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打击事故预防与应急预案(共19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4388055 上传时间:2022-05-0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体打击事故预防与应急预案(共19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物体打击事故预防与应急预案(共19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体打击事故预防与应急预案(共1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体打击事故预防与应急预案(共19页).doc(1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目 录徐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06标段物体打击事故预防与应急预案第一章 工程概况徐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六标段第13个车站至第15个车站的车站及区间工程,该标段为三站两区间(湘江西路站、湘江西路站焦山村站区间、焦山村站、焦山村站银山站区间和银山站),设计起点里程(CK21+725.200)至设计终点里程(ZK23+778.700)范围内的车站主体、区间、出入口及风亭等附属(含车站公共区电梯、扶梯及自动售检票设备的布置等)建筑设计。湘江西路站为地下两层两跨岛式站台车站,基坑深度16.8米,围护结构型式为钻孔灌注桩+内支撑;焦山村站站为地下两层两跨岛式站台车站,基坑深度1

2、6.8米,围护结构型式为吊脚桩+岩石喷锚支护;银山站为地下两层两跨岛式站台车站,基坑深度16.8米,围护结构型式为吊脚桩+岩石喷锚支护;湘江西路站焦山村站区间区间长度(双线延米)为1110.50延米,拟采用矿山法施工;焦山村站银山站区间区间长度(双线延米)为551延米,拟采用矿山法施工。 第二章 编制说明第一节 编制目的 为确保我项目部物体打击事故发生以后,能迅速有效地展开抢救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员工及相关方生命安全风险,特制定本预案。第二节 事故类型与性质1、事故类型 施工生产过程中,由于物体打击伤害所造成的事故。2、事故性质 物体打击事故属于安全生产事故,建筑施工现场,在任何时候进行施工生

3、产过程中都可能发生物体打击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第三节 应急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造成的施工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充分发挥建筑从业人员自我防护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2、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市建筑工程事故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各施工单位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职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工作机制。 3、 充分准备、科学求援:采用先进技术,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

4、急救援能力,确保应急救援的科学、及时、有效。 4、 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预防、预测和预警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装备完美、预案演练等工作。 5、 条块结合、网格管理:继续发挥网络化管理的优势,加强对施工工地的动态管理,建立施工工地全方位监管的长效机制,提高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应急处置的协同应对能力。 第四节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397号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工程建设重大

5、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 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 第五节 适用范围 本应急适用本工程所有从事管理与生产的员工,对工地现场、生活区、办公区范围内发生的物体打击安全事故予以救援。第三章 应急组织机构第一节 成立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组 长:项目总经理副组长:项目副总经理、项目总工、安全总监组 员:项目管理部其他相关成员施工现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小组应与有关部门保持联系,保障应急现场有足够的卫生医疗、救援救护、治安保卫、通讯、供电、供水、后勤保障等设施和人员。第二节 岗位和职责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日常工作由安全环境管

6、理部兼管。一旦发生重大事故或紧急情况时,以指挥领导小组为基础,立即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事故的现场抢救和应急处置及报警工作。岗位小组成员职能及职责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长:陈秀文副组长:叶兵 崔佰龙成员: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及相关人员 1、负责组织项目部应急预案的修订、审核、发布、演练和总结。2、按应急预案的规定下达预警和预警解除指令,专项应急预案启动和终止指令。3、组织、指挥和协调应急处置工作,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负责向上级主管部门及当地主管部门求援或配合上级及政府部门的应急工作。4、加强对项目部应急救援队伍的管理,做好应急培训工作,督促指导各应急机构做好应急救援队伍的组建、培训、管理工作。应急

7、指挥领导小组组长裴磊1、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2、最大限度地保证现场人员、外援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3、协调后勤保障以支援应急反应组织;4、通报外部机构,决定请求外部援助。5、分析紧急状态确定相应报警级别,根据相关危险类型、潜在后果、现有资源控制紧急情况的行动类型;6、与企业外应急反应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7、直接监察应急操作人员行动;8、最大限度地保证现场人员和外援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9、应急反应组织的启动;10、应急评估、确定升高或降低应急警报级别;11、决定应急撤离,决定事故现场外影响区域的安全性。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副组长李传松周建华刘洲1、协助应急总指挥组织和指挥应急操作协

8、调任务;2、提出采取的减缓事故后果行动的应急反应对策和建议;3、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所需的其它资源,以支援现场的应急操作;4、组织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对施工场区生产过程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5、定期检查各常设应急反应组织和部门的日常工作和应急反应准备状态;6、与周边企业共享资源、相互帮助、建立共同应急救援网络和制定应急救援协议。7、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进行新闻发布工作。危险源风险评估组组长:王连波组员:技术部及安全部成员1、对施工现场特点及生产安全过程的危险源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2、指导安全管理及安全措施落实和监控工作,减少和避免危险源的事故发生;3、完善危险源的风险评估资料信息,为应急反应的评估

9、提供科学、合理、准确的依据;4、落实应急反应共享资源及应急反应最快捷有效的社会公共资源的报警联络方式,为应急反应提供及时的支援措施;5、科学合理地制定应急反应物资资源、人力计划。后勤供应组组长:尹凤羽副组长:吕晶组员:综合部、商务部、财务部、材料部、保安队1、协助制订应急反应物资资源的储备计划并落实;2、定期检查、监督、落实应急反应物资资源、管理人员的到位和变更情况,及时调整应急反应物资资源的更新和达标;3、定期收集和整理应急反应物资资源信息、建立档案并归档;4、应急预案启动后,有效地组织应急反应物资资源到位,并及时提供后勤服务。5、负责划定现场的警戒区的警戒,维护现场治安和交通秩序,保障救援

10、运输车辆的畅通。负责疏散事故区域内的群众和无关人员。 6、负责做好死难、受伤家属的安抚、慰问、思想稳定工作,消除各种不安定因素。应急救援组组长:黄克刚副组长:谭颖欣 郭迎旭成员:工程部管理人员、专业分包管理人员及班组长、劳务分包管理人员及班组长及其它项目部管理人员及劳务人员1、抢救现场伤员,对受伤人员作简易的抢救和包扎工作,及时转移重伤人员到医疗机构就医;引导现场作业人员从安全通道疏散;2、抢救现场物资,转移可能引起新危险源的物品到安全地带;3、组建现场消防队,启动场区内的消防灭火装置和器材进行初期的消防灭火自救工作,协助消防部门进行消防灭火的辅助工作;4、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的畅通,疏散人员撤出

11、危险地带。5、及时协调抢救现场各方面工作,积极组织救护和现场保护事故调查组组长:李开顺成员:安全部管理人员1、保护事故现场;2、对现场的有关实物资料进行取样封存;3、调查了解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及相关人员的责任;4、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教育,并做总结。第四章 应急响应第一节 响应分级按安全事故灾难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应急响应级别原则上分为、级。当达到本预案应急响应条件时,事故单位应启动本预案,并根据事故等级及时上报。1、级应急响应:造成3人以上死亡(含失踪)、10人以上重伤的事故。大面积基坑坍塌、高支模坍塌、脚手架坍塌、塔吊、施工电梯倾覆等较大影响事件;需要启动级应

12、急响应的其他事故。2、级应急响应:造成3人以下死亡(含失踪)、3-10人重伤事故。发生与安全生产有关的,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事件;需要启动级应急响应的其他安全事故。3、级应急响应:3人以下重伤、其他安全事故与应急响应有关的安全事故,由事故单位按其制订的应急预案启动。第二节 响应程序1、应急响应流程应急响应流程分为:接警通报、判断、应急启动、指挥控制、应急响应、应急恢复和应急结束等几个程序。2、应急响应行动2.1 级响应行动发生级事故及险情应由事故单位立即上报公司,公司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启动局级应急预案,通知指挥中心有关成员,组成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就有关重大应急事项作出决策和部

13、署,并将有关情况向总公司汇报。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赶赴现场参加、指导现场应急救援。当出现救援人员及现场人员有可能受到伤害的紧急情况时,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宣布应急避险命令;当救援困难,事态有进一步扩大等紧急情况出现时,应扩大应急相应程序,请求外部支援。2.2 级响应行动级应急响应由各单位负责启动,并向公司报告。事故单位应急指挥中心成立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前往事故地点,指挥现场应急救援,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医疗救护、后勤保障、善后处理、信息发布、治安保卫、事故调查等应急救援工作。向公司报告有关事故处理进展情况。2.3 级响应行动发生级以下应急响应的安全事故,由事故单位按其制订的应急预案启动,采取

14、相应措施,消除社会影响。在救援过程中,要考虑伤者及伤者的朋友和亲属的心理感受,应进行必要的心理抚慰,把事故发生后主要采取的救治措施和将要采取的措施向其做简单明了的交待,避免情绪过激影响救治人员的正常工作。第五章 应急处理程序第一节 事故报告原则应遵循“迅速、准确”的原则,在第一时间上报质量、安全险情或事故情况。一般情况下由发生事故或发现险情的班组(人员)向项目经理部汇报,由项目经理部总指挥根据事故的性质、大小,向分公司、公司领导汇报,如果事故涉及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总指挥还必须向劳动、检察、公安、工会等及时汇报事故情况,必要时请求他们支援。第二节 事故报告内容1当事故发生后,发生事故的班组

15、必须以最快方式,将事故的简要情况向项目经理部报告,由项目经理部向公司及根据情况性质向当地的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检察、劳动(如有人身伤亡)部门报告。2当事故发生后,发生事故的项目部应在二十四小时内写出书面报告,按级、按程序和部门逐级上报。重大事故书面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工程名称、单位名称;(2)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的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3)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5)事故报告单位。第三节 事故应急处理流程图1、应急疏散系统运行图2、应急预案实施流程第四节 报警和通讯1发现或得知事故的人员应立刻采取相应

16、措施,并及时向项目负责人或应急指挥办公室报告,如果是火灾事故必须同时向消防部门报警。2应急救援办公室接到报警后,按照预案组成应急救援指挥部,并通知各专业队各司其职,火速赶往事故现场,同时将事故简要情况、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初步估计简要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3指挥部成员根据类别迅速向监理、业主、公司报告,并视事故类别、大小向当地公安、安监局、工会、法院、检察院等部门单位报告。4报警和通讯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态势、相关设施;(2)事故类型:物体打击、高空坠落、坍塌、触电、火灾、爆炸、中毒、机械伤害等;(3)必要的补充:联系人姓名和电话等。第五节 现场抢救1在各应急

17、救援组未到之前,事故发现人员、事故班组,应根据事故类型,迅速采取适当有效的抢救措施,并保护好事故现场。2各应急救援组到达事故现场后,根据各自分工和职责,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各司其职,协调配合,采取有力措施,积极组织抢救,避免事态扩大。3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及时与外援力量及相关方进行联络,请求支援救助。4当事故得到控制后,立即成立两个工作小组:(1)事故调查工作组:由项目部应急救援总指挥牵头,各职能部门联合参与,并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展开事故调查,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2)恢复生产工作组:在项目经理和总工程师的指挥下,组成由设备物资、生产、技术等相关部门和事故班组参加的抢

18、修小组,研究制定抢修方案,尽快恢复生产。第六节 应急恢复救援行动结束后,进入临时应急恢复阶段。包括现场清理、人员清点和撤离、警戒解除、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等。第七节 应急结束当事故处理完毕,执行应急关闭,由事故总指挥宣布应急结束。第六章 急救技术及常备药品发生伤亡事故、火灾爆炸出现人员伤亡事故及中毒、中暑事故时,首先在现场对受伤人员进行应急性急救,以减少伤亡。现将一般常用的急救知识和常用的急救药物简述如下。第一节 急救技术1、口对口人工呼吸使病人仰卧,松解衣扣和腰带,清除伤者口腔内痰液、呕吐物、血块、泥土等,保持呼吸道通畅。救护人员一手将伤者下颌托起,使其头尽量后仰,另一只手捏住伤者的鼻孔, 深

19、吸一口气,对住伤者的口用力吹气,然后立即离开伤者口, 同时松开捏鼻孔的手。吹气力量要适中,次数以每分钟16 18 次为宜。2、口对鼻人工呼吸伤者因牙关紧闭或外伤等原因,不能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可采用口对鼻人工呼吸法。方法与口对口人工呼吸法相同,只是把捏鼻改为捏口,对住鼻孔吹气,吹气量要大,时间要长。3、胸外心脏按压由于电击、窒息及其他原因所致心博骤停时,应使用胸外心脏按压法进行急救。 将伤者仰卧在地上或硬板床上,救护人员跪或站于伤者一侧,面对伤者,将右手掌置于伤者胸骨下段及剑突部偏左, 左手置于右手之上,以上身的重量用力把胸骨下段向后压向脊柱,随后将手腕放松,每分钟挤压6080 次。在进行胸外

20、心脏按压时,宜将伤者头放低以利静脉血回流。若伤者同时拌有呼吸停止,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还应进行人工呼吸。一般做四次胸外心脏按压,做一次人工呼吸。(注:此法不适宜用于胸骨骨折、颅脑外伤、胸腹部外伤伴有内脏损伤、内出血、肋骨骨折等。)第二节 常备药品 1、外用药 品 名适应症品 名适应症万花油烧烫伤创可贴小创伤出血风油精虫咬、牙痛、防治虫咬京万红软膏烧烫伤、关节痛碘酊(2%)局部消毒清凉油驱暑醒脑酒精(70%)局部消毒眼水、眼膏眼部感染棉垫、崩带外伤出血止血胶带外伤出血2、内服药 品 名适应症品 名适应症速效感冒胶囊发烧、感冒扑尔敏抗过敏氟哌酸腹泻、尿道感染果导治便秘复方甘草片镇咳、祛痰安定失眠

21、碘喉片咽炎、扁桃体炎心痛定降血压、治高血压、冠心病颠茄片胃痉挛多酶片助消化阿司匹林解热、镇痛云南白药散瘀、止痛、止血3、急救设备清单序号设备名称数量负责人有效期截止日期用途存放地点1中暑药品若干尹凤羽中者治疗药品箱2其它常用药品及消毒剂若干尹凤羽应急治疗药品箱3担架1部尹凤羽应急转移医护室4电焊机2台吕晶抢修施工现场5气割设备2套吕晶抢修施工现场6套丝机2台吕晶抢修施工现场7电锤5台吕晶抢修施工现场8电钻1台吕晶抢修施工现场9管钳1台吕晶抢修施工现场10行灯变压器1台吕晶抢修施工现场11应急灯、手电若干吕晶抢修现场仓库12电测量仪表套吕晶抢修施工现场13绝缘护具若干吕晶抢修现场仓库第七章 应急

22、救援措施物体打击伤害是建筑行业常见事故四大伤害的其中一种,特别在施工周期短,劳动力、施工机具、物料投入较多, 交叉作业时常有出现。这就要求在高处作业的人员对机械运行、物料传接、工具的存放过程中,都必须确保安全,防止物件坠落伤人的事故发生。 第一节 防止物体打击事故基本安全要求 1、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配带安全帽。应在规定的安全通道内出入和上下,不得在非规定通道位置行走。 2、安全通道上方应搭设双层防护棚,防护棚使用的材料要能防止高空坠落物穿透。 3、钢井架、施工用人货梯出入口位置应搭设防护棚,防护棚长度以钢井架、施工用人货梯外边沿两侧各超出0.8M, 宽度:当建筑物高度在15M30M 时

23、,搭设4M;当建筑物高度在30M 以上,搭设5M;超高层建筑物,搭设6M。 4、临时设施的盖顶不得使用石棉瓦作盖顶。 5、边长小于或等于250mm 的预留洞口必须用坚实的盖板封闭,用砂浆固定。 6、作业过程一般常用工具必须放在工具袋内,物料传递不准往下或向上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所有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得放在临边及洞口附近,并不可妨碍通行。 7、高空安装起重设备或垂直运输机具,要注意零部件落下伤人。 8、吊运一切物料都必须由持有司索工上岗证人员进行绑码,红砖等散料应用吊篮装置好后才能起吊。 9、拆除或拆卸作业要在设置警戒区域、有人监护的条件下进行。 10、高处拆除作业时,对拆卸下的物料、建筑垃圾

24、要及时清理和运走,不得在走道上任意乱放或向下丢弃。 第二节 发生物体打击应急措施 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1、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 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2、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 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

25、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第八章 主要联系方式1、项目部人员联系电话序 号姓 名职 务联系电话备 注1陈秀文项目经理领导小组组长2叶兵技术负责人领导小组副组长3马奔生产经理通信联络组组长4李传松生产经理通信联络组组员5周建华生产经理抢险救灾组组长6王连波质量总监抢险救灾组组员7尹凤羽后勤主任抢险救灾组组员8郑炫测量员警戒保卫组组长9黄克刚实验主任善后工作组组长10刘洲协调经理善后工作组组长2、相关单位电话序号部门电话1医院急救电话1202求助1103火警1194交通事故1125铜山区中医院0516-6徐州市第四人民医院0516-3、行车路线图第九章 训练及演习总承包项目部针对“重大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组织项目部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全员模拟演习,其目的在于:保证各种应急反应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全体作业人员熟悉作业现场紧急疏散道路;检验相关应急人员的应急能力,调整完善应急预案,确保发生紧急情况时救援工作能按照预案有序、高效的实施。现场管理及劳务人员等组建成立的义务消防队、工程抢险队,进场应接受应急知识培训,在参加项目部组织的全员模拟演习之外,还应由项目安全环境管理部牵头进行额外的训练及演习,加强其救灾及抢险的技能。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