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的课堂--异样的精彩(共6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4293124 上传时间:2022-05-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别样的课堂--异样的精彩(共6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别样的课堂--异样的精彩(共6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别样的课堂--异样的精彩(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别样的课堂--异样的精彩(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温州工作站刘光庆推荐别样的课堂 异样的精彩利用网络“空中课堂”提高学生语文探究能力的有效性研究温州第十四高级中学 欧琳慧(温州鹿城区 )内容摘要随着语文课程的改革,原有的语文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语文教学改革已经在稳步前行。我们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进行整合,能极大地激发学习动机,提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理想环境,有效提高学生的学科学习能力。我们教师应充分发挥网络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突出优势,积极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探讨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利用网络“空中课堂”,提高

2、学生语文探究能力的有效的策略与方法。关键词 新课改 网络“空中课堂” 语文探究能力 有效性一、研究背景与问题(一)研究的背景1、时代的要求:21世纪是网络世纪,21世纪的教育是网络化的教育。面对网络,当我们还在为网络的利弊以及是否让孩子上网争论不休的时候,Internet上的儿童网站“在北美地区的普及率已经相当高,那里的孩子们在网络上已经走得很远了:小学老师给孩子布置收集整理网络信息的作业,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812岁正常智力发育的孩子,在网络的帮助下完成一份长达数十页、图文并茂、有关自然或人文课题的作业,是一件相当有趣味也相当轻松的事情”。网络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巨大动力推动着教学内容、教学

3、方法、教学技术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一切因素进行革命。由此可见,在网络环境中开展教学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2、新课改的要求:新课程确立了全新的学生观,使学生个性发展成为课程的根本目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改的灵魂。传统教育把学生被动接受、大运动量反复操练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新的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应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提示我们应打破传统教学束缚学生手脚的一套做法,遵循以人为本的观念给学生发展以最大的空间,尽可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要充分

4、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3、学科的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传统,尤其是以应试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学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与要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新要求就有着很大的反差。语文教学活动中很长时间是以教师为中心,素质教育下提倡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但怎样在教学中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们费尽心思地做大量教学实践,未必都有效果。语文这门学科有其特殊性,局限在课本中,探索的空间很小,另外资料有限,无法深入探究。网络环境下,给了学生及教师实现探索的空间,让学生在自身的参与探索中形成自己的知识、观点和方法,实现探究式

5、学习。语文学习选用探究式,就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在观察比较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探究性学习可以使语文教学焕发勃勃的生机。(二)研究的问题基于网络环境,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指的是科学合理地运用网络技术,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在教学中,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为特点的教学。它遵循发挥学生主体性原则,通过引导学生在探究未知领域的过程中,在与纷繁复杂的信息资源的“亲密接触”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搜集、处理和整合信息资源中有效解决问题。这个过程,是学生掌握知识、培养探究能力、形成探究品格的过程,进而达到“主动、探究、创造性地学习,生动、活泼、全面性地发

6、展的目的”。二、理论认识:1、“空中课堂”概述:一场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打乱了北京市的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他们不得不离开了教学赖以依存的课堂,而家长和老师更为孩子们无从学习而神伤。悄然间,我们发现,课堂正以另外一种方式在延续,而且它一经出现便得到了社会和人们的热切关注 因此,“空中课堂”是特殊情况下,加强中小学教学工作采取的有力措施,是学校课堂教学的拓宽和延伸,同时也是跨越时空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它包括网上学习、电视课堂和广播教学。 “空中课堂”是指教师借助于网络教室给学生的学习进行辅导和帮助。学生借助于计算机进入指定的网络教室进行学习。它是通过英特网设置授课平台软件,通过信息共享、文档共

7、享、屏幕共享、教学白板、协同浏览、投票、答疑、视频调节导向、音频调节导向、文件传输等功能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辅导,弥补当前课程内容多、课时紧而导致能力训练不够充分、学生的疑问无法及时得到解答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的学习从教室课堂延伸到了校外,以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与探究能力。 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有益补充,网络“空中课堂”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在“非典”中更是让更多的中小学生体验了网络教学的优势:优质教学内容、及时快捷的传递以及安全的学习方式。 “空中课堂”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中一个比较高层次的课题,目前,国内利用“空中课堂”网络技术进行语文专题性讲座的授课模式应用比较广泛,但把“空中课堂”与平时一

8、线教师的日常教学进行切实结合,并以此作为一个独立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成果并不多,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进一步普及和发展,“空中课堂”对课堂教学的积极辅助作用,将会越来越明确地显现出来。2、教育理论基础:网络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和建构主义的“学与教”理论二者的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则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求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奥苏贝

9、尔指出,要想实现有意义学习可以有两种不同的途径或方式: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前者主要是依靠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并通过“传递接受”教学方式来实现;后者则主要是依靠学生发挥认知主体作用,并通过“自主发现”学习方式来实现,他据此提出了“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他还认为,情感因素对学习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动机起作用。三、利用网络“空中课堂”, 提高学生语文探究能力的有效性研究的教学实践:利用网络“空中课堂”,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探究能力,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为学生的探究学习创造条件;在教学结构的安排上,要科学有效、方便快捷,服务于学生的探究。不考虑这个问题,我们的教学就可能流于形式,成为花架子。新编高中语文教材

10、选入的文章,很多文质兼美,它包蕴着丰富生动、含蕴无穷的语言,栩栩如生、性格鲜明、独立突出的文学形象,多样多变、异彩纷呈的文章结构,情景交融、美不胜收的意境,集古今宝贵思想之精华,收中外名人雅士之贤文。但由于学生知识面不广,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对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感到疏远。若在教学中利用电化教学媒体并合埋地运用,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想像能力,促进学生对文本的学习理解,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多年来,我在实践中摸索,在实践中总结,利用网络“空中课堂”这个平台,努力探索出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有效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几条策略:(

11、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自主探究。电子游戏机房一度(也许现在仍是)成为令学生留念忘返的而又让教师和家长头痛的地方。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游戏吸引孩子的关键因素在于对真实情境的模拟。如果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利用游戏机式的情境因素,那么我们的学校就可能会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乐园。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主要的信息源是课本中的文字、图片以及教师的讲解、板书和表演等,这是与讲授式的教学方式相适应的。而在建构性的教学法中,学生可以接触到的信息源空前扩展,而这些真实的问题情境在网络中是可以得到更多地展示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探索,学习活动会因此而超越教室的界限。网络环境下,能够展现或模拟现实,再现生活中的真实情境

12、,使学生进入身临其境般的问题环境,从而产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欲望。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在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探索中得到促进和发展。我曾尝试在网上进行写作辅导,指导学生借助引用的手法增加文章的文采,我不像平时课堂教学中那样,自己介绍引用的知识,而是借助网络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引用的种类、引用的注意事项等,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会知识,而后再运用知识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度进行练习。事实证明,这种形式更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激发,表现欲也增强了。有学

13、生在写心得时就提到了自己当时的感受:“奇怪,平时那些一上作文课就头疼的同学何来如此兴致,写出了一段又一段,好似恨不得一夜成名。蓦然惊醒,原来是网络让他们有了兴趣,真是神奇。很快一个小时过去了,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已学到很多很多真是意犹未尽啊。”(二)发挥交互优势,促进合作探究。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是现代教育的主旋律,也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开展合作学习,不仅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学会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与人合作,与人竞争,与人沟通等现代意识。实践证明,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构建“主动、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

14、方式,并充分显示信息交流的多向性、丰富性和快捷性。它可以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立体式的多向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学生在这种互相交流的合作学习中得到不同层次的锻炼和提高,从而喜欢合作、学会合作、善于合作。网络资源的共享特性以及超越时空的环境和多样化的交互等特点为学生的合作探究提供了许多机会。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可以把兴趣、目标相同但学习水平有差异的学生组织成一个个合作小组,让他们围绕小组的学习兴趣和目标,进行互帮互学、互相启发、互相激励评价等合作学习方式,在愉快、活泼、竞争的合作环境中获得进步。在指导“小说鉴赏”这堂网络“空中课堂”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拓展性问题:“选

15、择一个角度对边城进行探究拓展”。此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所选择的角度,如从边城人物形象、主题、写作手法、民俗习惯等等角度进行自由组合,组成合作学习小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对边城中的人物形象及悲剧氛围的研究极感兴趣,纷纷利用网络材料进行探究,最后在对话栏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志趣相同使学习层次不同的学生捏合到了一起,为着同一目标共同展开探究学习。能力、知识层次甚至人格特点的差异使他们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形成优势互补,产生思维的碰撞,共同获得知识和能力乃至人格素养的提高。(三)整合网络资源,激励创新探究。网络学习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现有的信息进行分类、选择、分析、综合和

16、评价,自己去构思和形成各种可能的方案与结果。学生面对网络提供的资源信息学习,这些信息数量大,形式多种多样,与传统学习中所接触的课堂教学信息完全不同。因而网络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探索未知的信息问题解决的过程。在探究式学习活动中,教材的文本资源只是学生学习资源的一小部分,学生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对文本的充分探究,而应该通过这一个点激发学生去更为广博的网络世界去探究更多的知识,促使学生主动地实现意义建构和能力提高,同时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达到“以点带面”的功效。如同样在对边城的探究阅读中,学生在网站上收集材料、理解边城中“爷爷”、“翠翠”、“二老傩送”、“大老天宝”的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很多学生

17、都能从自我认识的角度对人物形象进行新的解读;交流自学成果时,学生们一边展示,一边各抒己见电脑展示收集的资料,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的创新成果及时得到反馈。学生主动获取新知,变“死学”为“活学”,学生的劳动成果赢得同学们的尊重,同学间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增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劲头,更积极的拥有自我表现的欲望。从学生的答案中,我们发现了学生巨大的学习潜能,在运用信息技术创造的学习平台中,学生独立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会出乎我们的意料。而对信息的选取加工能力,甚至是信息创新能力都令人惊叹。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面对的不仅仅是枯燥的文本,网络中丰富的资源为学生提供

18、了鲜活多变的认知材料,拓展了学习空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总之,随着时代与教育的发展,网络“空中课堂”的教学模式应不仅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而是在现代教学理念贯穿下的一种现代教育方法。我们不仅要从教育方式手段上去认识网络教学的作用,而且要从教育教学观念、教育教学结构体系的高度上认识网络教学,要认识到网络教学在优化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科能力上产生的直接、明显的效果。同时,网络教学应要求教师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有针对性地实施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解放眼睛、解放双手、解放头脑、解放时间、解放空间)

19、,让全体学生都能自始至终主动积极参与到活动的全过程中,真正做到巴班斯基所提出的“开展足以发展他们感性知觉的各种活动和促使他们的运动、智力、意志、情感、动机等领域得到发展的各种活动”。最后,套一句学生对网络语文“空中课堂”的感受:“空中课堂,因为有你,学习变得更精彩。”作为一个信息时代的教师,应充分地认识到网络所具备的这种鲜明而又强大的优势,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合理而充分地运用网络技术进行课堂教学,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让孩子真正成为一名会学习的新时代学生。参考文献:1、杨启亮,困惑与抉择20世纪的新教学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10月第二次印刷。2、沈丽娟,巧用网络 互动探究小学“互动探究性学习”初探,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3、美嘉格伦, 网络教育21世纪的教育革命,万小器、程文浩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4、何克抗,网络教学结构与网络教学模式探讨,教育技术通讯,2001年第4期。5、何克抗,论语文教育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教育技术通讯,2002年第5期。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