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培训需求分析与建议(共11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4413585 上传时间:2022-05-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培训需求分析与建议(共11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培训需求分析与建议(共11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培训需求分析与建议(共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培训需求分析与建议(共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培训需求分析与建议 摘 要:为了解教师对培训的期望,更好地提升培训设计的针对性。本文以安徽省农村初中信息技术骨干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从培训目的、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和培训支持四个方面,对安徽省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了较详细的培训需求调查。通过对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需求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培训;需求分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5)01/03-0014-04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

2、0-2020年)做出明确部署“要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致力培养一支师德崇高,业务精深,布局合理,充满朝气的高素养的专业师资团队。”因此,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和农村学校的发展,教师是最根本的力量。通过调研,进一步了解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需求,只有以教师的切实需求为基础开展的培训工作,教师才会喜欢并积极地参与培训,才能进一步完善教师培训工作,强化教师培训的效果。 一、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一)问卷的编制 本次调查的重点对象是县级以下、学历为本科且职称为“中学二级”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师,选取的原因在于:(1)调查的对象主要为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师;(2)职称为“中学二级”以上的教师是农村学校未来若干年信息

3、技术学科教学的主力军,走上教学岗位的时间普遍不长,教学技能与教学经验相对不足。 为了更加真实地了解安徽省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需求,本次调查展开前,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从四个方面设计了调查问卷,分别为:培训目的,培训内容(学科教育教学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形式和培训支持。问卷共设置有15个问题,其中,单选题4个,多选题6个,开放题5个,囊括了所要调查的各个方面。 (二)调研的实施 根据实际情况,本次调研问卷主要采用网上邮件调查结合QQ访谈的方式进行,以安徽省各地县的农村初中信息技术骨干教师为调查对象。共发放300份问卷,回收276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2%,符合教育调研要求。调

4、查结果可作为培训管理和考评的资料。 二、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的统计 从对调查对象统计出的基本情况中可以看到,来自县级以下学校的教师有234名,占调查总数的84.8%,样本分布基本能够代表安徽省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整体情况。其中,有82%的教师是本科学历,70%的教师是中学二级职称,有71%的教师专业背景是计算机及相近专业。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对参加调查的教师分两组进行相关分析,分别为“计算机及相关专业”与“非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教师,以寻找教师专业背景不同对培训需求是否存在差异。 (二)培训需求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1.培训目的 从参加培训的目的看,多数教师参加培训是为了学习

5、与掌握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为主动接受培训。极少数教师是为了服从上级安排,被动接受培训。 在对“参加培训最希望达到的目的”的统计结果显示,选择“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能力”的教师为最多,达53.28%;提高信息技术专业水平,提高教育科研能力、教育理论水平以及更新学科知识的选择较少。在具备关键素质的调查中,61.48%的教师选择了需要具备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力,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其次,需要具备信息技术学科实践能力、信息技术学科教育教学理论和其他能力。 在对两组教师的差异分析中可以看出,两组教师在具备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理论及课程整合能力的选择上没有明显差异,但在具备信息技术实践能力的选择上差异较大;对培

6、训目的的选择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教师在培训目的的选择上没有明显差异,说明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更加认同信息技术实践能力是优秀学科教师应具备的最关键素质。 2.培训内容 (1)知识培训 在专业知识的需求方面的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 <E:2015电2015.01009.jpg> 图1 需要提高的专业知识调查情况 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两组教师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基本一致,但在多媒体和人工智能上的选择差异较大。为此,我们在“专业背景不同对人工智能初步”之间作差异分析显示,pearson卡方值为7.464,自由度为2,显著水平为0.024<0.05,为差异显著。由于非计算机类背景的教师

7、相对计算机类背景的教师来说接触计算机的时间较少,专业基础相对来说较弱;但计算机类背景的教师对专业前沿知识的需求更多,所以,笔者认为该结果具备合理性。因此,培训课程的设置应注意分层,各个难度的课程都应开设,以满足不同背景的信息技术教师对培训内容的需求情况。 (2)技能培训 在迫切需要开设的培训内容的选择上,选择信息技术技能训练和信息技术学科教材教法的人数比较接近,约为70%;对案例分析的需求达60%;对信息技术教研方法的需求在50%左右。两组教师在培训技能的选择上较接近,说明对专业技能的培训需求基本一致。 笔者对问卷开放题 “本次培训中,您希望提高的专业技能有哪些?”的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后发现,两

8、组教师均希望能够掌握教学方法、理念,提高教学能力和教材使用能力等;能够掌握如Flash等课件制作软件,制作学科优质课件,开发网络学科教学资源平台(网站)等。 3.培训形式 从培训形式上看,32.38%的教师认为培训的最好形式是观摩示范课,其次是经验交流,往后依次是专家讲座、案例分析、参观考察、上机实践、小组讨论和理论学习。 统计结果表明,两组教师对于培训形式的要求不甚相同,选择观摩示范课的计算机类背景的教师约占计算机类教师的一半,整体选择情况如图2所示。 <E:2015电2015.01010.jpg> 图2 两组教师在对“本次培训最好形式”认识的比例对比图 在专业背景不同对培训形式

9、的选择作差异分析显示,pearson 卡方值为13.241,自由度(df)为8,显著水平为0.104>0.05,故专业背景的不同在培训形式的选择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教师喜欢多种培训方式相结合的培训形式,在以后的教师培训工作中,要注重培训方式的多样化,从而提高培训的质量。 4.培训支持 从培训师资需求方面看,调查发现,农村教师对培训教师的喜欢程度依次为高师院校专业教师(32.3%)、一线优秀教师(30.9%)、教育科研人员(20.88%)、教育理论专家(10.1%)、教育行政领导(5.9%)。 在对“授课教师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的需求选择中还发现,60%以上的教师喜欢

10、具有较强的课堂教学能力、能理论联系实践和具有较好的课堂互动的授课教师,而对授课教师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的选择比例只有38.52%。可见,农村信息技术教师更需要具有实践经验、善于调控课堂的一线授课教师来担任培训导师。 对“需要培训的教学资源和支持”的调查情况如图3所示,超过半数的教师选择了典型案例、教学软件等操作性的支持,而对教育理论著作和文本备课资料的需求相对较少。 <E:2015电2015.01011.jpg> 图3 “需要培训的教学资源和支持”的调查情况 对信息技术学科教研活动的建议,调查结果表明,48.9%的教师希望进行实地观摩学习,可针对具体的案例进行研讨,在实践中领会教育教

11、学理论,这与教师希望能够增加观摩示范课的愿景相符合。在对学科教材使用问题的调查中,25.6%的教师反映学校没有合适的教材,现有教材的内容不能满足“零起点的学生”的实际需求,因为农村中小学计算机硬件资源相对缺乏,不少学校甚至没有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条件。 综合以上调研结果可以得出,农村教师高度重视参加培训的学习机会,既注重培训内容的系统性,也注重培训方式和培训支持的实效性。 三、对策与建议 为更好地实施教师培训工作,了解我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需求,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可以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一)理论实践并重,按需设置培训内容 根据调研现状,农村信息技术教师对学科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的

12、掌握较薄弱,在培训内容的设置上应该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可选择性。有针对性地帮助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解决教育教学现实问题,掌握学科教学技能,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培训内容分专题设置(每个专题设若干学时),如:开设教师职业道德、义务教育初中信息技术教材解读与评价研究、信息技术教学若干问题讨论、信息技术教学案例设计与分析、国外信息技术教育及启示、信息技术学科前沿知识、信息技术教学论文写作、数字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等,真正实现按需设置专题内容。在内容上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既注重引领专业知识,又注重培训专业技能。访谈中,我们得知骨干教师对于师德教育也有要求。 综上所述,建议培训内容应专题模块化,包括师德修养、

13、学科教学、课堂教学、教学方法、校本研修与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内容,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学员特点、贴近学科教学、贴近农村课堂、贴近地域特色。 (二)认真选调授课师资,真正做到专家引领 从以上需求分析中可以看到,并非完全具备了深厚理论功底的专家型教师最受欢迎,而是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的授课教师才得到教师的青睐。另外,通过访谈得知,“高水平”的专家讲座很受教师的欢迎,因为,这些讲座大多是学科教育教学相关的前沿问题与热点问题,与教育实际结合非常紧密,正是农村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教师提供专家讲座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建议可以建立一支由课程专家、学科教育专家与省内外一线名师参加的高

14、水平专家团队,为农村初中信息技术学科一线教师提供优质的专题讲座、教学示范、学习辅导和互动答疑,达到名师引领、专家治教的目的。 (三)注重培训形式,提高培训效果 从培训形式上看,教师大多认为观摩示范、专家讲座、案例分析、经验交流是培训的重要形式。国外相关培训实践也表明,与其他培训方式相比,这四种方式因能发挥教师的自主性、与教师实际工作联系密切而效果显著。因此,建议培训应采取针对性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培训形式。如:安排专家采取现场专题讲座、课堂示范教学等形式,引领探索教学反思,互动交流,优化教学过程,积淀教学经验,使参加培训的教师学到新的、先进的教学思想和理念,解决学科教学中出现的新困惑、新问

15、题。 为了增加培训的实效性,可根据参加培训教师的需求,按培训专题内容的理论学习情况,尽可能多地为其安排到中小学校进行实地观摩等实践活动。开展观摩教学,应注意引导参培教师准备自己的实际问题提纲,积极做好听课记录,观摩考察后应与授课教师进行教学研讨,经验交流,以获取对实践的指导和帮助。 (四)重视培训考核评价,强化培训管理 访谈中,多数教师认为最合适的培训考核评价方式是提交课堂作业、完成一节课例设计、提交培训心得。这些考核要素能充分体现参加培训教师的动态学习情况。因此,建议建立科学有效、操作性强的考核评价方式,如制作与观摩教学课件、研讨教育理论知识、交流教学经验、网页制作比赛等,组织信息技术与学科

16、教学整合方面的教学、研讨课等。将质量监控与过程评价、总结评议相结合,既注重过程又注重结果,检验参加培训教师的动态学习效果,充分调动其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 祝智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高级研修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7. 2 张筱玮.教育科研与教师专业发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5. 3 商继宗.教学方法现代化的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1. 4 刘赣洪,贺伟荣.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J.江西师范大 学学报,2006,(6). 5 张文兰,刘斌.教师专业发展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专业认同初探 J.现代教育技术,2010,(1). 6 詹青龙,顾小清.信息技术教师培训的新思维J.中国电化教育, 2007,(7). 7 齐晓华,李玉斌,李雁云.信息技术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J.中国 电化教育,2010,(6). 8 詹青龙.信息技术培训模式研究基于“携手助学”之“信息技 术教师高级培训”项目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9 朱艳玲.培训需求分析的技术路径及其在农村教师培训中的应 用D.甘肃:西北师范大学,2012. 10 雷培梁.近十年来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需求研究综述 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0):143-146. 编辑:郑方林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