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教学设计(共3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4454507 上传时间:2022-05-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教学设计(共3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教学设计(共3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教学设计(共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教学设计(共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回民中学 王少华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会运用椭圆的定义求与椭圆有关的点的轨迹;使学生掌握相关点法(也称代换法,中间变量法,转移法)求动点轨迹方程的方法与椭圆有关问题的解决. (2)能力目标:让学生感知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普遍联系,培养学生类比、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启发学生观察、猜想,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树立运动变化的观点(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进取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的情趣,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形成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态度。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运用相关点法求动点

2、的轨迹 。 难点、运用相关点法求动点的轨迹三、教学方法:诱导启发、实验探索法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1、复习回顾 (请三位学生回答,)问题1椭圆的定义是什么?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 、 F2 的距离之和等于定值2a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其中2a |F1 F2 |。这两个定点叫做焦点;两定点之间的距离叫做焦距,焦距|F1 F2 |用2c(c0)表示。椭圆的定义式|MF1|+|MF2|=2a. (2a|F1 F2 | ) 问题2椭圆的标准方程是怎样的? 当焦点在轴x上时为 焦点是 ,当焦点在y轴上时为 ,焦点是 ,2、应用举例、加深理解。例1、.用定义判断下列动点M的轨迹是否为椭圆

3、。(1)到F1(-2,0)、F2(2,0)的距离之和为6的点的轨迹(2)到F1(0,-2)、F2(0,2)的距离之和为4的点的轨迹。(3)到F1(-2,0)、F2(0,2)的距离之和为3的点的轨迹。例2、已知B、C是两个定点,|BC|=6,且ABC的周长为16,求顶点A的轨迹方程。分析:由题意可知,顶点A到两个定点A ,B的距离的和是一个定值10 |BC|=6,根据椭圆的定义可知,点A的轨迹是椭圆因为 2a=10 , 2c=6 ,所以a=5 ,c=3,所以b=4顶点A的轨迹方程是(y0)因为A为ABC的顶点,故点A不在轴上,所以方程中要注明0的条件设计意图:通过这几道题的探究,让学生对椭圆的定

4、义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能利用椭圆的定义解决一些与椭圆有关的轨迹问题例3: 如图已知圆的方程是x2+y2=a2,P为圆上任意一点,PDx轴于D,P在圆上运动时线段的PD中点,M的运动轨迹是什么。解题过程(略)例题的意图:介绍了另一种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中间变量法有三个作用:第一是教给学生利用中间变量求点的轨迹的方法;第二是向学生说明,如果求得的点的轨迹的方程形式与椭圆的标准方程相同,那么这个轨迹是椭圆;第三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D为PD的4分之一等分点,D为PD上任意一点等情况使学生知道,一个圆按某一个方向作伸缩变换可以得到椭圆例4:如图,设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5,0),(5,0)。

5、直线AM, BM相交于点M,且它们的斜率之积是 ,求点M的轨迹方程解题过程(略)思考1:上式中若直线AM,BM的斜率之是 , 你能求得点M的轨迹方程吗?它的轨迹是什么曲线?思考2:上式中若直线AM,BM的斜率之积 是你能求得它得轨迹方程吗?设计意图: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设计,目的希望通过学生的探究,一方面要理解、掌握,会应用,另一方面要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探求新知识,发现并解决新问题,这也就是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学习方式,结论:平面内动点P(x,y)到两个定点A1(-a,0)、A2(a,0)的斜率的乘积为常数m(m0),则点P的轨迹是: 当m=-1时,轨迹为去掉点A1、A2的圆;

6、当m0时,轨迹为去掉点A1、A2的双曲线oAPQL这些问题可以不在课堂上研究,让学生在课后探究,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练习:1:如图,圆o的半径为定长r,A是圆o内一个定点,P是圆上任意一点,线段AP的垂直平分线L和半径OP相交于点Q,当点P在圆上运动时,点Q的轨迹是什么?为什么?练习:2:点A,B 的坐标分别是(1,0),(1,0)直线AM,BM相交于点M,且直线AM的斜率与直线BM的斜率的商是2,点M的轨迹是什么?为什么?六:小结:求与椭圆有关的点的轨迹方法1:定义法: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 、 F2 的距离之和等于定值2a的点的轨迹是椭圆注意这几个方面(1)动点

7、M 到两个定点 F1、F2 的距离之和是常数 2a,即|MF1|+|MF2|=2a.(2)常数 2a 要大于焦距 2c ,即:a c .2:用相关点法求轨迹方程 (也称代换法,中间变量法,转移法)其特征为:动点的运动随着另一个点的运动而运动,而另一个点又在有规律的曲线上运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运用,运用这种方法解题的关键是寻求两动点的坐标间的关系 .3能力方面:巩固了求曲线方程的步骤与方法,要学会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研究问题;4情感方面: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和谐美,几何图形的对称美七:作业布置(1)书面作业:P40 练习第4题 P47 B组第 1题(2)椭圆的几何性质八:板书设计:(略)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