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其对策(共5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4446584 上传时间:2022-05-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其对策(共5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其对策(共5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其对策(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其对策(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其对策【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日益普及,中学生网络成瘾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进行概述,并结合网络的固有特性与中学生个性心理特点,对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进行探讨,提出具体对策,以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关键词】中学生 网络成瘾 原因 对策问题的提出:1、4月7日凌晨,深圳光明新区初二男生周荣猝死在距离一家黑网吧不远的路上,事发前周荣多个晚上通宵上网。在这之前的两个月,湖北谷城县15岁的高一学生小文连捅制止他上网的父亲5刀,导致父亲不治而亡。2、据中国中学生协会提供的数据,目前,城市

2、上网小比例为25.8,初中生为30,高中生为56。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的14.1%,人数约为2404.2万人,这一比例与2005年基本持平,较高于2007年,而13岁至17岁的中群体成为重灾区。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叮分校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至少有14%的在校学生符合网络成瘾的标准;而在中国大陆,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也日益严重。与此同时,色情信息和暴力信息是青少年遭受网络伤害的两大因素,在青少年的犯罪中,约7成与网络影响有关。3、重庆市12355中学生服务台2008年下半年所接听的5000多例热线求助电话中,超过40%都是关于网络成瘾的求助。4、据中国互联网中心(CNNIC)2010年7月发布

3、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止2010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4.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持续上升增至31.8%。青少年占据网民规模的一半左右,上网成瘾的孩子越来越多,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相关研究数据表明,全国至少有600万中学生沉迷网络不能自拔。并且一周内玩游戏在5小时以上的有72.9%。2009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达到2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5%。网民普及率呈偏态分布,其中10-29岁上的分布更为集中。学历越高,网民普及率越高。由此可见,青少年学生特别是在校大学生是网络用户中所占比例最大的群体。暑假就要到了,又将有很多痴迷网络游戏的学生终日浪迹网吧,多少

4、家庭又将伤心欲绝。网络游戏被称作“电子海洛因”,危害之大有目共睹。作为一名中学信息技术老师,面对都是中学生,每当看到这类新闻时,我总是不断在思索,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可爱的孩子深陷“网瘾”误区,又有何对策能够解救他们,避免他们受“网瘾”毒害,保证他们健康成长?问题的分析:一、“网瘾”形成的原因(一)网络自身具有成瘾特质 据华中师大陶宏开教授分析,沉迷于上网的孩子通常是以下三类:其一是兴趣和爱好很单一,或是没有其它兴趣和爱好的孩子,其二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孩子,其三是人际关系不好的孩子。为什么他们会沉迷于上网?这与网络本身大有关联。网络是用现代高端的科技手段将各种五花八门的资讯汇聚起来的一个载体,是现

5、实世界的虚拟,是一个没有城门的“不夜之城”。它具有无政府主义、资源丰富、超时空、方便快捷等特点。网络世界里没有地理的界线,没有人世间的距离,能给每个上网者提供一个属于自己的时空,在这个虚幻的时空里,他们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可以在属于自己的这个世界里自由翱翔;可以找到了一个消磨时间的好去处;可以体会到现实生活当中不可能享受到的乐趣;可以获得虚拟奖励,得到自我肯定,从而宣泄学习不成功带来的压抑。网络世界具有的丰富信息,齐备的功能,能满足人们的种种好奇心以及各种各样的需要和欲望。网络本身的这些特点,对具有好奇心,特别是有感失落于现实的中学生来说,无疑具有巨大诱惑。因而,他们一旦置身其中,便可能会越

6、陷越深,欲罢不能,进而沉迷之。(二)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中学生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希望有作为,被关注。他们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自己在同伴心目中的地位,自己在异性面前是否有吸引力。因此他们在网上通过玩游戏来不断地使自己升级强大。他们也在网上通过聊天极尽所能地吹嘘自己和取悦对方。然后在班上眉飞色舞、自鸣得意地给同学叙述自己在网上的精彩业绩。在网络游戏中,游戏的高技巧性、复杂性使游戏者产生在现实生活中不易取得的成就感、力量感和自尊感。并可以发泄他们潜在的攻击性,愤怒乃至仇恨的情绪。匿名带来的多种身份感,可以使上网者卸掉伪装,展示自己人格的另一面,使个性得到充分地张扬,以师傅自居,从而获得

7、别人的羡慕和崇拜。中学生的独立意识增强,是脱离家长老师,向往社会交流最强烈的时期,但由于交往心理不成熟,导致在现实中交往失败,交往需要得不到满足。又由于父母只重说教,只关心成绩,很少与孩子交流情感。这样伴随学生的必然是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上网聊天便成了他们寻求慰籍,解除寂寞和孤独的途径。网上空间的无限性,内容的随意性,身份的隐蔽性,这种自由宽松的环境,可以使他们尽情倾诉。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在网上他们没有了拘谨、害羞、不善交往的焦虑,网络给了他们交友的信心,同时也容易使他们迷恋。(三)家庭温情教育不断淡化 据调查,在中学生网络成瘾的社会原因中,父母对孩子关心少,陪伴时间少,亲子关系不佳是一个很

8、重要的原因。当前我国中学生多属独生子女,且城镇居民以楼房式独门独户的家居结构为主,这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身为独生子女的中学生与同龄伙伴交流,因而良好的家庭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而家庭教育中,母亲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母亲角色已经由传统的家庭主妇转变成劳动力。父母都忙于工作或生计而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与孩子的情感沟通减少,家庭不能满足孩子的安全需要不能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离婚率的不断上升,重组家庭和单亲家庭的比例也不断攀升。重组家庭和单亲家庭中的孩子缺乏情感上的交流,更容易叛逆,从而更容易到网络中寻找可归依的群体,迷恋于网上的互动生活。家庭环境不

9、健康和家庭教育方式不当也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究发现,有网络成瘾倾向的青少年家庭教育或家庭环境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不和谐因素。(四)学校教育缺乏人文关怀由于各级教育部门单一的教学评估方法以及高考压力等因素,使得学校通常以分数为标志构成单一评估体系,注重知识的刻板灌输。学校过多着眼于自身需要的学生能力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的人文教育。单纯的应试教育忽视了对中学生各种兴趣的培养和追求。虽然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日益受到重视,但仍有相当一批学生没有得到很好的人文教育,心理素质差。对学生来说,人文教育以及心理素质方面的教育相对滞后,淡化了学生对生命价值的领悟和体验。而网络以特

10、有的方式进入中学生的生活,网络缓解了中学生的个性压抑,满足了其心理需要,由于中学生处于转型期,个性不够完善,心理不够健全,自制力差等特性,因而容易成瘾。解决的对策:要减少中学生网络成瘾现象的发生,就必须建立以疏通为主的预防措施,并依靠社会环境、教育体系、家庭教育及中学生自身等多方面的合力。(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中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课程可分为两部分:心理卫生与健康理论部分和实际训练操作部分。前一部分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课,后一部分是在中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为有效的方法。其实际训练活动操作内容包括角色扮演、

11、相互询问、人际交往训练,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心理调节手段。防患于未然。根据中学生的实际情况,重点选择“学习兴趣、学习记忆、学习疲劳、考试焦虑”等几个问题进行专题讲座,开展集体辅导,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与焦虑有关的科学知识,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克服自卑,提高自信,并从中进行学法辅导,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会科学记忆,科学用脑,对于学生产生的焦虑现象,可启示他们采用注意转移法,心理补偿法、自我暗示控制等方法来平息紧张的情绪。(二)以良好的亲子关系预防或戒除网瘾父母要高度重视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积极营造和谐美满平等的家庭氛围。家长对网络成瘾的中学生不要抱着非常沉重

12、的心情来看待网瘾患者,因为父母对孩子有情绪的传染。如果你焦虑的话,孩子会更焦虑。应尽量减少责备,尽可能进行交流,共同制定上网的行为契约、计划,形成良好的监督氛围,适时给予鼓励和鞭策,相信孩子们会转变过来的。家长要注意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一般来说,从民主、和睦、丰富多彩以及充满希望的家庭中出来的小孩是很少网络成瘾的。因为这样的环境给了他足够的自由、平等和快乐。家长要注意发现孩子的优点,不要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孩子学习的优劣上。我们知道,在学校的考试中,必然有成功者和失败者,不可能所有的孩子都是前3名或前5名。如果家庭评定他们成功的标准只有一个,那些学业失败的孩子就很难在现实中找到成就感了,那

13、么他们更可能去网络寻找虚幻的成功。作为家长要千方百计让孩子有成就感,包括学业、特长、交友等各个方面,而不是逼他们走向网络世界。家长要注意引导和监督孩子上网。网络本身不是洪水猛兽,我们没有必要逃避;更何况,在现代社会中,网络无处不在,就算要逃也是无处可逃。所以父母阻止孩子上网既无必要也无可能,正确的做法是正确地引导和科学地监督。家长可以与孩子约法三章,允许他上网,但必须遵守一些规定。比如,限制上网时间;未成年人若无成人陪同不得与网友见面等。家长还应经常检查孩子上网的内容,如发现孩子上一些不健康的网站要及时与孩子进行沟通,对其进行引导。(三)学校要为青少年学生营造健康稳定和谐的班级心理氛围营造健康

14、稳定和谐的班级心理氛围,减轻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的各种压抑,使网瘾学生从自暴自弃的心理阴霾中走出来。大多学生第一次上网都是被同学朋友带去的,一个班的班风很重要,好的班风能把同学从网上带回现实中,而一个差的班风会不断带动更多的同学去上网成瘾。对那些上网成瘾的学生,全班师生要一起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学习中的各种困难,鼓励他们走出网络阴影。并且要指定专人(二对一)进行重点监督、教育和帮扶。让成瘾的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到老师的关爱、称赞和真诚以及同学的友情、信任和尊重。创设条件鼓励和支持男女学生之间的正常交往,使他们真实地了解异性内心的情感世界,缩短距离,减少神秘感,消除学生上网聊天交友的心理冲动。建立校级网

15、站,开设班级博客。在网络中架起交流沟通、互助互爱的桥梁。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引导学生文明上网。提高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发展学生的网络技术能力。严格管理、规定时间、规范内容,允许学生在老师的陪同下,在学校电脑室上网。向学生推荐优秀网站,在网络中直接教育学生,提高学生的分辨能力和自律意识。让学生上好网、用好网,从而发挥网络的教育教学功能。改“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提高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善于学习、乐于学习。(四)重视学生手机上网问题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披露,截至2009年6月,中国中学生网民已经达到1.75亿,目前这一人群在总体网民中占比51.8,其

16、中有300万左右为10岁以下的网民。在上网的方式中,通过手机上网的人数越来越多,截至2009年8月底,中国手机上网用户已经达到1.81亿,其中5000万是中学生用户。现在的中学生对于手机有着浓厚的兴趣,一个手机拿在手上,上网下载图片、铃声、游戏之类的,几个小时都能玩。手机网络不良信息很多,一不留神随意点都有可能进入包含色情信息的网站,但对学生手机时刻进行监管也不现实,出于对学生的尊重,老师和家长基本都不会强制查看学生手机。我们迫切希望以上问题能尽快得到解决,让我们的学生能早日远离网吧,戒除网瘾,健康成长。目前,部分欧美国家已经成立网络成瘾研究中心,积极开展网络成瘾的教育,并且使用心理学方法治疗网络成瘾。我国也成立了多个戒除网瘾机构,帮助网瘾者摆脱网瘾。呼吁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自己共同努力帮助所有有网瘾的学生,让他们健康走进学习,让健康的网络教育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发展服务。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