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共4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4495297 上传时间:2022-05-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共4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共4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生物学规律、社会因素(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人口政策)、自然灾害等。但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3、人口增长模式:“高高低”模式(原始型和传统型):为工业革命前的人口增长模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的人口增长模式。它可分为(1)原始人口增长模式:基本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它与原始社会时期,以采集、狩猎经济为主的极为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2、2)传统人口增长模式:基本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它与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相适应。(非洲少数国家属此类型)“高低高”模式(过渡型):表现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发达国家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属于此种人口增长模式。从20世纪50年代起,这种模式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导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出现严重的人口问题。“低低低”模式(现代型):表现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三低”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属此类型。4、世界和我国人口增长状况:世界人口增长状况: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在“高低高”的过渡模式,发达国家处在“低低低”的现

3、代模式;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地区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集中分布区;中国人口增长状况: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有大幅下降,人口增长模式正逐步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过渡。第二节 人口合理容量1、人口指数增长的含义:人口指数增长是指世界人口的“J”形曲线增长,这种人口增长现象被称为是“人口爆炸”,这种增长在开始时数量比较小,但很快会急剧膨胀,所以不可能长时期持续下去。2、环境对人口发展的限制性:人口发展需要消耗各种自然资源,世界人口急剧增长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而自然资源(土地、矿产、水、森林等资源)是有限的,对人口发展具有限制作用。3、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内

4、,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人口合理容量: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即最适宜人口数量。人口容量: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它有三个特点:1)临界性,2)相对性,3)警戒性。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控制目标应该低于人口容量,并以此作为人口控制的最终警戒线。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因素 与人口容量的相关性资源正相关资源越丰富,人口容量越大;资源越贫乏,人口容量越小科技发展水平正相关科技水平越高,人口容量越大;科技水平越低,人口容量越小经济发达程度正相关经济越发

5、达,人口容量越大;经济越落后,人口容量越小;人口受教育水平正相关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人口容量越大。反之。地区开放程度正相关地区开放程度越高,人口容量越大。反之。生活消费水平负相关生活消费水平越高,人口容量越小。反之。第三节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1、人口迁移: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点的空间流动行为。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人口迁移可以分为1)国际迁移: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个国家定居的现象;2)国内迁移:是指一个国家内部的居民从一个行政区进入另一个行政区定居的现象。由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城市化和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因而,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

6、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3、探讨:人口迁移对于迁出地和迁入地而言带来了哪些影响?对于迁入地而言:有利:弥补劳动力不足,促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人才;推动了城市化发展不利:加剧生态环境问题;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就业、交通、住房的问题。对于迁出地而言:有利:加强与外界的联系;缓解了人地矛盾;提高了经济收入 不利:造成劳动力和人才流失;使得教育投入回报减少2、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推拉理论)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所包括的方面:气候、土壤、地形、水资源、矿产资源等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的推进,交通运输等政策、政治变革、战争等文化教

7、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等拉力:(吸引力)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水源充沛,地形平坦,资源丰富等城市化的推进,大型建设项目的布局,区域的大规模发展,交通通讯发达等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和人口政策组织或鼓励人口迁移等文化教育发达;民族认同感高等推力:(排斥力)环境恶化、自然灾害严重等经济落后,物资生活水平低,交通条件差等政策限制人口迁移,战争频繁等文化水平低、教育设施落后;种族民族之间存在文化差异等特点:因为生态环境恶化引发的移民,称“生态移民”或“环境移民”。是目前造成人口移动的最主要原因,往往是自发性。由政策因素所导致的人口迁移往往具有比较强的组织性。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是影响青年人口

8、迁移的主要因素。第四节 地域文化与人口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文化=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文化差异现象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婚俗初婚年龄的大小发展中国家早婚盛行,生育时间延长提高出生率发达国家晚婚乃至不婚、不育降低出生率婚姻的稳定程度发展中国家较稳定提高出生率发达国家不够稳定,离婚率较高降低出生率宗教为了扩大势力,一般不反对人口增长提高出生率中国文化与人口:婚俗和制度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推迟生育年龄;缩短生育时间,降低出生率,减轻人口压力。生育从多子多福、重男轻女,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降低人口出生率,减轻人口压力,积累社会财富。职业选择从“学而优

9、则仕”到“全民皆商”;加快国民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人口流动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口身体,文化素质。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1、区位是指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是指城市与周围的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2、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自然因素影响结果原因实例地形平原大多数城市分布在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交通、节省建设投资我国城市大多在第三级阶梯上高原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热带地区低地闷热,高原地区凉爽巴西利亚山区城市沿河谷谷底或开阔低地分布地表相对平坦,水源丰富汾河、渭河谷地气候气候适宜城市

10、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沿海地区适度的降水、适中的气温湿润区的城市比例高气候恶劣荒漠区、高寒区、湿热区的城市少降水或气温条件不适宜我国西北干旱区城市少河流河运起点和终点易形成城市货物在此集聚、转运赣州、哈尔滨河流汇合处干支流汇合处易形成城市大量人流、物流集聚、中转宜宾、重庆、武汉河口处河口处易形成大城市河运、海运的转换处、人流、物流集散上海、广州过河点易形成比较大的城市水路交通便利,人流、物流集聚伦敦3、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自然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科技,旅游城市的空间分布特点:1)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多,在人流、物流集聚部位形成比较大的城市;2)沿河、沿湖、沿海地区城镇较多,河流交汇处或大

11、的河流入海处,往往会形成比较大的城市;3)在交通运输枢纽处,往往会形成较大的城市;4)在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胜地、大规模的商品集散地和边境口岸可能形成较大的城市。4、城市土地利用:城市用地可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交通和其他公共事业用地、农业用地、休憩和绿化用地、水面等。5、城市功能分区:住宅区:为城市居民提供休养生息的场所,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外围,并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商业区:由商业街和各种商场等组成,大多呈团块状或条状,且多分布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侧。中小城市的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而大城市往往有多个商业区。其他还可以由市政与公共服务

12、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游览区、城市绿化区、特殊功能区等。一般来说,大城市功能分区复杂,小城镇功能分区相对简单。西方城市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见教材P32)6、中心地理论: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功能布局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中心地理论提出了关于中心地、服务范围、门槛人口等概念。(教材P34)规律:1)城镇是周围乡村的中心地;2)最便于提供货物和服务的地点,应位于区域的中心,中心地的服务范围表现为以中心地为核心的正六边形;3)高级中心地门槛高,服务范围大,彼此相距远,数目少;低级中心地门槛低,服务范围小,彼此距离近,数目多;4)高级中心地包容低级中心地,同一级别则相互排斥,从而构

13、成层次分明的空间网络系统。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1、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然结果。城市化的三大标志:城市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化的主要动力: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导力量,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城市化。2、城市化的特点: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20世纪70年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70%,许多国家已经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一些大城市中心区出现衰落现象;部分商业和制造业向边缘区迁移,形成较多的卫星城和工业区;出现城市群或城市带。

14、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较低;由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城市发展不合理。一部分国家出现了“虚假城市化”的特点,即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了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城市总体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比如南美洲;另一部分出现了“滞后城市化”,即城市化进程显著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如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等国。 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地形地貌、河流水文、森林植被等),使原来的生态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1) 地形地貌改造原有地形,使之趋于平坦。会造

15、成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崩塌等。2) 气候改变下垫面性质,产生城市热岛效应,还影响周围地区的自然 环境3) 河流水文破坏原有的河网系统,使城市水系紊乱,河道水质恶化;4) 生态环境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干扰和破坏了地区环境生态;2、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1)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形成产生功能分区2)改变居民的就业方式,区域产业以非农业活动为主体,传统农业社会演化为工业社会;3)原先的乡村景观成为城市景观4)使人口和产业活动由分散到集聚,经济开发和信息交流大幅度加强5)影响和改变地方文化,促使现代文明向传统文化的渗透,强化当地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与融合。3、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原因:城市规模的

16、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问题: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地价房租昂贵,居住条件差;失业人口增多;社会秩序混乱。措施:建立卫星城镇,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治理环境污染,扩大绿化面积。4、我国城市发展趋势1)城市经济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2)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构建和谐人居环境3)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治理各种“城市病” 4)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现代水平5)有更多的人口进入城市或小城镇 6)大型中心城市,增强其辐射带动功能郊区城市化:郊区人口集中,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日益城市化,与城市融为一体。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由于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导致失去过度拥

17、挤、环境恶化、用地紧张和生活质量下降。城市居民由市中心向郊区迁移,工商业向外扩散,造成中心城区衰落。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一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1、农业、矿业、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等产业活动的主要区位特点:( l )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最为密切。( 2 )矿业:与自然环境的联系也最为密切。( 3 )工业:区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较少,受社会经济条件影响较大。( 4 )商业和服务业:与地理环境条件关系不大,区位主要指向消费人群。2、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 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的地域联系方式:生产协作:生产一件产品,承担着不同工序的工厂或车间之间的协作;共同为某一种产

18、品提供零部件的工厂之间协作。商贸联系: ( l )区际贸易:一国范围内的贸易活动,是最主要的贸易方式 ( 2 )国际贸易:以各国间商品和劳务交换为主要内容,因各国经济政策、法律法规的差异,受限制较多。科技、信息联系:生产技术变革和信息技术推广使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为准确把握市场动态,及时获得技术创新的信息,企业之间、区域之间加强协作,扩大技术和信息交流。工业地域的形成: 工业企业之间生产上存在投人一产出联系,空间上存在共用基础设施和劳动力联系,信息上存在信息交流协作上的联系。有投人一产出联系的企业或自发或通过规划集聚到一定的区域,以满足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较高的规模效益的需要,从而形成了工业

19、地域。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1、 影响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自然条件:热量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它不仅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也关系到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光照是地球生物的能量源泉,也是农作物生产的基本条件。光照长短、强弱的地区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作物的地区分布。地形地形影响水、热、光照条件,不同的地形类型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平原地区宜发展耕作业,山地宜发展林业、畜牧业。也因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可以发展立体农业。土地土地资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土地资料是有限的。不同地理位置的土地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接近水源的土地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接近城镇的土地适宜于发展城郊农业

20、和高效农业。水分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水分条件较好的地方可以发展水稻生产和淡水养殖,水分条件较差的地方适合经营旱作农业或牧业。科学技术因素:包括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耕作制度。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市场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产品生产规模和类型。交通运输产品容易腐烂变质的农业,要靠近交通便利的地方;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消费状况当某种农产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就会上升,更多农户开始生产,生产范围扩大。国家政策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2、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地域类型: 是指在不同的地区,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之间开展商品交换所形成的农业经营单位或地域单位的组合。它是农业生产分工在地域上的具体表现。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有: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热带种植园农业、乳畜业、地中海式农业、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等。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地区、区位因素、特点。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