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式阅读教学中学习任务的有效设计(共7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4411519 上传时间:2022-05-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任务驱动式阅读教学中学习任务的有效设计(共7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任务驱动式阅读教学中学习任务的有效设计(共7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任务驱动式阅读教学中学习任务的有效设计(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任务驱动式阅读教学中学习任务的有效设计(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任务驱动式阅读教学中学习任务的有效设计作者:周洋来源:辽宁教育教研版2020年第02期皮亚杰的建构理论强调,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要求任务有明确的目标性和创建教学情境,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语文教学也强调学生的自读与自悟。本文的研究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与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相结合的基础上,着眼点为学习任务的确定,以推进任务驱动式阅读教学的纵深研究。笔者把任务作为学习的桥梁,经过实际研究,发现驱动学生完成任务

2、的不是教师,也不是任务,而是学习者本身,更进一步说是学习者的成就动机。学生以学习任务为抓手,通过探究与合作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获得学习的乐趣,提高自主探究的意识。一、学习任务的类型(一)从教学环节角度进行分类从教学环节的角度,笔者将学习任务分为课前任务、课中任务和延伸任务三类,这样的分类让学习任务的范畴更具广度。1.课前任务课前预习是学生进入到中高年级自主学习的方式之一。结合我校教师的“三不讲”原则,即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笔者便引导学生在预习中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唯一的听众一课时,笔者设计了如下预习任务:唯一的听众预习单

3、1.认读词语,读准字音。2.预习要求:结合课文内容,把下面的小标题按顺序排列。得知真相; 林中遇老人; 拉琴被嘲笑; 登台表演3.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虽然预习单中也有归纳主要内容的一项,但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利用上面的小标题进行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帮助学生掌握概括内容的方法。教师设计预习任务时,应力求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为提高其学习效率奠定基础。2.课中任务从教学环节对学习任务进行分类,最为重要的是课中任务,因为一个有效的课中任务会推动学生高效学习。在制定课中任务时,笔者极其关注学习任务与教学任务的结合,只有两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会让学习任务真正发挥它的效能。学习六年级上册黑孩子罗伯特一课时,

4、笔者设计的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如下:小组合作学习单学习段落:715自然段。学习提示:1.补充罗伯特的情感变化词。在路上(开心); ; 在教室(震惊); ;冲到讲台(; ;); ;跑出教室(; ;)2.根据上面的情感变化,画出罗伯特的情感曲线。教师引导学生感受罗伯特随着事件的发展而变化的情感,并要求学生填上关键词、画出情感线。在小组合作的学习任务中,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增强,学习目标明确,这对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也奠定了基础。3.延伸任务结合我校第三学段语文研究课题“品悟畅写,促阅读”,笔者把延伸任务分为拓写任务和拓展阅读任务两个方面,力求课堂学习对阅读和写作进行有益补充。学习六年级上册穷人一课时,笔者

5、设计的拓写任务是根据本节课的主线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对这一内容进行有效拓展,要求学生有针对性地补写人物的内心活动,促使学生对本节课的所学有所输出。教师在设计延伸任务时,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适合的内容进行学习,让学习任务真正为学生服务,这样也可以更好地体现分层教学。(二)从教学内容角度进行分类在设计教学内容时,笔者会找准一个角度展开教学,这个角度同样是学习任务制定的切入点。经过教学实践,笔者从教学内容角度把学习任务分为三类,即概括任務、写法任务和学法任务。1.概括任务对文本的学习,教师大多数是从文本内容入手。在任务驱动式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感兴趣、会引发其深度思考的任务出发,

6、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习四年级下册跳水一课时,笔者从概括课文内容入手,引导学生探究一个人到底是谁,一群人是谁,从这个角度引发学生思考,要求学生概括人物形象。2.写法任务教师阅读教学时还要从写法入手,这样可以探寻写作的奥秘,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笔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并要求其在习作中学会运用。学习四年级上册一枚金币一课时,笔者把学习任务定在“了解童话的反复”上,学习单如下:合作学习单任务一:阅读一枚金币默读课文928自然段,父子都分别做了什么?把表格补充完整。次数 父亲反映 儿子反映 第一次 这不是你挣来的扔进火炉里 第二次 笑了起来走开了 第三次 任务二:阅读小

7、壁虎借尾巴结合文中画横线处,找到后面两次相似的情节并画出。笔者借助合作学习单,引导学生通过课内课外文章的对比阅读,不仅扩大了学生的阅读视野,还帮助学生掌握了写作技巧。3.学法任务学法,顾名思义是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很少把学习方法作为学习任务来进行教学。学生进入小学中高年段后,教师应当把阅读方法、思考方法作为内容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学习四年级下册永生的眼睛一课时,笔者就着力从人物关系入手来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这篇文章的重点与难点是对“我”情感变化的理解,如何解决重点呢?笔者从学法切入,通过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找寻“我”情感变化受谁的影响,学会梳理出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而走进人物内心。在学习单中,

8、笔者继续运用课堂中所学“抓住人物间的关系来走进人物”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以帮助学生真正掌握这种阅读方法。教师在进行教学实践时,发现学习任务的设计会有多角度交叉、多方面融合的现象。可见,学习任务的设计并不是单一线条的,有时会出现多重变化。笔者在进行四年级上册一个苹果一课的任务设计时,开始是从课文内容角度出发:你认为谁最需要苹果?围绕这一中心任务展开学习,学生惊讶地发现课文写作的一个秘诀:抓住矛盾每个人都需要苹果,可是又都放弃苹果。从内容出发到写法归类,这个学习任务本身就体现了任务设定的融合性与多维性。二、设计学习任务的策略(一)基于学情,合理设计学习任务设计学习任务要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这里

9、面的学情包括该年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班级学生的学习特点。笔者在研究一个苹果的“拓写任务”时,首先从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入手,了解到此学段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有意记忆逐步增强,他们也逐渐学会独立思考;再结合本班学生思维活跃、阅读理解能力强,但对文本往往体悟不深的学习特点,设计了本课学习任务,即从文中四个略写人物中挑选一个人物,写出人物内心的矛盾。学生在写作中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提升了学生品悟文本的能力。(二)结合新课标,确定学习任务切入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

10、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结合这一要求,筆者在教学跳水一课时,确定以“概括任务”驱动教学,又根据跳水这个小小说体裁,进一步确定学习任务的切入点为“小说是写一个人和一群人的故事,这些人都是指的谁?”学生依据学习任务,进入深入学习与思考。当然,由于每篇课文的体裁、内容、表达方法都各不相同,教学目标、重难点也就不同,这就决定着学习任务的切入点也必然不同。(三)指向学习目标,表述任务要明确教学中,学习任务替代了教师问题,让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加强烈。在任务驱动式阅读教学中,教师表述任务要明确、清晰,这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前提。在进行一个苹果的学习任务设计之初,笔者

11、从概括任务出发:“这个苹果到底谁需要?”要求学生体会矛盾,感悟情感。(学习单如表1所示)经过课堂实践,笔者发现学生学习耗时长、效率低,几乎没有学生完成任务。课后进行反思,发现学习任务表述笼统、学习目标不清晰,学生缺少助学的梯子,怎样完成任务始终处于懵懂状态。笔者调整后,确定学习任务为:谁更需要苹果?(学习单如下所示)并要求学生读文画出重点语句,用关键词填表格,表述简洁、任务明确一定是学生理解任务、完成任务的前提。一个苹果学习单任务:你认为谁最需要苹果?(1)默读课文,在文中划出语句,找到依据。(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人物需要苹果的原因和对待苹果的态度。(四)细化项目,促使任务具体化任务驱动式阅读

12、教学中,学习任务应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脚手架,可以连接重难点知识。学习任务需要细化,由大到小、由表及里,这样学生可以真正达到任务背后的深度学习。学习五年级上册送你一束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插叙的用法及作用,笔者设计了两个学习任务,分别从女服务员的角度和失败者的角度来学习插叙这一内容。从场景中的细节描写入手,引导学生感受当时的氛围,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进而感受插叙的作用。学习单(如表2和表3所示)中细化的项目,促使学生更加深入、更加全面理解内容,提升了学习效果。三、衡量学习任务有效性的标准衡量学习任务的有效性,是有效实施任务驱动式阅读教学的关键。站在实践研究的基点上,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

13、行衡量。(一)课堂参与度学习任务是为学生服务的,是学生最直接的学习媒介。学习任务是否有效,最直观的体现是学生本身。有效的学习任务,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反之,无效或低能的学习任务将阻碍学生的发展。学习任务是否有效可以通过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来衡量。一个有价值的学习任务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燃起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让课堂呈现深度学习的态势。(二)课堂教学效率学生作为学习任务的直接使用者,他们的反应和感受可以作为衡量学习任务有效性的第一手有价值的材料,而课堂教学效率同样是检验学习任务有效的重要佐证。一堂课下来,教学目标有效达成、教学重点有效解决、教学预期完满实现,这些综合在一起就形成了高效的课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会对学习任务有最深刻的感触与把握,课堂教学效率高效可以衡量学习任务的有效性。总之,有效的学习任务促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促使他们独立探索、自主学习。可见,任务驱动式阅读教学中学习任务的有效设计,可以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责任编辑:孙丽英)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