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区域简要分析报告(共9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4506854 上传时间:2022-05-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安区域简要分析报告(共9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西安区域简要分析报告(共9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安区域简要分析报告(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区域简要分析报告(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西安区域简要分析报告 城乡发展与管理工程系 班级:地理科学二班姓名:学号: 时间:西安区域分析报告【摘要】通过研究调查西安各方面的概况,对西安区域进行条件、经济、发展分析,最终得出结论。西安市作为陕西省省会城市西北重镇发真迅速,产业兴旺。国务院出台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了西安要着力打造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目标,把西安建成国家重要的科技研发中心、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以及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这是西安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一次伟大的复兴机会,为西安今后发展创造了历史的新机遇。“十一五”时期,西安城市价值得到有效兑

2、现,城市实力、活力和魅力迅速提升,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是城市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是城乡居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是改革开放推进最快的时期,城市影响力和知名度迅速提升,进入了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新阶段。放眼“十二五”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全面推进,大都市的基本框架初步形成。全国内陆开发开放高地建设扎实推进,西安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在国家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统筹科技资源示范基地建设取得成效,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显著提高,力争建成国家一流创新型城市;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实力进一步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西安在全国产业布局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彰显华夏历史文

3、明基地建设加快实施,西安的人文特色得到充分发挥,初步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平台。关键字:条件分析、经济分析、发展分析、西安1西安简介西安,古称长安,取长久平安之意。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国四大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文明的发扬地、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早确定的“世界历史名城”和国务院最早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世界著名旅游胜地。如今的西安是中国七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亚洲知识技术创新中心,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黄河流域最大的中心城市,中国大飞机的制造基地。2011年国务院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西安确定为“全国历

4、史文化基地”。2西安区域分析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区域分析涉及到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以及生物学等许多学科,也会涉及到社会、政治、心理等多要素,它并不是一门独立学科,而是作为一种科学方法论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为有关学科研究区域问题和进行区域规划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的。2.1区域条件分析 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背景条件主要指区域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人口与劳动力、科学技术条件、基础设施条件及政策、管理、法制等社会因素。对这些条件的分析主要目的是明确区域发展的基础

5、,摸清家底,评估潜力,为选择区域发展的方向、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提供依据。2.1.1地理位置和区位西安市位于中国大陆腹地黄河流域中部的关中盆地,东经1074010949和北纬33393445之间。北临渭河和黄土高原,南邻秦岭。东以零河和灞源山地为界,与华县、渭南市、商州市、洛南县相接;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黄土台塬为界,与眉县、太白县接壤;南至北秦岭主脊,与佛坪县、宁陕县、柞水县分界;北至渭河,东北跨渭河,与咸阳市区、杨凌区和三原、泾阳、兴平、武功、扶风、富平等县(市)相邻。辖境东西长约204公里,南北宽约116公里。面积998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66平方公里。西安是亚欧大陆桥上一个

6、重要的内陆港,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目前正向国际陆港方向发展,以期促进港区联动、陆港-海港联动、陆港物流通道连接等发展。提高国内贸易、国际贸易货物的吞吐量和服务水平,降低货物贸易的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充分发挥西安综合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国际配送、采购、加工制造等服务功能,加强西安国际陆路口岸与天津、青岛、连云港、新疆等各口岸的通关合作,探索与中亚、东盟地区口岸的合作交流,发挥西安开展面向中亚和欧盟进出口贸易的陆路运输物流的比较优势。2011年世园会的成功举办为西安这座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这座在中国内陆崛起的现代化生态化新城做了强有力的宣传。西安的区域位置和中心城市的聚集、辐射功能,在

7、全国尤其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西安在经济中,处于第一阶梯和桥头堡的战略地位。2.1.2自然资源与环境条件西安水资源丰富,素有“八水绕长安”之说,灞、产、沣、皂、橘、镐、泾、渭绕城而过;西安植物资源丰富。有野生植物138科、681属、2224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有1200余种,是我国种子植物的重要“基因库”之一;西安地区家养动物有牛、马、驴、骡、猪、羊、鸡、鸭、鹅、兔等,其中秦川牛和关中驴享有盛誉。西安地质发育史复杂,构造类型多样。秦岭山区大片的火成岩、变质岩以及渭河地巨厚的新生代沉积层,为各种金属、非金属及能源资源的集聚奠定了基础。已发现各类矿产54种,已开发利用的矿产有24

8、种,矿产地108处。优势矿产主要有黄金、建材类非金属等。主要金属矿有:铁、锰、铬、钛、铜、铅锌、锌铜、钼、金、钨、铀和高铝矿物原料。非金属矿主要有:大理石、长石、白云岩、水泥灰岩、石墨、建筑砂砾、脉石英、“蓝田玉”、砂线石、硫矿等。西安地热资源分布广,水质好,水量大,仅城区可开发的地热面积约为780平方公里。矿泉水矿产地32处,查明资源量为1.518万m3/万。西安地处黄河流域中部的关中平原,中国地理版图中心(中国大地原点在西安附近)。位于东经10749与北纬3339-3445之间。境内南部为重峦叠嶂、巍峨青翠的秦岭山脉,北部为土地肥沃、河流密布的渭河平原,东临奇险峻峭的西岳华山风景区,西连岭

9、峰林立的太白山自然保护区。东西长约204公里,南北宽约116公里,平均海拔424米,境内最高点为周至县西南的太白山,海拔3867米。地势大体东南高,西北与西南低,呈簸箕形状,山、川、原并存,地貌景观迥异独特。平原面积为43.674万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43.7%,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古人赞之为“资甚美,膏腴之地”。2.1.3经济社会背景条件西安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是全国十五个计划单列市之一,在陕西省经济发展中一直处于领导者的地位。西安是我国内陆最大的中心城市之一,是中国西部三大先导性经济区之一的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是引领大西北发展的龙头。加速西安发展是加速西北

10、发展的关键。西安是科技发达、创新力强的城市。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城市前列,全市拥有普通高等学校49所,拥有各类科研技术机构3000多个,各类独立科研机构661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行业测试中心44个,在校大学生63.22万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1.77余万人,每年硕士、博士毕业生1万人以上,有45名两院院士,拥有许多国家乃至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全市大专以上学历人口82万,占全市总人口的比例为10.92%,列全国第一。全市18岁以上成人接受教育比例居全国第一。这里聚集了中国航天三分之一以上的力量,“神舟”五号、六号火箭发动机和推进剂、箭载计算机和遥感装置等,都是西安研究制造的。2009年全市专利

11、申请量达12772件,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是西安发展的重要支撑。西安是陕西省交通畅达、区位优势明显的西部城市。西安地处中国陆地版图中心和我国中西部两大经济区域的结合部,是西北通往中原、华北和华东各地市的必经之路。在全国区域经济布局上,西安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陇海兰新铁路沿线经济带上最大的西部中心城市,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桥头堡,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西安是陕西省“米”字形铁路交通的重要枢纽,是全国干线公路网中最大的节点城市之一、中国八大航空枢纽之一、八大通讯枢纽之一。2.2西安区域经济分析 区域经济分析主要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对区域经济发展

12、的水平及所处的发展阶段、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它是在区域自然条件分析基础上,进一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作一个全面的考察、评估,为下一步区域发展分析打好基础。 2.2.1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分析在发展进程中,作为第二产业主体部分的工业在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内部结构的变化呈现出如下特征: 重化工业化是指在工业结构中由以轻工业为主转向以重化工业为主的过程,这也是霍夫曼定律所阐述的内容。“九五”期间轻工业产值远高于重工业,霍夫曼系数维持在1.7左右,青岛处于工业化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的过渡时期:2001年以后,西安工业化的推进速度明显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成效卓著,具有资本、技术密

13、集型的重工业发展迅速,霍夫曼系数持续下降,到2008年己降至0.9,“重工业化”趋势明显,青岛也昂首迈入了工业化的第四阶段。霍夫曼对工业化阶段的划分:工业化阶段霍夫曼系数特征第一阶段5(1)消费品工业占统治地位第二阶段2.5(1)消费品工业规模仍大于资本品工业第三阶段1(1)消费品工业与资本品工业大体相当第四阶段1以下资本品工业规模大于消费品工业主要年份西安工业结构霍夫曼系数值:年份200620072008200920102011 2012霍夫曼系数1.6 1.8 1.7 1.6 1.4 1.0 0.9在重化工业化的过程中,工业结构又表现为以原材料工业为中心转向以加工、装配工业为中心的发展趋势

14、,即高加工度化。如表所示,原料业的比重一直下降,从1990年的25.44%下降到2008的12.78%加工业的比重一路攀升,从1990年的29.59%上升为2008年的61.65%。这种工业的高加工度化过程,意味着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工业产品的加工程度不断加深,工业增长对原材料的依赖程度将逐渐下降,中间产品的利用能力将不断增强,最终产品中附加值的比重将日益提高,其结果既大大提高经济效益,又使工业结构得到了改善和升级。西安工业部门结构及资源结构变化(%)时间原料业加工业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200713.2158.3316.66 20.34 54.26200814.3960.8818.11

15、 21.52 56.31200913.2161.0318.30 22.65 60.83201113.9062.8017.76 20.87 61.37201212.7861.6515.98 19.54 64.842.2.2区域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分析西安市第一产业主要包括:农业、畜牧业、副业。2012年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GDP)4369.37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195.59亿元,增长6.0%,占全市生产总值的4.47%;第二产业增加值1893.79亿元,增长11.8%,占全市生产总值的43.34%,这说明工业在很大程度上支撑起了整个西安市的经济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2279.99亿元,增长12

16、.2%,占全市生产总值的52.18%。在第三产业方面,西安市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旅游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 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的非一二产业。相对于2011年,第三产业是三大产业中增速最快的产业。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西安市应该,依托优越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与产业优势,充分发挥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中的主导和核心作用。西安三大产业的平均比例关系为

17、4.47:43.34:52.18。第三产业诸如金融、信息、咨询等等现代服务功能欠缺,第三产业比重较低,这不利于西安作为国际性大都市发展目标的实现。但是,单纯强调第三产业发展,不符合市场规律,将会导致第三产业供过于求。第三产业的主要职能是建立在一、二产业的基础之上并为之服务的,但只有一二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才需要第三产业带来的服务,只有高层次的一二产业才能反过来进一步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所以,因该着力促进第一二产业的发展来带动西安第三产业的升级,努力使西安三大产业间实现良性互动。2.3西安区域发展分析 发展分析是在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发展预测、结构优化和方案比较,确定区域发展

18、的方向,制定区域发展的政策并分析预测其实施效应。由于区域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它不仅涉及到经济发展,而且还涉及到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因此,区域发展的分析也应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并以三者综合效益作为区域发展分析中判断是非的标准。2.3.1区域竞争力评价城市竞争力分析离不开特定的区域背景,但是区域选择不能仅局限于城市腹地,应根据需要在不同层次的区域进行综合评价;依据地理学区域的思想,结合研究对象的行政地位和区位特点,从全国、东南沿海区域评价了西安市的城市竞争力:指出目前由于城市规模小、经济总量小、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局限,西安市只能作为陕西省内的核心城市;改革开放使西安市的变化有目共睹

19、。但通过对其综合竞争力的比较分析发现,西安市的综合竞争实力、基础设施、资金实力、政府职能尤其应当加强,产业竞争力、开发程度有待提高,科学技术与市民素质具备一定优势。2.3.3区域发展战略21世纪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世纪。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发展越来越需要依靠中心城市的带动,着力推动中心城市发展已经成为共识。西安是我国内陆最大的中心城市之一,是中国西部三大先导性经济区之一的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是引领大西北发展的龙头。加速西安发展是加速西北发展的关键。 二九年六月,国务院批准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省政府第21次常务会审议通过了对该规划的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常务会的精神,作为实施关中天水

20、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关键环节,本规划对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发展做出导引性、框架性、战略性安排。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对核心城市提出: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依据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发展六大战略措施:1、传承历史文化,彰显华夏文明,打造世界东方历史人文之都。2、加强旅游资源整合,建设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3、建设渭河核心区,塑造国际化大都市形象。4、加快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推进西咸一体化进程。5、提升都市区的国际通达性,建设现代国际交通中心。6、利用秦岭绿色生态资源,恢复“八水绕长安”河湖系统,打造内陆型生态宜居城市。3总结区域是一个经济社会自然环

21、境的复合系统,对区域的发展状况评价也对发展区域经济有重大推进作用。对于任何区域,经济问题都是占据核心位置,因为它是解决其他问题的基础。所以,本文通过对西安经济浅要分析,通过发展预测、结构优化和方案比较,确定西安区域发展方向。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西安市应该依托优越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与产业优势,充分发挥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中的主导和核心作用,在党中央的正确指引下,坚持强化区域西北科技创新与产业化能力, 示范带动西北经济发展;依靠高新技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核心竞争力, 建设高端产业聚集区;促进环境生态平衡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协调。参考文献1 百度文库,解读大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2 崔健豪,等.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 方创琳.区域发展战略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4 陈才,等.区域经济地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5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课题组.城市基础设施【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86.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