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共8页).docx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4329735 上传时间:2022-05-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9.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辩证法(共8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自然辩证法(共8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辩证法(共8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辩证法(共8页).docx(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自然辨证法考试准备王建、成良斌理性与感性理性是基于现有的理论,通过合理的逻辑推导得到确定的结果,理性的本质是质疑。理性一般指我们形成概念、进行判断、分析、综合、比较、进行推理、计算等方面的能力。意思和相对,指处理问题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自然进化原则来考虑的态度,考虑问题、处理事情不冲动,不凭感觉做事情。是指主体自我对感性对象进行思维,把特殊的、没有联系的感性对象加以综合,并且联结成为有规律的自然的一种先天的认识能力。感性一般被理解为凭借感官等认知的、基本由个人的感情决定的、并未深入思考而基本以第一印象来做判断的。归纳与演绎归纳和演绎是科学研究中运用得较为广泛的逻辑思维

2、方法。演绎推理的主要形式是“三段论”,由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部分组成一个“连珠”。大前提是已知的一般原理;小前提是研究的特殊场合;结论是将特殊场合归到一舷原理之下得出的新知识。例如:大前提:电流是电子向一定方向运动形成的;小前提:金属的自由电子能在电场作用下定向运动,结论:所以,金属能导电。归纳和演绎这两种方法既互相区别、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互相补充,它们相互之间的辩证关系表现为:一方面,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没有归纳就没有演绎;另一方面,演绎是归纳的前导,没有演绎也就没有归纳。一切利学的真理都是归纳和演绎辩证统一的产物,离开演绎的归纳和离开归纳的演绎,都不能达到科学的真理。在逻辑史上,归纳和

3、演绎常常被人们看作是两种不相容的思维形式,看不到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出现过片面夸大演绎作用即“全演绎派和片面夸大归纳作用的“全归纳派”。从一个级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都是牺牲一个而把另一个捧上了天。我们在运用归纳和演绎方法时,必须把二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同时还必须有机地将归纳和演绎的方法与分析和综合等思维方法结合起来运用才能充分发挥逻辑思维的作用。为什么说单凭经验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理论?答:从科学存在的事实可以断定,原则上能够接受可观察经验的检验,的确是科学的一个基本规定性。波普尔说:“我当然只在一个系统能为经验所检验的条件下,才承认它是经验的或科学的。”1对科学来说,无论是证实还是证伪,其实

4、都是检验,并且最终都必须归结到可观察经验命题的经验检验。实际上,检验就是将待检验的命题(或理论等)同该命题所试图把握的对象和目标的有关经验事实相比较,以确定二者是否相符合,而关于对象和目标的经验事实是以描述形式出现的,这种描述只能是可观察的检验命题,所以,如果能够通过证实或者证伪确立科学命题,那最终也只有通过可观察经验检验做到这一点,并且,只有可观察经验命题才能直接接受可观察经验的检验。所谓“理论检验”首先要以该理论本身已经通过经验检验为前提。因此,理论检验归根到底也是可观察经验检验。从表面上看,有待检验的科学命题有两类:一类是全称命题,这类命题获得必要的证实后即成为所谓的科学定律;一类是单称

5、命题(如“经过太阳时的星光会弯曲”)或具有特称意义的存在命题(如“夸克存在”),这是原则上可观察经验命题。实际上,后一类命题是为了用经验事实检验前一类命题而从前一类命题演绎出来的推论(或预言)。也就是说,真正有待检验的科学命题在形式上都是全称命题,因而在内涵上都超出了经验(否则科学将蜕变成单纯的经验而丧失自身的存在),都是“不可观察的”超验命题,不能直接接受经验检验,只可通过由它们演绎地导出的可观察经验命题加以间接地检验。对科学理论的经验检验也是如此。据此,这里的讨论虽然限于命题,但是也同样适用于科学理论。我们看到,科学既不是经验的汇集,也不是超验的汇集,它有经验命题,也有超验命题,而超验命题

6、作为科学寻求的目标对科学更加重要。根据前面的论述,科学的超验命题必须首先转化为可观察的经验命题才能予以检验。逻辑实证主义看到了这一问题,并提出分层语言模型说明由超验命题(理论命题)到经验命题(事实命题)的转换。但是,实际上,超验的理论命题和直接可加以经验检验的经验事实命题之间并没有如此截然的界限,由超验理论命题到其经验推论是一个演绎过程而不是归纳过程,具有逻辑必然性,并且其中的概念也不需要从该理论外部另外赋意。作为经验命题的推论的经验检验同样不需要另外的赋意规则,因为经验总是为理论所渗透,独立于理论的纯粹经验命题是不存在的。而概念的经验意义是由它所处的“整个理论”而不是由它当下所在的具体、特定

7、命题所规定的。就是说,经验推论本身及其所用概念必定具有该理论所规定的明确的经验意义,否则它不可能由作为前提的超验理论命题逻辑地导出。实际上,科学即便是其中的超验部分,也是具有经验基础的,尽管从经验到超验并不是逻辑必然的。因此,如果说科学命题尤其是真的理论命题的经验检验需要某些规则,那么这些规则也只是概念的经验意义转变为观察行为的操作规则,而这不过是实际的经验检验过程而已。这表明,科学命题的经验检验是可能的,但是有一个基本条件,即应将待检验的(包括推论性的)命题和用于检验的可观察经验命题严格限制在同一理论背景中。实际情况也正是这样:一个理论在导出待检验的经验命题的同时,也规定了用于检验的可观察命

8、题的经验意义,或者获得有检验意义的可观察经验命题的方法。可以认为,这是可检验性的一个基本原则。用相对论或者量子力学意义下的观察陈述去检验(证实或证伪)牛顿经典力学的经验推论是没有意义的,反之亦然。用库恩的说法,就是范式或范型不可通约。这再一次说明,在科学认识过程中,不需要也不能在待检验的命题或理论之外寻找进行经验检验的意义规则。但是,按照这种对科学命题的经验检验的理解,范式或范型不可通约会引起一个困难问题。精致证伪主义要求的检验是经验与(至少)两个相竞争的理论三者之间的“决斗”。这种“决斗”只要(也只能)通过经验检验进行,也就必须符合上述可检验性原则。这意味着,这两个理论必须对用于检验的可观察

9、命题的经验意义采取一致的规定,不能各执己见。为此,它们必须共处于同一个更高层次的理论中,或者在同一“范式”之下。显然,这样的检验即便结果是证伪,也不能导致更高层理论的更新和范式的变革。然而,这与科学发展的实际事实并不相符。从另一方面看,证伪作为科学发现的一个基本表征,必须并必然有助于理论的更新和范式的变革,而事实上也是如此。以上这一问题要求我们根据科学发展的实际来理解命题的经验检验。在这里,我们注意到,朴素证伪主义和精致证伪主义明显不同。以“证伪”为例,前者认为,一个命题或者理论若同一个观察陈述(命题)相冲突(或者人们决定将其解释为相冲突),便被证伪了。后者认为,“当且仅当另一具有下述属特点的

10、理论T已被提出,科学理论T才被证伪。T的特点是:与T相比,T具有超余的经验内容,也就是说,T预测了新颖的事实,即根据T看来是不可能的、甚至是T所禁止的事实;T能够说明T先前的成功,也就是说,T的一切未被反驳的内容(在观察误差的界限之内)都包括在T的内容之中;T的超余内容有一些得到了证认。”2(着重号系原文所加,下同)可以看出,精致证伪主义的证伪是科学理论更新的一个基本条件和方式,朴素证伪主义的证伪则不然。很明显,前者更符合科学发展的实际。这就是,所谓“证伪”(一个命题或理论),实际上就是以待检验的命题或理论通过其具体条件下以演绎方式获得的经验推论,去解释用于经验检验的可观察经验陈述(个别事实)

11、。证实就其实质来看也是这样。概言之,“检验”的实质就在于“解释”:证实意味着既有的理论或命题能够解释观察到的事实,证伪则表明观察到的事实是既有的理论或命题解释不了的。由归纳法是一个或然性推理,可能对也可能不对,所以单凭经验不能证实理论。相信的理论要有辅助型假说对其辩解,所以不能证伪理论。1. 爱因斯坦是如何创立狭义相对论的。2. 经验与理论之间的关系经验和理论之间不是双边关系而是多边关系。1。理论人们把在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加以概括和总结所形成的某一领域的知识休系就是理论。科学的理论是从客观实际中抽象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理论。2.理论和实践的辩

12、证关系(1)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即实践对理论具有决定作用。(2)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错误的理论则有阻碍作用。(3)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不能任意割裂两者的辩证关系,孤立地强调一个方面。3.科学的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1)它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了事物的本质,抓住了事物内在的必然联系。反映了事物发展规律,因而能够使我们综观全局,高瞻远瞩,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确定事物前进的方向,从而指导人们的实践。(2)能提供科学的方法,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给人们探求真理提供科学的认识工具。(3)能成为人们解放思想、的思想武器。科学的理论是人们在实践中不可缺少的。没有

13、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4.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必须和实践相结合,因为:一方面,实践只有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才能达到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另一方面,理论只有同实践相结合,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才能变为物质力量。再好的理论如果不和实践相结合,也是毫无意义的。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正确的结合,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厉史的统一。理论所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事物的共性。而客观事物是千差万别的,有着生动的、丰富的个性,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囚此,必须运用理论,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把理论和活生生的具体一事物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统一。任何理论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客观事

14、物都是在变化、发展的,实践也是发展的。因此,理论一定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以符合变化了的客观情况,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历史的统一。理论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要努力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其次,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波普尔:归纳法波普尔的科学哲学基本内容是什么?以及对他的评价?波普尔哲学的主干是他的科学哲学,他自己称之为“批判理性主义”,有时,又称之为“证伪主义”。第一、辩证理解证实和证伪,证实有存在的价值,而证伪并不是每次都摧毁理论。根据波普的观点,归纳推理就是从单称陈述过渡到全称陈述,形成假说或理论。而对全称命题我们不能保证它永远被

15、证实。他说:“不管我们已经看到多少白天鹅,也不能证明这样的结论: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2他把“归纳推理是否得到证明”称作“归纳问题”这本来是正确的,恩格斯和列宁都看到了这一点。但是发现归纳法的不足之处是一回事,反归纳法又是另一回事。波普进而用“ 证伪主义 来代替“ 归纳法 更是另一回事。无疑,“证伪”有它一定的意义,每一理论都应受到经验事实的检验,都应是开放和自我批判的。但是把理论的发展归结为“证伪”则是不对的。因为很明显,在科学中,不仅有表述一般规律的全称命题,也有表述特殊规律的存在命题。比如:“至少存在一只非白的天鹅”,对这样的命题却只能进行证实,而不能进行证伪。因为只要我们发现一只天鹅是

16、非白的就证实了它,而发现一万只天鹅都不是非白的也没有证伪它。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上,反证并不是每次都摧毁假说或理论,有时却促使人们将假说或理论完善起来。比如,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的时候,他并没有掌握到任何新的观测证据,在没有惯性运动和万有引力等概念的条件下他面临的反证是不计其数的,地球为什么不飞出轨道,地球为什么不飞散,河流为什么不倒流等等。这不计其数的反证在二千年前只是阻止了古代日心说的成长,但却没有消灭它。直到一个多世纪以后,牛顿力学把它从理论上完善起来了。又过了两个世纪,天文学观察才证实了它。而牛顿力学在统治科学界的二百多年间,同样曾经不断地遇到反证。比如,水星运动。但他并没有因此而立即放弃自己

17、的理论,而一直坚持到十九世纪末期。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发表后,最初的一批实验也对它很不利。爱因斯坦甚至依靠某种类似“宗教感情”的对宇宙和谐的信念而紧守了阵地,结果不是反证否证了相对论,而是被相对论所解释了。如果我们按照波普的证伪主义来办事,一遇到反证就放弃理论,那么结果将是可想而知的。任何真正的科学都不可能是脆而不坚的瓷器,一碰即碎。科学理论必然包含有一定的相对真理,我们必须想方设法使它在被新的更高的理论取代或包容之前充分发挥其内部所潜藏的一切生命力和积极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对任何理论都既抱着批判的态度,又要抱着利用的精神,这里的关键就是辩证地理解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关系。只承认绝对真理而否认真理的

18、相对性,我们就会犯教条主义和保守主义的错误,而只看到理论的相对性,看不到其中包含的真理颗粒,则会导致否定一切,批判一切的相对主义、怀疑论、不可知论等等。马克思的历史哲学在这方面提供了光辉的典范,对前人的理论成果既继承又批判,对自己的理论不作教条的解释。 第二、唯物辩证地理解“观察”与“问题”的关系。关于“归纳问题”,并不是波普首先发现的。十八世纪的休谟已经提出了对归纳法的怀疑:从已往经验的归纳中无法逻辑地得出可适用于未来的必然性。因此波普正确地称之为“休谟问题”。休谟否定了通过感觉经验的归纳而不断地从特殊上升到一般,从偶然上升到必然。但进一步回答是令人失望的,因为他认为,人们之相信归纳的真理,

19、只不过是一种出于习惯的非理性信念。他把经验科学建立在“习惯”基础上了。康德不满足于这个问题的解释。康德为自己提出的问题是科学怎样保证只能开始于经验的知识具有普遍必然性呢?他对问题是这样解决的。借助于人的先天理智的创造能力把后天经验加以整理、组合,把理智的可靠性传输给经验,从而使经验科学成为可能。波普指出:“康德极力以归纳原理(他称作普遍因果性原理)是先验地正确来摆脱这个困难。但是我认为他为综合陈述提供一个先验的证明这种机敏的企图,并不是成功”。3波普面对“归纳问题”,他的态度很坚决,那就是彻底否定归纳概括的可能性。他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科学是从问题开始而不是从观察开始。他说:“没有观点就没

20、有观察。”在科学发现的逻辑中,波普做了这样的工作,他“把设想一个新思想的过程同从逻辑上考查它的方法以及由此得出的结果加以截然的区分。”4前者是认识心理学的任务,后者才是认识逻辑学的任务。在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中,波普把这两个任务用两个问题表达:即“你最初是怎样发现你的理论的呢?”和“你是怎样检验你的理论的呢?”他认为只有后一个问题在科学上才是重要的,而前一个问题“从科学的观点来看,是无关紧要的。”因为,它“只涉及纯属私人的事情。”5波普就是这样克服休谟和康德的不足之处的,多么轻松简单!观察和问题之间是个相互更替的链条,正如“实践认识实践”一样,可是波普只抽出或截取一段,从问题到观察,而对问题从何而

21、来,他轻飘飘地说,那纯属私人的事情。这能说是科学的严肃认真的态度吗?不过,对这个问题,无论在科学发现的逻辑还是在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中,波普都不是没有回答,实际上,对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波普是无法回避的。他说:“一切科学发现都包含非理性因素,或柏格森意义上的创造性直觉。”6没有观点就没有历史;历史和自然科学一样必定是有选择的,否则历史就由一大堆不相干的乏味材料所塞满。”7根据什么选择呢?这就是波普所说的“非理性因素”了,“写我们感兴趣的那种历史, 对于与我们观点无关因而我们不感兴趣的那些事实,我们就不必多费心思了。”8写历史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啊!每个人都可以凭自己兴趣,按自己的观点在历史的资料库中

22、撷取自己需要的东西,而把其它的一切当作废物扔掉。这样历史就成了每个人手中的玩物了。“既然这种选择性观点或历史兴趣中心不能成为可检验的假说,所以我们就把它称为历史解释。”没有历史科学也没有历史理论,有的只是“多如星星”的历史解释,那么这不是历史的相对主义,不是历史不可知论又是什么呢?第三、证伪原则并没有逻辑必然性。对他的评价:这个论证从逻辑上讲是无懈可击的,但其基本观点则是错误的。首先,在波普看来,知识就是猜想,就是假说。那么试问,作为猜想和假说,没有任何确定性可言的“科学知识”如何对社会历史进程发生强烈影响?其次,退一步说,即使科学知识的增长对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事实也正是如此

23、),但无论这个作用如何重要,对历史进程都不可能成为决定的作用。波普把科学进步的作用加以绝对化,把科学看作是脱离人,脱离人们的经济关系,脱离物质生产及其他一切人类活动借以实现的全部社会条件和政治条件的、社会发展的独立因素,似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依赖于科学的增长,这是错误的。其实,科学离不开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科学的发展与人们的生产关系也有极其密切的关系,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而不是相反。 他的主要错误在于把意识内容的客观夸大为意识本身客观性和实在性。我们应该肯定意识和意识现象的发展是有其内在规律的。因此,波普的这个理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波普的哲学,在

24、西方的哲学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他是西方哲学从逻辑主义的过渡的重要环节卡尔帕斯:辅助性假说如果被检验为不能成立,它必须被修正或者抛弃。科学家因为花去了大量的时间、精力甚至财力才形成了,因此不可能简单地抛弃他们自认为正确的东西。另一方面,由于怀疑态度的存在,科学家也不会轻易接受一个他人认为正确的假说。科学家对假说的辩护与反驳成为科学进步的动力。为了保护的核心部分,科学家通常会逐步建立一些辅助性的保护带。这些辅助性的保护带即为辅助性假说。在辩护与反驳过程中,组成科学假说的核心及其保护带即辅助性假说被不断地修正,不断地检验。近几年的试题汇总1、试分析科学方法中的简约性原理及其理论依据?(第一个老师

25、主要讲的内容)2、结合波普尔的模式,谈谈假说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第三个老师讲的)答:波普尔的模式是宏观上的科学发展模式,波普尔模式是在相对论提出,被证明是真理的牛顿理论根基发生动摇的背景下提出的。波普尔模式包含四个环节 科学从问题开始针对问题,科学家进行各种大胆的尝试性猜测,即提出假设和理论各种理论之间激烈竞争,相互批判,并经受观察和实验的严格检验,从而清除错误,筛选出逼真度较高的新理论新理论被证伪,又出现新问题,开始下一个过程他把科学看成是从问题到问题而进步的,随着这种进步,问题的深度不断增加,贯穿该模式的红线是猜测与反驳的过程,他自己将这个模式称为“以猜测和反驳为手段来解决问题的一般模式

26、”由此可见,假说在科学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假说是建立和发展科学理论的必经阶段,是从未知世界通向科学理论的桥梁和必经之路,假说具有桥梁作用。只有经过光的粒子说、波动说以及波粒二象性说漫长的假说阶段,才有光的波粒二象性科学理论的产生。只有通过德布罗意提出的“所有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象性”的假说,才有现代量子力学的诞生。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几乎没有一种科学理论在建立之前不是以假说的形式出现的,几乎没有一种科学理论的建立和发展不是经历了假说价段的。任何假说要成为科学理论,都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和证实。这是因为,认识是一个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发展着的过程,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是实践。3、请以近代

27、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为例,说明常规科学时期和科学革命时期科学和哲学的关系?(与库恩范式有关,第三个老师讲的)答题要点:介绍库恩范式说明科学与哲学的关系案例:日心说冲击信仰自然观(科学革命时期)。牛顿力学与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常规革命时期)4、为什么一流的科学家应先是哲学家(第三个老师)答题要点:讲义P63P64,“一流”:一流的科学家站在科学的最前沿,具有高度探索性,需要?案例:如爱因斯坦。5、目前关于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有哪些主要观点?你对这些观点是如何评价的?你认为应该如何区分科学与非科学?答:20世纪20年代以来,关于科学划界问题大致形成以下四种观点:逻辑经验主义、批判理性主义、科学历史主

28、义与科学实在论。逻辑经验主义认为能用经验事实加以证实的命题才是科学的命题,否则就是非科学的命题。批判理性主义认为可证伪性是划界标准。即科学命题都具有可证伪性,反之不具有可证伪性的命题都是非科学的。科学历史主义学派可分为两派。一派以库恩、拉卡托斯等为代表,承认划界的必要性,认为区分科学与非科学在于是否在范式或科学研究纲领的指导下从事解决疑难的活动;另一派以费耶阿本德为代表,否认科学划界的必要性,认为不存在科学与非科学之间的一成不变的界限,这是历史主义走向极端的典型表现。6、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是否有用?如果认为没用,请说明理;如果认为有用,请举例具体说明在哪些方面有用,有什么用。答:我认为有用。

29、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研究对象: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研究内容:自然观(自然观的演化、当代全球性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与哲学的关系、科学技术前沿的哲学问题);科技观(科学发展的模式);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思维、科学假说、科学观察);科学技术与社会(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科学技术体制)。总之自然辩证法是联系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技术的纽带。 自然辨证法在培养人才方面非常有用。他是哲学性质的交叉学科,他从自然科学向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渗透,是培养有深厚理论基础、有战略眼光、具备文理

30、综合素质的高级人才的必修课。自然辩证法对于广大科技工作者非常有用。他包含的基本研究方法如简约化原理,要有科学批判精神等广泛应用于日常科学研究中。9, 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你对自然辩证法中的哪些内容比较感兴趣?为什么?答:自然辩证法是哲学性质的交叉学科,他从自然科学向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渗透,是培养有深厚理论基础、有战略眼光、具备文理综合素质的高级人才的必修课。以往我们在教学中偏向“以知识体系为中心”,忽略了对科学方法的探索以及科学精神的展现,不能培育起良好的科学批判精神。自然辩证法指导我们在教学中需要注意这些问题,并予以纠正。自然辩证法还告诉我们可以崇尚科学,但反对视科学技术为导向人类幸福的唯一工具;可以将科学方法应用于人文社会科学,但反对机械地、盲目地应用;承认科学能够为人类解决很多问题,但反对仅仅认为科学就能解决人类所面临的所有问题等。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