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部编办教材基于标准教学设计(共5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4518318 上传时间:2022-05-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落花生》部编办教材基于标准教学设计(共5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落花生》部编办教材基于标准教学设计(共5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落花生》部编办教材基于标准教学设计(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落花生》部编办教材基于标准教学设计(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落花生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教育部审定2019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主题:热爱花鸟课时:第一课时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设计者:宋莉莎、郭艳沛、张圆圆、王家宝、张东红目标制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2.教材分析这篇精读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对花生的好处的谈论揭

2、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这是一篇叙事散文,在表达上颇具匠心,所以文章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道理。3.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大多已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初步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和领悟文章所蕴含的教育思想还有一定的难度。4、学习目标(1)认识“榴”等6个生字,会写“亩、播”等8个生字;掌握“便”这个多音字,理解“便宜、爱慕”等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5、评价任

3、务(1)通过预习、同桌合作、比赛等形式认识“榴”等6个生字,会写“亩、播”等8个生字;掌握“便”这个多音字,理解“便宜、爱慕”等词语的意思。(2)通过分角色朗读等形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提炼小标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学习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激趣导入1谜语导入: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打一物)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生猜谜语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板书:落花生)3.作者简介:许地山,(1894年2月3日1941年8月4日),名赞堃(kn),字地山,笔名落华生(古时“华”同“花”,所以也叫落花生),籍贯广东揭阳。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许地山是中国现代著

4、名小说家、散文家、“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主要著作有危巢坠简空山灵雨道教史达衷集印度文学;译著有二十夜问太阳底下降孟加拉民间故事等4“落花生”就是我们平时常见常吃的花生,可为什么叫它“落花生”呢?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谁来谈一谈?(出示课件2)5过渡:课文围绕花生讲了一些什么事呢?同学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了解作者生平经历,课前积极搜集资料供课上交流。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出示课件3)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检查,纠正读错或读破句的地方。3借助多媒体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可指名读、齐读、分行、分组比赛读)。4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指

5、名读指定的段落,评议读的情况。(出示课件4)5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花生讲了哪些事?(种花生、收花生。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收获节做了准备。吃花生时的议论。)教师:按照课文讲的这三件事,我们把课文分成三部分来理解。生讨论,并回答,师总结:第一部分(1)写“我们”按照母亲的吩咐开辟空地种花生,居然收获了。第二部分(2)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定下过节的地点。第三部分(315)写“我们”和父亲吃花生、议花生的过程。正确读写生字词,学习用小标题提炼主要内容;环节三学习课文的第一、二部分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2汇报交流。(出示课件6)(1)说一说你

6、都读懂了什么?(2)质疑、解疑。“开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说“开发”出一块空地?“居然”一词怎么理解?你能找一个和它意思相近的词吗?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边读书边思考环节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布置作业1.会写课后10个生字。2熟读课文。3预习课文的第三部分。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学习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精神;2. 学习对比手法、并尝试运用。评价任务: 1.通过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分角色朗读等形式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联系生活理解父亲的话蕴含的道理;2.通过抓住关键句子学习对比手法

7、,并在小练笔中尝试运用;学习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复习导入1回忆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2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课文,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弄清作者对花生为什么有着特殊的感情,还要学习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环节二深入探究课文的第三部分1默读课文,想一想:这部分课文讲了几层意思?讲了两层意思,第一层(311自然段)讲议论花生的好处。第二层(1215自然段)讲从谈花生到论人生。2自读课文,画出父亲说的话,谈谈你的理解,体会文中对花生好处的议论以及从谈花生怎么到论人生。(出示课件8)3小组讨论交流。4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出示课件9)(l)体会第一层意思(重点理解父亲的话)出示父亲的话。

8、指名读父亲的话,然后完成如下填空:(出示课件10)父亲的话中提到了_、_、_、_四种事物,父亲认为虽然_、_、_让人一见就_,但是和_相比,还是_最可贵。分析父亲的话,学生议答。(出示课件11)a“爱慕”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爱慕之心”?b父亲有没有产生爱慕之心?父亲对什么产生了爱慕之心?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c什么是“最可贵”?父亲为什么认为花生最可贵?(板书:默默无闻地奉献最可贵)(引导学生理解苹果、桃子、石榴高挂枝头,炫耀自己,而花生踏踏实实、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具有藏而不露的美德。)d学生再次读父亲的话,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以下句子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出示课件12)(a)花生好,

9、桃子、石榴、苹果不好。()(b)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头上的东西都是不好的。()(c)我们不需要外表美。()板书:对比的手法:落花生和桃子、石榴等对比。师: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教师:本课中父亲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是仅就果实是否露在外面这一点来比较,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并不是说那三种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生活中有没有其他事物让人一见就生爱

10、慕之心的?有没有其他事物具有花生这样的品质?你能用上“爱慕”一词说一说吗?(2)体会第二层意思过渡:父亲给我们点出了花生有别于桃子、石榴、苹果的特点,父亲仅仅是说花生吗?(出示课件14)出示父亲的话。学生齐读,谈理解。(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的目的是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父亲教育孩子们要学习花生的优秀品格,注重实际,不炫耀自己,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人。)教师:父亲的话孩子们明白了吗?从哪儿看出来?理解“我”说的话:a齐读 b讨论交流“体面”什么意思?什么叫“只讲体面”?什么是“有用的人”?“有用的人”和花生有什么联系? c你身边有没有这种默默奉献的人

11、?请说一说。 d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5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三部分。评价任务一能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的作用,读懂作者表达的感情;环节三分清课文的主次1按课文叙述的顺序填空,再说说其中哪部分是主要的。(思考练习2)(出示课件15)种花生()()()(板书:收花生 品花生 评花生)2思考: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谈花生到论人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学习详略得当的写法,体会这样写作的好处;环节四总结全文1分角色朗读课文。2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点什么?把你的想法和同学们交流。3总结:课文讲了一家人

12、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收获节上对花生好处的谈论,说明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课文在讲述的时候主次分明,把次要内容写得比较简略,把主要内容写得比较详细。正是由于围绕主要意思来写,所以文章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哲理。今后我们在读文章或写文章的时候要注意分清文章的主次。积极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表达流畅自然;环节五拓展延伸1.师:人们常常从某种事物的特点上,体会到一些做人的道理。你能以一种常见的事物为例,说说你体会到的道理吗?2.作业:模仿课文写一种自己喜欢的事物,讲清楚它的品质。板书设计 收花生 落花生 品花生 默默无闻地奉献最可贵 评花生 对比(桃子、石榴等)教学反思:_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