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课程设计(共12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4318841 上传时间:2022-05-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车课程设计(共12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行车课程设计(共12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车课程设计(共1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车课程设计(共12页).doc(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D站的位置、性质和主要任务D站位于两个编组站B、F之间,属于横列式区段站,到发场和调车场在正线的一侧。该区段站同时承担着客货运输的任务,主要工作是供应机车及整备机车,并为无改编中转货物列车办理规定的技术作业。另外,还办理一定数量的列车解编作业以及客、货运业务。第二节 D站的主要技术设备(1)客货运业务设备:旅客站房一个、旅客及货物站台一个、货场一个(2)运转设备:正线两条(可以通行超限货物),上下行分别开行、到发线8条(其中两条可以通过超限货物)、调车线9条、牵出线2条、机车走行线1条、机车出入段线2条、专用线2条、跨线桥1座、小能力驼峰一个(3)

2、机务设备:机务段一个(4)其它设备:与之相配套的设备如信号、通信、给水、排水、电力、照明、技术办公室房屋以及城镇道路的平(交)设备等。第二章 确定车站工作量铁路车站每天办理大量的列车和车辆的技术作业,作为车站主要作业对象的车流,无论其流量、流向、不同性质车流的比重、以及其组织的质量等、对于车站的技术作业和设备运用、都有重大的影响。车流分析的目的就是对车站的车流的动态实施适时的监督和系统的分析,掌握其变化的规律,研究制定车站技术作业和设备运用的全局性战略部署,或者针对某些作业环节、某项设备运用做出局部性的调整措施,以适应一定时期的车流特征,保证车站的运输生产的顺利运行。车站到发车流数量的分析以车

3、流汇总表所列的统计或计划车流资料为依据。第一节 D站编制D站车流:见附表第二节 D站车流分析(1) 车站办理车数(2) 中转重车数(3)中转空车数(4)装车数、卸车数、接空车数、排空车数(5)无调中转车数无调中转车数占接入重空总车数的比重为: (6)改编车数改编车数占接入总车数的比重为:第三节 编制D站车流图和列流表(1)D 站列车编组计划及自编始发列车表 :(2)D站车流表(3)车流图 370 486 270180 44 495 352 180 13529 A B C D E F G(4)列流图:11001、11003、11005、11007、11009技术直达列车:585801、85803

4、始发直达列车:221505、21501、21503、21507、21509、21511直通列车:6 32501、32503、32505、32507 区段列车:4 43051 沿零摘挂:1 A B C a D g E F G11002、11004、11006、11008、11010、11012、11014、11016、11018 技术直达列车:5 85802、85804 始发直达列车:2 21102、21104、21106、21108、21110 直通列车:5 32002、32004 区段列车:2 43002 沿零摘挂:1第三章 确定车站线路专门化由于编组不同的到达站列车和向不同作业地点送车的需

5、要,调车场线路必须固定其用途,以便在不同的线路上分别集结不同种类和不同去向的车辆,使解编作业有秩序地结合进行。第一节 确定线路分工原则(1)到发线固定使用原则:1、均衡使用到发线,使每条线的接发列车数或总占用时间大致相等;2、合理利用咽喉区的平行进路,使作业量不至过分集中于个别咽喉道岔。(2)调车线固定使用原则:1、适应车流强度的需要,对车流量大的租好应拨给较长的线路,并尽可能在中间线束中选用,以减少整理次数和转线时间。2、平衡牵出线的作业负担,把车流强度大的去向分散固定在连结于不同牵出线的调车线上,以期均衡牵出线的负担,减少待编时间。3、减少调车作业干扰,接发列车、机车出入段及调车作业的交叉

6、干扰最少,有利于提高作业安全和效率,同一编组去向的车流尽量集中在一个调车场集结,以压缩车辆集结时间和简化车列的编组作业。4、照顾车辆溜行性能;5、便于车辆检修和其他作业。第二节 计算车站主要线路的容车数计算线路容车数的公式:第三节 车站线路分工方案第四章 D站调车作业时间标准的确定第一节 调车作业时间标准的确定(1)解体调车作业时间标准(2)编组调车时间标准(3)取送调车时间标准(4)其它作业时间标准到达技术检查 30分钟 始发技术检查 20分钟货运检查及整理 15分钟 车号员核对现车 10分钟到发车长现场交接 15分钟到发车长办理票据交接 10分钟出发车长接受列车和司机联系 15分钟 车长准

7、备发车与发车 8分钟 (与检查平行作业3分钟)调机技检、整备 1.5小时 (一次1小时,一次0.5小时)调车组交接班 0.5小时 调车组吃饭 0.5小时/班装车工作 2.5小时 卸车工作 2小时调机等待 2.5小时/日调机其他调车作业(整场、临时甩车等)2小时/日占用咽喉道岔 5分钟调移时间 10分钟准备解体 10分钟 挂车及试风 4分钟第二节 确定D站调车作业及车数量和分工(1) 调车工作量(2)调机作业中断时间(3)调车机车台数故应配两台机车。(4)调机分工一调是驼峰调机,以解体为主,兼取送专2线车辆。二调是牵出线机车,以编组为主,兼取送货场和专1车辆。第五章 确定D站技术作业过程第一节

8、制定列车的技术作业过程在编制列车技术作业过程时,凡可以提前办理的作业或辅助工作,都要预先办理,凡可以平行进行的作业都应平行进行,并应采用先进技术工具、先进操作方法和合理的劳动组织。(1) 到达解体列车技术作业过程图顺序作业项目作业时间(min)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1检车员、车号员、货运检查员出动 2车辆技术检修(包括试风和摘机车)303货运检查及整理154车号员核对现车105到达车长办理票据交换106准备解体10作业总时分30(2) 自编出发列车技术作业过程图顺序作业项目作业时间(min)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1检车员、车

9、号员、货运检查员等出动 2车辆技术检修203货运检查及整理154车号员核对现车105车长接受票据和列车106挂机车及试风47准备发车及发车8作业总时分25(3)无改编中转列车技术作业过程图顺序作业项目作业时间(min)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1检车员、车号员、车长、货运检查员等出动 2到达试风、摘机车、车辆技术检修303货运检查及整理154出发车长与到达车长交换票据并接收列车155车号员核对现车106准备机车及试风47准备发车及发车8作业总时分35第二节 制定货车技术作业过程货物作业车按其在车站完成装卸作业次数的不同,可以分为一次货物作业车(只卸不装或只装不卸)

10、和双重货物作业车(卸后又装)。(1)有调中转车技术作业过程图作业名称作业延续时间到达作业30解体作业25集结过程 180编组作业 30出发作业 25延续时分 235 (2)一次货物作业车技术作业过程图 以下图以货场装卸车为例装车(货场:524,专:538,专:528)顺序作业名称作业时间1到达作业 302解体 25 3待送 304送车 305装车 1506取车 247集结 1808编组 309出发作业 25延续时间 524卸车(货场:494,专:508,专:498)顺序作业名称作业时间1到达作业 302解体 25 3待送 304送车 305卸车 1206取车 247集结 1808编组 309出

11、发作业 25延续时间 494()双重货物作业车技术作业过程图以下图以货场装卸车为例(货场:654,专:668,专:658)顺序作业名称作业时间1到达作业302解体253待送304送车305卸车1206调移107装车150 8取车 249集结180 10编组3011出发作业 25延续时间 654第六章 编制车站日计划图第一节 日计划图的定义、作用和内容日计划图是指车站编制的从18点开始到第二天18点的各种列车和车辆技术作业过程和设备运用情况的详细图解。日计划图的作用是组织指挥车站日常生产活动,使各车间、各工种协调而且有节奏地进行日常运输生产,充分发挥技术设备的效能。根据他能查明车站作业的繁忙阶段

12、和薄弱环节,分析设备运用和作业组织是否合理,从而针对出现的问题 提出解决方案,使之合理化。其主要内容有: 列车到达计划。各方向到达列车的车次、到达时分及编组内容; 列车出发计划。各方向出发列车的车次、出发时分、编组内容及车流来源等; 装车,卸车和排空计划。本站应完成的装车数、卸车数、按方向和分车种的排空车数,以及取送调车的轮廓安排等; 日工作指标。中转车平均停留时间,一次货物作业平均停留时间(停时)和货物列车出发正点率等;(1)一次货物作业平均停留时间:(2)有调中转车平均停留时间: (3)无调中转车平均停留时间: (4)中转车平均停留时间: 重点任务和上级指示第二节 编制车站日计划图(见附图

13、)(1)货物列车出发时刻表货物列车出发时刻表发往方向出发时刻车次发往方向出发时刻车次E18:50C19:451100220:258580120:152000221:2021:151100421:502000121:4023:351100123:45110060:45300010:152:15858030:40300022:50200031:10858024:20300031:55110085:40200053:50200047:25110034:10110108:106:059:00110056:20430529:356:553000410:10300057:351101211:3043001

14、9:402000612:102000710:051101413:258690112:258580414:102000914:002000615:151100715:1015:453000715:503000616:3016:251101616:551100916:402000817:202001117:3511018(2)编制本站日计划图(见附图)第三节 D站工作设计分析车站对工作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分析,其目的在于肯定车站各方面工作的成绩,找出车站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总结在执行日班计划、技术作业过程、列车编组计划中的经验和问题,检查行车安全情况,从而据以制定改进车站工作的有效措施。根

15、据分析,还可以确定各工种和人员的工作质量,表扬先进,推广先进经验,以便进一步挖掘潜力,提高车站工作水平。车站工作分析中,车流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车流分析的目的在于 对车站到发车流的动态实行经常的监督,掌握车流变化的规律,以便及时调整车站技术设备的运用方案,制定相应的作业组织方法,保证运输生产的顺路进行。车流分析的重点内容为:(1) 车站办理车数(2) 车站有调车数有调车数占接入总车数的比重为:(3) 各方向到发车流量及其比重,可从车流表中查出。(4) 本站装卸车数第四节 自我评价通过对区段段工作组织的设计,我对行车组织这门课程的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在自身对日计划的编制的基础上,我大致了解了日计划的内容和作用,对车站工作有了更深刻透彻的了解和认识,也具备了一定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对车站的现场组织工作还不是十分的熟悉,所以本设计中有许多的不合理的地方需要进一步改进。第一:交接班和吃饭时间在规定时间的左右,有一定的出入;第二:调机的取送车没有配合好,过多地单独取送和单独调移情况,较少使用取送结合,且有些地方装卸车等待取送时间过长,部分环节出现了浪费时间的现象;第三:一次取送车数量过多,给取送车工作带来不便。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