一、三垒手冲前来接球

44、,以免延误战机;当然,在接传杀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投手可让接手一、三垒手来接传杀,以保存体力。(19)投手要像钢琴家爱护自己的手指那样爱护自己的投球臂,经常放松和按摩手臂,注意气候的变化,投球结束后要穿上外套保温或用冷水、冰块浸手臂,防止因毛细血管充血过多造成的肿痛。(20)投球时,思想要高度集中;眼睛要盯住投球目标,不要把视线分散到击球员身上。3投手投球技术类型、有四种:投球技术类型即肩上投法、斜上投法(34投法或上侧投法)、下投法、侧投法(横投法)。其中斜上投法最常用。每种投法均分正面投法和侧身投法。均以右投为侧。(1)斜上投法特点:最常用,动作自然,符合人体投掷用力的形成结构;易发力、易出

45、球速、易控点,通过好球部位时范围最广,更重要一点是手臂不易受伤。因此,这是初学者最基本、最重要的投法。懂得此投法的技术原理,就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正面投法的完整技术结构:分四个阶段准备:a.上投手球堆握在手或球在手掌踏板:b.看暗号(一般不合掌) c,正面对击球员握球合掌d.摆臂转右脚e.提腿转体f降重心、分手、踢小腿、臀部前顶、右膝内扣、左手屈肘、手套对着左肩。g.继续移重心送髋、伸踏、逐渐伸蹬、引球h最后用力i.中心移到左腿、随摆、轴心脚上提j跟步k进入防守注:a. 投球前阶段。 b-c.投球准备阶段。d-h.投球阶段。 i-k.投球结束阶段。各阶段、环节的技术要求和任务。 a上投手堆、准备、握球在手(或在手套):做好投球前的准备工作,如用镁粉擦手,检查投手推是否有石块、落地处是否平,环视守场员是否复位等等。b踏板、看暗号:(a)轴心脚(右脚)必须踏在板上或板前缘(不能踏在板后缘)。自由脚(伸踏脚,即左脚)可以踏在探上或每的前后位置。(b)两脚径何时候都不能踏出板侧。两眼盯着接发暗号,同意或明白就点头要;否则就摇头或反馈投球暗号给接手。(c)看暗号时,一般用手套夹着球。c正面对着击球员,握球合掌:(a)表示采用正确投球方式,不能改为侧面投球方式,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